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初次朝會1
關燈
小
中
大
第82章 初次朝會1
樂陽是先皇最小的女兒, 幼年的樂陽極為受寵,先皇每次和大臣議事,都要把她抱在懷裏。等那些大臣一退下, 先皇就會像個普通人一樣指點、數落那些大臣們的不是。
他是個樂知天命的皇帝, 樂陽記憶裏的父親總是笑呵呵的,他唯一一次在樂陽面前展露愁容, 是因當時的尚書令大惡人梁榮殺死一個年輕官員, 又給他頭上安了一堆虛假的罪名。滿朝文武,有那被害官員的老師, 有他的同窗,同僚, 好友, 無人敢站出來反抗梁榮。
他自嘲不是個好皇帝,帝王沒有血性,所以年輕的讀書人也沒有血性。
那時樂陽不知父皇所說的血性是什麽, 直到他被母後害的久臥病床,外公和舅舅在他病榻前對他極盡羞辱,他依然沒等到一個血性之人。
樂陽在陳家父子的教養中長大, 他們離間她和母親,樂陽痛苦不堪, 她用酒、用寒食散、用一段段荒唐的□□麻痹自己, 內心深處, 她也在等待父皇口中的那個“血性”。
這一刻,樂陽在趙鳶身上看到了。
在上朝前一刻, 她帶著趙鳶入了宮。
當然, 決定性因素並非趙鳶那番蠱惑人心的說辭,而是她的身份。她的父親趙太傅雖很少問政, 卻在文官中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
當年女皇登基,朝中也是見過血光的。現在能活下來的文官,多少受過趙太傅的庇佑。
見識過當年那場政變,才知道誰是真正的人心所向。
女兒帶著朋友去見母親,皇宮誰也不敢阻攔。有驚無險入了宮,趙鳶卻突然怕了起來。
即將要見到的,不只是大鄴的皇帝,還是對她恩重如山的人。
樂陽將她帶到北齋堂,這裏是女皇夏時起居的地方,離上朝不到半個時辰,宮人已在北齋堂院內備好一切,女皇卻還在夢中。
趙鳶在偏室越等越緊張,比起女皇,公主都變得親切了。她小聲問公主:“殿下,我身上是不是很難聞?”
樂陽睜開睡眼,“何止難聞,簡直讓人作嘔。”
“萬一惡心到陛下該如何是好...要不,我去換洗一番?”
樂陽擠出一個陰森的笑:“你放心,她連親生兒子的肉都敢吃,天下沒有比她更惡心的人。”
“殿下,陛下醒了,召您前去。”
樂陽站起來,伸了個懶腰,“跟著吧。”
趙鳶把面聖時的陳情詞在心裏念了幾十遍,到了女皇面前,還是忘了。
真實的女皇並不像坊間傳聞那樣窮奢極侈,恰恰相反,她吃齋念佛,喜清靜。晨間伺候她的,不過三名宮人。
三人井井有條地伺候女皇穿衣、梳洗。
女皇坐在梳妝鏡前,宮人給她梳發時,她手指撫著眼尾的皺紋,輕聲問:“天沒亮就入宮,所為何事?”
樂陽挪開步子,露出身後跪著的趙鳶。
她一身汙臟,和一塵不染的北齋堂格格不入。
“下官趙鳶,有冤要申。”
“原來是你,小臉腫成這樣,朕險些沒認出來。”
女皇並不是一個好性情的人,她待趙鳶的溫柔,連樂陽都察覺出了異常。
樂陽趕在趙鳶說話前,道:“她今夜來找我,臉上已經受了傷,我問緣由,她也不說,八成是外公派人幹的。”
這位公主真是說謊不打草稿,陳公平白如故多了一記罪名,趙鳶這巴掌挨得不冤。
“八十歲的人,同一個十八歲的小娘子過不去,真是越老越糊塗。”女皇柔聲對趙鳶說:“趙鳶,聽聞你去了刑部,當知道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你不必有所顧忌,盡管直言。”
此時趙鳶年十八,尚不知權謀深奧。她受盡委屈,女皇簡簡單單一句話,就讓她覺得一切都值。
“陛下,我依職責前往武安接晉王府囚犯,因山匪攔路,誤了些時辰,回程遇到了大雨,便在瓊莊落腳,夜裏雨勢變大,山體崩塌,我因夜裏難眠,逃過了一劫,可其它人沒能幸免,整個村子都被泥沙掩埋了,我去汾縣找人救援,衙門的官差被陳府借用,我知道陳府有兵,又同汾縣縣令張疏去借兵援助,但陳府管家一直推脫。我氣不過,便在陳府門口罵了幾句。後來,裴瑯找了他的朋友來幫我,但太晚了,加上晉王府囚犯,死了三百二十一人,重傷一百七十人,我身上染的,是他們的血。”
女皇什麽風浪沒見過?天災的時候,往往難留活口。
她捕捉到趙鳶話中的漏洞:“你是怎麽撐到裴瑯帶著援兵來的?”
