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118章
姑蘇是一個水秀地靈, 人文薈萃的地方,有古城名鎮、山水園林、絲綢刺繡、工藝珍品、昆曲、蘇劇、評彈等豐富多彩的文化形態,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內涵。
蒙蒙細雨間租一只小船, 撐一把油紙傘坐於船頭, 聽著婉轉深巷裏傳來的評彈, 遙看七十座古橋梁, 二十二處古駁岸……吃一碗船娘做的魚丸或桂花酒釀, 坐累了,看累了, 下船,走進街邊的茶館、酒樓,聽著咿咿呀呀的昆曲,嘗一嘗店裏的松鼠鱖魚, 響油鱔糊,桂花雞米頭, 棗泥拉糕,生煎,這樣的生活,悠閑愜意得秧寶都有些不想走了。
從茶館出來, 雨已停,秧寶收起油紙傘, 牽著顏明知的手, 蹦蹦跳跳地躍過青石板間小小的積水,哼唱著方才聽過的昆曲:“生生燕語明如翦, 嚦嚦鶯歌溜的圓……”
那咿咿呀呀的聲調, 叫秧寶唱來,帶了幾分奶聲奶氣的甜糯。
“咦, ”秧寶看著緊閉的門板上貼的“出售”二字,收聲站住不動了,“爺爺,你看。”
顏明知掃了眼,松開孫女的手,往後退開幾步,擡頭好生打量番要出售的店鋪,古色古香的白墻黑瓦,上下兩層,各八間,原是酒樓,不知道因為什麽關門了。
“同志,”顏明知走到旁邊一家賣生煎的小鋪前,“請問這家酒樓現在誰做主?”像這樣的兩層樓,56年之前不管做什麽,都會參與公私合營,66年定息年限期滿後,酒樓轉為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
“老蔣。吶,看到了嗎,橋對面那家布店門口的瘦老頭就是。”
顏明知一楞,沈吟道:“這酒樓原來就是他們家的嗎?”
老人笑道:“不只這酒樓,早年啊,這半條街都是他們蔣家的。”
道過謝,顏明知彎腰抱起孫女大步朝石橋走去。
秧寶拿著油紙傘的手往外伸了伸,以防傘上的雨水沾濕顏明知的衣服,回頭望一眼酒樓,秧寶擔心道:“爺爺,那張出售紙的下面寫著‘帶後院’,全部買下來會不會很貴?”收的定金,她還想做別的呢,不想一筆全花在這上面,可她又想在這古城買套房子,方便日後過來游玩渡假。
“咱們過去問問。”
穿過橋,沒走幾步就到了布店門口:“請問是蔣同志嗎?”
老蔣頭是看著祖孫倆從對面自家酒樓門前過來的,倒也不廢話,直言道:“看房嗎?”
“是。”
“等一下,”說罷,老蔣頭進屋拿上鑰匙,“走吧。”
顏明知抱著秧寶跟上:“蔣同志,你家酒樓手續齊全嗎?”
蔣老頭點點頭,沒有多言。
“這麽好的位置,你怎麽想著賣了?”
老蔣頭長嘆了聲:“老婆子病了,家裏急等用錢。”
顏明知看他面色冷凝,不是太想說話,便沒在問,一路沈默著,幾人到了酒樓前,蔣老頭打開門,率先走了進去。
進門右側是個櫃臺,後面放著酒櫃,順著櫃臺往裏走是一個木制樓梯,樓梯下放著幾個酒壇,左手邊是一個通向後院的小門,大堂裏擺著成套的桌椅。
老房子,開酒樓的時間久了,哪哪看著都油膩膩的,又因為是陰雨天,屋裏陰暗而潮濕。
顏明知抱著秧寶上樓,蔣老頭拉開燈泡,昏暗的光線裏,擡眼看去是成套的桌椅和前面四扇緊閉的大窗。
放下秧寶,顏明知推開格窗看了看,四扇若都打開,光線還算亮堂。
蔣老頭跟在顏明知身後道:“桌椅什麽都是現成的……”
顏明知打斷他道:“現在又不讓私人做生意,買到手也是閑擱著。”
說罷,帶著秧寶下樓,穿過樓梯旁的小門去後院,四間空蕩蕩的正房,東西各三間廂房,西邊的廂房做了燒菜的廚房,東邊三間是倉庫,院內光禿禿的什麽也沒種。
房子要用的話需得好生清理粉刷一番。
“多少錢?”
