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182章
永慶十一年,西丘大疫。
疾癥蔓延至二十餘州府,所過之處屠城滅村,三步見橫屍,十步見堆骨,蠅鼠飛竄,戚怨沖天……
周邊僥幸存留的災民紛紛流逃湧入京城,寄期望於天子,貼近皇威祈求獲得一線生機。
不料平衡因此打破,染疾之人無處安身立命,索性明火執仗,大肆搜刮鋪面內的衣物吃食,待風氣漸成,書卷胭脂首飾等目所能及無不搶奪。
甚至見商戶吃癟歇業,開始將手伸向了京中的平民百姓……
一時間,疫病與災民共同摧殘席卷,整個京城風聲鶴唳,動蕩不堪。
除去存有囤糧的高門大戶,災民們忌憚護衛打手不敢亂闖,剩下的城民多半都遭了劫難,大門緊鎖,愁於營生。
不過這困境沒有維持的太久,很快宮中便派下禁軍,帶著賑災糧和草藥,鎮壓合著救濟,恩威並施,勉強穩住局面。
皇帝亦在禮部與太史局的著辦下,親自主持了一場祭祀祈福,望上蒼垂憐西丘,讓子民免受戰亂疫病之苦。
祭祀畢,宋辭倒是不知上蒼有沒有感知,從而降恩,光見著群臣每日流水似的從飛霜殿進進出出,以及皇帝心力交瘁,身子骨每況愈下。
此刻恰逢初暑時節,院中的桃枝油潤發亮,翠葉茂密。
她沈默著垂立在側,任由日光在頭頂照耀,將一張面孔晃得白無血色。
伸出手,輕捏了捏依舊青澀的果子。
毛絨紮實的手感,金燦燦的陽光,惠風和煦……世間竟如此的愜意安寧。
“小姐,該用晌飯了。”芳菲的聲音在身後響起,打斷她的思緒。
宋辭收回果子上的手,用僅自己能聽見的聲音低應,起身前往膳堂。
近期被接二連三的煩悶事困擾,她無心下廚做飯,三餐也簡化成了兩餐,有一搭無一搭的到飛霜殿的膳堂用食,胃口欠佳。
剛落座,伺候的內侍立刻奉上濕帕,將幾樣精致菜肴整齊擺放在她面前。
“宋小姐。”他低眉順眼的,滿含歉意:“現下風頭緊,已經好幾日沒有供菜車入宮了!各處食材緊缺,請您多擔待些。”
宋辭擦過手,垂眸落視線在桌上。
只是尋常晌午飯而已,卻三盤六碗,有葷有素,還有湯羹。
其中蔥醋雞,升平炙都為民間宴席正菜,取肉質細嫩的幼雞,以及精貴的羊舌鹿舌,不知要宰殺多少雞仔羊鹿才能湊出這淺淺兩碟。
這還不算完,因今年提前步入了暑熱,興許怕人沒有食欲,還特意增添了一道冷盤,蝦子和魚膾都很新鮮。
釀拌的兩道青菜也是青翠欲滴,滿含汁水,搭配上金乳酥為主食,湯羹中臥著幾顆肉糜繡丸,飯後甜點為櫻桃饆饠……
分明奢靡考究依舊,哪裏看出緊缺了?
她話中有話道:“膳司的大人們廚藝超凡絕倫,如此關頭,竟也能憑借一雙巧手,做出此般珍饈美饌,宋辭實在佩服。”
內侍按慣例代為謙詞:“小姐折煞了!整個西丘誰不知您乃廚神降世!縱然是尚食大人,那也是不敢在您面前賣弄的!”
宋辭扯扯嘴角,從鼻息中溢出一聲似笑非笑,擡起頭:“是呀,我自知為做飯的命,沒有享用的福,只是身在飛霜殿,借聖上的光才能得此殊榮。”
“既然現在京中動亂,宮門緊鎖食材緊缺,那便還是以聖上為先吧。有什麽優的好的,都留給聖上,我兩餐僅需一些黍米或窩頭,果腹即可,不必如此鋪張。”
宮城外尚還水深火熱,她幫不上忙也就算了,若在裏面坦然的享福……叫她於心何忍!
說完,內侍剛欲安撫她,稱這裏是皇宮,無論天下如何,總都有宮裏的安穩太平。
沒等他開口,撲鼻一陣香風襲來,懷寧公主邁入了膳堂。
“小辭。”她遠遠喚了一句,闊步來到桌前。
自那日動亂,德妃怕女兒回府會遇逢災民,便親自到禦前請旨,讓懷寧公主暫時留在宮中。
路上若被圍困攻擊還好說,她有大批的近身護衛,不愁殺不出一條生路。
難辦的是疫病!
都說鼠疫聞風而染疾,無孔不入,萬一那些災民身上帶著病癥,過給公主,後續再有個三長兩短……德妃知道了,恐怕會立刻追隨女兒一道而去!
皇帝敬愛德妃,寵溺公主,自然答應了這請求。
轉眼懷寧公主已經留在宮中數日,晚上宿在德妃殿裏,白天來飛霜殿侍奉陪伴皇帝,往返兩處奔波不停。
隨著日覆一日的了解,宋辭也漸漸適應了與她的相處,覺著她雖然要比自己年長,已經開府成家,生育兒女,骨子裏卻仍是個被寵壞的女孩,坦直爽朗,驕縱明媚。
“殿下。”宋辭起身叫人,並將堆到自己面前的菜肴依次端到對方附近。
懷寧公主朝她點點頭,笑意盈盈。
兩人相鄰坐下後,公主看著桌上的菜式,不禁發出一聲低嗤,抱怨道:“我看這膳司和小廚房真是才盡了!怎麽翻來覆去的,餐餐盡是這些!”
“本以為在母妃那兒吃膩了,到飛霜殿能換換口味!結果卻還是熟面孔……”她推搡了一把盤碟,有些賭氣:“煩死了!”
內侍婢女們連忙湊到跟前賠罪,並硬著頭皮詢問公主的喜好,要為她另起新竈,烹制一桌新菜肴替換。
懷寧公主托腮琢磨之際,宋辭自顧自搖搖頭,夾起一塊金乳酥,盛了兩勺湯羹,默默下肚。
“你在飛霜殿那麽久,頓頓吃這些,居然還能吃得下去呀!”公主見她不爭不搶,沒脾氣似的用食,不禁露出震驚的神情。
宋辭咽下嘴裏的食物,眼眸微微垂下幾分,沒有目標的虛虛落著,卻沒有低頭,答道:“不幸遇逢災年,天下大亂,能有得吃就已經很慶幸了,怎敢嫌棄。”
想來懷寧公主應該也不是惡人,她只是頭腦簡單,又被寵壞了,聽完下意識嘲她道:“什麽災年啊!我西丘恰值鼎盛,無非打了幾場仗,掀起點疫病!這些歷朝歷代屢見不鮮,早晚都會過去的!”
