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書
關燈
小
中
大
兵書
宇文汲的主意是,對外放出長樂被下獄的消息,草木皆兵的肅殺之境下,總會有驚弓之鳥露出手腳的。
是以,在處理長樂這一事上,他相當雷厲風行。長樂公主被羈押的消息,在三天之內,傳遍了整個承朝。
他還連下了三道召令,要求周之語和賀明章火速回朝,案情該結案就當結案,勿因一案拖拖拉拉而耽誤了本職工作。
他甚至顧不上休息,不舍晝夜,連夜“推翻”了長樂頒下的治水令,按他的話說是“牝雞司晨,妄圖幹政。”
他相信,一切“亂象”很快能夠覆歸“正軌”。一如,他在明懷太子死後不過短短三個月,即成功肅清了東宮一黨。
六月十三日,一則邸報,從遙遠的江南,快馬加鞭地星夜送到了太極宮兩儀殿禦案上。
宇文汲的臉色,卻霎時失了血色。
簡言之,是江南亂了。
一批流民,攻下了江下州最重要的交通要塞,四野城。從而控制了整個江下州。
至於為什麽會有流民,諸臣默契地閉口不言。因為在這之前,他們還有一個更統一的名字——災民。
肆虐的水患,讓數以百萬計的黎民家園盡失,背井離鄉,過上了風餐露宿,食不果腹的生活。
長樂原先借鑒了太宗朝治理陀江水患的舊例,以役代賑,招募災民中年輕力壯者,修築河堤,防止水患持續泛濫,由官府下發數額頗豐的雇傭費,另外解決其一家老小的吃食生計。
到了宇文汲這邊,本就不滿長樂幹政,加之出了個別貪汙腐敗案,就兀自認為受災州縣謊報成風,任性斷了發給河工的等額雇傭費,只發放果腹的口糧,並加重勞役。
甚至,他以役工親屬聚眾鬧事,影響修築河堤工期為由,派了當地的屬兵,將五百多老弱病殘強行遷移到了距河堤二十餘裏的虞安山。
虞安山,並不安全。
一天後,夜雨如註,虞安山湧了泥流,無數熙攘的人聲,消失在了泥漿之中。
不僅如此,大雨沖垮了虞安山惟一連接外界橋梁事七箜橋。
偏偏尚未修好的河堤亦有潰堤的危險,生怕誤工丟了烏紗帽的監工哪裏肯放心急如焚的河工們回去營救親人。
一群人要離開,另一撥人硬扣下。正如弦繃緊了,會斷,會玉石俱焚。
流民揭竿而起,第一個被祭旗的,就是正好當日來督工的河道總督兼工部侍郎杜朋來。
杜朋來也是著實背運,來督工前吃壞了肚子,出恭出了一天,正是昏沈沈萬分虛弱之體,加之他又體胖,跑得慢,是以就這樣,莫名其妙成了被斬於馬下的首員。
一下捅死了個三品大員,開弓沒有回頭箭,不反也得反了。
一時之間,整個江南,陷入了戰火紛飛的亂局。
然而,遠在上京的宇文汲並不打算承認自己的錯誤。他鐵青著臉,狠勁蓋下玉璽,口中喃喃:“豎子敢爾。”
他未施懷柔之策,相反,他采取了最鐵腕的手段,鎮壓亂民。
按他的想法,既然有戰事,那就調動守軍迎戰好了,訓練有素的正規軍還制不了一群蝦兵蟹將嗎?他堅信,武力威懾,是帝王最有力的武器。
大承朝的疆域裏,許久未起戰火了,久到讓“宵小之徒”都忘記了,宇文氏是怎麽奪的天下了。該叫他們看看,宇文氏親軍的威力。
然而,現實狠狠打碎了他的臆想。
他沒有等來四野城被奪回的佳訊。反倒是一個個壞消息接踵而至。
江下州大半城鎮已丟,叛軍甚至沿江而上,一路攻下了琢州的宜春渡,下一步,怕就要渡過天險明瀾江,北上直取京師而來了。
宇文汲終於有些緊張了。
他把一切的失敗歸咎於守將無能,爾後,他犯了沙場一大忌——陣前換將。
出征的是老將張定方。縱橫沙場四十餘載,經驗不能更豐富。
可惜廉頗老矣,他再也沒有精力統攬全局,他必須帶上一名副將,負責前線的機變。副將是宇文汲親選的,乃是他的親表侄,傅太後的侄孫傅苔。正兒八經的軍官出身,每此校考都是全佳。
