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廢除首輔
關燈
小
中
大
大晏朝立國七十三年, 蔡思瑾年滿六十歲了。這個時候,之前他組建的那套六部尚書的班底之中, 只有年紀比他小兩歲的張思晨還坐著吏部尚書的位置,其餘的人均因為年紀超過六十歲致仕了。之後提拔起來的新尚書們蔡思瑾其實不是很熟悉,都是皇上提名的人,他只是幫助皇上實現自己的心意而已。
他也不願意去熟悉這些人了, 免得皇上真的對他產生忌憚之心。
他甚至也不願意讓自己的次子狗蛋去做帝師, 不想狗蛋再次卷入奪儲的爭鬥之中去。他參與進去是因為不得已,也是因為自己知曉最後的結果,但是現在的情形他看不清, 所以孩子還是不要陷入其中的好。
說起來,其實他已經放權好幾年了, 都不怎麽攔著六部尚書去覲見皇上、和皇上商量事情, 他這個蔡首輔簡直像是甩手掌櫃一般, 什麽也不管。
張思晨對此還頗有微詞, 找他詳談過一番。蔡思瑾也不瞞著他, 說道:“我這是鍛煉一下年輕人,日後我若是致仕了,便會提議皇上廢除內閣制度、廢除首府的職位, 所以現在先鍛煉一下他們, 做個甩手的掌櫃什麽也不管豈不是更好?若是我樣樣都把持著,等我走了他們是不是還會不習慣沒有一個首輔?”
張思晨愕然,沒有想到自己這個親家這麽想法驚人, 竟然還想要廢除內閣和首輔?但是轉瞬間,他便想到這可能是皇上的意思,只不過是借著老友的口說出來罷了。
他只比蔡思瑾小兩歲,便是蔡思瑾致仕,下一任首輔也不可能會是他。而他的兒子張文箏身體孱弱,不能過度勞累,武功、念書都不成,甚至連成親都不成,只能在家由他們老兩口嬌養著。反正他和他的兒子這輩子是沒有做首輔的機會了,這個位置便是廢掉了,與他而言也沒有什麽影響。
甚至於,當內閣和首輔真的被廢除之後,他這個六部之首的吏部尚書就是事實上的文官第一人了,哈哈。
於是,張思晨很坦然地就接受了這個提議,也不與其他人訴說,只是靜靜地等待著石破天驚這一天。
甚至張思晨的心中還覺得有些好笑。他這個吏部尚書雖然是六部尚書之首,可是前些年老人下去之後,新任的其他年輕力壯的尚書們有些不把他放在眼裏,對他不甚尊重,話裏話外都暗示他們這些年輕人有著皇上的寵信、有著年齡的優勢,日後成為他頂頭上司——首輔——簡直指日可待。他可真想看到那些年輕人變臉的樣子哦,那一定會很有趣的。
於是這一年,當蔡思瑾提出致仕的奏折時,有些人自然是心存失落,覺得這是一個時代的終結,和不舍蔡首輔的離去。但是也有不少人正在摩拳擦掌,眼中透露出熊熊的野心之火,只等著謀算一下,讓自己坐上那個內閣首輔的位置,也權傾天下一把呢!
可是沒有料到,蔡思瑾不僅提出了致仕的奏章,順便還遞出了一份廢除內閣和首輔職位的奏章,簡直像在朝廷之中扔出了一個□□一般,將滿朝文武都炸胡了!驚奇一堆人的眼球!
他們心中苦不堪言:蔡首輔,你這事情做得太不地道啊!您老人家做了十八年首輔,權力巔峰的滋味已經品嘗夠了,可是我們還想做一做首輔的位置呢!
可是看著皇上和張思晨張尚書面上那波瀾不驚的樣子,他們的心都是拔涼拔涼的哇——看來這樣的事情他們高層早就決定下來了,只不過是走個過場罷了,還能有反對的餘地麽?
於是廢除內閣和首輔職位的提議雖然驚起大家的竊竊私語、議論紛紛,但是竟然無人敢跳出來反對,就這麽順利地在早朝上通過了。
雖然皇上和蔡思瑾之前幾年就已經心中有默契,讓蔡思瑾做了幾年的甩手掌櫃,凡事不管不問,直接讓六部尚書們報請皇上決定事情。
但是即便蔡思瑾只是一個擺在內閣放著不出聲的吉祥物,有蔡思瑾在著的時候就如一根定海神針一般,皇上的心中是有底氣的。到了真的廢除了內閣和首輔位置,蔡思瑾離去的那一天,皇上還是有些悵然若失,只覺得自己心中沒有底氣,空落落的。
可是若是讓他再任命一個人做內閣首輔,他也是不願意的。內閣首輔的權力真的太大了,若是交在蔡思瑾這樣一個沒有什麽權力欲、且與他相知甚深、年紀又比他大的人身上,他自然是放心的。可是若真的再任用一個年紀較輕的人,萬一哪一天他死在前面,他的太子和皇後能鬥得過這樣權傾朝野的內閣首輔麽?
