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 16 章
蔣離垂眸,側耳認真聽著尚游民提出的方法。
這人果真如他的書信風格一般擅直入主題,絲毫沒有朝堂的圓滑於狡猾。
這點倒是讓蔣離有些意外。
只能說尚游民不愧為爹爹一手帶出的人,行事作風與蔣時有八成相似。
他們這類人不願走旁門左道的固執之人,能夠在官場上平步青雲而不受阻礙,要麽吃過很多苦頭毅然堅守清漣正直,要麽實力了得旁人不能隨意拿捏。
二者皆是當今不可多得之人。
“清和書院短期內不會再度招生,縱使宜王遠離朝堂,但京中仍有長期跟蹤他的眼線,世家的加入,與他而言並無好處。
依在下認為,現下最好的方法,便是率先進入華裕書院。”
華裕書院?
蔣離不解:“照我所知,華裕書院不過是寒門書院,進去之後若是不讀滿學期,會被永久扣留。”
再說,華裕和清和又有什麽關系?
“阿離不知道嗎?”曲淮禮這時才裝作驚訝的樣子看向她,笑瞇瞇道:“華裕書院的院長同宜王是故交。”
蔣離眉頭輕皺,她對這類事情尚不了解,但這又如何?
尚游民接道:“正是,原本這件事也不足為道,但前幾日宜王突然上報離京一段時間,說是去秦時修養身心。”
眼下朝堂局勢混雜,清和書院接納下不少世家權貴,就是再不管朝堂政事的宜王多少也會受到威脅。
所以他才決定離京規避風險。
“宜王人際之交並不廣泛,他在秦時必然會尋華裕書院的院長,並會在書院小待一段時日。”
話已經說到這了,蔣離要是在不知道這兩人打的什麽算盤,她也是白讀了這麽多年的書。
她躊躇片刻,便開口:“你們是想讓我進華裕書院後,在宜王面前露臉?”
曲淮禮頷首:“宜王對聰慧伶俐的書生多是偏愛,若是能得他的讚賞和應允,不日回京必然將你納入清和書院。”
這一番話不可謂不讓蔣離動搖。
為蔣家覆仇,踏入朝堂的第一步,便是混入參與調查了的官府中尋找線索。顯然,掌管一切大小案件的大理寺便是最好的選擇。
往後一步,若是要進入大理寺,無非只有兩種方法。
一.通過鄉試一路考入殿試,但需花費較長時間,且入場考試會搜身驗身,有暴露的風險,此乃下策;
二.混入清和學院,提早完成課業後畢業,畢業之後可選擇分配相應官職,風險稍低,權衡之下為上策。
如若按照他們的方法去做,目前宜王離京去秦時,對她來說是不可浪費的時機。
但問題是,華裕書院雖為寒門書院,應當也是不好進的。
“華裕書院可有入院考試?”蔣離問。
見她並沒有急於反駁這個方法,尚游民面帶笑意道:“有,但入院也是需要引薦信和旁的特殊要求,不過這方面蔣小姐不必擔憂,埋藏火藥之人便是華裕書院的夫子,利用他的引薦信便能輕松入院。
但若是想在宜王面前露得上臉,還需有旁的大作為。”
蔣離只覺得這話聽著有些奇怪。
作為哪能說有就有,憑空捏造嗎?
她有些渙散的瞳孔突然躍入一個身穿粗布,但一直樂呵呵的青年書生,思緒劃過腦海,扭頭正好對上曲淮禮盛著笑意的眼眸。
原來是在這等著她呢。
“尚大人雖是以曦城瘟疫一案之名趕至嘉峪關,但曦城之事已經緩和,尚大人也不能白來一趟。”曲淮禮面上一派儒雅,嘴裏卻是當著人的面毫不掩飾地算計:
“讓他輔佐你治好淮安一代的水利,恢覆水壩運行,這樣的作為可是只大不小的。”
蔣離聞言,看了一眼被算計的尚大人。
他似乎並不在意這樣的算計,甚至更像是為此而來。
尚游民見蔣離面有猶疑,上前一步低聲道:
“蔣大人於尚謀有提攜之恩,就算雲瀟王爺不說,我也會自行前來,蔣小姐莫要因著先前的憂慮猶豫不定,蔣家一案世人心知肚明,只待蔣小姐再度回京,讓真相大白於天下。”
話畢,尚游民從衣袖中拿出一封信函,遞給蔣離:“蔣大人在世時幫扶了不少寒門學子……蔣小姐若是成功回京,他們必然會暗中相助。”
一番信息砸下已是暈頭轉向,蔣離難以言喻自己此時的心情,她甚至有些無奈。
在這個世道上,她完全不能依靠自己步步成為一方權臣,甚至就連進入書院都萬分艱難。
她怎麽好意思收下這封單薄又沈重的信紙?