又一次可惜的是,千裏之堤,潰於蟻穴。虎狼之師,敗於莽將。
很不幸,傅苔就是這個莽將。他沒有舞弊,歷來成績確然不錯,然而,外戚的身份,註定了他被包裹在金鐘罩裏,未曾親自提過刀,斬過敵。一切的榮耀,都是紙上談兵。
見光,即死。
傅苔創造了大承朝歷史上空前絕後的敗仗記錄——二十萬大軍敗於三萬流民之兵。只有五千餘人逃出生還。
朝野震驚,烏雲籠罩。
困居在詔獄的長樂都坐不住了。
“如晦哥哥,你去告訴宇文汲,我要見他。”
“他現在不會見殿下的。”
“山河飄零,我作為宇文氏的子孫,豈可再讓更多黎民陷於戰火?我必須要見他。”
“見到他,殿下要作什麽,能出的主意,內閣想必都說過了。”
“大家是獻計,我還可以獻策。”
“殿下——”殷恪阻止,心有所感長樂將要做什麽。
“我手上,不還有一本城陽昭公主和薛公合著的兵書嗎,流民馬上要靠近太原了,那一帶的地勢布局,沒有人會比這本兵書中記載得更詳盡。”
“殿下,你知道你把這本書交出去的後果是什麽嗎?”
“嗯,我考慮過了。”
“那你還拿出去。”殷恪擰眉。
“無國哪有家,沒有這百姓安生,哪還有我宇文氏的天下。”長樂苦笑。
“昭昭,此書,一旦交出,就從你的保命符變成了催命符,兩個月前,你沒有在歸來時主動奉上此書,你再交出此書,已然就註定死局了。你在宇文汲眼中,會變成徹頭徹尾有反骨之人,必須會被除掉之而後快。”
“我知道。”長樂還是重覆這句話。“事涉家國,沒有讓我斟酌的餘地。”
殷恪掩下了眸中的覆雜情緒,盡量心平氣和道:“既如此,讓我去獻吧,城陽昭公主墓是臣陪殿下去的,臣也理當知曉這本書的存在。讓宇文汲認為臣有不臣之心好了,只要殿下在,總會有救臣的機會。”
“不,此書是翰南篆所寫,你看不懂。你既看不懂,又如何確認是兵書?”
殷恪怎會不知這個緣由,只是,他做不到讓長樂去冒這個風險。
一直以來,他都盡可能地把他的小公主隱在幕後,她什麽都不用做,她只需要安安穩穩地活著,耐心等著,他願意做沖鋒陷陣的勇士,親手,為他的公主殿下,捧來天下,這是他的,無上榮光。
可是如今,他,要親手,把他的公主殿下,推入險境,甚至是死境。這猶如,在剮他的命。
好在公主只同他說了,好在身處他的詔獄,他的地盤,他說了算。
他凝視著長樂,為今之計,只能先把長樂打暈帶走,徹底放置一個安全的地方,脫離這場亂象,再做之後打算。
剿滅叛軍,不需要長樂冒上生命的風險。
他緩緩擡起右手,正欲狠下心來,給長樂一記手刀。忽然,一個溫熱的身體,小心翼翼縮進了他的懷中,猶如藏入了避風港。
她似乎極喜歡攬住他的脖頸,輕聲細語。
“如晦哥哥,你會保護我的對不對,不會讓宇文汲傷害我的對不對?我想過了,只有宇文家的公主,懂得翰南篆,襄城姐姐是阿耶的養女,沒來得及學,現世活著的公主,只有三位,潯陽大長公主年邁失明,燕國大長公主隨夫君遠在任地,遠水難解近火,能解這難題的,只有我。所以,宇文汲,一時半會還不會把我怎麽樣。我暫時是安全的,我相信,有了這些時日做底,如晦哥哥,是可以護住我的。”
“哼——”殷恪苦笑,他是人,不是神。任她抱著,悠悠嘆氣道:“殿下,是在給臣出難題。”
“這麽說是答應了?”長樂喜笑顏開,下意識地摟得更緊了,輕輕撼了撼,連她自己都沒意識到那般的撒嬌語氣:“我就知道,如晦哥哥最好了。”
很多很多年後,殷恪都還在後悔這次的沖動。他扶額,由衷自省——美人計,害死人啊。
夏夜,星漢燦爛。清涼臺上,風景極佳。
宇文汲卻沒有賞景的心境。他目光晦明不清地盯著堂下跪得挺直的女孩,寒聲道:“你再說一遍?”
