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下)
關燈
小
中
大
第十三回(下)
【聞古韻儒士動深悲】
二人出了門,果見半空裏一輪明月,清清亮亮,冰盤一般,照得四下如同白晝。蔣銘和陸青正在荷花池邊站著,看她倆走過來了,也往敞廳上來。
廳裏早已放下桌椅,設了兩張席面,擺著各色細巧點心果品,炭爐也搬了過來,燒著湯瓶。白氏和蘭芝坐在西邊桌說話。東邊桌允中正在點茶,蔣毅和蔣鈺一旁觀看。
允中一手提著湯瓶,往茶膏上註水,一手拿著茶筅擊拂茶湯,盞內泛起濃濃的白色湯花。
少刻,把湯瓶放下了,將茶盞端給蔣毅二人瞧,看看湯花要落,急將茶筅擊拂數下,只見湯花中泛出五瓣梅花圖案,眨眼間消失不見了……
蔣鈺讚道:“好巧花樣兒!”蔣毅也笑吟吟點了點頭:“中兒點的這茶,湯色上佳,咬盞也久,我看,比你大哥點的還要好了。”
蔣鈺道:“這水是哪裏打來的?不像平日。”允中笑道:“大哥見的正是,今日這水,是從城西山上取來的泉水,不然,茶湯也不得這麽好。”
一時都聚在廳上。蔣毅左右看了看,問:“禥兒呢?”蔣鈺看向蘭芝,蘭芝起身回道:“禥兒白天玩的累了,剛剛說困,睡下了。”
這廂蔣銘跟陸青兩個說話。蔣銘知道不慣喝茶,所謂喝茶,對他不過是解渴而已,就張羅著要吃酒,笑道:“不如,咱們還是吃幾杯,行個令吧。”
蔣毅道:“飲幾杯也就罷了。又行令做什麽?吵吵鬧鬧的,豈不糟蹋了這大好月色。”
蔣銘就不言語了,提著壺給諸人斟酒。又過來這邊桌上問,白氏道:“你們吃酒,我們還是吃茶,咱們各人樂各人的。”
蔣鈺一旁道:“吃酒也慢些兒吃,別吃醉了,我今兒請了琴師,一會兒就到了!”
蔣銘坐下來,問:“大哥請了什麽琴師來?”忽然記起:“哦,我想起來了,前兩天,我和青弟在燒鍋巷,看見大哥陪一個老人家吃飯,是不是那位?”
蔣鈺笑道:“就你這雙眼睛,賊尖,這事兒,我跟父親還沒說呢。”
轉對蔣毅道:“前幾日,我在倪大尹府上,聽說有這麽個人,從長安來的,一手琴彈得古風雅韻,只是,他不是這裏人,素昔也不對人彈,又不張揚,所以知道的少。我就留了心,叫人打問,竟被我尋著了。原來這人是到溧水縣會朋友的,走了上千裏路,到地方才知那人四年前就下世了。因他和這個朋友十年前約好,今歲秋天一塊兒到臺城賞月,他才到了金陵。”
蔣毅沈吟道:“聽上去,這人行事,倒是頗具古風,倒叫我想起範式張劭,全信諾而輕生死的故事了。這麽說,他可去過臺城了?”
蔣鈺道:“是,我也覺得他這千裏赴約,讓人起敬。昨晚叫顧雲峰送他去了覆舟山下,撫琴奠酒,也算了了他一樁心願。”他說的顧雲峰是蔣府裏書辦,是個秀才。
蔣毅點頭道:“這做的好。”蔣鈺笑說道:“這兩天事多,我還沒聽過他撫琴,究竟也不知技藝如何,能不能中父親的意。”
蔣毅:“且聽聽吧,看他這行事,應該差不了的。”
允中道:“既是大哥看過的人,必定是不同流俗。”
蔣鈺:“話也不敢這麽說。你們猜猜,這琴師在長安時,並不賣藝,卻是做什麽行當的?”
允中猜道:“若說琴藝高超者,以文士最多,大哥有此一問,看來他不是個讀書人了。書上記載某人‘挾耕於霸陵’,莫非,這人是個農人?”
