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八音盒與信 (番外)
關燈
小
中
大
第64章 八音盒與信 (番外)
——匏土革, 木石金,絲與竹,乃八音。
*
匠人姓苗, 年六十四,居於京城的西南坊市,一條滿墻爬滿淩霄花的長窄巷子裏。
這日一早起床後, 迎著寒露涼光,邊提著小紫砂壺往嘴裏灌茶, 邊嘬嘬地逗弄籠子裏的八哥。給鳥餵食後, 才挺著大肚往門外去, 慢悠悠地,直走到巷子口,在一株垂柳樹旁的餛飩攤子落座。
“一大碗的筍蕨餛飩,多加辣子。”
“哎, 您坐會兒, 馬上好!”
攤子不大,只小夫妻兩個忙碌。
大筒裏滿當地滾著骨頭湯, 清透白亮,火爐上架著一只鐵鍋,噗呲噗呲地沸著水,往裏丟入十五個新包的大餛飩,待過熟透, 抄子撈起, 倒入碗裏, 給加上骨湯。
木櫃的小抽屜全都打開, 依次加醬油、陳醋、香油、小蔥,再是一滿勺紅膩油亮的辣子。
妻子方擦凈桌椅, 要接過丈夫手裏的碗,送去給客人。
“我去送。”
丈夫望一眼她的肚子,憨道:“你歇會,可別累著。”
妻子搓洗抹布,斜他道:“現還不忙,要等會忙起來,你一個人來得贏?”
餛飩擺到桌上,匙子一舀,油辣子侵入湯裏,翻動出噴香的熱氣來,直朝鼻子裏鉆。苗匠人撅起兩寸短須,低頭吹著氣,笑道:“這是有喜事了?”
“昨日才診出的,回家去昏了,找大夫來看,原是有孩子了,還嚇我一大跳!”
“好事,頭先幾月要註意些。”
“大夫也是這般說,我讓她別來,偏要來。”
……
苗匠人在這家餛飩攤子吃了十餘年,與之閑談幾句,等圓肚裏熱乎乎,將銅板給了,才捏著茶壺,又喝口茶,往自己的鋪子去。
鋪子離住的地不遠,就一刻鐘功夫。做的是典當古玩、修理器物等一些閑雜生意。
徒弟早半個時辰就挪開板子,敞開鋪門迎客,見苗匠人來了,忙上前說:“師傅,那梁商人又來了,就坐裏頭等您。”
苗匠人走進去,不等那人開口,徑直揮手道:“不賣,你走吧。”
梁商人起身道:“上回的價你不滿意,我便再加一千兩。”
苗匠人仍然擺手,“不賣。”
梁商人伸出兩個手指頭,比個價,道:“我再給八百兩,我是真心喜歡那東西。”
一番糾纏,苗匠人煩了。
“那是衛提督留下的東西,人是為國戰死,不管出多少價,我都不賣!”
也怪他那日沒留意,將八音盒露外,讓這姓梁的瞧見,要買去。
梁商人被這死活不賣的態度給激怒了,道:“嘿,我看是你想私自昧下!”
苗匠人趕人:“走走,別擱我店裏,耽誤生意!”
等人走了好半會兒,苗匠人才從衣兜裏掏出把鑰匙來,將一個櫃鎖打開,從裏將那個四方的八音盒小心拿出來,仔細給擦抹灰塵,又拆解那些零瑣的機關,用個小棉簽子,給裏面覆雜的機關上油。
年紀大了以後,愈發老眼昏老,手上動作慢得很,也不由想起當年衛四小姐將這物拿來時,外部被摔,內裏有缺,給足定銀,叮囑他定要修好,說是衛提督的東西。
當時觀其外表,上等檀木,外繪華紋,已很精美。等拆開來,他更是驚嘆裏面的構造,冷冰冰的鐵石金玉,機關齒輪相互牽制,無一處不精巧,比外更甚。
極盡其能,雖仍於外,全然是好,只需撥轉那個圓鈕,便從盒子裏傳出一首曲來,曲調優美,也非世上現存的任何一首曲,但還是在修覆後留下了瑕疵,隱於裏面。
這樣的稀奇物件,乃他生平第一次見。也不知叫什麽,思索許久,遂取名八音盒。
後來,苗匠人想過覆刻,終是不能。
他一直等衛四小姐派人來取,但不想翻年後,就傳出衛提督戰死北疆、衛家滿門流放的消息,他便將這八音盒留了下來,隔段日子就給除塵上油,免得銹掉了。
苗匠人是認識衛提督的。
第一次見,還是十多年前,就在今早用朝食的餛飩攤子。
那時攤子還是一個老婆子帶個五六歲大的孫子做生意,孫子便是晨時的那個男人。雖才開張不久,但味道好極,他喜歡去吃。
那條巷子緊挨著梨園戲樓,那天正是冬至,天色只一絲蒙亮。他坐在條凳上,等餛飩端來。
閑等時,就見半昏的街道前頭,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穿一身青衫錦袍,牽著一匹黑馬,從戲樓而來。
將馬引到攤子旁的柳樹邊,系好韁繩,怏怏地打個哈欠,懶洋洋道:“一碗餛飩,不要蔥。”
說完話,就撩袍落座,滿身一股脂粉香氣,撐著胳膊在桌上,眼皮半低著,似是沒睡醒。
餛飩煮好後,是孩子捧來。
快到跟前,興許是太燙了,碗一傾,差些灑出來。還泛著困意的人一下子睜眼,伸手端起,問:“燙著沒有?”