“又不是快要亡國了!你至於嘛!”
面對她的打趣,宋辭放下筷子,一點點挑起視線。
懷寧公主這番話,固然盡顯養尊處優,不知民間疾苦。
可她極力的克制住擺大道理教育人,語重心長那一套。
她誰也不敢教育,她誰也教育不起。
她只是局促且乖怯地笑笑,風輕雲淡的答:“因為您是公主呀,生來尊貴,遇到的所有事都能尋到最優解法。”
“我來自民間,不論北境還是京中,都是戰中疫中的一員。”
“若不是承著蕭家的面子來到這裏,我沒準也會風餐露宿朝不保夕。所以能在疾苦中另辟一副天地,得以安穩存活,我無時無刻都懷著慶幸,和感恩。”
她的語氣很恬淡,從容平和到極致。可聽在懷寧公主耳朵裏,卻掀起了驚天的波瀾。
高傲跋扈的眼瞳中漸漸浮現起幾絲不自然,不知是不是慚愧。
公主沒有說話,別過頭皺了皺眉,隨即壓下情緒轉回來,夾起一塊金乳酥重重咬進口中。
宋辭看著她,心裏有些不是滋味。
見她一下接著一下地往嘴裏塞,費力地扯脖子吞咽,連宋辭都替她噎得慌,起身盛了半碗湯。
“殿下請用。”
起初,公主楞了下,沒有即刻接過。
宋辭又向著她的方向擡了擡:“其實挺好喝的,您嘗嘗?”
這次公主回過神,沒有猶豫,擡手接下,對她笑了笑,笑中的意味深刻而覆雜。
——
餘後幾日,兩人無半句飯食相關的言語,偏是自成約定,到了時辰一同到膳堂用食。
懷寧公主一改往昔做派,任下面端來何等菜式,都能毫無怨言的進用,眉頭都不皺一下。
宋辭也托了公主的福,能從她口中得知許多外面的動向,雖然絕大多數都是壞消息。
“災民暴動”,“封閉入城關卡”,“禁軍醫官染病”,“屍橫遍野”……
每一個,都足以令飯桌陷入長久的寂靜。
膳堂內侍奉的宮人們噤若寒蟬,只餘兩人細微的咀嚼聲。
“小辭。”忽然,懷寧公主喃喃開口:“你知道嗎?”
“現如今,民間已然大亂了。”
宋辭深一下淺一下地飄忽點頭:“嗯,我知道。”
“不!你根本不知道!”她啪地一聲放下筷子,驟然拔高聲線,發洩般的咆哮反反覆覆回蕩在膳堂內,如浪潮一下又一下拍打在耳畔。
“什麽暴-亂什麽動蕩!只是聽他們上下嘴皮一碰,說說而已,我們根本沒有親眼見過!更什麽都不知道!”
“外面,他們染病,流離,殺人!搶奪!簡直就是人間煉獄!連禁軍都快鎮壓不住了!”
“甚至,甚至……”說及此處,她哽咽了半個字符,高高舉起手側指著虛無處:“他們闖宮門,放火,投毒!要悖逆謀反!”
“他們說……是因為我父皇昏庸無道,好戰嗜血,斬殺親子,觸怒了神明!這才惹得天降神罰!使得百姓民不聊生!”
說罷,氣急攻心,她癱頹成一團,縮在椅子上抽泣出聲:“分明我父皇勤政愛民,分明,分明是那逆子要弒父謀反!”
“宋辭!”她悲痛欲絕,每句話似乎都要用盡周身力氣:“我父皇不是!我父皇沒有!”
宋辭胸間升起悲戚,那一瞬也說不清是難過還是心痛,只覺無限蒼涼。
她也從椅子上站起身,張張嘴本想說些什麽,最後終究歸於緘默。
“宋辭……”懷寧公主委屈地看著她,然後一把抱住她,將頭偏靠在她的肩膀上:“為什麽會這樣……”
她感受著濕潤漸漸透過布料,打濕了肩頭,先是溫熱,隨後變得冰涼。
一下下輕撫公主的後背,她嘆了口氣,安慰道:“聖上會有辦法的,我們要相信他。”
在那個後晌,懷寧公主痛哭了一場,宋辭安靜的在旁陪著她。
等哭夠了,也哭累了,公主拂了兩把面頰,紅著眼圈與她共同走出膳堂,凝重著神色前往大殿。
這些天停了早朝,外面的臣子不得以入宮,內廷平時來來往往議政的群臣也少了大半。
宋辭和懷寧公主進去的時候,皇後正在殿內。
遙想上次相見,短短半年,世間卻已是滄海桑田。
堂堂一國之母,嫡生親子犯上作亂,被當街斬首,緊接著山河動蕩,風雨飄搖……她再無往昔華貴倨傲模樣,周身素凈寡淡,與皇帝也極盡疏離。
此番她僅僅本著皇後的職責,還有母族傳進宮的囑托,為皇帝出謀分憂,其餘並無半點夫妻情分。
宋辭在旁沒有說話的份,只是很期待能從皇後口中提出力挽狂瀾的良策。
但很可惜,聽完計策後的她,期望慢慢變成失望,默默垂下頭,覺得自己真是愚不可及。
他們哪裏會有什麽嚴謹科學的良策?
分流隔離,治病救人,賑災平覆,鼓舞動員……解決實際問題的辦法,一個都沒有出現。
反而是幾次三番,拉出來扯回去的著重強調一個詞匯——祭祀祈福。
是他們沈淪密法到了極致,盲目的迷信上蒼嗎?
