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三十八章

關燈
第三十八章

第一次生存危機終於過去。

此時鳳霞已經從家裏脫出,將女兒交給丫鬟帶著,她每日只需按時餵養,不費什麽力氣,她便接了顧觀月許多事去,在外面與各大商戶打交道。

顧觀月做了這個行首,倒多了些公家的事務。

第一則,行裏各家要做花露、花餅、花茶等,多少需要些技術,她仗著有現代知識,寫了一些概要交給他們去研究。第二則,因說定了先在商邸報上試行推廣,就得聯絡邸報抄寫人。還有一則,要打聽揚州和汴京花宴、花會往年的規矩。幸而這些事情並不都是她管,只是多少占用些精力。

不過她遇到了新的問題。

先是自己花圃往來的小商販,並沒有因她們入了行會就受到庇護,她現在只有往酒樓送的大生意支撐。問起來,就是小商販們怕上了路被收商稅,她的生意多少受了些波及。

又一日,孔勝來找她,問及:“有件事情請小娘子示下,昨兒有先前與咱們打過交道的花農,家裏只半畝地種花,靠著這地賺些鹽、糖錢,如今因要他們入行,他入不起,說以後也不賣花了,問咱們收不收他家的花,我看著談了個低價兒,你覺得如何?”

顧觀月聽了這話,不急著定價,先問他:“以後都不種花了?”孔勝答她:“是,他們本就種的糧食多,這半畝地種著玩兒,現在要刨了花去都改種糧食,無非少幾個鹽錢罷了,幸虧還礙不著生計。”

這是好的。又過兩日,還有一家找來,也要把花刨給她們,這家卻只一個昏花老眼的婆婆和一個小孫子,因種不了地,所以靠著婆婆種一畝地的花賣錢換糧食吃,十來歲的小孫子去賣花,被巡街的小吏抓住了,挨一頓好訓不說,現場還收稅、罰款,一來二去也不敢做生意了。

接著,連何嫂子上街回來都說:“原先在街上散賣雞子的幾個婆婆,都不出來了,原本就是攢著賣了換個針頭線腦的,連她們也要入行交稅、交行錢,若不然,被裏正逮住了就要交罰金。誰家吃得住這個逼勒。”

新的市令切切實實給眾多小民造成了影響,上位者希望看到的是更多稅收,顧觀月從這一件兩件事裏,看到的卻是販夫走卒因此受的傷害。

她想了幾天,這一早便出門叫時鳴:“咱們去拜訪林行首,關於市令的事要請教他。你去套車。”看她還在澆花,又說,“你還澆花呢,那幾盆花都要澇死了,我可求你別折騰它們了。”

時鳴聽了就高興地停下來,先看向何嫂子:“都是娘嫌我閑著,非要我找點活幹。”說著話把水桶往墻下一放,便去牽了車來。

她二人直奔寶應縣,往林家最大的苗木鋪去。從入了花行,她再去拜訪,十次裏倒有七八次能見著林行首,這次也正好碰上。

林行首正在樓上歇著,他各處都有掌櫃、賬房,鋪子裏並非事事要他操心,他自己圖這裏熱鬧,每每要來坐著。見顧觀月來,笑著讓坐了,伺候的人端上茶來。

兩人坐定,先把花行一些小事又說了,顧觀月才問他:“現今的市令一下,許多小的花農都棄去花木生意,看似於咱們有益。可不知林叔發現沒,往來到咱們田裏販花的小商販卻少了,我們花圃還要雇人去集鎮上賣花,且連買花人都少了。”她與林蕪要好,私下便把林行首當成長輩,喊一聲林叔。

她說的確有其事。經濟這事兒,市場繁榮才有交易,有交易才有稅收,譬如那賣雞子的老婆婆,她雞子換了錢就能去買針線,那賣針線的貨郎賺了錢才買得起花、吃得起酒,花商、酒商們才交得起稅。新令看似是阻了小商小販,其實受影響的遠非如此,只是一時看不出來罷了。

林行首因手上人多,尚未發現自家生意受影響,且原先行裏眾人都對新令甚為期待,就指望新令一下,行外人不做了,他們賺個大頭。聽顧觀月一講,他不甚在意地說:“你便雇人,多花幾個錢,應當也還有得賺。不然,我等也沒別的辦法。”