所以廢除內閣和首輔是皇上必然的選擇,他覺得做皇上就要做得有滋有味,什麽權力都沒有的皇上做著又有什麽意思呢?
天下自是有能有德者居之。他的後世子孫有著皇室的血脈,天然比所有人都更加接近那個位置。若是這樣都守不住那個位置,致使大晏江山崩塌,那也真的已經是無能至極了,為了天下蒼生著想也合該換一家做皇帝了。反正幾百年便會出一些不肖子孫,就會江山易主,這是哪一個朝代都無法避免的事情。
他不願意大晏朝在史書上無能地延續數百年,只願史書中對大晏朝的評價一直都是富強、繁榮、開放之類的好詞匯,不願意大家一提起大晏朝第一個印象就是屈辱。那就已經足夠了。
蔡思瑾致仕之後,皇上、皇後專門邀請他們夫婦進宮赴宴,算是為他們踐行。
皇上敬了蔡思瑾好幾杯酒之後,臉色有些發紅地問道:“蔡侍講,您致仕之後準備回鄉麽?亦或是回海西?我記得經常聽聞蔡侍講和蔡夫人提起你們在海西的那一段經歷,我對此神往不已,也知道你們都很喜歡海西。”
蔡思瑾笑著捋了捋自己的胡須,說道:“微臣致仕之後,會先和妻子花幾年的時間游山玩水,走遍大晏朝每一個地方,看看大晏朝百姓圖景、新政改革的景象。當首輔的這十八年來,我都沒有時間可以好好與妻子一同游歷,一同寫文集,現在終於可以如願以償了。”
周水靜也笑著說道:“是極!雖然太後娘娘和皇上已經下令在大晏朝每一縣城都至少建立一所官辦的大晏女學,但是我聽聞某些地方還有著駭人聽聞的苛待女子、甚至不願意讓女子去大晏女學讀書識字的事情。這次我與夫君在游歷過程之中,我正可以用的女學教授的身份,在每一縣的大晏女學宣講,同時幫助一些女子。
若是能讓大晏朝每一個有心向學的女子都能入學念書,我也算是此生無憾了。”
皇後聞言心神一蕩,當時蔡首輔極力要求在《賢良夫人》文集之中,將母後的蔡夫人寫在自己前面也是不無道理的。不說其他的,便是她們二人這份胸懷,自己就遠遠不及的。她們二人能夠完美地管理好家務事,還能兼濟天下,惠及大晏朝所有女子,自己真是遠遠不及。
作為一個皇後,為何不能真正做到“母儀天下”?為何會對皇上沒有信心?為何會被朝臣逼迫一定要讓皇上廣納後宮?還是自己胸懷不夠、手段不足、心智不堅,沒有真正的立起來,才會讓別人有了可趁之機,會受到別人的言論影響。
看看母後,再看看蔡夫人,她們二人想做什麽便做什麽,哪裏會為了別人說三道四而偏離了自己的目標和夢想?自己要學的真的還有很多。
皇後衛詩蘊敬了周水靜一杯酒,從那一刻起她也堅定了起來。
每個人的成長,有時候或許只在那麽一瞬間。
從那之後,蔡思瑾夫婦果然在大晏朝四處游歷,不僅游山玩水、撰寫新的游記,不斷充實著《靜思文集》系列書的厚度,同時也不斷到所到地方的大晏女學裏面去講學,鼓勵一些女孩子們念書識字。
雖然現在的大晏朝還是沒有適合女人的崗位,但是大家也形成了一個共識——自家的妻子若是能有學識,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兒子來,否則男子要辛苦上朝賺錢養家,一個大字不識婦女如何能夠培養出優秀的後代呢?為什麽有些富豪人家三代就敗落了,那都是因為媳婦兒沒有娶對,寵溺出了不孝子啊!
