第五十五章開創“王學”——王肅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五十五章 開創“王學”——王肅
王肅,字子雍,東海郡郯縣人,三國時曹魏著名經學家,王朗之子、司馬昭岳父。
王肅,是王朗的長子,他十八歲時,跟從大儒宋忠學習《太玄》,還為《太玄》做註解,又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借鑒《禮記》、《左傳》、《國語》等,編撰《孔子家語》等以宣揚道德價值,將其精神理念納入官學,其所註經學在魏晉時期被稱作“王學”。明帝還曾與王肅討論東漢白馬令李雲給漢桓帝的上疏,王肅認為李雲的言辭雖然有些偏激,但漢桓帝殺李雲也是不寬容的表現,並不正確,還談及司馬遷,明帝認為司馬遷受宮刑後,心懷怨恨寫《史記》詆毀漢武帝,而王肅認為司馬遷是良史之才,是漢武帝自己看完漢景帝和自己的本紀後深懷怨恨,而不是司馬遷。
王肅不僅在經典的註釋上與鄭學針鋒相對,並取得官方學術地位,同時,為了進一步表明自己的思想觀點,也為他的思想確立理論根據,他借“聖人”孔子及其子孫之口,偽造《孔叢子》、《聖證論》。這些言論雖然大多出自前人之書,看似抄錄,卻有不少改動,有許多他自己的話。他用聖人的話來立論,是儒家經典地位尊崇形式下的一種手段,是借聖人之口說自己想說的話。他在《孔子家語》《孔叢子》中,從各個不同角度來論述治國思想、方法,以及用人等重大問題。而在尊崇孔子儒學的名義下,把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包含進去,成為新時代新思想的融合體,這也是王肅在學術上壓倒鄭玄,能夠列於學官的重要原因之一,它反映出經學向玄學過渡的時代思想特色。
王肅除了註釋經典,偽造《孔叢子》之外,他在政治生涯中,還針對時事,頻頻向統治者建議,又表現出儒家入世的積極態度。王肅的學術活動不僅使人們懷疑鄭玄經學的權威性,更影響了王弼、何晏等魏晉玄學的代表人物,他從統治階級的利益出發,為維護傳統的儒家學說,把道家的天道觀和無為而治的政治思想融合到儒家中來,反映出漢魏之際的儒學向道家學說靠攏,可以說是學術風氣轉變的先導。
王肅曾以散騎常侍領秘書監近十年,當時魏武帝曹操置秘書令,由少府統管,此體制對發展圖書事業多有不便,他出任秘書監一職後,上表認為:秘書職相比尚書、禦史、謁者三臺更為親近君主,中書郎地位在尚書丞、尚書郎上,秘書郎就應該在尚書郎下,否則應該在侍禦史之下,秘書郎俸祿都是四百石,升職應該等同於尚書郎,外出就應該任郡太守,這是陛下尊崇儒術的聖旨也。自王肅為秘書監後,才不屬少府管理,提高了秘書監的地位,以致後世稱此職為為美職。
王肅一生仕宦,為帝王近臣,身居廟堂之高,言路通天,多有奏議,屢屢議政獻策於內廷,為魏政權建設功績頗顯。其治國安邦的一系列政治主張,如“輕徭役”、“安百姓”、“慎刑罰”、“重信用”、“倡節儉”、“簡宮室”等等,既是當時社會狀況所必需,也體現了王肅對孔子思想的繼承,促進了國家的穩定和發展。這些主張,對東漢末遭受戰亂、陷於民不聊生境地的老百姓是有益的,在一定程度上對社會安定起到了作用。
曹芳被廢,他以持節兼太常迎接曹髦繼位,又幫助司馬師平定毋丘儉之亂,再遷中領軍,加散騎常侍,甘露元年去世,享年六十二歲,追贈衛將軍,謚景侯。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王肅,字子雍,東海郡郯縣人,三國時曹魏著名經學家,王朗之子、司馬昭岳父。
王肅,是王朗的長子,他十八歲時,跟從大儒宋忠學習《太玄》,還為《太玄》做註解,又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借鑒《禮記》、《左傳》、《國語》等,編撰《孔子家語》等以宣揚道德價值,將其精神理念納入官學,其所註經學在魏晉時期被稱作“王學”。明帝還曾與王肅討論東漢白馬令李雲給漢桓帝的上疏,王肅認為李雲的言辭雖然有些偏激,但漢桓帝殺李雲也是不寬容的表現,並不正確,還談及司馬遷,明帝認為司馬遷受宮刑後,心懷怨恨寫《史記》詆毀漢武帝,而王肅認為司馬遷是良史之才,是漢武帝自己看完漢景帝和自己的本紀後深懷怨恨,而不是司馬遷。
王肅不僅在經典的註釋上與鄭學針鋒相對,並取得官方學術地位,同時,為了進一步表明自己的思想觀點,也為他的思想確立理論根據,他借“聖人”孔子及其子孫之口,偽造《孔叢子》、《聖證論》。這些言論雖然大多出自前人之書,看似抄錄,卻有不少改動,有許多他自己的話。他用聖人的話來立論,是儒家經典地位尊崇形式下的一種手段,是借聖人之口說自己想說的話。他在《孔子家語》《孔叢子》中,從各個不同角度來論述治國思想、方法,以及用人等重大問題。而在尊崇孔子儒學的名義下,把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包含進去,成為新時代新思想的融合體,這也是王肅在學術上壓倒鄭玄,能夠列於學官的重要原因之一,它反映出經學向玄學過渡的時代思想特色。
王肅除了註釋經典,偽造《孔叢子》之外,他在政治生涯中,還針對時事,頻頻向統治者建議,又表現出儒家入世的積極態度。王肅的學術活動不僅使人們懷疑鄭玄經學的權威性,更影響了王弼、何晏等魏晉玄學的代表人物,他從統治階級的利益出發,為維護傳統的儒家學說,把道家的天道觀和無為而治的政治思想融合到儒家中來,反映出漢魏之際的儒學向道家學說靠攏,可以說是學術風氣轉變的先導。
王肅曾以散騎常侍領秘書監近十年,當時魏武帝曹操置秘書令,由少府統管,此體制對發展圖書事業多有不便,他出任秘書監一職後,上表認為:秘書職相比尚書、禦史、謁者三臺更為親近君主,中書郎地位在尚書丞、尚書郎上,秘書郎就應該在尚書郎下,否則應該在侍禦史之下,秘書郎俸祿都是四百石,升職應該等同於尚書郎,外出就應該任郡太守,這是陛下尊崇儒術的聖旨也。自王肅為秘書監後,才不屬少府管理,提高了秘書監的地位,以致後世稱此職為為美職。
王肅一生仕宦,為帝王近臣,身居廟堂之高,言路通天,多有奏議,屢屢議政獻策於內廷,為魏政權建設功績頗顯。其治國安邦的一系列政治主張,如“輕徭役”、“安百姓”、“慎刑罰”、“重信用”、“倡節儉”、“簡宮室”等等,既是當時社會狀況所必需,也體現了王肅對孔子思想的繼承,促進了國家的穩定和發展。這些主張,對東漢末遭受戰亂、陷於民不聊生境地的老百姓是有益的,在一定程度上對社會安定起到了作用。
曹芳被廢,他以持節兼太常迎接曹髦繼位,又幫助司馬師平定毋丘儉之亂,再遷中領軍,加散騎常侍,甘露元年去世,享年六十二歲,追贈衛將軍,謚景侯。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