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落馬
關燈
小
中
大
官員落馬
後世如何記載,杜裊裊不知,改革後的第一次科舉,她很忙,忙著記錄科考規程實施細則是否有疏漏,科考的各個環節,從組織考生入場,檢查攜帶物品,到分發試卷、收集答卷,搬運整理考場物品,貢院裏到處都能見到她的身影。
全程參與下來,杜裊裊敏銳察覺,考試制度確實有優化的餘地。
比如,為了防止考生作弊,考生入考場不可以帶任何資料,但作詩賦時,考生需要用到查檢音韻的工具書,有點像現代的新華字典、辭海等,如果沒有,會造成一定的不便。這些要求其實是在合理範圍內,但如果準許,又有可能引發作弊的風險,有的考生可能會在這些工具上打小抄。
再如,考生每人在一個小格子間裏考試,一坐就是一整天,中間連水都不讓喝,未免有些過於嚴苛了。
杜裊裊記下來林林總總這些細節,琢磨如何進一步改進考試制度。
轉眼又到了朝會日,這天,她如往常一樣,與禮部同僚一起到大殿之上等候。
吏部侍郎費得晟作為本次科舉的主考官,春風得意。雖然改制後廢除了門生制,主考官和考生不再有師徒的名份,但知遇之恩的關系還在,考生們登科,對主考官總是有幾分親近的。
他得了文遠候的好處,享受了主考官的超然職權,眾人對他畢恭畢敬,而科考時在現場忙裏忙外的杜裊裊,看起來就像是一打雜的。
嘖嘖,可惜了這雪膚花貌的臉蛋兒,秋老虎勢頭猛,在貢院裏頂著大太陽監考,又是忙著謄錄試卷,搬來搬去,全是些瑣碎跑腿的活計。
她能說會道,能推動革新又如何,還不只是個七品小官。
費得晟怡然自得地走到杜裊裊面前,凝著她嬌柔水嫩的臉,“杜員外郎,看上去似有些疲憊,聽聞禮部這一年將你派出去,跑遍了整個大頌,什麽險要偏遠之地的書院都得去考核一番,實在辛苦。這剛回來,又忙科考之事。員外郎頗有才能,可畢竟是個女子,禮部如此磋磨,我看著都於心不忍,不如我替員外郎另尋良機,員外郎意下如何?”
他聲音不輕不重,看起來是朝會開始前私下裏攀談閑聊,實際上音量又恰好夠旁邊禮部的同僚們聽見,說話時還有意無意地瞥了陶玠一眼,眸子裏帶了些挑釁的意味。
徐堯從旁怒視著費得晟,費侍郎這話說的,不擺明給人下套呢,話裏像似為杜裊裊考慮,好像她識時務,懂得巴結他吏部侍郎,就能升官似的,話外離間杜裊裊和禮部的關系,讓同僚們對杜裊裊產生嫌隙,真是挖的一手好坑。
杜裊裊看費得晟那小人得志的嘴臉,怕不是科舉那幾天他當主考官,讓他產生一種盲目自信,竟然在大殿之上,當著禮部這麽多人的面來招惹她。
“費侍郎這話是何意,下官怎麽聽不明白呢?“她凝眉忖度,“上一次封我的官,將我派往禮部的是官家,莫不是費侍郎自認為已經能與官家齊平了?”
“你……杜裊裊!”費得晟惱羞成怒,國字臉上五官一齊使勁兒,官員的修養氣度全換成了尖酸狠戾,“你別不識擡舉,我好心好意給你指條明路,你竟誣陷曲解我,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費侍郎,我禮部的人,升遷如何,輪不到你來掛心。”陶玠沈穩的聲線下是冷然的壓迫感,深沈的眸光落在費得晟身上,如深淵凝視。
徐堯沖著費得晟“哼”了一聲,嗤之以鼻,轉頭招呼杜裊裊,“別理他。”
其他禮部官員或驕矜或淡然地瞥了費得晟一眼。
費得晟碰了一鼻子灰,拂袖離去,這個敬酒不吃吃罰酒的杜裊裊,等著吧。
吏部掌握官員升遷調任大權,以後有好的機會,也沒她杜裊裊的份兒,待在禮部有何前程,尚書和侍郎的位置別說短期,就是可預見的十年之內都不太可能發生變動,她杜裊裊再有能耐,頂多能升個六品禮部郎中。
龍困淺灘。
可惜嘍……都是她自找的!
