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73章
等到了莊子上, 上次王浮來時住的那一排房子已經翻修加固過了, 現在擺滿了鴨毛、鵝毛, 不斷有人進進出出, 整個莊子都換了一副景象般,人人精神奕奕,
雖不是面色紅潤, 至少沒有瘦得那麽可怕了。
董阿大正在莊子上管事, 早就準備好了今天種樹要用的樹苗和工具。
早幾天,他們莊子上的人就自發聚集起來,各自領了任務去種樹, 因為大家也都聽說了東家倡導種樹的事。現在他們通過制作鴨絨被,每天的收入比之前一個月都要多,
需要耕作的田地少了, 空閑時間也多了,所以都願意去幫忙種樹。
能吃飽穿暖,是孫家莊很多人畢生都不敢想象的日子,然而他們現在已經過上了這樣的日子,並不是通過日覆一日的勞作,而是通過一床輕柔的被子,
這令他們都感到十分不可思議。
種樹小分隊來了,他們大多數是小孩子,鐵鍬都揮不動, 所以挖坑的主要是幾個大的,文同尤其慘,
要不是為了陪蘇軾,他一個孩子都快有王浮這麽大的人,至於被指揮得團團轉嗎
王瑾很有一把憨力氣,他還在那嘲笑慢條斯理尋找最佳受力點的沈括,結果沈括一鍬下去,比他挖得深多了,他也只能訕訕地閉嘴不說話。
蘇軾跟王浮同種一棵樹,泥點子濺到蘇軾臉上,王浮也不提醒他,等著看他幾時自己發現。
被王浮盯得久了,蘇軾似有察覺,問她“十娘在看什麽”
“沒什麽呀,隨便看看。”
“我總覺得你在憋著什麽壞主意——”蘇軾狡黠一笑,鐵鍬一翻,讓王浮去看。
一條肥胖粗短的地蠶正撅著屁股努力地往泥裏鉆……
“啊!”王浮的尖叫聲劃破了天際。
雖然她曾經拿狗尾巴草戲弄過王瑜,但她事實上對這些軟體的、蠕動的、黏糊糊的東西十分害怕。
狗蘇軾!
種好了樹,每個人都在樹上系了一塊牌子,打算以後若是有機會,可以不時地來看看這些他們親手種下的樹苗。
沈括去小溪邊取水,看到了王浮讓人做的簡易水車,因為孫家莊沒有大河經過,他們只能開水渠,連接小溪,把山上的水引到田裏。有時候地勢太高,董阿大就讓人把王浮前年在青神鄉下莊子改造的水車照樣做了幾架拿過來,效果非常好。孫家莊上用的很多農業工具,都是王浮改造過的,有的是她曾經見過的,有的是根據她的物理知識自己琢磨的,還有一些,是莊子上的老農總結經驗幫她改進的。
比如給麥穗和稻谷脫粒的連枷,通過用力甩動,可以快速打落谷物上的種子還有一種類似風箱的木制機器,可以搖動手柄,後面的扇葉就能把空殼的種子扇走脫粒和脫殼的機器受限於鐵器的制作,她還沒想出來該怎麽做,但已經有了初步構想……
這些東西都讓沈括覺得新奇,他跟著沈周也上山下鄉過好多次,從沒有見過其他莊子上的農人會在這些工具上下功夫,而像漚肥這樣的農業操作他也沒見過。
沈括問王浮,王浮不敢暴露自己,只好說是莊子上的老農改進的,沈括明顯不信,一直追問她,然而沈括是個聰明人,口齒伶俐,竟然把王浮說得啞口無言,只得老實招供。
“沒想到十娘還有這樣的才華,不瞞你說,我從小就對這些東西十分感興趣,只是家母對我寄予厚望,不敢辜負,只待日後為官一方,做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聽說諸葛孔明曾經做過自動運送糧草的木牛流馬,威力強大的諸葛連弩,還有孔明燈,若是再做大一些,運物載人或無不可我曾經以為這些都是旁門左
道,今日見了,方才知曉,研究出一樣更好用的東西,也是一項功績。”
古代的學術分類根本沒有物理化學,這些科學知識一般零星散落在其他學科裏,或者統稱為“旁門左道”,不被世人認可,像沈括這樣的,能夠理解王浮改造農具,發展生產力,甚至把孔明燈聯系到熱氣球的,實在是見識卓越了。
“不瞞你說,我認為諸科之外,應當有一門‘格物’科,格物致知,萬事萬物的產生和發展都有它內在的和外在的共同作用造成,如果我們能夠知道水為何向低處流,鳥為何能在天上飛,魚為何能在水裏游,我們就能像鳥一樣騰飛,像魚一樣游於四海之內,使低處的水灌溉高處的田地。就像算學一樣,用固定的公式、定理將其看似變幻不定的道理捕捉下來,用來指導另一件事。”