蔣鈺搖頭:“不是”。蔣銘道:“那我索性往偏了猜猜,或者,他是個江湖中人,任俠好武?”蔣鈺仍說不是。兩個人又猜了一回,還是不中,蔣鈺道:“還是我說了吧,這人原是個做裁縫的。”
眾人一聽,皆覺詫異,蔣銘險些將一口茶噴了出來,笑道:“這真是無奇不有!他一個裁縫,好不好的,要做一個雅人,也行吧,卻還做這個俗而又賤的營生。”
蔣毅瞅了他一眼:“雖是俗業,看他這做派卻不俗。豈不聞‘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乾坤之大,你能知道多少人事?自古以來,不但是山間林下多有隱逸,就是市井酒肆,也有賢人君子居在其中,少年人要記得恭敬謙謹,切不可驕矜淩傲,小看了世人。”
一番話說的蔣銘閉口無言,蔣鈺和允中都應道:“父親說的是。”
陸青對琴書之事所知甚少,插不上話,只在一旁聽著。
允中道:“既然彈琴,豈能不焚香”,一邊說著,一邊起身就要去取。蔣銘道:“何必麻煩,這麽敞闊的地方,焚起香來,香氣也都散了!”允中笑道:“是,我倒忘了。”覆又坐下。
蔣鈺笑說道:“三弟不妨取了來。這裏雖然敞闊,卻無風,焚起香來,香遠而益清,反倒更有意趣。”
蔣毅道:“正是這個話!況且古人彈琴,之所以‘不焚香不彈’,原是將彈琴視為莊肅之事而待之,這焚香,是為了一個‘禮’字,並非為了聞香,若是為了聞香,倒把這一樁事做的俗了。”
蔣銘略一思忖,點頭應道:“爹說的是,這正是“爾愛其羊,吾愛其禮”了,是我偏狹無知了。”
蔣毅聽他如此說,甚為喜悅,微笑不語。
於是允中起身走去,不一時,同著蘿月、菱歌並兩個小丫頭回來,不但拿了香爐香餅,還將彈琴用的案杌都搬來擺設了。就在廳前煨起一爐龍涎,果然香煙裊裊,迷離斷續,別有一樣韻致。
不覺已是戌正時分,皓月當空,蟾光滿地。那邊桌上,白氏四人本來說著家常,此刻也停下了。眾人擡眼看那空中,只見清光似水,月華如練,一時無言,俱覺襟懷寥落,神思曠然。
蔣毅道:“去年今日,銘兒叫來那二人吹簫吹笛的,也還可聽。”
蔣鈺應道:“是,我也正想起來,那日笛聲,悠揚清遠,正與這月色相配。”說著笑了:“只是簫聲淒清了些,不免叫人傷感,記得三弟還落淚了。”
蔣毅面露微笑:“中兒心地柔善,從小兒,就他愛掉眼淚。”
允中難為情,小聲嘀咕道:“大哥怎麽還記得這事,記得也就罷了,偏還要說出來。”
蔣銘一旁笑了:“三弟天生就是個吟風詠月的才子,多愁善感的妙人兒,哪裏還要人說!”允中被他說急了,叫道:“二哥——”,把眉頭一鎖,垂下頭賭氣,逗得陸青也笑了。
蔣毅瞪了蔣銘一眼,皺眉道:“這是什麽話?也拿來說自己兄弟!口沒遮攔,這就該掌嘴!”
蔣銘話一出口,也自覺言語輕薄了,後悔不疊,被老爹發作兩句,不做聲了。蔣鈺把話題岔了開去。
忽見垂花門那邊,走過三個人來。前面並排走著的,一個是李勁,另一個,正是蔣銘在燒鍋巷看到的那人,身後跟著個小童,童兒抱著琴。
蔣鈺起身迎上去,引來人到廳前,向上躬身做揖。蔣毅看那琴師,頭上裹著灰色頭巾,身穿灰布衫,腳下八搭麻鞋,幾縷胡須,約有五十來歲光景。
蔣毅還了禮,微笑說道:“先生請坐。”待他坐下了,問:“先生尊姓?”
