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
關燈
小
中
大
改革
齊五郎所擔憂的事情,韓徹心裏也都十分的明白。
之前帶著工作組在各地巡查時,韓徹就已經發現,幾乎所有地方的常平倉,都或多或少存在著弄虛作假的問題。
作假手段淺薄的,韓徹光是通過實地考察,和向當地百姓打探,再結合賬冊上所登記的購入和售出兩方面的糧價就能看出來。然而更多的是手段高超的,他們並未在糧食價錢方面作假,而是在購入和售出的數字上去動手腳。
只要賬冊上所登記的數字最終算下來是對等的,那麽過去每年到底購入了多少糧食,又售出了多少糧食,朝廷想要探查清楚,那就真的很難了。
對於這部分的探查,韓徹是通過實地的考察,還有從各州府所登記的總戶數和糧食耕地畝數,人均畝產量和當年向朝廷繳納的賦稅,以及民間查詢得到的一系列數據,再逐一核算後,先得到一個當年官府需要收入或拋出的糧食大概估算值。
最後韓徹再與賬冊上所登記的數據做對比,就可以看出來各地方在常平倉這塊大概是跟朝廷虛報了多少。
當初剛了解這裏邊的情況時,韓徹也確實感到過震驚又氣憤。
朝廷劃撥銀錢給各地方政府,讓地方政府在糧食產量豐收的年份,提高一部分價錢收入糧食,以免谷賤傷農。
收取到常平倉裏的這部分糧食,官府既可以就近調撥去缺糧的地方,起到賑災的作用。也能在歉收年份時,以相對低於當時的市價去放糧,以免谷貴傷民。
所以常平倉的設置,本該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好政策,卻因為朝廷沒辦法監管到位,變成了地方官員謀得私利的來源之一。
更讓韓徹感到心痛震驚的是,賬冊上所登記的糧食現有數字,都極可能是虛構的。實際一些地方的常平倉裏,並沒有那麽多的糧食。
這若是突然遭逢災害或意外,朝廷從本以為該有糧食的常平倉裏去調撥,結果就是根本就拿不出來,最終遭殃的就是那些等著救災的地區和百姓。
因此,在巡查期間,韓徹越是對各地常平倉存在的問題了解的越多,他就越是不能再任由這些情況繼續發展下去。
然而韓徹現在也沒辦法直接向朝廷檢舉這事,實在是這裏面牽扯的人數太過龐大,一旦開始清理,那是全國上下所有的郡縣裏面,都會有一大批地方官員被牽扯出來。
穿越過來的這十幾年的官場生涯,也讓韓徹看懂了如今的朝堂局面和風氣。
也莫說是普通官員,就是最高的掌權人,首先看中的都是政/治立場。至於所謂的政/治見解,政/治舉措以及才華和能力,都只得退居其次。
就好比這兩次的黨派大爭鬥。
如前太子一黨和昌王一黨的那些擁護者和親信們,難道就沒有一個是非常有才華有能力的嗎?可不管是當初的老皇帝也好,還是穎王也好,只要是跟他們站立在政/治立場對面的,就是他們的死對頭。
結果更是無出意外的,都被老皇帝和穎王發配流放了。
可想而知,只怕韓徹這邊才剛向朝廷揭露這事,在朝堂上還屬於“孤家寡人”的他,極可能會先被朋黨勢大的對方給清理掉。
官職保不保得住倒還是小事,最怕的是家裏人又要被自己牽連,就連韓徹原本想要解決的常平倉上面的問題,卻仍舊還不能得到解決。
