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32章 宋三婆

關燈
第32章 宋三婆

馮小河聽了很震動, 亦且有些慚愧,他自己都沒想到, 姑爹對他這麽有信心。

說實話,要是沒有姑爹這個行家老手,光憑他的那點理論知識,馮小河根本不敢在第一年種這麽多菌棒。種植業聽著簡單,可不是光有一腔熱血就敢上手的,一個環節有所閃失,就會造成大面積減產甚至絕收,前期投入的所有金錢和人力就都打了水漂。

但在姑爹眼裏,馮小河學的那些知識還是很有用的。比如前幾天, 他們每天都要在白天把大棚薄膜蓋嚴實,到傍晚再通風透氣。這是老祖輩傳下來的規矩,以前姑爹只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 但馮小河這次就給他解釋清楚了:這是要造成晝夜溫差,一般溫差達十度左右, 才能最好地刺激菌棒出菇。了解了這個知識點以後,他們的行為就有了依據,能夠嚴格控制溫差。就幾天功夫, 菌棒上果然冒出了密密的菇蕾,對此姑爹是很服氣的。

今年香菇行情好, 大家對廠裏那幾萬根菌棒都滿含希望,馮小河吃完飯就又去廠裏了。其他人在姑姑家消磨了大半天,臨走前姑爹又塞給他們一大袋炸肉丸炸茄夾什麽的。一行人往外走時, 忽然聽到村裏傳來了哭喊聲。

“這是怎麽了?”奶奶往聲音來處眺望。就見遠遠的一幢房子前,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正向一個年輕男人哭訴, 旁邊站著一個五六十歲的女人。幾個人吵得高一句低一句的,也聽不清說什麽。

“又鬧起來了!”姑姑小聲嘀咕,“還不是宋三婆那家子。必定是她兒媳婦尋茬子跟老人吵架呢。”

宋三婆這稱呼聽著略顯耳熟,佳慧盯了老人好大一會兒,才記起來,剛回村時她在半路上還載過老人一程。她忙問:“咋回事啊?那男的是誰?”

姑姑送他們一行人出村,路上便簡略講了講,原來宋三婆跟兒媳的矛盾由來已久。她生了兩個兒子,二十年前分了家。那時宋三爹也還健在,兒子們抓了鬮,決定家裏兩位老人該誰養老。最後宋三爹分給了老大,宋三婆則跟著老幺過生活。沒上幾年,宋三爹一病嗚呼,宋三婆卻命硬得很,早兩年把小兒子都熬走了,她還一直活著。幺兒媳婦就越來越不滿了,覺得自家吃了大虧。雖說當初是自己運氣不好抽中了老婆子,可老幺都不在了,憑什麽要她一個兒媳來養老人?老大還活著呢!老大媳婦卻反駁說,他們家已經送走一個老人了,憑什麽另一個也要他們養老送終?再說了,老婆子原先身體好時,只肯幫幺兒子一家帶重孫,何曾幫過自己一把?既然她一碗水端不平,自己為什麽要管她?兩妯娌各有各的理由,誰也不服誰,明裏暗裏鬥法,最後苦了老人。

“前幾年老幺家裏蓋了新房,全家人都搬進去,只叫宋三婆一個人住那間又窄又小的舊偏房!”姑姑邊說邊搖頭,“兩家人一年上頭一分錢都不給老人,就給兩袋米。宋三婆可憐哦,自己砍點柴禾做飯吃,一天就燒兩頓飯,早上吃頓熱乎的,晚上為了省柴禾就吃冷的!有時候我們看不過眼,園子裏有多的菜給老人送過去一點,她幺兒媳婦還要罵,你那麽好心,怎麽不把老不死的接到自己屋裏住?”

“這種不孝順老人的人家,村裏人不罵麽?村幹部不管麽?”奶奶聽了氣壞了。

“那剛才跟宋三婆說話的不就是隊長?”姑姑哼了一聲,說:“現在都是各家關起門過自己的日子,隊長說他們兩句,都不聽,人家拿他們又有什麽辦法?”

奶奶便憤憤地閉了嘴,外婆還在頻頻回首,眼睛潤潤地感嘆:“作孽喲……”

因為這件事,奶奶一路上都很沈默。佳慧知道她心裏不好受。不光是為處境艱難的宋三婆,肯定也會聯想到自己。她也是白發人送黑發人,兒子早早地走了,兒媳婦撒手改了嫁。所幸現在有孫子孫媳照顧自己,但老人不免會覺得,自己活這麽大年紀對兒孫都是個拖累。

兩個小姑娘還不理解這種事,都在後座上逗狗玩,不時發出朗朗笑聲。佳慧見奶奶郁郁的,正想開口安慰安慰她,就見奶奶回頭看了看後座,小小聲對她說:“等我老了不能動了,你們別到處給我治病。我不花那個錢,早死早安生。”

佳慧便吞下安慰的話,故意斜她一眼,說:“這話您當著馮小河的面說去,我又不是當家人!”

