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第五種羞恥(完)
關燈
小
中
大
第162章 第五種羞恥(完)
“你的電影什麽時候開始拍?”
這是瑪格麗塔見到伊薇時說的第一句話。
伊薇還能說什麽呢?
“現在就拍。”她斬釘截鐵地回答。
於是電影就這麽開拍了——什麽準備都沒有,但這島上什麽都有。鎮上的村民合力湊了全套的拍攝器材,並且爭先恐後地報名參加拍攝活動。
伊薇在人群中看到了數張在上個世紀聲名響徹影壇的熟臉,只是更年輕、更美麗,個個演技超神。她也不去問他們是怎麽回事:還能是怎麽回事?
瑪格麗塔就坐在導演的旁邊看他們拍攝。
事實證明,桑西確實不知道該怎麽拍電影,前幾天時間基本都花在學拍攝和找鏡頭上,島上的居民熱情地教導他,並且不斷地用實例示範,來讓桑西理解該怎麽去捕捉無數種動態中的某一種動態——只要桑西學會了,理解了,出自他手的每一幀畫面都柔和、飽滿,就仿佛將時間與空間都濃縮在了鏡頭之下。
伊薇都不敢想這電影在大熒幕上播放會有什麽效果。
她做了很多年電影明星,因此清楚地知道,在所有的藝術表現形式當中,電影是侵略性最強的。它不僅侵略人的精神,也掠奪人的精神,更擅長灌輸人的精神。
這部電影拍出來會是什麽樣子……誰也不知道,甚至桑西作為導演也不可能知道。
桑西學會了拍電影,但心態還停留在作畫者的階段,也就是說,他習慣於精巧地布置每一個靜止中的每一個細節,並竭盡全力地將信息量填補在畫面的空白之處。他完全不為觀眾預留休息時間,看畫的人隨時都可以休息不是嗎?閉上眼睛揉揉眼眶就可以了。
伊薇只希望觀眾們不會瘋掉。應該不至於瘋掉。也不能小看人類的恢覆能力和承受能力,再加上這部電影真的、真的沒什麽劇情,可以說就是單純地在描述美麗的度假之旅中一段不可名狀的恐懼,一種普通日常裏突然恐怖的氣氛……
……對。一定會有很多觀眾看完後瘋掉。也許這部電影只在少數幾個城市上映就好,比如哥譚。
好消息是他們其實拍攝了兩個版本的電影——有一部分居民無法接受有色彩的圖像,他們在看過自己的表演片段後嘔吐不止,精神崩潰,而伊薇發現自己很難對著那些面孔和身體背後代表的作品說不。
妥協的結果是他們拍兩種,一個版本是彩色的,一個版本是黑白的並且使用膠卷進行拍攝。
桑西討厭黑白版本,聲稱那是對眼睛的淩虐,但瑪麗格塔安撫了他,具體的手段是同桑西一起觀賞了幾部黑白電影。伊薇不知道他們具體看了什麽,她遠遠躲開了,因為擔心兩人中途幹點什麽的話自己會礙事……或者變成了小點心。
瑪格麗塔遠沒有亞度尼斯體貼。脾氣也更乖戾。在他手裏死掉很受罪。伊薇不小心試過一次,決心不去試第二次。
總之期間發生了很多事情,但拍攝的過程依然稱得上順利。有時遇到的困難全都能迎刃而解更容易讓人感到順利,完全沒有問題反倒叫人覺得不安。
電影一共拍攝了三周,他們收拾好東西離島,伊薇照例躺在沙灘椅上曬太陽。
“姐姐?”伊芙琳湊過來,“我可以先看看電影嗎?”