宋辭覺得不是。
他們只是在演。
情真意切,掏心肺腑,聲淚俱下的演。
演給自己看,演給百姓看……告訴他們,你們的君主,你們信奉的統治者,為了蒼生多麽真誠多麽奮力。
而祭祀祈福這種古來最崇高的禮義,有時試圖打動上天,有時,試圖打動觀眾。
尤其在民心渙散之時,一場盛大的祭祀,祈求風調雨順,無疑最能平定人心。
於是皇帝馬不停蹄操辦了第二場祭祀大典。
當日觀禮之人不多,除了後妃皇嗣,部分朝臣宮人,連宋辭都受邀遠遠見聞。
祭禮的每一環都走在情理當中,看似非常順遂。
可疫病的殘酷,遠遠跨越過世間所有的情理,摧枯拉朽,毀天滅地,並不會因為幾場無關痛癢的作法便戛然而止。
宮中依舊焦頭爛額,宮外照樣民不聊生。
心懷憤慨者與禁軍時有沖突,更甚聚集在一起高舉火把鋤頭,企圖闖進宮門,擊破西丘最後的歲月靜好。
但更多的,還是安分無助的可憐百姓,自顧不暇,求助無門……
時日久了等不到轉機,他們便三五十人聯同到一起,自發派輕癥上山采藥,找神婆驅鬼,還在玄武街搭了個巨大的通天臺,沒日沒夜誦經祈願,望能早日脫離苦海。
瑩瑩之火,光亮甚微,散到各處很輕易便能被撲滅。可待他們抱成一團取暖,亦能成為一股撼天動地的力量。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三五十人的隊伍越來越龐大。他們接收壯年,同時也容得老幼婦孺,短短十幾天規模翻了近百倍。
其中似乎無人主事,也無人鬧事,一切亂中有序,有自願照看病患的,有自願采藥的,還有無人逼迫卻在通天臺長跪不起的……
自古民心所向,便是無窮無盡的能量。
而這股由族魂凝練而出的能量,幾經浮沈,終於劍指玉闕,要求重啟宮門,由皇族擔任主祭司,引領百姓祭天祈福,以向上蒼示誠。
自打兩位皇子發動叛亂,各個宮門便開始戒嚴封鎖。起初還是松出嚴進,直到疫病四起,就徹底下了鑰,斷了進出。
外面的人進不來,裏面的人出不去,無非透過大門,裏裏外外口頭傳遞些訊息。
現下突然要求開啟宮門,從後妃到宮人無不惶恐。甚至連意外被關進宮中的朝臣,也絲毫不喜悅於能出宮歸家陪伴親眷,而是擔憂外面的疫病會不會隨著一陣風,刮進來沾染到他們身上。
但這件事鬧出來,首當其沖波及的還是皇帝。
慣用英明神武來描繪的一國之主,此刻竟被一群草民逼迫著打開城門,還要供出一位皇族走進疫癥重重的人群當中,帶著他們祭祀祈福!
這無疑是摧折!是羞辱!猶如將他架在火上炙烤!
沈默良久,越咂巴越不是滋味,他挑起沈重的眼皮,拖長尾音問在場幾人:“想好了嗎?我們當中……究竟誰去?”
“父皇,反正您不能去!”懷寧公主率先開口:“您是天子!龍體金尊玉貴!怎能以身犯險去到那種地方呢!”
“後面與北荻和鶻族的對戰,以及對抗瘟疫,這些都要您坐鎮拿主意!您萬不能有任何閃失!”
皇帝嘆了口氣,沒有反駁,同樣也沒有認同,過了好半天才繼續問道:“琬城嶸城兩處有回話了嗎?福寧和順寧她們怎麽說?”
懷寧公主微微蹙起眉頭:“兩位皇姐不願在動蕩之際出城,都說……無能為力。”
“那老二呢?”皇帝語氣有些急迫:“銘兒願代朕前去嗎?”
懷寧公主臉色變得更差,本想遮掩,想了想,索性直言:“皇子府的人說銘兒病了,病得很重,恐怕是染疾了,無法外出。”
皇帝握著龍頭扶手的五個指頭漸漸發力:“他皇子府從謀反失敗便被封鎖,連只蚊蠅都進不去!”
“染疾?”
“哼,這疫病還真是賊得很呢!”
懷寧公主咬咬牙:“不然女兒派人去探一探實情?”
“來不及了。”他頹然一哂:“此事全憑心意,他不想去,誰也逼迫不了。”
“外面那幾個看來是指望不上了,那……便從屋內這幾人中挑選吧。”
語罷,壓力幾經流轉,將氛圍烘托得無比死寂。
皇帝眼底烏青,面如枯槁。皇後木然無謂,放眼環視一圈,了無牽掛看著旁人的孩子即將出生入死,心中竟莫名痛快歡愉。
德妃遠黛緊鎖,手中攥著帕子覆在胸口……在場兩個都是她的親生骨肉,無論如何這一刀都要砍在她的身上,叫她怎能不痛!
時間一刻又一刻的悄然流逝,化為香灰與煙霧,漸漸散於空中,無聲無形。
殿內長久的寂靜,終於在一聲脆落的少年音中終止。
“父皇,兒臣願意出宮,主持祭禮!”
三皇子不過才一個成年人腰間高矮,十歲剛出頭的年紀,還沒褪去幼兒般稚氣,生得奶乎乎白嫩嫩。可說起話來,攥緊拳頭,倒一派正色老成。
說完還沒等皇帝做出反應,德妃搶先一步從坐席上站起身,輕提裙擺,端正中不失柔弱地跪在了禦前:“陛下!鍥兒還是個孩子!請您開恩!萬不能讓他置身險境呀!”
懷寧公主也忙將弟弟拉到身後:“黃口小兒!懂什麽叫祭祀嗎你!就算讓你前去,百姓們也不會信服!你就死了這份心吧!”
“我懂!”哪知他卻十分倔強,義正言辭地堅定道:“前幾日父皇所行的祭天禮,樁樁件件兒臣都牢記在心頭,此行定能勝任!”
“而且,兒臣為父皇之子,乃真龍血脈,唯有我出宮引領百姓,才能安撫民心。”
此話一出,悄悄在飛霜殿外靠著門偷聽的宋辭,深深為三皇子的勇氣所震驚。
雖然在西丘十歲已不算年幼,但在宋辭眼裏,一直都覺得他是個不谙世事的小童。
今日,倒令她刮目相看了。
“鍥兒!”德妃聲嘶力竭的呵斥,餘後便沒有了下文,只用帕子掩住半個面孔,哭得快要暈厥過去。
皇帝見了心疼,嘴裏跟著附和幾句:“是啊,鍥兒還小,又是我西丘唯一的皇子……斷不能讓他身陷險境。”
皇後清冷出言:“怎麽就唯一一位了?沒了錚兒,那不是還有銘兒嗎?”
“呵。”皇帝冷哼一聲,反駁:“他不是染病了嗎?想來命不久矣了,皇後往後不必再將他掛在嘴邊了!”
簡而言之,繼承大統的人選,這就算是敲定下來了。
懷寧公主知道大局已定,三人當中,只有她對西丘最無足輕重,於是一咬牙,跪在德妃身側,向上首之人請旨道:“父皇,此行還是讓女兒前去吧!女兒生為公主,從小錦衣玉食,受萬民供養。既享了旁人享不到的福,自然也要擔旁人擔不起之責。”
“鈺兒願代父皇出宮,為百姓祈福!此行定幸不辱命,不會給父皇母妃丟人!”
