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二百三十八章

關燈
第二百三十八章

天佑元年的那一場風聲鶴唳之夜,再次被提到世人眼前細細盤磨。

知情人全都閉了嘴,朝堂之上鴉雀無聲,監國太子扶著宿醉的腦袋,不甚清醒的與五皇子隔空對罵,“父皇治下出的失察之舉,你便身為人子,理有為護其聲譽,而擇閉口之行,現檢舉揭發,弄的天下盡知,你置父皇臉面何地?又置朝廷體統何物?便是這麽想敗皇父清名,累他老人家史書留垢?你一為人子的小輩,又安的什麽居心?對君對父皆視為大不孝之舉,孤本念兄弟一場,大肚予你代母歸寧省親,如今看來是孤錯了,老五,你真太令本太子失望了,今限你半月歸京入皇祠請罪,如誤期不回,一律視為不敬皇父之舉,屆時,可別怪孤代父訓子,貶爾為庶民。”

那些曾參與了舞弊弄權一行的朝工們,沒有哪次覺得太子有如此可愛過,便是對著他通紅的鼻子,腫到睜不開的眼睛,都覺得俊逸瀟灑了起來,有了些“仁君”的氣候。

太子雖然不成器,可於孝心一道卻是無人能敵,便是腦子不好使,也知道子不言父過,何況一國之君?

一國之君,不要面的麽?便是治下有失察或冤假錯案,那又怎樣?判都判了,流都流了,難道要君王自打臉頰,在天下人面前承認自己昏聵,有被人當傻子一樣的糊弄到?

錯了也是對,君要臣死臣必死,君說對錯是對錯,對了也是錯,君無戲言!

所以,換了就換了,有什麽要緊?況若沒此機遇,他能成王?恐怕連侯府的爵位都摸不著,有如今身份地位,得虧了當初動手腳的老大人們,所以,他該感謝十幾年前的那場暗流湧動,若良心未泯,就很該雙手奉上北境兵權,報答朝廷對他的恩同再造。

這看似為陛下的開脫之詞,實則是遮掩了眾知情人的欺君之罪,一場弄不好就將動蕩其尊位的危機,竟在他急欲打壓五皇子的前提下,錯有錯著的撫順了眾朝工的心,令他們覺得,或可再容他逍遙一段日子。

便是以厚顏無恥著稱的聞關二位閣老,也被太子這番驚天思維給震驚到了,沒有人會料到太子竟然能這樣為換子風波釋義,一場朝野百姓等著看後續的驚天醜聞,竟然就這樣以出乎意料的方式結了尾。

太子一錘定音,以君父錯漏,子不可揭為由,摁下了鼎沸人言,再不許任何人提及,大有將錯就錯的意思,反正兩個掉錯包的孩子前途都很好,一個考中了狀元,一個獲封了王爵,若要硬踩著君父的顏面換回來,那就換人不換銜,也算是他身為人子,為君父扯的最後一塊遮羞布了。

換人不換銜?

別說朝臣沒懂其義,連淩湙都咀嚼著這話品不出個所以然。

太子這腦回路絕了啊!

古人最重宗族血脈,認祖歸宗謂之根本,寧侯府老侯爺尚在,他若要招子歸寧,世人以孝道壓迫,子不言父過,那這新封的荒原王當如何選擇?回是不回?認是不認?

若回,那這王爵可是不能給他帶回侯府的,大徵開國皇帝和先寧柱國公可是有協詔在前的,寧氏子孫永不封王,所以淩湙若要認祖歸宗,就得先主動將王爵請削掉。

當然,為顯朝廷厚道,太子還給他們留了一條備選之路,就是銜不動人動。

兩個錯換了人生的孩子,都用自己的能力證明了自身的優秀,如此他也不忍換回身份後的他們,淪為無官無爵的普通子民,不若真正的淩氏子,也就是現今占著寧譽身份的狀元郎,去到北境做王,而真正的寧氏子,也就是現今的荒原王,回到京畿來做狀元郎。

都是大才之人,頂什麽官銜也都是在為朝廷盡忠辦差,如此,便也不羈誰坐了什麽位了。

人才啊!

這太子天天喝酒飲宴,敢情腦子沒被酒燒壞,還進化了呢!

解讀出太子真正意圖的人,誰不暗地裏豎起大拇指,誇他有急智?

朝臣一個沒得罪,還把難題甩了出去,錯了位的兩個人想要各歸各家,便自己想法子解決眼前困局,別想把那屎盆子往朝廷頭上扣上一點,朝廷可不背他們一腔子血淚的控訴,反正,不會是皇帝和朝臣的錯,要怪就怨自己命途多舛,人生曲折,否則怎麽不換別人偏偏換了你呢!

喔哦~!

提取中心思想,朝廷顏面與君父威嚴大過天,況十幾年前的瀆職錯漏,在被掉換者雙方都過有不錯的前途下,就別計較認真了,化了吧!化了吧!大事化無了吧!

段高彥一封急信,就揭開了淩湙對太子突發急智的疑惑,原來裏面竟有曲大伴的手筆。

武大帥薨逝,皇帝駕崩,前者天下發訃告,後者卻被其子隱而不發,還是淩湙承了武大帥的意,與之結交後給出的第一份誠意。

曲大伴是京畿裏面唯一知道皇帝已經不在了的人,連負責轉交信函的段高彥都不知道信裏內容。

曲大伴的這一手,立刻讓淩湙知道了他的立場和選擇,怪道他能在性情陰詭的皇帝面前,和奸滑無匹的朝臣當中游刃多年,這份不動聲色的挑事手段,任誰也追究不到真正的由頭,反正太子的荒誕遠非一日之功,有如此突發奇想,也不定是為了激發出更有意思的樂趣。

他身在那樣波雲詭譎的朝局中,必然是感知到了危險,曾經的大靠山駕崩在外,眼前的主子明顯自身難保,如此,他在夠不著江州的五皇子,與前途不甚明顯的荒原王之間,果斷選擇了擁有“先皇”遺詔的六皇子。

內侍監們從來不會真的與朝臣心連心,因為他們從入宮的第一天,就知道自己的身家性命,只有宮墻裏的主子能依托,便是站隊,也不會與朝臣站一邊,中間必然有一主相隔。

曲大伴選擇了六皇子。

只有如此,才能解釋他攛掇太子,在換子風波裏行此昏招,得罪手握兵權的北境新主之舉。

他一定沒為太子分析過,倘若六皇子逼宮,誰最有能力解他困厄的話。

笑死,狀元郎如何與王爵對標?