“還沒有剪輯。”伊薇閉著眼睛說,“桑西關在屋裏剪呢,你可以問問他能不能剪好了第一個給你看。”
雅各端著兩杯雞尾酒過來,分給伊芙琳一杯。
“我們還是不用打擾桑西先生了吧,電影在大熒幕看最有氣氛。”他說,“記得給我們留票,伊薇。”
“少不了你們的!還要專門來說?”伊薇嫌棄地揮手,“走開,你們擋著光了。”
伊芙琳就和雅各手拉著手走了,兩個男孩子打打鬧鬧地跑過,撞到他們的懷裏,被伊芙琳抱起來逗了一會兒。
“煩死了。小孩子就是吵。”伊薇只好爬起來,過去招呼兩個男孩。他們也才八九歲大的樣子,一個黑發,一個棕發,臉頰肥肥圓圓,很讓人有掐一把、留個指印在上面的沖動。
“傑!查爾斯!”她喊,“沒事幹就去看書!你們要去上學的知道嗎!”
男孩子馬上就大叫著跑到了伊薇看不到的地方。伊薇懶得追,又躺回沙發椅,這次手裏拿了杯氣泡水,邊曬邊喝。
“不知道傑和查爾斯的事情要怎麽處理。”伊芙琳問雅各,“你有辦法吧?”
“登記失蹤就行。誰在乎他們。”
“那小傑和小查爾斯呢?”
“丟到哥譚。”雅各不假思索,“要麽就看伊薇願不願意養著,買個房子雇個保姆的事,他們很快就能長到成年,到時候繼續給伊薇做助理好了,還省得她不停換人。”
事情就這麽定了,他們也不再討論,而是靠在一起,享受著寧靜的時光。
“如果我當時沒有跟著你一起跳會發生什麽?”
“我不知道,雅各。我想不是好事。”
“你早就猜到會發生什麽了嗎?我是說……我們不會真的死掉這個?”
“我們確實是死了啊,雅各,從那麽高的地方往下跳,就算下面是水也會死的。如果是像我們一樣身體平鋪著往下跳,高度只要三米就可能死亡。不過,如果姿勢正確,垂直下落、雙腳最先觸及水面,高度十多米也很安全。超過三十米就是極限運動了——我記得,目前最高的跳水記錄是59米。”
“我怎麽記得是三百多米?”
“變種人不算。”
“我記得蝙蝠俠也跳過百米的高度。”
“蝙蝠俠也不算,雅各。一個在幾乎任何方面都能抵達人類極限的人類真的還算是人類嗎?我作為人類不承認他是人類。”
“……你也不是人啊,伊芙琳。現在肯定不是了吧。”
“我們現在是蝙蝠俠那種人。”伊芙琳一本正經地說,“看起來像人,行動起來像人,檢測的話是人,但實際上不好說到底是不是人。”
“哈哈。真高興。”雅各幹巴巴地笑了兩聲。
“我們現在不管在什麽地方死掉都能在島上覆活呢,只要我們沒有後代就一直有效,這不是很好嗎,雅各?你不用再害怕了,我們不會死。花園是我們的覆活點。”
“如果說沒有死過之前我只是恐懼死亡的未知,死過之後我恐懼的就變成死亡本身了。”雅各嘆氣,“死亡糟糕透頂,而你很享受死亡——我知道你有機會一定會再次嘗試的,伊芙琳。”
“你可以坐船到花園接我嘛!”
“相比繞路我可以承受一點痛苦。”
伊芙琳笑著,雅各低下頭,和她交換了一個吻。
“……你老實告訴我,”雅各問,“在故事裏寫那些令人不安的細節是因為你預言到未來嗎?”
“我不知道,雅各。”伊芙琳說,“不過我確實打算把它們寫在書裏。”
“什麽?跳水這個?”