看似覆雜實則明朗的局面,只有這一個化解方法。
該面對的總要面對。
皇帝沒有回答她,痛苦地閉上雙眼。
德妃卻突然像是被踩了尾巴似的,一改往昔溫柔典雅模樣,母雞護崽般將懷寧公主摟在胸前。
“鈺兒!鈺兒……你不能去!外面是何等模樣你不是不知道!那疫病沾染上便難逃一死!旁人避躲還來不及!你怎麽還自己往上貼呢!”
“母妃,只是出宮祈福,又沒說一定就會染上疫病!”
“糊塗丫頭!你也不想想!進到被疫病重重包裹的地界轉上一圈,就算神仙也要扒掉層皮的!怎麽可能毫發無損呢!”
“你要是染了疫病,離母妃而去,往後可讓母妃怎麽活呀!而且……你自己也是當娘的人!你要是有個差池,你想過你的夫婿和幼子嗎?你也舍得他們?”
懷寧公主想起府中已經會蹣跚學步的奶團子,不禁落下一顆清淚:“可是母妃,事已至此,我們誰都沒有辦法……這是皇族的命,也是我的命。”
皇後眉頭一挑,語氣無甚溫度:“德妃,你左不讓鍥兒去,又不讓鈺兒去,我能理解你為母的苦心,可是,那誰去呢?難道你要讓陛下親自出宮,擠進染疾的災民當中嗎?”
德妃平素縱然老實,可兔子被逼急了也會咬人,她毫無避諱的直視皇後,眼角猩紅,此刻和與世無爭再無半點幹系。
“妾自然沒有讓陛下親去的心思,只是感慨命運不公!”
“大公主二公主,二皇子,還有遠嫁藩國的三公主,他們都是陛下的血脈,肩負著同樣的責任!怎的一個兩個不願來,便可逃脫掉責任,無人譴責,也無人逼迫?到了鈺兒鍥兒便緊追不舍?”
“怎的偏我的兒女該死?難道唯獨我的子女享了皇族榮光,旁人沒有嗎?”
德妃護一對子女心切,一時癲狂顧不得許多。
可她這麽一問,倒把皇帝皇後給問沈默了,不知該如何作答是好。
皇後幹巴巴眨了眨眼睛,她自然也不願在這種話題上過多提及自己的女兒:“遠水解不了近渴,眼下能化解危機的只有這兩個孩子,德妃,你要懂事!”
“妾也想懂事,可妾身為母親,實在無法舍棄兒女去顧全什麽大局!”
“恕妾以下犯上,若那三位公主與二皇子無所擔當,非讓鈺兒鍥兒出宮,妾不依!大不了妾親自到宮外主祭!讓妾來代替自己的兩個孩子!這總行了吧!”
皇帝無奈呵斥住她:“德妃!切莫胡言亂語!你冷靜冷靜,容朕再好好想想。”
“陛下,明日便是最後期限了,若現在不頒下旨意,趁今晚做出相應準備,恐怕就要來不及了!”
“當機立斷吧!除了這樣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皇帝煩躁不堪,將頭偏到一側躲開皇後的喋喋不休。
這時,禦前的內侍湊到他身側,壓著嗓子開口:“陛下……眼前除了您與兩位殿下,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合適的人選。”
“誰?”
皇帝將頭又轉了回來,與皇後德妃近乎異口同聲。
內侍陰氣森森的一張臉孔,朝著視線盡頭的方向努了努下巴。
殿內從主子到奴才,十數道目光紛紛聚集到大殿外那被門掩著的半個身影上。
女子姿容絕艷,神貌純澈,躲避不及中夾雜幾絲慌亂,眼瞳盡顯迷茫疑惑,與無所適從……
翌日,被傾盆大雨沖刷了一整夜的清晨,雨勢完全沒有衰減的跡象。
本以為宮中會以此為由繼續拖延,卻不想卯時天明,承天門如約開啟,儀仗冒雨駛出,為天下帶來兩卷禦旨。
——
永慶十一年,西丘大疫,百姓惶惶無以度日。
天女伴君代理朝政,憂思國體,悲憫子民飽受疾苦,特請命出宮為眾生祈福。
帝為之動容敬佩,予以鸞鳥加身,親封公主,封號祈寧,享俸四百石,田地九頃,其餘參照嫡公主規格配備,準許自京城開府獨立門戶。
為開元疊新,改立年號朔德,大赦天下,為民積福。
朔德元年,元月,祈寧公主自承天門出宮,乘宮輦前往玄武街。
她身著東拼西湊,毫不合身的華服,頭頂金鳳冠,棉紗質地長巾掩面,峨眉淡掃,眼眸鎖愁,空有一襲貴氣奢靡。
偌大宮輦寬廣開闊,坐在其中卻仿如籠中的猴子,要接受來自四面八方的觀望打量。
她淺淺伸出手,滂沱雨滴敲在手心,很有重量,砸得掌中發麻。
她現在是公主了。
一個有俸祿,有田頃,沒有封地的公主。
旁人的封號都是按封地所取,亦或者封地按封號更改名字。
她呢?她算哪門子的公主?
祈寧。
無非承載著民間溝通皇族的厚望,同時背負著皇族不願擔當的風險。
她是時局所迫,逼不得已的產物。
就像是皇後身為皇子妃時戴過的這頂頭冠,順寧公主出嫁前沒選中丟下的這件禮袍,已故太後的東珠頸鏈,再搭上德妃沒怎麽穿過的,顏色剛好配得上的錦履。
不合時宜的它們,湊在一起,組成一個不合時宜的她。
宋辭笑笑,比哭好看不了哪去。
可當她將視線眺望出去,那一幕幕疾苦在她面前展開……
突然,她笑不出來了。
“停下!”
