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166章
太皇太後臨終前讓康熙帝不要將她送往盛京與皇太極同葬,康熙當時念著敬愛的皇祖母即將離世,心痛不已,不加多想就答應了下來。
可真正操作的時候,卻是遇到了重重阻礙。
先是朝中不少官員上書,說大清自肇祖原皇帝開始,無論皇後是先於皇帝還是後於皇帝薨逝,其最終都是要與皇帝同葬一處的。
大清還沒有皇後獨自下葬的規矩。
大臣們都祖宗規矩不可破,但康熙帝不在乎,他是一國之君,臣子們的諫言他會微笑著聽,但聽完之後會不采納又是另外一回事。
這一次,康熙帝就不打算聽臣子的諫言,他甚至也沒有任何的回應,只是每當早朝時有臣子提起這事,他就盯著這人,也不說話,只唇角浮現莫測的笑。
帝王身上自有一股攝人心魄的冷凝感,那些對於太皇太後陵寢一事有異議的臣子,被康熙帝盯了幾次後,也就識相地住了嘴。
罷了,這天下都是皇上的,皇上要怎麽做,他們也沒有說不的資格。
然而臣子們這邊消停,康熙帝卻又遇上了另一個難題。
他既不打算送皇祖母的棺槨去關外,那勢必就要給她重新建陵墓,總不能因為皇祖母舍不得他與皇阿瑪,就將她葬在皇阿瑪或是他的陵寢吧。
但這樣一來,對於太皇太後陵寢的選址上,康熙帝卻一時又拿不定主意。
下頭的人呈上來好幾個選址,他總覺得不滿意。
幾番思量過後,康熙帝最終決定,讓工匠先在昌瑞山下臨時修建一座暫奉安殿,將他皇祖母的棺槨暫時移放,以待日後再挑選合適的陵寢。
說是臨時修建,但皇家的臨時修建也絕不含糊。
因著太皇太後生前長住慈寧宮東側的一處殿宇,康熙帝就下令將這座殿宇整個拆除,原封不動地挪到了臨時的暫奉安殿那。
雖比起修建規模宏大的皇家陵寢來,這點工程算不得什麽,但孟露有一回路過慈寧宮時,看到那原本矗立殿宇的地方如今變得光禿禿的,心還是忍不住咂舌。
康熙二十八年四月,暫奉安殿建成,康熙帝親自護送太皇太後的梓宮前往。
太皇太後的梓宮一走,宮裏上上下下的人都松了一口氣。
之前她的梓宮一直是安放在慈寧宮的,雖喪儀已經結束,但既然梓宮還在,各宮各院上到主子下至奴才,便沒有不日日去跪拜的道理。
長此以往,大家嘴上雖不說,但心裏必定是叫苦連天。
孟露雖因著“年事漸高”的理由可以不用日日去,但她心裏也抵觸的很。
人死燈滅,活著的人好好將其送走就完事了,如今這麽一直放在活人居住的紫禁城,到底讓人想起來有些瘆得慌。
是以當康熙帝護送著梓宮出宮以後,孟露與所有人一起松了口氣。
只是這口氣,沒過幾日又驟然提了起來。
因為康熙帝病了。
他將太皇太後的梓宮送到暫奉安殿後,並未立即折返回宮中,而是在那裏又小住了幾天。
暫奉安殿是建在東陵旁邊的,算地界已經是河北遵化了。
雖與京城還隔著一段距離,但這期間每日都有人往返於京城與遵化之間,向康熙帝傳達著京中的局勢。
雖說現在朝局穩定,但康熙帝身為皇帝,該有的警惕還是有的。
也正是如此,康熙帝還未回宮,龍體不安的消息很快就傳回了宮中。
孟露是第一個知道這消息的人,康熙帝派來傳話的侍衛還小聲道:“太後娘娘,皇上龍體驟然不適,怕是一時半會兒的不能返京。”
孟露看著侍衛眉頭緊皺,嘴唇幹裂,說這話時聲音還微微戰栗,她原本不將康熙帝的病放在心上的,畢竟他可是做了六十一年的皇帝,如今可還連一半都沒到呢。
但看著侍衛這模樣,孟露心裏一凜,不安道:“皇上是感染風寒了嗎?”