長樂清了清喉嚨,不卑不亢地又重覆了一遍。“臣妹是說,臣妹北地之行,偶得一奇書,似乎為城陽昭公主和薛稷安以翰南篆所撰,或可解江南之困。”
宇文汲鷹視之,立時抓住了重點:“你為何回京時不獻?”
長樂從容道:“回京後,被遣了協查歸雲扶一案,一時耽擱住了,值此危難時刻,才忽然想起。”
這顯然是騙鬼的胡話。
但現下,宇文汲糾纏她是不是真話也沒有任何意義。
他繼續追問:“朕這般對你,將你下了獄,你竟然願意獻出此書?”
長樂接道:“一筆寫不出兩個宇文氏,先時是臣妹行止無度,皇兄教訓臣妹自是合情合理,臣妹心悅臣服,並無半分怨懟。況眼下,墻傾楫摧,山河蒙難之時,臣妹豈能坐視不理,望皇兄原諒臣妹先時的不是。”
“即便你拿出了此兵書,書上的翰南篆,將軍們依舊無法讀懂。”
“所以,臣妹自請隨軍,為我大承江山,效犬馬之勞。”長樂是脫簪待罪之身,素凈著一張臉,一頭青絲,隨著她重重叩首,傾瀉在地。
宇文汲狐疑地審視著她,久久不語。
長樂便也一直靜靜地伏地請罪,靜默不起。
良久,上首傳來寒涼的聲線:“你將全文譯出,便不用風餐露宿辛苦隨軍了。妹妹是先帝的金枝玉葉,我這個當哥哥的,可不能叫人說我虧待了妹妹。”
宇文汲終究是不信任她。
她擡頭,微笑,“可是皇兄,翰南篆不外傳,是太宗皇帝的聖訓。歷代以來,只自公主間口耳相傳,若從臣妹之手譯出,臣妹便是違背了太宗皇帝的聖訓,萬死難辭其咎。”
是啊,現下有兵書,有譯文,一一對應,翰南篆的不外傳的規矩,可不就蕩然無存了。
宇文汲瞥了一眼侍立在旁的殷恪,閑閑一問,“阿殷,你怎麽看。”
這個他最欣賞的臣子,近來不知發什麽瘋,明明是寒素出身,卻偏偏“自取其辱”瞧上了自己這個“高貴不可一世”的妹妹。他不否認,他的突然發問,有試探,更有探究,究竟是試探多一些,還是好奇多一些。他自己都難辨。
他對這個妹妹殺心已起。而他的左膀右臂,在這個時候,會做出怎樣的抉擇?