紛亂的雨點聲中,傳來她鎮靜的號令聲。
驅馬的內侍與周遭禁軍楞了下,以為她心生懼怕,要臨陣脫逃。
但她現在是名副其實的公主,還在這種關頭救皇族於危難之中,他們不敢違背她的命令,終還是將宮輦停下,只在心中暗暗期望她不要作死,免得一會兒又哭又喊的被他們押著去主祭,面子上鬧得誰都不好看。
宋辭等宮輦停穩,緩步踏至地面。
身旁禁軍撐來油傘,被她拒絕了,自原地理了理衣裝,雙手持好自己的玉圭,挺起腰脊,一步又一步地邁開,任雨點錘打,堅定不移地走向玄武街通天臺。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永慶十一年,西丘大疫。
疾癥蔓延至二十餘州府,所過之處屠城滅村,三步見橫屍,十步見堆骨,蠅鼠飛竄,戚怨沖天……
周邊僥幸存留的災民紛紛流逃湧入京城,寄期望於天子,貼近皇威祈求獲得一線生機。
不料平衡因此打破,染疾之人無處安身立命,索性明火執仗,大肆搜刮鋪面內的衣物吃食,待風氣漸成,書卷胭脂首飾等目所能及無不搶奪。
甚至見商戶吃癟歇業,開始將手伸向了京中的平民百姓……
一時間,疫病與災民共同摧殘席卷,整個京城風聲鶴唳,動蕩不堪。
除去存有囤糧的高門大戶,災民們忌憚護衛打手不敢亂闖,剩下的城民多半都遭了劫難,大門緊鎖,愁於營生。
不過這困境沒有維持的太久,很快宮中便派下禁軍,帶著賑災糧和草藥,鎮壓合著救濟,恩威並施,勉強穩住局面。
皇帝亦在禮部與太史局的著辦下,親自主持了一場祭祀祈福,望上蒼垂憐西丘,讓子民免受戰亂疫病之苦。
祭祀畢,宋辭倒是不知上蒼有沒有感知,從而降恩,光見著群臣每日流水似的從飛霜殿進進出出,以及皇帝心力交瘁,身子骨每況愈下。
此刻恰逢初暑時節,院中的桃枝油潤發亮,翠葉茂密。
她沈默著垂立在側,任由日光在頭頂照耀,將一張面孔晃得白無血色。
伸出手,輕捏了捏依舊青澀的果子。
毛絨紮實的手感,金燦燦的陽光,惠風和煦……世間竟如此的愜意安寧。
“小姐,該用晌飯了。”芳菲的聲音在身後響起,打斷她的思緒。
宋辭收回果子上的手,用僅自己能聽見的聲音低應,起身前往膳堂。
近期被接二連三的煩悶事困擾,她無心下廚做飯,三餐也簡化成了兩餐,有一搭無一搭的到飛霜殿的膳堂用食,胃口欠佳。
剛落座,伺候的內侍立刻奉上濕帕,將幾樣精致菜肴整齊擺放在她面前。
“宋小姐。”他低眉順眼的,滿含歉意:“現下風頭緊,已經好幾日沒有供菜車入宮了!各處食材緊缺,請您多擔待些。”
宋辭擦過手,垂眸落視線在桌上。
只是尋常晌午飯而已,卻三盤六碗,有葷有素,還有湯羹。
其中蔥醋雞,升平炙都為民間宴席正菜,取肉質細嫩的幼雞,以及精貴的羊舌鹿舌,不知要宰殺多少雞仔羊鹿才能湊出這淺淺兩碟。
這還不算完,因今年提前步入了暑熱,興許怕人沒有食欲,還特意增添了一道冷盤,蝦子和魚膾都很新鮮。
釀拌的兩道青菜也是青翠欲滴,滿含汁水,搭配上金乳酥為主食,湯羹中臥著幾顆肉糜繡丸,飯後甜點為櫻桃饆饠……
分明奢靡考究依舊,哪裏看出緊缺了?
她話中有話道:“膳司的大人們廚藝超凡絕倫,如此關頭,竟也能憑借一雙巧手,做出此般珍饈美饌,宋辭實在佩服。”
內侍按慣例代為謙詞:“小姐折煞了!整個西丘誰不知您乃廚神降世!縱然是尚食大人,那也是不敢在您面前賣弄的!”
宋辭扯扯嘴角,從鼻息中溢出一聲似笑非笑,擡起頭:“是呀,我自知為做飯的命,沒有享用的福,只是身在飛霜殿,借聖上的光才能得此殊榮。”
“既然現在京中動亂,宮門緊鎖食材緊缺,那便還是以聖上為先吧。有什麽優的好的,都留給聖上,我兩餐僅需一些黍米或窩頭,果腹即可,不必如此鋪張。”
宮城外尚還水深火熱,她幫不上忙也就算了,若在裏面坦然的享福……叫她於心何忍!
說完,內侍剛欲安撫她,稱這裏是皇宮,無論天下如何,總都有宮裏的安穩太平。
沒等他開口,撲鼻一陣香風襲來,懷寧公主邁入了膳堂。
“小辭。”她遠遠喚了一句,闊步來到桌前。
自那日動亂,德妃怕女兒回府會遇逢災民,便親自到禦前請旨,讓懷寧公主暫時留在宮中。
路上若被圍困攻擊還好說,她有大批的近身護衛,不愁殺不出一條生路。
難辦的是疫病!
都說鼠疫聞風而染疾,無孔不入,萬一那些災民身上帶著病癥,過給公主,後續再有個三長兩短……德妃知道了,恐怕會立刻追隨女兒一道而去!
皇帝敬愛德妃,寵溺公主,自然答應了這請求。
轉眼懷寧公主已經留在宮中數日,晚上宿在德妃殿裏,白天來飛霜殿侍奉陪伴皇帝,往返兩處奔波不停。
隨著日覆一日的了解,宋辭也漸漸適應了與她的相處,覺著她雖然要比自己年長,已經開府成家,生育兒女,骨子裏卻仍是個被寵壞的女孩,坦直爽朗,驕縱明媚。
“殿下。”宋辭起身叫人,並將堆到自己面前的菜肴依次端到對方附近。
懷寧公主朝她點點頭,笑意盈盈。
兩人相鄰坐下後,公主看著桌上的菜式,不禁發出一聲低嗤,抱怨道:“我看這膳司和小廚房真是才盡了!怎麽翻來覆去的,餐餐盡是這些!”
“本以為在母妃那兒吃膩了,到飛霜殿能換換口味!結果卻還是熟面孔……”她推搡了一把盤碟,有些賭氣:“煩死了!”
內侍婢女們連忙湊到跟前賠罪,並硬著頭皮詢問公主的喜好,要為她另起新竈,烹制一桌新菜肴替換。
懷寧公主托腮琢磨之際,宋辭自顧自搖搖頭,夾起一塊金乳酥,盛了兩勺湯羹,默默下肚。
“你在飛霜殿那麽久,頓頓吃這些,居然還能吃得下去呀!”公主見她不爭不搶,沒脾氣似的用食,不禁露出震驚的神情。
宋辭咽下嘴裏的食物,眼眸微微垂下幾分,沒有目標的虛虛落著,卻沒有低頭,答道:“不幸遇逢災年,天下大亂,能有得吃就已經很慶幸了,怎敢嫌棄。”
想來懷寧公主應該也不是惡人,她只是頭腦簡單,又被寵壞了,聽完下意識嘲她道:“什麽災年啊!我西丘恰值鼎盛,無非打了幾場仗,掀起點疫病!這些歷朝歷代屢見不鮮,早晚都會過去的!”
