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33章
臨音附中校內賽第一輪,自由選曲,限定二十分鐘演奏時長。自由選曲四個字就完美體現了現在臨音附中的風氣,以及三個評委老師的自信。
簡一鳴:自由選曲?呵!
向西站在後臺目送簡一鳴上臺,心臟揪成一團,深吸一口氣,發現比自己上臺的時候還要緊張。
如果他這個時候有心思看看周圍的話,就會發現同學們跟他的表情非常類似,奧莉加臉上還有熊熊燃燒的鬥志,林茗則是目光堅定。
他自己都有點想不明白這種緊張從何而來,過後才理清楚,或許這不叫緊張,叫做期待。
簡一鳴從暑假開始瘋狂練琴,從他合奏練習的時候就已經聽出了不同,但是還不夠。因為他們演奏的是小提琴奏鳴曲,為了配合符盛藍的小提琴,簡一鳴明顯在鋼琴上有所收斂,正如符盛藍也為了配合對方而收斂一樣。
而現在,只有鋼琴。
鋼琴是唯一的主角。
簡一鳴站在鞠躬,掃過一圈聽眾席。
衛叢、王曦、符濱河獨占第四排最好音效位置,桌上放著三盞燈,在漆黑的聽眾席上像三顆審判的星星。第一輪校內賽沒有對外開放,其他地方零零散散坐著其他老師,簡一鳴一眼掃過去,倒是見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人坐在了第二排,舞臺的燈光溢出,給她的臉打上了一層淺黃的光膜,柔和了她的五官。
宗半雪。
這姑娘請假請了一周,這次回來沒有穿校服,換了一條方領的長裙,整體依舊偏保守的衣著風格,但總算是能透過氣來的樣子了。
她對上了簡一鳴的視線,罕見地對他笑了笑。
沒見一個星期,感覺有點不一樣了。
簡一鳴坐下來之前還有心思分神想東想西。
第一首,舒曼的《維也納狂歡節》*第一樂章。
舒曼創作的最後一首鋼琴組曲,是浪漫主義時期的一首經典作品,整部組曲包含五首鋼琴曲,全長共二十五分鐘,充滿了浪漫主義的幻想、狂熱、浪漫,但簡一鳴選它,不是因為它有多浪漫,而是因為這首曲子的嘲諷性。
那種暗戳戳的嘲諷深得簡一鳴的心。
簡一鳴是整首都練了,原本想要幹脆第一輪就這首曲子上,後來想起自己的腦殼沒有王曦的手指硬,就選了第一樂章作為第一輪上臺的第一首曲子,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狗膽膨脹。
這首曲子的創作時間是浪漫主義的早期,最早的名字是《狂歡節:四個音符的玩笑》,其中“玩笑”被認為對應的是第一樂章中源於馬賽曲的引語。
這裏面大有故事。
曾經舒曼想把自己的《新音樂報》放在維也納出版,當遭到了維也納當局的無理由拒絕,於是舒曼就把馬賽曲結合到了《維也納狂歡》的第一樂章當中,這個樂章也是這首組曲中最著名的一個樂章。
這裏的馬賽曲指的是法國民間的民歌,最初是一種民間舞曲,由四分音符和兩個八分音符交替的形式組成,節奏感極強。馬賽曲發展到後來,由魯熱·德·利爾加工創作成進行曲,才是現在的法國國歌《馬賽曲》。因為它節奏感強、讚頌自由,非常能夠鼓舞人心,曾經用於戰爭革命當中,所以馬賽曲後來又有了“革命”的文化象征。舒曼將馬賽曲的精髓應用進了《維也納狂歡節》的第一樂章當中,很難說其中沒有對當時維也納當局的嘲諷,後來用了“玩笑”遮蓋,也難以掩蓋其本質。
同時因為十九世紀的法國盛行“達達主義”*,政-府對藝術的態度變得極為保守,任何藝術創新都會遭到抨擊,馬賽曲一度被禁止播放和演奏,因此舒曼將馬賽曲融入《維也納狂歡節》當中,既是對當時政-府的嘲諷,也是對保守音樂勢力的抨擊。
簡一鳴一邊彈一邊在心裏瘋狂吐槽,他手下的琴聲和他密集的話語集-合在一起,竟然有種彈幕一樣的效果。
反正是自由選曲!