如果因為一個女人,放棄了自己的大好前程,他將從心底鄙夷他。
殷恪終於說話了。他上前一步,俯首抱拳,淡然道:“臣不相信公主殿下說的話,殿下是在牢房中久了,太想去往外面的世界,臣懇請陛下允臣將公主即刻押回詔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宇文汲的主意是,對外放出長樂被下獄的消息,草木皆兵的肅殺之境下,總會有驚弓之鳥露出手腳的。
是以,在處理長樂這一事上,他相當雷厲風行。長樂公主被羈押的消息,在三天之內,傳遍了整個承朝。
他還連下了三道召令,要求周之語和賀明章火速回朝,案情該結案就當結案,勿因一案拖拖拉拉而耽誤了本職工作。
他甚至顧不上休息,不舍晝夜,連夜“推翻”了長樂頒下的治水令,按他的話說是“牝雞司晨,妄圖幹政。”
他相信,一切“亂象”很快能夠覆歸“正軌”。一如,他在明懷太子死後不過短短三個月,即成功肅清了東宮一黨。
六月十三日,一則邸報,從遙遠的江南,快馬加鞭地星夜送到了太極宮兩儀殿禦案上。
宇文汲的臉色,卻霎時失了血色。
簡言之,是江南亂了。
一批流民,攻下了江下州最重要的交通要塞,四野城。從而控制了整個江下州。
至於為什麽會有流民,諸臣默契地閉口不言。因為在這之前,他們還有一個更統一的名字——災民。
肆虐的水患,讓數以百萬計的黎民家園盡失,背井離鄉,過上了風餐露宿,食不果腹的生活。
長樂原先借鑒了太宗朝治理陀江水患的舊例,以役代賑,招募災民中年輕力壯者,修築河堤,防止水患持續泛濫,由官府下發數額頗豐的雇傭費,另外解決其一家老小的吃食生計。
到了宇文汲這邊,本就不滿長樂幹政,加之出了個別貪汙腐敗案,就兀自認為受災州縣謊報成風,任性斷了發給河工的等額雇傭費,只發放果腹的口糧,並加重勞役。
甚至,他以役工親屬聚眾鬧事,影響修築河堤工期為由,派了當地的屬兵,將五百多老弱病殘強行遷移到了距河堤二十餘裏的虞安山。
虞安山,並不安全。
一天後,夜雨如註,虞安山湧了泥流,無數熙攘的人聲,消失在了泥漿之中。
不僅如此,大雨沖垮了虞安山惟一連接外界橋梁事七箜橋。
偏偏尚未修好的河堤亦有潰堤的危險,生怕誤工丟了烏紗帽的監工哪裏肯放心急如焚的河工們回去營救親人。
一群人要離開,另一撥人硬扣下。正如弦繃緊了,會斷,會玉石俱焚。
流民揭竿而起,第一個被祭旗的,就是正好當日來督工的河道總督兼工部侍郎杜朋來。
杜朋來也是著實背運,來督工前吃壞了肚子,出恭出了一天,正是昏沈沈萬分虛弱之體,加之他又體胖,跑得慢,是以就這樣,莫名其妙成了被斬於馬下的首員。
一下捅死了個三品大員,開弓沒有回頭箭,不反也得反了。
一時之間,整個江南,陷入了戰火紛飛的亂局。
然而,遠在上京的宇文汲並不打算承認自己的錯誤。他鐵青著臉,狠勁蓋下玉璽,口中喃喃:“豎子敢爾。”
他未施懷柔之策,相反,他采取了最鐵腕的手段,鎮壓亂民。
按他的想法,既然有戰事,那就調動守軍迎戰好了,訓練有素的正規軍還制不了一群蝦兵蟹將嗎?他堅信,武力威懾,是帝王最有力的武器。
大承朝的疆域裏,許久未起戰火了,久到讓“宵小之徒”都忘記了,宇文氏是怎麽奪的天下了。該叫他們看看,宇文氏親軍的威力。
然而,現實狠狠打碎了他的臆想。
他沒有等來四野城被奪回的佳訊。反倒是一個個壞消息接踵而至。
江下州大半城鎮已丟,叛軍甚至沿江而上,一路攻下了琢州的宜春渡,下一步,怕就要渡過天險明瀾江,北上直取京師而來了。
宇文汲終於有些緊張了。
他把一切的失敗歸咎於守將無能,爾後,他犯了沙場一大忌——陣前換將。
出征的是老將張定方。縱橫沙場四十餘載,經驗不能更豐富。