待到大娘和齊五郎一家回去後,韓徹忍不住就長嘆了一口氣。
“二兄,你可是在為常平倉的事煩心?”從身邊走過的三娘,突然停下來問道。
“沒有。這事二兄早有應對之策了。”韓徹連忙道。
他這還真不是在寬慰家裏人,之前被太子召喚時,韓徹就已經詳細闡述了常平倉的解決之法。
說起來,主要做到三個方面就行。
其一,維護好朝廷利益,確保朝廷能監控到位。
其二,讓常平倉能發揮它該有的作用。
其三,讓地方官員不產生排斥心理,甚至是心甘情願的接受常平倉的改革。
而糧食說到底,其實也不過就是一款農產品。韓徹別的或許不行,但事關農產品推廣方面的工作,他卻是在行的。
“二兄,勿要為此做過多煩憂。既是正義利民之事,你盡管放開手去做。”三娘依然覺得韓徹就是在為常平倉的事憂心,就還說道:“邪不敵正,理固然也。”
說這話時,三娘的眼神堅定,表情也很是肅然。
韓徹早在安南時也發現了,在品性這方面,他家三娘一直都有著一種常人難有的硬氣。
“你說的非常對。”韓徹聽聞,也笑著說道:“不過凡事也可以講究技巧的。需知曉過剛則易折,不如先確定自己想要的結果是什麽,再尋求一個最佳的解決之法。若只是一味的強硬對上,自己撞得個頭破血流還是小事,最要緊的是事情的結果仍舊未能如願。”
“你得知道想要做好一件事,是真不容易。可若只是想要壞掉一件事,相對來說卻容易太多。”
“……”三娘沈默下來。
“若實在是到了需要動手的地步,就需得牢記我之前與你說過的,找準時機,一擊致命。”
“我記得的。”
“常平倉存在的問題,說到底無非就是利益。”
“哼,這些貪官。”三娘氣惱道。
因著跟韓徹在安南流放的那六年時間,三娘對於民生這塊也難免受到影響,往日會多在意多關註了些。
之前京城遭遇嚴重缺糧事件,朝廷加急從一些就近地區的常平倉調撥糧食,結果卻發現有些常平倉裏面根本就沒有存儲多少糧食。因此導致又被拖延了一些時間,京城不少窮苦百姓受餓更甚,民怨也沸起這事,三娘更是全都看在眼裏。
朝廷事後也確實嚴懲了這些地方上的相關官員,但卻仍舊未曾下達政令全國清理。
說實話,對於這事,三娘心裏一直是有些憤怒和失望的。
“嚴者,治吏之經也。然治吏還需得看朝廷的決心和態度。”韓徹嘆道。
地方官員們在常平倉裏弄虛作假,謀得私利一事,能成為官場上人人心知肚明,甚至是半默許狀態的灰色收入來源之一。可見這麽多年以來,朝廷肯定都是知曉的。
所以即便韓徹揭露出去,只怕以現在這位太子掌權後展現出來的行事風格,他也不會下令嚴查清理。無非是對一些做得實在是過分的官員,施以一番懲戒罷了。
這麽一來,那些並未得到懲戒的地方官員對於韓徹之後所提議的常平倉改良之法,必然就會一律秉持著排斥,不配合,甚至是惡意破壞的態度。
到時候韓家被惡意針對打壓,處境不好都還是小事,最要緊的是本來可以得到常平倉改良後好處的百姓,也因此全都泡湯。
對於韓徹話裏所透露出來的意思,三娘再次沈默了起來。
韓徹見狀,少不得又來寬慰她:“沒關系的,人活一世,凡事盡自己的能力,能做到無愧於心也好。”
“二兄,我懂了。”三娘忽地又語氣格外堅定了起來。
對此,韓徹忍不住心底又是一陣嘆氣。
若是可以,誰不想盡心而為呢?