沒有技巧,全是感情,簡一鳴爆發出狗崽的憤怒。
明明是自由選曲,為什麽還要給我加曲子練!
狗狗簡感覺受到了欺詐!
這個臭小子在罵誰呢?衛叢挑了挑眉。
他看了眼王曦,老王臉上什麽都讀不出來。再看符老頭,老頭身體前傾,雙手支在桌上,表情興趣盎然,欣賞之意有目共睹,顯然一點都沒讀到衛叢理解的那個意思。
比起三位評委的淡定,他背後的其他老師們就要驚訝多了。
他們或多或少都聽過簡一鳴被王曦和衛叢聯手逮著練琴的事,弦樂系的老師多少有點心理準備,但其他鋼琴系的老師個個都目瞪口呆。
簡一鳴的琴聲比他演奏課考試的時候進步了太多了!
現在坐在臺上彈琴的那個人,和演奏考試的那個人,光聽琴聲難以想象是同一個人!
這……
他們的目光第一時間聚攏在衛叢身上,很快就移到了他的旁邊,王曦身上。
看來比起衛叢放養式的教育,王曦的斯巴達教育更適合鍛煉簡一鳴。
簡一鳴的任課老師們露出了思索的神情。
二十分鐘時間轉眼即過,老師們還沒有反應過來,簡一鳴已經鞠躬致敬結束,沒等他們鼓掌就走向後臺,人雖然走到了幕布後面,但所有人都能聽到他彈完蹦跶下臺的那個跳躍的聲音,就像一個考完試準備出去嗨的學生一樣。
他確實是那個考完試的人。
慢了幾秒準備鼓掌的老師們:“……”
然後他們聽到了兩聲笑,不用想都知道是簡一鳴的正牌老師,衛叢,第二聲循聲望去,居然是宗半雪。
老師們楞了楞,他們之中也不知道誰先憋不住,笑聲低低地在演奏廳裏響起,勉強在第二位同學上臺之前停住。
主要是因為這個小同學看起來實在是太可憐了,像一只剛剛出殼的小雛鳥,站在臺上顫顫巍巍,緊張之情一眼看出,坐到鋼琴面前,彈出來的聲音都在抖,跟被拋棄的小雛鳥在風裏雨裏呼喚狠心的父母似的,聽得就讓人於心不忍。
太慘了。
更慘的是前面豎著個簡一鳴,第三個上臺的小同學又垮了,宛如多米諾骨牌,一連倒了三個,一路到林茗上臺,才止住了頹勢。
看見林茗,那些聽學生連續撲街撲到自己都害怕的老師終於松口氣。
不是每個老師都有衛叢那麽好的心態的!
“不過今天林茗也有點緊。”
“開頭一點點,幸好調整得快。”
“心態這個時候真的要鍛煉起來。”
“話說這樣對比下來,一鳴心態也太好了吧?”