“跳水,還有‘狗餅幹,人類不可食用,可以致命’。”伊芙琳笑著說。
“……真是服了你了。”
沒有任何宣傳,伊薇·凱拉的新電影靜悄悄的上映了。電影的名字平平無奇,《花園之旅》,簡直無法激起任何觀眾的好奇心。甚至連電影海報都沒有——電影海報本就是為了宣傳的,不打算宣傳,當然就不用制作海報。
只有一張半是黑白、半是彩色的海報大小的紙張,隨意地張貼在影院門口,上面大致地記錄了電影的一些信息。毫無疑問,伊薇·凱拉的名字印在最醒目的位置,而所有被吸引著買了票走進電影院的人,本質上說,都是受了這個名字的吸引。
斯特勞斯也不例外。
作為一名在報紙上有專欄的知名影評人,他對伊薇·凱拉的情緒相當覆雜。和大多數同行不一樣的是,他一直認為伊薇是有演技的,她的主要問題並不是演不好,也不是只能演同類型,也就是花瓶美女——而是不論伊薇·凱拉演誰,最終效果都像是在演她自己。
能演什麽是什麽,即能表演出和演員本人南轅北轍、毫無關聯的角色,這種演員在整個影視也稱得上屈指可數。實際上,演什麽像什麽,也就是說,能讓角色短暫地蓋過演員的自我,或者將自我演繹進角色當中反過來促成和增進角色的魅力,這已經是一個演員的最高成就。
斯特勞斯認為,伊薇就是演什麽像什麽的演員。
她演落難的少女就真的很像落難的少女,痛苦、迷茫、青澀;她演放蕩的婦人就真的很像放蕩的婦人,成熟、嫵媚、性感;她演擁有女性身體的美少年,就真的像個活在異性體內的美少年;她演聖潔的修女也真的很聖潔——只要不加那段修女被蹂躪並走向墮落的劇情。
她的麻煩之處在於她的自我實在是太強橫了,她的美麗和性感也太……太美麗和性感了。她不肯扮醜,也不肯討好評委,但凡被批評低俗,下一部作品一定會加倍低俗,完全就是和掌握評判標準的那群人對著幹。
影評人實際上已經不怎麽批評伊薇了,她拍的電影觀眾一定買賬,那就意味著肯定賺錢,那麽她就絕不會缺電影可拍。
電影拍出來總是需要賺錢的,這是顛不破的真理,再一個就是罵多了之後觀眾其實也不樂意,甚至看不慣她行為的也會轉而維護她了,道理很簡單,美女的裸體不好看嗎?
哪怕不喜歡她這樣,有幾個人真的不想看、不去看?
你根本拿她沒有辦法,還會被她嘲諷和痛罵——最丟臉的是,專業賣弄筆桿和嘴皮子甚至罵不過她。你罵她,罵的人太多了無人在意;她罵你,那就有好戲了。
斯特勞斯不想評價伊薇的為人作風,他只是由衷為伊薇感到可惜。
多少年沒出過這樣美,這樣有資質的女演員了?為什麽不愛惜羽毛呢?演些有深度的角色和劇情不好嗎?就算真的自己喜歡脫(圈裏的人都百分之百地確定她有此癖好),好劇本也不是沒有類似的鏡頭。
也許這部電影裏她會有所改變吧——每次為伊薇踏進影院,他都懷抱著這樣的期待。
也是因為這種期待,斯特勞斯從不批評伊薇。很明顯那沒有用,伊薇·凱拉不吃那套。
相反,他盡可能地尋找伊薇表演中的優點,誇獎她的進步,不過這種影評不會發布在報紙上,只會發表在他沒幾個人會來的個人網站裏。他是職業的,不能被質疑專業水平。
可能伊薇·凱拉知道這點,可能伊薇·凱拉看過他的評價。
她為他寄了新電影的宣傳紙和票單。
究竟是什麽電影?斯特勞斯十分好奇。他準時抵達影院,搜尋了一圈,沒有找到同行……嗯,看起來這部電影確實沒打算大張旗鼓,也不是為了洗刷名譽而拍的……
但是,斯特勞斯知道這部電影一定和以往不同。
就在這樣的期待中,燈光熄滅,熒幕亮起。
這部電影有什麽劇情?講了什麽故事?描述了什麽角色?展示了什麽主題?