孩子忙搖頭。
老婆子急來,慌忙說是孫子不當心,有沒有燙到他。又抹著淚說這孩子爹前些日才打仗死了,娘也早產死了,總歸放一個孩子在家不放心,今日才第一回 帶他出攤子,幫幫忙。
等餛飩吃完,少年給了一整兩的銀子,老婆子為難地翻找著所有的銅板,湊出來給餘錢。
“你家的餛飩好吃,就不用找了,我也不想揣著銅板叮當地走路。”
話落,就走去牽馬,翻身上去,往遠處去了。
可那時苗匠人分明瞧見他是有碎銀子的,不必給那一兩。
後來又在那個餛飩攤子遇見過幾回,每回都是不要蔥,走後給一兩銀子。
一次偶然,苗匠人得知了他的身份,原是鎮國公的第三子,那個滿京逍遙玩樂的常客。
好一段日子,他沒再見過衛三子,直到聽說了鎮國世子被圍困黃源府戰死,跟著國公病逝北疆。接二連三的喪事,出殯時十裏長街,人山人海,鋪天的雪白紙錢,和哀哭嚎聲。
衛三子一身白麻,頭纏白巾,默低著頭,捧著靈牌在最前頭。
自那之後,苗匠人再聽說衛三子,已換了身份。
鎮國公府已是他主家,衛家軍也交到他手上,北疆防線賴其駐守抗敵,他有了另一個名頭,衛提督。
大致兩年後,上元的彩燈還未摘完,就傳出衛提督吞沒軍田的事。
苗匠人聽人義憤填膺地辱罵,一耳朵過去,並不大信,雖天子腳下,比及他地,能更快得知些消息,但朝廷的水可混著呢,那些大官鬥地你死我活,哪知道背後真相什麽樣子。
便在之後兩日,苗匠人見到了衛提督。
天未亮,攤子才點爐子生火。
他一身玄服,外披大氅,在細雪裏,獨自一人牽馬走來。
他還未開口。
“衛大人,小的知道,一大碗肉餛飩,不加蔥!”
苗匠人看見衛提督僵冷的臉上笑了下,又很快斂淡下去。
攤子只有一人在忙碌了。
衛提督問:“你奶奶呢?”
聲音沒從前的清懶,變得沈了,有些啞。
已然撐起一個攤子的年輕男人忙著煮餛飩,低頭道:“去年的時候,沒熬過冬天,去了。”
衛提督走時,年輕男人不收他的錢,笑著道:“您戍守邊疆,保家衛國,這碗餛飩,便當我請衛大人您的。”
苗匠人看見衛提督騎馬,消失在風雪裏。
那是苗匠人最後一次見到他了。
次年正月,全城戒嚴,無聲的硝煙彌漫,不久後神瑞帝去世,新帝登基,改元光熙。
衛提督戰死北疆的消息傳回京城。
“師傅,就這麽個東西,值那麽多銀子,你為何不賣啊?”徒弟不解道。
在他看來,那個梁商人都出了三千多兩,已然很高了。
苗匠人朝徒弟的後腦勺打過去,罵道:“你懂什麽,若衛提督還在,狄羌能打過來?人沒了,我就要賣托在我這處的東西?”
“話這樣多,交代你的差事做完了?”
徒弟去做事了,苗匠人想到這年初狄羌提出和親,皇帝封先太子之女為榮康公主,遠嫁北方的事,狠狠地唉了聲。
苗匠人年紀七歲時,跟在師傅身邊學木工機巧,做的都是精細活兒,刻苦鉆研,三四十年後,已是京城最好的工匠,但也落了一身毛病。
他將死前,把兒子叫到面前。他這個兒子是愛好吃喝嫖賭的性子。
苗匠人再三叮囑,千萬別將那個八音盒賣出去,若今後衛家人還能回來,一定要還回去。
他這一生,可不曾做過拖欠的買賣。這是他修覆的最後一樣物件,別砸了他的名聲。
但苗匠人咽氣後的兩個月,他的兒子就賣了八音盒。
買它的人是溫家的公子溫滔,是溫太後的弟弟,皇帝的舅舅。
就是借他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不賣給當朝的國舅!
誰讓他說自個手裏有衛提督的東西,老爹千叮嚀萬囑咐地讓他別在外多嘴,可他沒奈住不是?
不過一個怪盒子,有什麽珍惜的。
溫滔帶著八音盒回了自己的別院,一邊聽著裏面的曲子,一邊懷裏摟著美人,大笑著說:“當年衛陵與我作對,死在北疆可算是便宜他了,倘若當年他敢帶兵回京,定要淩遲處死他!”
他喜聽靡靡之音,那般清淡的曲子聽過兩遍,覺得無趣,便將八音盒丟到了一個角落。
他一個得寵的妾看見後,很喜歡,討要了去。
妾細細地用帕子將盒子上的灰塵擦去,撥轉著曲子,聽著輕快的調子,心裏很難過。
她是一個月前被父親送給的溫滔,但她早有心悅之人,說等他考取功名,就立即上門提親,但最終不了了之。
妾聽著曲,想到了那些年與竹馬嘻嘻玩鬧的場景,那時春日,他會采摘最鮮艷的花兒,給她編一頂最美的花冠,笑著給她戴上。太陽落山,漫天夕霞,他會牽著她的手奔跑,說:“回家了!”
