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066章

關燈
第066章

明義喊的聲音太大, 瞬間就吸引了房間中所有人的目光。

兩位書生打開隨身折扇掩面嘀咕,書鋪的夥計也急忙跑過來詢問,“客人、大師, 怎麽了,發生什麽事兒了?”

明義是鋪裏的老客, 夥計也與他相熟。而旁邊的小公子今日雖是第一次來後間,但這一路上都很和善客氣,夥計不想他們倆人吵起來。

明義臉上表情萬變,搖頭、嘴裏不住地嘟噥著不可能。

雲秋只能輕咳一聲, 高深莫測地對那夥計擺手, “無事無事, 大師只是有些驚訝罷了, 並沒什麽大事。”

夥計皺皺眉, 但仔細觀瞧後發現兩人之間氛圍很好, 並沒有劍拔弩張, 這才將信將疑地轉身走了。

雲秋在心裏對李從舟再三抱歉,心裏的小人還跪下來, 雙手合十沖著西邊磕頭道了句阿彌陀佛。

然後他就吩咐點心拿了一整套的書,找夥計包起來。

出門付賬時, 明義終於緩過勁,走出來就跟在雲秋後腳結賬。兩人客氣交談著出來,雲秋前腳剛跨出書鋪門檻, 路邊就傳來一陣急切的腳步聲。

下一瞬, 雲秋的手就被一個婦人抱住。

“恩公!”婦人說著,還拉過來身後的一個孩子, “寶兒,快, 給恩公磕頭。”

雲秋認出來,這是那日小陶在麗正坊救下的婦人和孩子。

當時小陶好像說他們是……赤脈貫瞳,開了藥方、寫了丹劑,雲秋瞧著他們母子辛苦、怕他們沒錢買藥,就吩咐點心給了他們一吊錢。

今日婦人換了件交領布衫,腰間還是圍著條襜,不過上面的臟汙消失,僅剩下一點兒白|面兒沾著。

她卷著衣袖,露出的手臂上青紅消退、幾道先前血淋淋的鞭痕也結了痂,人看著比那日精神,眼睛還有些紅,但只是拉著血絲,不像是那日整個眼白都是紅的。

被她叫出來磕頭的小孩怯生生的,但還是乖乖跪到地上給雲秋咚咚磕了三響頭,他踉蹌起身後,雲秋才發現小孩的眼睛全好了:

眼白分明、黑瞳明亮,是一雙大大的杏眼。

孩子身上也是粗麻衣衫,兩個膝蓋上還縫了厚厚的補丁。

雲秋摸摸身上正好有一兜子杏仁糖,便順勢塞給小孩,“喏。”

小孩眼睛一亮,想伸手卻又猶豫地看向母親。

婦人哪好意思再要雲秋東西,忙搖搖頭、推回去。

“就一點子杏仁糖,不是什麽貴重之物,”雲秋笑著給糖兜兜塞進孩子手裏,“您太客氣了。”

大約是少有人跟她這般和顏悅色,婦人有些無措,擡起手想撩頭發,卻又怕臉上的疤露出來嚇人,便輕輕推孩子,要他謝謝雲秋。

“對了,恩公,”婦人小心翼翼往雲秋身後望了望,“那、那日跟您在一塊兒的小神醫,他……他在哪個堂上,我、我也想謝謝他。”

湯方的效果極好,熬煮出來三貼吃下去,寶兒的血瞳就漸漸消散了。照著那方子磨粉做成點劑,沒兩日,寶兒的眼睛就恢覆了清明。

她都以為這病是絕癥了,沒想路上撞見個拔刀不平的小大夫,就能給直接治好。看著小寶的眼睛,她都以為是神佛顯靈。

他們的錢不多,有什麽東西她都是緊著孩子,點劑倒還剩著能用,那湯方她都是用孩子喝剩下的藥渣再熬煮,效果可能就不那麽好。

但只要孩子好了,她自己眼中拉點血絲也沒什麽。

今日在食肆後廚幫工,出來倒水時遠遠就看見了那日給她錢財的小公子,這才不管不顧地跑過來,想要謝過兩位恩公。

“您說小陶啊?”雲秋笑笑,“他不是坐堂醫,他老家在江南,來京城是預備參家醫署局二月的考核。”

“您要想見他,可到聚寶街雲琜錢莊,他暫住在那兒。您過去說找‘小陶’大夫就是,夥計會給您引進去的。”

婦人想了想,看模樣是有點猶豫,清河坊、永嘉坊之間的距離並不近,從這兒走過去少說要半個時辰。

她這幫工不好找,好容易才遇上不嫌棄她模樣的東家。

擅自離開那麽長時間,肯定要被趕出來,工錢也沒著落。

不過她還是謝過了雲秋,然後拉著孩子返回到書鋪對面的一個食肆,正巧碰上食肆的老板出來,老板睨著她有些不滿:

“不是告訴你別出來麽?!你這要是嚇跑了我的客人怎麽辦?!”