如今剛四月,早晚溫差大,難保他不會一不小心就凍著。
話問出,侍衛遲疑了片刻,繼續道:“具體情況,奴才也未可知。”
畢竟他也不是皇上近身的侍衛,皇上的情況,他也只能從旁人口中得知。
這次回京傳信給太後娘娘,就是皇上身邊的梁九功吩咐的。
孟露若有所思,梁九功的話,自然就是康熙帝的話。
事態具體如何暫未可知,不過孟露相信,康熙帝不會有什麽大礙。
然而侍衛接下來一句話,又將孟露這剛升起來的希望給澆滅了。
他聲音壓得更低,還左右環顧了下,見四下無人,這才繼續道:“皇上說,他龍體不安的事,您最好不要跟外人說,包括皇貴妃等一幹人等。”
孟露:“......”她心裏止不住發毛,合著這事只讓她自己知道?
“皇貴妃也不能知道?”
後宮中雖她地位最高,但康熙帝沒有立後,皇貴妃某種意義上與皇後也就差不多了,這麽大的事,不讓皇貴妃知道,怕是有些說不過去。
侍衛接著道:“皇上說,京中這段時日,有可能會生動亂。”
“皇上的意思是,在他痊愈返京前,京中的一切,要由太後娘娘您做主了。”
“......”侍衛退下去很久,孟露還是僵楞著。
她從侍衛的話裏琢磨出一點東西,康熙帝似乎是故意稱病,以介詞來揪出京中有異心者。
自鰲拜與吳三桂等人伏誅後,這些年政權應當是牢牢握在康熙帝手上的,而且除了以後的九龍奪嫡以外,康熙一朝,京中似乎也沒發生過什麽動亂。
這些年也一直安安穩穩的,難不成有人要趁著康熙護送太皇太後梓宮離京這一時機來搞什麽事情?
可會是誰呢?
這次康熙帝離開,皇子當中從大阿哥胤褆開始,到十阿哥胤,康熙帝都帶上了,留在宮裏的十一、十二、十三阿哥,連四歲都不到,他們定然是沒有叛亂的本事的。
排除了康熙帝的兒子們,那就只有他的兄弟們了。
說起康熙帝的兄弟們來,孟露忍不住嘆了口氣。
康熙帝的兄弟們,如今也只剩下一個裕親王福全,一個恭親王常寧,再就是孝獻皇後留下的瑞親王福榮了。
這三個親王,也經常入宮給孟露請安的,孟露看著他們都不像是會去造反的人。
但孟露也不敢太絕對,知人知面不知心,隔著一層肚皮,說不準對你言笑晏晏的人心裏是不是正在謀劃著如何取你的性命。
孟露沈吟半晌,叫來阿木爾低聲吩咐了幾句,阿木爾領命而去,很快就來回話:“娘娘,護送太皇太後的梓宮,按理三位王爺都該去的,裕親王和恭親王爺的確都隨聖駕一同走了,只是皇上前往遵化的前一日,瑞親王突然抱病不起,聽說連床也下不了,皇上就下令瑞親王不必隨行了。”
這麽巧嗎?孟露回想著四月初一瑞親王夫婦入宮請安的樣子,當時福榮看著不像是生病的樣子。
今日是四月初十,阿木爾說瑞親王是康熙帝啟程的前一日病的,那也就是初二,前後不過一日光景,孟露越想越覺得不對勁。
福榮他,幼時曾被慈和太後撫養過一段時間,後來雖交由恪太妃撫養,但在慈和太後從皇姑庵回宮後,恪太妃也常常帶著福榮去慈和太後處串門的。
因著慈和太後的緣故,算起來,福榮對康熙帝這個大他幾歲的兄長,還是很親近的。
後來福榮長大成人,康熙帝為他安排了一門不錯的親事,也在宮外賜他一座不輸於福全常寧等的宅子。
恪妃就是當年的石福晉,她一輩子沒有自己的孩子,因此即便福榮的生母是孝獻皇後,她對福榮還是視如己出,萬分疼愛。