斯特勞斯根本不知道。因為這部電影談不上有劇情,沒有打算講故事,角色蒼白單調正像是生活裏的每個人,絕對稱不上有主題可言。簡單來說,以專業的標準來評價,整部電影毫無價值和意義,觀看它完全是在浪費生命。
然而……然而,它是那樣的美麗,又因為過分的美麗而使人害怕。
電影其實是靜止的藝術。是,它看起來是運動的、流動的,但電影的藝術永遠在於靜止。電影的本質任務是高濃度地捕捉到某個瞬間,這個瞬間厚重、濃郁,像被灌進嗓子眼的一口煙,必須足夠嗆人,令人窒息。
最好的電影都是這樣。電影當然需要講好一個故事,但故事的作用是成為載體,就像人的意識需要基於身體才能存在,但不能純粹地為了肉體活著而活——從這個角度上說,電影的缺乏劇情倒也不能單純地算作一種缺點。
這部電影……
正如同伊薇本人,它具有太強烈的自我,以至於其餘一切都被遮掩了。
斯特勞斯很強烈地註意到了導演的存在感,不論他或者她是誰,顯然ta就黑洞一樣渴望吸收一切。ta試圖將目之所及的每個東西都展示在畫面中,然而那種展示是詩性的,因為物體的力量隱匿其中,生命的激情在每個畫面裏閃耀。
伊薇永遠處於畫面的核心,導演從不使用柔焦鏡頭,畫面卻無時無刻不處於一種松弛的、虛幻的、夢境般的朦朧中。老實說,整部電影更像是一條被陽光照得透亮的小路,你能看到灰塵在微光中浮動,能看到路上淩亂卻可愛的碎石,能體會到樹木花草搖擺時的微風和清香,卻無法從中體會到任何劇情。你會無數次從路上走過,能在這上面產生千萬種念頭,然而,道路本身毫無故事可言。
很遺憾,伊薇並未在電影中展示任何演技。大部分時候,她都只是走來走去,一個接一個地認識新人,從臺詞中能看出來她是個遠道而來的旅行者,出場的其他角色都是當地的居民……然後就沒有了。
這種東西也算電影嗎?斯特勞斯不知道該怎麽評價。
只是,不論鏡頭有多自然,風景有多清透,居民有多熱情好客,觀看時卻總能感到擁堵和擠壓的感覺。
仿佛被困在套子裏,汗水涔涔,痛苦不堪;仿佛所有有形和無形的都是加諸於身體的枷鎖。
一切都很好,並沒有什麽不滿意的地方,似乎也沒有強烈的遺憾和瑕疵,可就是不大好。世界很完美,但為什麽不快樂?
美麗,過於美麗,美麗又真實,可為什麽電影裏沒有任何……激情?
這部電影仿佛是在描繪囚犯。自由的、幸福的、美滿的囚犯。集中營式的生活。蒼白,殘酷,動物世界般的生活。可是囚犯的生活會那麽美嗎?生活這麽完美還算不算囚犯?生活如此完美——憑什麽不快樂?
多麽痛苦。最痛苦的在於不該痛苦卻依然痛苦,找不到理由的痛苦。又或者理由是有的……理由太多了,然而無法改變,因此只能無可奈何地認命。漸漸地說服了自己,那都是應當的,本該的,事情本就如此,不可能有其他變化。
電影活力十足,生命力無比充沛。然而沒有任何可能性。充滿魅力,就只是不快樂。光亮,澄澈,自然,就只是不快樂。
斯特勞斯不知道該如何評價這部電影。他頭暈目眩,平生頭一次體會嗨得太過才會有的狂喜。他感到情緒激昂澎湃,只是唯獨沒有快樂。他緩慢地意識到那其實並非是“不快樂”,那似乎只是沒有希望。完美不會有變化,太完美了,以至於凝固在一瞬間裏;太完美了,以至於不需要思考、討論、爭吵。
太完美了,以至於隔閡早已產生卻還互不知曉。太完美了,因此平鋪直述,沒有任何深刻的連接與共鳴。
太完美了,養殖場裏的動物才會生活得如此完美。
……如果電影裏的人都是養殖場裏的動物,那麽“人”在哪裏呢?
斯特勞斯決定再看一次。或許不止一次,而是再多看幾次。他相信這部電影裏一定有“人”。他能感覺到,那盤桓在一切之上的某個陰影,那引導和規定了事物運轉規律的存在。大約,必然是有的。
……會有“人”嗎?