隨著“上朝”之聲的響起,官員們熟練的列隊,依照大朝會的議程,向官家稟明手頭處理的事務。
這種朝會,初時參加,還會有些忐忑不安,次數多了,大概就跟公司開例會似的,常規就是那些事兒。摸魚的人多了,總有些心不在焉。直到——
禦史淩彥出列,“臣有事要奏。臣欲彈劾吏部侍郎費得晟,收受賄賂,科舉舞弊,違背律法……”
禦史戴著獬豸冠,即法冠,獬豸是一種獨角獸,似鹿非鹿,似羊非羊,見人相鬥,能辨曲直,是代表公平的獨角獸,是以禦史的冠按照這種神獸的形態而設,意為禦史監察百官,明辨是非。
淩禦史身穿白色裏衣,淺絳色的衣衫,外罩紅袍,頭頂法冠,十分莊重嚴肅地宣讀他的彈劾公文,這種衣服的設計本就為使百官戰栗,此時又是當著官家和文武百官的面仗彈,彈劾的對象還是與淩禦史私交匪淺的費侍郎,百官莫不驚奇。
豎起耳朵聽下來,淩禦史彈劾的理由是費侍郎收受了文遠侯的賄賂,讓他兩個兒子中了進士,而嶺南兩位有名的才子馮孝、徐廉則落了第。
落第的兩位才子在紅榜上沒找到自己的名字,卻見文遠侯的親兒子出現在榜上,這兩名公子是京城出了名的混子,文壇會上投筆寫不出文章的那種,這樣也能中進士?
兩人不知怎的,鬧到了禦史臺。這淩禦史雖是費侍郎的至交好友,但也是出了名的執拗、剛直不阿,朝會上當面彈劾,直言不諱。
兩位才子質疑科考放榜的結果,要求面見官家,請官家給他們殿試的機會。
頌景帝聽完禦史的面參,臉色沈下來,“費得晟,禦史所奏,你有何話說?”
費得晟怎麽也想不到,淩彥沒彈劾杜裊裊,這時隔一年,竟參了他一本,事兒他是做下了,但認了就是萬劫不覆,他慘白著臉色躬身下跪,叩拜道:“官家,微臣並未做過違法舞弊之事,請官家明察。”
禦史聽到風言風語,時不時地揪住捕風捉影的事情,上書進諫,是常有的事,畢竟他們不需要像刑部、大理寺、皇城司那樣辦案講證據,只需要盡到監察之責,防微杜漸。
所奏之事,也不是一定會被官家認可采納,禦史多半激進,誰還沒得罪過幾個皇親國戚,官家也不喜他們,只是礙於制度,不得不尊重他們的進諫。
費得晟不認,文遠侯也趕緊出列澄清,他和費得晟的交易做的極幹凈,就不信有人能從中找到馬腳。那兩個鬧事之人,多半是憑空揣測。
“官家,犬子是經官家親自掌眼,考過殿試的新科進士,豈容他人隨意詆毀,此事還請官家明察秋毫,還犬子一個公道。”文遠侯道。
頌景帝:“事關科舉,朕自有裁斷,來人,將馮孝、徐廉帶來,朕要看看,到底是誰在欺瞞朕。”
皇帝要見那兩個苦主,便意味著懷疑揣測。
費得晟和文遠侯在大殿上跪著,心裏七上八下,兩人互視一眼,隨即垂下頭去,惶惶不安。
一個謊言往往需要多個謊言來彌補,他們剛才拒不認罪,若是真被查出來,恐怕是罪上加罪。
朝會出了這件事,百官們的心思全在吃瓜看戲上。
官家召見了落第的兩位嶺南路的才子,在偏殿中舉行殿試。
本次科舉,是大頌開國以來,第一次施行殿試,作為皇帝,他在面見那些考生時,實則並沒有問什麽為難的問題。
這也很容易理解,即便擱在現代,面試的最後一輪往往不會問專業知識技能,高管們會以放松的姿態與面試者閑聊,問題不難回答,但高層上位者帶來的威壓,才是讓面試者緊張的源頭。
文遠侯那兩個兒子,別的好處沒有,見皇帝倒是稀松尋常,反倒顯出了從容,得以通過殿試。
此時,偏殿中,頌景帝一改此前面見考生的態度,轉而考較作詩賦、論時策的才能。
