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38章
程氏當然知道蘇軾不是在擡杠, 也不是在責怪她做飯不好吃, 蘇軾一向孝順,
她做出來的好吃的不好吃的他吃了都是一臉滿足的模樣。他的話卻勾起了程氏的另一層想法——蘇軾似乎與王家來往過密了。
要說她的兒子什麽脾性, 她是最清楚不過了,這孩子天資聰穎, 自幼就跟人精似的, 很討人喜歡,
但要說他特別喜歡什麽別的人,她卻看不太出來,因為他對誰都很有禮貌, 都很熱情,都很體貼。自從王家人來了眉山, 這孩子就隔三差五地跑去王家,
還主動指導王家的那個小娘子讀書,這太不尋常了。
難道是——
程氏心中有了計較,面上就帶了幾分笑意,問蘇軾“和仲,你覺得王家的兩個小郎君如何”
“阿娘你問這個幹嘛”
“識人明事也是學習的一部分,我看你爹爹就是識人不明, 又過於清高,不屑於迎合主考官的喜好,這才屢試不第。”程氏並不太在乎蘇洵考不考得中進士,
但蘇洵頗為此事自苦,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才華和學識了,
蘇洵這幾年過得不快,與科舉不第有很大的關系。程氏這麽說,也是為了敲打一下蘇軾,不希望他也變得和他爹爹一樣。
“王家兩位哥哥性格開朗豁達,待人接物真誠友善,都挺好的。”
“學習方面呢”
蘇軾撓了撓頭,這個他還真不好說,王瑾在學習上一貫不開竅,文章寫得還不如同叔,王瑜學習雖然刻苦,但顯然才氣不足,文章浮華雕飾,而且他喜歡掉書袋,但有時候用的典故真的不恰當。蘇軾也不想跟他娘撒謊,就硬著頭皮實話實說了。
程氏沈吟片刻,嘆了口氣,王家家風不錯,但底蘊終究還是差了些,王方只是鄉下私塾教書的,他兩個弟弟都是小官小吏,家族長輩或親戚中也沒有什麽大人物,官場上人脈一片空白,這一代兩個孩子又資質平庸,將來要出頭可謂是天方夜譚。若和仲娶了這種家庭出身的妻子,不說有所助力,不拖後腿就已經是萬幸了,她對蘇軾的期望很高,不希望蘇軾在婚事上栽了跟頭,將來官人歸家責怪於她。蘇家雖不算富裕,但程家家境不錯,程氏自己的父兄都在朝為官,蘇軾的舅舅也是進士及第,做了官的人。蘇洵和蘇軾、蘇轍,都是極有讀書天賦的,這一點讓程氏頗為自豪,將來父子三人同榜登科也不是不可能,蘇家的未來,在她眼裏已經是可見的光輝榮耀了。
於是她隱晦提及,希望蘇軾註意男女大防,離王家的女孩子遠一點,尤其是十娘。
蘇軾聽明白了他娘的囑咐,卻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在他看來,王浮就像他的親妹妹一樣,親近喜愛都是理所應當的,誰能不喜歡長得軟軟糯糯又有一手好廚藝的小娘子呢程氏的話讓他十分沮喪,他以為是自己娘親不喜歡十娘,所以才這樣說。
蘇軾暗中下定決心,要讓程氏喜歡上王浮。
飯後,蘇軾帶著蘇轍去書房讀書,下午他們都不用去學堂,今日是七夕,雖說是女子的節日,但他們學堂裏的孩子都不大,暫時沒有科考的壓力,夫子也就時不時的給他們放假,或者布置作業讓他們自己回家看書寫字。程氏已經帶著他的兩個姐姐準備乞巧事宜去了,吩咐他帶好弟弟,不要讓弟弟去危險的地方,也不要帶他出門瞎晃悠。
蘇軾不以為然,但也恭恭敬敬地答應了。兄弟倆在書房讀書,他們家的書房很大,有不少書,不過蘇軾從小就被蘇洵“騙”著都通讀過了,說“騙”是毫不為過的,蘇軾才剛剛有椅子那麽高的時候,說話還不利索,他爹就開始抓著他給他啟蒙,蘇洵自己少年時讀書不夠認真,雖有才氣