只是竹馬家世不好,抵擋不住溫家權勢罷了。
半月後,妾失寵了。
別院又來了幾個美貌的女子。
妾還在聽八音盒的曲子,她覺得這曲子動聽極了,也聽說了是那位衛提督的東西,是送給誰。她覺得定是送給一個女子的。
她每日都給盒子擦拭灰塵,外面鋥亮精美,但她並不知如何打理內部。
終於有一日,八音盒發出了聒噪的聲音,變得斷斷續續。
又在一天,盒子被她不小心碰落在地。
她驚慌地站起身,聽到外邊的兵荒馬亂,侍妾們的逃跑哭喊聲。
溫滔被皇帝下旨處死了。
不知何時起,皇帝忌憚起母族溫氏,那囂張到不可一世的勢力。首當其沖的,便是作惡多端,被百姓所恥恨的國舅。區區一個庶子,便拿其開刀。
別院的妾都被遣散了。
她們圍在一起,商議以後該怎麽辦?最終,許多人都說要回家去,但回家後呢?誰也不知。
都低低地哭起來。
她也哭,也打算回家去,盡管不知竹馬是否還在等她,她都得回去。
但在臨走前,她有一件事要做。
八音盒已被磕壞了一個角,再無法發出曾經的泠泠聲,曲子也不再完整。
可她想,還是要回去。
她聽說衛家人回京了。
她有些愧意地抱著壞了的八音盒,登了衛家的臺階,敲響了大門。
*
衛虞從未見過她,但在見到八音盒,聽完她的訴說後,眼睛濕熱。
衛虞接過八音盒,並去取了一百兩銀子給她,感激她,言作她歸家的盤纏。
門緩緩闔上,單薄的身影邁上未知的路。
衛虞也走向了春月庭,腳步越來越快,到後來,甚至跑起來。
她淚如泉湧,這是三哥離京前交給她,讓她在三嫂與許執大婚時,送予的新婚禮。但不想就在萬事全備時,許執來退婚了。
這份禮便沒能送出去。
她並未打開看過,仍然放在櫃子裏,打算等三哥回京,再還回去。
但一日丫鬟打掃屋子時,沒留意碰到,掉在了地毯上,露出裏面的一個四方盒子。
她不知是什麽,著急找人修覆,可不過兩個月,太子落敗,衛家被抄流放,峽州十年,她再沒能去取。
沒成想會這樣流落,輾轉多人。
衛虞捧著八音盒回到春月庭,看到三嫂纏綿病榻,一整日未醒,想到太醫的話,她擦掉淚水,連忙找來洛平,趕緊尋匠人修覆。
可最好的匠人已經死去,八音盒又壞地太厲害,無人再能修覆完全。
衛虞還是將竭力修補後的八音盒,拿去給了三嫂,說是三哥臨走前送她的。
她記起母親逝去前,流淚與三嫂說的話了。
“我曉得你先前喜歡衛陵,那時是我愚見……後來那個孩子說喜歡你,可你已與許執定親了……我沒想到你會因他入獄,受了那麽多苦。”
便是在那時,衛虞知道了三嫂是喜歡三哥的。
曲子一遍又一遍地輪轉,只有前半段了,調子不再明快,沈壓地模糊,時不時有鐵片刮過的刺耳聲。
“開窗吧,我想透透風。”
支摘窗被推開,春日到來了。
微風吹動紗帳,她還躺在床上,枯瘦的身體,幹癟地只見骨頭,聲音幾如曲子的鈍,轉目看拂落的杏花。
整間屋子浸透濃郁苦鼻的藥味,終是散了些。
八音盒徹底斷聲的第三日,交代完那番遺言,三嫂便走了。
衛虞依她的話,著人擡來溫水,忍淚將她的身體小心仔細地擦凈,穿上一身素凈的衣裳,梳頭,整理儀容。
屍身暫停堂屋,設置香案,點明燈。
立即請來道士看批書,因要帶回津州,走海路拖延不了,有避諱之處需盡得知註意。
接著報喪、趕制孝服、打彩棚、揭白。
翌日吊喪大斂,白幡飛揚,洛平來幫忙,先吩咐府中管事將冰窖裏所有的冰取出,運往港口,再招待重又續接的衛家賓客。
晨時,衛虞衛若、攜衛錦在衛家祠堂稟說。
下晌,衛若收拾完行李,便扶棺往河道港口去,登船後,親手將冰塊料理在棺槨四周,防屍身於路途腐壞,便哽咽著啟聲開船。
大帆迎風,破開水面,船往津州而去。
河岸邊,衛虞淌淚,攔抱住大哭,一聲聲呼喚“阿娘阿娘”要追去的衛錦,終也痛哭出聲。
是衛家對不起三嫂,否則最後她為何說出那番話。
分明不過母親的空口之言,她與三哥也未成婚,明明可以不管他們,有更好的選擇,卻還為了他們,受苦至此。
若是沒有三嫂,衛朝不會被皇帝重用,他們也不會重返京城。
回去後,衛虞與洛平仍接後事。
在薤露歌裏,頭七,做水陸道場;後至六七,念經做法事。
直到辭靈出殯那日,才算完整。
衛虞以為一切都終止於這個春日。
春去秋來,寒來暑往,衛錦在峽州驚懼害出的癡病,也在三嫂生前帶去的那個大夫那裏治好了,仍時不時去衛家祠堂祭拜三嫂。
遠在峽州抗敵海寇的衛朝還是得知了消息,於去年秋日請旨歸京,晝夜奔馳回來,在衛家祠堂請三嫂入衛氏族譜,並設靈牌,與三哥同置,道雖遵三叔母遺言,那麽京城和津州兩處都需打點,但衛家後人也絕不能忘此恩情,及過去屈辱。
又一個春日來臨時,驚蟄節氣,多雷雨,驚聲震震。
一道閃電突地劈中破空苑的那棵百年梨花樹,自中間分裂,蒼白的樹心陡然暴露,高大聳立的樹冠搖墜倒下,將十年未再住人的主屋壓塌。
一面墻應聲而崩,磚石坍落,一個埋藏其中的匣子,也跟著砸在紛落的雪白梨花裏,內藏的信件散落,沒入淅瀝冰冷的春雨。
衛虞聞聲趕到,著急去搶那些淩亂的信,但終被淋濕,沾黏一起。
她小心拆開一封,大半模糊不清了,墨字糊塗,依稀可辨幾句。
是三哥的字跡。
——近來很忙,要列陣排演戰法,新運來的糧草裏摻了沙子,我得去處理,有好一陣沒與你說話,抽空寫信予你,你近來可好?