便是文官聲名再好,出仕便優於武官階層,那也不代表他能跳躍階層,直接與王爵叫板,且還是一個兵權在握的實爵王侯。

曲大伴暗中給太子出的昏招,旨在加速推動皇子間的奪位紛爭,因為他知道,遠在江州的五皇子根本不會搭理太子的隔空喊話,而淩湙這邊,亦不可能真的與狀元郎互換身份。

那麽大一樁可以說能顛覆現有朝堂體系的構陷案,不可能在太子輕飄飄的幾句話裏煙消雲散,更不可能有兩個互換了身份的大人,頂著滿天下戲謔的目光,默認了太子想要息事寧人,亦或草率敷衍,實則行的是庇護當年推手之人。

淩太師死有餘辜,可閔仁太子呢?牽涉其中的一幹人等,難道就免於追責?

連欺君之罪都能被刻意忽略,那依托君為上的朝綱,又有什麽值得人遵從?又憑什麽敢讓人俯首頓地?

雙標的簡直在刻意侮辱人,但有點脾氣和反骨的,都不能容忍朝廷給出的態度,所有滋生謀逆的土壤,都在這烏鴉一般黑的朝廷裏,慢慢發酵,等待迸發。

曲大伴沒有與淩湙深交過,但他能從武大帥的信函裏,推敲出他的心性,更能從北境傳來的事物裏,推測出淩湙慣常的辦事手法,就沒有受敷衍被蒙蔽的時候,堅韌雷霆的治軍手腕,註定了這不是一個好相與的人,太子想要靠君君臣臣那一套壓迫他,只能得到一個與朝廷意願背離的北境之主。

如此一來,太子便暫時得到了朝臣的支持,外援方面卻被他親手斷了個幹幹凈凈。

北境兵雖為朝廷忌憚,為皇帝猜忌,可北境兵卻也是實實在在的勤王軍,一切將要開始的謀逆,都會要顧忌一把勤王軍的威力,否則聞關一黨,早把改朝換代之事幹成了,不會蹉跎這麽多年,只為了離間武大帥與帝王間的君臣之誼。

這就是為什麽後爾眾臣在看出中間有曲大伴插手後,集體沈默之舉,因為無形中,曲大伴也做了離間朝廷與北境關系的推手,徹底將太子孤懸在了京畿裏。

他們就不相信,新的北境之主,荒原王淩湙,能真的接受這樣的敷衍處置,別說與太子,沒有像武大帥與陛下那樣建立深厚的少年情誼,就是從往日的行事上看,這荒原王手裏就沒有屈兵,換成他荒原王本身,他能屈著自己?淩湙能忍受別人屈著他?

不可能!

太子就這樣被曲大伴誘哄著,斷了自己的後路,偏他還不自知,見朝臣用比往日更謙卑的態度對他,以為自己終於贏得了他們的忠心,一高興便又犒勞了自己數位美人,宮宴日夜不綴,荒淫每時俱增。

京畿形勢一片烏煙瘴氣。

淩湙點著段高彥的來信讚嘆,曲大伴雖然選擇了六皇子,可他亦沒絕了與自己交好的路,且深知因為有著封王的援手在,便是最後六皇子登不了位,他也有自己這條後路可走。

這是一個非常擅於給自己留後路的智者,在有可選擇的餘地裏,一子多投,打著此路不通通彼徑的心思,總不能真背運的一個沒壓中吧?

至於五皇子,落在江州那幫人手裏,真若有成功登頂之日,這舊時宮內的侍從監者,怕會一個都留不下,江州豪族的手裏,累世仆役裏有專門的一支宮內監,搬進京畿就能用,根本不需要舊宮宮人。

他一舉幫太子斬斷了北境的勤王軍,為六皇子入京之舉鋪好了路,除非淩湙這邊能聽詔,當真自請削王爵回京,又或將北境兵權交予淩譽,退出帥權爭奪戰。

淩譽奉旨入北境收兵已有數日,本就被晾的心慌氣短,結果身份一經揭穿,人人便都知道了他李代桃疆之事,現在連門都不敢出,就更別提來前遵的朝廷旨意,要從武景同手裏收兵權的事了。

他都擔心自己出了門,有被推崇愛戴淩湙的兵將百姓打死的可能,頭一回嘗到了陰溝老鼠的滋味。

太子尚未體會出自己的後路被斬的事實,卻從朝臣的態度裏,品出了他們對自己頭一回生出的認同之意,一高興便賞了曲大伴美人數名。

闞衡在自己的府邸裏噴出了一口茶,驚愕瞪眼,連袁芨都無有言語為太子爭辯,他再是個保皇黨,也知道太子大勢已去。

給內侍監賞女人,比直接給男子戴綠帽更侮辱人。

歷來宮變的最大幫手出現了,閹黨之禍的苗頭被催生而出。

六皇子矯詔的廢太子聖裁終於面了世,由正北明黃大道一路傳入宮,炸的太子衣裳不整的從後宮中跑出來,站在宣儀殿前破口大罵,直指六皇子居心叵測,有故意分離他與皇父情分之疑,並且怒摔了蓋有皇帝私印的聖旨,斥令左右禦麟衛砍了來送旨的小內監。

太子拒不受詔,堅決不承認六皇子手裏的詔書真實性,並且責令朝廷上下想法子,逼請六皇子與“養病”不歸京的陛下回鑾。

此時,太子才意識到手中無兵的窘況,除了原太子府的一幫人,中間他收攏到的人手,並不足以覆蓋京畿四門,不止朝事需要依靠那幫老狐貍,連城門防衛都要靠那幫老狐貍調令手下部曲協助,真正的受制於人。

京畿皇宮成了朝官避之不及之地,太子未領六皇子手裏的聖旨,滿朝文武卻停了上朝參議國事之舉,哪怕太子派人挨個上門叫人,也沒有朝工敢在這個時候當出頭鳥,個個都以聞關二人馬首是瞻。

