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
關燈
小
中
大
番外二
番外二 孟延春
“呦,大春,忙完了!”
劉愛民看著孟延春扛著鋤頭,埋頭一個勁兒地往前走,隔著老遠大聲喊了一聲。
孟延春擡頭,把鋤頭放下,笑道:“秋收都忙活得差不多了,你不在家窩著,跑河邊來幹嘛?”
劉愛民努努嘴,指了指面前的泥地,“喏,抓泥鰍呢。”
說到泥鰍,孟延春不由得慢下了腳步,往劉愛民那邊看過去,“怎麽樣,多嗎?”
劉愛民嘿嘿一笑,“你說呢?”
孟延春湊過來,往劉愛民這小子的桶裏一看。
“靠,那麽多,你小子什麽時候找到地兒?”
劉愛民得意道:“嘿,我讀書不行,可是論找這些野貨,可沒幾個人比得上我。”
俗話說的好,“秋風起,泥鰍肥,初冬的泥鰍賽人參”。如今秋末冬初,這時候的泥鰍肉質鮮美、營養豐富。還有另外的說法,“天上斑鳩,地上泥鰍”。可見泥鰍從古至今,都是熱門珍貴的食材。
孟延春不再猶豫,脫掉鞋襪,把腳伸進了泥潭裏面。
深秋的泥鰍肥的很,天氣越來越冷,它們這時候都躲在泥巴裏面呼呼大睡呢。忽地受到外界的打擾,都開始蠢蠢欲動起來。
農村長大的孩子,每個都是打鳥抓泥鰍的好手,孟延春不過低頭忙活了一會兒,就逮住了十來條。
等到太陽下山,孟延春和劉愛民才停手,在河邊洗完腳穿上鞋後往村裏走。
“支書和嬸子陪孟奶奶去探親去了?”劉愛民問。
孟延春點頭:“是啊,先去首都看看小晚和兩個小的,然後再坐火車去申市。”
“唉,時間過得真快啊,當初小晚還是小小的一個,轉眼間就是幾個孩子的媽了,我們也快老了。”劉愛民感慨道。
孟延春擡腳踢了劉愛民一下,“去你的,男人三十一枝花,我還開得整艷呢,我媳婦不不知道多愛我。”
“還花呢,喇叭花嗎,哈哈。”說著,不知戳中了劉愛民什麽笑點,哈哈笑了起來。
“那家裏不久剩下你、含韻和壯壯了。”
孟延春:“嗯嗯,等忙完了村裏的事,過年的時候我們一家也要去首都看看。”
“我去,去首都啊。我長那麽大,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市裏,不知道首都是什麽樣子?”聽到孟延春一家要去首都,劉愛民語氣裏是掩飾不住的羨慕。
孟延春沈默了,他沒說什麽想去就去之類的話。
他知道,雖然他和劉愛民,還有村裏很多同齡人雖然是一起長大的,但是他們之間還是不一樣。
他能隨便一提,就能帶著家人一起去首都,可劉愛民不行。
孟家,當初孟爺爺孟長河年輕的時候出去闖蕩過,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只要肯豁出去,賺錢是不難的。
並且孟奶奶身世不簡單,她雖然跟著孟爺爺逃到了農村,但是家底依舊很厚。這些年,在農村生活,由於當時的政治情況,屬於有錢都沒地方花。再者,孟家也不敢把家底顯露出來,可如今政策開放了,曾經忽視的差距就展現出來了。
這次孟奶奶帶著孟愛國和李蘭香去首都看孟晚秋和幾個孫輩,大手一揮,直接在首都給四兄妹一人購置了一套院子。
看著嘴裏不停念著對首都向往的劉愛民,孟延春心底很難受,他不知道該如何彌補這樣的差距。他的這群發小兄弟們,從小被教導著的事如何種地,種地是為國家做貢獻,當時農民窮是光榮,可如今社會改變了,城裏的人富了起來,做生意的人富了起來,可為什麽老實守本分的農民卻依舊帶著貧窮的帽子,伺候了一輩子的土地,卻買不起一張去首都的火車票。
孟延春覺得這樣不對,可是他又說不上來哪裏不對。
聽著劉愛民的絮絮叨叨的聲音,他們分開了,各自回到家中。他把泥鰍養到水盆裏,滴了兩滴油進去,讓它們吐沙子,明天再殺來吃了。
董含韻做好了飯,孟延春去屋裏叫了正在寫作業的壯壯,“兒子,吃飯了。”
“好的,馬上就來。”壯壯寫的作業,仍舊是姑父裴行之給他布置的課外作業,很有趣的內容,壯壯做的不亦樂乎。