,但對仕途沒什麽興趣,人家說他是二十七歲有了兒子蘇軾,才奮發圖強開始讀書的,這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蘇家是耕讀之家,唐朝時出過蘇味道,三度為相,但到了蘇軾祖父蘇序這一代,已經式微了。蘇序娶妻史氏,生三子,蘇澹、蘇渙、蘇洵,都很有讀書天賦,蘇渙進士及第後,稍稍改善了家裏的條件,蘇洵就在這樣毫無壓力的情況下長大了,雖然讀書不認真,但他的天賦才氣還是掩蓋不住的,不然以程氏的出身和家境,絕不會下嫁給他。
當年蘇家是很窮的,蘇軾祖父甚至還要親自下田種地,而程氏家境很好,若不是看中了蘇洵本人的條件不錯,這門婚事根本成不了。也是程氏嫁到蘇家來,帶了比較豐厚的嫁妝,又經過了十多年經營,蘇家才在眉山紗縠巷立足。
蘇軾出生後,蘇洵可能是幡然醒悟,讀書愈加認真起來,可蘇軾三歲的時候,他的大哥早夭,這使蘇洵十分傷痛,不久後蘇轍出生,稍稍緩解了蘇洵的悲痛,他也由此更加註重蘇軾的教育。
為了讓天性好動,根本坐不住的蘇軾定下來讀書,蘇洵想了一個辦法,他把家裏的書房劃為“禁區”,不許蘇軾進去,又裝模作樣地在蘇軾面前看書,卻從不把書給他看,一見他看過來,立刻把書藏起來,這勾起了蘇軾讀書的興趣,他偷偷摸摸地鉆進書房看他爹的書,卻發現上面的字自己一個都不認識,只好去求他爹爹教他讀書。
後來蘇轍出生,一天天長大,父子倆如法炮制,又勾著蘇轍讀書,這時蘇軾已經對書本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還能主動帶著弟弟讀書。
蘇轍抱著《史記》看得津津有味,蘇軾突然打破了書房裏的靜默,問他“同叔,你有沒有莫名其妙地討厭過一個人”
“嗯兄長討厭誰”
“不是我,是阿娘,我看她好像不大喜歡十娘。”
“怎麽會呢阿娘見到十娘的時候挺親熱的,應該不會討厭她吧”
蘇軾也不明白,又問“你覺得,怎麽才能讓阿娘喜歡上十娘”
蘇轍不假思索“讓阿娘吃一次十娘為她做的飯。”
蘇軾撫掌大笑“此計妙哉!”
蘇軾找到機會還是在中元節前一天,這天他發現程氏臉色有些蒼白,神思恍惚,似乎是生了病,他主動從學堂請了半天假,陪在程氏身邊端茶遞水,一副孝子模樣。午膳的時候,程氏只動了兩口就吃不下了,她吩咐下人搬了張椅子放在廊下,對著面前的青翠叢竹繡起了花,那地方是整個蘇家最涼爽的地方,穿堂風吹過來,十分舒服,綠竹颯颯,也很有意境,蘇軾平日也常常在那裏習字。蘇軾知道,程氏可能是有些中了暑氣,腸胃不適,所以才吃不下去。
蘇軾趁程氏不註意,一溜煙跑了出去,到了王家。
王浮正在研究怎麽做蛋撻,王家的其他人基本都在午睡,她只睡了一會兒就爬起來了,天氣有點熱,她睡不著。陳三把蘇軾迎進來,王浮從廚房出來,身上還紮著圍裙和襻膊,站在廊下望著他。
蘇軾朝她擺手,讓她不用過來迎接,自己快步走過來,見王浮手上拿著“糕點”,便問“十娘今日又研究出了什麽好東西”
王浮苦惱地回道“這是我想出來的一樣新式甜點,可做出來了又覺得哪裏不對。”可能是牛奶不好,奶油又打得不到位,蛋撻吃起來沒那麽香甜酥軟。
蘇軾見她滿頭是汗,又註意到王家鴉雀無聲,只她一個在廚房忙活,便知道她是熱得睡不著了。蘇軾心神一動,拿著袖子給她擦了擦額頭上的汗,還幫她理了理鬢邊的亂發。
王浮楞了一會兒,如霞的緋色立刻飛上兩腮,她偏過身子,故作鎮定地說“蘇哥哥今日怎麽有時間