他二人不動,其他朝工便也不動。

太子孤立無援,這才真正體會到了孤家寡人的滋味。

六皇子劍指京畿,帶著他招攬到的大軍,舉著戍衛陛下回鑾的旗幟到了京畿北大門口,太子卻反而不敢打開城門,躲在宮墻裏摔東西砸碗的勒令京衛總督樊域,上城樓抵禦六皇子藐視皇權之罪。

他再蠢笨無腦,也從六皇子諸多推辭請見皇帝的借口中,聽出了異常,再聯合皇帝消失前的身體狀況,太子大膽猜測出了最有可能的一出戲,就是六皇子根本請不出陛下出面叫門。

皇帝不出,要麽駕崩要麽昏病不起,兩樣只要占中了一樣,都對太子的危局起到緩沖之利。

太子坐在空無一人的宣儀殿裏,啃著指甲想折,曲大伴“忠心耿耿”的陪在一旁,看似憂慮,實則挖坑般的提議,“不若太子宣荒原王入京?他本家族親都在京裏,便是六皇子為鞏固地位,也不敢拿他的家人脅迫,太子,你便曉之以情的將寧府眾人請入宮飲宴,荒原王若得知,定然會帶兵上京來的。”

六皇子招的那一幫雜魚小蝦,不會是朝中諸閣臣耄老的對手,曲大伴深知六皇子的短板,想要擁立他上位,除了獲得朝臣的支持,另一舉便是擁有勤王兵的站隊。

他想將荒原王拉入局,用淩湙去與滿朝臣工博弈。

可惜了那個被聞關二人養成的狀元郎了,如果能叫他早一步接觸到那個小皇孫,或許也不用舍近求遠的去推六皇子。

曲大伴撥動著手指,有些可惜,別人養熟的小崽子他也不敢要,萬一助其上位,又贏不得他的心,那豈不是要被過河拆橋?

所以只能是六皇子了,宮中無靠,朝中無人,想要在京畿站穩腳跟,便只能與他合作,二人互惠互利,反而能得長久。

淩湙在推測出曲大伴選中六皇子後,就讓段高彥將閔仁遺孤的消息透露給了他,目地自然是堅定的促使他,推動六皇子,與聞關一黨爭鬥。

太子卻用上位者思維理解錯了曲大伴的意思,將請入宮飲宴,理解成了羈押入宮作質,逼荒原王入京救駕之意。

於是,淩湙很快便得到了寧侯府有誥封的女眷入宮未出,而男子全部入了天牢休假的消息。

入京救駕,救誰的駕?

六皇子都明確表示皇帝在他手裏了,太子這個將下的駕還用救?

可不救,難道就幹看著三哥三嫂一家,連同府中其他親眷一起身陷牢獄?

淩湙知道所有人都在等著他反應,在關外敵騎被消退後的第三日,淩湙接了太子先前宣的旨,招了淩譽上前表示,要與他把身份換回來,也就是說,他同意按照太子說的那樣,換人不換銜的將身份換回去。

淩譽不是來收兵權的麽?

那些大佬不是等著他帶兵權回京麽?

淩湙給他這個機會,現在就拱手讓出北境兵權,他要能取,便取!

淩譽當時汗就下來了,撩袍一把跪了下來,以頭杵地連聲不敢,“王上,請收回成命,臣不敢,臣從未有奪兵之想,真的,請您一定要相信我,臣自身有幾斤幾兩,您當清楚,臣實非領兵才能,從不敢妄想成為北境之主,王上……”

淩湙垂眼看著地上埋頭不起的人,清冷的聲線裏聽不出喜怒,“可你需要讓他們看到成績,淩彥培還在冷宮等著你,淩譽,你也希望能早些擺脫這種身不由己的日子吧?現在,機會來了。”

淩譽擡頭,仰臉望著高座上的淩湙,半晌,低聲道,“是,臣想擺脫他們的控制,帶著彥培離開去過自己的生活,可……”

可我不敢賭你的寬容,萬一真動了你的兵,那怕只有死了。

淩譽重又將頭顱埋了下去,淩湙眼沈沈道,“你盡可以施為,我倒要看看我手底下的兵將,是不是旁人能以小利誘走的,這當算他們的另一種訓練了。”

歃血為盟忠貞不二,不是說說就算的,遇以利誘之的不軌者,還能堅持初心的,才是他最終想要的。

淩譽楞了一下,低頭自嘲般笑了一聲,遂點頭領命,“是,臣遵王旨便是。”

消息傳到京畿,滿朝嘩然,連太子都驚住了,一把從禦座上跳起來,捉了曲大伴的胳膊直晃,“怎麽可能?他放權了?他怎麽可能會這麽輕易的放了兵權?”

曲大伴也楞的說不出話,目光覆雜的看著太子,“殿下,他若真遵了您之前的戲謔之言,那您將無兵可用。”

太子啞然,與曲大伴面面相覷,半晌喃喃開口,“我……孤……本太子沒料他會這般選擇,那現在怎麽辦?”

荒原王讓了兵權就不是荒原王了,再詔他上京管什麽用?他要的是荒原王的兵,不是荒原王這個人,且若真與狀元郎換了位置,尤其是在他需要兵力護身的時候,簡直跟打他臉無異。

什麽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這就是了。

太子倒坐回禦座之上,咕咚一聲灌了一嘴茶,眼神直直的望著殿外陰郁的天,“他是不是在報覆孤前次的戲謔之言?故意在這個時候讓出兵權?那孤要他上京何用?”

說完眼前一亮,轉過身體望向曲大伴,“寧狀元現在成了北境兵權實際掌控者是不是?那孤改換他奉詔入京不就成了?反正他們倆個,誰手裏有兵權誰有資格上京勤王。”

越說越覺得這個主意好,喜滋滋的開始提筆揮墨,準備重新擬旨換人上京。

曲大伴額汗直冒,趕忙攔了太子道,“殿下且慢,前次詔剛頒布,今又擅改人選,會讓朝臣及百姓更加對您……”

不能讓真正的淩氏子上京,真若讓他攜兵權上京,那那幫老狐貍的如意算盤可就打著了,屆時這皇位爭無可爭,一定會是揭開真正身世的閔仁遺孤的。

曲大伴焦慮的連用詞都忘了委婉,一桿子戳到了太子的痛處。

於是話沒說完,就讓突然怒上心頭的太子一硯臺打斷了話,“孤管他們怎麽想?從拒入宮議事起,他們就不是孤的朝臣了,哼,等勤王兵入京,孤要找他們一個個算賬,全部摘了官帽發配苦寒之地,終身不得歸。”