“六千。”
高了,古城的老房子,值不了這個價。
顏明知裏裏外外又看了看,估量道:“三千。”
蔣老頭看他誠心要,再加上家裏急用錢,而這房賣了一個多月,連個問家都沒有,咬咬牙:“五千五,不能再少了。”
顏明知失笑:“我上月在京市朝陽門旁買兩套宅子才花三千四。蔣同志,你這個價要的高了,三千五,你要是同意,咱們現在就去銀行,我取錢給你。”
蔣老頭沈默了很長一段時間,才道:“四千,這是我家的老酒樓,幾輩人的經營,若不是老婆子病得嚴重……”
顏明知輕嘆一聲:“行吧,四千。”
當下,蔣老頭回家拿上房本,陪祖孫倆去銀行取了錢,又馬不停蹄地轉去房管局辦了過戶手續。
戶主秧寶,用的是袁飛給的定金。
裏裏外外換了鎖,顏明知看著房子直發愁,現在私人又不讓做生意,這房買了,租都不好租。
秧寶跑來跑去,十分歡喜,她喜歡這門前的流水,古城的悠閑生活和文化氛圍:“爺爺,我還想在這買套院子。”
顏明知揉了把孫女的頭,這裏的環境挺適合休閑渡假和養老:“困不困?”
秧寶搖搖頭:“不困。”
“那走吧,咱們去房管局問問。”
房管局有三套要出售的宅子,一個下午,工作人員帶著祖孫倆挨套看了遍。
秧寶全看中了,顏明知只許她買一套:“有一套住就行了,真要想買房投資,咱們回京滬多買兩套。”
好吧,秧寶挑了套最大的,坐北朝南,面闊五間,東西有廂,各房配有簡單的家具,院中種有石榴,月季和太陽花,要價三千五。
拿著兩張房契,秧寶晚上睡在招待所的床上樂得直打滾。
顏明知無奈地捏了捏眉心:“九點了,還不睡?”
“爺爺,我們明天回滬市嗎?”
原計劃是,可現在顏明知準備推遲兩天:“酒樓得找個看護的,你那套院子,爺爺想租出去。”
“哦,那我明早要吃生煎,魚片粥。”
住在這裏就是好,能隨時吃一口魚鮮。
顏明知點頭應了。
翌日用過早餐,顏明知找酒樓旁邊賣生煎的夫妻說了會兒話,觀兩人面善,且做事說話自有分寸,便請他們幫忙照看一下房子,每月五塊,只需偶爾通通風,打掃一二。
簽好合同,顏明知帶著秧寶又跑了趟房管局,請人家幫忙把那套宅子租出去。
這麽一來,時間就充足了,秧寶想在走前再逛逛古城。
用過午飯,兩人慢悠悠地走在青石板上,累了去茶館歇歇腳聽聽評談,用些茶水點心。
“同志,你們還收繡品嗎?”
秧寶擡頭,是繡坊的服務員:“什麽樣的繡品?”
“花鳥蟲魚,可做屏風,亦可裝裱一番,掛於墻上欣賞。”
秧寶看向爺爺:“去看看?”
顏明知打量眼女子的衣著,剪裁考究,做工精細,一看就是老裁縫或是老繡娘,點點頭,叫來服務員結帳。
女子姓衛,叫紅袖,說是到她爺那輩,家裏經營繡坊已經百年,作為家族中的嫡長女,她自小跟著奶奶學蘇繡,是這代的傳人。
這十年間,她繡了一套十卷的花鳥蟲魚,一幅12米長的《清明上河圖》,前者歷時四年,後者六年,堪稱嘔心瀝血之作。
秧寶輕輕撫過花鳥蟲魚和《清明上河圖》,愛不釋手。
顏明知沈吟了片刻:“說下你心裏的價位?”