婦人連連躬身抱歉,然後就帶著孩子拐進了旁邊的窄巷,繞小門進入食肆的後廚,老板似乎還嫌她動作慢、嚷嚷著催了兩句。

“小施主你認識珍娘啊?”明義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大師認得她?”

明義笑著點點頭,“嗯,她就住在冷水峪的桃花關上。”

冷水峪是城東幾座山所在的山脈,祭龍山、慧峰山、翠嶺和小麥嶺都在其上,而那桃花關因其有桃花數裏得名,春日桃花盛放、艷色如錦,很是好看。

“那她……”雲秋開口說了一半又自己頓住,他笑著看向明義,“大師今日是下來接濟麽?若無事的話——我請您到雙鳳樓吃頓便飯?”

有人請吃飯當然好,尤其是雙鳳樓這樣的好地方。

明義今日本就是自己下山來買些東西,既然碰巧遇上雲秋,他倒也有幾句話想要和這位從前的“小世子”聊聊。

兩人一拍即合,當場相約到雙鳳樓坐下。

雙鳳樓的店小二換了幾批,這個明顯還未聞得報國寺僧明義大名,給他們引到雅間後還推薦了好幾樣素齋和素點心。

雲秋好笑地擺擺手,“有什麽好酒好肉的您盡管推來,我們這位大師不忌諱。”

小二楞了楞,看著明義在心裏嘀咕一句:假和尚?

不過他還是很快給雙鳳樓的名吃好酒報了一遍菜名,雲秋要了三葷兩素,再加上一盤子時鮮小拼。

“我不會喝酒,”雲秋轉過去看著明義,“大師想喝點什麽?”

明義抿唇笑,他還從未見過這般合他心意的小公子。

——不驚訝他吃肉喝酒,不驚訝他買艷|詞話本。

甚至還主動相邀,約他到雙鳳樓。

現在,竟然還問他想喝什麽酒?

明義看著雲秋,只覺這小施主當真是個妙人。

明義想了想,擇了一壇羅浮春,等店小二挑簾出去後,他才笑著與雲秋倒了兩盞茶,惋惜道:

“‘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喝酒這麽有趣的事兒,小施主竟然不回?這人生多遺憾呢。”

雲秋笑著搖搖頭,謝過他遞來的茶,“大師可喚我雲秋。”

“雲秋……”明義自己喃喃念了兩道,然後擡頭看著他笑,“雲施主心境開闊,倒比我那小師弟看得開許多。”

嗯?

雲秋偏偏頭:這話怎麽說?

“他都上你那兒看《艷|春|情》了,”明義端著茶盞的手伸出一根手指,“怎麽那事兒沒跟你講過?”

“大師你別賣關子了,什麽看不開?”

他只是提了自己的名字,明義就想到了李從舟,還說出什麽看得開、看不開的話,雲秋敏感地覺察出這裏頭有問題。

明義見人很多,瞧雲秋這著急模樣,嘴角笑意更甚:

——能讓小師弟這般周全去護著的人。

嘖,看起來他們關系不簡單呢。

他想了想,微彎腰伏到桌上,沖雲秋勾勾手指、示意他靠過來,“先說好,要是到時候我那小師弟與我生氣,雲施主可要提我說話。”

雲秋立刻鄭重點頭。

得了允諾,明義這才毫無負擔地將兩年前——雲秋離開王府後,李從舟鬧的那些事細細道來,還說得繪聲繪色如說書般。

點心在旁攔了兩次,發覺自己攔不住後,只能木木陪坐著。

“他可真是厲害壞了,師父這樣少出門的人,都為他的事接連下了兩次山,我看他那樣兒——要是師父不出面,他能真跟銀甲衛打一架。”

“……”

雲秋驚訝壞了,一直不可置信地眨眼。

聽著前半段,說李從舟不願回王府,他是滿臉疑惑,實不懂李從舟為何放著榮華富貴不要、偏偏要到寺廟裏出家做和尚。

可聽到後半段,他臉上的不解又漸漸變成了心疼:小和尚那是為了他,一直規行矩步的人第一次鬧那麽大一場,其實只是想讓他留下。

“誒誒誒?”明義手忙腳亂,“雲施主,我……我只會哄姑娘開心的,您……您別哭啊?”