曲大伴的額上很快滲了血,躬著的身體讓人看不清表情,血一滴滴砸在光可鑒人的地板上,很快泅成了一團,太子視而不見,繼續提筆蘸墨重新擬旨。

朝令夕改,乃君王大忌,淩湙還沒出北境,換人上京的消息就傳到了。

淩湙幹脆直接將拉成型的隊伍,直接帶去了荊北,整一副割讓北境之勢的樣子,留武景同獨面朝黨之眼。

趁此時機,他倒要看看,整個北境內裏,有多少外部勢力的侵入,正好為接下來的清理工作提供依據,免得個個都以忠心服侍大帥多年的口吻,來指責他卸磨殺驢,清除異己。

淩湙以誰都沒料到的姿態退出了北境,領著他的嫡系部隊五萬刀營兵,入駐荊北西炎城。

太子傻眼了,整個朝堂也傻眼了,誰都知道刀營的厲害,可誰也不清楚刀營的正規數目,只以為邊城那個小彈丸之地,頂多三兩萬撐死了,結果拉出來一看,竟有一掌之數。

那是個什麽概念?

那是個能撬動涼羌十萬鐵騎的實力,是除大帥親衛以外的,整個北境兵最精銳的部隊,現在被拉去荊北了,那北境還剩下什麽?夠不夠他的一擊之力?

然後,再放眼整個大徵,有沒有能與之匹敵的軍隊?

沒有。

無人敢與刀營硬拼一場的心啊!

這個荒原王,藏的太深了,以退為進,將了太子的軍不說,還在天下人面前,表現出了被逼無奈才退居荊北的委屈態,情理法皆占,甚至連擁兵自重都編排不到他。

刀營再名震天下,可也只有五萬數,與動輒以三十萬兵著稱的江州兵相比,他這點子兵有什麽資格威震京畿?

京畿方若將他這點子兵放在眼裏忌憚著,那豈不是更顯內裏空虛,名不符實?

別忘了五皇子六皇子,可時刻在覬覦著京畿大位,若探知內裏竟有不堪一擊之實,可能都不用等過夜,那攻城的大軍就要抵達城門口了。

太子一嘴的黃連啞巴虧,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淩湙帶兵入駐西炎城。

淩譽也咀嚼著一嘴的黃連,苦哈哈的與武景同眼對眼,他清楚淩湙的用意,又知道不可能真讓他在北境撿漏成勢,看著派到他身邊的薛維、婁俊才等人,都是淩湙名下有名有姓的能幹人,稍微一深想,就知道如此安排定有另外盤算的深意在了。

有心思活絡的,已經知道怎麽做了。

六皇子深籲一口氣,有些慶幸太子這個豬隊友的出爾反爾,好險叫一只虎入了京。

五皇子卻以為大徵局勢徹底亂了,是時候該他出場了,於是,在江州以皇子身份自立為王。

江州王!

他這一宣告,不僅驚了太子殿下發怒跳腳,也驚了六皇子緊迫逼宮的腳步。

大徵局勢瞬間陷入動蕩不安中,舉國上下朝事堆積,百姓的訴求與正在行進的所有大小案,全部進入停擺狀態,沒有人再有心情辦差做事,都像在等著最後一只鞋落地那樣,等著京畿大位上的最後落坐之人。

淩湙守著荊北西炎城,一邊督促著整個荊北的民生基建,一邊坐等著六皇子入京之期。

果然,沒過多久,在一個雪夜天裏,曲大伴領著他手下的內侍監們,打開了北城門,將六皇子迎入了京。

京衛總督樊域執戟護衛在側,曾經被太子趕出京的虎烈將軍,西雲線主將杜曜堅則執戟在另一側,二人冷臉看著太子被曲大伴的幹孫子們,從宣儀殿裏揪出來,然後被六皇子圈押進宗人府大牢。

爾後,六皇子當朝宣布了皇帝殯天的消息,只是將皇帝駕崩的時間往後推移了些,稱是被太子拒之京畿城門外後,帝王氣怒攻心,一時搶救不及歸了天,所以,太子最後還擔了個氣死皇父的罪,連同他自監國起做下的諸多傷國體臣民之事,他這個太子是被廢的毫無爭議。

就在所有人覺得六皇子會立即繼位登大寶時,他卻親自登了袁芨的門,由曲大伴陪著從袁家正門而入,納身拜了袁芨為太師。

袁芨堅辭不受,卻被六皇子誠心感動,終在三顧府宅之後,受了六皇子的請封,應邀上朝聽政,至於其他罷朝的官員,也因為他而陸陸續續回朝,最後,只餘聞關莫一黨,在堅持六皇子名不正言不順之詞,拒不接受他拿出來的繼位詔書。

五皇子也隔江叫嚷,稱六皇子乃竊國之賊,挾君父為己謀逆之罪遮掩,並以其數十年不得君父喜愛,其母乃卑位宮女爬床之事羞辱,力證只有身為貴妃之子的他,才有資格繼承皇帝位。

聞關一黨巴不得他大鬧,揣著手一邊看熱鬧,一邊敦促淩譽攜兵回京。

閔仁太子尚有遺孤在世的消息,不過一日便傳遍了京畿,以及大徵各州府。

淩湙卻私下裏令袁來運和杜猗投了淩譽,領著各自手底下的兵跟其回京。

袁來運本家就在京畿,杜猗就不用說了,他爹正在京畿伴著六皇子殿下,二人明面上皆有棄荒原王轉投閔仁遺孤的條件,因此,這一反水倒也顯得合情合理。

只是苦了二人被相熟又不知內情之人噴口水唾罵,往日在涼州和邊城有多威風,現今走哪上哪就有多受鄙視,更有幺雞領著武闊等人半路搞偷襲,打的二人灰頭土臉好不狼狽。

這麽一場鬧的,倒是把二人的反水之舉,給托顯的更真實了些,等二人隨著淩譽一起上京,靠著那被舊日同袍摔打出來的傷痕,倒也有驚無險的過了聞關一黨的檢驗。

淩湙自己雖然沒有上京,但他的人卻上了京,帶著北境近乎一半的兵馬,紮在了京津衛天子渡。

六皇子本以為十拿九穩的位置,沒料半途居然殺出個閔仁遺孤,一時進退兩難,那本欲撐著等眾臣三請四邀再繼位的姿態,頓時被卡在了半空,吊在那裏不知如何是好。

整個人內心裏是暴怒的,然而,他對外一慣展現的是謙和有禮,姿儀風雅之相,如此,便是怒上心頭,也不敢展現在臉上,面對袁芨和一眾跟隨的朝臣,還得扯著臉皮裝假大肚,在聞關一黨擺出證據證明淩譽的身份時,不得不捏著鼻子抹出一雙紅腫的眼,上前與之相認,弄一出叔侄遲到的溫馨相處場面來。