衛虞楞住,三哥是寫給誰的?
她接著打開第二封,被雨水濕透,仍只見一兩句。
——不知為何最近總覺很累,但還有一場硬仗要打,我還得撐著。你還好嗎?
衛虞打開第三封信,可以多見幾句話了。
——衛家軍不服我,其是父親一手組建,又交給大哥,都是父兄的舊部。盡管我是父親的第三子,仍不可掌控,一些人擁護我,但更多人想自立,或是脫離,現軍中混亂,我準備借勢殺一人……興許之後,會好很多。(五月十三落筆)
衛虞頓了頓,更快地拆信來看,一封又一封。
——進入臘月,北疆下雪很大,城墻結了厚冰,羌人又來攻打,戰死一百四十六人,重傷四百八十一人。我第一回 獨自處理這些事,傷藥不夠……京城可落雪了?
——幾日後有一場仗要打,大抵沒空寫信了。
——我第一回 殺那麽多人,手都在抖,盔甲上都是血,但我需立威服眾。此次奔襲……真是很累,此句落筆,我便要睡去。暫至此處,你可也要安睡?祝好夢。
——汗王阿托泰吉已領兵駐紮在沙門關外,朝廷又在催促出兵,但當前出兵必敗……你還好?(九月三日落筆)
——我還是有些怕死的,盡管有你送的平安符。時時刻刻,都將它放在胸口,我並不大信這些,但望你能護我平安。很想你。(十二月二十三日落筆)
——我今日預判失誤了……本不該死那些人。我真該死。
——我今早外出巡視,看到樹枝抽穗,才發覺已至雨水,最近太忙了。京城應當來春更早些,近日,你有去哪兒玩嗎?
——最近我頭疼地越加厲害,鄭醜給我看,他是一個很厲害的大夫,說即使將來戰事休止,我也不會活的長久。我有些怕。你還好嗎?(四月十二落筆)
——近日又發了一通火,心情很差,一將未按我令,窮寇莫追,以致死傷百人……北疆形勢嚴峻,防線拉的太長,我很擔心,若要解決,需一勞永逸解決狄羌,但當前限制太多,我沒有辦法……太子又與信給我,京城……
——最近很忙,有大半月沒寫信了……還有三日是你十七生辰,我沒法與你過,真是抱歉……我很想你。(八月二十七落筆)
——戰事又起。
——軍營又起一場嘩變,是第四起了,因軍費戶部未批,一再拖延……人人都說赤膽忠心,精忠報國,但誰無私心,錢財權勢、封侯拜將,總得讓人向上爬,若無這些實際利益吊著,那些都不過動聽白話……再如此下去,後果不可設想,我好像不該與你說這些。
——我想將北疆那些可耕種的軍田籍冊重理,按勞重分,勢必得罪一些人,但我沒別的辦法。
——要過年了,我還得駐守北疆,不能回京與你們過節……你會想我嗎?
——明日要前往雁鳴口,興許那裏可以設伏。
——前面一場戰役我受了些傷,左胸被長戟貫入,好在平安符護著我,沒刺中心臟。……傷好後有了咳嗽的毛病,每次隱疼,都難以喘氣。你會擔心嗎?不用擔心,喝過藥好多了,這是我吃過最苦的一副藥,有些想吃糖,但不大方便開口。
……
——我快要回京了,你會不會有些想見我?我好想你。(九月二十二日落筆)
最後一封信。
衛虞早已淚流滿面。
她想到那些年,父兄皆逝,二哥罷官在家,唯有三哥在外撐著整個衛家。他不再笑,沈默寡言,瘦了許多,面容更甚陰冷,看人時,目光猶盯死物。
她好幾次見三哥對人發火,神情狠戾。
就連最後的除夕,嘉樂堂前,若非因母親急病,是不是就要對二哥動手了。
衛家未出事前,她與三哥打鬧玩笑,但那時,她不敢再與他多說話,也不敢再靠近。
卻原來三哥是會有這許多怕,會有脆弱。
只是他不說,也不吐露給他們知道,那些寄回的家信裏,一字一言都沒有。
直到此刻,衛虞方才明白,當時的自己,那番想法是何等……那時的三哥,是如何想的。
這些信,全都是寫給三嫂的。
她想到一件很小的事。神瑞二十六年十月初二,三哥率軍歸京那日,席面散去,問她表姐去了哪裏,之後母親尋人,卻不知三哥到何處去了。
那個一直被三嫂放在身邊,不曾離身的平安符,是法興寺的平安符。
六十三封書信,被雨水洇濕,再也看不清字了。
所有的書信落筆於神瑞二十五年四月至二十六年九月二十二。
而那時,三嫂與許執定親,可三哥還是這樣寫信,卻只能藏起來,不被誰看見。
到最後一年斷了,應是前往北疆之後,不再寫信。
三哥離京前晚的神情,緩慢地,清晰地映入衛虞的腦海。
他交托給她新婚禮,明月下,久不見笑的臉上竟有笑意,但是否太久不笑,些許僵硬。
聲音很平靜,他說:“到時,小虞你就與你表姐說,祝她與許執……此後……”
他微低下頭,停了下,“祝他們此後……”
“與她說……”
嗓音似是含沙,啞地難以繼續一般。
“三哥。”
“只將這個交給她吧。”
他擡起頭,嘆了很輕的一聲,笑了下。
他說不出來。
衛虞望著倒塌的梨花樹,和一地殘墻碎瓦,忽地流下淚來。
原來母親當時的話不是假的。
但三嫂已經過世一年,再看不見這些信,也不會知道三哥同樣喜歡她。
人會有輪回嗎?若是有,現今他們遇見了嗎?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匏土革, 木石金,絲與竹,乃八音。
*
匠人姓苗, 年六十四,居於京城的西南坊市,一條滿墻爬滿淩霄花的長窄巷子裏。
這日一早起床後, 迎著寒露涼光,邊提著小紫砂壺往嘴裏灌茶, 邊嘬嘬地逗弄籠子裏的八哥。給鳥餵食後, 才挺著大肚往門外去, 慢悠悠地,直走到巷子口,在一株垂柳樹旁的餛飩攤子落座。
“一大碗的筍蕨餛飩,多加辣子。”
“哎, 您坐會兒, 馬上好!”