來我家”
蘇軾絲毫不覺得自己的行為有什麽不對,坦坦蕩蕩地跟著她走進去,自己在桌邊坐下,看她打水洗手,為他端來茶水,才說出來意。
“你說要請我幫你阿娘做一頓飯”
“十娘素手調羹便是人間美味,阿娘這幾日甚為操勞,明日便是中元節,我想請她吃一頓她從來沒吃過的佳肴,望十娘成全。”
王浮見他滿臉祈盼,想著這也不是什麽大事,不過趙氏曾對她說在外人面前不要過多展露本事,怕別人說什麽“慧極必傷”之類的酸話,畢竟她今年堪堪七歲,的確不宜表現得太過,便說“蘇哥哥過譽了,我只會一些雕蟲小技,真正有本事的還是三娘,明日我同三娘學一學,必為程姨整治出一桌美味佳肴來。”
“十娘不論做什麽都是好的,我相信你。我阿娘她不喜甜食,最愛酸甜味兒的菜肴,她甚愛豆腐,平日裏飲食也清淡,哦對了,阿娘最近似乎有些氣血虧虛,吃不下飯,你懂醫藥之道,或許以藥入菜,能讓不愛吃藥的阿娘多補一補”蘇軾的確是個孝順的孩子,對他母親的飲食習慣一清二楚。
王浮對他舉一反三的擴散性思維已經很適應了,他能想出食療也不稀奇。於是便同他討論了兩句,把程氏的身體狀況和生活習慣也了解得差不多,心裏已經有了盤算,才送蘇軾出了門。
“多謝十娘,明日見。”
“明日見呀,蘇哥哥。”
稍後為你更新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程氏當然知道蘇軾不是在擡杠, 也不是在責怪她做飯不好吃, 蘇軾一向孝順,
她做出來的好吃的不好吃的他吃了都是一臉滿足的模樣。他的話卻勾起了程氏的另一層想法——蘇軾似乎與王家來往過密了。
要說她的兒子什麽脾性, 她是最清楚不過了,這孩子天資聰穎, 自幼就跟人精似的, 很討人喜歡,
但要說他特別喜歡什麽別的人,她卻看不太出來,因為他對誰都很有禮貌, 都很熱情,都很體貼。自從王家人來了眉山, 這孩子就隔三差五地跑去王家,
還主動指導王家的那個小娘子讀書,這太不尋常了。
難道是——
程氏心中有了計較,面上就帶了幾分笑意,問蘇軾“和仲,你覺得王家的兩個小郎君如何”
“阿娘你問這個幹嘛”
“識人明事也是學習的一部分,我看你爹爹就是識人不明, 又過於清高,不屑於迎合主考官的喜好,這才屢試不第。”程氏並不太在乎蘇洵考不考得中進士,
但蘇洵頗為此事自苦,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才華和學識了,
蘇洵這幾年過得不快,與科舉不第有很大的關系。程氏這麽說,也是為了敲打一下蘇軾,不希望他也變得和他爹爹一樣。
“王家兩位哥哥性格開朗豁達,待人接物真誠友善,都挺好的。”
“學習方面呢”
蘇軾撓了撓頭,這個他還真不好說,王瑾在學習上一貫不開竅,文章寫得還不如同叔,王瑜學習雖然刻苦,但顯然才氣不足,文章浮華雕飾,而且他喜歡掉書袋,但有時候用的典故真的不恰當。蘇軾也不想跟他娘撒謊,就硬著頭皮實話實說了。
程氏沈吟片刻,嘆了口氣,王家家風不錯,但底蘊終究還是差了些,王方只是鄉下私塾教書的,他兩個弟弟都是小官小吏,家族長輩或親戚中也沒有什麽大人物,官場上人脈一片空白,這一代兩個孩子又資質平庸,將來要出頭可謂是天方夜譚。若和仲娶了這種家庭出身的妻子,不說有所助力,不拖後腿就已經是萬幸了,她對蘇軾的期望很高,不希望蘇軾在婚事上栽了跟頭,將來官人歸家責怪於她。蘇家雖不算富裕,但程家家境不錯,程氏自己的父兄都在朝為官,蘇軾的舅舅也是進士及第,做了官的人。蘇洵和蘇軾、蘇轍,都是極有讀書天賦的,這一點讓程氏頗為自豪,將來父子三人同榜登科也不是不可能,蘇家的未來,在她眼裏已經是可見的光輝榮耀了。
