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三十四章酣戰孫策——太史慈

關燈
第三十四章 酣戰孫策——太史慈

太史慈,字子義,東萊黃縣人,東漢末年武將,官至建昌都尉。弓馬熟練,箭法精良。原為劉繇部下,後被孫策收降,自此太史慈為孫氏大將,助其掃蕩江東。孫權統事後,因太史慈能制劉磐,便將管理南方的要務委托給他。建安十一年太史慈逝世,死前說道:“丈夫生世,當帶三尺之劍,以升天子之階。今所志未從,奈何而死乎!”(《吳書》,《三國演義》為“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言訖而亡,年四十一歲。

太史慈是三國東吳的名將,當年曾與孫策一場龍爭虎鬥,讓人永遠記得起那個生龍活虎,在戰場上叱咤風雲的人物。不過這樣的人物,竟然與仁慈的劉皇叔擦肩而過,曾經有過一個階段的唏噓。

當時黃巾徒眾正鬧得厲害,孔融出兵進討,可是他酒量不錯,打仗不行,反被黃巾頭目管亥圍在了都昌。正在一籌莫展,太史慈從天而降——他剛從遼東回來,一進家門母親就告訴他:“你走以後,孔北海派人來過好幾次,對我們的關照超過了老朋友,現在他有難了,你要去幫他。”太史慈在母親身邊盡了幾天孝道,就獨自一人步行到都昌。太史慈到平原見劉備,請求出兵。劉備當時還只是一個無名小輩,接到孔融的請求簡直有點受寵若驚:“孔北海也知道世間有劉備嗎!”馬上派遣精兵三千人跟著太史慈前去解圍。孔融逃脫一劫,對太史慈更加高看,但是太史慈似乎並不十分看重他,事畢即回家通報母親事情搞定,並沒有留在孔融手下效力。

揚州刺史劉繇,其實太史慈投奔劉繇還是有很多理由的:他們是同鄉,而且關系不錯,劉繇本人條件也好,出身“漢氏宗親”,也是有名的官宦之家,伯父劉寵是有名的清官,後來做到了太尉,父親劉輿作過山陽太守,哥哥劉岱也歷任侍中、太守等職。劉繇本人“有雋才”,十九歲時因救回被強盜劫持的叔叔而一舉成名,後舉孝廉,又被舉為茂才,可謂政壇上的希望之星,放在太平盛世,劉繇也真可能是一個好官,可是偏偏趕上了亂世,而他又實在不是“梟雄”的材料。太史慈剛到劉繇處,孫策就打了過來,有人勸劉繇用太史慈為大將對付孫策,可劉繇是個有“政治潔癖”的人,“我若用子義,許子將不當笑我邪?”可能他想避“任人唯親”之嫌,盡管大材小用,可太史慈還是差點改變歷史,在一次偵察行動中,他正與孫策撞個正著——當時他只有一個騎兵跟隨,而孫策那邊有從騎十三,而且都是韓當、宋謙、黃蓋等響當當的戰將。太史慈可是一點不怵,上去就打算“擒賊擒王”,偏偏孫策也是年輕氣盛的“小霸王”,挺身迎戰,上演了精彩的對決好戲,這一仗對雙方來說都相當兇險:“策刺慈馬,而攬得慈項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從這個記載看,應該是纏鬥在一起,到了徒手肉搏的地步,關於結果,《三國志》說沒等分出勝負,兩邊的增援都到了,“於是解散”。