雲秋吸吸鼻子,他只是眼眶酸,並不至於哭。

原來,在他不知道的地方,李從舟也為他做了好多。

不過想到這,雲秋轉過頭,目光幽幽地看向點心。後者低下頭,小聲道了句抱歉,說是李從舟不讓說。

“嗯?”這怎麽還有意外驚喜?

李從舟那時候就跟點心熟悉了?還會吩咐小點心給他保密了?!

點心解釋,當年雲秋留他在王府,要移交王爺、王妃寧心堂的記檔,還有許多後續的事情要處理。

加上雲秋臨走時的囑咐,點心也就有意幫著李從舟。

小田是他給李從舟挑的人,王府前後院管事以及各房中的人是什麽脾氣秉性,他都一一告訴了李從舟。

等李從舟安心住到滄海堂,點心才贖買了自己的身契離開王府。

“公子對不起,我不是有意要瞞你。”

理清楚來龍去脈,雲秋當然不會跟點心生氣,而是輕輕拍拍他的手表示自己不在意,然後轉頭,認認真真給明義拱手:

“謝謝大師告訴我這些。”

明義擺擺手,正好這時店小二進來布菜,他指了指一桌子珍饈美酒,“就當是我謝你這頓飯了。”

雲秋也高興——

知道自己不是一廂情願,小和尚也真心實意拿他當朋友,甚至在更早的時候就對他挺上心。

那就算是瘋病,他倆也是一起瘋的,這挺好。

只是知道這些後,雲秋就開始有點想李從舟了——雖然人家才走了不足十個時辰。

吃了一陣兒,雲秋才繼續問起剛才珍娘的事。

明義端著酒碗,擱下他夾了一筷子的糖醋魚,想了一會兒才給雲秋細細道出那婦人和孩子的來歷:

“珍娘本來姓什麽沒人知道,牙婆販來時就說她叫珍娘,被包大買下來那年才十六……?還是十五,反正是挺好看一姑娘。”

“買、買下來?”

“是啊,”明義臉上閃過一絲嫌惡,“山裏的窮漢子討不著媳婦,就會找牙婆買。”

牙婆手裏的姑娘大多不是自願的,不是為著家境所逼不得已為之,就是年紀小時被人從外地拐騙來。

這些姑娘小的十歲往下,最大的年紀也不過十六七。

模樣出挑漂亮的,能販進教坊司、秦樓和戲班;一般的能給人家做童養媳、填房繼室;再不濟,就是端茶倒水的丫頭。

如遇上不聽話的,牙婆發起狠來,能給姑娘的手腳砍斷、眼睛弄瞎、耳朵弄聾賣給花婆子,做成小叫花子、以便討來更多的錢。

雲秋聽著一時無言。

他一直以為這種事就發生在戲文話本裏,沒想在京畿東郊就有,而且還就發生在他身邊。

“那她臉上的傷……?”

明義冷笑一聲,“自然是包大燙的。”

雲秋倒抽一口涼氣。

原來珍娘家中父母早亡,守孝三年後她就預備到關中投親,結果在渡口大船上為那牙婆所騙,一路打罵威脅弄到了東郊裏。

包大上牙婆家裏說事時,一眼就相中了這個模樣水靈的小娘子,便是談妥價,以三兩銀子之數買了珍娘回去。

頭兩年珍娘還想著跑,可那包大是石匠出身、有把子力氣,又對附近道路十分熟悉,無論珍娘怎麽跑、總能給抓回去。

抓回去後自免不了一頓打,最後包大幹脆拿繩子給珍娘捆床上,每日不留餘力地羞辱、折磨,稍不如意就打罵、有時飯都不給吃。

這般折騰了幾年,珍娘也想過尋死,但都被包大找人給救了回來,村裏其他婆子也跟著勸,硬是要珍娘認命、跟著包大好好過日子。

“……這怎麽還有勸的?”雲秋不理解。

“桃花關上土地貧瘠,附近幾個村都是遠近聞名的窮村,村裏人重視香火傳承,家裏生姑娘的都擡不起頭來,有的甚至會給女嬰拋到山中餵狼。”