先不提這樣的觀點是否太過於偏頗,但是現在大晏朝的女子們比以前受到重視卻是真的。甚至在某些民風彪悍的地方,女子們不僅開始學習文化知識,還會跟著父兄們學習武藝,一點兒也不孱弱了。
蔡思瑾的急流勇退讓一些等著抓他把柄的人驚掉了眼球,他們本以為蔡思瑾這樣一個任用私人(六部尚書全部都是他親近的人)、貪戀權位(做首輔的時候說一不二推行新政,稍微有些不同意見就把人的官位捋掉)的人是不可能這麽簡單地離開首輔的位置的,肯定還要出什麽幺蛾子。
便是他之前說什麽廢除內閣和首輔位置,也被人看做是“別有用心”,可是當他真的平靜地退下來了,還帶著他的媳婦兒去游山玩水之後,所有的評論又往好的方向走了。
“哎呀,我早就看出來了,蔡大人是不戀權位的人,想當年他的嫡長子念書不行,他就沒有舞弊過,硬是讓他只中了個三甲同進士,現在為官這麽多年都還只是個正五品呢。”
可憐的毛豆,即便遠在千裏之外,還是市場會被被人拎出來鞭打......
“當然了!別看他的次子考中了狀元,還在翰林院裏面,可是皇上當時給皇子們挑選侍講的時候他就沒有舉薦他兒子,要不然誰舍得讓那個侍講的位置溜走啊?那可是親近皇子的機會,沒有幾個人舍得的!”
......
總之,蔡首輔之前做的一切都是有深意的。之前有多少人對他不滿,覺得他貪戀權位,現在就有多少人對他深深敬佩,覺得他風骨高潔。
皇上皇後對蔡思瑾夫婦這樣的神仙日子內心是充滿著羨慕的,滿朝文武的人也想像蔡思瑾這般夫妻和美、兒子成器、掌過天下的權勢,現在還能灑脫地游山玩水,簡直就是完美人生啊!
張思晨夫婦二人又何嘗不是呢?不過他們夫婦的情況與別人不甚相同。
張思晨現在老了,已經沒有年輕時候那麽註重□□了,再加上他母親十多年前亡故了,不再在他和繆姝彤之間攪風攪雨,繆姝彤也難得強硬了一回,讓他遣散了那些通房美妾,他與繆姝彤夫妻二人到了老年的時候夫妻感情反倒好了很多。
繆姝彤酸溜溜地說道:“真羨慕周姐姐,能和親家公一起去周游大晏了,那多快活啊。而且他們二人也真是有才華,《靜思文集》寫了一輯又一輯,好賣極了,一點兒都不用為銀子發愁。”
張思晨聞言也覺得心裏酸酸的不是滋味,為啥自己明明比蔡思瑾聰明,但是時也命也,就是沒有能像他那樣當上首輔,也不是家中沒有錢財,為何夫人老是羨慕蔡夫人周水靜,從來不覺得她的日子過得快活呢?
張思晨咳嗽了幾聲說道:“夫人,再過兩年我也致仕了,那個時候我們也能一起周游大晏啊,何必羨慕他們呢?”他張思晨有錢啊,等兩年後致仕,時間也有了。不就是游山玩水麽?誰不會啊。
繆姝彤白了他一眼,說道:“想得美!我可放心不下文箏。文箏的身子弱,旅途勞頓他肯定受不了的,我這個當娘的沒有給他一副好身體,讓他能好好地過日子,怎麽能扔下他不管自己一個人去快活呢?我可不放心。”她其實只是嘴上說說而已,她一點兒都放心不下寶貝兒子。
張思晨無奈,也只得嘆了口氣。幼子是他們夫妻二人的心尖肉,也是最痛楚的地方。按照現在的樣子來看,他們夫妻二人說不得有白發人送黑發人的一天呢。
繆姝彤出言問道:“要不然我們給文箏過繼一個孩子,養在他的膝下,免得日後我們兩個走了,文箏沒人照顧,你看怎麽樣?”