時間似過得極慢,站在大殿上等候的百官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跪在地上的兩人如芒刺在背,在眾人的目光下恨不能鉆到地底下去,心裏胡思亂想,焦灼不已。而淩禦史則大義凜然,胸有成竹。
杜裊裊與陶玠的眼神交錯,他們靜靜地等候,結果已在預料之中。
馮孝、徐廉找到杜裊裊時,她從系統裏看到兩人的簡歷,系統顯示,這兩個人“有狀元之才”。
系統自然是不會出錯的。
這兩人論起來,是大頌文壇的新星,來京城備考的半年,詩名已傳遍京師,文章自成一派,連翰林院的大學士聽聞了也讚不絕口。這兩人落第,其中必有緣由。
原本民要告官,需敲登聞鼓,受過非人的刑罰後,才能開堂審案。那一套板子打下去,少不了要躺上三個月,兩位才子苦於如何能不受刑,告倒吏部侍郎。
杜裊裊便給他們指了門道,禦史臺,負責糾察、彈劾官員、肅正綱紀。
殿中等了約一個時辰,頌景帝重返禦座,渾身散發著冰冷的怒意。
“費得晟、文遠侯,你們兩膽子不小啊,明明犯了舞弊之罪,卻還在朕的面前謊稱無罪!”
皇帝的聲調顯示他此時已是怒極,天子被人愚弄,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將兩張做了手腳的試卷重重拍在案上,方才殿試,兩位才子已將搜集到的證據呈上。
“費得晟欺君罔上,收受賄賂,營私舞弊,罪加一等,茲削去官職,查抄家產,交刑部查辦。文遠侯教子無方,公然行賄,挑釁律法,蒙騙於朕,茲褫奪封號,全族貶為庶民,二子科考成績一律作廢。永不錄用。”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後世如何記載,杜裊裊不知,改革後的第一次科舉,她很忙,忙著記錄科考規程實施細則是否有疏漏,科考的各個環節,從組織考生入場,檢查攜帶物品,到分發試卷、收集答卷,搬運整理考場物品,貢院裏到處都能見到她的身影。
全程參與下來,杜裊裊敏銳察覺,考試制度確實有優化的餘地。
比如,為了防止考生作弊,考生入考場不可以帶任何資料,但作詩賦時,考生需要用到查檢音韻的工具書,有點像現代的新華字典、辭海等,如果沒有,會造成一定的不便。這些要求其實是在合理範圍內,但如果準許,又有可能引發作弊的風險,有的考生可能會在這些工具上打小抄。
再如,考生每人在一個小格子間裏考試,一坐就是一整天,中間連水都不讓喝,未免有些過於嚴苛了。
杜裊裊記下來林林總總這些細節,琢磨如何進一步改進考試制度。
轉眼又到了朝會日,這天,她如往常一樣,與禮部同僚一起到大殿之上等候。
吏部侍郎費得晟作為本次科舉的主考官,春風得意。雖然改制後廢除了門生制,主考官和考生不再有師徒的名份,但知遇之恩的關系還在,考生們登科,對主考官總是有幾分親近的。
他得了文遠候的好處,享受了主考官的超然職權,眾人對他畢恭畢敬,而科考時在現場忙裏忙外的杜裊裊,看起來就像是一打雜的。
嘖嘖,可惜了這雪膚花貌的臉蛋兒,秋老虎勢頭猛,在貢院裏頂著大太陽監考,又是忙著謄錄試卷,搬來搬去,全是些瑣碎跑腿的活計。
她能說會道,能推動革新又如何,還不只是個七品小官。
費得晟怡然自得地走到杜裊裊面前,凝著她嬌柔水嫩的臉,“杜員外郎,看上去似有些疲憊,聽聞禮部這一年將你派出去,跑遍了整個大頌,什麽險要偏遠之地的書院都得去考核一番,實在辛苦。這剛回來,又忙科考之事。員外郎頗有才能,可畢竟是個女子,禮部如此磋磨,我看著都於心不忍,不如我替員外郎另尋良機,員外郎意下如何?”