攤子不大,只小夫妻兩個忙碌。
大筒裏滿當地滾著骨頭湯, 清透白亮,火爐上架著一只鐵鍋,噗呲噗呲地沸著水,往裏丟入十五個新包的大餛飩,待過熟透, 抄子撈起, 倒入碗裏, 給加上骨湯。
木櫃的小抽屜全都打開, 依次加醬油、陳醋、香油、小蔥,再是一滿勺紅膩油亮的辣子。
妻子方擦凈桌椅, 要接過丈夫手裏的碗,送去給客人。
“我去送。”
丈夫望一眼她的肚子,憨道:“你歇會,可別累著。”
妻子搓洗抹布,斜他道:“現還不忙,要等會忙起來,你一個人來得贏?”
餛飩擺到桌上,匙子一舀,油辣子侵入湯裏,翻動出噴香的熱氣來,直朝鼻子裏鉆。苗匠人撅起兩寸短須,低頭吹著氣,笑道:“這是有喜事了?”
“昨日才診出的,回家去昏了,找大夫來看,原是有孩子了,還嚇我一大跳!”
“好事,頭先幾月要註意些。”
“大夫也是這般說,我讓她別來,偏要來。”
……
苗匠人在這家餛飩攤子吃了十餘年,與之閑談幾句,等圓肚裏熱乎乎,將銅板給了,才捏著茶壺,又喝口茶,往自己的鋪子去。
鋪子離住的地不遠,就一刻鐘功夫。做的是典當古玩、修理器物等一些閑雜生意。
徒弟早半個時辰就挪開板子,敞開鋪門迎客,見苗匠人來了,忙上前說:“師傅,那梁商人又來了,就坐裏頭等您。”
苗匠人走進去,不等那人開口,徑直揮手道:“不賣,你走吧。”
梁商人起身道:“上回的價你不滿意,我便再加一千兩。”
苗匠人仍然擺手,“不賣。”
梁商人伸出兩個手指頭,比個價,道:“我再給八百兩,我是真心喜歡那東西。”
一番糾纏,苗匠人煩了。
“那是衛提督留下的東西,人是為國戰死,不管出多少價,我都不賣!”
也怪他那日沒留意,將八音盒露外,讓這姓梁的瞧見,要買去。
梁商人被這死活不賣的態度給激怒了,道:“嘿,我看是你想私自昧下!”
苗匠人趕人:“走走,別擱我店裏,耽誤生意!”
等人走了好半會兒,苗匠人才從衣兜裏掏出把鑰匙來,將一個櫃鎖打開,從裏將那個四方的八音盒小心拿出來,仔細給擦抹灰塵,又拆解那些零瑣的機關,用個小棉簽子,給裏面覆雜的機關上油。
年紀大了以後,愈發老眼昏老,手上動作慢得很,也不由想起當年衛四小姐將這物拿來時,外部被摔,內裏有缺,給足定銀,叮囑他定要修好,說是衛提督的東西。
當時觀其外表,上等檀木,外繪華紋,已很精美。等拆開來,他更是驚嘆裏面的構造,冷冰冰的鐵石金玉,機關齒輪相互牽制,無一處不精巧,比外更甚。
極盡其能,雖仍於外,全然是好,只需撥轉那個圓鈕,便從盒子裏傳出一首曲來,曲調優美,也非世上現存的任何一首曲,但還是在修覆後留下了瑕疵,隱於裏面。
這樣的稀奇物件,乃他生平第一次見。也不知叫什麽,思索許久,遂取名八音盒。
後來,苗匠人想過覆刻,終是不能。
他一直等衛四小姐派人來取,但不想翻年後,就傳出衛提督戰死北疆、衛家滿門流放的消息,他便將這八音盒留了下來,隔段日子就給除塵上油,免得銹掉了。
苗匠人是認識衛提督的。
第一次見,還是十多年前,就在今早用朝食的餛飩攤子。
那時攤子還是一個老婆子帶個五六歲大的孫子做生意,孫子便是晨時的那個男人。雖才開張不久,但味道好極,他喜歡去吃。
那條巷子緊挨著梨園戲樓,那天正是冬至,天色只一絲蒙亮。他坐在條凳上,等餛飩端來。
閑等時,就見半昏的街道前頭,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穿一身青衫錦袍,牽著一匹黑馬,從戲樓而來。
將馬引到攤子旁的柳樹邊,系好韁繩,怏怏地打個哈欠,懶洋洋道:“一碗餛飩,不要蔥。”
說完話,就撩袍落座,滿身一股脂粉香氣,撐著胳膊在桌上,眼皮半低著,似是沒睡醒。
餛飩煮好後,是孩子捧來。
快到跟前,興許是太燙了,碗一傾,差些灑出來。還泛著困意的人一下子睜眼,伸手端起,問:“燙著沒有?”