“如此循環幾代,導致他們村上婦人大多都是從外面來的——少數幾個是遠嫁的、其他都是買來的。”

“她們年輕時也跑過、也挨打過,後來……年歲大了、有孩子了,也就漸漸麻木認命了,孩子一聲聲喊著娘,她們也沒法,只能當這是家了。”

雲秋皺皺眉,心裏十分不快。

“加上這些姑娘被買進來,身契戶籍都在男人手上,她們就算能闖出村、跑出冷水峪,只要進城、就還是會被城門衛盤問。”

“這般沒有身契戶籍的姑娘,極易引人懷疑,城門守衛給她們抓起來送到官府,官府自然派人去村上問,村長自會轉圜——”

“說這是夫妻倆吵架、女人鬧小性兒。使倆錢就能給人重新領回去,便是女人哭鬧不止,說她是發臆癥,官府也就不管了。”

“這……”雲秋臉上寫滿了震驚。

明義卻笑笑、仰頭滿飲碗中酒,他伸出戴著檀香佛珠的手、以食指輕點雲秋額心,“世間諸惡道便是如此,怎麽,嚇著雲施主了?”

雲秋摸摸腦門,抿嘴搖頭。

——他只是沒想到,就在距離京城這麽近的地方,還有這樣的事發生。而且看起來發生了很多年,以至官府和村上都習以為常。

“那姓包的為何要燙她?因為她跑嗎?”

明義點點頭,又搖搖頭,“這就說來話長了——”

珍娘尋死的次數多,包大也有些不耐煩,正商量要不幹脆給她賣到秦樓賺點錢、重新換個聽話的算了,珍娘就被診出喜脈。

包家是一脈單傳,珍娘有孕這算天大的喜事。

包大由此改了之前態度,好吃好喝地哄著珍娘,更請來村上好幾個婆子、姑子陪她,總要等她生下這孩子看看男女再做打算。

大約是那幾個婆子的話起了作用,又或者是珍娘有了孩子心態發生變化,總之她不像之前那般尋死覓活了,包大也戒酒、好生幹活養家。

等了九個多月,孩子呱呱墜地,而且還是個白白胖胖的男孩。

包大這下更將珍娘視作瑰寶,對著她是輕聲細語、千依百順,甚至提出來願意幫珍娘往關中遞信。

珍娘看著懷裏的孩子,又想到那些嬸子們的話,最終認了命。

可桃花關裏的女人,幾乎都是飽受虐待過來的——她們又哪裏真正願意看著別人好。

有接連生下女兒被丈夫責打辱罵是賠錢貨的,有遠嫁過來又要幹農活又要操持家務還要服侍好吃懶做丈夫的,也有被拔掉牙齒、打斷雙腿被捆在牲畜棚裏的……

女人們瞧著珍娘被包大捧在心尖上,三天兩頭給她買首飾、買新衣裳、買胭脂,而且臟活累活都不叫她幹,紛紛心中生出扭曲的嫉妒。

而男人們瞧著包大買回來個如花似玉的小娘子就算了,這小娘子竟還給他生了個大胖小子,心中也生出些不平衡來。

人心惡意滋長,不久就有流言傳出:

說包大的孩子長得不像包大。

說包大皮膚黝黑、牛眼馬嘴,偏那孩子皮膚白皙、生得粉嫩可愛。

其實仔細一看,就知道包小寶是生得更像娘親,眉眼與珍娘一般無二,根本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