這就是以禮賢下士招攬人的弊端,明明性情不是這樣的,卻硬要做出這副虛偽樣,到頭來遇事只能憋著,一絲半點真實心性不敢露,也是演的極為辛苦了。

淩湙不管外面怎麽鬧,趁著大家關註的點都在大位的最終獲得者身上,領著從邊城調來的能工巧匠,開始在荊北的地輿圖上興建土木,規化百姓生活區域,又聯合保川府將掐斷的商業中轉集貿區恢覆經營,令北境商隊往來大徵四處時,著重宣傳荊北重啟集貿區的消息。

曾經在平西縣繳獲的礦脈圖,淩湙一直好好的收著,這些年北境周邊有標識的礦脈差不多都被他找了出來,而圖上標註的荊北荊南等地皆有礦物,他領著人按照圖上的標記點,在荊北的土地上,挖出了一座銀礦,一座煤山。

兩處礦產一舉解決了荊北的財務問題,也令惶惶無依的百姓重提了對生活的希翼,在其他州府熱切關註京畿動向,而無心生產不事勞動時,整個荊北百姓卻在淩湙帶人一家家的鼓動裏,燃起了比往日更加強烈的求生心理,靠著銀礦和煤山,使得百姓猶如被註入強心劑般,每日幹勁十足的來往奔忙,民心匯集,齊心協力,比任何時候都有生氣和活力。

他忙著整頓地盤,恢覆民生重啟商道,卻也未忘記被他刻意往羌族駐地引導的涼羌大軍,在京畿眾大臣還在為誰最有資格榮登大寶時,涼羌兩族的局勢也在發生變化。

首先便是老涼王,年老體弱又逢愛孫身死,在眾多兒孫的虎視眈眈裏,終沒能熬過這個冬日,死在開春前的一天,沒為空懸的單於位選出下一任繼承人,十王在其葬禮上便忍不住拔刀相向,開啟了涼羌分裂前奏。

大王子拖著傷重的身體,一頭撞進了羌主手裏,別說耍威風,連命都沒能留下,連同他自己這邊的五王、十王,一起被早有預謀的羌主給圍剿了。

羌主接收了近十萬涼兵,再加上他自己本族的兵力,一舉在沂陽山有了立足地,不用再看人眼色行事,其子突峪被封為羌太子。

涼羌二族開始為沂陽山誰做老大的事,進入一段以武論道的階段,即使知道大徵目前內部動蕩,是攻打的好時機,也沒有太多心力往大徵派兵,倒叫忙著爭奪大位的諸皇子省了心,不用擔心外敵會趁虛而入。

只是國無君,則朝事不進,各地百姓在長久訴求得不到解決後,亦開始生起動亂,四處都有效仿當時荊北義軍那樣,開始集結與不辦事的州府官員們對抗,京畿內皇位還未有分曉,大徵各處倒接連起了二三次亂民起義,再加上隆冬暴雪天的災害,更多的流民開始往京畿湧入。

大徵真正陷入了風雨飄搖階段,到淩湙將荊北治理的井井有條,民生恢覆到人人有衣食時,京畿皇城內的大位之爭,仍未有結果出來,六皇子和認宗之後改名為華臨譽的淩譽,分別被身後勢利裹挾,再加上二人意願加持,在京中掀起了一場叔侄奪位大戲,五皇子隔空叫板,奈何人不在京畿,影響力終究不如兩人有優勢,呼聲是三人中最小的一個。

在無人註意的角落,淩湙借由師傅左姬磷的引薦,去到了他的族地荊南區。

這是一塊連朝廷官員都難以涉足之地,連綿的山脈,高達丈許的灌木林,十幾人合抱不過來的百年大樹,以及沒有秘藥連靠近都不能的毒瘴,處處顯示著生人勿近的凜冽之姿。

淩湙在那裏見到了師傅左姬磷,一直念叨著要為他說媒的聖女,也見識了許多聞所未聞的蠱毒,建在山凹子裏不顯的寨子,以及數量雖少卻精悍的蠱蟲大軍。

他用鐵器和食鹽,通過師傅左姬磷打開了荊南市場,在臨近荊北最近一塊的草甸子上,開僻了獨家的南北集貿,在這處集貿交易地上,所有人都不用怕被蠱蟲上身,會有專門的驅蟲師為來往的每一位過客檢查身體,只要來此誠心做生意的,淩湙都可以保證他們的人身安全,僅這一條,就吸引到了大徵各地的商隊,紛紛組團來進貨,同時也帶來了大量的生活必須品,譬如荊南市面上最緊俏的布匹綢緞,瓷碗陶罐。

在京畿眾大人還陷在大位爭奪戰中時,淩湙已經不動聲色的與荊南土司達成了一致,除了商貿這塊,他還派出了自己的手下人,對土司手中兵力進行改造培訓,順利讓自己成為了荊南兵的總教導。

沒有收編,卻與收編無異,至少有個什麽事,引荊南兵出山一戰不費力,尤其在整個荊南民生跳躍式的變好之後,荊南土司以及左右長老,都對淩湙非常認可,早先還對左姬磷提議的婚事有猶豫,之後就變得一起催促了起來,弄的淩湙都不太敢往聖女的住所地走,就怕被人誤會,從而生出許多說不清的麻煩。

他不知道,那小聖女暗地裏都相過他了。

到春上播種之時,朝廷事農司因未及時將糧種發出,導致多地錯過了春耕季,令早因州府不辦差的百姓不滿心態達到頂鋒,一朝崩了心緒,紛紛拿起耕田農具沖向了州府差衙,打砸之後上山為寇。