“又不是快要亡國了!你至於嘛!”
面對她的打趣,宋辭放下筷子,一點點挑起視線。
懷寧公主這番話,固然盡顯養尊處優,不知民間疾苦。
可她極力的克制住擺大道理教育人,語重心長那一套。
她誰也不敢教育,她誰也教育不起。
她只是局促且乖怯地笑笑,風輕雲淡的答:“因為您是公主呀,生來尊貴,遇到的所有事都能尋到最優解法。”
“我來自民間,不論北境還是京中,都是戰中疫中的一員。”
“若不是承著蕭家的面子來到這裏,我沒準也會風餐露宿朝不保夕。所以能在疾苦中另辟一副天地,得以安穩存活,我無時無刻都懷著慶幸,和感恩。”
她的語氣很恬淡,從容平和到極致。可聽在懷寧公主耳朵裏,卻掀起了驚天的波瀾。
高傲跋扈的眼瞳中漸漸浮現起幾絲不自然,不知是不是慚愧。
公主沒有說話,別過頭皺了皺眉,隨即壓下情緒轉回來,夾起一塊金乳酥重重咬進口中。
宋辭看著她,心裏有些不是滋味。
見她一下接著一下地往嘴裏塞,費力地扯脖子吞咽,連宋辭都替她噎得慌,起身盛了半碗湯。
“殿下請用。”
起初,公主楞了下,沒有即刻接過。
宋辭又向著她的方向擡了擡:“其實挺好喝的,您嘗嘗?”
這次公主回過神,沒有猶豫,擡手接下,對她笑了笑,笑中的意味深刻而覆雜。
——
餘後幾日,兩人無半句飯食相關的言語,偏是自成約定,到了時辰一同到膳堂用食。
懷寧公主一改往昔做派,任下面端來何等菜式,都能毫無怨言的進用,眉頭都不皺一下。
宋辭也托了公主的福,能從她口中得知許多外面的動向,雖然絕大多數都是壞消息。
“災民暴動”,“封閉入城關卡”,“禁軍醫官染病”,“屍橫遍野”……
每一個,都足以令飯桌陷入長久的寂靜。
膳堂內侍奉的宮人們噤若寒蟬,只餘兩人細微的咀嚼聲。
“小辭。”忽然,懷寧公主喃喃開口:“你知道嗎?”
“現如今,民間已然大亂了。”
宋辭深一下淺一下地飄忽點頭:“嗯,我知道。”
“不!你根本不知道!”她啪地一聲放下筷子,驟然拔高聲線,發洩般的咆哮反反覆覆回蕩在膳堂內,如浪潮一下又一下拍打在耳畔。
“什麽暴-亂什麽動蕩!只是聽他們上下嘴皮一碰,說說而已,我們根本沒有親眼見過!更什麽都不知道!”
“外面,他們染病,流離,殺人!搶奪!簡直就是人間煉獄!連禁軍都快鎮壓不住了!”
“甚至,甚至……”說及此處,她哽咽了半個字符,高高舉起手側指著虛無處:“他們闖宮門,放火,投毒!要悖逆謀反!”
“他們說……是因為我父皇昏庸無道,好戰嗜血,斬殺親子,觸怒了神明!這才惹得天降神罰!使得百姓民不聊生!”
說罷,氣急攻心,她癱頹成一團,縮在椅子上抽泣出聲:“分明我父皇勤政愛民,分明,分明是那逆子要弒父謀反!”
“宋辭!”她悲痛欲絕,每句話似乎都要用盡周身力氣:“我父皇不是!我父皇沒有!”
宋辭胸間升起悲戚,那一瞬也說不清是難過還是心痛,只覺無限蒼涼。
她也從椅子上站起身,張張嘴本想說些什麽,最後終究歸於緘默。
“宋辭……”懷寧公主委屈地看著她,然後一把抱住她,將頭偏靠在她的肩膀上:“為什麽會這樣……”
她感受著濕潤漸漸透過布料,打濕了肩頭,先是溫熱,隨後變得冰涼。
一下下輕撫公主的後背,她嘆了口氣,安慰道:“聖上會有辦法的,我們要相信他。”
在那個後晌,懷寧公主痛哭了一場,宋辭安靜的在旁陪著她。
等哭夠了,也哭累了,公主拂了兩把面頰,紅著眼圈與她共同走出膳堂,凝重著神色前往大殿。
這些天停了早朝,外面的臣子不得以入宮,內廷平時來來往往議政的群臣也少了大半。
宋辭和懷寧公主進去的時候,皇後正在殿內。
遙想上次相見,短短半年,世間卻已是滄海桑田。
堂堂一國之母,嫡生親子犯上作亂,被當街斬首,緊接著山河動蕩,風雨飄搖……她再無往昔華貴倨傲模樣,周身素凈寡淡,與皇帝也極盡疏離。
此番她僅僅本著皇後的職責,還有母族傳進宮的囑托,為皇帝出謀分憂,其餘並無半點夫妻情分。
宋辭在旁沒有說話的份,只是很期待能從皇後口中提出力挽狂瀾的良策。
但很可惜,聽完計策後的她,期望慢慢變成失望,默默垂下頭,覺得自己真是愚不可及。
他們哪裏會有什麽嚴謹科學的良策?
分流隔離,治病救人,賑災平覆,鼓舞動員……解決實際問題的辦法,一個都沒有出現。
反而是幾次三番,拉出來扯回去的著重強調一個詞匯——祭祀祈福。
是他們沈淪密法到了極致,盲目的迷信上蒼嗎?