他其中一個任課老師呵呵了兩聲,“他有什麽好怕的,鹹魚無所畏懼。”
其他老師:“……”
他最近的勤奮表現,讓其他老師都沒想起來這條鹹魚之前到底有多鹹,躺平都不帶翻身的,比賽都不肯上一個。
林茗之後又撲街了幾個,老師們的心臟都淡定了。
在人前演奏,沒有強大的心臟是成不了事的。想想舞臺那麽大,只有一個人一臺鋼琴,數盞鎂光燈從各個方向打在唯一的主角身上,將人的影子都照得只剩下小小一塊,所有的目光高度聚集,像狙擊槍的瞄準儀落在人身上,那種目光帶來的現場壓力,即便是成名十幾年的演奏家也不可避免會緊張,更別說這些稚嫩的學生。
當然也有例外,除了簡一鳴之外,另一個現成例子就是奧莉加。
俄國姑娘屬於人來瘋,越多人越興奮,完全不懼別人的視線壓力。宗半雪和她屬於兩個極端的人物,前者太過收斂以至於聽起來有些呆板無聊,後者過於外放常常用力過猛,曲目偏科嚴重,她特別擅長難度較高、主題豪放的曲子,像貝五《命運交響曲》那一類,而對感情細膩、婉轉悠揚的曲子就不太行了,聽起來像俄國能和熊打架的壯漢穿小裙子一樣違和。
“明明長得那麽漂亮怎麽……”
奧莉加五官深刻立體,淺金色的長發,俄國人特有的灰藍眼瞳,不說話的時候就像個洋娃娃一樣,就算沒有公主裙和昂貴的首飾,紮個馬尾,T恤牛仔褲就很好看了。
“大概是因為她內心很強大?”
老師們對她印象很深刻,因為沒有學生離家出走千裏迢迢跑來花國臨城上高中,也沒有學生敢去酒吧打工半夜翻墻回宿舍。
對比之下,她想要留在琴房過夜和彈琴用力過猛的事都只是小事了。
--------------------
作者有話要說:
*維也納狂歡節:Faschingsschwank aus wien.Op.26
這首曲子背後還有挺多故事的,從它被創作出來,到出版都經歷了很多波折,是一首很有背景曲子。
*達達主義:背景太長了,可以自己百度。簡單來講就是主張質疑藝術傳統,認為只有通過反理性的、無政府的策略和喚醒人們內心直覺的方式才能拯救社會的一種思想。(百度)
+
參考論文(看完了,但大部分都沒用上QAQ):
論舒曼《維也納狂歡節》Op.26的創作及演奏
舒曼《維也納狂歡節》Op.26的音樂分析與演奏探究
舒曼《維也納狂歡節》Op.26藝術特征與演奏技巧分析
+
PS:這是8號早上的更新哈~只是為了閱讀感提前放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臨音附中校內賽第一輪,自由選曲,限定二十分鐘演奏時長。自由選曲四個字就完美體現了現在臨音附中的風氣,以及三個評委老師的自信。
簡一鳴:自由選曲?呵!
向西站在後臺目送簡一鳴上臺,心臟揪成一團,深吸一口氣,發現比自己上臺的時候還要緊張。
如果他這個時候有心思看看周圍的話,就會發現同學們跟他的表情非常類似,奧莉加臉上還有熊熊燃燒的鬥志,林茗則是目光堅定。
他自己都有點想不明白這種緊張從何而來,過後才理清楚,或許這不叫緊張,叫做期待。
簡一鳴從暑假開始瘋狂練琴,從他合奏練習的時候就已經聽出了不同,但是還不夠。因為他們演奏的是小提琴奏鳴曲,為了配合符盛藍的小提琴,簡一鳴明顯在鋼琴上有所收斂,正如符盛藍也為了配合對方而收斂一樣。
而現在,只有鋼琴。
鋼琴是唯一的主角。
簡一鳴站在鞠躬,掃過一圈聽眾席。