“高位者並不都是形單影只。”曲淮禮見她遲遲不願伸手,直接帶她收下,塞進自己的衣袖中,“學會用人,可比背地裏一心算計要好得多。”
“況且他們並非無條件幫你,有朝一日你成了座上賓,自然要將好處回給他們的。”
不得不說曲淮禮很擅長梳理蔣離的郁結之處,她不擅長收下別人的好意,那直接換成互利共惠便是。
果不其然,蔣離點頭應下。
——
白日烈日當空,夜半涼風徐徐,蔣離先是同尚游民將淮安城走了一遍,最後再次停在水壩下游。
曲淮禮則是安排人在河水中打撈浮屍,並讓淮安流民一一認領。
白日還僅是缺了一個大口的水閥,經山洪再度沖擊,成了河流中孤傲佇立的石塊廢墟。
“當年蔣大人修築水壩之時,我也才同如今的蔣小姐一般大。”尚游民看著水壩一旁的石柱,上面大大地刻印著“時興水壩”,被河水沖得光滑。
“同我那時的懵懂相比,蔣小姐如今的言行思慮,要勝過很多同齡的少年。”
蔣離沒有說話。
她看著粼粼的河面,第一次覺得被認可並不是什麽值得歡欣的事情。
她如今的成長,接來源於仇恨。
“水壩修覆在短期內應當是不能辦到的吧?”蔣離開口問道。
尚游民知曉她不願過多感傷,便回道:“最短也需三月。”
修覆時間花費長,再建水壩更是繁瑣,蔣離只是問了一嘴便將方向轉移到旁的規劃上去。
“前年內陸興修水壩,尚大人可有參與?”
尚游民頷首,但眉間輕皺:“嘉峪關地勢特殊,水壩興修也僅是為了蓄水防旱。內陸則大不相同,目的多為防洪。”
蔣離噤聲看著河流走向,順著流向一路往淮安城而去。
淮安城老幼婦孺居多,僅有少數持家的青壯年,他們大多以售賣手工制品,或是農作物魚類為生。
淮安雖靠近水壩,農作物尚能養活,但顆粒並不飽滿,產量也大打折扣,所以大多是留著自己吃,少數看著好些的能買個最低的價錢。
“嘉峪關最大的問題便是幹旱少雨,若是水壩的建設不能夠解決這一現象,那再修也無濟於事。
百年難遇的山洪一旦爆發,水土流失帶來的問題一樣不能解決;常年的幹旱也無法避免。”
尚游民聞言,轉頭看向直直立在岸邊的蔣離。
她的目光遠遠看向破敗不堪的淮安,波濤的水珠打濕了她的長袍尾端。
她的眉毛要比畫中的姑娘家要濃一些,此刻面帶肅穆,靜靜站在那,倒是與尚游民記憶中的蔣大人重疊了兩三分。
“既是擁有得天獨厚的水壩之利,倒不如物盡其用。”蔣離緩緩開口,隨意抖了抖沾了水的長袍:
“興修水利,挖通靈渠,便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啟唇出口的是一句話,當真落實之時卻是舉步艱難。
翌日,山洪褪去,被迫成為流民的淮安百姓在侍衛和林啟的幫助下重建淮安城。
尚游民此次來嘉峪關也帶了些侍衛,眼下挖靈渠正好能夠用上。
曲淮禮尚有要事,將衛茵留在蔣離身邊便離開了。
淮安城內,混亂的鍋碗遍布四處,不論是瓦片還是草木搭起的樓房盡數坍塌,被水沖得一幹二凈。
有的百姓在自家廢墟的周圍撿起還未被沖遠的物品,家家戶戶挨得近,要是撿到別家的也能送過去。
蔣離探勘四周的地行和布局,每一步下腳都要思量片刻,生怕踩到對於他們來說還很重要的東西。
水壩下游連接淮安西邊,但農作物大多在淮安東面,往常農民都會從另一面挑水到農地耕作,所以常常要花費大量時間。
尚游民將這段話說出來的時候,蔣離先是不解:
“他們為何不將西邊的荒地開墾?這樣不是更能節省時間和人力?”