孟延春看了看兒子,又想到了村裏的那些孩子,這樣的差距又怎樣彌補呢。兒子從小就接受行之那樣的人教導,可村裏的那些孩子,每天上完課還需要幫家裏幹活,上山砍柴放牛餵豬,而兒子待在家裏,就能接收到外界的新事物,可村裏的那些孩子……
孟延春不願意再想了,他知道他們家過得好,是因為老一輩的努力,如果不是因為他們,他自己也可能就像劉愛民一樣,是一個連去首都都不敢多想的農民。
整個晚飯時間,孟延春都異常的沈默,董含韻和壯壯都明顯地察覺到了他的不對勁,壯壯想問,但董含韻給他使了個眼神,壯壯閉上了嘴巴。
交給媽媽吧,媽媽肯定知道爸爸在想什麽。
夜晚,董含韻看著走神的孟延春,問了出來,“怎麽樣,今天回來後就一直走神。”
孟延春扭頭看向董含韻,說了一句風馬牛不相及的話,“媳婦,當初奶奶和爹娘說帶你一起出去玩,你怎麽沒答應啊。”
董含韻瞥了他一眼,“你不去我去幹什麽,過年不是要去首都嗎,到時候再看也一樣。”
“可是,你不覺得每天幹農活太苦了嗎?你看小晚、逢冬還有明夏,他們都是大學生,都不需要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整日的幹農活,不就不……跟著我,讓你受委屈了——”
孟延春話還沒說完,就被董含韻狠狠打了一巴掌,“你今天怎麽樣,被魘住了,說什麽亂七八糟的胡話呢。”
孟延春頓住,將董含韻緊緊抱在懷裏,甕聲甕氣地說道:“對不起媳婦,我就是有些難受。”
董含韻嘆了一口氣,抱住孟延春毛茸茸的腦袋,在他頭皮上輕微地按摩:“自從嫁給你,我從沒後悔過。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跟著當官的做娘子,跟著殺豬的翻腸子,你是什麽樣的人,我就是什麽樣的人。”
孟延春在媳婦脖頸邊摩挲了一陣,才把今日的困惑告訴了董含韻。
董含韻默默聽著。
孟家四兄妹裏面,就數老大孟延春的性子最至純至善,他也是四人中對清河村感情最深的人。也是因為這樣性格,他對於清河村的每個人都帶著一份莫名其妙的責任,看到自家情況好,而一起長大的同伴卻依舊過著曾經的苦日子,他的心裏會有愧疚感。
作為孟延春的枕邊人,董含韻知道他為什麽產生這份愧疚。
“所以,你打算做什麽?或者說,你能做什麽呢?”
孟延春一下子噎住。
埋在董含韻懷裏半天沒吭聲,董含韻沒催他,許久之後,孟延春擡起頭,看著她認真地說道:“我想,我想為大家做點什麽,這知道這種差距沒法改變,但是我想讓這種差距小一點,再小一點。”
“你打算帶著村裏人掙錢。”董含韻一針見血。
孟延春遲疑了一下,點了點頭。
他發現,除了帶大家致富,似乎也沒有其他辦法了。總不能他給大家發錢吧,雖然孟家有些家底,但只要孟家還有明白人,就不會讓孟延春這樣做。
當然,孟延春也沒這樣想過,家裏的錢是父母和孟奶奶留給他的,但不是他自己掙的,孟延春才不會拿著長輩的錢去幹這種“善”事。
董含韻拍拍男人的背,“行了,先睡吧,這事得從長計議,回頭去了首都,你跟小晚他們好好思量思量。”
孟延春點點頭。
這事很重要,必須要和老二他們一起合計合計,不然單靠他,想要真正做出點什麽,想都不用想,肯定很困難。
只不過,這一夜孟延春依舊沒能成功入眠,滿腦子都是各種點子。
到天亮的時候,他腦子裏總算琢磨點東西出來了。過年前的這段時間裏,孟延春一直在山裏城裏跑來跑去,董含韻大致猜出他在幹什麽,但是她什麽都沒問,默默操持好家裏的事,沒讓孟延春分心。
到了年末,孟延春一家趕到首都的時候,孟晚秋等人才知道孟延春準備幹什麽。
“賣咱們山裏的東西,我都在城裏調查過了,那些什麽泥鰍、黃鱔,山裏的菌子、蕨菜山貨什麽的,城裏都看不到,稍微有一些,都賣的很貴。這些東西,咱們不是漫山遍野都是嗎?”