孩子忙搖頭。
老婆子急來,慌忙說是孫子不當心,有沒有燙到他。又抹著淚說這孩子爹前些日才打仗死了,娘也早產死了,總歸放一個孩子在家不放心,今日才第一回 帶他出攤子,幫幫忙。
等餛飩吃完,少年給了一整兩的銀子,老婆子為難地翻找著所有的銅板,湊出來給餘錢。
“你家的餛飩好吃,就不用找了,我也不想揣著銅板叮當地走路。”
話落,就走去牽馬,翻身上去,往遠處去了。
可那時苗匠人分明瞧見他是有碎銀子的,不必給那一兩。
後來又在那個餛飩攤子遇見過幾回,每回都是不要蔥,走後給一兩銀子。
一次偶然,苗匠人得知了他的身份,原是鎮國公的第三子,那個滿京逍遙玩樂的常客。
好一段日子,他沒再見過衛三子,直到聽說了鎮國世子被圍困黃源府戰死,跟著國公病逝北疆。接二連三的喪事,出殯時十裏長街,人山人海,鋪天的雪白紙錢,和哀哭嚎聲。
衛三子一身白麻,頭纏白巾,默低著頭,捧著靈牌在最前頭。
自那之後,苗匠人再聽說衛三子,已換了身份。
鎮國公府已是他主家,衛家軍也交到他手上,北疆防線賴其駐守抗敵,他有了另一個名頭,衛提督。
大致兩年後,上元的彩燈還未摘完,就傳出衛提督吞沒軍田的事。
苗匠人聽人義憤填膺地辱罵,一耳朵過去,並不大信,雖天子腳下,比及他地,能更快得知些消息,但朝廷的水可混著呢,那些大官鬥地你死我活,哪知道背後真相什麽樣子。
便在之後兩日,苗匠人見到了衛提督。
天未亮,攤子才點爐子生火。
他一身玄服,外披大氅,在細雪裏,獨自一人牽馬走來。
他還未開口。
“衛大人,小的知道,一大碗肉餛飩,不加蔥!”
苗匠人看見衛提督僵冷的臉上笑了下,又很快斂淡下去。
攤子只有一人在忙碌了。
衛提督問:“你奶奶呢?”
聲音沒從前的清懶,變得沈了,有些啞。
已然撐起一個攤子的年輕男人忙著煮餛飩,低頭道:“去年的時候,沒熬過冬天,去了。”
衛提督走時,年輕男人不收他的錢,笑著道:“您戍守邊疆,保家衛國,這碗餛飩,便當我請衛大人您的。”
苗匠人看見衛提督騎馬,消失在風雪裏。
那是苗匠人最後一次見到他了。
次年正月,全城戒嚴,無聲的硝煙彌漫,不久後神瑞帝去世,新帝登基,改元光熙。
衛提督戰死北疆的消息傳回京城。
“師傅,就這麽個東西,值那麽多銀子,你為何不賣啊?”徒弟不解道。
在他看來,那個梁商人都出了三千多兩,已然很高了。
苗匠人朝徒弟的後腦勺打過去,罵道:“你懂什麽,若衛提督還在,狄羌能打過來?人沒了,我就要賣托在我這處的東西?”
“話這樣多,交代你的差事做完了?”
徒弟去做事了,苗匠人想到這年初狄羌提出和親,皇帝封先太子之女為榮康公主,遠嫁北方的事,狠狠地唉了聲。
苗匠人年紀七歲時,跟在師傅身邊學木工機巧,做的都是精細活兒,刻苦鉆研,三四十年後,已是京城最好的工匠,但也落了一身毛病。
他將死前,把兒子叫到面前。他這個兒子是愛好吃喝嫖賭的性子。
苗匠人再三叮囑,千萬別將那個八音盒賣出去,若今後衛家人還能回來,一定要還回去。
他這一生,可不曾做過拖欠的買賣。這是他修覆的最後一樣物件,別砸了他的名聲。
但苗匠人咽氣後的兩個月,他的兒子就賣了八音盒。
買它的人是溫家的公子溫滔,是溫太後的弟弟,皇帝的舅舅。
就是借他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不賣給當朝的國舅!
誰讓他說自個手裏有衛提督的東西,老爹千叮嚀萬囑咐地讓他別在外多嘴,可他沒奈住不是?
不過一個怪盒子,有什麽珍惜的。
溫滔帶著八音盒回了自己的別院,一邊聽著裏面的曲子,一邊懷裏摟著美人,大笑著說:“當年衛陵與我作對,死在北疆可算是便宜他了,倘若當年他敢帶兵回京,定要淩遲處死他!”
他喜聽靡靡之音,那般清淡的曲子聽過兩遍,覺得無趣,便將八音盒丟到了一個角落。
他一個得寵的妾看見後,很喜歡,討要了去。
妾細細地用帕子將盒子上的灰塵擦去,撥轉著曲子,聽著輕快的調子,心裏很難過。
她是一個月前被父親送給的溫滔,但她早有心悅之人,說等他考取功名,就立即上門提親,但最終不了了之。
妾聽著曲,想到了那些年與竹馬嘻嘻玩鬧的場景,那時春日,他會采摘最鮮艷的花兒,給她編一頂最美的花冠,笑著給她戴上。太陽落山,漫天夕霞,他會牽著她的手奔跑,說:“回家了!”