尚游民卻道:“蔣小姐隨我來。”
行至淮安東面,一座掛在小山坡上的簡陋寺廟映入蔣離的眼簾。
此時正有一些村民忙趕忙慌地查看裏面供奉的神袛,剩下的在外打掃四周,還原如初。
“裏面供奉著雨神和豐收娘娘。”尚游民面無表情時,總能給人一種漠視一切的冷漠,此刻便是如此:
“山坡上有供奉著兩位的寺廟,他們便在山腳下開墾農田,盡管這片土地相對於西面的來說,並不適合種植農作物。”
蔣離恍然:“水土流失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土地利用不當,過分開墾以及樹木砍伐過量……”
所以淮安的土地比曦城都要松散許多,山洪一旦爆發,泥石流必然會將此處掩埋。
這就是供奉再多神袛也無法控制的事情。
尚游民點頭:“但就是官兵來了,他們也不願意放棄在寺廟腳下種植開墾,畢竟在他們看來,這邊才是被護佑著的土地。”
蔣離點頭,她知曉一些地方的百姓把對神的信仰視作不可撼動的高山,她也不打算去冒著絕大的風險去打破,便開口:
“與他們爭辯不過徒勞,我們是來解決問題的,應盡量避免新的沖突產生……
我覺得,可以將水渠挖一道延申至此。”
但這個想法才剛提出,就遭到淮安百姓的強烈反對。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蔣離垂眸,側耳認真聽著尚游民提出的方法。
這人果真如他的書信風格一般擅直入主題,絲毫沒有朝堂的圓滑於狡猾。
這點倒是讓蔣離有些意外。
只能說尚游民不愧為爹爹一手帶出的人,行事作風與蔣時有八成相似。
他們這類人不願走旁門左道的固執之人,能夠在官場上平步青雲而不受阻礙,要麽吃過很多苦頭毅然堅守清漣正直,要麽實力了得旁人不能隨意拿捏。
二者皆是當今不可多得之人。
“清和書院短期內不會再度招生,縱使宜王遠離朝堂,但京中仍有長期跟蹤他的眼線,世家的加入,與他而言並無好處。
依在下認為,現下最好的方法,便是率先進入華裕書院。”
華裕書院?
蔣離不解:“照我所知,華裕書院不過是寒門書院,進去之後若是不讀滿學期,會被永久扣留。”
再說,華裕和清和又有什麽關系?
“阿離不知道嗎?”曲淮禮這時才裝作驚訝的樣子看向她,笑瞇瞇道:“華裕書院的院長同宜王是故交。”
蔣離眉頭輕皺,她對這類事情尚不了解,但這又如何?
尚游民接道:“正是,原本這件事也不足為道,但前幾日宜王突然上報離京一段時間,說是去秦時修養身心。”
眼下朝堂局勢混雜,清和書院接納下不少世家權貴,就是再不管朝堂政事的宜王多少也會受到威脅。
所以他才決定離京規避風險。
“宜王人際之交並不廣泛,他在秦時必然會尋華裕書院的院長,並會在書院小待一段時日。”
話已經說到這了,蔣離要是在不知道這兩人打的什麽算盤,她也是白讀了這麽多年的書。
她躊躇片刻,便開口:“你們是想讓我進華裕書院後,在宜王面前露臉?”