福榮立府成親後,也就將恪太妃接出宮奉養。
想到這,孟露嘆了口氣,一晃眼,福榮娶妻也是十幾年前的事了,而恪太妃,也於康熙二十年薨逝了。
這些年,相熟的人是越來越少了。
孟露很快收起心中的惆悵,開始分析福榮造反的可能性。
福榮的待遇,跟福全與常寧都是一樣的,康熙帝也並未因他是孝獻皇後的兒子而猜忌苛待他。
前兩年攻打倭國時,康熙帝還派他跟隨施瑯一起,名為親王領兵,但實際上軍權還是掌握在施瑯手中,康熙帝就是讓他去跟著施瑯學習水師作戰經驗的。
康熙帝如此信任於他,孟露覺得他沒理由,也沒道理要造反。
而且如今的局勢,造反的人真不一定能討得了好。即便最壞的結果發生,康熙帝病重身亡,那還有個冊立十餘年的太子呢,擁立太子的人,定然是占大部分的。
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於此時造反,都是在走一條不歸路。
孟露讓宮女給自己沏了杯茶,她一邊慢慢地抿著,一邊天馬行空的想著。
康熙帝的兒子們與兄弟們看起來都不太可能造反,再往上就是康熙那些叔王們了。
有一個人的影子驀然在孟露眼前閃過,孟露眼底有片刻的傷感劃過。
康熙的叔王,她第一個想起的,是襄親王博果爾。
那個與她有段露水姻緣,深愛她卻又迫於皇族壓力而不得不另娶他人的博果爾。
歷史上的博果爾是少年早夭,孟露參與的這段現實中,博果爾雖沒有少年早夭,但最終還是個英年早逝的結局。
康熙二十年七月初三日,他就因病去世了。
從他病倒到薨逝,前後不過三日光景,那麽短的時間,孟露也就根本沒有去見他最後一面的機會。
即便他纏綿病榻良久,以她的身份,兩人也難見面。
孟露記得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七月的天悶熱異常,孟露正用早膳,阿木爾悄聲告訴她博果爾病了。
她聽到後身子幾不可查的一僵,隨後也壓低聲音問:“太醫怎麽說的?”
兩人之間雖早已沒了交集,但逢年過節的宮中家宴上,博果爾也還是會遙遙看她一眼,若是恰好撞到孟露的目光,兩人便相視一笑,就像是兩個多年未見的老友。
隨著時間的推移,孟露心裏對他的那點子微末感情其實早就不在了,只是兩人到底曾經有過那麽風花雪月的一段,因此聽到他生病,孟露自然也會過問一兩句。
具體情況,阿木爾也不甚清楚,她也是從別處聽來的。
向來親王生病,若是頭疼腦熱的小病,也不會進宮稟報皇上,既然消息傳到了宮裏,就說明襄親王的病還挺重。
孟露道:“襄親王正值壯年,想來是無妨的。”
這話說了不到半日,下午的時候,孟露剛醒了午覺,正坐在床上伸懶腰,阿木爾和那斯圖神色匆匆地走了進來,到了孟露跟前卻躊躇著不說話。
這樣的神情經常會出現在她們兩人臉上,往往是因為宮裏又有哪個皇子公主不好了。
那些年也夭折了太多的皇子公主,說難聽點孟露感覺自己心裏似乎已經免疫了。
除了會覺得可憐以外,她在人後也沒有別的感情。
如今看兩個侍女的神情,孟露下意識就覺得是有皇子或者公主不幸夭折,她嘆了口氣,問道:“是哪個宮裏?”