“向民間招募,按人頭和工具發銀子。幸好張縣令和汾縣百姓相助,在裴瑯來之前,救下了許多人。”
“那銀子又是何來呢?”
這是個及其玄妙的問題,趙鳶也意識到了。
女皇生活如此樸素,若老實說銀子從趙家來,那就完蛋了。
趙鳶忙伏地:“下官不知道。當時下官只想著要趕快找人營救,下官...沒別的法子了。現在總共欠了汾縣百姓五千三百兩銀子,下官當時沒想到自己能活著回來,還沒來得及想後招。”
不論趙鳶的話是真是假,女皇都很滿意她的回答。
如果她說的是真話,證明她是個誠實的人,如果她說的是假話,證明她是個聰明的人。
“趙鳶,朕教你一個湊齊銀子的法子。”
趙鳶屏住呼吸,連顫動都不敢。
寂靜的暖室中,黎明的光替代燭光,照在女皇身上,“朕沒銀子,但大臣們有。待會兒,你隨朕去上朝,到了朝廷上,你把方才的話,原封不動地跟大臣們說一遍,他們不敢不給你銀子。”
趙鳶以為自己幻聽了,上朝?
大鄴朝會,非有涉及朝政安危之事,五品外的官員不準上朝。
趙鳶在心裏琢磨著應答之策,女皇聲音再度傳來:“趙鳶,你怕麽?”
“下官不怕。”
對於常參加朝會的官員來說,朝會是個打盹兒扯閑的地方。
今日女皇和往日一樣,來晚了。
中書令楊祈是個有才而無能的酒瘋子,一輩子恃才傲物,說話不顧場合分寸,等得心煩了,便當眾說:“敢情她削減了流程,是為了自個兒多睡一二個時辰。這個月,她就沒一天準時來的!”
大臣們沒人理會他。
過了會兒,所有人昏昏欲睡,大殿前的禮官敲了鐘,黃門侍郎柳霖領著兩班黃門,為女皇開路。
打盹兒的大臣們睜開眼,行大禮迎接陛下上朝。
百官跪伏的時候,孟端陽聽到身後的郎中辛子昂道:“侍郎,...那是...”
孟端陽輕輕擡頭,在女皇身後,跟著一個不該出現在常朝上的身影。和光鮮亮麗的百官不同,她身著一件滿是血跡的汙衣。
她恭順地跟在女皇身後,走在離女皇最近的地方。
趙鳶出長安接囚犯,按計劃,她應該今天早晨抵達長安,他下了朝回到刑部就能看到她了。
女皇坐上龍位,柳霖領著趙鳶侍奉在側。
滿朝文武自然都註意到趙鳶了,有人認識她,有人不認識,但這不妨礙他們對今天的朝會有了預判。穿血衣上朝,今日必是有冤。
他們看著趙鳶,趙鳶也看著他們。
大鄴是個大盛世,從高祖執政後期到先皇統治時期,全部京官必須參與朝會,人越多,禮越繁覆,越能彰顯盛世。可到了女皇執政,削減了參加朝會的名額,如今除了禦史臺全員外,只有正五品以上,三品以下的官員才能參加早朝。
朝中三品以上的官員都是虛名,不直接參與朝政,五品以下的則是跑腿辦事的人,而三品以下、五品以上的官員,才是大鄴江山真正的頭腦。
和歷代五品官員年歲偏高的景象不同,女皇在位時期,重點提拔青年官員,朝會班子裏,不乏年輕面孔。
尚書省有孟端陽、李憑雲,中書省有馮洛,武將中,更是有一眾陳家子弟。
趙鳶的出現,讓今日早朝一開始就陷入凝重。
女皇首先讓趙鳶陳情。
趙鳶跪在大殿前,將這些天的遭遇再次覆述了一遍。
女皇目光掃過底下的大臣,“此次災後由百姓自發救援,朝廷欠了汾縣百姓五千三百一十八兩銀子,於我大鄴國庫,這不是個吃緊的數目。但欠銀子事小,欠了百姓信任事大!此次是天災,更是人禍!京兆府對瓊莊災情知而不報,朕的娘家對百姓見死不救,朕有愧於瓊莊百姓,這五千三百一十八兩銀子,就由朕與諸卿一起出了。諸卿給個數目,剩下的,朕來出。”