且包大皮膚黝黑也是因為他每日在外鑿山挖石給曬黑的,衣服遮著的地方皮膚也是白的,根本沒什麽天生皮膚黑一說。

一開始,包大也知道村裏人是妒忌。

他是灰戶,家中沒什麽田地需要顧,每日上山挖石頭、砍樹,回來燒成石灰就能賺錢,而且還能賺很多錢。

桃花關百姓一年的開銷是三兩半錢,他這兒燒石灰去賣、單稅錢就是三兩半,所以百姓挑著他這個“富戶”說兩句閑話也沒什麽。

可一回兩回能揮著斧頭警告對方,等說得人多了,也就有點三人成虎的意思,包大心裏也生出一點懷疑。

懷疑這東西,就好像是種子。

只要種到人心上,再日積月累地蠶食惡念,就會慢慢生長成參天大樹——

隨著小寶慢慢長大,三年裏流言始終不斷,甚至還似模似樣地給孩子找了個所謂的“親生父親”——那個游方來他們村上的年輕大夫。

而且隔壁家幾個嬸子還傳得有模有樣:說珍娘之前都是尋死覓活,每日烈性地嚷嚷著要走,還因此咬下來包大半片耳朵。

但那大夫來看過她後,她不僅是不鬧了,孩子出生後臉上還帶上了笑,這不就是兩人有私情的鐵證。

包大越想越覺得有理,往後幾日,更是看那孩子越發不像自己的種。

而且最重要的是——

孩子生下來後,珍娘就推說自己身子不好,拒絕和他同房。他強行要了兩回,都被珍娘罵出來,看樣子是極不情願。

包大心裏本就有憋屈,加上村裏人這般議論,他也漸漸信了幾分。

某日,被村上幾人拉去喝酒,三杯兩盞黃湯下肚後,就生了事:

他喝了酒,回家就嚷嚷著就要珍釀伺候。

珍娘不肯,他就發了性,跑到小寶床前給睡得迷糊的小孩抱出,直說這孩子不是他的。

小寶平日和他接觸不多,驟然被吵醒後大聲哭喊。

包大被孩子的哭聲弄得煩厭,更大聲喝罵,說連你老子都認不得,肯定是外面的野種,要給孩子丟出去餵狼。

珍娘哪會想到包大這樣發瘋,她爭辯幾句後懶得與他這樣的渾人吵,結果不置一詞落在被酒氣沖昏頭腦的包大眼裏就是默認。

包大氣紅了眼,擡高了手就要將孩子活活摔死。

兩人爭搶間撞翻了包大燒灰的爐子,爐種滾燙的火石落下來,珍娘為了護著孩子不被燙傷,自己撲上去墊著,結果就被燒傷了臉。

這麽一下,包大也嚇醒了酒,他一邊要去護爐子、一邊要看珍娘的傷,偏那孩子還在不停地哭。

手忙腳亂下,四溢的火石更點燃了他們晾在院內的衣裳。

眼看火勢變大,包大只能先將他娘倆送出去,自己進屋給能搶出來的值錢玩意兒先搶出來,然後再想辦法滅火。

燒灰的爐子滾燙,火石又極易燃,一番折騰下來家裏的房子被燒黑大半、牲畜棚也被燒塌,那些準備好上繳的生灰也全被毀了。

包大損失慘重,偏他不想自己的原因。

反過來認為都是珍娘行事不檢點,才會導致村裏人說閑話,害他被人議論、一時惱怒才會鬧出這麽多事。

“經過此事,包大對珍娘的態度大改,每日是非打即罵、對著孩子也不甚親近,更迷上喝酒,家道一落千丈。”

明義頓了頓,嘆道:“珍娘在桃花關過不下去,才會帶孩子來城裏做點雜事,攢些銀子不至於娘倆餓死。”

“包大不是燒石灰的麽?”雲秋追問。

燒灰掙錢,至少比種地掙錢,怎就輪到珍娘來做事。

“桃花關不是有數千裏的桃花麽?京城百姓春日裏都要上山踏青,前幾年不知是哪家的大公子看見山中鑿石挖土、給山挖出一大片白窟窿,便給告到了鄉裏——”

“如今,不止是桃花關,冷水峪附近都是不許燒灰的,他們這些灰戶,基本上就算斷了生活來源。包大啊,現在就是每日飲酒,等著珍娘養他。”

雲秋:“……”

這都什麽事兒。

那也難怪珍娘母子倆會得那種赤脈貫瞳的病癥,這不就是餓得狠了心火旺盛,脾肺兩虛導致的赤脈上眼麽?

明義瞅著雲秋憤憤不平的樣子,搖搖頭,拍拍他的肩膀,示意他釋懷。

反是雲秋看著明義這般還能仰頭喝酒、大口吃肉的模樣,心中疑惑更甚——“大師你就不生氣?”