阿木爾和那斯圖意識到孟露有所誤會,兩人互看一眼,這才吞吞吐吐地道:“太後娘娘,是宮外......”“宮外?宮外哪裏有皇子公主......”說到一半孟露心頭一跳,突然意識到了什麽,隨即看向了阿木爾和那斯圖。
那斯圖低聲道:“主子,宮外剛傳來消息,襄親王......薨了。”
話落兩人就安慰孟露,叫她保重身子,不要過度傷心。
孟露心裏輕輕一笑,良久的沈默後,也只是淡淡地回一聲知道了,隨後就在兩人驚訝的眼神中吩咐她們做好該做的事。
直到博果爾的喪儀結束,孟露仍舊是一滴眼淚都沒有掉,日常也總是含著笑。
夜深人靜時,她忍不住想,她這些年,似乎變得有些冷血無情了。
可在這個地方要活下去,不冷血一點也不行。
一直到了博果爾下葬後,博果爾的長子有一日入宮給太皇太後以及孟露請安,到孟露這時,他請完安後沒有立刻告退離開,孟露觀他神色,覺得他像是有話要跟自己說,遂遣退了伺候的宮人。
他的確有話跟孟露說。
等人都走後,孟露就見他從袖子裏掏出一小錦盒,語氣有些生硬:“阿瑪臨走的時候,囑咐我將這個還給太後娘娘。”
說完這話,也不待孟露有什麽反應,他就將錦盒放在孟露手邊的案幾上,隨後道:“兒臣先告退了。”
接著同樣不等孟露說什麽,他便疾步離開了。
孟露盯著那錦盒,腦海裏勾勒著它的尺寸,對於裏頭裝的東西,她已經有了幾分猜測。
可當打開親眼看到那兩副熟悉的鐲子時,孟露的眼眶還是無法控制地一熱,一滴淚突然滴到了鐲子上,隨後又沿著鐲子滑落,浸入底部的綢緞內襯裏。
孟露盯著那對鐲子看了很久,最終將它們分別帶到兩只手腕上。
迄今為止,唯一遺憾的,便是不能回應博果爾的愛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太皇太後臨終前讓康熙帝不要將她送往盛京與皇太極同葬,康熙當時念著敬愛的皇祖母即將離世,心痛不已,不加多想就答應了下來。
可真正操作的時候,卻是遇到了重重阻礙。
先是朝中不少官員上書,說大清自肇祖原皇帝開始,無論皇後是先於皇帝還是後於皇帝薨逝,其最終都是要與皇帝同葬一處的。
大清還沒有皇後獨自下葬的規矩。
大臣們都祖宗規矩不可破,但康熙帝不在乎,他是一國之君,臣子們的諫言他會微笑著聽,但聽完之後會不采納又是另外一回事。
這一次,康熙帝就不打算聽臣子的諫言,他甚至也沒有任何的回應,只是每當早朝時有臣子提起這事,他就盯著這人,也不說話,只唇角浮現莫測的笑。
帝王身上自有一股攝人心魄的冷凝感,那些對於太皇太後陵寢一事有異議的臣子,被康熙帝盯了幾次後,也就識相地住了嘴。
罷了,這天下都是皇上的,皇上要怎麽做,他們也沒有說不的資格。
然而臣子們這邊消停,康熙帝卻又遇上了另一個難題。
他既不打算送皇祖母的棺槨去關外,那勢必就要給她重新建陵墓,總不能因為皇祖母舍不得他與皇阿瑪,就將她葬在皇阿瑪或是他的陵寢吧。
但這樣一來,對於太皇太後陵寢的選址上,康熙帝卻一時又拿不定主意。
下頭的人呈上來好幾個選址,他總覺得不滿意。
幾番思量過後,康熙帝最終決定,讓工匠先在昌瑞山下臨時修建一座暫奉安殿,將他皇祖母的棺槨暫時移放,以待日後再挑選合適的陵寢。
說是臨時修建,但皇家的臨時修建也絕不含糊。