曲淮禮頷首:“宜王對聰慧伶俐的書生多是偏愛,若是能得他的讚賞和應允,不日回京必然將你納入清和書院。”
這一番話不可謂不讓蔣離動搖。
為蔣家覆仇,踏入朝堂的第一步,便是混入參與調查了的官府中尋找線索。顯然,掌管一切大小案件的大理寺便是最好的選擇。
往後一步,若是要進入大理寺,無非只有兩種方法。
一.通過鄉試一路考入殿試,但需花費較長時間,且入場考試會搜身驗身,有暴露的風險,此乃下策;
二.混入清和學院,提早完成課業後畢業,畢業之後可選擇分配相應官職,風險稍低,權衡之下為上策。
如若按照他們的方法去做,目前宜王離京去秦時,對她來說是不可浪費的時機。
但問題是,華裕書院雖為寒門書院,應當也是不好進的。
“華裕書院可有入院考試?”蔣離問。
見她並沒有急於反駁這個方法,尚游民面帶笑意道:“有,但入院也是需要引薦信和旁的特殊要求,不過這方面蔣小姐不必擔憂,埋藏火藥之人便是華裕書院的夫子,利用他的引薦信便能輕松入院。
但若是想在宜王面前露得上臉,還需有旁的大作為。”
蔣離只覺得這話聽著有些奇怪。
作為哪能說有就有,憑空捏造嗎?
她有些渙散的瞳孔突然躍入一個身穿粗布,但一直樂呵呵的青年書生,思緒劃過腦海,扭頭正好對上曲淮禮盛著笑意的眼眸。
原來是在這等著她呢。
“尚大人雖是以曦城瘟疫一案之名趕至嘉峪關,但曦城之事已經緩和,尚大人也不能白來一趟。”曲淮禮面上一派儒雅,嘴裏卻是當著人的面毫不掩飾地算計:
“讓他輔佐你治好淮安一代的水利,恢覆水壩運行,這樣的作為可是只大不小的。”
蔣離聞言,看了一眼被算計的尚大人。
他似乎並不在意這樣的算計,甚至更像是為此而來。
尚游民見蔣離面有猶疑,上前一步低聲道:
“蔣大人於尚謀有提攜之恩,就算雲瀟王爺不說,我也會自行前來,蔣小姐莫要因著先前的憂慮猶豫不定,蔣家一案世人心知肚明,只待蔣小姐再度回京,讓真相大白於天下。”
話畢,尚游民從衣袖中拿出一封信函,遞給蔣離:“蔣大人在世時幫扶了不少寒門學子……蔣小姐若是成功回京,他們必然會暗中相助。”
一番信息砸下已是暈頭轉向,蔣離難以言喻自己此時的心情,她甚至有些無奈。
在這個世道上,她完全不能依靠自己步步成為一方權臣,甚至就連進入書院都萬分艱難。
她怎麽好意思收下這封單薄又沈重的信紙?
“高位者並不都是形單影只。”曲淮禮見她遲遲不願伸手,直接帶她收下,塞進自己的衣袖中,“學會用人,可比背地裏一心算計要好得多。”
“況且他們並非無條件幫你,有朝一日你成了座上賓,自然要將好處回給他們的。”
不得不說曲淮禮很擅長梳理蔣離的郁結之處,她不擅長收下別人的好意,那直接換成互利共惠便是。
果不其然,蔣離點頭應下。
——
白日烈日當空,夜半涼風徐徐,蔣離先是同尚游民將淮安城走了一遍,最後再次停在水壩下游。
曲淮禮則是安排人在河水中打撈浮屍,並讓淮安流民一一認領。
白日還僅是缺了一個大口的水閥,經山洪再度沖擊,成了河流中孤傲佇立的石塊廢墟。
“當年蔣大人修築水壩之時,我也才同如今的蔣小姐一般大。”尚游民看著水壩一旁的石柱,上面大大地刻印著“時興水壩”,被河水沖得光滑。
“同我那時的懵懂相比,蔣小姐如今的言行思慮,要勝過很多同齡的少年。”
蔣離沒有說話。
她看著粼粼的河面,第一次覺得被認可並不是什麽值得歡欣的事情。
她如今的成長,接來源於仇恨。
“水壩修覆在短期內應當是不能辦到的吧?”蔣離開口問道。
尚游民知曉她不願過多感傷,便回道:“最短也需三月。”
修覆時間花費長,再建水壩更是繁瑣,蔣離只是問了一嘴便將方向轉移到旁的規劃上去。
“前年內陸興修水壩,尚大人可有參與?”