張思晨一甩袖子說道:“夫人你糊塗啊!你以為過繼是什麽好事情嗎?你以為我們老家那些張氏族人是什麽好鳥嗎?絕不可能給你過繼一個好孩子過來的。
若是不過繼,日後文箏還可以跟著雅瑩夫婦過日子,由他姐姐名正言順的照顧他。雅瑩和毛豆都是好孩子,必定不會苛待文箏的。可是若是過繼了一個孩子,雅瑩和毛豆再想要照顧文箏就顯得名不正言不順了,到時候文箏怎麽被他那名義上的‘繼子’折騰都不知道呢。
文箏是我們夫婦二人的心頭肉,我們如何能夠舍得?所以過繼的話日後夫人你也不必再提了。”
張思晨幼年時就和母親在村子裏過夠了苦日子,受夠了族人的欺壓和磋磨,深知自己那些族人的品性,因此一點兒都不敢放心,絕不肯給他們一丁點兒的可趁之機。
繆姝彤問道:“就不能過繼雅瑩和毛豆的孩子給文箏膝下養著嗎?我看都是好孩子啊?而且我私下問過雅瑩的意思,她說他和毛豆孩子多,可以在名義上過繼一個給文箏,跟文箏姓張,但是孩子還是他們兩口子膝下,日後將文箏接過去,讓那個孩子孝敬文箏,這樣豈不是兩全其美?”
張思晨一楞,有些心動,思索了一下方案的可行性。可是他心中還是有隱憂,自己那些族人都不是易與之輩,若是真的開了一個給兒子過繼人的口子,日後失態的發展恐怕不是他們能夠控制的。他若是在世一天還好,便是妻子這些年來也有了硬氣的性子,不至於受族人轄制。可是若是他們兩口子過世的一天,子女如何能拼得過他們那些如狼似虎的族人呢?
於是張思晨還是搖頭嘆氣,說道:“夫人,這樣做固然是我們所喜歡的,但是鄉下張氏族人那裏卻沒有得到絲毫的利益,他們如何能夠罷休?你沒有在我老家生活過,這些年來我在朝堂上混得好,他們也不敢給你什麽臉色看,你是不知道他們的真實嘴臉。
未免日後出什麽幺蛾子,讓文箏受苦,還是熄了給文箏過繼孩子的心思吧。”
張思晨雖然也很想自己能有一個後人,自己這一脈的香火日後可以傳承。可是在他看來,這些虛無縹緲的事情都抵不過兒女們的幸福重要。若是沒有妨害,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有也很好,但若是有威脅到兒女幸福的可能性,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沒了也就沒了吧。
繆姝彤聞言也只能熄了這個心思,其實她以前很恨張思晨,覺得文箏和張思晨無後就無後了,她也沒有什麽想不開的。可是年紀大了之後,得了張思晨幾分真心相待,便又有了這些心思,總不忍心讓自己丈夫無後。
可是既然張思晨都這麽說了,她也就熄了這個心思,一心和張思晨過日子了。
兩年之後,張思晨也滿了六十歲,上了奏折致仕了。
他們夫妻二人沒有選擇像蔡思瑾夫婦一樣游歷大晏,而是收拾包袱帶著兒子張文箏回了平江縣老家,同時並未選擇居住在張思晨的老家,而是居住到蔡家村之中。張思晨本來就對張氏家族沒有什麽歸屬感,老了之後更不願意委屈自己去和那些不願意見的族人虛以委言。
在張思晨的記憶中,在張家村的生活都是愁苦的、悲憤的,也只有當時到蔡氏族學求學的時候得到了一些溫暖。當時夫子蔡仲邇對他他偏愛,師兄蔡思瑾以及其他同窗們對他釋放的善意(?)才讓他覺得幸福,所以他現在落葉歸根也只想回蔡家村,不想回張家村。
張思晨在蔡氏族學之中做了一個夫子,開始教導其他年輕的學子。蔡仲邇夫婦不願意和蔡思瑾夫婦一樣四處游歷,他們也選擇了回蔡家村一同經營蔡氏族學。因此張思晨的到來讓蔡仲邇歡喜不已。
蔡氏族學本來就被蔡仲邇經營得不錯,如今有了張思晨這個“前狀元”“前禮部尚書”的加入,更是聲明暴漲,立馬成了大晏屈指可數的有名書院。
繆姝彤就做了一個村婦,為丈夫孩子洗手作羹湯,夫婦二人養著兒子。
他們的兒子張文箏時年二十九歲了,還是沒能斷了湯藥,便是媳婦兒也沒有娶一個。
兒子身體狀況這麽差,便是成親了也留不了一個後,況且隨時看著都會沒命的樣子,他們如何願意禍害人家好人家的姑娘?
在他還是吏部尚書的時候,也有不少人願意舍了女兒的幸福與他結親。可是那些別有用心的人他又如何看得上,又如何敢放在文箏身邊呢?百年之後,若是張文箏沒有媳婦兒,自然可以跟著姐姐過日子,女兒女婿的品性他是相信的。但要是有了媳婦兒,姐姐如何能做的了他的主?他的兒子文箏還不是只能受苦?