因著太皇太後生前長住慈寧宮東側的一處殿宇,康熙帝就下令將這座殿宇整個拆除,原封不動地挪到了臨時的暫奉安殿那。
雖比起修建規模宏大的皇家陵寢來,這點工程算不得什麽,但孟露有一回路過慈寧宮時,看到那原本矗立殿宇的地方如今變得光禿禿的,心還是忍不住咂舌。
康熙二十八年四月,暫奉安殿建成,康熙帝親自護送太皇太後的梓宮前往。
太皇太後的梓宮一走,宮裏上上下下的人都松了一口氣。
之前她的梓宮一直是安放在慈寧宮的,雖喪儀已經結束,但既然梓宮還在,各宮各院上到主子下至奴才,便沒有不日日去跪拜的道理。
長此以往,大家嘴上雖不說,但心裏必定是叫苦連天。
孟露雖因著“年事漸高”的理由可以不用日日去,但她心裏也抵觸的很。
人死燈滅,活著的人好好將其送走就完事了,如今這麽一直放在活人居住的紫禁城,到底讓人想起來有些瘆得慌。
是以當康熙帝護送著梓宮出宮以後,孟露與所有人一起松了口氣。
只是這口氣,沒過幾日又驟然提了起來。
因為康熙帝病了。
他將太皇太後的梓宮送到暫奉安殿後,並未立即折返回宮中,而是在那裏又小住了幾天。
暫奉安殿是建在東陵旁邊的,算地界已經是河北遵化了。
雖與京城還隔著一段距離,但這期間每日都有人往返於京城與遵化之間,向康熙帝傳達著京中的局勢。
雖說現在朝局穩定,但康熙帝身為皇帝,該有的警惕還是有的。
也正是如此,康熙帝還未回宮,龍體不安的消息很快就傳回了宮中。
孟露是第一個知道這消息的人,康熙帝派來傳話的侍衛還小聲道:“太後娘娘,皇上龍體驟然不適,怕是一時半會兒的不能返京。”
孟露看著侍衛眉頭緊皺,嘴唇幹裂,說這話時聲音還微微戰栗,她原本不將康熙帝的病放在心上的,畢竟他可是做了六十一年的皇帝,如今可還連一半都沒到呢。
但看著侍衛這模樣,孟露心裏一凜,不安道:“皇上是感染風寒了嗎?”
如今剛四月,早晚溫差大,難保他不會一不小心就凍著。
話問出,侍衛遲疑了片刻,繼續道:“具體情況,奴才也未可知。”
畢竟他也不是皇上近身的侍衛,皇上的情況,他也只能從旁人口中得知。
這次回京傳信給太後娘娘,就是皇上身邊的梁九功吩咐的。
孟露若有所思,梁九功的話,自然就是康熙帝的話。
事態具體如何暫未可知,不過孟露相信,康熙帝不會有什麽大礙。
然而侍衛接下來一句話,又將孟露這剛升起來的希望給澆滅了。
他聲音壓得更低,還左右環顧了下,見四下無人,這才繼續道:“皇上說,他龍體不安的事,您最好不要跟外人說,包括皇貴妃等一幹人等。”
孟露:“......”她心裏止不住發毛,合著這事只讓她自己知道?
“皇貴妃也不能知道?”
後宮中雖她地位最高,但康熙帝沒有立後,皇貴妃某種意義上與皇後也就差不多了,這麽大的事,不讓皇貴妃知道,怕是有些說不過去。
侍衛接著道:“皇上說,京中這段時日,有可能會生動亂。”
“皇上的意思是,在他痊愈返京前,京中的一切,要由太後娘娘您做主了。”
“......”侍衛退下去很久,孟露還是僵楞著。
她從侍衛的話裏琢磨出一點東西,康熙帝似乎是故意稱病,以介詞來揪出京中有異心者。
自鰲拜與吳三桂等人伏誅後,這些年政權應當是牢牢握在康熙帝手上的,而且除了以後的九龍奪嫡以外,康熙一朝,京中似乎也沒發生過什麽動亂。
這些年也一直安安穩穩的,難不成有人要趁著康熙護送太皇太後梓宮離京這一時機來搞什麽事情?