宋辭覺得不是。
他們只是在演。
情真意切,掏心肺腑,聲淚俱下的演。
演給自己看,演給百姓看……告訴他們,你們的君主,你們信奉的統治者,為了蒼生多麽真誠多麽奮力。
而祭祀祈福這種古來最崇高的禮義,有時試圖打動上天,有時,試圖打動觀眾。
尤其在民心渙散之時,一場盛大的祭祀,祈求風調雨順,無疑最能平定人心。
於是皇帝馬不停蹄操辦了第二場祭祀大典。
當日觀禮之人不多,除了後妃皇嗣,部分朝臣宮人,連宋辭都受邀遠遠見聞。
祭禮的每一環都走在情理當中,看似非常順遂。
可疫病的殘酷,遠遠跨越過世間所有的情理,摧枯拉朽,毀天滅地,並不會因為幾場無關痛癢的作法便戛然而止。
宮中依舊焦頭爛額,宮外照樣民不聊生。
心懷憤慨者與禁軍時有沖突,更甚聚集在一起高舉火把鋤頭,企圖闖進宮門,擊破西丘最後的歲月靜好。
但更多的,還是安分無助的可憐百姓,自顧不暇,求助無門……
時日久了等不到轉機,他們便三五十人聯同到一起,自發派輕癥上山采藥,找神婆驅鬼,還在玄武街搭了個巨大的通天臺,沒日沒夜誦經祈願,望能早日脫離苦海。
瑩瑩之火,光亮甚微,散到各處很輕易便能被撲滅。可待他們抱成一團取暖,亦能成為一股撼天動地的力量。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三五十人的隊伍越來越龐大。他們接收壯年,同時也容得老幼婦孺,短短十幾天規模翻了近百倍。
其中似乎無人主事,也無人鬧事,一切亂中有序,有自願照看病患的,有自願采藥的,還有無人逼迫卻在通天臺長跪不起的……
自古民心所向,便是無窮無盡的能量。
而這股由族魂凝練而出的能量,幾經浮沈,終於劍指玉闕,要求重啟宮門,由皇族擔任主祭司,引領百姓祭天祈福,以向上蒼示誠。
自打兩位皇子發動叛亂,各個宮門便開始戒嚴封鎖。起初還是松出嚴進,直到疫病四起,就徹底下了鑰,斷了進出。
外面的人進不來,裏面的人出不去,無非透過大門,裏裏外外口頭傳遞些訊息。
現下突然要求開啟宮門,從後妃到宮人無不惶恐。甚至連意外被關進宮中的朝臣,也絲毫不喜悅於能出宮歸家陪伴親眷,而是擔憂外面的疫病會不會隨著一陣風,刮進來沾染到他們身上。
但這件事鬧出來,首當其沖波及的還是皇帝。
慣用英明神武來描繪的一國之主,此刻竟被一群草民逼迫著打開城門,還要供出一位皇族走進疫癥重重的人群當中,帶著他們祭祀祈福!
這無疑是摧折!是羞辱!猶如將他架在火上炙烤!
沈默良久,越咂巴越不是滋味,他挑起沈重的眼皮,拖長尾音問在場幾人:“想好了嗎?我們當中……究竟誰去?”
“父皇,反正您不能去!”懷寧公主率先開口:“您是天子!龍體金尊玉貴!怎能以身犯險去到那種地方呢!”
“後面與北荻和鶻族的對戰,以及對抗瘟疫,這些都要您坐鎮拿主意!您萬不能有任何閃失!”
皇帝嘆了口氣,沒有反駁,同樣也沒有認同,過了好半天才繼續問道:“琬城嶸城兩處有回話了嗎?福寧和順寧她們怎麽說?”
懷寧公主微微蹙起眉頭:“兩位皇姐不願在動蕩之際出城,都說……無能為力。”
“那老二呢?”皇帝語氣有些急迫:“銘兒願代朕前去嗎?”
懷寧公主臉色變得更差,本想遮掩,想了想,索性直言:“皇子府的人說銘兒病了,病得很重,恐怕是染疾了,無法外出。”
皇帝握著龍頭扶手的五個指頭漸漸發力:“他皇子府從謀反失敗便被封鎖,連只蚊蠅都進不去!”
“染疾?”
“哼,這疫病還真是賊得很呢!”
懷寧公主咬咬牙:“不然女兒派人去探一探實情?”
“來不及了。”他頹然一哂:“此事全憑心意,他不想去,誰也逼迫不了。”
“外面那幾個看來是指望不上了,那……便從屋內這幾人中挑選吧。”
語罷,壓力幾經流轉,將氛圍烘托得無比死寂。
皇帝眼底烏青,面如枯槁。皇後木然無謂,放眼環視一圈,了無牽掛看著旁人的孩子即將出生入死,心中竟莫名痛快歡愉。
德妃遠黛緊鎖,手中攥著帕子覆在胸口……在場兩個都是她的親生骨肉,無論如何這一刀都要砍在她的身上,叫她怎能不痛!
時間一刻又一刻的悄然流逝,化為香灰與煙霧,漸漸散於空中,無聲無形。
殿內長久的寂靜,終於在一聲脆落的少年音中終止。
“父皇,兒臣願意出宮,主持祭禮!”
三皇子不過才一個成年人腰間高矮,十歲剛出頭的年紀,還沒褪去幼兒般稚氣,生得奶乎乎白嫩嫩。可說起話來,攥緊拳頭,倒一派正色老成。
說完還沒等皇帝做出反應,德妃搶先一步從坐席上站起身,輕提裙擺,端正中不失柔弱地跪在了禦前:“陛下!鍥兒還是個孩子!請您開恩!萬不能讓他置身險境呀!”
懷寧公主也忙將弟弟拉到身後:“黃口小兒!懂什麽叫祭祀嗎你!就算讓你前去,百姓們也不會信服!你就死了這份心吧!”
“我懂!”哪知他卻十分倔強,義正言辭地堅定道:“前幾日父皇所行的祭天禮,樁樁件件兒臣都牢記在心頭,此行定能勝任!”
“而且,兒臣為父皇之子,乃真龍血脈,唯有我出宮引領百姓,才能安撫民心。”
此話一出,悄悄在飛霜殿外靠著門偷聽的宋辭,深深為三皇子的勇氣所震驚。
雖然在西丘十歲已不算年幼,但在宋辭眼裏,一直都覺得他是個不谙世事的小童。
今日,倒令她刮目相看了。
“鍥兒!”德妃聲嘶力竭的呵斥,餘後便沒有了下文,只用帕子掩住半個面孔,哭得快要暈厥過去。
皇帝見了心疼,嘴裏跟著附和幾句:“是啊,鍥兒還小,又是我西丘唯一的皇子……斷不能讓他身陷險境。”
皇後清冷出言:“怎麽就唯一一位了?沒了錚兒,那不是還有銘兒嗎?”
“呵。”皇帝冷哼一聲,反駁:“他不是染病了嗎?想來命不久矣了,皇後往後不必再將他掛在嘴邊了!”
簡而言之,繼承大統的人選,這就算是敲定下來了。
懷寧公主知道大局已定,三人當中,只有她對西丘最無足輕重,於是一咬牙,跪在德妃身側,向上首之人請旨道:“父皇,此行還是讓女兒前去吧!女兒生為公主,從小錦衣玉食,受萬民供養。既享了旁人享不到的福,自然也要擔旁人擔不起之責。”
“鈺兒願代父皇出宮,為百姓祈福!此行定幸不辱命,不會給父皇母妃丟人!”