他聲音不輕不重,看起來是朝會開始前私下裏攀談閑聊,實際上音量又恰好夠旁邊禮部的同僚們聽見,說話時還有意無意地瞥了陶玠一眼,眸子裏帶了些挑釁的意味。
徐堯從旁怒視著費得晟,費侍郎這話說的,不擺明給人下套呢,話裏像似為杜裊裊考慮,好像她識時務,懂得巴結他吏部侍郎,就能升官似的,話外離間杜裊裊和禮部的關系,讓同僚們對杜裊裊產生嫌隙,真是挖的一手好坑。
杜裊裊看費得晟那小人得志的嘴臉,怕不是科舉那幾天他當主考官,讓他產生一種盲目自信,竟然在大殿之上,當著禮部這麽多人的面來招惹她。
“費侍郎這話是何意,下官怎麽聽不明白呢?“她凝眉忖度,“上一次封我的官,將我派往禮部的是官家,莫不是費侍郎自認為已經能與官家齊平了?”
“你……杜裊裊!”費得晟惱羞成怒,國字臉上五官一齊使勁兒,官員的修養氣度全換成了尖酸狠戾,“你別不識擡舉,我好心好意給你指條明路,你竟誣陷曲解我,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費侍郎,我禮部的人,升遷如何,輪不到你來掛心。”陶玠沈穩的聲線下是冷然的壓迫感,深沈的眸光落在費得晟身上,如深淵凝視。
徐堯沖著費得晟“哼”了一聲,嗤之以鼻,轉頭招呼杜裊裊,“別理他。”
其他禮部官員或驕矜或淡然地瞥了費得晟一眼。
費得晟碰了一鼻子灰,拂袖離去,這個敬酒不吃吃罰酒的杜裊裊,等著吧。
吏部掌握官員升遷調任大權,以後有好的機會,也沒她杜裊裊的份兒,待在禮部有何前程,尚書和侍郎的位置別說短期,就是可預見的十年之內都不太可能發生變動,她杜裊裊再有能耐,頂多能升個六品禮部郎中。
龍困淺灘。
可惜嘍……都是她自找的!
隨著“上朝”之聲的響起,官員們熟練的列隊,依照大朝會的議程,向官家稟明手頭處理的事務。
這種朝會,初時參加,還會有些忐忑不安,次數多了,大概就跟公司開例會似的,常規就是那些事兒。摸魚的人多了,總有些心不在焉。直到——
禦史淩彥出列,“臣有事要奏。臣欲彈劾吏部侍郎費得晟,收受賄賂,科舉舞弊,違背律法……”
禦史戴著獬豸冠,即法冠,獬豸是一種獨角獸,似鹿非鹿,似羊非羊,見人相鬥,能辨曲直,是代表公平的獨角獸,是以禦史的冠按照這種神獸的形態而設,意為禦史監察百官,明辨是非。
淩禦史身穿白色裏衣,淺絳色的衣衫,外罩紅袍,頭頂法冠,十分莊重嚴肅地宣讀他的彈劾公文,這種衣服的設計本就為使百官戰栗,此時又是當著官家和文武百官的面仗彈,彈劾的對象還是與淩禦史私交匪淺的費侍郎,百官莫不驚奇。
豎起耳朵聽下來,淩禦史彈劾的理由是費侍郎收受了文遠侯的賄賂,讓他兩個兒子中了進士,而嶺南兩位有名的才子馮孝、徐廉則落了第。
落第的兩位才子在紅榜上沒找到自己的名字,卻見文遠侯的親兒子出現在榜上,這兩名公子是京城出了名的混子,文壇會上投筆寫不出文章的那種,這樣也能中進士?
兩人不知怎的,鬧到了禦史臺。這淩禦史雖是費侍郎的至交好友,但也是出了名的執拗、剛直不阿,朝會上當面彈劾,直言不諱。
兩位才子質疑科考放榜的結果,要求面見官家,請官家給他們殿試的機會。
頌景帝聽完禦史的面參,臉色沈下來,“費得晟,禦史所奏,你有何話說?”