衛紅袖點點《清明上河圖》:“我兒子要結婚了,我想用這幅繡品給他換套房。”
“可以。”顏明知一口應了。
“這一套,”她指指十幅高1.5米寬半米的花鳥蟲魚,“我要1800元現金。”
顏明知點點頭,沒還價。
繡品卷起來,裝進綢子做的布套裏,顏明知寄存在招待所,交給服務員看著,帶上孫女和衛紅袖又跑了趟房管局。
房子衛紅袖早就看好了,正是秧寶比較中意的其中一套,正房三間帶一耳,東西廂各一間,院子不大,房子比較新,三千二。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姑蘇是一個水秀地靈, 人文薈萃的地方,有古城名鎮、山水園林、絲綢刺繡、工藝珍品、昆曲、蘇劇、評彈等豐富多彩的文化形態,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內涵。
蒙蒙細雨間租一只小船, 撐一把油紙傘坐於船頭, 聽著婉轉深巷裏傳來的評彈, 遙看七十座古橋梁, 二十二處古駁岸……吃一碗船娘做的魚丸或桂花酒釀, 坐累了,看累了, 下船,走進街邊的茶館、酒樓,聽著咿咿呀呀的昆曲,嘗一嘗店裏的松鼠鱖魚, 響油鱔糊,桂花雞米頭, 棗泥拉糕,生煎,這樣的生活,悠閑愜意得秧寶都有些不想走了。
從茶館出來, 雨已停,秧寶收起油紙傘, 牽著顏明知的手, 蹦蹦跳跳地躍過青石板間小小的積水,哼唱著方才聽過的昆曲:“生生燕語明如翦, 嚦嚦鶯歌溜的圓……”
那咿咿呀呀的聲調, 叫秧寶唱來,帶了幾分奶聲奶氣的甜糯。
“咦, ”秧寶看著緊閉的門板上貼的“出售”二字,收聲站住不動了,“爺爺,你看。”
顏明知掃了眼,松開孫女的手,往後退開幾步,擡頭好生打量番要出售的店鋪,古色古香的白墻黑瓦,上下兩層,各八間,原是酒樓,不知道因為什麽關門了。
“同志,”顏明知走到旁邊一家賣生煎的小鋪前,“請問這家酒樓現在誰做主?”像這樣的兩層樓,56年之前不管做什麽,都會參與公私合營,66年定息年限期滿後,酒樓轉為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
“老蔣。吶,看到了嗎,橋對面那家布店門口的瘦老頭就是。”
顏明知一楞,沈吟道:“這酒樓原來就是他們家的嗎?”
老人笑道:“不只這酒樓,早年啊,這半條街都是他們蔣家的。”
道過謝,顏明知彎腰抱起孫女大步朝石橋走去。
秧寶拿著油紙傘的手往外伸了伸,以防傘上的雨水沾濕顏明知的衣服,回頭望一眼酒樓,秧寶擔心道:“爺爺,那張出售紙的下面寫著‘帶後院’,全部買下來會不會很貴?”收的定金,她還想做別的呢,不想一筆全花在這上面,可她又想在這古城買套房子,方便日後過來游玩渡假。
“咱們過去問問。”
穿過橋,沒走幾步就到了布店門口:“請問是蔣同志嗎?”
老蔣頭是看著祖孫倆從對面自家酒樓門前過來的,倒也不廢話,直言道:“看房嗎?”
“是。”
“等一下,”說罷,老蔣頭進屋拿上鑰匙,“走吧。”
顏明知抱著秧寶跟上:“蔣同志,你家酒樓手續齊全嗎?”
蔣老頭點點頭,沒有多言。
“這麽好的位置,你怎麽想著賣了?”
老蔣頭長嘆了聲:“老婆子病了,家裏急等用錢。”
顏明知看他面色冷凝,不是太想說話,便沒在問,一路沈默著,幾人到了酒樓前,蔣老頭打開門,率先走了進去。
進門右側是個櫃臺,後面放著酒櫃,順著櫃臺往裏走是一個木制樓梯,樓梯下放著幾個酒壇,左手邊是一個通向後院的小門,大堂裏擺著成套的桌椅。
老房子,開酒樓的時間久了,哪哪看著都油膩膩的,又因為是陰雨天,屋裏陰暗而潮濕。
顏明知抱著秧寶上樓,蔣老頭拉開燈泡,昏暗的光線裏,擡眼看去是成套的桌椅和前面四扇緊閉的大窗。
放下秧寶,顏明知推開格窗看了看,四扇若都打開,光線還算亮堂。
蔣老頭跟在顏明知身後道:“桌椅什麽都是現成的……”
顏明知打斷他道:“現在又不讓私人做生意,買到手也是閑擱著。”
說罷,帶著秧寶下樓,穿過樓梯旁的小門去後院,四間空蕩蕩的正房,東西各三間廂房,西邊的廂房做了燒菜的廚房,東邊三間是倉庫,院內光禿禿的什麽也沒種。
房子要用的話需得好生清理粉刷一番。
“多少錢?”