“就是這樣!我也是這麽想的!”沈括激動不已,恨不得上前拉住王浮的手長嘆一聲“知音難得”。
王浮字斟句酌,簡直就要把詞庫內存掏空了,仍然覺得自己只是說了個大概,沒能把物理、化學、生物區分開來,這時代也沒個理論基礎,科普清楚真難。
但沈括完全不在乎,他覺得自己的人生從此刻起,有了新的目標。
他要建立“格物”科的理論基礎。
當然,等他意識到這個範圍有多大的時候,他會哭的。大抵少年人都是有些輕狂無知的,尤其有才華的少年人。
一直到回家前王浮都沒有理蘇軾,蘇軾也怏怏的,總是偷偷拿眼睛去瞧王浮的表情,生怕她對自己露出嫌棄的表情。
十娘眼睛裏淚水轉動、要哭不哭的樣子還真是少見啊……
蘇軾傻傻地笑了起來。
為了討好王浮,蘇軾回去的時候在街邊買了幾個撥浪鼓和小風車,跟在王浮的車窗邊,不停道歉。
王浮早就原諒他了,也就是看到地蠶的那一刻心蹦了三尺高,有點惡心罷了。她只是覺得有些幻滅,心目中的偶像竟然是一個熊孩子,總歸有些接受不了。
蘇軾還在外面喋喋不休“十娘,我真的不是存心嚇你,我也沒想到你會怕成這樣。平日裏我都不會這麽做的,我就是看你呆呆的,想逗逗你……”
“好了,我原諒你了。”
求求您閉嘴叭!
現在王浮終於能夠理解趙氏面對王瑾時的心情了,就是打也不能打,罵也罵不過,因為對方比你還能說。
文同好不容易才把自己丟臉丟到家的表弟拉走,走前還特地幫他向王浮又道了一次歉。
回到家裏,文同看著懷著孕將要生產的妻子,再一次悔恨今天怎麽不在家陪著娘子偏偏要去參加什麽植樹節活動……
好在李氏並不埋怨他,反而讓小青奉上熱茶,催促兩人趕緊去沐浴更衣,免得身上寒氣太重,患了風寒。
“官人,方才大夫來過了,說我這兩天就要生了,讓我先備著產婆和人手,你看我是回娘家還是就在這宅子裏生”
文同楞了楞,以前娘子生孩子都有他娘幫忙,他是沒有請產婆的經驗的,按理來說,還是讓李氏回她娘家生比較靠譜。
“會不會叨擾岳父岳母”
李氏微微一笑“我是他們的女兒,怎麽能叫‘叨擾’我已經送信給阿娘了,她說若是官人同意,讓我明日就搬回家去。”
文同疑惑“我怎會不同意有岳母幫忙,想必娘子一定能平安無虞。”
李氏卻不說話了,靜靜地靠在文同懷裏。夫妻二人相擁而立,看著庭前的月光竹影,歲月靜好。
文同是一個男人,不懂得那些細膩的女兒心思,也不知道有些男人好面
子,像妻子生產這樣的事,絕不肯沾手,唯恐被人說成是“懼內”,好似在家說不上話似的。如果妻子去了娘家生產,又害怕別人說自己在占岳家的便宜,仿佛連妻子生產的費用都負擔不起一般……
蘇軾經過的時候,特意放輕了腳步,不去打擾這一對璧人。可回到臥房,他又有點睡不著,想起白天的事,覺得自己簡直蠢得沒眼看。
他坐起來,重新點燃了油燈,就著昏黃的燈光開始寫信。
因為拜了紀遠為師,他打算在府城多待兩年,還想把弟弟蘇轍也接過來一起學習,他們倆自小感情就好得很,離開了蘇轍,蘇軾也覺得不適應。
蘇軾先給程氏寫了一封信,說明了這裏的情況,又給蘇轍寫了一封,囑咐他把自己常用的那方硯臺帶過來。第二天和文同說了,他就把信都寄出去了。
文同陪著李氏去了李氏的娘家待產,蘇軾一個人在家他們也不放心,就送到了王家,托付給王方照顧。
如今王家的後院可是熱鬧得很,紀遠、沈括和蘇軾三人占了客房,天天在書房討論問題,就連王瑜也被他們激烈的討論聲勾住,府學也不去了,請了長假在家學習,似乎這種自由和發散式的學習模式更適合他,一下子就開了竅,寫出來的文章不再是言之無物,算學上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王浮有時候也會去書房旁聽,紀遠三人已經有了很多研究成果,雖然其中也有錯的,但王浮覺得他們已經很了不起了。相較趙家書籍鋪後院的那些學生來說,大概就是小學到大學的差距。
果然天才做什麽都能做得好……
王浮也不想說啥了,大概就是“檸檬”的味道吧。