五千餘兩銀子,實在是個太小的數目。底下這些官員去地方辦事,三日的招待費也該七八千兩銀子了。問題就出在這個“小”字上。
誰先出?出多少?為何會比別人出的高?又為何會比別人出的低?銀子來源是什麽?每樁事,都要這些大臣殫精竭力地去思考。
今天這個錢,出多出少,出與不出,都會成為日後被收拾的把柄。
趙鳶看著那些退縮的大臣,心裏發寒。
救人你們推三阻四,捐錢你們畏畏縮縮。
她手掌握拳,道:“下官願獻上三年俸祿。”
朝官俸祿並不多,一個七品主事,三年俸祿大約二百餘石。他們真正的銀子來源,是家中的田產地產。
“臣也願捐三年俸祿。”
趙鳶聞聲望去,出聲的人,竟是李憑雲。
李憑雲兜裏有幾個銀子,她很清楚,奉上三年俸祿,他這是不打算娶妻成家了麽?
大臣們一聽,預支俸祿這是個好方法,過去的銀子可能不幹凈,但將來的銀子一定是幹凈的,於是統統效仿,都捐出俸祿、田收,就是沒人願意說一個具體的數目。
其實這也怪不得這些大臣,女皇多疑,手段狠辣,朝政人人自危。
“臣出一千兩。”
此言一出,引眾人豎耳,究竟是誰這麽大膽趕在朝會上露家財?
看過去,原來是孟端陽,那沒什麽了。
孟端陽是寒門出身,少年入仕以來,家破人亡,監獄幾進幾出,他不可能有錢,這一千兩,大概是要變賣祖宅了。
“一個主事的話,你們也能輕信麽?”
一聲質問將事態帶向另一個方向。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樂陽是先皇最小的女兒, 幼年的樂陽極為受寵,先皇每次和大臣議事,都要把她抱在懷裏。等那些大臣一退下, 先皇就會像個普通人一樣指點、數落那些大臣們的不是。
他是個樂知天命的皇帝, 樂陽記憶裏的父親總是笑呵呵的,他唯一一次在樂陽面前展露愁容, 是因當時的尚書令大惡人梁榮殺死一個年輕官員, 又給他頭上安了一堆虛假的罪名。滿朝文武,有那被害官員的老師, 有他的同窗,同僚, 好友, 無人敢站出來反抗梁榮。
他自嘲不是個好皇帝,帝王沒有血性,所以年輕的讀書人也沒有血性。
那時樂陽不知父皇所說的血性是什麽, 直到他被母後害的久臥病床,外公和舅舅在他病榻前對他極盡羞辱,他依然沒等到一個血性之人。
樂陽在陳家父子的教養中長大, 他們離間她和母親,樂陽痛苦不堪, 她用酒、用寒食散、用一段段荒唐的□□麻痹自己, 內心深處, 她也在等待父皇口中的那個“血性”。
這一刻,樂陽在趙鳶身上看到了。
在上朝前一刻, 她帶著趙鳶入了宮。
當然, 決定性因素並非趙鳶那番蠱惑人心的說辭,而是她的身份。她的父親趙太傅雖很少問政, 卻在文官中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
當年女皇登基,朝中也是見過血光的。現在能活下來的文官,多少受過趙太傅的庇佑。
見識過當年那場政變,才知道誰是真正的人心所向。
女兒帶著朋友去見母親,皇宮誰也不敢阻攔。有驚無險入了宮,趙鳶卻突然怕了起來。
即將要見到的,不只是大鄴的皇帝,還是對她恩重如山的人。
樂陽將她帶到北齋堂,這裏是女皇夏時起居的地方,離上朝不到半個時辰,宮人已在北齋堂院內備好一切,女皇卻還在夢中。
趙鳶在偏室越等越緊張,比起女皇,公主都變得親切了。她小聲問公主:“殿下,我身上是不是很難聞?”