只是竹馬家世不好,抵擋不住溫家權勢罷了。
半月後,妾失寵了。
別院又來了幾個美貌的女子。
妾還在聽八音盒的曲子,她覺得這曲子動聽極了,也聽說了是那位衛提督的東西,是送給誰。她覺得定是送給一個女子的。
她每日都給盒子擦拭灰塵,外面鋥亮精美,但她並不知如何打理內部。
終於有一日,八音盒發出了聒噪的聲音,變得斷斷續續。
又在一天,盒子被她不小心碰落在地。
她驚慌地站起身,聽到外邊的兵荒馬亂,侍妾們的逃跑哭喊聲。
溫滔被皇帝下旨處死了。
不知何時起,皇帝忌憚起母族溫氏,那囂張到不可一世的勢力。首當其沖的,便是作惡多端,被百姓所恥恨的國舅。區區一個庶子,便拿其開刀。
別院的妾都被遣散了。
她們圍在一起,商議以後該怎麽辦?最終,許多人都說要回家去,但回家後呢?誰也不知。
都低低地哭起來。
她也哭,也打算回家去,盡管不知竹馬是否還在等她,她都得回去。
但在臨走前,她有一件事要做。
八音盒已被磕壞了一個角,再無法發出曾經的泠泠聲,曲子也不再完整。
可她想,還是要回去。
她聽說衛家人回京了。
她有些愧意地抱著壞了的八音盒,登了衛家的臺階,敲響了大門。
*
衛虞從未見過她,但在見到八音盒,聽完她的訴說後,眼睛濕熱。
衛虞接過八音盒,並去取了一百兩銀子給她,感激她,言作她歸家的盤纏。
門緩緩闔上,單薄的身影邁上未知的路。
衛虞也走向了春月庭,腳步越來越快,到後來,甚至跑起來。
她淚如泉湧,這是三哥離京前交給她,讓她在三嫂與許執大婚時,送予的新婚禮。但不想就在萬事全備時,許執來退婚了。
這份禮便沒能送出去。
她並未打開看過,仍然放在櫃子裏,打算等三哥回京,再還回去。
但一日丫鬟打掃屋子時,沒留意碰到,掉在了地毯上,露出裏面的一個四方盒子。
她不知是什麽,著急找人修覆,可不過兩個月,太子落敗,衛家被抄流放,峽州十年,她再沒能去取。
沒成想會這樣流落,輾轉多人。
衛虞捧著八音盒回到春月庭,看到三嫂纏綿病榻,一整日未醒,想到太醫的話,她擦掉淚水,連忙找來洛平,趕緊尋匠人修覆。
可最好的匠人已經死去,八音盒又壞地太厲害,無人再能修覆完全。
衛虞還是將竭力修補後的八音盒,拿去給了三嫂,說是三哥臨走前送她的。
她記起母親逝去前,流淚與三嫂說的話了。
“我曉得你先前喜歡衛陵,那時是我愚見……後來那個孩子說喜歡你,可你已與許執定親了……我沒想到你會因他入獄,受了那麽多苦。”
便是在那時,衛虞知道了三嫂是喜歡三哥的。
曲子一遍又一遍地輪轉,只有前半段了,調子不再明快,沈壓地模糊,時不時有鐵片刮過的刺耳聲。
“開窗吧,我想透透風。”
支摘窗被推開,春日到來了。
微風吹動紗帳,她還躺在床上,枯瘦的身體,幹癟地只見骨頭,聲音幾如曲子的鈍,轉目看拂落的杏花。
整間屋子浸透濃郁苦鼻的藥味,終是散了些。
八音盒徹底斷聲的第三日,交代完那番遺言,三嫂便走了。
衛虞依她的話,著人擡來溫水,忍淚將她的身體小心仔細地擦凈,穿上一身素凈的衣裳,梳頭,整理儀容。
屍身暫停堂屋,設置香案,點明燈。
立即請來道士看批書,因要帶回津州,走海路拖延不了,有避諱之處需盡得知註意。
接著報喪、趕制孝服、打彩棚、揭白。
翌日吊喪大斂,白幡飛揚,洛平來幫忙,先吩咐府中管事將冰窖裏所有的冰取出,運往港口,再招待重又續接的衛家賓客。
晨時,衛虞衛若、攜衛錦在衛家祠堂稟說。
下晌,衛若收拾完行李,便扶棺往河道港口去,登船後,親手將冰塊料理在棺槨四周,防屍身於路途腐壞,便哽咽著啟聲開船。
大帆迎風,破開水面,船往津州而去。
河岸邊,衛虞淌淚,攔抱住大哭,一聲聲呼喚“阿娘阿娘”要追去的衛錦,終也痛哭出聲。
是衛家對不起三嫂,否則最後她為何說出那番話。
分明不過母親的空口之言,她與三哥也未成婚,明明可以不管他們,有更好的選擇,卻還為了他們,受苦至此。
若是沒有三嫂,衛朝不會被皇帝重用,他們也不會重返京城。
回去後,衛虞與洛平仍接後事。
在薤露歌裏,頭七,做水陸道場;後至六七,念經做法事。
直到辭靈出殯那日,才算完整。
衛虞以為一切都終止於這個春日。
春去秋來,寒來暑往,衛錦在峽州驚懼害出的癡病,也在三嫂生前帶去的那個大夫那裏治好了,仍時不時去衛家祠堂祭拜三嫂。
遠在峽州抗敵海寇的衛朝還是得知了消息,於去年秋日請旨歸京,晝夜奔馳回來,在衛家祠堂請三嫂入衛氏族譜,並設靈牌,與三哥同置,道雖遵三叔母遺言,那麽京城和津州兩處都需打點,但衛家後人也絕不能忘此恩情,及過去屈辱。
又一個春日來臨時,驚蟄節氣,多雷雨,驚聲震震。
一道閃電突地劈中破空苑的那棵百年梨花樹,自中間分裂,蒼白的樹心陡然暴露,高大聳立的樹冠搖墜倒下,將十年未再住人的主屋壓塌。
一面墻應聲而崩,磚石坍落,一個埋藏其中的匣子,也跟著砸在紛落的雪白梨花裏,內藏的信件散落,沒入淅瀝冰冷的春雨。
衛虞聞聲趕到,著急去搶那些淩亂的信,但終被淋濕,沾黏一起。
她小心拆開一封,大半模糊不清了,墨字糊塗,依稀可辨幾句。
是三哥的字跡。
——近來很忙,要列陣排演戰法,新運來的糧草裏摻了沙子,我得去處理,有好一陣沒與你說話,抽空寫信予你,你近來可好?