顧觀月知他尚未明白,她那一個瓶底兒的經濟學理論,已經遠超這時代人的認知。

可她既然看到了問題,就憋不住想要解決,於是越發認真分說到:“有兩則請林叔想想,看我說的對不對。新令一下,不只咱們這一行,行行都受了影響,那些不能行走買賣的小商販們,若他們手裏沒了錢,誰還買咱們的花?一時看不出,再有兩個月就很明顯了。再則,寶應縣眾多種花人的心傷了,只剩咱們這幾家,將來可撐不起‘揚州寶應,天下花源’的招牌來吧。”

他們之前定了上面的口號,兩人有志一同,要把寶應花推成天下花,徹底做成寶應特色。

林行首便謹慎起來,凡一地產業,無不是許多人做,做成了規模,才得揚名天下,人少了是做不成的。他這才正色問她:“確實如此,可又能如何?”

“林叔說,縣裏可會把行外商不得自行販賣的市令撤了?”顧觀月見他被說動,拋出一個異想天開的想法。

這想法過於匪夷所思了,竟然是想撬動政令,尋常人誰敢想。可她還是大著膽子問了。

果然林行首說到:“侄女兒,你想的太天真!這不是縣裏自己的令,我們還有空間運作。上頭下來的令,連縣尊大人都不敢違拗,何況你我。”顧觀月覺得,他如果生在千年後,一定會說:簡直是想peach!

一瞬間,她也躊躇了。靜靜待了片刻,她才深吸一口氣,定了定決心,再次忽悠林行首:“如此政令,與一地經濟無益。我欲與縣尊大人一談,林叔可願與我聯個名?我與縣尊娘子有些舊淵源,不用擔心事情談不成吃掛落。”

林行首聽她說“一地經濟”,才知道她劍指何方,這小娘子她是真敢想啊,她哪裏只是為了自己花圃或者寶應花行,她都將新政令與一地經濟聯系起來了,這想的是仕途男人們才該想的事!

一時間他又是慶幸又是心憂。慶幸者,自己選的人終究是個有抱負的,心憂者,這小娘子若哪一日行將就錯,可能要犯大忌諱。

林頎林行首,他能當得了寶應花行的老大,能支持顧觀月一個小娘子做了他的副手,他就不是一個拘泥的人。他左搖右擺,最後終於思索定了:罷了,挺她一挺,她一個女子找縣尊大人,份量不夠。

想通了,他倒輕松起來,先讚:“不成想你考慮得這麽深遠。若只為了我們花行的將來,我還不敢與你同去,名不正言不順,像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去找縣尊行方便。若是有你上面的說法,想來縣尊大人也要聽一聽的。我便與你同去,看看縣尊大人如何說。”

得他一聲讚同,顧觀月也松了口氣,多一個人支持,說話的份量就多一分。

她起身道謝:“這是冒風險的事,林叔肯與我同去,我先謝過。林叔今後有用到我的地方,無有不從。”

兩人就這話題,補充了一些細節,她這裏才回去便準備起來。過幾日到縣衙後門上,先請見趙氏。

趙氏聽說她來,不是找斯思,傳話的婆子說:“等在門房,問能不能見您一面。”她略一思索,便知道顧小娘子可能遇到了難處,否則不會專門找她。於是叫請:“快請她進來。”

從那日青蓮寺她搭手相救,趙氏派人給她送了禮去,結了這份交情,比之斯思與她的姐妹情又不同。顧觀月不想落個挾恩圖報的名聲,平日並不特意往趙氏身邊湊。趙氏反更高看她一眼,如今斯黎不在家,更省了她的心事去,很願意幫個小娘子。

顧觀月隨著婆子從門邊一間小屋出來,穿廊過門,並不進廳,到了趙氏平日起居之處,這是趙氏待她親厚的意思,將她當半個小輩看,允她登堂入室。

見面問了好,顧觀月便說明來意:“本不該打擾夫人。是為著我們花行的事,還有些別的稅收經濟之思,想請見縣尊大人。這事沒憑沒據,只是我一點想頭,也不該去衙門裏說,所以來請教夫人,可方便讓我與大人見一面。”

趙氏此人,家裏幾輩子做官,家學淵源,聽說是與政令相關的事,她便有些重視。她看顧觀月神色鄭重其事,信她不是個孟浪的人,且又要尋機報她恩情,所以只略一想,也不含糊,就喚人:“前頭看看老爺忙不忙,何時回來用飯,若不忙就悄悄告訴一聲,家裏有客人等著拜見他。”