樂陽睜開睡眼,“何止難聞,簡直讓人作嘔。”
“萬一惡心到陛下該如何是好...要不,我去換洗一番?”
樂陽擠出一個陰森的笑:“你放心,她連親生兒子的肉都敢吃,天下沒有比她更惡心的人。”
“殿下,陛下醒了,召您前去。”
樂陽站起來,伸了個懶腰,“跟著吧。”
趙鳶把面聖時的陳情詞在心裏念了幾十遍,到了女皇面前,還是忘了。
真實的女皇並不像坊間傳聞那樣窮奢極侈,恰恰相反,她吃齋念佛,喜清靜。晨間伺候她的,不過三名宮人。
三人井井有條地伺候女皇穿衣、梳洗。
女皇坐在梳妝鏡前,宮人給她梳發時,她手指撫著眼尾的皺紋,輕聲問:“天沒亮就入宮,所為何事?”
樂陽挪開步子,露出身後跪著的趙鳶。
她一身汙臟,和一塵不染的北齋堂格格不入。
“下官趙鳶,有冤要申。”
“原來是你,小臉腫成這樣,朕險些沒認出來。”
女皇並不是一個好性情的人,她待趙鳶的溫柔,連樂陽都察覺出了異常。
樂陽趕在趙鳶說話前,道:“她今夜來找我,臉上已經受了傷,我問緣由,她也不說,八成是外公派人幹的。”
這位公主真是說謊不打草稿,陳公平白如故多了一記罪名,趙鳶這巴掌挨得不冤。
“八十歲的人,同一個十八歲的小娘子過不去,真是越老越糊塗。”女皇柔聲對趙鳶說:“趙鳶,聽聞你去了刑部,當知道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你不必有所顧忌,盡管直言。”
此時趙鳶年十八,尚不知權謀深奧。她受盡委屈,女皇簡簡單單一句話,就讓她覺得一切都值。
“陛下,我依職責前往武安接晉王府囚犯,因山匪攔路,誤了些時辰,回程遇到了大雨,便在瓊莊落腳,夜裏雨勢變大,山體崩塌,我因夜裏難眠,逃過了一劫,可其它人沒能幸免,整個村子都被泥沙掩埋了,我去汾縣找人救援,衙門的官差被陳府借用,我知道陳府有兵,又同汾縣縣令張疏去借兵援助,但陳府管家一直推脫。我氣不過,便在陳府門口罵了幾句。後來,裴瑯找了他的朋友來幫我,但太晚了,加上晉王府囚犯,死了三百二十一人,重傷一百七十人,我身上染的,是他們的血。”
女皇什麽風浪沒見過?天災的時候,往往難留活口。
她捕捉到趙鳶話中的漏洞:“你是怎麽撐到裴瑯帶著援兵來的?”
“向民間招募,按人頭和工具發銀子。幸好張縣令和汾縣百姓相助,在裴瑯來之前,救下了許多人。”
“那銀子又是何來呢?”
這是個及其玄妙的問題,趙鳶也意識到了。
女皇生活如此樸素,若老實說銀子從趙家來,那就完蛋了。
趙鳶忙伏地:“下官不知道。當時下官只想著要趕快找人營救,下官...沒別的法子了。現在總共欠了汾縣百姓五千三百兩銀子,下官當時沒想到自己能活著回來,還沒來得及想後招。”
不論趙鳶的話是真是假,女皇都很滿意她的回答。
如果她說的是真話,證明她是個誠實的人,如果她說的是假話,證明她是個聰明的人。
“趙鳶,朕教你一個湊齊銀子的法子。”
趙鳶屏住呼吸,連顫動都不敢。
寂靜的暖室中,黎明的光替代燭光,照在女皇身上,“朕沒銀子,但大臣們有。待會兒,你隨朕去上朝,到了朝廷上,你把方才的話,原封不動地跟大臣們說一遍,他們不敢不給你銀子。”
趙鳶以為自己幻聽了,上朝?
大鄴朝會,非有涉及朝政安危之事,五品外的官員不準上朝。
趙鳶在心裏琢磨著應答之策,女皇聲音再度傳來:“趙鳶,你怕麽?”
“下官不怕。”
對於常參加朝會的官員來說,朝會是個打盹兒扯閑的地方。
今日女皇和往日一樣,來晚了。
中書令楊祈是個有才而無能的酒瘋子,一輩子恃才傲物,說話不顧場合分寸,等得心煩了,便當眾說:“敢情她削減了流程,是為了自個兒多睡一二個時辰。這個月,她就沒一天準時來的!”