說起最近查到的信息,孟延春激動得臉都紅了,手舞足蹈地給大夥兒說著他的計劃。
大家都很認真地聽著孟延春的說。
等孟延春說完,看大家一臉嚴肅,心不由得咯噔了一下,“怎麽,你們覺得不行嗎?”
孟晚秋連忙搖頭,“不是的大哥,沒有問題,大哥計劃很好。”
孟明夏拍拍孟延春的肩膀,讚嘆道:“可以啊大哥,沒想到你還有這覺悟,當弟弟的羞愧啊。”
孟逢冬也是滿口讚嘆;“大哥,你怎麽想到這些問題的,內容很全面,想法也很好,大哥,你放心大膽去幹吧,有什麽事我們在你背後擔著。”
裴行之笑了笑,對孟延春說道:“大哥,你是怎麽冒出這個註意的,真的很棒。如今政策開放,城市比農村先一步接受的新消息,有資本也更放得開,長此以往,以後的貧富差距會越來越大,這是不可避免的矛盾。大哥有帶著鄉親們一起致富的想法,真的很有魄力。”
大家一圈彩虹屁下來,把孟延春弄得滿臉通紅,“哪有你們說的那麽厲害,這就是我的一個普通想法而已,你們隨隨便便都能想出來,別吹捧我了,快幫幫想想還有沒有其他要註意的地方。”
年輕人待在一堆,長輩們在另一邊說話,孟延春聲音不低,自然傳進了他們耳中。
聽到大兒子的話,孟愛國先是驚訝,隨後就是自豪,他沒想到孟延春會有這樣的想法。作為村裏的支書,孟愛國每日想的何嘗不是這些,如今社會變了,如果村裏人不做出改變,那麽註定會成為被時代拋下的包袱。
他沒想到,第一個做出改變的人,會是他的兒子。
而裴仲淵聽到孟延春的這番話,眼底的讚揚毫不掩飾,對孟愛國比起大拇指,“孟大哥啊,你這幾個孩子,真是太優秀了。”
隨便單另一個出來就頂人家好幾個,而孟家足足有四個,真是叫人羨慕啊。
孟愛國哈哈一笑,“客氣了客氣,小孩子們小打小鬧,到時候真做出成績了,再誇吧,不然這小子屁股要撬動天上去了。”
聽到孟愛國的話,李蘭香在背後狠狠掐了他一把。
孟愛國面色不改。
對於孟延春的決定,大家都十分支持他,孟晚秋私底下還拿出一筆賣古董的錢資助孟延春,讓他放心大膽的去幹。
知道小妹不差錢,孟延春也沒有跟她客氣。有了家人們的支持之後,回到清河村的孟延春放開手幹了起來。
起初他是一個人幹,城裏鄉下兩邊怕,除了清河村,他還把紅山縣周圍的村子跑了個遍,到處去收這些山貨野貨。
而孟延春售賣的對方,一開始是縣裏的收購站,到了後面他發現收購站的價格比他單賣的價格低了兩三成,孟延春就不樂意了。
可是天天上門推銷,這樣得不償失。於是孟延春在縣裏開了一家專門賣山貨的店鋪,一邊收一邊賣,孟延春就忙不過來了,於是劉愛民這幫發小就被他拐來幫忙了。
漸漸地,孟延春的小店逐漸吸引了城裏人的註意,看見店名,就知道這是一家專門賣純正山味的店面。
而孟延春生意漸好後,很多人也跟著跟風起來,也跟著跑鄉下收貨,這一次給孟延春的帶來了不小的打擊,店鋪差點開不下去了。
不過鄉下的人漸漸發現,來收購的人起初價格跟孟延春一樣,時間久了之後,對方總會以各種借口壓低價格。農村人是淳樸,但是不傻,不再把山貨賣給這些人,而是找到了孟延春的店,專門賣給孟延春。
其他跟風的人被打壓下去,故城這片地區賣山貨的人只剩下孟延春一家。
漸漸地,孟延春的生意一步步擴大,逐從一家店到第二家店……
從故城縣到市裏,再到省裏,直到數年後,遠在首都孟晚秋都能從身邊的同事口中聽到孟延春公司產品的名字。
而孟延春的如願以償地實現了當時的目標,帶領村裏人致富。在孟延春的帶領下,清河村的村民早早蓋起了樓房,村裏到縣裏的公路修的整整齊齊,沿途其他村落也跟著受益,整個故城縣因為有了孟延春這個人而聞名全國。