衛叢、王曦、符濱河獨占第四排最好音效位置,桌上放著三盞燈,在漆黑的聽眾席上像三顆審判的星星。第一輪校內賽沒有對外開放,其他地方零零散散坐著其他老師,簡一鳴一眼掃過去,倒是見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人坐在了第二排,舞臺的燈光溢出,給她的臉打上了一層淺黃的光膜,柔和了她的五官。
宗半雪。
這姑娘請假請了一周,這次回來沒有穿校服,換了一條方領的長裙,整體依舊偏保守的衣著風格,但總算是能透過氣來的樣子了。
她對上了簡一鳴的視線,罕見地對他笑了笑。
沒見一個星期,感覺有點不一樣了。
簡一鳴坐下來之前還有心思分神想東想西。
第一首,舒曼的《維也納狂歡節》*第一樂章。
舒曼創作的最後一首鋼琴組曲,是浪漫主義時期的一首經典作品,整部組曲包含五首鋼琴曲,全長共二十五分鐘,充滿了浪漫主義的幻想、狂熱、浪漫,但簡一鳴選它,不是因為它有多浪漫,而是因為這首曲子的嘲諷性。
那種暗戳戳的嘲諷深得簡一鳴的心。
簡一鳴是整首都練了,原本想要幹脆第一輪就這首曲子上,後來想起自己的腦殼沒有王曦的手指硬,就選了第一樂章作為第一輪上臺的第一首曲子,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狗膽膨脹。
這首曲子的創作時間是浪漫主義的早期,最早的名字是《狂歡節:四個音符的玩笑》,其中“玩笑”被認為對應的是第一樂章中源於馬賽曲的引語。
這裏面大有故事。
曾經舒曼想把自己的《新音樂報》放在維也納出版,當遭到了維也納當局的無理由拒絕,於是舒曼就把馬賽曲結合到了《維也納狂歡》的第一樂章當中,這個樂章也是這首組曲中最著名的一個樂章。
這裏的馬賽曲指的是法國民間的民歌,最初是一種民間舞曲,由四分音符和兩個八分音符交替的形式組成,節奏感極強。馬賽曲發展到後來,由魯熱·德·利爾加工創作成進行曲,才是現在的法國國歌《馬賽曲》。因為它節奏感強、讚頌自由,非常能夠鼓舞人心,曾經用於戰爭革命當中,所以馬賽曲後來又有了“革命”的文化象征。舒曼將馬賽曲的精髓應用進了《維也納狂歡節》的第一樂章當中,很難說其中沒有對當時維也納當局的嘲諷,後來用了“玩笑”遮蓋,也難以掩蓋其本質。
同時因為十九世紀的法國盛行“達達主義”*,政-府對藝術的態度變得極為保守,任何藝術創新都會遭到抨擊,馬賽曲一度被禁止播放和演奏,因此舒曼將馬賽曲融入《維也納狂歡節》當中,既是對當時政-府的嘲諷,也是對保守音樂勢力的抨擊。
簡一鳴一邊彈一邊在心裏瘋狂吐槽,他手下的琴聲和他密集的話語集-合在一起,竟然有種彈幕一樣的效果。
反正是自由選曲!
沒有技巧,全是感情,簡一鳴爆發出狗崽的憤怒。
明明是自由選曲,為什麽還要給我加曲子練!
狗狗簡感覺受到了欺詐!
這個臭小子在罵誰呢?衛叢挑了挑眉。
他看了眼王曦,老王臉上什麽都讀不出來。再看符老頭,老頭身體前傾,雙手支在桌上,表情興趣盎然,欣賞之意有目共睹,顯然一點都沒讀到衛叢理解的那個意思。
比起三位評委的淡定,他背後的其他老師們就要驚訝多了。
他們或多或少都聽過簡一鳴被王曦和衛叢聯手逮著練琴的事,弦樂系的老師多少有點心理準備,但其他鋼琴系的老師個個都目瞪口呆。
簡一鳴的琴聲比他演奏課考試的時候進步了太多了!
現在坐在臺上彈琴的那個人,和演奏考試的那個人,光聽琴聲難以想象是同一個人!