斯縣尊還真有些忙。如今春耕結束,他要巡視各地,看看發苗情況,隨手判個分水澆地的官司,偏又有各行抓了“偷偷交易”的人來縣衙,導致縣衙判案都判不及。

聽得夫人來請,看著也到飯點,他便把手裏的活清了,教訓小吏:“若再有這樣私下交易的,都按之前的例,記下雙方姓名,十文以下的勒令現場退錢退貨,不要再因為一雙草鞋帶到衙門了,若都這樣,衙門也不必幹別的了。”說完了他才回來。

此時顧觀月與林行首已經等在後面,見斯縣尊用了飯,趙氏也大致向他說了,顧、林二人為什麽事情而來,他們才過去說話。

斯縣尊為人沒有架子,他見過林行首,也知道花行新的副行首是女兒的好姊妹,一下子便對上了。於是讓他們都坐了,上茶招待著,才問:“夫人說,兩位行首為新政來的?”

林行首居長,他便打個前站,先說到:“為著新政一事,我與顧當家有些議論,她有些想法,聽著有些道理,所以我等才大著膽子請見。”

顧觀月有些緊張,畢竟是一地之長,再隨和也有些官威在。她按著前世做事的習慣,先說了一組數據:“我們行裏,從新政下來,這一個月來所收之稅,非但沒有增加,反略少了些。因向來到我們幾家買花苗的小農,都要棄了這生意,我幾家的收入也就少了。連素日來買花的人也少了。我便想著,恐怕非止我們這行,其他行裏只怕也是如此。”

她將之前對林行首講過的理論又說了一遍,末了加一句:“上頭的心是好的,只是我觀察下來,恐怕弊端有兩三個月就顯現了。小民看似沒多少交易,實則他們才是一國經濟的基礎。所謂經濟,經者,連通,濟者,流動。得要他們動起來,有來有往才是活水。”

斯縣尊掌管一縣經濟,早已有此發現,只不像她說得那麽明白。聽她一說,很快就有了明悟,只是一時想不到破解之法,便只若有所思地點頭,半晌沒有說話。

顧觀月見他如此,也知道他為難,便又道:“這是朝廷的令,誰也不敢違它。只是我想著,朝廷此令原是為商稅,只要咱們寶應商稅有增,想來總有騰挪的空間。”

至於斯縣尊怎麽騰挪,她也不知道,她所為的,一是認識的小商小販和那賣雞子的婆婆,二是寶應花行的未來發展。

林行首又添著講了他們花行的規劃,說著:“少些拘束,更多人做起花木生意來,寶應花行才能將名聲做到外面。”

斯縣尊聽他們都講完了,才說到:“二位的說法,我聽明白了。這原不是你們分內事,二位實乃一心為公。只是茲事體大,我需仔細想一想,不能現就答覆了你們。”

他們也不指望一說就成,盡心而已,見斯縣尊再無別話,便趁機起身告辭。

斯縣尊這裏看他們去了,匆匆從後面出來,坐回縣衙,將他手頭整理的因交易被罰的案例一統,寫起信來。他官微言輕,沒有辦法多做什麽,朝中老大人們卻該拿這些信息做參考,他將顧觀月的理論與自己的發現一起呈給恩師,端看恩師能不能與執宰們說上話了。

此後又過一個月,突然縣衙貼出新的政令來,商邸報上也刊登了,說是朝廷廢了前一道令。這強制入行的規矩,從頭到尾行了不到半年,就結束了。販夫走卒重新行走在街巷裏,寶應縣的夏季變得更熱鬧起來。

這當然並非是顧觀月之力才達成的結果。

凡政令,必有同意的,也有反對的,那些博弈都在朝堂上達成,不是她這等小民能左右的。然則她在這些事上的見識,以及她對整個行業底層從業者的包容,卻給一些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此在寶應花行裏,也算穩住了地位。

顧觀月為了這些大事,自年後與袁澄只見過三四回,且還有一次是為刊登廣告,找他打聽商邸報的事。袁澄見她忙著,每每覺得自己看中的人,從內到外發著光,越發按捺不住心動。也便沒告訴她,兩人的事在朱娘子那裏遇到了些許阻礙。

顧觀月這裏全都步入正軌,空下來就想到袁澄。

她從牌坊村到縣裏太遠,日常想見袁澄不容易,談個戀愛十天八天音訊全無,實在是讓人受不了,再者家裏人又多了,小院子很不方便。她左思右想,若在古家莊花滿蹊建起房來,到縣裏談生意就很方便,也多少能解相思之苦。

便為此事來城裏找他。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