稍後為你更新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等到了莊子上, 上次王浮來時住的那一排房子已經翻修加固過了, 現在擺滿了鴨毛、鵝毛, 不斷有人進進出出, 整個莊子都換了一副景象般,人人精神奕奕,
雖不是面色紅潤, 至少沒有瘦得那麽可怕了。
董阿大正在莊子上管事, 早就準備好了今天種樹要用的樹苗和工具。
早幾天,他們莊子上的人就自發聚集起來,各自領了任務去種樹, 因為大家也都聽說了東家倡導種樹的事。現在他們通過制作鴨絨被,每天的收入比之前一個月都要多,
需要耕作的田地少了, 空閑時間也多了,所以都願意去幫忙種樹。
能吃飽穿暖,是孫家莊很多人畢生都不敢想象的日子,然而他們現在已經過上了這樣的日子,並不是通過日覆一日的勞作,而是通過一床輕柔的被子,
這令他們都感到十分不可思議。
種樹小分隊來了,他們大多數是小孩子,鐵鍬都揮不動, 所以挖坑的主要是幾個大的,文同尤其慘,
要不是為了陪蘇軾,他一個孩子都快有王浮這麽大的人,至於被指揮得團團轉嗎
王瑾很有一把憨力氣,他還在那嘲笑慢條斯理尋找最佳受力點的沈括,結果沈括一鍬下去,比他挖得深多了,他也只能訕訕地閉嘴不說話。
蘇軾跟王浮同種一棵樹,泥點子濺到蘇軾臉上,王浮也不提醒他,等著看他幾時自己發現。
被王浮盯得久了,蘇軾似有察覺,問她“十娘在看什麽”
“沒什麽呀,隨便看看。”
“我總覺得你在憋著什麽壞主意——”蘇軾狡黠一笑,鐵鍬一翻,讓王浮去看。
一條肥胖粗短的地蠶正撅著屁股努力地往泥裏鉆……
“啊!”王浮的尖叫聲劃破了天際。
雖然她曾經拿狗尾巴草戲弄過王瑜,但她事實上對這些軟體的、蠕動的、黏糊糊的東西十分害怕。
狗蘇軾!
種好了樹,每個人都在樹上系了一塊牌子,打算以後若是有機會,可以不時地來看看這些他們親手種下的樹苗。
沈括去小溪邊取水,看到了王浮讓人做的簡易水車,因為孫家莊沒有大河經過,他們只能開水渠,連接小溪,把山上的水引到田裏。有時候地勢太高,董阿大就讓人把王浮前年在青神鄉下莊子改造的水車照樣做了幾架拿過來,效果非常好。孫家莊上用的很多農業工具,都是王浮改造過的,有的是她曾經見過的,有的是根據她的物理知識自己琢磨的,還有一些,是莊子上的老農總結經驗幫她改進的。
比如給麥穗和稻谷脫粒的連枷,通過用力甩動,可以快速打落谷物上的種子還有一種類似風箱的木制機器,可以搖動手柄,後面的扇葉就能把空殼的種子扇走脫粒和脫殼的機器受限於鐵器的制作,她還沒想出來該怎麽做,但已經有了初步構想……
這些東西都讓沈括覺得新奇,他跟著沈周也上山下鄉過好多次,從沒有見過其他莊子上的農人會在這些工具上下功夫,而像漚肥這樣的農業操作他也沒見過。
沈括問王浮,王浮不敢暴露自己,只好說是莊子上的老農改進的,沈括明顯不信,一直追問她,然而沈括是個聰明人,口齒伶俐,竟然把王浮說得啞口無言,只得老實招供。
“沒想到十娘還有這樣的才華,不瞞你說,我從小就對這些東西十分感興趣,只是家母對我寄予厚望,不敢辜負,只待日後為官一方,做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聽說諸葛孔明曾經做過自動運送糧草的木牛流馬,威力強大的諸葛連弩,還有孔明燈,若是再做大一些,運物載人或無不可我曾經以為這些都是旁門左
道,今日見了,方才知曉,研究出一樣更好用的東西,也是一項功績。”
古代的學術分類根本沒有物理化學,這些科學知識一般零星散落在其他學科裏,或者統稱為“旁門左道”,不被世人認可,像沈括這樣的,能夠理解王浮改造農具,發展生產力,甚至把孔明燈聯系到熱氣球的,實在是見識卓越了。
“不瞞你說,我認為諸科之外,應當有一門‘格物’科,格物致知,萬事萬物的產生和發展都有它內在的和外在的共同作用造成,如果我們能夠知道水為何向低處流,鳥為何能在天上飛,魚為何能在水裏游,我們就能像鳥一樣騰飛,像魚一樣游於四海之內,使低處的水灌溉高處的田地。就像算學一樣,用固定的公式、定理將其看似變幻不定的道理捕捉下來,用來指導另一件事。”