淩湙望著京畿方向,終是嘆了口氣。

所有人都在為權勢爭鬥,無人在意那些貧苦求生的百姓,逼人上梁山,最後還要發兵平亂,指爾為賊。

大徵完了。

六皇子最終是撕下了溫文爾雅的面具,與淩譽針鋒相對,擡出其實為奸生子的事實,讓一直被人詬病的婢生子身份,竟有了一絲的優越感,這令遠在江州的五皇子笑的打跌,嗤之以鼻的更以母家尊榮打壓二人,朝中各派也各執己見,爭的面紅耳赤不甘認輸。

閔仁遺孤的身份確實給淩譽加分,然而,奸生所出也是事實,哪怕聞關二人刻意遮掩,在淩氏滿門被誅的舊事翻出後,仍是被有心人給挖了出來,遮無可遮。

淩譽明白,許多人表面對他恭敬有禮,實則背地裏都在嗤笑譏諷他,若非他志不在大位,怕早受不了這些人的兩面三刀,如今看著他們在自己跟前演戲,明明心裏瞧不上自己,卻還要對著自己行臣工禮,就不由的產生些暗爽的心理,很類似那種看不上我,卻還得跪我的爽歪歪心情,因左右實在無人傾訴,便一封封的信函將京畿大小事都報與淩湙,連自己的心中想法也一並寫了去,倒叫淩湙跟著看了好一場大戲。

期間當然也有人想到用淩湙來制衡京中形式,六皇子入京後的第一時間,並沒有聽曲大伴的勸告,放了寧氏押在宮中的女眷,和天牢內的男丁,而是同太子一樣,產生了用寧氏挾制淩湙的想法,哪怕他入了西炎城,可憑他手裏的五萬刀營兵,六皇子就不想放棄這樣一個可以顛倒局勢的助力。

曲大伴此時才發現,諸皇子在皇帝多年的打壓下,一個個養的眼界短淺,自高自大,將自己的尊位淩駕於任何人之上,並不考慮時局問題,也看不到自己劣勢,只以皇族身份自居,並深信無人敢反抗皇族禦令。

他有一種六皇子也成不了事的預感。

而淩譽卻說服了聞關一黨出面營救寧氏族人的話,用冤家宜解不宜結之言,讓聞關二人安排了手下官員上書,要求將滯留在宮內的寧家女眷釋放出宮,連同寧氏男丁一起放歸侯府。

以此示好遠在荊北的淩湙。

袁芨私底下也勸六皇子將寧氏眾人放歸,可惜六皇子自認未有虧待寧氏眾人的地方,都有好吃好喝的招待著,並且與袁芨商議,想詔了淩湙上京,用自身“魅力”感化收編他。

六皇子成功拉攏到了袁芨,便也認為肯定能成功拉攏到淩湙。

他猶記得自己當年在京中時,袁芨也不曾多看他一眼,現在不也接了他的請封,視他為主了麽?

可見,身份上的改變是能令一個人轉變往日舊觀的,他以前是個一無所有的空頭皇子,可現在不一樣了,他有了能問鼎大位的資格,是以,他相信,淩湙只要有腦子,就該知道怎麽選。

而正巧,淩譽也想讓淩湙上京來,倒不是來幫他奪位,而是他疲以應付現今的局勢,想盡快從中脫身出來,只有淩湙能將他從這等旋渦裏拉出來。

他憐憫的望著小算盤一堆的六皇子,覺得他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勞,尤其以招待之名行羈押之實的扣著寧氏眾人不放的臭招,簡直是在淩湙的逆鱗上蹦跶,偏他還想以此向對方邀功,就不知道他哪來的自信,以為淩湙肯定會投他。

袁來運和杜猗要不是有淩湙的指示壓著,怕早領了手下人越過天子渡往皇宮搶人了,六皇子那惺惺作態的嘴臉,叫他們都看的想吐,恨不能直接把人綁了丟江水裏去醒醒腦子。

要我主拜你為帝?想什麽呢!

至秋分時節,關於大位之爭仍未有明朗之局,國君位空懸,文殊閣由段高彥領著暫理國事,可有一半地方官是聽關謖的,許多政令下達到了地方,都被無視忽略掉了,百姓的日子更加陷入水深火熱當中,京畿裏也是人人自危,一向熱鬧的街市白天不見人,連小紅樓等旖旎之地也少了紈絝子的流連,全都被家人關在府中靜待朝局落定。

闞衡瞅著聞關二人往淩湙處遞橄欖枝的當口,聯合段高彥將奏請由荒原王出兵平亂的折子遞了上去。

朝廷因為兩派對大位繼承人的爭執,在國不可一日無主的前提下,在禦座前按了兩張椅子,分由六皇子與皇長孫華臨譽一起主理國事。

淩譽歸宗後,按宗人府序列與其餘皇孫序齒齡,當之無愧的居為長,也正因為此,才更有資格與六皇子一爭高下,讓許多朝臣翻著宗法朝規為他背書身份的尊貴合理性。

六皇子對此氣的咬牙切齒,然而對此天生尊位卻毫無辦法,只能讓人一意挖掘其母的汙點,試圖以母擊子的方式,讓淩譽失去爭奪資格。

連淩湙都沒料到一個大位之爭,竟然能爭上半年之久,也更瞧清了六皇子實際上的優柔寡斷心理,行事欠缺決斷力,恐怕袁芨和曲大伴都要嘔死了吧!

他想的沒錯,袁芨和曲大伴私底下確實已經嘔死了,二人早叫六皇子趁機登位,結果六皇子非要順天承命之說,不肯留半點汙濁於人口,死求一個正統,在大肆替先皇帝操持完葬禮後,並沒有第一時間讓禮部準備登基大典,從而錯過了最好時機,讓聞關二人等到了從北境帶兵回京的閔仁遺孤華臨譽。

而宗人府那邊,似乎更認可皇長孫的繼位資格,只要將皇長孫那卑微的生母除去就好,光一個閔仁太子為生父的名號,就夠皇長孫受用一生了。

史上又不是沒有去母留子之事,六皇子既不占長又不占尊,以侍君父疾為由,並不能單以孝道就居上。

為子為臣侍孝理所應當,不能以此為挾為憑的就以大位論之。

六皇子郁卒,深夜無人時也不知撕碎了多少張錦帛,恐怕也是後悔自己不夠果斷吧!