費得晟怎麽也想不到,淩彥沒彈劾杜裊裊,這時隔一年,竟參了他一本,事兒他是做下了,但認了就是萬劫不覆,他慘白著臉色躬身下跪,叩拜道:“官家,微臣並未做過違法舞弊之事,請官家明察。”
禦史聽到風言風語,時不時地揪住捕風捉影的事情,上書進諫,是常有的事,畢竟他們不需要像刑部、大理寺、皇城司那樣辦案講證據,只需要盡到監察之責,防微杜漸。
所奏之事,也不是一定會被官家認可采納,禦史多半激進,誰還沒得罪過幾個皇親國戚,官家也不喜他們,只是礙於制度,不得不尊重他們的進諫。
費得晟不認,文遠侯也趕緊出列澄清,他和費得晟的交易做的極幹凈,就不信有人能從中找到馬腳。那兩個鬧事之人,多半是憑空揣測。
“官家,犬子是經官家親自掌眼,考過殿試的新科進士,豈容他人隨意詆毀,此事還請官家明察秋毫,還犬子一個公道。”文遠侯道。
頌景帝:“事關科舉,朕自有裁斷,來人,將馮孝、徐廉帶來,朕要看看,到底是誰在欺瞞朕。”
皇帝要見那兩個苦主,便意味著懷疑揣測。
費得晟和文遠侯在大殿上跪著,心裏七上八下,兩人互視一眼,隨即垂下頭去,惶惶不安。
一個謊言往往需要多個謊言來彌補,他們剛才拒不認罪,若是真被查出來,恐怕是罪上加罪。
朝會出了這件事,百官們的心思全在吃瓜看戲上。
官家召見了落第的兩位嶺南路的才子,在偏殿中舉行殿試。
本次科舉,是大頌開國以來,第一次施行殿試,作為皇帝,他在面見那些考生時,實則並沒有問什麽為難的問題。
這也很容易理解,即便擱在現代,面試的最後一輪往往不會問專業知識技能,高管們會以放松的姿態與面試者閑聊,問題不難回答,但高層上位者帶來的威壓,才是讓面試者緊張的源頭。
文遠侯那兩個兒子,別的好處沒有,見皇帝倒是稀松尋常,反倒顯出了從容,得以通過殿試。
此時,偏殿中,頌景帝一改此前面見考生的態度,轉而考較作詩賦、論時策的才能。
時間似過得極慢,站在大殿上等候的百官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跪在地上的兩人如芒刺在背,在眾人的目光下恨不能鉆到地底下去,心裏胡思亂想,焦灼不已。而淩禦史則大義凜然,胸有成竹。
杜裊裊與陶玠的眼神交錯,他們靜靜地等候,結果已在預料之中。
馮孝、徐廉找到杜裊裊時,她從系統裏看到兩人的簡歷,系統顯示,這兩個人“有狀元之才”。
系統自然是不會出錯的。
這兩人論起來,是大頌文壇的新星,來京城備考的半年,詩名已傳遍京師,文章自成一派,連翰林院的大學士聽聞了也讚不絕口。這兩人落第,其中必有緣由。
原本民要告官,需敲登聞鼓,受過非人的刑罰後,才能開堂審案。那一套板子打下去,少不了要躺上三個月,兩位才子苦於如何能不受刑,告倒吏部侍郎。
杜裊裊便給他們指了門道,禦史臺,負責糾察、彈劾官員、肅正綱紀。
殿中等了約一個時辰,頌景帝重返禦座,渾身散發著冰冷的怒意。
“費得晟、文遠侯,你們兩膽子不小啊,明明犯了舞弊之罪,卻還在朕的面前謊稱無罪!”
皇帝的聲調顯示他此時已是怒極,天子被人愚弄,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將兩張做了手腳的試卷重重拍在案上,方才殿試,兩位才子已將搜集到的證據呈上。
“費得晟欺君罔上,收受賄賂,營私舞弊,罪加一等,茲削去官職,查抄家產,交刑部查辦。文遠侯教子無方,公然行賄,挑釁律法,蒙騙於朕,茲褫奪封號,全族貶為庶民,二子科考成績一律作廢。永不錄用。”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