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一百七十二章水鏡先生——司馬徽

關燈
第一百七十二章 水鏡先生——司馬徽

司馬徽,字德操,潁川陽翟人,東漢末年名士,精通道學、奇門、兵法、經學,有“水鏡先生”之稱。司馬徽為人清雅,學識廣博,有知人之明,並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龐統等人,受到世人的敬重。

司馬懿和水鏡先生的關系,準確來說他們只是同姓而已,並無親屬關系,司馬姓是上古時期的大姓,司馬懿的祖先是楚漢時期的司馬昂,趙國將領,後來與諸侯攻打秦國,秦國滅亡之後司馬昂被立為殷王,都河內。水鏡先生則是潁川陽翟人,根據《重修太史廟記》記載,司馬徽是司馬遷的後代,司馬遷有兩個兒子,司馬徽是司馬遷長子的後代,所以司馬懿並非司馬徽的侄子。不過雖非侄子,但是在東漢時期,司馬家族並不龐大,所以二人的家族應該也有來往,司馬懿的祖父司馬儁曾是潁川太守,潁川正是司馬徽的家鄉,所以司馬徽是見過司馬懿的。

水鏡先生推薦徐庶、臥龍、鳳雛,是因為他對他們有所了解,都說這三人是司馬徽的徒弟,司馬徽善於結交好友,在劉備馬躍檀溪後,遇到司馬徽,司馬徽便向劉備舉薦諸葛亮和龐統,說二人得其一便可得天下。那有經邦濟世之才的司馬徽,為什麽不願施展才能為時所用,不出山呢?首先一個原因,是因為司馬徽年事已高,若想長壽安康,必先要保證自己無憂,他在山林之間,不為凡是所擾,自可增加自己的壽命,如果出入紅塵,出山輔助,無論是輔助哪位君王,都畢竟憂心忡忡,也將使用陰謀詭計,這些都是水鏡先生不想的,所以退隱紅塵,活在山清水秀之間,也是對自己的負責。

司馬徽精通經學、奇門、兵法、道學,荊州名士龐德公稱他為“水鏡”。《世說新語·言語》記載,鳳雛龐統初聞司馬徽在潁川,便長途跋涉兩千多裏前去拜訪,到了潁川,路經一桑葉園,見司馬徽正在采桑。龐統在車上對司馬徽說:“我聽聞大丈夫處世,應當穿金帶玉地位顯赫,哪有屈才壓抑洪流般的力量,而去做執絲養蠶婦女的事?”司馬徽說:“您暫且下得車來,您只知走捷徑比較快,卻不考慮失去方向而迷路,往日伯成子高寧可從事農務耕作,卻不羨慕諸侯的榮耀,孔子弟子原憲寧願居住在貧寒之家,也不願住官宅,哪裏非有居住在豪華的房屋裏,外出騎坐肥壯的馬,數十侍女伺候,才是與眾不同的道理呢,這正是堯舜賢人許由、傳說高士巢父感慨之因,淡泊名利的叔齊、伯夷感嘆之由,就算有呂不韋那樣的高官爵位,齊景公那樣的財富,也是不值得人去尊敬的。”龐統說:“我出生在偏遠邊陲之地,很少聽聞大義大理,只知若不叩擊一下洪鐘,敲打一下擂鼓,那就不知道它們的聲音響亮。”司馬徽說出這一番話,表明他早就看透了政治官場,即使有呂不韋一樣的爵位,齊景公一樣的財富,他也無動於衷。

《司馬徽別傳》中記載,劉表曾經也拜訪過司馬徽,司馬徽知道劉表性格陰暗,必定害善人,所以緘口不言,不論時勢,劉表回去後,認為司馬徽名過其實,和普通人沒什麽區別。而劉備也曾拜訪司馬徽,希望他能出山相助,司馬徽立馬推薦諸葛亮和龐統給劉備,自己卻獨善其身,諸葛亮出山時,司馬徽曾說:“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證明他早就看透了時勢,卻不給孔明點出,無非就是讓自己得以安生。後來,劉琮投降曹操,司馬徽被曹操所得,但不久後就病死了,如果他不死,還真有可能被曹操所用,因為這次他推無可推了。

司馬徽在鄉間隱居時,從不在背後說別人壞話,不論別人的好惡,別人問他什麽,都說“好”。有一次,鄰居的一頭豬丟失了,非說司馬徽家的豬就是他的,司馬徽二話沒說,就將豬給了鄰居。不久,鄰居找到了自己的豬,便把司馬徽的豬還給他,還磕頭道歉,司馬徽不但沒怪罪,反而感謝來人送豬歸來,所以明代時,司馬徽被稱為“好好先生”。

司馬徽的學生在《三國志》中,比較有名的諸葛亮與徐庶、石韜、孟建、崔州平等,諸葛學有大略,志向高遠,司馬徽也讚賞他的才略,把他與龐統並列看待。龐德公子龐山民與徐庶、石韜、孟建等都入魏,龐山民任黃門吏部郎,徐庶禦史中丞、石韜典農校尉、孟建征東將軍;諸葛亮追隨劉備,龐統首先擔任了周瑜的功曹,後來追隨劉備戰死,是入蜀的主要謀士,蜀國先生學生中,向朗品德最高。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