而孟延春的成功的背後,自然少不了董含韻的身影。事業日夜壯大之後,除了要跟農村人顧客打交道,還需要跟那些狡猾的商人打交道,這就讓孟延春有些吃不消了。於是,這時候就輪到董含韻出馬了。
董含韻性格因為小時候的遭遇,本就是外白裏黑,在農村這樣的地方沒有她發揮的餘地,可到了商場上,董含韻簡直混的如魚得水。
不管是小商鋪,還是大集團,孟延春一直致力發展鄉村建設,建立希望小學、資助貧困家庭的孩子繼續學業、投資其他特色村落發展經濟……
人到了老年,孟延春的事跡還被人翻拍成了電視劇。
那時候,孟晚秋和裴行之帶著小孫子孫女一起觀看,讓他們也感受了一下——老一輩人的堅持。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番外二 孟延春
“呦,大春,忙完了!”
劉愛民看著孟延春扛著鋤頭,埋頭一個勁兒地往前走,隔著老遠大聲喊了一聲。
孟延春擡頭,把鋤頭放下,笑道:“秋收都忙活得差不多了,你不在家窩著,跑河邊來幹嘛?”
劉愛民努努嘴,指了指面前的泥地,“喏,抓泥鰍呢。”
說到泥鰍,孟延春不由得慢下了腳步,往劉愛民那邊看過去,“怎麽樣,多嗎?”
劉愛民嘿嘿一笑,“你說呢?”
孟延春湊過來,往劉愛民這小子的桶裏一看。
“靠,那麽多,你小子什麽時候找到地兒?”
劉愛民得意道:“嘿,我讀書不行,可是論找這些野貨,可沒幾個人比得上我。”
俗話說的好,“秋風起,泥鰍肥,初冬的泥鰍賽人參”。如今秋末冬初,這時候的泥鰍肉質鮮美、營養豐富。還有另外的說法,“天上斑鳩,地上泥鰍”。可見泥鰍從古至今,都是熱門珍貴的食材。
孟延春不再猶豫,脫掉鞋襪,把腳伸進了泥潭裏面。
深秋的泥鰍肥的很,天氣越來越冷,它們這時候都躲在泥巴裏面呼呼大睡呢。忽地受到外界的打擾,都開始蠢蠢欲動起來。
農村長大的孩子,每個都是打鳥抓泥鰍的好手,孟延春不過低頭忙活了一會兒,就逮住了十來條。
等到太陽下山,孟延春和劉愛民才停手,在河邊洗完腳穿上鞋後往村裏走。
“支書和嬸子陪孟奶奶去探親去了?”劉愛民問。
孟延春點頭:“是啊,先去首都看看小晚和兩個小的,然後再坐火車去申市。”
“唉,時間過得真快啊,當初小晚還是小小的一個,轉眼間就是幾個孩子的媽了,我們也快老了。”劉愛民感慨道。
孟延春擡腳踢了劉愛民一下,“去你的,男人三十一枝花,我還開得整艷呢,我媳婦不不知道多愛我。”
“還花呢,喇叭花嗎,哈哈。”說著,不知戳中了劉愛民什麽笑點,哈哈笑了起來。
“那家裏不久剩下你、含韻和壯壯了。”
孟延春:“嗯嗯,等忙完了村裏的事,過年的時候我們一家也要去首都看看。”
“我去,去首都啊。我長那麽大,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市裏,不知道首都是什麽樣子?”聽到孟延春一家要去首都,劉愛民語氣裏是掩飾不住的羨慕。
孟延春沈默了,他沒說什麽想去就去之類的話。
他知道,雖然他和劉愛民,還有村裏很多同齡人雖然是一起長大的,但是他們之間還是不一樣。
他能隨便一提,就能帶著家人一起去首都,可劉愛民不行。
孟家,當初孟爺爺孟長河年輕的時候出去闖蕩過,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只要肯豁出去,賺錢是不難的。