現在這樣就挺好的,他和老妻養著兒子,一家三口誰也不會嫌棄誰,高高興興在一起過日子。
張思晨是一個最聰明最理智最現實的人,便是年紀大了、老了,也絕不會就此變成一個糊塗蟲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他也不願意去熟悉這些人了, 免得皇上真的對他產生忌憚之心。
他甚至也不願意讓自己的次子狗蛋去做帝師, 不想狗蛋再次卷入奪儲的爭鬥之中去。他參與進去是因為不得已,也是因為自己知曉最後的結果,但是現在的情形他看不清, 所以孩子還是不要陷入其中的好。
說起來,其實他已經放權好幾年了, 都不怎麽攔著六部尚書去覲見皇上、和皇上商量事情, 他這個蔡首輔簡直像是甩手掌櫃一般, 什麽也不管。
張思晨對此還頗有微詞, 找他詳談過一番。蔡思瑾也不瞞著他, 說道:“我這是鍛煉一下年輕人,日後我若是致仕了,便會提議皇上廢除內閣制度、廢除首府的職位, 所以現在先鍛煉一下他們, 做個甩手的掌櫃什麽也不管豈不是更好?若是我樣樣都把持著,等我走了他們是不是還會不習慣沒有一個首輔?”
張思晨愕然,沒有想到自己這個親家這麽想法驚人, 竟然還想要廢除內閣和首輔?但是轉瞬間,他便想到這可能是皇上的意思,只不過是借著老友的口說出來罷了。
他只比蔡思瑾小兩歲,便是蔡思瑾致仕,下一任首輔也不可能會是他。而他的兒子張文箏身體孱弱,不能過度勞累,武功、念書都不成,甚至連成親都不成,只能在家由他們老兩口嬌養著。反正他和他的兒子這輩子是沒有做首輔的機會了,這個位置便是廢掉了,與他而言也沒有什麽影響。
甚至於,當內閣和首輔真的被廢除之後,他這個六部之首的吏部尚書就是事實上的文官第一人了,哈哈。
於是,張思晨很坦然地就接受了這個提議,也不與其他人訴說,只是靜靜地等待著石破天驚這一天。
甚至張思晨的心中還覺得有些好笑。他這個吏部尚書雖然是六部尚書之首,可是前些年老人下去之後,新任的其他年輕力壯的尚書們有些不把他放在眼裏,對他不甚尊重,話裏話外都暗示他們這些年輕人有著皇上的寵信、有著年齡的優勢,日後成為他頂頭上司——首輔——簡直指日可待。他可真想看到那些年輕人變臉的樣子哦,那一定會很有趣的。
於是這一年,當蔡思瑾提出致仕的奏折時,有些人自然是心存失落,覺得這是一個時代的終結,和不舍蔡首輔的離去。但是也有不少人正在摩拳擦掌,眼中透露出熊熊的野心之火,只等著謀算一下,讓自己坐上那個內閣首輔的位置,也權傾天下一把呢!
可是沒有料到,蔡思瑾不僅提出了致仕的奏章,順便還遞出了一份廢除內閣和首輔職位的奏章,簡直像在朝廷之中扔出了一個□□一般,將滿朝文武都炸胡了!驚奇一堆人的眼球!
他們心中苦不堪言:蔡首輔,你這事情做得太不地道啊!您老人家做了十八年首輔,權力巔峰的滋味已經品嘗夠了,可是我們還想做一做首輔的位置呢!
可是看著皇上和張思晨張尚書面上那波瀾不驚的樣子,他們的心都是拔涼拔涼的哇——看來這樣的事情他們高層早就決定下來了,只不過是走個過場罷了,還能有反對的餘地麽?
於是廢除內閣和首輔職位的提議雖然驚起大家的竊竊私語、議論紛紛,但是竟然無人敢跳出來反對,就這麽順利地在早朝上通過了。
雖然皇上和蔡思瑾之前幾年就已經心中有默契,讓蔡思瑾做了幾年的甩手掌櫃,凡事不管不問,直接讓六部尚書們報請皇上決定事情。
但是即便蔡思瑾只是一個擺在內閣放著不出聲的吉祥物,有蔡思瑾在著的時候就如一根定海神針一般,皇上的心中是有底氣的。到了真的廢除了內閣和首輔位置,蔡思瑾離去的那一天,皇上還是有些悵然若失,只覺得自己心中沒有底氣,空落落的。
可是若是讓他再任命一個人做內閣首輔,他也是不願意的。內閣首輔的權力真的太大了,若是交在蔡思瑾這樣一個沒有什麽權力欲、且與他相知甚深、年紀又比他大的人身上,他自然是放心的。可是若真的再任用一個年紀較輕的人,萬一哪一天他死在前面,他的太子和皇後能鬥得過這樣權傾朝野的內閣首輔麽?