再有江州那邊五皇子時不時的派兵船騷擾,暗中鼓動接濟那些起義軍鬧事,擴大了大徵各州府官員與百姓的矛盾,讓民情激憤,人心不穩,致使朝廷稅務顆粒無收,百官三月無奉可領,等等事情全堆疊到一起,已經到了令朝廷對群情無法忽視的地步。

撫民剿匪之事迫在眉睫。

淩湙就在這樣的局勢裏,接到了來自京畿的聖旨,卻是六皇子和皇長孫共同使用皇帝禦印,給他加蓋的朝廷聖旨,讓他帶兵平亂。

武景同連夜到了西炎城,對著這荒誕的聖旨橫眉冷對,氣的腮幫子直跳,手指著京畿方向怒罵,“他們手裏是沒人了麽?怎麽老愛惦記你手裏這點兵?不給霍霍完了不安心是吧?小五,你聽我的,快把這聖旨扔了,反正大位至今無人,六皇子和那小鱉孫下的旨不算數,咱不用理他們,咱就安生的呆在荊北,我倒要看看他們能拿咱怎樣?”

匯聚一堂的幕僚從屬紛紛點頭,個個都義憤填膺的嚷嚷,“瞧大徵各州府都被他們霍霍成什麽樣了?若非咱們荊北接收了大半流民,那京畿城外早被逃荒的百姓堵嚴了,他們看不到這些,偏偏只看得到主上手裏的兵,不用完不算,主上,咱們不能這麽如了他們的意,不能真聽他們的調遣,絕對不能太聽詔了。”

淩湙聽手下人吵吵,自己倒坐姿安穩端正,沒有半分急切,還是殷子霽了解他,等眾人聲音平息後,方笑問,“主上是有別的考量?又或是已經有了別策應對?”

淩湙擡眼了了一下他,笑著從袖中抽出一封書信,殷子霽起身接過,先還沒露出什麽表情,後爾越看越驚訝,越看越欣喜,擡頭望向淩湙,激動道,“主上……”

旁人不知他怎如此,只知能叫一向淡定沈穩的先生洩露如此外向情緒,定然是有了不得的事情發生了,一時十幾二十雙眼睛紛紛盯向了他手中的書信。

淩湙摁著桌面起身,旁人見他一起,也立刻從位置上站起,便聽淩湙緩緩開口,“我並拿不定主意,所以想找先生商量商量,先生,往先我從未想過這條路……”

殷子霽一把輯禮到底,搶口而出,“主上,時不我待,您有這個實力,如今天時地利人和,為什麽不想?主上,您可以想,但凡您想,屬下們萬死不辭,定生死追隨。”

他說完便撩袍跪了下來,而其他人或多或少的心裏都有一個想法,今見殷先生居然跪下了,又聯合剛剛他說的話,有些機敏的,如胡濟安、薛維等文士幕僚,瞬間懂了殷子霽未說透的話語,一時也跟著激動的撩袍跪了,甚至齊聲請隨,“主上,屬下們亦願死生相隨,永不相負。”

武景同張著嘴還沒反應,酉一卻領著其他人,和稀裏糊塗看戲的幺雞一起,齊齊杵刀跪了,“主上,屬下等萬死不辭,願為主上盡忠!”

京畿眾老大人的眼睛都盯著大位,卻沒人註意到淩湙在荊北的一系列舉動,他不僅收覆了北境遺失的另兩州平州和蘚州,還與荊南蠻族結交了深厚友誼,可以說,大徵往北方向的整一條線,盡乎都在淩湙的掌控中了。

淩湙只是表面上擁有五萬刀營兵,可實際上,連同近半年來擴展的土地勢力,他不僅能從北境抽二十萬精銳,更能從荊南抽十萬蠻兵,朝廷讓他帶兵去平亂,怎麽看都有白送江山感,再有他剛才遞出來的信函,等於只要他點頭,京畿裏一直爭執不下的大位,會轉頭就到他手上。

信函是淩譽的,上面寫滿了他自己近半年來對朝局的想法,以及對自身能力的質疑,在眾大佬朝臣的裹挾下,他愈發覺得自己渺小勢孤,僅憑一個身份並不足以撼動那些世族累積的大勢,沒有人在意他的想法,他提出的撫民政策基本到不了合議階段,就被幾位大佬否了,百姓流離失所,他不是不知道,可他對此無能為力。

淩譽在信函中這樣寫道,“所謂的尊榮身份,不過是實力超然時別人敬畏的尊稱,實力不濟而忝居其位的,便如踩刀山過油鍋一樣煎熬,我以為能憑自己的學識,試著治一治這個滿目瘡痍的國土,然而現實告訴我,不能,我沒有能力讓他們聽我的,他們也不會聽我的,可笑吧?我連杖斃一個背後編排我生母,被我撞見的微末小官都不能,是以,我還能幹什麽?王上,帶兵來京畿吧!百年世族需要接受血與火的洗禮,他們太安逸了,安逸的叫人厭惡。”

淩譽的轉變讓淩湙側目,猶記得他年少時還曾慷慨陳詞,要在恢覆身份後與他一較高下,並且很不服氣的總被他壓制,言揚要在登大寶之後拿他人頭祭旗,沒料長大了倒認清了現實,不那麽自負了。

殷子霽將信函遞回給淩湙,聲音仍帶著激動後的沙啞,“主上,皇長孫,淩譽的提議屬下認為可行。”

淩譽什麽提議?

淩譽說,“王上,天下百姓久苦,朝中無人肯為他們發聲,六皇叔表面仁義愛民,然則他所有的財物都用來養了私兵,和招募一些私僚為其謀事,並未真的以民為先,我本就無意大位,可也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大位落入此等虛偽小人之手,王上,我已勸動聞關二位閣老與您交好,屆時,我將與段閣老和闞閣老一起推動您入京的事,您且接旨,順天而行。”

淩湙在治理涼州和邊城上面的功績,滿朝文武俱都有眼看,雖嘴上不承認,可心裏卻不得不承認,那一地的百姓當是大徵其他州府百姓過的最好的,連他們都忍不住派了管事往那邊做生意,只為撈到那一場富裕之財。

殷子霽摩搓著手掌,試著分析淩譽信中之意,“主上,他是想效仿前朝太孫退位讓禮賢王尊位一事?”