於是她隱晦提及,希望蘇軾註意男女大防,離王家的女孩子遠一點,尤其是十娘。
蘇軾聽明白了他娘的囑咐,卻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在他看來,王浮就像他的親妹妹一樣,親近喜愛都是理所應當的,誰能不喜歡長得軟軟糯糯又有一手好廚藝的小娘子呢程氏的話讓他十分沮喪,他以為是自己娘親不喜歡十娘,所以才這樣說。
蘇軾暗中下定決心,要讓程氏喜歡上王浮。
飯後,蘇軾帶著蘇轍去書房讀書,下午他們都不用去學堂,今日是七夕,雖說是女子的節日,但他們學堂裏的孩子都不大,暫時沒有科考的壓力,夫子也就時不時的給他們放假,或者布置作業讓他們自己回家看書寫字。程氏已經帶著他的兩個姐姐準備乞巧事宜去了,吩咐他帶好弟弟,不要讓弟弟去危險的地方,也不要帶他出門瞎晃悠。
蘇軾不以為然,但也恭恭敬敬地答應了。兄弟倆在書房讀書,他們家的書房很大,有不少書,不過蘇軾從小就被蘇洵“騙”著都通讀過了,說“騙”是毫不為過的,蘇軾才剛剛有椅子那麽高的時候,說話還不利索,他爹就開始抓著他給他啟蒙,蘇洵自己少年時讀書不夠認真,雖有才氣
,但對仕途沒什麽興趣,人家說他是二十七歲有了兒子蘇軾,才奮發圖強開始讀書的,這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蘇家是耕讀之家,唐朝時出過蘇味道,三度為相,但到了蘇軾祖父蘇序這一代,已經式微了。蘇序娶妻史氏,生三子,蘇澹、蘇渙、蘇洵,都很有讀書天賦,蘇渙進士及第後,稍稍改善了家裏的條件,蘇洵就在這樣毫無壓力的情況下長大了,雖然讀書不認真,但他的天賦才氣還是掩蓋不住的,不然以程氏的出身和家境,絕不會下嫁給他。
當年蘇家是很窮的,蘇軾祖父甚至還要親自下田種地,而程氏家境很好,若不是看中了蘇洵本人的條件不錯,這門婚事根本成不了。也是程氏嫁到蘇家來,帶了比較豐厚的嫁妝,又經過了十多年經營,蘇家才在眉山紗縠巷立足。
蘇軾出生後,蘇洵可能是幡然醒悟,讀書愈加認真起來,可蘇軾三歲的時候,他的大哥早夭,這使蘇洵十分傷痛,不久後蘇轍出生,稍稍緩解了蘇洵的悲痛,他也由此更加註重蘇軾的教育。
為了讓天性好動,根本坐不住的蘇軾定下來讀書,蘇洵想了一個辦法,他把家裏的書房劃為“禁區”,不許蘇軾進去,又裝模作樣地在蘇軾面前看書,卻從不把書給他看,一見他看過來,立刻把書藏起來,這勾起了蘇軾讀書的興趣,他偷偷摸摸地鉆進書房看他爹的書,卻發現上面的字自己一個都不認識,只好去求他爹爹教他讀書。
後來蘇轍出生,一天天長大,父子倆如法炮制,又勾著蘇轍讀書,這時蘇軾已經對書本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還能主動帶著弟弟讀書。
蘇轍抱著《史記》看得津津有味,蘇軾突然打破了書房裏的靜默,問他“同叔,你有沒有莫名其妙地討厭過一個人”
“嗯兄長討厭誰”
“不是我,是阿娘,我看她好像不大喜歡十娘。”
“怎麽會呢阿娘見到十娘的時候挺親熱的,應該不會討厭她吧”
蘇軾也不明白,又問“你覺得,怎麽才能讓阿娘喜歡上十娘”
蘇轍不假思索“讓阿娘吃一次十娘為她做的飯。”
蘇軾撫掌大笑“此計妙哉!”