所以廢除內閣和首輔是皇上必然的選擇,他覺得做皇上就要做得有滋有味,什麽權力都沒有的皇上做著又有什麽意思呢?
天下自是有能有德者居之。他的後世子孫有著皇室的血脈,天然比所有人都更加接近那個位置。若是這樣都守不住那個位置,致使大晏江山崩塌,那也真的已經是無能至極了,為了天下蒼生著想也合該換一家做皇帝了。反正幾百年便會出一些不肖子孫,就會江山易主,這是哪一個朝代都無法避免的事情。
他不願意大晏朝在史書上無能地延續數百年,只願史書中對大晏朝的評價一直都是富強、繁榮、開放之類的好詞匯,不願意大家一提起大晏朝第一個印象就是屈辱。那就已經足夠了。
蔡思瑾致仕之後,皇上、皇後專門邀請他們夫婦進宮赴宴,算是為他們踐行。
皇上敬了蔡思瑾好幾杯酒之後,臉色有些發紅地問道:“蔡侍講,您致仕之後準備回鄉麽?亦或是回海西?我記得經常聽聞蔡侍講和蔡夫人提起你們在海西的那一段經歷,我對此神往不已,也知道你們都很喜歡海西。”
蔡思瑾笑著捋了捋自己的胡須,說道:“微臣致仕之後,會先和妻子花幾年的時間游山玩水,走遍大晏朝每一個地方,看看大晏朝百姓圖景、新政改革的景象。當首輔的這十八年來,我都沒有時間可以好好與妻子一同游歷,一同寫文集,現在終於可以如願以償了。”
周水靜也笑著說道:“是極!雖然太後娘娘和皇上已經下令在大晏朝每一縣城都至少建立一所官辦的大晏女學,但是我聽聞某些地方還有著駭人聽聞的苛待女子、甚至不願意讓女子去大晏女學讀書識字的事情。這次我與夫君在游歷過程之中,我正可以用的女學教授的身份,在每一縣的大晏女學宣講,同時幫助一些女子。
若是能讓大晏朝每一個有心向學的女子都能入學念書,我也算是此生無憾了。”
皇後聞言心神一蕩,當時蔡首輔極力要求在《賢良夫人》文集之中,將母後的蔡夫人寫在自己前面也是不無道理的。不說其他的,便是她們二人這份胸懷,自己就遠遠不及的。她們二人能夠完美地管理好家務事,還能兼濟天下,惠及大晏朝所有女子,自己真是遠遠不及。
作為一個皇後,為何不能真正做到“母儀天下”?為何會對皇上沒有信心?為何會被朝臣逼迫一定要讓皇上廣納後宮?還是自己胸懷不夠、手段不足、心智不堅,沒有真正的立起來,才會讓別人有了可趁之機,會受到別人的言論影響。
看看母後,再看看蔡夫人,她們二人想做什麽便做什麽,哪裏會為了別人說三道四而偏離了自己的目標和夢想?自己要學的真的還有很多。
皇後衛詩蘊敬了周水靜一杯酒,從那一刻起她也堅定了起來。
每個人的成長,有時候或許只在那麽一瞬間。
從那之後,蔡思瑾夫婦果然在大晏朝四處游歷,不僅游山玩水、撰寫新的游記,不斷充實著《靜思文集》系列書的厚度,同時也不斷到所到地方的大晏女學裏面去講學,鼓勵一些女孩子們念書識字。
雖然現在的大晏朝還是沒有適合女人的崗位,但是大家也形成了一個共識——自家的妻子若是能有學識,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兒子來,否則男子要辛苦上朝賺錢養家,一個大字不識婦女如何能夠培養出優秀的後代呢?為什麽有些富豪人家三代就敗落了,那都是因為媳婦兒沒有娶對,寵溺出了不孝子啊!