孫策擊破割據吳地的嚴白虎之後,見太史慈漸成氣候,不去追劉繇,親自帶兵進攻太史慈的據點涇縣。這一次太史慈終因實力不敵被擒。正是不打不相識,孫策一直記得神亭大戰中這個強悍的對手,親自為他解去綁縛,拉著手問他:如果在神亭我被你抓了,你會怎麽處置我?太史慈還那麽硬氣,說:“那就不好說了。”孫策呵呵大笑:“今日之事,當與卿共之。”孫策確是英雄,不但毫無勝利者的驕橫,還推心置腹,由不得吃軟不吃硬的太史慈感動,表示聽命。於是孫策提出:希望太史慈跑一趟豫章,探視一下劉繇的兒子,看看他還有沒有一些支持者;再觀察一下豫章太守華歆的虛實,當然,孫策更重視的,是劉繇留下的那一萬多殘餘部隊,他要太史慈“宣孤意於其部曲”:來去自由,既往不咎。“樂來者便與俱來,不樂來者且安慰之”。還爽快地表示:帶多少部隊去,由你說了算。太史慈離開時,孫策親自送別,拉著手問他:“何時能還?”太史慈答:“不過六十日。”孫策的部下對太史慈很不放心,紛紛勸告孫策不要放虎歸山。孫策自信滿滿:“子義舍我,當覆與誰?”果然,他在約定的期限內歸來。太史慈帶回來多少劉繇舊部,沒有明確記載,但從史書中的讚許口氣,可知數量一定可觀。這些人為什麽會聽從太史慈的召喚呢?太史慈到劉繇處時間並不長,既沒受什麽重用,也沒有任何顯赫的職位,卻能讓這上萬殘兵信服他,這等人格魅力,恐怕讓孫策也暗吃一驚吧。

由於史料缺乏,不能對孫策和太史慈的關系做什麽結論——《太史慈傳》只記載了兩件事:其一是孫策讓他當了“建昌都尉”,治理海昏、建昌左右六縣,抵禦劉表侄子劉磐的襲擾,結果“磐絕跡不覆為寇”。這個劉磐不是什麽大人物,太史慈去對付他,雖有些大材小用,倒也勝任愉快。順便說一句:後來大名鼎鼎的黃忠,此時就是以中郎將身份與劉磐“共守長沙攸縣”,或許與太史慈交過鋒。其二是記載了太史慈在一次戰鬥中的精彩演出:他曾跟隨孫策征討麻、保地方的割據武裝,在攻打一處屯壘時,屯裏有個頭目手攀城樓房梁,向下面破口大罵。太史慈聽煩了,嗖地射出一箭,竟把這個家夥的手結結實實地釘在了房梁上,顯然,這樣的個人表演,無疑會使他成為軍營裏的熱門話題。或許他的領袖氣質、偶像效應,就是通過這樣的傳奇表現為大家認可的吧。建安五年,孫策遇刺身亡,此後,太史慈就幾乎從歷史記載裏消失了。

孫策之死,太史慈作何反應並無記載,當時的人也未必知曉,但不管他怎麽想,人們是有理由對他不放心的:他對孫策的忠誠,與其說是“君臣之道”,不如說是“朋友之信”,他生命中的最後幾年,是在寂寂無聞中度過的。建安十一年,四十一歲的太史慈病逝。吳書曰:“慈臨亡,嘆息曰:‘丈夫生世,當帶七尺之劍,以升天子之階。今所志未從,奈何而死乎!’”這句話在《三國演義》中,被改為“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畢竟“以升天子之階”雲雲太容易叫人浮想聯翩了——莫非這個義薄雲天的太史子義想當皇帝?這倒不大可能,太史慈從未表現過這種野心。但是這句話卻可能是他命運的最好說明:什麽人能夠“帶七尺之劍,以升天子之階”呢?除了皇帝,只有勳臣。

而這對於他來說,未免過於遙遠了,他有匡扶天下的雄心壯志,卻只能聽命於一個軍閥,一句話:他不甘心。而且,並不在乎將這種不甘心表現出來,太史慈死後,史書記載孫權的反應是“甚悼惜之”,卻沒有像記載很多將領的後事那樣,對給與他怎樣的哀榮、其部曲是否保留做個交代。

太史慈這一生,既可以說豪俠仗義、不負平生,也可以說才未盡用、壯志難酬。原因可能就在於:他的信念,相對於那個時代而言過於奢侈了——每個大大小小的主子都承認:忠義是個好東西——但必須是對我忠、對我義。太史慈的問題,就是他的忠義“太大”了,大到了任何主子都無法駕馭、無法放心的地步。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