琴師欠身答道:“不敢,賤姓荊,單名一個元字。”①
蔣毅道:“原來是荊先生。方才聽小兒說,先生琴藝高妙。就煩先生彈奏幾曲,也好讓我們開拓眼界,請教請教。”
荊元道:“大人言重了。荊元乃微賤之人,怎敢當得‘先生’。彈得幾只曲子,不過平日裏聊以自娛,消遣罷了,‘高妙’二字實不敢當。荊元這幾日,多蒙貴府大公子照顧,無以為報,理應奉侍,只怕彈的不好,有汙尊耳,還請大人勿怪。”
說畢肅然而坐,轉軫和弦,彈奏了一曲。眾人寂然無聲,只聽琴聲幽清宛轉,離落有情。別人尤可,雲貞因為遠離家人,值此中秋之夜,看到人家團圓歡笑,想起祖父此時還在路上,也不知行舟何處,是否安好,又想起家中錢老爹病重,現在不知怎樣了,心中牽掛,頓感孤清傷懷。
一曲歇了。蔣毅沈吟道:“先生這一曲瑞鶴仙影,行雲流水,莊和蘊藉,可見高超了。只是其中略覺傷感,或是先生有思鄉懷人之情。”
荊元臉上略顯驚詫,欠身答道:“大人真乃知音之人,荊元神思不在此曲,是以未盡其意,謬誤有罪!”
蔣鈺看向父親,陪笑道:“這瑞鶴仙影,本是恭賀祝禱的意思,今日中秋,荊先生異鄉客居,難免觸景傷情。心手相應,就在琴聲裏帶了出來。”
蔣毅點了點頭,微笑道:“內得於心,外應於器,能做到如此,也是荊先生技藝非凡,琴為雅樂,不如就請先生隨心彈奏,洗一洗我們這些人碌碌俗塵,如何?”
那荊元聽了這幾句話,神色反不像先前小心恭謹,坦然坐了,調了調弦,兩手放於琴上,稍停片刻,左按右挑,先一聲沈吟,緊接著兩聲泛音,如飛鳥掠波,展翼而上。
眾人一時心有所動,凝神細聽。只看他旁若無人,兩手註綽吟猱、勾抹拂挑,彈將起來。這一曲卻與前不同,仿佛天地壙埌,雲霞縹緲,龍吟鳳噦,悠游萬方,時而又如林風回旋,雁陣遠逝……其時月色泠泠,萬籟俱寂,只有琴聲鳴吟,眾人都覺神思杳渺,物我偕忘。
一曲罷,靜了半晌,蔣毅嘆息道:“先生此曲,嵚崎歷落,自在悠然,直如伊嵩雲水,巢由舊隱,隱於其中矣。”
向蔣銘和允中道:“你倆代我給先生敬一杯酒吧。”二人應聲“是”,起身過來,允中捧了勸盤,蔣銘執壺斟酒,奉給荊元。荊元飲畢謝了,覆又坐下。
蔣毅問:“此曲我還是頭一次聽聞,請問先生,此曲可有名麽?”荊元微笑答道:“這曲譜,是我有幸得遇一位奇人所贈,曲名叫做‘秋水龍翔’。”
蔣毅頷首道:“好名!所謂‘我知之濠上也’,先生雅奏,堪稱名實相得。”
又問:“先生這張琴,音色清越圓融,不見絲毫滯濁雜沓,不知可有來歷?”
荊元未及答言,與蔣鈺相視一笑。蔣鈺向蔣毅道:“先生說父親知音,其實父親不唯知音,還知琴,才剛已然被父親說中了。荊先生這琴,正是叫做‘伊嵩’,是件寶物,很值得一觀。”
荊元道:“也算不上寶物,只是有些年月了,請大人不妨瞧瞧。”就要去抱琴。
蔣毅止道:“且慢,既是寶物,還是我過來看吧。”
起身離席,眾人都站了起來,蔣銘、允中陪父親來看那琴。
蔣鈺見陸青面露倦容,知他對琴樂不感興趣,坐著無聊,悄悄叫過李勁,送他回屋歇著了。又讓蘭芝陪著白氏也回房去。
問蔣錦和雲貞:“你倆倦不倦,要回去麽?”兩人都搖頭。蔣錦笑道:“我們也想瞧瞧,是什麽寶貝。”蔣鈺:“那就一塊兒過去看看吧。”雲貞和蔣錦手拉著手,走過來看。
只見這張琴黑紅相間,約莫有三尺多長,琴額寬聳,琴腰窄峻,徽下隱約可見板面上交織的斷紋。轉過來看,背面也有斷紋,借著月光,辨認出龍池上方刻著“伊嵩”二字,池內另有“儀鳳丙子”四字。眾人思量計算了一回,原來這張琴是唐人所制,距今有三百餘年了。
蔣毅嘆道:“先生帶著這等名貴之物行走,輕裝簡從,實在是有失謹慎了!”