就著太子給予自己的這幾天難得的休息時日,韓徹雖是待在家中,未曾去忙碌政事,不過他人也並沒有閑下來。
早前韓徹沿著運河巡查時,就也曾發現了一個問題。
也別看江南和京城以及北直隸等區域,都是時下最為富庶的一些州郡。這些區域人口也相對其他區域更為稠密,但農戶平均所能擁有的耕牛量,卻是遠不如韓徹所任職過的安南和柏州。
安南窮是窮,但架不住它盛產沈水香。因著過去當地人還十分信奉巫醫,有不少商隊為此就大老遠將耕牛成批的趕過去。
柏州就更不用說,牛羊馬這部分的養殖發展本就是當地農戶的主業之一,周邊更是還有朝廷設置的好幾個馬匹和牛的主要養殖區。
之前京城和北直隸等地區又因為嚴重缺糧,不得不從其他區域調撥了一批大米來京。然而當初漕運問題還未能解決,一些地方官員也因轄下常平倉存儲糧不夠,不敢走損耗太大的河道,從而被朝廷嚴厲追責,就讓百姓改走陸道。
如此一來,就需要更大量的人力,以及數千上萬計的牛馬車來進行運輸。這其中的成本可想而知,關鍵是在地方官員要求百姓加急趕工的情況下,對牛馬難免就造成了嚴重的折損。
在本就缺少耕牛助力勞作的情況下,又因此折損了一大批耕牛後,京城和江南這些明明是更富庶的區域,不少農戶現在真就只能純靠體力在進行各種勞作。
韓徹這些時日一邊忙著漕運和常平倉的事務,一邊也在針對巡查沿途所看到的這些情況想辦法。
以時下的運輸能力,耕牛短時間沒辦法運輸這麽多過來。最要緊的是,朝廷現在也沒有這麽多的財力去支撐。
因此,韓徹只能先想一些應急的農具。
很快,朝廷這邊就下發了兩條政令。
第一條就是有關於漕運改革的。
朝廷自此將漕運設立為官辦,並打造了一支一萬餘人的漕運隊伍,專門來負責從江南松州起,至京城中間這段運河區域範圍內的一切稅收和物資運輸。
同時,其他也能通過河道運輸更為便利的區域,也將會逐漸進行漕運改革。
至於第二條,則是有關於常平倉改革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齊五郎所擔憂的事情,韓徹心裏也都十分的明白。
之前帶著工作組在各地巡查時,韓徹就已經發現,幾乎所有地方的常平倉,都或多或少存在著弄虛作假的問題。
作假手段淺薄的,韓徹光是通過實地考察,和向當地百姓打探,再結合賬冊上所登記的購入和售出兩方面的糧價就能看出來。然而更多的是手段高超的,他們並未在糧食價錢方面作假,而是在購入和售出的數字上去動手腳。
只要賬冊上所登記的數字最終算下來是對等的,那麽過去每年到底購入了多少糧食,又售出了多少糧食,朝廷想要探查清楚,那就真的很難了。
對於這部分的探查,韓徹是通過實地的考察,還有從各州府所登記的總戶數和糧食耕地畝數,人均畝產量和當年向朝廷繳納的賦稅,以及民間查詢得到的一系列數據,再逐一核算後,先得到一個當年官府需要收入或拋出的糧食大概估算值。
最後韓徹再與賬冊上所登記的數據做對比,就可以看出來各地方在常平倉這塊大概是跟朝廷虛報了多少。
當初剛了解這裏邊的情況時,韓徹也確實感到過震驚又氣憤。
朝廷劃撥銀錢給各地方政府,讓地方政府在糧食產量豐收的年份,提高一部分價錢收入糧食,以免谷賤傷農。
收取到常平倉裏的這部分糧食,官府既可以就近調撥去缺糧的地方,起到賑災的作用。也能在歉收年份時,以相對低於當時的市價去放糧,以免谷貴傷民。