……是有“人”可怕一點,還是沒有“人”可怕一點?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你的電影什麽時候開始拍?”
這是瑪格麗塔見到伊薇時說的第一句話。
伊薇還能說什麽呢?
“現在就拍。”她斬釘截鐵地回答。
於是電影就這麽開拍了——什麽準備都沒有,但這島上什麽都有。鎮上的村民合力湊了全套的拍攝器材,並且爭先恐後地報名參加拍攝活動。
伊薇在人群中看到了數張在上個世紀聲名響徹影壇的熟臉,只是更年輕、更美麗,個個演技超神。她也不去問他們是怎麽回事:還能是怎麽回事?
瑪格麗塔就坐在導演的旁邊看他們拍攝。
事實證明,桑西確實不知道該怎麽拍電影,前幾天時間基本都花在學拍攝和找鏡頭上,島上的居民熱情地教導他,並且不斷地用實例示範,來讓桑西理解該怎麽去捕捉無數種動態中的某一種動態——只要桑西學會了,理解了,出自他手的每一幀畫面都柔和、飽滿,就仿佛將時間與空間都濃縮在了鏡頭之下。
伊薇都不敢想這電影在大熒幕上播放會有什麽效果。
她做了很多年電影明星,因此清楚地知道,在所有的藝術表現形式當中,電影是侵略性最強的。它不僅侵略人的精神,也掠奪人的精神,更擅長灌輸人的精神。
這部電影拍出來會是什麽樣子……誰也不知道,甚至桑西作為導演也不可能知道。
桑西學會了拍電影,但心態還停留在作畫者的階段,也就是說,他習慣於精巧地布置每一個靜止中的每一個細節,並竭盡全力地將信息量填補在畫面的空白之處。他完全不為觀眾預留休息時間,看畫的人隨時都可以休息不是嗎?閉上眼睛揉揉眼眶就可以了。
伊薇只希望觀眾們不會瘋掉。應該不至於瘋掉。也不能小看人類的恢覆能力和承受能力,再加上這部電影真的、真的沒什麽劇情,可以說就是單純地在描述美麗的度假之旅中一段不可名狀的恐懼,一種普通日常裏突然恐怖的氣氛……
……對。一定會有很多觀眾看完後瘋掉。也許這部電影只在少數幾個城市上映就好,比如哥譚。
好消息是他們其實拍攝了兩個版本的電影——有一部分居民無法接受有色彩的圖像,他們在看過自己的表演片段後嘔吐不止,精神崩潰,而伊薇發現自己很難對著那些面孔和身體背後代表的作品說不。
妥協的結果是他們拍兩種,一個版本是彩色的,一個版本是黑白的並且使用膠卷進行拍攝。
桑西討厭黑白版本,聲稱那是對眼睛的淩虐,但瑪麗格塔安撫了他,具體的手段是同桑西一起觀賞了幾部黑白電影。伊薇不知道他們具體看了什麽,她遠遠躲開了,因為擔心兩人中途幹點什麽的話自己會礙事……或者變成了小點心。
瑪格麗塔遠沒有亞度尼斯體貼。脾氣也更乖戾。在他手裏死掉很受罪。伊薇不小心試過一次,決心不去試第二次。
總之期間發生了很多事情,但拍攝的過程依然稱得上順利。有時遇到的困難全都能迎刃而解更容易讓人感到順利,完全沒有問題反倒叫人覺得不安。
電影一共拍攝了三周,他們收拾好東西離島,伊薇照例躺在沙灘椅上曬太陽。
“姐姐?”伊芙琳湊過來,“我可以先看看電影嗎?”
