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第五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54章 第五十四章
皇帝要禦駕親征, 朝堂上下震蕩,滿朝文武紛紛上奏求請皇帝三思,皇帝一意孤行慣了,越讓三思, 越是要親征, 朝中大臣的輪番諫言惹得皇帝發了好幾次怒火, 可這回大臣們也不相讓了。
皇帝若有先代陛下的英武, 便是出征,舉朝也會歡慶鼓舞,可皇帝在位這幾十年裏,從未入過戰場,就像皇後說的那般, 皇帝生在好的年頭,祖宗替他打好了基業,他才能在這太平年間做個守成之君, 年老了,還有太子替他兜辦一切, 皇位他得來的太輕松, 有太子主持朝政,這大臣們才能幹勁為國效力,若真是皇帝自己親臨政務,大抵這朝堂上能留下的,也多是庸碌之才。
崔姣依然是從女史口中知曉的這事,她給了木香一把糖炒栗子,聽木香誇張的說著朝堂動靜。
“那些老令公們都跪在紫宸殿前, 日日陳書,皇帝陛下看都不願看, 皇帝陛下鐵了心要親征,就是再勸也枉然,下仆聽外面的宮女姐姐說,這回皇後殿下都不勸皇帝陛下,倒是王貴妃去勸,遭皇帝陛下痛斥了一頓,這麽多年,王貴妃頗受榮寵,怕是頭次在眾臣前被陛下斥罵,也是丟盡顏面了。”
不是丟盡顏面,王貴妃站在大臣這邊,大臣們都會對她另眼相看,反倒是皇後在此時無聲,會讓那些大臣失望,繼而更會對太子失望,襄王才鬧了笑話,但王貴妃替襄王爭回了面子,若王貴妃與皇後的身份對換,襄王恐怕留在長安都難,又豈會有爭權之心。
不過就算皇後去勸皇帝,也無用,說不準還添把火,皇後此時不動聲色也稱得上是無奈之舉了。
“這大臣裏也不全是反對陛下親征的,禮部那位張侍郎就支持陛下,還慷慨陳詞了諸多道理,現今跪在紫宸殿的大臣裏有幾位遭不住被擡下去,陛下也沒出面,陛下只肯見張侍郎。”
崔姣記得,這張侍郎是個人精,有幾回事情都是他攪和出來的,苻琰嶺南道大勝歸來,擒獲牛公微,他支持皇帝不殺牛公微,後面也不清楚為什麽又不支持了,苻琰被謠傳得了貓鬼病,朝中權勢倒向襄王,張侍郎對其極盡諂媚,還奏請皇帝加封五公主湯沐邑,結果苻琰人好好的,朝政又回到苻琰手裏,他又上奏讓皇帝為苻琰生母晉封,以此來討好苻琰。
張侍郎的諸般行徑都能看得出,他是個風搖尾巴倒的墻頭草,這種人能做到禮部侍郎的位置,不知是討得苻琰高興,還是哄得皇帝快慰,又或者讓襄王對其信任。
怪叫人唏噓的。
木香往周遭掃一圈,沒什麽人,便捂著嘴笑問她,“娘子可知,人日那天太子殿下偷了誰家的燈籠?”
崔姣一聽她問這個,就想到那天苻琰急不可耐的德行,還偷燈求孕,堂堂太子殿下還做偷雞摸狗的行當,不過那日偷的紅燈籠上貼著張字,崔姣發出驚訝聲,“不會是張侍郎家的吧?”