蘇軾找到機會還是在中元節前一天,這天他發現程氏臉色有些蒼白,神思恍惚,似乎是生了病,他主動從學堂請了半天假,陪在程氏身邊端茶遞水,一副孝子模樣。午膳的時候,程氏只動了兩口就吃不下了,她吩咐下人搬了張椅子放在廊下,對著面前的青翠叢竹繡起了花,那地方是整個蘇家最涼爽的地方,穿堂風吹過來,十分舒服,綠竹颯颯,也很有意境,蘇軾平日也常常在那裏習字。蘇軾知道,程氏可能是有些中了暑氣,腸胃不適,所以才吃不下去。
蘇軾趁程氏不註意,一溜煙跑了出去,到了王家。
王浮正在研究怎麽做蛋撻,王家的其他人基本都在午睡,她只睡了一會兒就爬起來了,天氣有點熱,她睡不著。陳三把蘇軾迎進來,王浮從廚房出來,身上還紮著圍裙和襻膊,站在廊下望著他。
蘇軾朝她擺手,讓她不用過來迎接,自己快步走過來,見王浮手上拿著“糕點”,便問“十娘今日又研究出了什麽好東西”
王浮苦惱地回道“這是我想出來的一樣新式甜點,可做出來了又覺得哪裏不對。”可能是牛奶不好,奶油又打得不到位,蛋撻吃起來沒那麽香甜酥軟。
蘇軾見她滿頭是汗,又註意到王家鴉雀無聲,只她一個在廚房忙活,便知道她是熱得睡不著了。蘇軾心神一動,拿著袖子給她擦了擦額頭上的汗,還幫她理了理鬢邊的亂發。
王浮楞了一會兒,如霞的緋色立刻飛上兩腮,她偏過身子,故作鎮定地說“蘇哥哥今日怎麽有時間
來我家”
蘇軾絲毫不覺得自己的行為有什麽不對,坦坦蕩蕩地跟著她走進去,自己在桌邊坐下,看她打水洗手,為他端來茶水,才說出來意。
“你說要請我幫你阿娘做一頓飯”
“十娘素手調羹便是人間美味,阿娘這幾日甚為操勞,明日便是中元節,我想請她吃一頓她從來沒吃過的佳肴,望十娘成全。”
王浮見他滿臉祈盼,想著這也不是什麽大事,不過趙氏曾對她說在外人面前不要過多展露本事,怕別人說什麽“慧極必傷”之類的酸話,畢竟她今年堪堪七歲,的確不宜表現得太過,便說“蘇哥哥過譽了,我只會一些雕蟲小技,真正有本事的還是三娘,明日我同三娘學一學,必為程姨整治出一桌美味佳肴來。”
“十娘不論做什麽都是好的,我相信你。我阿娘她不喜甜食,最愛酸甜味兒的菜肴,她甚愛豆腐,平日裏飲食也清淡,哦對了,阿娘最近似乎有些氣血虧虛,吃不下飯,你懂醫藥之道,或許以藥入菜,能讓不愛吃藥的阿娘多補一補”蘇軾的確是個孝順的孩子,對他母親的飲食習慣一清二楚。
王浮對他舉一反三的擴散性思維已經很適應了,他能想出食療也不稀奇。於是便同他討論了兩句,把程氏的身體狀況和生活習慣也了解得差不多,心裏已經有了盤算,才送蘇軾出了門。
“多謝十娘,明日見。”
“明日見呀,蘇哥哥。”
稍後為你更新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