並且孟奶奶身世不簡單,她雖然跟著孟爺爺逃到了農村,但是家底依舊很厚。這些年,在農村生活,由於當時的政治情況,屬於有錢都沒地方花。再者,孟家也不敢把家底顯露出來,可如今政策開放了,曾經忽視的差距就展現出來了。
這次孟奶奶帶著孟愛國和李蘭香去首都看孟晚秋和幾個孫輩,大手一揮,直接在首都給四兄妹一人購置了一套院子。
看著嘴裏不停念著對首都向往的劉愛民,孟延春心底很難受,他不知道該如何彌補這樣的差距。他的這群發小兄弟們,從小被教導著的事如何種地,種地是為國家做貢獻,當時農民窮是光榮,可如今社會改變了,城裏的人富了起來,做生意的人富了起來,可為什麽老實守本分的農民卻依舊帶著貧窮的帽子,伺候了一輩子的土地,卻買不起一張去首都的火車票。
孟延春覺得這樣不對,可是他又說不上來哪裏不對。
聽著劉愛民的絮絮叨叨的聲音,他們分開了,各自回到家中。他把泥鰍養到水盆裏,滴了兩滴油進去,讓它們吐沙子,明天再殺來吃了。
董含韻做好了飯,孟延春去屋裏叫了正在寫作業的壯壯,“兒子,吃飯了。”
“好的,馬上就來。”壯壯寫的作業,仍舊是姑父裴行之給他布置的課外作業,很有趣的內容,壯壯做的不亦樂乎。
孟延春看了看兒子,又想到了村裏的那些孩子,這樣的差距又怎樣彌補呢。兒子從小就接受行之那樣的人教導,可村裏的那些孩子,每天上完課還需要幫家裏幹活,上山砍柴放牛餵豬,而兒子待在家裏,就能接收到外界的新事物,可村裏的那些孩子……
孟延春不願意再想了,他知道他們家過得好,是因為老一輩的努力,如果不是因為他們,他自己也可能就像劉愛民一樣,是一個連去首都都不敢多想的農民。
整個晚飯時間,孟延春都異常的沈默,董含韻和壯壯都明顯地察覺到了他的不對勁,壯壯想問,但董含韻給他使了個眼神,壯壯閉上了嘴巴。
交給媽媽吧,媽媽肯定知道爸爸在想什麽。
夜晚,董含韻看著走神的孟延春,問了出來,“怎麽樣,今天回來後就一直走神。”
孟延春扭頭看向董含韻,說了一句風馬牛不相及的話,“媳婦,當初奶奶和爹娘說帶你一起出去玩,你怎麽沒答應啊。”
董含韻瞥了他一眼,“你不去我去幹什麽,過年不是要去首都嗎,到時候再看也一樣。”
“可是,你不覺得每天幹農活太苦了嗎?你看小晚、逢冬還有明夏,他們都是大學生,都不需要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整日的幹農活,不就不……跟著我,讓你受委屈了——”
孟延春話還沒說完,就被董含韻狠狠打了一巴掌,“你今天怎麽樣,被魘住了,說什麽亂七八糟的胡話呢。”
孟延春頓住,將董含韻緊緊抱在懷裏,甕聲甕氣地說道:“對不起媳婦,我就是有些難受。”
董含韻嘆了一口氣,抱住孟延春毛茸茸的腦袋,在他頭皮上輕微地按摩:“自從嫁給你,我從沒後悔過。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跟著當官的做娘子,跟著殺豬的翻腸子,你是什麽樣的人,我就是什麽樣的人。”
孟延春在媳婦脖頸邊摩挲了一陣,才把今日的困惑告訴了董含韻。
董含韻默默聽著。
孟家四兄妹裏面,就數老大孟延春的性子最至純至善,他也是四人中對清河村感情最深的人。也是因為這樣性格,他對於清河村的每個人都帶著一份莫名其妙的責任,看到自家情況好,而一起長大的同伴卻依舊過著曾經的苦日子,他的心裏會有愧疚感。
作為孟延春的枕邊人,董含韻知道他為什麽產生這份愧疚。
“所以,你打算做什麽?或者說,你能做什麽呢?”