“就是他家的!”木香一興奮起來,嘴裏的話也不停歇,“您是不知,那天張侍郎家丟了燈籠,張侍郎站在門口罵了半條街,連路邊的狗都得挨幾句罵,人日這天,有許多富貴人家還會故意在門前多掛燈籠,這是善舉,又得善名,也只有張侍郎為著一個燈籠亂罵人,誰不笑話他。”
況且偷燈籠的是苻琰,張侍郎雖不知,但罵的也算在苻琰頭上,苻琰可不是好脾氣的人,顯然就是對他不喜,才在人日偷他的燈籠。
如今苻琰執掌朝政,既是不喜張侍郎,挑出一件錯事,輕而易舉就能將張侍郎趕出朝堂,可苻琰並沒針對過他,還任他留在朝中。
崔姣對張侍郎是有不忿的,張侍郎與崔家勾結,差點害了她性命,這筆帳她一直記著,不指望苻琰能替她報這個仇,只希望崔仲邕春闈高中,只要在朝,必有報仇的機會。
崔姣又與木香閑聊了幾句,便見苻琰上了千步廊,下值回來了。
她一縮腦袋進去,半晌不見苻琰回房,又把腦袋探出來,木香悄悄說,“太子殿下轉去崇文館了。”
崇文館內有諸多食客和學士,苻琰時常與他們探討,也不是什麽稀奇的事情。
苻琰在崇文館呆了足有一個時辰,午食都來不及用,便攜一人走了,聽南星說,他帶的那人是坊間精通音律的樂師,由崇文館學士舉薦,在坊間頗有名頭。
崔姣目光動了動,自用了午食,不再就此事打聽。
--
大明宮這裏,紫宸殿的殿門緊閉,老臣們跪在紫宸殿外饑腸轆轆,還有剛直的臣子竭力高聲念著陳情奏疏,念到後面嗓子沙啞,有不少大臣跟著落淚。
只有他們這些人還在堅持規勸,他們也清楚皇帝固執,但關乎的是江山存亡,他們不能妥協。
苻琰過來時,就見滿地老臣嗚呼哀哉,他朝候在左右的禁衛示意,禁衛們上前扶人起來,竟無一人願意起身,都是被禁衛強行攙起來的。
大臣們跪下的地方很快站了不少仗內教坊的樂手,場中擺了許多樂器,苻琰朝身旁的樂師做出一個請的手勢,便退到一旁。
那樂師便領眾樂手合奏,奏出的樂曲開始輕盈曼妙,之後如飛流急下,伴隨著擂鼓陣陣,倒有戰場殺敵之勢。
殿門微微半開,皇帝的中官走出來,尖著嗓音道,“陛下有請樂師進殿。”
那樂師施施然進了紫宸殿,將有半炷香,又召苻琰入內。
苻琰轉身朝那些幹瞪眼的大臣們道,“諸公請回,不必再擔憂陛下親征。”
大臣們面面相覷,但有太子保障,皆放心了一半,國政上,太子從未出過紕漏,太子就是定心丸,便各自退散了。
“右仆射留步,”苻琰叫住右仆射,與人到一邊,交代了兩句,右仆射撫著胡須直笑,點頭應下。
苻琰入殿內,正見皇帝與那樂師相談甚歡,把樂師的祖上三代全拷問了一遍,最終朝苻琰大笑道,“這等人才太子是從何處尋來的,這《蘭陵王入陣曲》朕見過許多樂師唱奏過,都不如今日聽到這般雄渾昂揚。”
苻琰但笑不語。
“陛下說的口渴了,先喝杯茶潤潤嗓,”站在皇帝身側的崔明秀奉茶道,眼卻瞥過苻琰,苻琰身長體健,姿容瑰絕,相比下,皇帝已是老態龍鐘,崔明秀暗恨,崔姣這樣的賤婢可以得到太子垂青,而她卻只能迎奉老皇帝,太子讓崔姣當太子妃,也是自甘下賤!待將來這大梁掌握在她手中,她必還報從前所受恥辱。
皇帝喝了她手裏的茶,拉她坐到身邊,跟她說這曲子動聽之處,可她音律不通,根本聽不懂在說什麽,皇帝一見她茫然錯吶的模樣,便沈了臉讓她下去。
崔明秀難堪不已,咬牙退下。
皇帝再問樂師還會哪些曲子,樂師回說凡長安城內樂曲沒有不會的,皇帝連道了幾個好,又聽樂師說,“仆是洛陽人,還會洛陽時興的小曲,可惜仆不在洛陽當地,不然還能與相熟的樂師切磋曲藝。”
皇帝擅樂曲,談及樂曲便興味盎然,聽他這話,便起了興,“這有何難?朕派人把那些樂師都叫來長安。”
那樂師一臉為難之色,“可陛下要禦駕親征……也等不及再聽仆等奏樂。”
皇帝被他這話說住,從洛陽來長安,快馬趕來,少說也得三五日,皇帝又要禦駕親征,時間上相撞,確實聽不了。
苻琰淡聲道,“今晨有突厥信報送到,突厥人暫時未有動向,邊境是安全的。”
他一頓,道,“陛下,右仆射想見您。”
先前說要禦駕親征是皇帝自己當時拍定,也沒細究過其中利害,這兩日大臣們的上疏他也聽了,也看了,不無道理,不過他這人是頭僵驢,越僵持,他越下不了臺,他也知太子是給他臺階下,若再不下,真要去打仗,這路上舟車勞頓,也看不了樂舞,就為了給崔明秀爭妃位,他要吃這麽多苦頭,他人前不服老,可人後也不得不承認自己老了,真要親臨戰場,也怕危及自身,況且崔明秀雖年輕動人,但她不通音律,與他做不成知己,他現下心頭對崔明秀的熱勁已不及先前了,胸中也只剩憐意,明年給她個婕妤就行了,妃位她還是太年輕,著實不堪配。
皇帝黑著老臉讓右仆射進來。
右仆射跪了兩天,進來走路都打擺,還要給皇帝磕頭,也是老臣了,這些年君臣一路過來,皇帝看他一臉滄桑,也沒了斥責之心,著人賜坐。
右仆射坐下以後,咳了一聲,道,“微臣知陛下有親征的決心,微臣等勸阻不了,但請陛下聽微臣一言,而今突厥不急著進犯邊境,我們也不能立即出兵先攻,若想讓突厥不再對大梁邊境虎視眈眈,得先讓他們自亂陣腳。”
皇帝深以為然,問他,“愛卿有何見解?”