淩湙低頭頓了一下,擡眼望著眼巴巴瞅著他的眾人,開口,“那我要像禮賢王那樣,一直尊養著太孫,然後等年老體衰之時,再被太孫之後反咬一嘴,倒撲退位?”

所有人一驚,俱都沒往後深想。

淩湙接著又開口,“當然,或許是我以小人之心了,可是,前車之鑒,除非我能頂著滿天下人的眼睛,一碗藥藥死了後患,可是那樣,我還能正名麽?”

淩譽現在或許是真心,可當所有隱患消除,天下進入富貴平和期後,他會不會反悔?會不會再搞私底下串聯那一套?

淩湙從來不屑接手旁人手裏的燙山芋,他終於記著一句話,自己的天下自己打,自己砌房自己住,別人給的、讓的,始終不全歸自己所有,因為別人是帶反悔討還的。

淩湙指著那封被棄在地上的聖旨,“不是要我帶兵平亂麽?這旨我接了。”

殷子霽低頭稍微一想便明白了,拱手慚愧,“還是主上思慮周全,屬下竟是被這天降的餡餅砸蒙了眼,未有多想唾手可得後的麻煩,主上恕罪!”

淩湙擺擺手,沈吟半刻道,“只是這旨也不能叫我接的太輕松,總不能京畿說甚是甚,我總得叫他們付出點什麽。”

想要空口白話一張旨就差他東奔西走為朝廷賣命,哪有那麽便宜的事呢!

淩湙點著手指頭道,“點五千兵隨我進京要錢糧兵馬,我不羈哪個犄角旮旯的雜兵蟹將,總要在朝廷頭上收割一筆,總不能想要馬跑又不給馬吃草吧?朝廷但凡要臉,都不敢將我晾在城門外,剛好,我那陷在宮裏的三哥三嫂一家,也該回府了。”

天佑十六年深秋,荒原王淩湙領五千兵馬,應朝廷所請,準備帶兵平亂。

他一路出荊北入北曲長廊,走西雲線到了天子渡,將五千刀營兵陳在京畿城門外,讓不知情的百姓們以為,又是哪方諸侯或山大王來攻打京畿了,一時驚的鳥獸齊飛,人奔馬逃。

時隔十餘年,淩湙再一次站在了京畿的土地上,只是這一次不是悄悄來的,他秣馬厲兵,身穿亮銀白鎧,一丈長的斬-馬=刀橫在身側,頭戴簪纓冠,腳踏鹿皮飛雲靴,與白銀鎧輝映的墨色大氅,突顯出其修長健碩的身形,遠遠望著,極似幾十年前頭一回上京的寧柱國公。

京畿大門在緊閉了半日天後,終於還是緩緩的朝裏打開了,一列禦鱗衛從內奔出,伴著中間飛騰的馬匹馱來的一人,在雙方間距不過五丈時停馬下車,卻是一身皇孫華服的淩譽,踏著穩健的步伐迎著淩湙走了過來。

他一禮深輯到底,“荒原王入京,本殿有失遠迎,望勿怪!”

淩湙騎坐在馬上,眼神定定的望著他,稍一輕點下巴,“只你一人出城?”

朝臣呢?六皇子呢?都知道他來了,竟然敢裝死!

淩譽擡眼笑了,仰頭對上淩湙的眼神,點頭又搖頭,“除了本殿,皇族無人前來,但朝官卻有人歡迎王上的到來。”

說著半轉身朝馬車後頭望去,卻是段高彥、闞橫,以及扭扭捏捏半顯身半躲人的杜曜堅。

三人在城樓上下各派系的眼線裏,一步步的到了淩湙面前,同時俯身下拜,“請王上入京!”

請王上入京!

淩湙一腳輕磕馬腿,緩緩催動著它往京畿城門洞裏去,天光忽明忽暗間,他一兜頭從城門洞中躍入京華大道,而正前方的位置,一直往前,一直往前,便是大徵那佇立了百年的皇宮宮墻。

朱紅色的宮墻,就像前人流淌過的鮮血,便有陽光照著,也總感覺有一團陰雲籠罩著它,有讓人懼於前而裹足的威懾力。

被釋放出宮的寧氏女眷,以及相互攙扶著往家走的寧氏男丁們,正撞上騎著高頭大馬,被聲勢赫赫的兵將簇擁著往城中心走的淩湙。

那肖似寧柱國公的神彩,當時就震的所有人呆怔而立,寧振鴻拉著寧振熙腿一軟就跪了下來,口中喃喃,“五叔、五叔五叔回來了!”

是的,當年那被兜頭裹了一身孝布,不明不白就被送出京的侯府幺兒,正大光明的回來了。

他回來了!

這裏是個坦白局:從隔日更到周更時起,相信親們都感覺出來了,本文大綱從一開始做時起,就只到封王,我沒有準備打天下的細綱,後來文受到親們的喜愛,我便想擴綱,奈何實力有限,列出來的打帝位副本總不如意,再有字數會超很多很多,多到足能令我重開一本,直接殺死了我想要細細寫的心。

並非不想寫,而是不會,真的不會,我十分痛苦的感受到了自己的筆力有限,可能強行寫不出我想要的感覺,當然,我水也能水出個大家都想要的稱帝結局,然而,那會傷害了前面的整體文的質量,節奏也會因為紊亂而受到爛尾嫌疑,如此思考了大半月後,我選擇按照我本來的大綱結束,也就是封王回京。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本文就完結了,我會在番外中繼續打天下,將帝位副本用另一種文體方式表達出來,這樣就不會有破壞正文風格的傷心事發生了,番外節奏會明快些,有別於正文的正經嚴肅,也能讓我以更放松的心情寫完,不會像正文那樣得時刻繃著節奏,怕壞了一鍋粥的緊張,害,總結一句話,就是後面列的大綱與前文節奏脫節了,我怕壞菜,所以幹脆用番外的形式,繼續走劇情,嗯,就醬紫,鞠躬!

當然,親們也可以選擇不追番外,那麽,我們仍可以下本再見,我仍然以最誠摯的謝意,感謝親們一路追隨,並且沒有因為我的拖更而罵我羞辱我,我文下的小可愛們都是一群心好人美的仙女啊!很慶幸能夠遇到你們,非常慶幸。

最後再次聲明,本文沒有完結,沒有完結,沒有完結,只是文案劇情完了,全文沒有!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