尚游民頷首,但眉間輕皺:“嘉峪關地勢特殊,水壩興修也僅是為了蓄水防旱。內陸則大不相同,目的多為防洪。”
蔣離噤聲看著河流走向,順著流向一路往淮安城而去。
淮安城老幼婦孺居多,僅有少數持家的青壯年,他們大多以售賣手工制品,或是農作物魚類為生。
淮安雖靠近水壩,農作物尚能養活,但顆粒並不飽滿,產量也大打折扣,所以大多是留著自己吃,少數看著好些的能買個最低的價錢。
“嘉峪關最大的問題便是幹旱少雨,若是水壩的建設不能夠解決這一現象,那再修也無濟於事。
百年難遇的山洪一旦爆發,水土流失帶來的問題一樣不能解決;常年的幹旱也無法避免。”
尚游民聞言,轉頭看向直直立在岸邊的蔣離。
她的目光遠遠看向破敗不堪的淮安,波濤的水珠打濕了她的長袍尾端。
她的眉毛要比畫中的姑娘家要濃一些,此刻面帶肅穆,靜靜站在那,倒是與尚游民記憶中的蔣大人重疊了兩三分。
“既是擁有得天獨厚的水壩之利,倒不如物盡其用。”蔣離緩緩開口,隨意抖了抖沾了水的長袍:
“興修水利,挖通靈渠,便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啟唇出口的是一句話,當真落實之時卻是舉步艱難。
翌日,山洪褪去,被迫成為流民的淮安百姓在侍衛和林啟的幫助下重建淮安城。
尚游民此次來嘉峪關也帶了些侍衛,眼下挖靈渠正好能夠用上。
曲淮禮尚有要事,將衛茵留在蔣離身邊便離開了。
淮安城內,混亂的鍋碗遍布四處,不論是瓦片還是草木搭起的樓房盡數坍塌,被水沖得一幹二凈。
有的百姓在自家廢墟的周圍撿起還未被沖遠的物品,家家戶戶挨得近,要是撿到別家的也能送過去。
蔣離探勘四周的地行和布局,每一步下腳都要思量片刻,生怕踩到對於他們來說還很重要的東西。
水壩下游連接淮安西邊,但農作物大多在淮安東面,往常農民都會從另一面挑水到農地耕作,所以常常要花費大量時間。
尚游民將這段話說出來的時候,蔣離先是不解:
“他們為何不將西邊的荒地開墾?這樣不是更能節省時間和人力?”
尚游民卻道:“蔣小姐隨我來。”
行至淮安東面,一座掛在小山坡上的簡陋寺廟映入蔣離的眼簾。
此時正有一些村民忙趕忙慌地查看裏面供奉的神袛,剩下的在外打掃四周,還原如初。
“裏面供奉著雨神和豐收娘娘。”尚游民面無表情時,總能給人一種漠視一切的冷漠,此刻便是如此:
“山坡上有供奉著兩位的寺廟,他們便在山腳下開墾農田,盡管這片土地相對於西面的來說,並不適合種植農作物。”
蔣離恍然:“水土流失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土地利用不當,過分開墾以及樹木砍伐過量……”
所以淮安的土地比曦城都要松散許多,山洪一旦爆發,泥石流必然會將此處掩埋。
這就是供奉再多神袛也無法控制的事情。
尚游民點頭:“但就是官兵來了,他們也不願意放棄在寺廟腳下種植開墾,畢竟在他們看來,這邊才是被護佑著的土地。”
蔣離點頭,她知曉一些地方的百姓把對神的信仰視作不可撼動的高山,她也不打算去冒著絕大的風險去打破,便開口:
“與他們爭辯不過徒勞,我們是來解決問題的,應盡量避免新的沖突產生……
我覺得,可以將水渠挖一道延申至此。”
但這個想法才剛提出,就遭到淮安百姓的強烈反對。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