“就是這樣!我也是這麽想的!”沈括激動不已,恨不得上前拉住王浮的手長嘆一聲“知音難得”。
王浮字斟句酌,簡直就要把詞庫內存掏空了,仍然覺得自己只是說了個大概,沒能把物理、化學、生物區分開來,這時代也沒個理論基礎,科普清楚真難。
但沈括完全不在乎,他覺得自己的人生從此刻起,有了新的目標。
他要建立“格物”科的理論基礎。
當然,等他意識到這個範圍有多大的時候,他會哭的。大抵少年人都是有些輕狂無知的,尤其有才華的少年人。
一直到回家前王浮都沒有理蘇軾,蘇軾也怏怏的,總是偷偷拿眼睛去瞧王浮的表情,生怕她對自己露出嫌棄的表情。
十娘眼睛裏淚水轉動、要哭不哭的樣子還真是少見啊……
蘇軾傻傻地笑了起來。
為了討好王浮,蘇軾回去的時候在街邊買了幾個撥浪鼓和小風車,跟在王浮的車窗邊,不停道歉。
王浮早就原諒他了,也就是看到地蠶的那一刻心蹦了三尺高,有點惡心罷了。她只是覺得有些幻滅,心目中的偶像竟然是一個熊孩子,總歸有些接受不了。
蘇軾還在外面喋喋不休“十娘,我真的不是存心嚇你,我也沒想到你會怕成這樣。平日裏我都不會這麽做的,我就是看你呆呆的,想逗逗你……”
“好了,我原諒你了。”
求求您閉嘴叭!
現在王浮終於能夠理解趙氏面對王瑾時的心情了,就是打也不能打,罵也罵不過,因為對方比你還能說。
文同好不容易才把自己丟臉丟到家的表弟拉走,走前還特地幫他向王浮又道了一次歉。
回到家裏,文同看著懷著孕將要生產的妻子,再一次悔恨今天怎麽不在家陪著娘子偏偏要去參加什麽植樹節活動……
好在李氏並不埋怨他,反而讓小青奉上熱茶,催促兩人趕緊去沐浴更衣,免得身上寒氣太重,患了風寒。
“官人,方才大夫來過了,說我這兩天就要生了,讓我先備著產婆和人手,你看我是回娘家還是就在這宅子裏生”
文同楞了楞,以前娘子生孩子都有他娘幫忙,他是沒有請產婆的經驗的,按理來說,還是讓李氏回她娘家生比較靠譜。
“會不會叨擾岳父岳母”
李氏微微一笑“我是他們的女兒,怎麽能叫‘叨擾’我已經送信給阿娘了,她說若是官人同意,讓我明日就搬回家去。”
文同疑惑“我怎會不同意有岳母幫忙,想必娘子一定能平安無虞。”
李氏卻不說話了,靜靜地靠在文同懷裏。夫妻二人相擁而立,看著庭前的月光竹影,歲月靜好。
文同是一個男人,不懂得那些細膩的女兒心思,也不知道有些男人好面
子,像妻子生產這樣的事,絕不肯沾手,唯恐被人說成是“懼內”,好似在家說不上話似的。如果妻子去了娘家生產,又害怕別人說自己在占岳家的便宜,仿佛連妻子生產的費用都負擔不起一般……
蘇軾經過的時候,特意放輕了腳步,不去打擾這一對璧人。可回到臥房,他又有點睡不著,想起白天的事,覺得自己簡直蠢得沒眼看。
他坐起來,重新點燃了油燈,就著昏黃的燈光開始寫信。
因為拜了紀遠為師,他打算在府城多待兩年,還想把弟弟蘇轍也接過來一起學習,他們倆自小感情就好得很,離開了蘇轍,蘇軾也覺得不適應。
蘇軾先給程氏寫了一封信,說明了這裏的情況,又給蘇轍寫了一封,囑咐他把自己常用的那方硯臺帶過來。第二天和文同說了,他就把信都寄出去了。
文同陪著李氏去了李氏的娘家待產,蘇軾一個人在家他們也不放心,就送到了王家,托付給王方照顧。
如今王家的後院可是熱鬧得很,紀遠、沈括和蘇軾三人占了客房,天天在書房討論問題,就連王瑜也被他們激烈的討論聲勾住,府學也不去了,請了長假在家學習,似乎這種自由和發散式的學習模式更適合他,一下子就開了竅,寫出來的文章不再是言之無物,算學上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王浮有時候也會去書房旁聽,紀遠三人已經有了很多研究成果,雖然其中也有錯的,但王浮覺得他們已經很了不起了。相較趙家書籍鋪後院的那些學生來說,大概就是小學到大學的差距。
果然天才做什麽都能做得好……
王浮也不想說啥了,大概就是“檸檬”的味道吧。
稍後為你更新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