奶奶聽了,又忍不住要笑,說:“你怎麽不是當家人?我看你就能當馮小河的家!”又感嘆:“我命好,孫子孫媳婦都孝順我,不像宋三婆。現在就巴望老天爺不要讓我晚年得什麽病,病了磨人,還連累子孫!”

“您求老天爺不如求自己,”佳慧很不客氣地道:“今天的藥喝了嗎?牛奶喝了嗎?”

車停了,奶奶悻悻地進屋去了。過了片刻,外婆坐著電三輪也到了。姑姑把人送到,即刻要走,卻被佳慧叫住。佳慧思量了好大一會兒,才說:“您回去問問宋三婆,看她願不願意來香菇廠做工。”

姑姑怔了怔才說:“這有什麽不願意的?就是……她年紀都八十多了,你不嫌棄?”

“這有什麽好嫌棄的?”佳慧說:“反正是按計件拿錢,她哪怕一天掙個三五十塊呢,買點煤買點菜,也能過生活。”

姑姑便欣然道:“好,我同她去說!摘香菇又不費力氣,這是再好也沒有的,她必定同意!”

邊說邊把三輪車調了頭,興沖沖往回開,佳慧看了忍不住朝她大喊:“慢些開!幾十歲的人了開那麽快做什麽?”

姑姑遠遠地應了聲,象征性放慢車速走了。佳慧跟外婆手牽手回家,就見奶奶已經在廚房沖好了兩杯牛奶,見外婆進來,忙忙地招手,“來哦,老妹子,趁熱喝一杯,免得有人又要說咱們不懂事了。”

趁兩個老太太喝牛奶,佳慧又告訴奶奶:“我讓姑姑到時把宋三婆喊著,一起到廠裏摘香菇。”

奶奶聽了也是一怔,嘆氣說:“也好。人哪,手裏但凡有點錢,活得也硬氣些。”

外婆也說:“什麽時候我們也跟城裏人一樣,手裏有退休金就好了。”

在農村,過了65歲的老人現在每月可以領到六十塊錢。這在以前是無法想象的好事。但這點錢對大多數老人也確實起不了什麽作用。佳慧心裏暗自盤算,等賣香菇掙了錢,第一件事就是把奶奶的五萬塊還回去,再打聽打聽,給兩位老人買點合適的保險。奶奶說得對,一個人手裏有了錢,才會活得硬氣些。

十二月中旬,香菇廠開始采摘第一茬菇。一根根菌棒上,冒出了朵朵香菇。采香菇不能等它的菌蓋完全張開,而是要在菌蓋和傘柄剛剛分離時,就立刻摘下來。這時采下來的香菇,不僅分量足、菌肉厚,還沒有過多消耗培養料的養分。香菇采摘下來後,還要進行分類挑選。第一等的菇,是那種菇面完整有花紋的,且肉質厚實沒有翻邊,這種香菇被挑出來,修剪傘柄曬幹後,就是市場上所謂的花菇。次一等的香菇就是那種菇面完好但沒有花紋的。菇農們賣的新鮮濕菇大多是次一等的,花菇都要挑出來做幹菇,曬幹了好看,價錢也更好。

聽說姑姑去請宋三婆時,老人還哭了一場,千恩萬謝的,只是唯恐自己年紀太大,拖累了他們。姑姑本來還覺得,憑勞力吃飯,有什麽拖累不拖累的。可到廠裏後,馮小河悄悄把她和佳慧拉到一邊,責備道:“你們膽子也太大了,老人要是萬一在廠裏出點什麽事,誰擔得起這個責任?”

姑姑這才想到,老人活著固然沒有子女理會,但若是在外面有個三長兩短,立刻便會跳出許多孝子賢孫,來為她鳴不平,順便爭得一筆賠償金。馮小河這個小廠可經不起這種折騰。她想到這一點,臉色都變了,轉頭去看佳慧,就見佳慧氣定神閑地笑:“不至於,我看宋三婆這樣子,再活十來年也沒問題。”

事已至此,馮小河也不能將人辭退了回去,只好叮囑兩人,幹活時多看顧著老人些。三人往棚裏去時,佳慧看姑姑滿臉做錯事的沈痛,忙挽著她胳膊,說:“姑,你信我,宋三婆肯定能活到九十歲,哪裏就跟馮小河說的那樣了?”