先不提這樣的觀點是否太過於偏頗,但是現在大晏朝的女子們比以前受到重視卻是真的。甚至在某些民風彪悍的地方,女子們不僅開始學習文化知識,還會跟著父兄們學習武藝,一點兒也不孱弱了。
蔡思瑾的急流勇退讓一些等著抓他把柄的人驚掉了眼球,他們本以為蔡思瑾這樣一個任用私人(六部尚書全部都是他親近的人)、貪戀權位(做首輔的時候說一不二推行新政,稍微有些不同意見就把人的官位捋掉)的人是不可能這麽簡單地離開首輔的位置的,肯定還要出什麽幺蛾子。
便是他之前說什麽廢除內閣和首輔位置,也被人看做是“別有用心”,可是當他真的平靜地退下來了,還帶著他的媳婦兒去游山玩水之後,所有的評論又往好的方向走了。
“哎呀,我早就看出來了,蔡大人是不戀權位的人,想當年他的嫡長子念書不行,他就沒有舞弊過,硬是讓他只中了個三甲同進士,現在為官這麽多年都還只是個正五品呢。”
可憐的毛豆,即便遠在千裏之外,還是市場會被被人拎出來鞭打......
“當然了!別看他的次子考中了狀元,還在翰林院裏面,可是皇上當時給皇子們挑選侍講的時候他就沒有舉薦他兒子,要不然誰舍得讓那個侍講的位置溜走啊?那可是親近皇子的機會,沒有幾個人舍得的!”
......
總之,蔡首輔之前做的一切都是有深意的。之前有多少人對他不滿,覺得他貪戀權位,現在就有多少人對他深深敬佩,覺得他風骨高潔。
皇上皇後對蔡思瑾夫婦這樣的神仙日子內心是充滿著羨慕的,滿朝文武的人也想像蔡思瑾這般夫妻和美、兒子成器、掌過天下的權勢,現在還能灑脫地游山玩水,簡直就是完美人生啊!
張思晨夫婦二人又何嘗不是呢?不過他們夫婦的情況與別人不甚相同。
張思晨現在老了,已經沒有年輕時候那麽註重□□了,再加上他母親十多年前亡故了,不再在他和繆姝彤之間攪風攪雨,繆姝彤也難得強硬了一回,讓他遣散了那些通房美妾,他與繆姝彤夫妻二人到了老年的時候夫妻感情反倒好了很多。
繆姝彤酸溜溜地說道:“真羨慕周姐姐,能和親家公一起去周游大晏了,那多快活啊。而且他們二人也真是有才華,《靜思文集》寫了一輯又一輯,好賣極了,一點兒都不用為銀子發愁。”
張思晨聞言也覺得心裏酸酸的不是滋味,為啥自己明明比蔡思瑾聰明,但是時也命也,就是沒有能像他那樣當上首輔,也不是家中沒有錢財,為何夫人老是羨慕蔡夫人周水靜,從來不覺得她的日子過得快活呢?
張思晨咳嗽了幾聲說道:“夫人,再過兩年我也致仕了,那個時候我們也能一起周游大晏啊,何必羨慕他們呢?”他張思晨有錢啊,等兩年後致仕,時間也有了。不就是游山玩水麽?誰不會啊。
繆姝彤白了他一眼,說道:“想得美!我可放心不下文箏。文箏的身子弱,旅途勞頓他肯定受不了的,我這個當娘的沒有給他一副好身體,讓他能好好地過日子,怎麽能扔下他不管自己一個人去快活呢?我可不放心。”她其實只是嘴上說說而已,她一點兒都放心不下寶貝兒子。
張思晨無奈,也只得嘆了口氣。幼子是他們夫妻二人的心尖肉,也是最痛楚的地方。按照現在的樣子來看,他們夫妻二人說不得有白發人送黑發人的一天呢。
繆姝彤出言問道:“要不然我們給文箏過繼一個孩子,養在他的膝下,免得日後我們兩個走了,文箏沒人照顧,你看怎麽樣?”
張思晨一甩袖子說道:“夫人你糊塗啊!你以為過繼是什麽好事情嗎?你以為我們老家那些張氏族人是什麽好鳥嗎?絕不可能給你過繼一個好孩子過來的。
若是不過繼,日後文箏還可以跟著雅瑩夫婦過日子,由他姐姐名正言順的照顧他。雅瑩和毛豆都是好孩子,必定不會苛待文箏的。可是若是過繼了一個孩子,雅瑩和毛豆再想要照顧文箏就顯得名不正言不順了,到時候文箏怎麽被他那名義上的‘繼子’折騰都不知道呢。
文箏是我們夫婦二人的心頭肉,我們如何能夠舍得?所以過繼的話日後夫人你也不必再提了。”
張思晨幼年時就和母親在村子裏過夠了苦日子,受夠了族人的欺壓和磋磨,深知自己那些族人的品性,因此一點兒都不敢放心,絕不肯給他們一丁點兒的可趁之機。
繆姝彤問道:“就不能過繼雅瑩和毛豆的孩子給文箏膝下養著嗎?我看都是好孩子啊?而且我私下問過雅瑩的意思,她說他和毛豆孩子多,可以在名義上過繼一個給文箏,跟文箏姓張,但是孩子還是他們兩口子膝下,日後將文箏接過去,讓那個孩子孝敬文箏,這樣豈不是兩全其美?”