“突厥人性魯直粗笨,且不善謀略,突厥各部首領眾多,其中猶以思摩可汗為尊,但突厥各部落分散,若遣一巧言善辯之人出使突厥,必能從內部瓦解突厥,屆時朝中再遣良將出征,輕易就能擊潰突厥,陛下也不必冒險出征了,”右仆射道。
皇帝大喜,“愛卿既說出此話,心中必有合適的外使人選,愛卿且說來與朕。”
右仆射一笑,“禮部侍郎張元義有一張巧嘴,亦有一雙看透人心的慧眼,他在朝中左右逢源、長袖善舞,這次他也支持陛下出征,微臣想,他定有報效大梁之心,不如派遣他去突厥。”
皇帝嗯聲,“這次朕要出征,也只有張愛卿全力支持朕,張愛卿素來會說話,入突厥很合適。”
皇帝說著,便叫中官伺候筆墨,擬旨出來,傳發下去。
張侍郎人在家中做,禍從天上降,皇帝下旨讓他出使突厥,他想進宮求情都不能,當日就被遣送出了長安,南下入突厥。
紫宸殿內,右仆射兩眼笑的冒光,連日來的疲憊一掃而空,又說,“陛下之前就想去東都洛陽過人日,眼下朝中事務清閑,又臨近元宵佳節,不如去洛陽散散心。”
這話正說到皇帝的心坎上,“朕是想去洛陽,正好能聽一聽當地的樂曲,上回貴妃說想去,被太子攔下,這回太子總不會再攔阻?”
苻琰適時恭敬道,“阿耶近來煩憂,去洛陽松解是好事,兒豈會再攔,上次既是王貴妃想去,阿耶這次也帶著王貴妃一同去吧,王貴妃通音律,也能和阿耶一起探討。”
皇帝很滿意,點頭道,“說的是,貴妃與朕是樂曲上的知交,她若不去,朕倒覺得無聊,不過皇後留下,這前朝後宮都得有人管束,前朝有你朕很放心,後宮有皇後,朕也能高枕無憂。”
其實他是不待見皇後,若帶皇後去洛陽,免不得吵得頭疼,壞了他去洛陽的興致。
苻琰稱是,與右仆射退出了紫宸殿,留樂師與他繼續深討。
崔明秀在內殿聽的清清楚楚,皇帝從禦駕親征轉變去洛陽,還要帶著王貴妃一起去,太子倒是心狠手辣,把皇帝哄去洛陽,王貴妃也不在長安,這宮中內外都被太子和皇後把持,等皇帝再回長安,這皇位還是不是他的都難說。
崔明秀明白這道理,也想勸皇帝不要去洛陽,可她在皇帝身邊這幾日,早就看得出皇帝是貪享安樂之人,就是說了,皇帝也未必會聽,他是順毛驢,既然要去洛陽,她還是求皇帝帶上她,若留在長安,她無力自保,去了洛陽,也能防止王貴妃覆寵。
皇帝說好給她妃位,看來也是假話了。
崔明秀一手撕破帕子,她做不成皇妃,崔姣憑什麽能做太子妃!崔姣不死難消她心頭之恨!
--
皇帝要去洛陽過元宵節,這次朝裏無人反對,多歡送他去。
張侍郎出使突厥,整條朱雀街也為其歡送,甚至有不少爆竹聲。
崔姣是在第二日上午得知的此事,彼時苻琰匆匆回內室更換公服,崔姣撲上來,在他臉上重重親了一下,人掛到他身上,軟軟道,“殿下替妾報大仇了!”