可會是誰呢?
這次康熙帝離開,皇子當中從大阿哥胤褆開始,到十阿哥胤,康熙帝都帶上了,留在宮裏的十一、十二、十三阿哥,連四歲都不到,他們定然是沒有叛亂的本事的。
排除了康熙帝的兒子們,那就只有他的兄弟們了。
說起康熙帝的兄弟們來,孟露忍不住嘆了口氣。
康熙帝的兄弟們,如今也只剩下一個裕親王福全,一個恭親王常寧,再就是孝獻皇後留下的瑞親王福榮了。
這三個親王,也經常入宮給孟露請安的,孟露看著他們都不像是會去造反的人。
但孟露也不敢太絕對,知人知面不知心,隔著一層肚皮,說不準對你言笑晏晏的人心裏是不是正在謀劃著如何取你的性命。
孟露沈吟半晌,叫來阿木爾低聲吩咐了幾句,阿木爾領命而去,很快就來回話:“娘娘,護送太皇太後的梓宮,按理三位王爺都該去的,裕親王和恭親王爺的確都隨聖駕一同走了,只是皇上前往遵化的前一日,瑞親王突然抱病不起,聽說連床也下不了,皇上就下令瑞親王不必隨行了。”
這麽巧嗎?孟露回想著四月初一瑞親王夫婦入宮請安的樣子,當時福榮看著不像是生病的樣子。
今日是四月初十,阿木爾說瑞親王是康熙帝啟程的前一日病的,那也就是初二,前後不過一日光景,孟露越想越覺得不對勁。
福榮他,幼時曾被慈和太後撫養過一段時間,後來雖交由恪太妃撫養,但在慈和太後從皇姑庵回宮後,恪太妃也常常帶著福榮去慈和太後處串門的。
因著慈和太後的緣故,算起來,福榮對康熙帝這個大他幾歲的兄長,還是很親近的。
後來福榮長大成人,康熙帝為他安排了一門不錯的親事,也在宮外賜他一座不輸於福全常寧等的宅子。
恪妃就是當年的石福晉,她一輩子沒有自己的孩子,因此即便福榮的生母是孝獻皇後,她對福榮還是視如己出,萬分疼愛。
福榮立府成親後,也就將恪太妃接出宮奉養。
想到這,孟露嘆了口氣,一晃眼,福榮娶妻也是十幾年前的事了,而恪太妃,也於康熙二十年薨逝了。
這些年,相熟的人是越來越少了。
孟露很快收起心中的惆悵,開始分析福榮造反的可能性。
福榮的待遇,跟福全與常寧都是一樣的,康熙帝也並未因他是孝獻皇後的兒子而猜忌苛待他。
前兩年攻打倭國時,康熙帝還派他跟隨施瑯一起,名為親王領兵,但實際上軍權還是掌握在施瑯手中,康熙帝就是讓他去跟著施瑯學習水師作戰經驗的。
康熙帝如此信任於他,孟露覺得他沒理由,也沒道理要造反。
而且如今的局勢,造反的人真不一定能討得了好。即便最壞的結果發生,康熙帝病重身亡,那還有個冊立十餘年的太子呢,擁立太子的人,定然是占大部分的。
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於此時造反,都是在走一條不歸路。
孟露讓宮女給自己沏了杯茶,她一邊慢慢地抿著,一邊天馬行空的想著。
康熙帝的兒子們與兄弟們看起來都不太可能造反,再往上就是康熙那些叔王們了。
有一個人的影子驀然在孟露眼前閃過,孟露眼底有片刻的傷感劃過。
康熙的叔王,她第一個想起的,是襄親王博果爾。
那個與她有段露水姻緣,深愛她卻又迫於皇族壓力而不得不另娶他人的博果爾。
歷史上的博果爾是少年早夭,孟露參與的這段現實中,博果爾雖沒有少年早夭,但最終還是個英年早逝的結局。
康熙二十年七月初三日,他就因病去世了。
從他病倒到薨逝,前後不過三日光景,那麽短的時間,孟露也就根本沒有去見他最後一面的機會。
即便他纏綿病榻良久,以她的身份,兩人也難見面。
孟露記得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七月的天悶熱異常,孟露正用早膳,阿木爾悄聲告訴她博果爾病了。
她聽到後身子幾不可查的一僵,隨後也壓低聲音問:“太醫怎麽說的?”