可惜廉頗老矣,他再也沒有精力統攬全局,他必須帶上一名副將,負責前線的機變。副將是宇文汲親選的,乃是他的親表侄,傅太後的侄孫傅苔。正兒八經的軍官出身,每此校考都是全佳。
又一次可惜的是,千裏之堤,潰於蟻穴。虎狼之師,敗於莽將。
很不幸,傅苔就是這個莽將。他沒有舞弊,歷來成績確然不錯,然而,外戚的身份,註定了他被包裹在金鐘罩裏,未曾親自提過刀,斬過敵。一切的榮耀,都是紙上談兵。
見光,即死。
傅苔創造了大承朝歷史上空前絕後的敗仗記錄——二十萬大軍敗於三萬流民之兵。只有五千餘人逃出生還。
朝野震驚,烏雲籠罩。
困居在詔獄的長樂都坐不住了。
“如晦哥哥,你去告訴宇文汲,我要見他。”
“他現在不會見殿下的。”
“山河飄零,我作為宇文氏的子孫,豈可再讓更多黎民陷於戰火?我必須要見他。”
“見到他,殿下要作什麽,能出的主意,內閣想必都說過了。”
“大家是獻計,我還可以獻策。”
“殿下——”殷恪阻止,心有所感長樂將要做什麽。
“我手上,不還有一本城陽昭公主和薛公合著的兵書嗎,流民馬上要靠近太原了,那一帶的地勢布局,沒有人會比這本兵書中記載得更詳盡。”
“殿下,你知道你把這本書交出去的後果是什麽嗎?”
“嗯,我考慮過了。”
“那你還拿出去。”殷恪擰眉。
“無國哪有家,沒有這百姓安生,哪還有我宇文氏的天下。”長樂苦笑。
“昭昭,此書,一旦交出,就從你的保命符變成了催命符,兩個月前,你沒有在歸來時主動奉上此書,你再交出此書,已然就註定死局了。你在宇文汲眼中,會變成徹頭徹尾有反骨之人,必須會被除掉之而後快。”
“我知道。”長樂還是重覆這句話。“事涉家國,沒有讓我斟酌的餘地。”
殷恪掩下了眸中的覆雜情緒,盡量心平氣和道:“既如此,讓我去獻吧,城陽昭公主墓是臣陪殿下去的,臣也理當知曉這本書的存在。讓宇文汲認為臣有不臣之心好了,只要殿下在,總會有救臣的機會。”
“不,此書是翰南篆所寫,你看不懂。你既看不懂,又如何確認是兵書?”
殷恪怎會不知這個緣由,只是,他做不到讓長樂去冒這個風險。
一直以來,他都盡可能地把他的小公主隱在幕後,她什麽都不用做,她只需要安安穩穩地活著,耐心等著,他願意做沖鋒陷陣的勇士,親手,為他的公主殿下,捧來天下,這是他的,無上榮光。
可是如今,他,要親手,把他的公主殿下,推入險境,甚至是死境。這猶如,在剮他的命。
好在公主只同他說了,好在身處他的詔獄,他的地盤,他說了算。
他凝視著長樂,為今之計,只能先把長樂打暈帶走,徹底放置一個安全的地方,脫離這場亂象,再做之後打算。
剿滅叛軍,不需要長樂冒上生命的風險。
他緩緩擡起右手,正欲狠下心來,給長樂一記手刀。忽然,一個溫熱的身體,小心翼翼縮進了他的懷中,猶如藏入了避風港。
她似乎極喜歡攬住他的脖頸,輕聲細語。
“如晦哥哥,你會保護我的對不對,不會讓宇文汲傷害我的對不對?我想過了,只有宇文家的公主,懂得翰南篆,襄城姐姐是阿耶的養女,沒來得及學,現世活著的公主,只有三位,潯陽大長公主年邁失明,燕國大長公主隨夫君遠在任地,遠水難解近火,能解這難題的,只有我。所以,宇文汲,一時半會還不會把我怎麽樣。我暫時是安全的,我相信,有了這些時日做底,如晦哥哥,是可以護住我的。”
“哼——”殷恪苦笑,他是人,不是神。任她抱著,悠悠嘆氣道:“殿下,是在給臣出難題。”
“這麽說是答應了?”長樂喜笑顏開,下意識地摟得更緊了,輕輕撼了撼,連她自己都沒意識到那般的撒嬌語氣:“我就知道,如晦哥哥最好了。”
很多很多年後,殷恪都還在後悔這次的沖動。他扶額,由衷自省——美人計,害死人啊。
夏夜,星漢燦爛。清涼臺上,風景極佳。
宇文汲卻沒有賞景的心境。他目光晦明不清地盯著堂下跪得挺直的女孩,寒聲道:“你再說一遍?”