所以常平倉的設置,本該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好政策,卻因為朝廷沒辦法監管到位,變成了地方官員謀得私利的來源之一。
更讓韓徹感到心痛震驚的是,賬冊上所登記的糧食現有數字,都極可能是虛構的。實際一些地方的常平倉裏,並沒有那麽多的糧食。
這若是突然遭逢災害或意外,朝廷從本以為該有糧食的常平倉裏去調撥,結果就是根本就拿不出來,最終遭殃的就是那些等著救災的地區和百姓。
因此,在巡查期間,韓徹越是對各地常平倉存在的問題了解的越多,他就越是不能再任由這些情況繼續發展下去。
然而韓徹現在也沒辦法直接向朝廷檢舉這事,實在是這裏面牽扯的人數太過龐大,一旦開始清理,那是全國上下所有的郡縣裏面,都會有一大批地方官員被牽扯出來。
穿越過來的這十幾年的官場生涯,也讓韓徹看懂了如今的朝堂局面和風氣。
也莫說是普通官員,就是最高的掌權人,首先看中的都是政/治立場。至於所謂的政/治見解,政/治舉措以及才華和能力,都只得退居其次。
就好比這兩次的黨派大爭鬥。
如前太子一黨和昌王一黨的那些擁護者和親信們,難道就沒有一個是非常有才華有能力的嗎?可不管是當初的老皇帝也好,還是穎王也好,只要是跟他們站立在政/治立場對面的,就是他們的死對頭。
結果更是無出意外的,都被老皇帝和穎王發配流放了。
可想而知,只怕韓徹這邊才剛向朝廷揭露這事,在朝堂上還屬於“孤家寡人”的他,極可能會先被朋黨勢大的對方給清理掉。
官職保不保得住倒還是小事,最怕的是家裏人又要被自己牽連,就連韓徹原本想要解決的常平倉上面的問題,卻仍舊還不能得到解決。
待到大娘和齊五郎一家回去後,韓徹忍不住就長嘆了一口氣。
“二兄,你可是在為常平倉的事煩心?”從身邊走過的三娘,突然停下來問道。
“沒有。這事二兄早有應對之策了。”韓徹連忙道。
他這還真不是在寬慰家裏人,之前被太子召喚時,韓徹就已經詳細闡述了常平倉的解決之法。
說起來,主要做到三個方面就行。
其一,維護好朝廷利益,確保朝廷能監控到位。
其二,讓常平倉能發揮它該有的作用。
其三,讓地方官員不產生排斥心理,甚至是心甘情願的接受常平倉的改革。
而糧食說到底,其實也不過就是一款農產品。韓徹別的或許不行,但事關農產品推廣方面的工作,他卻是在行的。
“二兄,勿要為此做過多煩憂。既是正義利民之事,你盡管放開手去做。”三娘依然覺得韓徹就是在為常平倉的事憂心,就還說道:“邪不敵正,理固然也。”
說這話時,三娘的眼神堅定,表情也很是肅然。
韓徹早在安南時也發現了,在品性這方面,他家三娘一直都有著一種常人難有的硬氣。
“你說的非常對。”韓徹聽聞,也笑著說道:“不過凡事也可以講究技巧的。需知曉過剛則易折,不如先確定自己想要的結果是什麽,再尋求一個最佳的解決之法。若只是一味的強硬對上,自己撞得個頭破血流還是小事,最要緊的是事情的結果仍舊未能如願。”
“你得知道想要做好一件事,是真不容易。可若只是想要壞掉一件事,相對來說卻容易太多。”
“……”三娘沈默下來。
“若實在是到了需要動手的地步,就需得牢記我之前與你說過的,找準時機,一擊致命。”
“我記得的。”
“常平倉存在的問題,說到底無非就是利益。”
“哼,這些貪官。”三娘氣惱道。
因著跟韓徹在安南流放的那六年時間,三娘對於民生這塊也難免受到影響,往日會多在意多關註了些。