“六千。”
高了,古城的老房子,值不了這個價。
顏明知裏裏外外又看了看,估量道:“三千。”
蔣老頭看他誠心要,再加上家裏急用錢,而這房賣了一個多月,連個問家都沒有,咬咬牙:“五千五,不能再少了。”
顏明知失笑:“我上月在京市朝陽門旁買兩套宅子才花三千四。蔣同志,你這個價要的高了,三千五,你要是同意,咱們現在就去銀行,我取錢給你。”
蔣老頭沈默了很長一段時間,才道:“四千,這是我家的老酒樓,幾輩人的經營,若不是老婆子病得嚴重……”
顏明知輕嘆一聲:“行吧,四千。”
當下,蔣老頭回家拿上房本,陪祖孫倆去銀行取了錢,又馬不停蹄地轉去房管局辦了過戶手續。
戶主秧寶,用的是袁飛給的定金。
裏裏外外換了鎖,顏明知看著房子直發愁,現在私人又不讓做生意,這房買了,租都不好租。
秧寶跑來跑去,十分歡喜,她喜歡這門前的流水,古城的悠閑生活和文化氛圍:“爺爺,我還想在這買套院子。”
顏明知揉了把孫女的頭,這裏的環境挺適合休閑渡假和養老:“困不困?”
秧寶搖搖頭:“不困。”
“那走吧,咱們去房管局問問。”
房管局有三套要出售的宅子,一個下午,工作人員帶著祖孫倆挨套看了遍。
秧寶全看中了,顏明知只許她買一套:“有一套住就行了,真要想買房投資,咱們回京滬多買兩套。”
好吧,秧寶挑了套最大的,坐北朝南,面闊五間,東西有廂,各房配有簡單的家具,院中種有石榴,月季和太陽花,要價三千五。
拿著兩張房契,秧寶晚上睡在招待所的床上樂得直打滾。
顏明知無奈地捏了捏眉心:“九點了,還不睡?”
“爺爺,我們明天回滬市嗎?”
原計劃是,可現在顏明知準備推遲兩天:“酒樓得找個看護的,你那套院子,爺爺想租出去。”
“哦,那我明早要吃生煎,魚片粥。”
住在這裏就是好,能隨時吃一口魚鮮。
顏明知點頭應了。
翌日用過早餐,顏明知找酒樓旁邊賣生煎的夫妻說了會兒話,觀兩人面善,且做事說話自有分寸,便請他們幫忙照看一下房子,每月五塊,只需偶爾通通風,打掃一二。
簽好合同,顏明知帶著秧寶又跑了趟房管局,請人家幫忙把那套宅子租出去。
這麽一來,時間就充足了,秧寶想在走前再逛逛古城。
用過午飯,兩人慢悠悠地走在青石板上,累了去茶館歇歇腳聽聽評談,用些茶水點心。
“同志,你們還收繡品嗎?”
秧寶擡頭,是繡坊的服務員:“什麽樣的繡品?”
“花鳥蟲魚,可做屏風,亦可裝裱一番,掛於墻上欣賞。”
秧寶看向爺爺:“去看看?”
顏明知打量眼女子的衣著,剪裁考究,做工精細,一看就是老裁縫或是老繡娘,點點頭,叫來服務員結帳。
女子姓衛,叫紅袖,說是到她爺那輩,家裏經營繡坊已經百年,作為家族中的嫡長女,她自小跟著奶奶學蘇繡,是這代的傳人。
這十年間,她繡了一套十卷的花鳥蟲魚,一幅12米長的《清明上河圖》,前者歷時四年,後者六年,堪稱嘔心瀝血之作。
秧寶輕輕撫過花鳥蟲魚和《清明上河圖》,愛不釋手。
顏明知沈吟了片刻:“說下你心裏的價位?”
衛紅袖點點《清明上河圖》:“我兒子要結婚了,我想用這幅繡品給他換套房。”
“可以。”顏明知一口應了。
“這一套,”她指指十幅高1.5米寬半米的花鳥蟲魚,“我要1800元現金。”
顏明知點點頭,沒還價。
繡品卷起來,裝進綢子做的布套裏,顏明知寄存在招待所,交給服務員看著,帶上孫女和衛紅袖又跑了趟房管局。
房子衛紅袖早就看好了,正是秧寶比較中意的其中一套,正房三間帶一耳,東西廂各一間,院子不大,房子比較新,三千二。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