苻琰輕攏著她的腰,托著她的下巴,也重重回以深吻,吻的她上氣不接下氣,他才說,“知恩圖報,你該以身相許,別想再離開孤。”
崔姣撅撅嘴唇,又被他啃了啃。
崔姣拿臉蹭蹭他,“殿下還要出去麽?”
“孤要去祭農神,你老實呆著,等孤回來,給你帶民間小食,”苻琰好脾氣道。
崔姣嗷嗚著,跟他拉拉小手,黏糊糊的,他才不舍的放下人走了。
崔姣瞧著他的背影微有忸怩,又哼一聲,裝成好郎君哄她,她才不會被騙了,她就是要走,以身相許好幾個月,肉償早夠了,還要她給他生娃娃,他想得美呢。
今日天好,崔姣想玩拔河,拔河要人多,她又出不去,只得支著胳膊在窗上,看院裏的仆役們玩,女史們在一邊叫喚,崔姣都激動的上躥下跳,恨不得擼起袖子自己湊上去跟他們比一場。
這時家令進來,匆忙道,“崔娘子,宮中有貴人想見您。”
崔姣詫異,“是哪位娘娘?”
家令隱晦的告訴她,“是一位姓崔的貴人。”
應是崔明秀要見她,她和崔明秀最後一次見面,崔明秀差點死在她手上,她們之間早撕破臉,只剩仇恨,崔明秀要見她必是不安好心,苻琰不在東宮,崔明秀又要隨皇帝去洛陽,大抵是想趁著要出長安的空檔,想置她於死地。
崔明秀幾斤幾兩,崔姣很清楚,她如今有皇帝撐腰,崔姣不及她厲害,真對上了,她吃虧,但若借此良機出逃,還能嫁禍給崔明秀,苻琰還能給她報次仇。
雖說是不太厚道,可誰叫苻琰困著她,都是他該的。
崔姣喜滋滋的。
家令一臉愁,“太子殿下去了長安縣,娘子一個人可得小心。”
崔姣嗯了嗯,斂住笑跟家令輕輕道,“妾此去不知禍福,若不能再回東宮,還請荀家令轉告殿下,不要為妾觸怒陛下,妾想殿下能順頌時宜,此生安康喜樂。”
家令聽的眼眶都紅了,擡袖子擦了擦眼,點下頭。
崔姣便命人進來梳妝,特地在鬢發裏多簪了兩根尖銳的發釵,以備不時之需。
裝扮好後,戴上面紗,出來才見院裏熱鬧沒了,下人散開,只停了一輛馬車,崔姣上了馬車,車夫調轉馬車出院子,再駛出東宮,這車夫是崔明秀派來的人,進了重玄門,就有兩名宮婢在等候,崔姣捂著肚子下來,艱澀的告訴她們,她吃壞了肚子,想如廁。
宮婢嫌棄的遮著鼻子,催促她趕緊去茅房解決,只給她一盞茶的功夫。
一盞茶的功夫就夠了,大明宮她來過幾回,茅房她也知道在何處,茅房畢竟臟臭,是在重玄門外,宮婢盯著她出了重玄門,一路跟到茅房外。
崔姣進去後關上門,這間茅房有一個向後的通風窗口,開的很大,不算高,崔姣爬了出去,拔下發裏一根簪子,忍著疼劃破手指,在簪子上多沾點血,然後扔到地上,一溜煙跑沒了影。
兩宮婢幹等著,一盞茶的功夫都過了,崔姣還沒出來,兩人不耐煩的敲門,也不見崔姣回聲,那門關的結實,她們也撞不開,遂繞到茅房後面,朝窗戶裏看,哪還有人,再往周圍看了看,實在瞧不見人,就回去覆命去了。
崔明秀這裏等著崔姣進宮,她已想好治她的辦法,只要她來,她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崔姣上次誣陷她,這次該輪到她了。