“生氣啊,怎麽不生氣?”明義順手又夾一筷子紅燒丸子。

“那你……”

“我只是深知人各有命、不可強求,業力凡夫的煩惱永遠消解不了,只有不斷在十方諸地上種滿菩提果,才能發出世人的菩提心。”

他乍然說佛,雲秋還有點不習慣。

明義大師一直是雲秋所有結識佛僧裏最不一樣的那位:他游戲人間、紅塵來去,像不為清規戒律所困,又好像才是最像佛菩提的僧。

深入世間紅塵惡道,看慣貪嗔業力,卻還堅持守佛國凈土。

雲秋瞅著明義大師古怪地笑,“某種程度上說,您才是最厲害的。”

“嗐?”明義搖搖頭,“厲害什麽?我這不是一粥一飯都還在吃嗟來之食麽?要這就算厲害,街上眾多的丐幫長老,才是最厲害的。”

雲秋知道明義這是跟他插科打諢,但也沒點破。

兩人如此用完了一頓飯,雲秋看著天色已晚便與大師在清河坊門口作別,回到錢莊後雲秋放心不下,還是讓點心備馬、知會賀梁:

“我們明日到桃花關上看看。”

……

桃花關在冷水峪、祭龍山後的渾山上。

上祭龍山有岔道,能繞過起伏的山巒來到渾山鎮,從渾山鎮西北的一條官道上去,就能到達桃花關。

這些年到桃花關踏青者繁,渾山鎮也跟著修建了不少通路方便城裏的“大老爺們”通往山上。

他們鎮上也開著好幾家食肆野店,方便出來郊游的小姐、公子哥們歇腳,也算是掙點額外的嚼補。

點心辦事妥帖,選的馬車非常低調,從外面看就是一輛普通貼著灰布的窄車,他們也沒要車夫,就請賀梁代勞,一行三人慢慢爬上桃花關。

早春桃花未開,枝頭連點兒嫩桃葉都還未出現。

遠遠看過去是一片枯枝,也確實能瞧見枯枝後的山脊上坑坑窪窪一片鑿山挖土留下的白窟窿。

關上有大小兩個村落:

靠近桃林的一個名為陽谷,應名兒是在山的南面,聚落看上去也更大些;另一個在山澗坡面上,目所能見的人家少,名昌豐,是包大和珍娘所在的村。

雲秋也不著急去,就先在桃林附近晃悠。

他們是外鄉人,冒然進村打草驚蛇,倒不如先在外圍看看——桃花關的百姓也算是這些年從春日踏青裏嘗著了甜頭,還往山中修建了許多小亭子。

從桃林出來的幾條山道上,有被人鋪砌過的碎石子兒,看起來像有人專門修了道路,可以順著道路爬到更高的山上。

除了桃花,渾山上也有其他樹木、灌木和草植生長,遠遠看過去郁郁蔥蔥一片,唯有山坳處那片采石場看著有些紮眼。

雲秋實地看過後,當真是一點不奇怪那些灰戶會被人告。

三人正在附近逛著,遠處卻忽然傳來一陣兵戈鳴,鎧甲鏗鏘之聲伴隨著喊殺聲,竟似打仗一般。

點心當即護到雲秋身前,而賀梁也戒備地握緊拳,帶著雲秋他們往後退到一處巨大的山巖後。

“公子你們躲著別出聲,”賀梁看看周圍,發現不遠處有一株高大的杉木,便伸手一指,“我上去看看。”

不等雲秋說話,他就幾個起落跳了上去,身形靈活跟猴兒似的。

蹲在原地的雲秋和點心面面相覷,心想原來孔先生所言——賀梁小時候跟著他爹在江湖上混事並非虛言。

賀梁踩住一根較粗樹杈分枝,攀著樹木的主幹遠遠看去。

是一群披著鎧甲、官軍打扮的人在持槍圍堵一幫村民,而那些村民大多是身材魁梧高大的漢子,在為首一個拿著草叉的虬髯大漢帶領下且戰且退。

賀梁看了一會兒,發現那群官軍對著百姓圍而不攻,官軍後面還有個急得滿臉通紅的老者在奔走。

老者喊得聲音嘶啞賀梁聽不著他在說什麽,但那些持械鬧事的漢子嗓門極大,賀梁倒是從中聽了幾個詞,隱約有挖山、征稅、活命等詞。

賀梁挑挑眉,明白了。

他翻身下地,又飛快地躥回到雲秋他們藏身的大石頭邊,壓低聲給雲秋講他的見聞和猜想:

“公子,我看是當地百姓和官府起了沖突,官府之前不是立了碑要保林麽?我聽他們喊著要挖山,還提到賦稅,多半是因生計起的沖突。”

雲秋點點頭,剛才明義師兄也提到——

包大本是個灰戶,因桃花關被官府保護起來不許挖山砍樹,才失了賴以生存的活兒、成日在家飲酒。

他來桃花關,是想轉轉看看,有機會的話、再去包大他們村上,沒想出了這樣一番軍民沖突,於是只能作罷。

然而就在雲秋準備吩咐下山時,身後突然傳來一聲喝問:

“什麽人在哪?!”