“還沒有剪輯。”伊薇閉著眼睛說,“桑西關在屋裏剪呢,你可以問問他能不能剪好了第一個給你看。”
雅各端著兩杯雞尾酒過來,分給伊芙琳一杯。
“我們還是不用打擾桑西先生了吧,電影在大熒幕看最有氣氛。”他說,“記得給我們留票,伊薇。”
“少不了你們的!還要專門來說?”伊薇嫌棄地揮手,“走開,你們擋著光了。”
伊芙琳就和雅各手拉著手走了,兩個男孩子打打鬧鬧地跑過,撞到他們的懷裏,被伊芙琳抱起來逗了一會兒。
“煩死了。小孩子就是吵。”伊薇只好爬起來,過去招呼兩個男孩。他們也才八九歲大的樣子,一個黑發,一個棕發,臉頰肥肥圓圓,很讓人有掐一把、留個指印在上面的沖動。
“傑!查爾斯!”她喊,“沒事幹就去看書!你們要去上學的知道嗎!”
男孩子馬上就大叫著跑到了伊薇看不到的地方。伊薇懶得追,又躺回沙發椅,這次手裏拿了杯氣泡水,邊曬邊喝。
“不知道傑和查爾斯的事情要怎麽處理。”伊芙琳問雅各,“你有辦法吧?”
“登記失蹤就行。誰在乎他們。”
“那小傑和小查爾斯呢?”
“丟到哥譚。”雅各不假思索,“要麽就看伊薇願不願意養著,買個房子雇個保姆的事,他們很快就能長到成年,到時候繼續給伊薇做助理好了,還省得她不停換人。”
事情就這麽定了,他們也不再討論,而是靠在一起,享受著寧靜的時光。
“如果我當時沒有跟著你一起跳會發生什麽?”
“我不知道,雅各。我想不是好事。”
“你早就猜到會發生什麽了嗎?我是說……我們不會真的死掉這個?”
“我們確實是死了啊,雅各,從那麽高的地方往下跳,就算下面是水也會死的。如果是像我們一樣身體平鋪著往下跳,高度只要三米就可能死亡。不過,如果姿勢正確,垂直下落、雙腳最先觸及水面,高度十多米也很安全。超過三十米就是極限運動了——我記得,目前最高的跳水記錄是59米。”
“我怎麽記得是三百多米?”
“變種人不算。”
“我記得蝙蝠俠也跳過百米的高度。”
“蝙蝠俠也不算,雅各。一個在幾乎任何方面都能抵達人類極限的人類真的還算是人類嗎?我作為人類不承認他是人類。”
“……你也不是人啊,伊芙琳。現在肯定不是了吧。”
“我們現在是蝙蝠俠那種人。”伊芙琳一本正經地說,“看起來像人,行動起來像人,檢測的話是人,但實際上不好說到底是不是人。”
“哈哈。真高興。”雅各幹巴巴地笑了兩聲。
“我們現在不管在什麽地方死掉都能在島上覆活呢,只要我們沒有後代就一直有效,這不是很好嗎,雅各?你不用再害怕了,我們不會死。花園是我們的覆活點。”
“如果說沒有死過之前我只是恐懼死亡的未知,死過之後我恐懼的就變成死亡本身了。”雅各嘆氣,“死亡糟糕透頂,而你很享受死亡——我知道你有機會一定會再次嘗試的,伊芙琳。”
“你可以坐船到花園接我嘛!”
“相比繞路我可以承受一點痛苦。”
伊芙琳笑著,雅各低下頭,和她交換了一個吻。
“……你老實告訴我,”雅各問,“在故事裏寫那些令人不安的細節是因為你預言到未來嗎?”
“我不知道,雅各。”伊芙琳說,“不過我確實打算把它們寫在書裏。”
“什麽?跳水這個?”