荊元笑答道:“大人說的是。只是荊元身無長物,平生所重,唯有這張琴而已,只好走到哪裏就帶到哪裏。所幸,走了這麽遠的路,除了府上貴人,還沒有別人認出來,都只當它是倡優賤品罷了。”
蔣毅又笑又嘆:“這寶琴,就如先生的琴藝一般,少有人識,先生這也是被褐懷玉了。”
荊元笑道:“小人豈敢。”
當下蔣毅相邀荊先生到席上飲酒,荊元執意不肯,蔣毅又命蔣銘兄弟倆給他斟酒,荊元飲了兩杯,依舊琴案前坐了。
此刻已交亥時,丫頭婆子們都下去了,李勁送了陸青之後又回轉來,允中就和李勁兩個服侍著,重新整理了杯盤,溫了茶酒,蔣鈺叫雲貞和蔣錦也過來這邊桌旁坐了。
蔣毅道:“煩請先生再彈幾曲吧。”
荊元欣然從命。這一番,聽他指下雷聲隱隱,弦上松濤陣陣。時而如穿林踏雪,灑灑落落;時而似鼓振金鳴,鏗鏗鏘鏘,直聽得人心中塊壘紛紛,意氣難平。別人也還罷了,唯蔣毅想起經年舊事,一時胸中郁累,五味雜陳,聽至肯切處,不覺愴然淚下……
是夜直到亥正時分,眾人方散了。
預知後事,且看下回。
①吳敬梓著《儒林外史》中,第五十五回(添四客述往思來 彈一曲高山流水),寫到一位琴師荊元,做裁縫為生。筆者十分喜愛這個人物,這裏借用該人名和身份,以此向先賢致敬。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聞古韻儒士動深悲】
二人出了門,果見半空裏一輪明月,清清亮亮,冰盤一般,照得四下如同白晝。蔣銘和陸青正在荷花池邊站著,看她倆走過來了,也往敞廳上來。
廳裏早已放下桌椅,設了兩張席面,擺著各色細巧點心果品,炭爐也搬了過來,燒著湯瓶。白氏和蘭芝坐在西邊桌說話。東邊桌允中正在點茶,蔣毅和蔣鈺一旁觀看。
允中一手提著湯瓶,往茶膏上註水,一手拿著茶筅擊拂茶湯,盞內泛起濃濃的白色湯花。
少刻,把湯瓶放下了,將茶盞端給蔣毅二人瞧,看看湯花要落,急將茶筅擊拂數下,只見湯花中泛出五瓣梅花圖案,眨眼間消失不見了……
蔣鈺讚道:“好巧花樣兒!”蔣毅也笑吟吟點了點頭:“中兒點的這茶,湯色上佳,咬盞也久,我看,比你大哥點的還要好了。”
蔣鈺道:“這水是哪裏打來的?不像平日。”允中笑道:“大哥見的正是,今日這水,是從城西山上取來的泉水,不然,茶湯也不得這麽好。”
一時都聚在廳上。蔣毅左右看了看,問:“禥兒呢?”蔣鈺看向蘭芝,蘭芝起身回道:“禥兒白天玩的累了,剛剛說困,睡下了。”
這廂蔣銘跟陸青兩個說話。蔣銘知道不慣喝茶,所謂喝茶,對他不過是解渴而已,就張羅著要吃酒,笑道:“不如,咱們還是吃幾杯,行個令吧。”
蔣毅道:“飲幾杯也就罷了。又行令做什麽?吵吵鬧鬧的,豈不糟蹋了這大好月色。”
蔣銘就不言語了,提著壺給諸人斟酒。又過來這邊桌上問,白氏道:“你們吃酒,我們還是吃茶,咱們各人樂各人的。”
蔣鈺一旁道:“吃酒也慢些兒吃,別吃醉了,我今兒請了琴師,一會兒就到了!”