他們議論的聲音很小很小,而且距離也很遠,雲秋本以為沒人會聽見的,他嚇了一跳,扯扯自己的衣擺,和賀梁、點心縮成一團。

只盼著那人看不見他們,畢竟他們藏身的石頭很大。

然而那人感官敏銳,竟還調轉馬頭朝他們這邊走來,一邊走一邊重覆了一句:“誰?!給我出來!不然我可不客氣了?!”

那人嗖地一聲抽出隨身佩劍,雲秋卻因這人的靠近分辨出來這個聲音很熟悉,他吞了口唾沫喉結咕咚一下——

也不知平民百姓見著朝廷正三品的軍官要不要跪下磕頭。

他閉了閉眼,豎起雙手手掌、慢慢從石頭後挪出來。

雲秋不尷不尬地看著騎在高頭大馬上的人,猶豫半晌,還是抿抿嘴跪下,“草民路過此處,不知軍爺在此行事,沖撞了您實在抱歉。”

騎在馬上的人也楞了,而後身體先做出動作,他一躍下馬扶起雲秋,看著他身上穿著一席沒有任何紋飾的青布衫,臉上的神情非常覆雜。

猶豫許久,他才搖搖頭開口,“……雲公子。”

點心也帶著賀梁走出,一邊走一邊給賀梁介紹這位是銀甲衛的副統領,官拜正三品銀騎指揮副使,姓蕭,能尊稱一句將軍。

賀梁不知真假世子的前緣,只當是東家相熟的人,便跟著點心拜了拜。

蕭副將看著他們,入耳的稱呼從蕭叔、蕭副將變成了如今的蕭將軍,心裏多少有點不是滋味兒。

他張了張口,最終只憋出一句:“無需多禮。”

雲秋今日穿青布衫,是考慮到要來桃花關的村子,聽明義師傅那麽說——就知道這村子是龍潭虎穴,裏面的人應該很會看麻衣相。

他要是穿著綾羅綢緞、駕駛一輛富貴奢華的馬車來,指不定又要傳出什麽流言蜚語,說不定還會驚動包大。

可看蕭副將的表情,好像……惹他誤會了?

而且乍然遇見寧王府的故人,雲秋也沒做好準備,所以一時語塞、不知道要說些什麽,尤其是跟著他在南倉別院一路回京熟悉起來的蕭副將。

“嗯……蕭將軍看起來還有公務要忙,”雲秋最後找回自己的聲音,“我們就不打擾,這就告辭了。”

說著,雲秋帶著賀梁、點心兩個拜了拜,就準備轉身離開。

然而蕭副將看著他們的背影掙紮半晌,最終嘖了一聲叫住雲秋,“雲公子你等一等。”

雲秋頓住腳步後,他回身策馬跑到那邊、招手叫來了另外一個銀甲衛,然後就下馬將自己的兵符拋給他,自己轉身、步行向雲秋跑來。

“蕭將軍這是……?”

蕭副將頓了頓腳步,看著他苦笑一聲,然後伸出手輕輕揉了下他的腦袋,“小公子還是喚我蕭叔吧,什麽將軍、軍爺,聽著怪生分的。”

雲秋乍然被人摸了腦袋,擡頭卻撞上了蕭副將憐愛的眼神。

他頓了頓,聲音也有些緊,“……蕭叔。”

蕭副將看著他,想到剛才這孩子跪下給他行禮的樣子,心裏更加不落忍,不過他不太善於表達,只能重重拍雲秋兩下:

“走,叔帶你到鎮上吃飯。”

“誒,叔我……”