衛虞楞住,三哥是寫給誰的?
她接著打開第二封,被雨水濕透,仍只見一兩句。
——不知為何最近總覺很累,但還有一場硬仗要打,我還得撐著。你還好嗎?
衛虞打開第三封信,可以多見幾句話了。
——衛家軍不服我,其是父親一手組建,又交給大哥,都是父兄的舊部。盡管我是父親的第三子,仍不可掌控,一些人擁護我,但更多人想自立,或是脫離,現軍中混亂,我準備借勢殺一人……興許之後,會好很多。(五月十三落筆)
衛虞頓了頓,更快地拆信來看,一封又一封。
——進入臘月,北疆下雪很大,城墻結了厚冰,羌人又來攻打,戰死一百四十六人,重傷四百八十一人。我第一回 獨自處理這些事,傷藥不夠……京城可落雪了?
——幾日後有一場仗要打,大抵沒空寫信了。
——我第一回 殺那麽多人,手都在抖,盔甲上都是血,但我需立威服眾。此次奔襲……真是很累,此句落筆,我便要睡去。暫至此處,你可也要安睡?祝好夢。
——汗王阿托泰吉已領兵駐紮在沙門關外,朝廷又在催促出兵,但當前出兵必敗……你還好?(九月三日落筆)
——我還是有些怕死的,盡管有你送的平安符。時時刻刻,都將它放在胸口,我並不大信這些,但望你能護我平安。很想你。(十二月二十三日落筆)
——我今日預判失誤了……本不該死那些人。我真該死。
——我今早外出巡視,看到樹枝抽穗,才發覺已至雨水,最近太忙了。京城應當來春更早些,近日,你有去哪兒玩嗎?
——最近我頭疼地越加厲害,鄭醜給我看,他是一個很厲害的大夫,說即使將來戰事休止,我也不會活的長久。我有些怕。你還好嗎?(四月十二落筆)
——近日又發了一通火,心情很差,一將未按我令,窮寇莫追,以致死傷百人……北疆形勢嚴峻,防線拉的太長,我很擔心,若要解決,需一勞永逸解決狄羌,但當前限制太多,我沒有辦法……太子又與信給我,京城……
——最近很忙,有大半月沒寫信了……還有三日是你十七生辰,我沒法與你過,真是抱歉……我很想你。(八月二十七落筆)
——戰事又起。
——軍營又起一場嘩變,是第四起了,因軍費戶部未批,一再拖延……人人都說赤膽忠心,精忠報國,但誰無私心,錢財權勢、封侯拜將,總得讓人向上爬,若無這些實際利益吊著,那些都不過動聽白話……再如此下去,後果不可設想,我好像不該與你說這些。
——我想將北疆那些可耕種的軍田籍冊重理,按勞重分,勢必得罪一些人,但我沒別的辦法。
——要過年了,我還得駐守北疆,不能回京與你們過節……你會想我嗎?
——明日要前往雁鳴口,興許那裏可以設伏。
——前面一場戰役我受了些傷,左胸被長戟貫入,好在平安符護著我,沒刺中心臟。……傷好後有了咳嗽的毛病,每次隱疼,都難以喘氣。你會擔心嗎?不用擔心,喝過藥好多了,這是我吃過最苦的一副藥,有些想吃糖,但不大方便開口。
……
——我快要回京了,你會不會有些想見我?我好想你。(九月二十二日落筆)
最後一封信。
衛虞早已淚流滿面。
她想到那些年,父兄皆逝,二哥罷官在家,唯有三哥在外撐著整個衛家。他不再笑,沈默寡言,瘦了許多,面容更甚陰冷,看人時,目光猶盯死物。
她好幾次見三哥對人發火,神情狠戾。
就連最後的除夕,嘉樂堂前,若非因母親急病,是不是就要對二哥動手了。
衛家未出事前,她與三哥打鬧玩笑,但那時,她不敢再與他多說話,也不敢再靠近。
卻原來三哥是會有這許多怕,會有脆弱。
只是他不說,也不吐露給他們知道,那些寄回的家信裏,一字一言都沒有。
直到此刻,衛虞方才明白,當時的自己,那番想法是何等……那時的三哥,是如何想的。
這些信,全都是寫給三嫂的。
她想到一件很小的事。神瑞二十六年十月初二,三哥率軍歸京那日,席面散去,問她表姐去了哪裏,之後母親尋人,卻不知三哥到何處去了。
那個一直被三嫂放在身邊,不曾離身的平安符,是法興寺的平安符。
六十三封書信,被雨水洇濕,再也看不清字了。
所有的書信落筆於神瑞二十五年四月至二十六年九月二十二。
而那時,三嫂與許執定親,可三哥還是這樣寫信,卻只能藏起來,不被誰看見。
到最後一年斷了,應是前往北疆之後,不再寫信。
三哥離京前晚的神情,緩慢地,清晰地映入衛虞的腦海。
他交托給她新婚禮,明月下,久不見笑的臉上竟有笑意,但是否太久不笑,些許僵硬。
聲音很平靜,他說:“到時,小虞你就與你表姐說,祝她與許執……此後……”
他微低下頭,停了下,“祝他們此後……”
“與她說……”
嗓音似是含沙,啞地難以繼續一般。
“三哥。”
“只將這個交給她吧。”
他擡起頭,嘆了很輕的一聲,笑了下。
他說不出來。
衛虞望著倒塌的梨花樹,和一地殘墻碎瓦,忽地流下淚來。
原來母親當時的話不是假的。
但三嫂已經過世一年,再看不見這些信,也不會知道三哥同樣喜歡她。
人會有輪回嗎?若是有,現今他們遇見了嗎?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