蔣銘坐下來,問:“大哥請了什麽琴師來?”忽然記起:“哦,我想起來了,前兩天,我和青弟在燒鍋巷,看見大哥陪一個老人家吃飯,是不是那位?”
蔣鈺笑道:“就你這雙眼睛,賊尖,這事兒,我跟父親還沒說呢。”
轉對蔣毅道:“前幾日,我在倪大尹府上,聽說有這麽個人,從長安來的,一手琴彈得古風雅韻,只是,他不是這裏人,素昔也不對人彈,又不張揚,所以知道的少。我就留了心,叫人打問,竟被我尋著了。原來這人是到溧水縣會朋友的,走了上千裏路,到地方才知那人四年前就下世了。因他和這個朋友十年前約好,今歲秋天一塊兒到臺城賞月,他才到了金陵。”
蔣毅沈吟道:“聽上去,這人行事,倒是頗具古風,倒叫我想起範式張劭,全信諾而輕生死的故事了。這麽說,他可去過臺城了?”
蔣鈺道:“是,我也覺得他這千裏赴約,讓人起敬。昨晚叫顧雲峰送他去了覆舟山下,撫琴奠酒,也算了了他一樁心願。”他說的顧雲峰是蔣府裏書辦,是個秀才。
蔣毅點頭道:“這做的好。”蔣鈺笑說道:“這兩天事多,我還沒聽過他撫琴,究竟也不知技藝如何,能不能中父親的意。”
蔣毅:“且聽聽吧,看他這行事,應該差不了的。”
允中道:“既是大哥看過的人,必定是不同流俗。”
蔣鈺:“話也不敢這麽說。你們猜猜,這琴師在長安時,並不賣藝,卻是做什麽行當的?”
允中猜道:“若說琴藝高超者,以文士最多,大哥有此一問,看來他不是個讀書人了。書上記載某人‘挾耕於霸陵’,莫非,這人是個農人?”
蔣鈺搖頭:“不是”。蔣銘道:“那我索性往偏了猜猜,或者,他是個江湖中人,任俠好武?”蔣鈺仍說不是。兩個人又猜了一回,還是不中,蔣鈺道:“還是我說了吧,這人原是個做裁縫的。”
眾人一聽,皆覺詫異,蔣銘險些將一口茶噴了出來,笑道:“這真是無奇不有!他一個裁縫,好不好的,要做一個雅人,也行吧,卻還做這個俗而又賤的營生。”
蔣毅瞅了他一眼:“雖是俗業,看他這做派卻不俗。豈不聞‘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乾坤之大,你能知道多少人事?自古以來,不但是山間林下多有隱逸,就是市井酒肆,也有賢人君子居在其中,少年人要記得恭敬謙謹,切不可驕矜淩傲,小看了世人。”
一番話說的蔣銘閉口無言,蔣鈺和允中都應道:“父親說的是。”
陸青對琴書之事所知甚少,插不上話,只在一旁聽著。
允中道:“既然彈琴,豈能不焚香”,一邊說著,一邊起身就要去取。蔣銘道:“何必麻煩,這麽敞闊的地方,焚起香來,香氣也都散了!”允中笑道:“是,我倒忘了。”覆又坐下。
蔣鈺笑說道:“三弟不妨取了來。這裏雖然敞闊,卻無風,焚起香來,香遠而益清,反倒更有意趣。”
蔣毅道:“正是這個話!況且古人彈琴,之所以‘不焚香不彈’,原是將彈琴視為莊肅之事而待之,這焚香,是為了一個‘禮’字,並非為了聞香,若是為了聞香,倒把這一樁事做的俗了。”
蔣銘略一思忖,點頭應道:“爹說的是,這正是“爾愛其羊,吾愛其禮”了,是我偏狹無知了。”
蔣毅聽他如此說,甚為喜悅,微笑不語。
於是允中起身走去,不一時,同著蘿月、菱歌並兩個小丫頭回來,不但拿了香爐香餅,還將彈琴用的案杌都搬來擺設了。就在廳前煨起一爐龍涎,果然香煙裊裊,迷離斷續,別有一樣韻致。
不覺已是戌正時分,皓月當空,蟾光滿地。那邊桌上,白氏四人本來說著家常,此刻也停下了。眾人擡眼看那空中,只見清光似水,月華如練,一時無言,俱覺襟懷寥落,神思曠然。
蔣毅道:“去年今日,銘兒叫來那二人吹簫吹笛的,也還可聽。”
蔣鈺應道:“是,我也正想起來,那日笛聲,悠揚清遠,正與這月色相配。”說著笑了:“只是簫聲淒清了些,不免叫人傷感,記得三弟還落淚了。”
蔣毅面露微笑:“中兒心地柔善,從小兒,就他愛掉眼淚。”
允中難為情,小聲嘀咕道:“大哥怎麽還記得這事,記得也就罷了,偏還要說出來。”
蔣銘一旁笑了:“三弟天生就是個吟風詠月的才子,多愁善感的妙人兒,哪裏還要人說!”允中被他說急了,叫道:“二哥——”,把眉頭一鎖,垂下頭賭氣,逗得陸青也笑了。
蔣毅瞪了蔣銘一眼,皺眉道:“這是什麽話?也拿來說自己兄弟!口沒遮攔,這就該掌嘴!”