“跳水,還有‘狗餅幹,人類不可食用,可以致命’。”伊芙琳笑著說。
“……真是服了你了。”
沒有任何宣傳,伊薇·凱拉的新電影靜悄悄的上映了。電影的名字平平無奇,《花園之旅》,簡直無法激起任何觀眾的好奇心。甚至連電影海報都沒有——電影海報本就是為了宣傳的,不打算宣傳,當然就不用制作海報。
只有一張半是黑白、半是彩色的海報大小的紙張,隨意地張貼在影院門口,上面大致地記錄了電影的一些信息。毫無疑問,伊薇·凱拉的名字印在最醒目的位置,而所有被吸引著買了票走進電影院的人,本質上說,都是受了這個名字的吸引。
斯特勞斯也不例外。
作為一名在報紙上有專欄的知名影評人,他對伊薇·凱拉的情緒相當覆雜。和大多數同行不一樣的是,他一直認為伊薇是有演技的,她的主要問題並不是演不好,也不是只能演同類型,也就是花瓶美女——而是不論伊薇·凱拉演誰,最終效果都像是在演她自己。
能演什麽是什麽,即能表演出和演員本人南轅北轍、毫無關聯的角色,這種演員在整個影視也稱得上屈指可數。實際上,演什麽像什麽,也就是說,能讓角色短暫地蓋過演員的自我,或者將自我演繹進角色當中反過來促成和增進角色的魅力,這已經是一個演員的最高成就。
斯特勞斯認為,伊薇就是演什麽像什麽的演員。
她演落難的少女就真的很像落難的少女,痛苦、迷茫、青澀;她演放蕩的婦人就真的很像放蕩的婦人,成熟、嫵媚、性感;她演擁有女性身體的美少年,就真的像個活在異性體內的美少年;她演聖潔的修女也真的很聖潔——只要不加那段修女被蹂躪並走向墮落的劇情。
她的麻煩之處在於她的自我實在是太強橫了,她的美麗和性感也太……太美麗和性感了。她不肯扮醜,也不肯討好評委,但凡被批評低俗,下一部作品一定會加倍低俗,完全就是和掌握評判標準的那群人對著幹。
影評人實際上已經不怎麽批評伊薇了,她拍的電影觀眾一定買賬,那就意味著肯定賺錢,那麽她就絕不會缺電影可拍。
電影拍出來總是需要賺錢的,這是顛不破的真理,再一個就是罵多了之後觀眾其實也不樂意,甚至看不慣她行為的也會轉而維護她了,道理很簡單,美女的裸體不好看嗎?
哪怕不喜歡她這樣,有幾個人真的不想看、不去看?
你根本拿她沒有辦法,還會被她嘲諷和痛罵——最丟臉的是,專業賣弄筆桿和嘴皮子甚至罵不過她。你罵她,罵的人太多了無人在意;她罵你,那就有好戲了。
斯特勞斯不想評價伊薇的為人作風,他只是由衷為伊薇感到可惜。
多少年沒出過這樣美,這樣有資質的女演員了?為什麽不愛惜羽毛呢?演些有深度的角色和劇情不好嗎?就算真的自己喜歡脫(圈裏的人都百分之百地確定她有此癖好),好劇本也不是沒有類似的鏡頭。
也許這部電影裏她會有所改變吧——每次為伊薇踏進影院,他都懷抱著這樣的期待。
也是因為這種期待,斯特勞斯從不批評伊薇。很明顯那沒有用,伊薇·凱拉不吃那套。
相反,他盡可能地尋找伊薇表演中的優點,誇獎她的進步,不過這種影評不會發布在報紙上,只會發表在他沒幾個人會來的個人網站裏。他是職業的,不能被質疑專業水平。
可能伊薇·凱拉知道這點,可能伊薇·凱拉看過他的評價。
她為他寄了新電影的宣傳紙和票單。
究竟是什麽電影?斯特勞斯十分好奇。他準時抵達影院,搜尋了一圈,沒有找到同行……嗯,看起來這部電影確實沒打算大張旗鼓,也不是為了洗刷名譽而拍的……
但是,斯特勞斯知道這部電影一定和以往不同。
就在這樣的期待中,燈光熄滅,熒幕亮起。
這部電影有什麽劇情?講了什麽故事?描述了什麽角色?展示了什麽主題?