可那兩個宮婢回來說崔姣不見了,崔明秀勃然大怒,命人把她們帶出去給了一頓打,便只能忍著怨氣,收拾東西隨皇帝出發去洛陽。
--
苻琰午間回的東宮,長安縣不在城裏,途中遇見不少新奇的小食,他買了不少回來,可回宮以後,內室裏崔姣不在,西暖室崔姣也不在。
家令抖擻著回他,“宮裏的崔貴人說要見崔娘子,仆不敢不從,崔娘子臨出東宮前與仆說,讓殿下不要為此事觸怒陛下,崔娘子只想殿下安康喜樂。”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皇帝要禦駕親征, 朝堂上下震蕩,滿朝文武紛紛上奏求請皇帝三思,皇帝一意孤行慣了,越讓三思, 越是要親征, 朝中大臣的輪番諫言惹得皇帝發了好幾次怒火, 可這回大臣們也不相讓了。
皇帝若有先代陛下的英武, 便是出征,舉朝也會歡慶鼓舞,可皇帝在位這幾十年裏,從未入過戰場,就像皇後說的那般, 皇帝生在好的年頭,祖宗替他打好了基業,他才能在這太平年間做個守成之君, 年老了,還有太子替他兜辦一切, 皇位他得來的太輕松, 有太子主持朝政,這大臣們才能幹勁為國效力,若真是皇帝自己親臨政務,大抵這朝堂上能留下的,也多是庸碌之才。
崔姣依然是從女史口中知曉的這事,她給了木香一把糖炒栗子,聽木香誇張的說著朝堂動靜。
“那些老令公們都跪在紫宸殿前, 日日陳書,皇帝陛下看都不願看, 皇帝陛下鐵了心要親征,就是再勸也枉然,下仆聽外面的宮女姐姐說,這回皇後殿下都不勸皇帝陛下,倒是王貴妃去勸,遭皇帝陛下痛斥了一頓,這麽多年,王貴妃頗受榮寵,怕是頭次在眾臣前被陛下斥罵,也是丟盡顏面了。”
不是丟盡顏面,王貴妃站在大臣這邊,大臣們都會對她另眼相看,反倒是皇後在此時無聲,會讓那些大臣失望,繼而更會對太子失望,襄王才鬧了笑話,但王貴妃替襄王爭回了面子,若王貴妃與皇後的身份對換,襄王恐怕留在長安都難,又豈會有爭權之心。
不過就算皇後去勸皇帝,也無用,說不準還添把火,皇後此時不動聲色也稱得上是無奈之舉了。
“這大臣裏也不全是反對陛下親征的,禮部那位張侍郎就支持陛下,還慷慨陳詞了諸多道理,現今跪在紫宸殿的大臣裏有幾位遭不住被擡下去,陛下也沒出面,陛下只肯見張侍郎。”
崔姣記得,這張侍郎是個人精,有幾回事情都是他攪和出來的,苻琰嶺南道大勝歸來,擒獲牛公微,他支持皇帝不殺牛公微,後面也不清楚為什麽又不支持了,苻琰被謠傳得了貓鬼病,朝中權勢倒向襄王,張侍郎對其極盡諂媚,還奏請皇帝加封五公主湯沐邑,結果苻琰人好好的,朝政又回到苻琰手裏,他又上奏讓皇帝為苻琰生母晉封,以此來討好苻琰。
張侍郎的諸般行徑都能看得出,他是個風搖尾巴倒的墻頭草,這種人能做到禮部侍郎的位置,不知是討得苻琰高興,還是哄得皇帝快慰,又或者讓襄王對其信任。
怪叫人唏噓的。
木香往周遭掃一圈,沒什麽人,便捂著嘴笑問她,“娘子可知,人日那天太子殿下偷了誰家的燈籠?”
崔姣一聽她問這個,就想到那天苻琰急不可耐的德行,還偷燈求孕,堂堂太子殿下還做偷雞摸狗的行當,不過那日偷的紅燈籠上貼著張字,崔姣發出驚訝聲,“不會是張侍郎家的吧?”