孟延春一下子噎住。
埋在董含韻懷裏半天沒吭聲,董含韻沒催他,許久之後,孟延春擡起頭,看著她認真地說道:“我想,我想為大家做點什麽,這知道這種差距沒法改變,但是我想讓這種差距小一點,再小一點。”
“你打算帶著村裏人掙錢。”董含韻一針見血。
孟延春遲疑了一下,點了點頭。
他發現,除了帶大家致富,似乎也沒有其他辦法了。總不能他給大家發錢吧,雖然孟家有些家底,但只要孟家還有明白人,就不會讓孟延春這樣做。
當然,孟延春也沒這樣想過,家裏的錢是父母和孟奶奶留給他的,但不是他自己掙的,孟延春才不會拿著長輩的錢去幹這種“善”事。
董含韻拍拍男人的背,“行了,先睡吧,這事得從長計議,回頭去了首都,你跟小晚他們好好思量思量。”
孟延春點點頭。
這事很重要,必須要和老二他們一起合計合計,不然單靠他,想要真正做出點什麽,想都不用想,肯定很困難。
只不過,這一夜孟延春依舊沒能成功入眠,滿腦子都是各種點子。
到天亮的時候,他腦子裏總算琢磨點東西出來了。過年前的這段時間裏,孟延春一直在山裏城裏跑來跑去,董含韻大致猜出他在幹什麽,但是她什麽都沒問,默默操持好家裏的事,沒讓孟延春分心。
到了年末,孟延春一家趕到首都的時候,孟晚秋等人才知道孟延春準備幹什麽。
“賣咱們山裏的東西,我都在城裏調查過了,那些什麽泥鰍、黃鱔,山裏的菌子、蕨菜山貨什麽的,城裏都看不到,稍微有一些,都賣的很貴。這些東西,咱們不是漫山遍野都是嗎?”
說起最近查到的信息,孟延春激動得臉都紅了,手舞足蹈地給大夥兒說著他的計劃。
大家都很認真地聽著孟延春的說。
等孟延春說完,看大家一臉嚴肅,心不由得咯噔了一下,“怎麽,你們覺得不行嗎?”