斯特勞斯根本不知道。因為這部電影談不上有劇情,沒有打算講故事,角色蒼白單調正像是生活裏的每個人,絕對稱不上有主題可言。簡單來說,以專業的標準來評價,整部電影毫無價值和意義,觀看它完全是在浪費生命。
然而……然而,它是那樣的美麗,又因為過分的美麗而使人害怕。
電影其實是靜止的藝術。是,它看起來是運動的、流動的,但電影的藝術永遠在於靜止。電影的本質任務是高濃度地捕捉到某個瞬間,這個瞬間厚重、濃郁,像被灌進嗓子眼的一口煙,必須足夠嗆人,令人窒息。
最好的電影都是這樣。電影當然需要講好一個故事,但故事的作用是成為載體,就像人的意識需要基於身體才能存在,但不能純粹地為了肉體活著而活——從這個角度上說,電影的缺乏劇情倒也不能單純地算作一種缺點。
這部電影……
正如同伊薇本人,它具有太強烈的自我,以至於其餘一切都被遮掩了。
斯特勞斯很強烈地註意到了導演的存在感,不論他或者她是誰,顯然ta就黑洞一樣渴望吸收一切。ta試圖將目之所及的每個東西都展示在畫面中,然而那種展示是詩性的,因為物體的力量隱匿其中,生命的激情在每個畫面裏閃耀。
伊薇永遠處於畫面的核心,導演從不使用柔焦鏡頭,畫面卻無時無刻不處於一種松弛的、虛幻的、夢境般的朦朧中。老實說,整部電影更像是一條被陽光照得透亮的小路,你能看到灰塵在微光中浮動,能看到路上淩亂卻可愛的碎石,能體會到樹木花草搖擺時的微風和清香,卻無法從中體會到任何劇情。你會無數次從路上走過,能在這上面產生千萬種念頭,然而,道路本身毫無故事可言。
很遺憾,伊薇並未在電影中展示任何演技。大部分時候,她都只是走來走去,一個接一個地認識新人,從臺詞中能看出來她是個遠道而來的旅行者,出場的其他角色都是當地的居民……然後就沒有了。
這種東西也算電影嗎?斯特勞斯不知道該怎麽評價。
只是,不論鏡頭有多自然,風景有多清透,居民有多熱情好客,觀看時卻總能感到擁堵和擠壓的感覺。
仿佛被困在套子裏,汗水涔涔,痛苦不堪;仿佛所有有形和無形的都是加諸於身體的枷鎖。
一切都很好,並沒有什麽不滿意的地方,似乎也沒有強烈的遺憾和瑕疵,可就是不大好。世界很完美,但為什麽不快樂?
美麗,過於美麗,美麗又真實,可為什麽電影裏沒有任何……激情?
這部電影仿佛是在描繪囚犯。自由的、幸福的、美滿的囚犯。集中營式的生活。蒼白,殘酷,動物世界般的生活。可是囚犯的生活會那麽美嗎?生活這麽完美還算不算囚犯?生活如此完美——憑什麽不快樂?
多麽痛苦。最痛苦的在於不該痛苦卻依然痛苦,找不到理由的痛苦。又或者理由是有的……理由太多了,然而無法改變,因此只能無可奈何地認命。漸漸地說服了自己,那都是應當的,本該的,事情本就如此,不可能有其他變化。
電影活力十足,生命力無比充沛。然而沒有任何可能性。充滿魅力,就只是不快樂。光亮,澄澈,自然,就只是不快樂。
斯特勞斯不知道該如何評價這部電影。他頭暈目眩,平生頭一次體會嗨得太過才會有的狂喜。他感到情緒激昂澎湃,只是唯獨沒有快樂。他緩慢地意識到那其實並非是“不快樂”,那似乎只是沒有希望。完美不會有變化,太完美了,以至於凝固在一瞬間裏;太完美了,以至於不需要思考、討論、爭吵。
太完美了,以至於隔閡早已產生卻還互不知曉。太完美了,因此平鋪直述,沒有任何深刻的連接與共鳴。
太完美了,養殖場裏的動物才會生活得如此完美。
……如果電影裏的人都是養殖場裏的動物,那麽“人”在哪裏呢?
斯特勞斯決定再看一次。或許不止一次,而是再多看幾次。他相信這部電影裏一定有“人”。他能感覺到,那盤桓在一切之上的某個陰影,那引導和規定了事物運轉規律的存在。大約,必然是有的。
……會有“人”嗎?
……是有“人”可怕一點,還是沒有“人”可怕一點?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