“就是他家的!”木香一興奮起來,嘴裏的話也不停歇,“您是不知,那天張侍郎家丟了燈籠,張侍郎站在門口罵了半條街,連路邊的狗都得挨幾句罵,人日這天,有許多富貴人家還會故意在門前多掛燈籠,這是善舉,又得善名,也只有張侍郎為著一個燈籠亂罵人,誰不笑話他。”
況且偷燈籠的是苻琰,張侍郎雖不知,但罵的也算在苻琰頭上,苻琰可不是好脾氣的人,顯然就是對他不喜,才在人日偷他的燈籠。
如今苻琰執掌朝政,既是不喜張侍郎,挑出一件錯事,輕而易舉就能將張侍郎趕出朝堂,可苻琰並沒針對過他,還任他留在朝中。
崔姣對張侍郎是有不忿的,張侍郎與崔家勾結,差點害了她性命,這筆帳她一直記著,不指望苻琰能替她報這個仇,只希望崔仲邕春闈高中,只要在朝,必有報仇的機會。
崔姣又與木香閑聊了幾句,便見苻琰上了千步廊,下值回來了。
她一縮腦袋進去,半晌不見苻琰回房,又把腦袋探出來,木香悄悄說,“太子殿下轉去崇文館了。”
崇文館內有諸多食客和學士,苻琰時常與他們探討,也不是什麽稀奇的事情。
苻琰在崇文館呆了足有一個時辰,午食都來不及用,便攜一人走了,聽南星說,他帶的那人是坊間精通音律的樂師,由崇文館學士舉薦,在坊間頗有名頭。
崔姣目光動了動,自用了午食,不再就此事打聽。
--
大明宮這裏,紫宸殿的殿門緊閉,老臣們跪在紫宸殿外饑腸轆轆,還有剛直的臣子竭力高聲念著陳情奏疏,念到後面嗓子沙啞,有不少大臣跟著落淚。
只有他們這些人還在堅持規勸,他們也清楚皇帝固執,但關乎的是江山存亡,他們不能妥協。
苻琰過來時,就見滿地老臣嗚呼哀哉,他朝候在左右的禁衛示意,禁衛們上前扶人起來,竟無一人願意起身,都是被禁衛強行攙起來的。
大臣們跪下的地方很快站了不少仗內教坊的樂手,場中擺了許多樂器,苻琰朝身旁的樂師做出一個請的手勢,便退到一旁。
那樂師便領眾樂手合奏,奏出的樂曲開始輕盈曼妙,之後如飛流急下,伴隨著擂鼓陣陣,倒有戰場殺敵之勢。
殿門微微半開,皇帝的中官走出來,尖著嗓音道,“陛下有請樂師進殿。”
那樂師施施然進了紫宸殿,將有半炷香,又召苻琰入內。
苻琰轉身朝那些幹瞪眼的大臣們道,“諸公請回,不必再擔憂陛下親征。”
大臣們面面相覷,但有太子保障,皆放心了一半,國政上,太子從未出過紕漏,太子就是定心丸,便各自退散了。
“右仆射留步,”苻琰叫住右仆射,與人到一邊,交代了兩句,右仆射撫著胡須直笑,點頭應下。
苻琰入殿內,正見皇帝與那樂師相談甚歡,把樂師的祖上三代全拷問了一遍,最終朝苻琰大笑道,“這等人才太子是從何處尋來的,這《蘭陵王入陣曲》朕見過許多樂師唱奏過,都不如今日聽到這般雄渾昂揚。”
苻琰但笑不語。
“陛下說的口渴了,先喝杯茶潤潤嗓,”站在皇帝身側的崔明秀奉茶道,眼卻瞥過苻琰,苻琰身長體健,姿容瑰絕,相比下,皇帝已是老態龍鐘,崔明秀暗恨,崔姣這樣的賤婢可以得到太子垂青,而她卻只能迎奉老皇帝,太子讓崔姣當太子妃,也是自甘下賤!待將來這大梁掌握在她手中,她必還報從前所受恥辱。
皇帝喝了她手裏的茶,拉她坐到身邊,跟她說這曲子動聽之處,可她音律不通,根本聽不懂在說什麽,皇帝一見她茫然錯吶的模樣,便沈了臉讓她下去。
崔明秀難堪不已,咬牙退下。
皇帝再問樂師還會哪些曲子,樂師回說凡長安城內樂曲沒有不會的,皇帝連道了幾個好,又聽樂師說,“仆是洛陽人,還會洛陽時興的小曲,可惜仆不在洛陽當地,不然還能與相熟的樂師切磋曲藝。”
皇帝擅樂曲,談及樂曲便興味盎然,聽他這話,便起了興,“這有何難?朕派人把那些樂師都叫來長安。”
那樂師一臉為難之色,“可陛下要禦駕親征……也等不及再聽仆等奏樂。”
皇帝被他這話說住,從洛陽來長安,快馬趕來,少說也得三五日,皇帝又要禦駕親征,時間上相撞,確實聽不了。
苻琰淡聲道,“今晨有突厥信報送到,突厥人暫時未有動向,邊境是安全的。”
他一頓,道,“陛下,右仆射想見您。”
先前說要禦駕親征是皇帝自己當時拍定,也沒細究過其中利害,這兩日大臣們的上疏他也聽了,也看了,不無道理,不過他這人是頭僵驢,越僵持,他越下不了臺,他也知太子是給他臺階下,若再不下,真要去打仗,這路上舟車勞頓,也看不了樂舞,就為了給崔明秀爭妃位,他要吃這麽多苦頭,他人前不服老,可人後也不得不承認自己老了,真要親臨戰場,也怕危及自身,況且崔明秀雖年輕動人,但她不通音律,與他做不成知己,他現下心頭對崔明秀的熱勁已不及先前了,胸中也只剩憐意,明年給她個婕妤就行了,妃位她還是太年輕,著實不堪配。
皇帝黑著老臉讓右仆射進來。
右仆射跪了兩天,進來走路都打擺,還要給皇帝磕頭,也是老臣了,這些年君臣一路過來,皇帝看他一臉滄桑,也沒了斥責之心,著人賜坐。
右仆射坐下以後,咳了一聲,道,“微臣知陛下有親征的決心,微臣等勸阻不了,但請陛下聽微臣一言,而今突厥不急著進犯邊境,我們也不能立即出兵先攻,若想讓突厥不再對大梁邊境虎視眈眈,得先讓他們自亂陣腳。”
皇帝深以為然,問他,“愛卿有何見解?”