兩人之間雖早已沒了交集,但逢年過節的宮中家宴上,博果爾也還是會遙遙看她一眼,若是恰好撞到孟露的目光,兩人便相視一笑,就像是兩個多年未見的老友。
隨著時間的推移,孟露心裏對他的那點子微末感情其實早就不在了,只是兩人到底曾經有過那麽風花雪月的一段,因此聽到他生病,孟露自然也會過問一兩句。
具體情況,阿木爾也不甚清楚,她也是從別處聽來的。
向來親王生病,若是頭疼腦熱的小病,也不會進宮稟報皇上,既然消息傳到了宮裏,就說明襄親王的病還挺重。
孟露道:“襄親王正值壯年,想來是無妨的。”
這話說了不到半日,下午的時候,孟露剛醒了午覺,正坐在床上伸懶腰,阿木爾和那斯圖神色匆匆地走了進來,到了孟露跟前卻躊躇著不說話。
這樣的神情經常會出現在她們兩人臉上,往往是因為宮裏又有哪個皇子公主不好了。
那些年也夭折了太多的皇子公主,說難聽點孟露感覺自己心裏似乎已經免疫了。
除了會覺得可憐以外,她在人後也沒有別的感情。
如今看兩個侍女的神情,孟露下意識就覺得是有皇子或者公主不幸夭折,她嘆了口氣,問道:“是哪個宮裏?”
阿木爾和那斯圖意識到孟露有所誤會,兩人互看一眼,這才吞吞吐吐地道:“太後娘娘,是宮外......”“宮外?宮外哪裏有皇子公主......”說到一半孟露心頭一跳,突然意識到了什麽,隨即看向了阿木爾和那斯圖。
那斯圖低聲道:“主子,宮外剛傳來消息,襄親王......薨了。”
話落兩人就安慰孟露,叫她保重身子,不要過度傷心。
孟露心裏輕輕一笑,良久的沈默後,也只是淡淡地回一聲知道了,隨後就在兩人驚訝的眼神中吩咐她們做好該做的事。
直到博果爾的喪儀結束,孟露仍舊是一滴眼淚都沒有掉,日常也總是含著笑。
夜深人靜時,她忍不住想,她這些年,似乎變得有些冷血無情了。
可在這個地方要活下去,不冷血一點也不行。
一直到了博果爾下葬後,博果爾的長子有一日入宮給太皇太後以及孟露請安,到孟露這時,他請完安後沒有立刻告退離開,孟露觀他神色,覺得他像是有話要跟自己說,遂遣退了伺候的宮人。
他的確有話跟孟露說。
等人都走後,孟露就見他從袖子裏掏出一小錦盒,語氣有些生硬:“阿瑪臨走的時候,囑咐我將這個還給太後娘娘。”
說完這話,也不待孟露有什麽反應,他就將錦盒放在孟露手邊的案幾上,隨後道:“兒臣先告退了。”
接著同樣不等孟露說什麽,他便疾步離開了。
孟露盯著那錦盒,腦海裏勾勒著它的尺寸,對於裏頭裝的東西,她已經有了幾分猜測。
可當打開親眼看到那兩副熟悉的鐲子時,孟露的眼眶還是無法控制地一熱,一滴淚突然滴到了鐲子上,隨後又沿著鐲子滑落,浸入底部的綢緞內襯裏。
孟露盯著那對鐲子看了很久,最終將它們分別帶到兩只手腕上。
迄今為止,唯一遺憾的,便是不能回應博果爾的愛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