看似覆雜實則明朗的局面,只有這一個化解方法。
該面對的總要面對。
皇帝沒有回答她,痛苦地閉上雙眼。
德妃卻突然像是被踩了尾巴似的,一改往昔溫柔典雅模樣,母雞護崽般將懷寧公主摟在胸前。
“鈺兒!鈺兒……你不能去!外面是何等模樣你不是不知道!那疫病沾染上便難逃一死!旁人避躲還來不及!你怎麽還自己往上貼呢!”
“母妃,只是出宮祈福,又沒說一定就會染上疫病!”
“糊塗丫頭!你也不想想!進到被疫病重重包裹的地界轉上一圈,就算神仙也要扒掉層皮的!怎麽可能毫發無損呢!”
“你要是染了疫病,離母妃而去,往後可讓母妃怎麽活呀!而且……你自己也是當娘的人!你要是有個差池,你想過你的夫婿和幼子嗎?你也舍得他們?”
懷寧公主想起府中已經會蹣跚學步的奶團子,不禁落下一顆清淚:“可是母妃,事已至此,我們誰都沒有辦法……這是皇族的命,也是我的命。”
皇後眉頭一挑,語氣無甚溫度:“德妃,你左不讓鍥兒去,又不讓鈺兒去,我能理解你為母的苦心,可是,那誰去呢?難道你要讓陛下親自出宮,擠進染疾的災民當中嗎?”
德妃平素縱然老實,可兔子被逼急了也會咬人,她毫無避諱的直視皇後,眼角猩紅,此刻和與世無爭再無半點幹系。
“妾自然沒有讓陛下親去的心思,只是感慨命運不公!”
“大公主二公主,二皇子,還有遠嫁藩國的三公主,他們都是陛下的血脈,肩負著同樣的責任!怎的一個兩個不願來,便可逃脫掉責任,無人譴責,也無人逼迫?到了鈺兒鍥兒便緊追不舍?”
“怎的偏我的兒女該死?難道唯獨我的子女享了皇族榮光,旁人沒有嗎?”
德妃護一對子女心切,一時癲狂顧不得許多。
可她這麽一問,倒把皇帝皇後給問沈默了,不知該如何作答是好。
皇後幹巴巴眨了眨眼睛,她自然也不願在這種話題上過多提及自己的女兒:“遠水解不了近渴,眼下能化解危機的只有這兩個孩子,德妃,你要懂事!”
“妾也想懂事,可妾身為母親,實在無法舍棄兒女去顧全什麽大局!”
“恕妾以下犯上,若那三位公主與二皇子無所擔當,非讓鈺兒鍥兒出宮,妾不依!大不了妾親自到宮外主祭!讓妾來代替自己的兩個孩子!這總行了吧!”
皇帝無奈呵斥住她:“德妃!切莫胡言亂語!你冷靜冷靜,容朕再好好想想。”
“陛下,明日便是最後期限了,若現在不頒下旨意,趁今晚做出相應準備,恐怕就要來不及了!”
“當機立斷吧!除了這樣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皇帝煩躁不堪,將頭偏到一側躲開皇後的喋喋不休。
這時,禦前的內侍湊到他身側,壓著嗓子開口:“陛下……眼前除了您與兩位殿下,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合適的人選。”
“誰?”
皇帝將頭又轉了回來,與皇後德妃近乎異口同聲。
內侍陰氣森森的一張臉孔,朝著視線盡頭的方向努了努下巴。
殿內從主子到奴才,十數道目光紛紛聚集到大殿外那被門掩著的半個身影上。
女子姿容絕艷,神貌純澈,躲避不及中夾雜幾絲慌亂,眼瞳盡顯迷茫疑惑,與無所適從……
翌日,被傾盆大雨沖刷了一整夜的清晨,雨勢完全沒有衰減的跡象。
本以為宮中會以此為由繼續拖延,卻不想卯時天明,承天門如約開啟,儀仗冒雨駛出,為天下帶來兩卷禦旨。
——
永慶十一年,西丘大疫,百姓惶惶無以度日。
天女伴君代理朝政,憂思國體,悲憫子民飽受疾苦,特請命出宮為眾生祈福。
帝為之動容敬佩,予以鸞鳥加身,親封公主,封號祈寧,享俸四百石,田地九頃,其餘參照嫡公主規格配備,準許自京城開府獨立門戶。
為開元疊新,改立年號朔德,大赦天下,為民積福。
朔德元年,元月,祈寧公主自承天門出宮,乘宮輦前往玄武街。
她身著東拼西湊,毫不合身的華服,頭頂金鳳冠,棉紗質地長巾掩面,峨眉淡掃,眼眸鎖愁,空有一襲貴氣奢靡。
偌大宮輦寬廣開闊,坐在其中卻仿如籠中的猴子,要接受來自四面八方的觀望打量。
她淺淺伸出手,滂沱雨滴敲在手心,很有重量,砸得掌中發麻。
她現在是公主了。
一個有俸祿,有田頃,沒有封地的公主。
旁人的封號都是按封地所取,亦或者封地按封號更改名字。
她呢?她算哪門子的公主?
祈寧。
無非承載著民間溝通皇族的厚望,同時背負著皇族不願擔當的風險。
她是時局所迫,逼不得已的產物。
就像是皇後身為皇子妃時戴過的這頂頭冠,順寧公主出嫁前沒選中丟下的這件禮袍,已故太後的東珠頸鏈,再搭上德妃沒怎麽穿過的,顏色剛好配得上的錦履。
不合時宜的它們,湊在一起,組成一個不合時宜的她。
宋辭笑笑,比哭好看不了哪去。
可當她將視線眺望出去,那一幕幕疾苦在她面前展開……
突然,她笑不出來了。
“停下!”
紛亂的雨點聲中,傳來她鎮靜的號令聲。
驅馬的內侍與周遭禁軍楞了下,以為她心生懼怕,要臨陣脫逃。
但她現在是名副其實的公主,還在這種關頭救皇族於危難之中,他們不敢違背她的命令,終還是將宮輦停下,只在心中暗暗期望她不要作死,免得一會兒又哭又喊的被他們押著去主祭,面子上鬧得誰都不好看。
宋辭等宮輦停穩,緩步踏至地面。
身旁禁軍撐來油傘,被她拒絕了,自原地理了理衣裝,雙手持好自己的玉圭,挺起腰脊,一步又一步地邁開,任雨點錘打,堅定不移地走向玄武街通天臺。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