“突厥人性魯直粗笨,且不善謀略,突厥各部首領眾多,其中猶以思摩可汗為尊,但突厥各部落分散,若遣一巧言善辯之人出使突厥,必能從內部瓦解突厥,屆時朝中再遣良將出征,輕易就能擊潰突厥,陛下也不必冒險出征了,”右仆射道。
皇帝大喜,“愛卿既說出此話,心中必有合適的外使人選,愛卿且說來與朕。”
右仆射一笑,“禮部侍郎張元義有一張巧嘴,亦有一雙看透人心的慧眼,他在朝中左右逢源、長袖善舞,這次他也支持陛下出征,微臣想,他定有報效大梁之心,不如派遣他去突厥。”
皇帝嗯聲,“這次朕要出征,也只有張愛卿全力支持朕,張愛卿素來會說話,入突厥很合適。”
皇帝說著,便叫中官伺候筆墨,擬旨出來,傳發下去。
張侍郎人在家中做,禍從天上降,皇帝下旨讓他出使突厥,他想進宮求情都不能,當日就被遣送出了長安,南下入突厥。
紫宸殿內,右仆射兩眼笑的冒光,連日來的疲憊一掃而空,又說,“陛下之前就想去東都洛陽過人日,眼下朝中事務清閑,又臨近元宵佳節,不如去洛陽散散心。”
這話正說到皇帝的心坎上,“朕是想去洛陽,正好能聽一聽當地的樂曲,上回貴妃說想去,被太子攔下,這回太子總不會再攔阻?”
苻琰適時恭敬道,“阿耶近來煩憂,去洛陽松解是好事,兒豈會再攔,上次既是王貴妃想去,阿耶這次也帶著王貴妃一同去吧,王貴妃通音律,也能和阿耶一起探討。”
皇帝很滿意,點頭道,“說的是,貴妃與朕是樂曲上的知交,她若不去,朕倒覺得無聊,不過皇後留下,這前朝後宮都得有人管束,前朝有你朕很放心,後宮有皇後,朕也能高枕無憂。”
其實他是不待見皇後,若帶皇後去洛陽,免不得吵得頭疼,壞了他去洛陽的興致。
苻琰稱是,與右仆射退出了紫宸殿,留樂師與他繼續深討。
崔明秀在內殿聽的清清楚楚,皇帝從禦駕親征轉變去洛陽,還要帶著王貴妃一起去,太子倒是心狠手辣,把皇帝哄去洛陽,王貴妃也不在長安,這宮中內外都被太子和皇後把持,等皇帝再回長安,這皇位還是不是他的都難說。
崔明秀明白這道理,也想勸皇帝不要去洛陽,可她在皇帝身邊這幾日,早就看得出皇帝是貪享安樂之人,就是說了,皇帝也未必會聽,他是順毛驢,既然要去洛陽,她還是求皇帝帶上她,若留在長安,她無力自保,去了洛陽,也能防止王貴妃覆寵。
皇帝說好給她妃位,看來也是假話了。
崔明秀一手撕破帕子,她做不成皇妃,崔姣憑什麽能做太子妃!崔姣不死難消她心頭之恨!
--
皇帝要去洛陽過元宵節,這次朝裏無人反對,多歡送他去。
張侍郎出使突厥,整條朱雀街也為其歡送,甚至有不少爆竹聲。
崔姣是在第二日上午得知的此事,彼時苻琰匆匆回內室更換公服,崔姣撲上來,在他臉上重重親了一下,人掛到他身上,軟軟道,“殿下替妾報大仇了!”