這……
他們的目光第一時間聚攏在衛叢身上,很快就移到了他的旁邊,王曦身上。
看來比起衛叢放養式的教育,王曦的斯巴達教育更適合鍛煉簡一鳴。
簡一鳴的任課老師們露出了思索的神情。
二十分鐘時間轉眼即過,老師們還沒有反應過來,簡一鳴已經鞠躬致敬結束,沒等他們鼓掌就走向後臺,人雖然走到了幕布後面,但所有人都能聽到他彈完蹦跶下臺的那個跳躍的聲音,就像一個考完試準備出去嗨的學生一樣。
他確實是那個考完試的人。
慢了幾秒準備鼓掌的老師們:“……”
然後他們聽到了兩聲笑,不用想都知道是簡一鳴的正牌老師,衛叢,第二聲循聲望去,居然是宗半雪。
老師們楞了楞,他們之中也不知道誰先憋不住,笑聲低低地在演奏廳裏響起,勉強在第二位同學上臺之前停住。
主要是因為這個小同學看起來實在是太可憐了,像一只剛剛出殼的小雛鳥,站在臺上顫顫巍巍,緊張之情一眼看出,坐到鋼琴面前,彈出來的聲音都在抖,跟被拋棄的小雛鳥在風裏雨裏呼喚狠心的父母似的,聽得就讓人於心不忍。
太慘了。
更慘的是前面豎著個簡一鳴,第三個上臺的小同學又垮了,宛如多米諾骨牌,一連倒了三個,一路到林茗上臺,才止住了頹勢。
看見林茗,那些聽學生連續撲街撲到自己都害怕的老師終於松口氣。
不是每個老師都有衛叢那麽好的心態的!
“不過今天林茗也有點緊。”
“開頭一點點,幸好調整得快。”
“心態這個時候真的要鍛煉起來。”
“話說這樣對比下來,一鳴心態也太好了吧?”
他其中一個任課老師呵呵了兩聲,“他有什麽好怕的,鹹魚無所畏懼。”
其他老師:“……”
他最近的勤奮表現,讓其他老師都沒想起來這條鹹魚之前到底有多鹹,躺平都不帶翻身的,比賽都不肯上一個。
林茗之後又撲街了幾個,老師們的心臟都淡定了。
在人前演奏,沒有強大的心臟是成不了事的。想想舞臺那麽大,只有一個人一臺鋼琴,數盞鎂光燈從各個方向打在唯一的主角身上,將人的影子都照得只剩下小小一塊,所有的目光高度聚集,像狙擊槍的瞄準儀落在人身上,那種目光帶來的現場壓力,即便是成名十幾年的演奏家也不可避免會緊張,更別說這些稚嫩的學生。
當然也有例外,除了簡一鳴之外,另一個現成例子就是奧莉加。
俄國姑娘屬於人來瘋,越多人越興奮,完全不懼別人的視線壓力。宗半雪和她屬於兩個極端的人物,前者太過收斂以至於聽起來有些呆板無聊,後者過於外放常常用力過猛,曲目偏科嚴重,她特別擅長難度較高、主題豪放的曲子,像貝五《命運交響曲》那一類,而對感情細膩、婉轉悠揚的曲子就不太行了,聽起來像俄國能和熊打架的壯漢穿小裙子一樣違和。
“明明長得那麽漂亮怎麽……”
奧莉加五官深刻立體,淺金色的長發,俄國人特有的灰藍眼瞳,不說話的時候就像個洋娃娃一樣,就算沒有公主裙和昂貴的首飾,紮個馬尾,T恤牛仔褲就很好看了。
“大概是因為她內心很強大?”
老師們對她印象很深刻,因為沒有學生離家出走千裏迢迢跑來花國臨城上高中,也沒有學生敢去酒吧打工半夜翻墻回宿舍。
對比之下,她想要留在琴房過夜和彈琴用力過猛的事都只是小事了。
--------------------
作者有話要說:
*維也納狂歡節:Faschingsschwank aus wien.Op.26
這首曲子背後還有挺多故事的,從它被創作出來,到出版都經歷了很多波折,是一首很有背景曲子。
*達達主義:背景太長了,可以自己百度。簡單來講就是主張質疑藝術傳統,認為只有通過反理性的、無政府的策略和喚醒人們內心直覺的方式才能拯救社會的一種思想。(百度)
+
參考論文(看完了,但大部分都沒用上QAQ):
論舒曼《維也納狂歡節》Op.26的創作及演奏
舒曼《維也納狂歡節》Op.26的音樂分析與演奏探究
舒曼《維也納狂歡節》Op.26藝術特征與演奏技巧分析
+
PS:這是8號早上的更新哈~只是為了閱讀感提前放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