幸好除了宋三婆,姑姑請的另五個女人都還年輕,且個個手腳麻利、人品厚道。每天七八點鐘,大家就進了大棚,緊趕慢趕地摘出一批來。

中午宋三婆跟另兩個女人在廠裏吃飯,爐子上煮著五花肉燉白菜蘿蔔,另配兩碟炒辣椒粑粑之類的下飯菜,所有人圍在一起吃。起初宋三婆還不肯跟他們同桌,說自己老了,又是涎水又是眼淚的看著臟相,怕年輕人嫌棄,要端了碗去旁邊吃。奶奶和外婆強拉了她來,又配了一雙公筷,她這才肯坐在爐邊吃。

飯後稍事休息,幾個人就要把上午摘的香菇分門別類地篩選好。花菇單獨裝一筐,剪去傘柄拿去烘烤。剩下的還要挑出個頭太小不中看的、菇面殘破的、蟲蛀糊黑的等等。分類裝好後,再去采摘下一批。

還有三個女人中午不在廠裏吃,要回家一趟。因為家裏餵了豬和雞,人可以不吃飯,畜牲是一定要餵的。在家忙完這些活兒,她們便急急地扒兩口飯,又騎著摩托車過來了。到下午四五點鐘,這三人又要提前去接孩子,然後回家做晚飯等等。最後過秤算工錢,這些人的工錢便比其他人要略低些,他們也都心服口服。

采菇的時候,奶奶和外婆自然也都來幫忙。兩位老人坐在椅子上,把摘來的香菇分類,佳慧和姑姑則負責采摘。穿行在大棚的菇架間,眼睛掃過面前一根根菌棒,棒上次第開放著一朵朵小傘,摘下小傘時,根部斷裂會發出一聲輕響,整個過程讓佳慧覺得很治愈、很美妙,也讓其他人充滿收獲的喜悅。

怎麽能不喜悅呢?采菇都在大棚裏,不用到外面吹冷風,跟去工地搬磚這類重體力勞動相比,無疑是輕省多了。就連八十三歲的宋三婆也能勝任,不過就是眼力不濟,速度略慢些罷了。到晚上過秤時,摘得多的人能有一百二三十塊工錢,抵得上工地上的大師傅了。就連回家餵豬的幾個女人也能掙到七八十塊,這讓她們怎麽能不高興?這簡直不是在摘香菇,是在菌棒上撿錢啊。

既然老板不肯讓她們吃虧,她們也不能讓老板吃虧。女人們把一等花菇和二等香菇歸置得整整齊齊,尤其是宋三婆,雖然年老力弱,可是為人勤謹,滿筐提不動就多跑兩趟,絕不給人添一點麻煩。

烘烤房整天嗡嗡地響著,把一批批花菇烤到八成幹,再攤在圓簸箕裏,端到太陽下去晾曬,這樣不僅省電,也能提高烘烤效率。采摘的濕香菇則是頭一天用袋子裝好了,搬進貨車車廂,第二天淩晨兩三點,馮小河就要起床,開著車給市裏幾個農貿市場的檔口送過去。送完檔口若還有剩的,便趕緊去早市上批發著賣一波。若剩個一兩袋也不打緊,拉回來曬成幹菇,到時一樣發賣。

十二月是他們的收獲季,家裏的每個人都忙忙碌碌,連苗苗和七寶走路都比平時要快。到了周末,兩個孩子也會去廠裏幫忙,她們不會采菇,但是會挑選。兩個小女孩各搬一個竹椅子,坐到奶奶和外婆身邊,按照大人告訴她們的規格,嚴格挑選每一朵香菇。偶爾還要舉起香菇詢問:“大太太,這一朵破了個小口子,要放哪個筐子裏?”

每個人都忙,但每個人的心情都很雀躍。馮小河第一次開著小貨車去市裏,就帶回了四千多塊錢。這是香菇廠的第一筆收入,投入了這麽久,終於有回報了。看著那一小疊鈔票,奶奶和外婆喜得合不攏嘴,當天晚上回家後,兩人特意趕著做了香菇肉絲面。自家種的香菇怎麽會不好吃?新鮮香菇切成片,和肉絲一起炒,起鍋時再放一把碧綠的蒜苗,厚厚鋪在湯面上,忙了一天,吃上這麽一碗鹹淡適口的面條,再暖暖和和地洗個澡,晚上睡覺時,連夢都是香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