蔣銘話一出口,也自覺言語輕薄了,後悔不疊,被老爹發作兩句,不做聲了。蔣鈺把話題岔了開去。
忽見垂花門那邊,走過三個人來。前面並排走著的,一個是李勁,另一個,正是蔣銘在燒鍋巷看到的那人,身後跟著個小童,童兒抱著琴。
蔣鈺起身迎上去,引來人到廳前,向上躬身做揖。蔣毅看那琴師,頭上裹著灰色頭巾,身穿灰布衫,腳下八搭麻鞋,幾縷胡須,約有五十來歲光景。
蔣毅還了禮,微笑說道:“先生請坐。”待他坐下了,問:“先生尊姓?”
琴師欠身答道:“不敢,賤姓荊,單名一個元字。”①
蔣毅道:“原來是荊先生。方才聽小兒說,先生琴藝高妙。就煩先生彈奏幾曲,也好讓我們開拓眼界,請教請教。”
荊元道:“大人言重了。荊元乃微賤之人,怎敢當得‘先生’。彈得幾只曲子,不過平日裏聊以自娛,消遣罷了,‘高妙’二字實不敢當。荊元這幾日,多蒙貴府大公子照顧,無以為報,理應奉侍,只怕彈的不好,有汙尊耳,還請大人勿怪。”
說畢肅然而坐,轉軫和弦,彈奏了一曲。眾人寂然無聲,只聽琴聲幽清宛轉,離落有情。別人尤可,雲貞因為遠離家人,值此中秋之夜,看到人家團圓歡笑,想起祖父此時還在路上,也不知行舟何處,是否安好,又想起家中錢老爹病重,現在不知怎樣了,心中牽掛,頓感孤清傷懷。
一曲歇了。蔣毅沈吟道:“先生這一曲瑞鶴仙影,行雲流水,莊和蘊藉,可見高超了。只是其中略覺傷感,或是先生有思鄉懷人之情。”
荊元臉上略顯驚詫,欠身答道:“大人真乃知音之人,荊元神思不在此曲,是以未盡其意,謬誤有罪!”
蔣鈺看向父親,陪笑道:“這瑞鶴仙影,本是恭賀祝禱的意思,今日中秋,荊先生異鄉客居,難免觸景傷情。心手相應,就在琴聲裏帶了出來。”
蔣毅點了點頭,微笑道:“內得於心,外應於器,能做到如此,也是荊先生技藝非凡,琴為雅樂,不如就請先生隨心彈奏,洗一洗我們這些人碌碌俗塵,如何?”