孟晚秋連忙搖頭,“不是的大哥,沒有問題,大哥計劃很好。”
孟明夏拍拍孟延春的肩膀,讚嘆道:“可以啊大哥,沒想到你還有這覺悟,當弟弟的羞愧啊。”
孟逢冬也是滿口讚嘆;“大哥,你怎麽想到這些問題的,內容很全面,想法也很好,大哥,你放心大膽去幹吧,有什麽事我們在你背後擔著。”
裴行之笑了笑,對孟延春說道:“大哥,你是怎麽冒出這個註意的,真的很棒。如今政策開放,城市比農村先一步接受的新消息,有資本也更放得開,長此以往,以後的貧富差距會越來越大,這是不可避免的矛盾。大哥有帶著鄉親們一起致富的想法,真的很有魄力。”
大家一圈彩虹屁下來,把孟延春弄得滿臉通紅,“哪有你們說的那麽厲害,這就是我的一個普通想法而已,你們隨隨便便都能想出來,別吹捧我了,快幫幫想想還有沒有其他要註意的地方。”
年輕人待在一堆,長輩們在另一邊說話,孟延春聲音不低,自然傳進了他們耳中。
聽到大兒子的話,孟愛國先是驚訝,隨後就是自豪,他沒想到孟延春會有這樣的想法。作為村裏的支書,孟愛國每日想的何嘗不是這些,如今社會變了,如果村裏人不做出改變,那麽註定會成為被時代拋下的包袱。
他沒想到,第一個做出改變的人,會是他的兒子。
而裴仲淵聽到孟延春的這番話,眼底的讚揚毫不掩飾,對孟愛國比起大拇指,“孟大哥啊,你這幾個孩子,真是太優秀了。”
隨便單另一個出來就頂人家好幾個,而孟家足足有四個,真是叫人羨慕啊。
孟愛國哈哈一笑,“客氣了客氣,小孩子們小打小鬧,到時候真做出成績了,再誇吧,不然這小子屁股要撬動天上去了。”
聽到孟愛國的話,李蘭香在背後狠狠掐了他一把。
孟愛國面色不改。
對於孟延春的決定,大家都十分支持他,孟晚秋私底下還拿出一筆賣古董的錢資助孟延春,讓他放心大膽的去幹。
知道小妹不差錢,孟延春也沒有跟她客氣。有了家人們的支持之後,回到清河村的孟延春放開手幹了起來。
起初他是一個人幹,城裏鄉下兩邊怕,除了清河村,他還把紅山縣周圍的村子跑了個遍,到處去收這些山貨野貨。
而孟延春售賣的對方,一開始是縣裏的收購站,到了後面他發現收購站的價格比他單賣的價格低了兩三成,孟延春就不樂意了。
可是天天上門推銷,這樣得不償失。於是孟延春在縣裏開了一家專門賣山貨的店鋪,一邊收一邊賣,孟延春就忙不過來了,於是劉愛民這幫發小就被他拐來幫忙了。
漸漸地,孟延春的小店逐漸吸引了城裏人的註意,看見店名,就知道這是一家專門賣純正山味的店面。
而孟延春生意漸好後,很多人也跟著跟風起來,也跟著跑鄉下收貨,這一次給孟延春的帶來了不小的打擊,店鋪差點開不下去了。
不過鄉下的人漸漸發現,來收購的人起初價格跟孟延春一樣,時間久了之後,對方總會以各種借口壓低價格。農村人是淳樸,但是不傻,不再把山貨賣給這些人,而是找到了孟延春的店,專門賣給孟延春。
其他跟風的人被打壓下去,故城這片地區賣山貨的人只剩下孟延春一家。
漸漸地,孟延春的生意一步步擴大,逐從一家店到第二家店……
從故城縣到市裏,再到省裏,直到數年後,遠在首都孟晚秋都能從身邊的同事口中聽到孟延春公司產品的名字。
而孟延春的如願以償地實現了當時的目標,帶領村裏人致富。在孟延春的帶領下,清河村的村民早早蓋起了樓房,村裏到縣裏的公路修的整整齊齊,沿途其他村落也跟著受益,整個故城縣因為有了孟延春這個人而聞名全國。
而孟延春的成功的背後,自然少不了董含韻的身影。事業日夜壯大之後,除了要跟農村人顧客打交道,還需要跟那些狡猾的商人打交道,這就讓孟延春有些吃不消了。於是,這時候就輪到董含韻出馬了。
董含韻性格因為小時候的遭遇,本就是外白裏黑,在農村這樣的地方沒有她發揮的餘地,可到了商場上,董含韻簡直混的如魚得水。
不管是小商鋪,還是大集團,孟延春一直致力發展鄉村建設,建立希望小學、資助貧困家庭的孩子繼續學業、投資其他特色村落發展經濟……
人到了老年,孟延春的事跡還被人翻拍成了電視劇。
那時候,孟晚秋和裴行之帶著小孫子孫女一起觀看,讓他們也感受了一下——老一輩人的堅持。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