長樂清了清喉嚨,不卑不亢地又重覆了一遍。“臣妹是說,臣妹北地之行,偶得一奇書,似乎為城陽昭公主和薛稷安以翰南篆所撰,或可解江南之困。”
宇文汲鷹視之,立時抓住了重點:“你為何回京時不獻?”
長樂從容道:“回京後,被遣了協查歸雲扶一案,一時耽擱住了,值此危難時刻,才忽然想起。”
這顯然是騙鬼的胡話。
但現下,宇文汲糾纏她是不是真話也沒有任何意義。
他繼續追問:“朕這般對你,將你下了獄,你竟然願意獻出此書?”
長樂接道:“一筆寫不出兩個宇文氏,先時是臣妹行止無度,皇兄教訓臣妹自是合情合理,臣妹心悅臣服,並無半分怨懟。況眼下,墻傾楫摧,山河蒙難之時,臣妹豈能坐視不理,望皇兄原諒臣妹先時的不是。”
“即便你拿出了此兵書,書上的翰南篆,將軍們依舊無法讀懂。”
“所以,臣妹自請隨軍,為我大承江山,效犬馬之勞。”長樂是脫簪待罪之身,素凈著一張臉,一頭青絲,隨著她重重叩首,傾瀉在地。
宇文汲狐疑地審視著她,久久不語。
長樂便也一直靜靜地伏地請罪,靜默不起。
良久,上首傳來寒涼的聲線:“你將全文譯出,便不用風餐露宿辛苦隨軍了。妹妹是先帝的金枝玉葉,我這個當哥哥的,可不能叫人說我虧待了妹妹。”
宇文汲終究是不信任她。
她擡頭,微笑,“可是皇兄,翰南篆不外傳,是太宗皇帝的聖訓。歷代以來,只自公主間口耳相傳,若從臣妹之手譯出,臣妹便是違背了太宗皇帝的聖訓,萬死難辭其咎。”
是啊,現下有兵書,有譯文,一一對應,翰南篆的不外傳的規矩,可不就蕩然無存了。
宇文汲瞥了一眼侍立在旁的殷恪,閑閑一問,“阿殷,你怎麽看。”
這個他最欣賞的臣子,近來不知發什麽瘋,明明是寒素出身,卻偏偏“自取其辱”瞧上了自己這個“高貴不可一世”的妹妹。他不否認,他的突然發問,有試探,更有探究,究竟是試探多一些,還是好奇多一些。他自己都難辨。
他對這個妹妹殺心已起。而他的左膀右臂,在這個時候,會做出怎樣的抉擇?
如果因為一個女人,放棄了自己的大好前程,他將從心底鄙夷他。
殷恪終於說話了。他上前一步,俯首抱拳,淡然道:“臣不相信公主殿下說的話,殿下是在牢房中久了,太想去往外面的世界,臣懇請陛下允臣將公主即刻押回詔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