那荊元聽了這幾句話,神色反不像先前小心恭謹,坦然坐了,調了調弦,兩手放於琴上,稍停片刻,左按右挑,先一聲沈吟,緊接著兩聲泛音,如飛鳥掠波,展翼而上。
眾人一時心有所動,凝神細聽。只看他旁若無人,兩手註綽吟猱、勾抹拂挑,彈將起來。這一曲卻與前不同,仿佛天地壙埌,雲霞縹緲,龍吟鳳噦,悠游萬方,時而又如林風回旋,雁陣遠逝……其時月色泠泠,萬籟俱寂,只有琴聲鳴吟,眾人都覺神思杳渺,物我偕忘。
一曲罷,靜了半晌,蔣毅嘆息道:“先生此曲,嵚崎歷落,自在悠然,直如伊嵩雲水,巢由舊隱,隱於其中矣。”
向蔣銘和允中道:“你倆代我給先生敬一杯酒吧。”二人應聲“是”,起身過來,允中捧了勸盤,蔣銘執壺斟酒,奉給荊元。荊元飲畢謝了,覆又坐下。
蔣毅問:“此曲我還是頭一次聽聞,請問先生,此曲可有名麽?”荊元微笑答道:“這曲譜,是我有幸得遇一位奇人所贈,曲名叫做‘秋水龍翔’。”
蔣毅頷首道:“好名!所謂‘我知之濠上也’,先生雅奏,堪稱名實相得。”
又問:“先生這張琴,音色清越圓融,不見絲毫滯濁雜沓,不知可有來歷?”
荊元未及答言,與蔣鈺相視一笑。蔣鈺向蔣毅道:“先生說父親知音,其實父親不唯知音,還知琴,才剛已然被父親說中了。荊先生這琴,正是叫做‘伊嵩’,是件寶物,很值得一觀。”
荊元道:“也算不上寶物,只是有些年月了,請大人不妨瞧瞧。”就要去抱琴。
蔣毅止道:“且慢,既是寶物,還是我過來看吧。”
起身離席,眾人都站了起來,蔣銘、允中陪父親來看那琴。
蔣鈺見陸青面露倦容,知他對琴樂不感興趣,坐著無聊,悄悄叫過李勁,送他回屋歇著了。又讓蘭芝陪著白氏也回房去。
問蔣錦和雲貞:“你倆倦不倦,要回去麽?”兩人都搖頭。蔣錦笑道:“我們也想瞧瞧,是什麽寶貝。”蔣鈺:“那就一塊兒過去看看吧。”雲貞和蔣錦手拉著手,走過來看。
只見這張琴黑紅相間,約莫有三尺多長,琴額寬聳,琴腰窄峻,徽下隱約可見板面上交織的斷紋。轉過來看,背面也有斷紋,借著月光,辨認出龍池上方刻著“伊嵩”二字,池內另有“儀鳳丙子”四字。眾人思量計算了一回,原來這張琴是唐人所制,距今有三百餘年了。
蔣毅嘆道:“先生帶著這等名貴之物行走,輕裝簡從,實在是有失謹慎了!”
荊元笑答道:“大人說的是。只是荊元身無長物,平生所重,唯有這張琴而已,只好走到哪裏就帶到哪裏。所幸,走了這麽遠的路,除了府上貴人,還沒有別人認出來,都只當它是倡優賤品罷了。”
蔣毅又笑又嘆:“這寶琴,就如先生的琴藝一般,少有人識,先生這也是被褐懷玉了。”
荊元笑道:“小人豈敢。”
當下蔣毅相邀荊先生到席上飲酒,荊元執意不肯,蔣毅又命蔣銘兄弟倆給他斟酒,荊元飲了兩杯,依舊琴案前坐了。
此刻已交亥時,丫頭婆子們都下去了,李勁送了陸青之後又回轉來,允中就和李勁兩個服侍著,重新整理了杯盤,溫了茶酒,蔣鈺叫雲貞和蔣錦也過來這邊桌旁坐了。
蔣毅道:“煩請先生再彈幾曲吧。”
荊元欣然從命。這一番,聽他指下雷聲隱隱,弦上松濤陣陣。時而如穿林踏雪,灑灑落落;時而似鼓振金鳴,鏗鏗鏘鏘,直聽得人心中塊壘紛紛,意氣難平。別人也還罷了,唯蔣毅想起經年舊事,一時胸中郁累,五味雜陳,聽至肯切處,不覺愴然淚下……
是夜直到亥正時分,眾人方散了。
預知後事,且看下回。
①吳敬梓著《儒林外史》中,第五十五回(添四客述往思來 彈一曲高山流水),寫到一位琴師荊元,做裁縫為生。筆者十分喜愛這個人物,這裏借用該人名和身份,以此向先賢致敬。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