大臣們沒人理會他。
過了會兒,所有人昏昏欲睡,大殿前的禮官敲了鐘,黃門侍郎柳霖領著兩班黃門,為女皇開路。
打盹兒的大臣們睜開眼,行大禮迎接陛下上朝。
百官跪伏的時候,孟端陽聽到身後的郎中辛子昂道:“侍郎,...那是...”
孟端陽輕輕擡頭,在女皇身後,跟著一個不該出現在常朝上的身影。和光鮮亮麗的百官不同,她身著一件滿是血跡的汙衣。
她恭順地跟在女皇身後,走在離女皇最近的地方。
趙鳶出長安接囚犯,按計劃,她應該今天早晨抵達長安,他下了朝回到刑部就能看到她了。
女皇坐上龍位,柳霖領著趙鳶侍奉在側。
滿朝文武自然都註意到趙鳶了,有人認識她,有人不認識,但這不妨礙他們對今天的朝會有了預判。穿血衣上朝,今日必是有冤。
他們看著趙鳶,趙鳶也看著他們。
大鄴是個大盛世,從高祖執政後期到先皇統治時期,全部京官必須參與朝會,人越多,禮越繁覆,越能彰顯盛世。可到了女皇執政,削減了參加朝會的名額,如今除了禦史臺全員外,只有正五品以上,三品以下的官員才能參加早朝。
朝中三品以上的官員都是虛名,不直接參與朝政,五品以下的則是跑腿辦事的人,而三品以下、五品以上的官員,才是大鄴江山真正的頭腦。
和歷代五品官員年歲偏高的景象不同,女皇在位時期,重點提拔青年官員,朝會班子裏,不乏年輕面孔。
尚書省有孟端陽、李憑雲,中書省有馮洛,武將中,更是有一眾陳家子弟。
趙鳶的出現,讓今日早朝一開始就陷入凝重。
女皇首先讓趙鳶陳情。
趙鳶跪在大殿前,將這些天的遭遇再次覆述了一遍。
女皇目光掃過底下的大臣,“此次災後由百姓自發救援,朝廷欠了汾縣百姓五千三百一十八兩銀子,於我大鄴國庫,這不是個吃緊的數目。但欠銀子事小,欠了百姓信任事大!此次是天災,更是人禍!京兆府對瓊莊災情知而不報,朕的娘家對百姓見死不救,朕有愧於瓊莊百姓,這五千三百一十八兩銀子,就由朕與諸卿一起出了。諸卿給個數目,剩下的,朕來出。”
五千餘兩銀子,實在是個太小的數目。底下這些官員去地方辦事,三日的招待費也該七八千兩銀子了。問題就出在這個“小”字上。
誰先出?出多少?為何會比別人出的高?又為何會比別人出的低?銀子來源是什麽?每樁事,都要這些大臣殫精竭力地去思考。
今天這個錢,出多出少,出與不出,都會成為日後被收拾的把柄。
趙鳶看著那些退縮的大臣,心裏發寒。
救人你們推三阻四,捐錢你們畏畏縮縮。
她手掌握拳,道:“下官願獻上三年俸祿。”
朝官俸祿並不多,一個七品主事,三年俸祿大約二百餘石。他們真正的銀子來源,是家中的田產地產。
“臣也願捐三年俸祿。”
趙鳶聞聲望去,出聲的人,竟是李憑雲。
李憑雲兜裏有幾個銀子,她很清楚,奉上三年俸祿,他這是不打算娶妻成家了麽?
大臣們一聽,預支俸祿這是個好方法,過去的銀子可能不幹凈,但將來的銀子一定是幹凈的,於是統統效仿,都捐出俸祿、田收,就是沒人願意說一個具體的數目。
其實這也怪不得這些大臣,女皇多疑,手段狠辣,朝政人人自危。
“臣出一千兩。”
此言一出,引眾人豎耳,究竟是誰這麽大膽趕在朝會上露家財?
看過去,原來是孟端陽,那沒什麽了。
孟端陽是寒門出身,少年入仕以來,家破人亡,監獄幾進幾出,他不可能有錢,這一千兩,大概是要變賣祖宅了。
“一個主事的話,你們也能輕信麽?”
一聲質問將事態帶向另一個方向。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