張思晨一楞,有些心動,思索了一下方案的可行性。可是他心中還是有隱憂,自己那些族人都不是易與之輩,若是真的開了一個給兒子過繼人的口子,日後失態的發展恐怕不是他們能夠控制的。他若是在世一天還好,便是妻子這些年來也有了硬氣的性子,不至於受族人轄制。可是若是他們兩口子過世的一天,子女如何能拼得過他們那些如狼似虎的族人呢?
於是張思晨還是搖頭嘆氣,說道:“夫人,這樣做固然是我們所喜歡的,但是鄉下張氏族人那裏卻沒有得到絲毫的利益,他們如何能夠罷休?你沒有在我老家生活過,這些年來我在朝堂上混得好,他們也不敢給你什麽臉色看,你是不知道他們的真實嘴臉。
未免日後出什麽幺蛾子,讓文箏受苦,還是熄了給文箏過繼孩子的心思吧。”
張思晨雖然也很想自己能有一個後人,自己這一脈的香火日後可以傳承。可是在他看來,這些虛無縹緲的事情都抵不過兒女們的幸福重要。若是沒有妨害,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有也很好,但若是有威脅到兒女幸福的可能性,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沒了也就沒了吧。
繆姝彤聞言也只能熄了這個心思,其實她以前很恨張思晨,覺得文箏和張思晨無後就無後了,她也沒有什麽想不開的。可是年紀大了之後,得了張思晨幾分真心相待,便又有了這些心思,總不忍心讓自己丈夫無後。
可是既然張思晨都這麽說了,她也就熄了這個心思,一心和張思晨過日子了。
兩年之後,張思晨也滿了六十歲,上了奏折致仕了。
他們夫妻二人沒有選擇像蔡思瑾夫婦一樣游歷大晏,而是收拾包袱帶著兒子張文箏回了平江縣老家,同時並未選擇居住在張思晨的老家,而是居住到蔡家村之中。張思晨本來就對張氏家族沒有什麽歸屬感,老了之後更不願意委屈自己去和那些不願意見的族人虛以委言。
在張思晨的記憶中,在張家村的生活都是愁苦的、悲憤的,也只有當時到蔡氏族學求學的時候得到了一些溫暖。當時夫子蔡仲邇對他他偏愛,師兄蔡思瑾以及其他同窗們對他釋放的善意(?)才讓他覺得幸福,所以他現在落葉歸根也只想回蔡家村,不想回張家村。
張思晨在蔡氏族學之中做了一個夫子,開始教導其他年輕的學子。蔡仲邇夫婦不願意和蔡思瑾夫婦一樣四處游歷,他們也選擇了回蔡家村一同經營蔡氏族學。因此張思晨的到來讓蔡仲邇歡喜不已。
蔡氏族學本來就被蔡仲邇經營得不錯,如今有了張思晨這個“前狀元”“前禮部尚書”的加入,更是聲明暴漲,立馬成了大晏屈指可數的有名書院。
繆姝彤就做了一個村婦,為丈夫孩子洗手作羹湯,夫婦二人養著兒子。
他們的兒子張文箏時年二十九歲了,還是沒能斷了湯藥,便是媳婦兒也沒有娶一個。
兒子身體狀況這麽差,便是成親了也留不了一個後,況且隨時看著都會沒命的樣子,他們如何願意禍害人家好人家的姑娘?
在他還是吏部尚書的時候,也有不少人願意舍了女兒的幸福與他結親。可是那些別有用心的人他又如何看得上,又如何敢放在文箏身邊呢?百年之後,若是張文箏沒有媳婦兒,自然可以跟著姐姐過日子,女兒女婿的品性他是相信的。但要是有了媳婦兒,姐姐如何能做的了他的主?他的兒子文箏還不是只能受苦?
現在這樣就挺好的,他和老妻養著兒子,一家三口誰也不會嫌棄誰,高高興興在一起過日子。
張思晨是一個最聰明最理智最現實的人,便是年紀大了、老了,也絕不會就此變成一個糊塗蟲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