之前京城遭遇嚴重缺糧事件,朝廷加急從一些就近地區的常平倉調撥糧食,結果卻發現有些常平倉裏面根本就沒有存儲多少糧食。因此導致又被拖延了一些時間,京城不少窮苦百姓受餓更甚,民怨也沸起這事,三娘更是全都看在眼裏。
朝廷事後也確實嚴懲了這些地方上的相關官員,但卻仍舊未曾下達政令全國清理。
說實話,對於這事,三娘心裏一直是有些憤怒和失望的。
“嚴者,治吏之經也。然治吏還需得看朝廷的決心和態度。”韓徹嘆道。
地方官員們在常平倉裏弄虛作假,謀得私利一事,能成為官場上人人心知肚明,甚至是半默許狀態的灰色收入來源之一。可見這麽多年以來,朝廷肯定都是知曉的。
所以即便韓徹揭露出去,只怕以現在這位太子掌權後展現出來的行事風格,他也不會下令嚴查清理。無非是對一些做得實在是過分的官員,施以一番懲戒罷了。
這麽一來,那些並未得到懲戒的地方官員對於韓徹之後所提議的常平倉改良之法,必然就會一律秉持著排斥,不配合,甚至是惡意破壞的態度。
到時候韓家被惡意針對打壓,處境不好都還是小事,最要緊的是本來可以得到常平倉改良後好處的百姓,也因此全都泡湯。
對於韓徹話裏所透露出來的意思,三娘再次沈默了起來。
韓徹見狀,少不得又來寬慰她:“沒關系的,人活一世,凡事盡自己的能力,能做到無愧於心也好。”
“二兄,我懂了。”三娘忽地又語氣格外堅定了起來。
對此,韓徹忍不住心底又是一陣嘆氣。
若是可以,誰不想盡心而為呢?
就著太子給予自己的這幾天難得的休息時日,韓徹雖是待在家中,未曾去忙碌政事,不過他人也並沒有閑下來。
早前韓徹沿著運河巡查時,就也曾發現了一個問題。
也別看江南和京城以及北直隸等區域,都是時下最為富庶的一些州郡。這些區域人口也相對其他區域更為稠密,但農戶平均所能擁有的耕牛量,卻是遠不如韓徹所任職過的安南和柏州。
安南窮是窮,但架不住它盛產沈水香。因著過去當地人還十分信奉巫醫,有不少商隊為此就大老遠將耕牛成批的趕過去。
柏州就更不用說,牛羊馬這部分的養殖發展本就是當地農戶的主業之一,周邊更是還有朝廷設置的好幾個馬匹和牛的主要養殖區。
之前京城和北直隸等地區又因為嚴重缺糧,不得不從其他區域調撥了一批大米來京。然而當初漕運問題還未能解決,一些地方官員也因轄下常平倉存儲糧不夠,不敢走損耗太大的河道,從而被朝廷嚴厲追責,就讓百姓改走陸道。
如此一來,就需要更大量的人力,以及數千上萬計的牛馬車來進行運輸。這其中的成本可想而知,關鍵是在地方官員要求百姓加急趕工的情況下,對牛馬難免就造成了嚴重的折損。
在本就缺少耕牛助力勞作的情況下,又因此折損了一大批耕牛後,京城和江南這些明明是更富庶的區域,不少農戶現在真就只能純靠體力在進行各種勞作。
韓徹這些時日一邊忙著漕運和常平倉的事務,一邊也在針對巡查沿途所看到的這些情況想辦法。
以時下的運輸能力,耕牛短時間沒辦法運輸這麽多過來。最要緊的是,朝廷現在也沒有這麽多的財力去支撐。
因此,韓徹只能先想一些應急的農具。
很快,朝廷這邊就下發了兩條政令。
第一條就是有關於漕運改革的。
朝廷自此將漕運設立為官辦,並打造了一支一萬餘人的漕運隊伍,專門來負責從江南松州起,至京城中間這段運河區域範圍內的一切稅收和物資運輸。
同時,其他也能通過河道運輸更為便利的區域,也將會逐漸進行漕運改革。
至於第二條,則是有關於常平倉改革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