苻琰輕攏著她的腰,托著她的下巴,也重重回以深吻,吻的她上氣不接下氣,他才說,“知恩圖報,你該以身相許,別想再離開孤。”
崔姣撅撅嘴唇,又被他啃了啃。
崔姣拿臉蹭蹭他,“殿下還要出去麽?”
“孤要去祭農神,你老實呆著,等孤回來,給你帶民間小食,”苻琰好脾氣道。
崔姣嗷嗚著,跟他拉拉小手,黏糊糊的,他才不舍的放下人走了。
崔姣瞧著他的背影微有忸怩,又哼一聲,裝成好郎君哄她,她才不會被騙了,她就是要走,以身相許好幾個月,肉償早夠了,還要她給他生娃娃,他想得美呢。
今日天好,崔姣想玩拔河,拔河要人多,她又出不去,只得支著胳膊在窗上,看院裏的仆役們玩,女史們在一邊叫喚,崔姣都激動的上躥下跳,恨不得擼起袖子自己湊上去跟他們比一場。
這時家令進來,匆忙道,“崔娘子,宮中有貴人想見您。”
崔姣詫異,“是哪位娘娘?”
家令隱晦的告訴她,“是一位姓崔的貴人。”
應是崔明秀要見她,她和崔明秀最後一次見面,崔明秀差點死在她手上,她們之間早撕破臉,只剩仇恨,崔明秀要見她必是不安好心,苻琰不在東宮,崔明秀又要隨皇帝去洛陽,大抵是想趁著要出長安的空檔,想置她於死地。
崔明秀幾斤幾兩,崔姣很清楚,她如今有皇帝撐腰,崔姣不及她厲害,真對上了,她吃虧,但若借此良機出逃,還能嫁禍給崔明秀,苻琰還能給她報次仇。
雖說是不太厚道,可誰叫苻琰困著她,都是他該的。
崔姣喜滋滋的。
家令一臉愁,“太子殿下去了長安縣,娘子一個人可得小心。”
崔姣嗯了嗯,斂住笑跟家令輕輕道,“妾此去不知禍福,若不能再回東宮,還請荀家令轉告殿下,不要為妾觸怒陛下,妾想殿下能順頌時宜,此生安康喜樂。”
家令聽的眼眶都紅了,擡袖子擦了擦眼,點下頭。
崔姣便命人進來梳妝,特地在鬢發裏多簪了兩根尖銳的發釵,以備不時之需。
裝扮好後,戴上面紗,出來才見院裏熱鬧沒了,下人散開,只停了一輛馬車,崔姣上了馬車,車夫調轉馬車出院子,再駛出東宮,這車夫是崔明秀派來的人,進了重玄門,就有兩名宮婢在等候,崔姣捂著肚子下來,艱澀的告訴她們,她吃壞了肚子,想如廁。
宮婢嫌棄的遮著鼻子,催促她趕緊去茅房解決,只給她一盞茶的功夫。
一盞茶的功夫就夠了,大明宮她來過幾回,茅房她也知道在何處,茅房畢竟臟臭,是在重玄門外,宮婢盯著她出了重玄門,一路跟到茅房外。
崔姣進去後關上門,這間茅房有一個向後的通風窗口,開的很大,不算高,崔姣爬了出去,拔下發裏一根簪子,忍著疼劃破手指,在簪子上多沾點血,然後扔到地上,一溜煙跑沒了影。
兩宮婢幹等著,一盞茶的功夫都過了,崔姣還沒出來,兩人不耐煩的敲門,也不見崔姣回聲,那門關的結實,她們也撞不開,遂繞到茅房後面,朝窗戶裏看,哪還有人,再往周圍看了看,實在瞧不見人,就回去覆命去了。
崔明秀這裏等著崔姣進宮,她已想好治她的辦法,只要她來,她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崔姣上次誣陷她,這次該輪到她了。
可那兩個宮婢回來說崔姣不見了,崔明秀勃然大怒,命人把她們帶出去給了一頓打,便只能忍著怨氣,收拾東西隨皇帝出發去洛陽。
--
苻琰午間回的東宮,長安縣不在城裏,途中遇見不少新奇的小食,他買了不少回來,可回宮以後,內室裏崔姣不在,西暖室崔姣也不在。
家令抖擻著回他,“宮裏的崔貴人說要見崔娘子,仆不敢不從,崔娘子臨出東宮前與仆說,讓殿下不要為此事觸怒陛下,崔娘子只想殿下安康喜樂。”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