然則蕭副將根本不給他拒絕的機會,直拉著人就返回了渾山鎮上。

銀甲衛大約在渾山鎮駐紮有一段時間了,鎮上的百姓都認識蕭副將,開食肆的大叔大嬸特別熱情,大嬸甚至殷勤地親自替他們燙了碗。

用熱水燙碗這工序,也是城裏公子、小姐來桃花關郊游興起來的:農家的土陶碗都是棕褐色,不是城裏酒樓、分茶酒店用的瓷碗。

那些公子小姐們挑眼,總怕人洗不幹凈、東西吃下去鬧肚子,所以也不知是誰興起的,吃飯前都要端上一鍋子熱水,給客人燙過一道碗。

雲秋看著大嬸直接給手伸進燙水盆裏,眼神十分不落忍,等她拿了碗遞過來,他立刻伸出雙手去接,並認認真真給人說了感謝。

大嬸大約是沒被人這樣謝過,驚訝了一瞬後臉都有點紅,“哎呀,你們城裏的小公子就是會說話,客氣啥!”

然而雲秋只是盯著她被燙得泛白的指尖看,好一會兒才搖頭低嘆。

這一切都被坐在旁邊的蕭副將看在眼裏,兩年不見,小世子……啊不,這小家夥還是和當初一樣的心性。

蕭副將盯著雲秋看了一會兒,然後又瞧他身邊的點心,還有個沒見過的、明顯是練家子的生面孔。

他沈吟片刻,問雲秋怎會來桃花關。

雲秋想想沒答,反問道:“蕭叔呢?”

蕭副將默了默,正在想此事要如何說。

結果雲秋見他不答,又主動遞上臺階,“如是軍情不便透露就不講啦,我來桃花關,也是因為有想查的事呢。”

蕭副將:“……”

眼前的小公子,確實和從前不一樣了。

之前的寧王世子,哪會跟他玩這種欲進則退的把戲。

不過瞧著雲秋那小狐貍一般的表情,蕭副將的嘴角又揚了揚:算了,孩子嘛,何必那麽較真。

“渾山鎮有村民鬧事,破壞保林碑,還扣了兩個官差,事情鬧得太難看鄉裏辦不下來,求到朝廷上,就派了王爺過來。”

“不過王爺近日在煩憂著徐將軍的眼疾,便是我來代為處理。”

扣押官差?這還真是好大膽。

雲秋轉轉眼珠,“所以,是灰戶?”

“你知道?”蕭副將驚訝。

雲秋把從明義那裏聽來的消息轉述出來,含糊道:“誰不知道桃花關的挖山戶們叫人告了一狀,朝廷為此還專門立保林碑的事?”

蕭副將點點頭:也是。

這件事表面上是保山護林,實際上還是百姓的生計問題。冷水峪上的可耕地不多,這些年大量開墾反致山中水土大量流失。

不少百姓空有個宅子、有記名的戶籍,卻沒哪怕一畝的下田。

到收稅之期,年年桃花關上的兩個村子都是征稅的老大難,不是數目不足就是遇上逃戶,唯一能交稅的灰戶這些年也漸漸沒了生活來源。

為了不因虧稅而服役,灰戶們沒田地可耕,也沒別的謀生手段,只能輾轉在山裏偷偷挖山石、砍樹林。

本來兩個村子的村民自己偷偷幹,也沒人發現,但渾山鎮其他百姓還要指著此山此水生活,山被挖空了他們也沒處生存,只能告到鄉上。

鄉上來人去桃花關勸,來回爭吵幾次都沒結果。

反鬧著生了沖突,還發生過兩回械鬥。

最後是桃花關領頭的幾個村民鬧起來,扣押了前去游說勸說的官差,這才驚動銀甲衛到此。

因為是渾山鎮的百姓檢舉,所以朝廷來的兵馬都駐紮在鎮上。

蕭副將簡單說完後,又輕輕揉揉雲秋腦袋,“有什麽好奇的事兒等這陣兒過去再來,那幫村民鬧起來,可指不定要發生什麽。”

雲秋還在想事情,聽著就順嘴問了句:“什麽?”

蕭副將不想嚇他,收回手,只簡單說了個:“會流血。”

流血,當然不是字面意義。

這便是代表著有沖突,會死人。

“那……之後呢?桃花關的其他百姓怎麽辦?”雲秋問。

“……大概會異地遷居吧?”蕭副將想了想,“畢竟此境確實可耕地太少,大約會請鎮上丈量土地,然後找人包山吧。”

包山?!

雲秋的眼睛一下亮起來:還能包山?!

然而還未等他細問,食肆外就傳來一陣疾馳的馬蹄聲,來人還未進來就急急跪倒在店外:

“統領,不好了!那孫衙役叫他們殺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