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100章
正月十五上元佳節, 照理本該燃燈祈福游街賞月,今歲的東都卻因南渡將至而格外蕭條,別說那滿城的百姓、便是當今天子也整晚提不起勁, 勉強在王穆的誘哄下吃了幾口肉粥面蠶,酉時剛過便回觀風殿歇下了。
燈熄之後卻又難眠, 在偌大的龍床上翻騰幾下、終於還是難受地獨自起身, 宮娥們仔細為他披上外衫、又問陛下是否龍體不適,他都不答、只說要去尋母後,王穆勸也勸不住,不一會兒便見小天子蹬上龍靴快步向積善宮奔去了。
積善宮內燈火猶明, 是宋疏妍還在處理白日未了的政務。
江南各州至今還在查點人口清厘土地、皆為安置即將大批遷移的北地之民, 其中諸多數目卻與此前戶部所呈有所出入, 她還需一一看明再喚人查問;正到繁瑣處,外殿卻接連傳來若幹響動, 甫一擡頭便見衛熹衣衫不整地跑了進來, 朝華夕秀都在後面追,還被幼主叱責:“放肆!朕不過是來見見母後,你們這般攔著做甚!”
他是脾氣見漲, 也或許僅僅是在為即將離開自幼住慣的東都而感到驚惶,宋疏妍暗暗一嘆, 擱筆後又對宮人們擺了擺手, 朝華夕秀躬身退下,衛熹已仔細看著她的臉色湊到近前來了。
“母後……”
他小心翼翼地去扯她的衣角,倒比六七歲時更會討好,她搖搖頭還是給了一個笑臉, 他便立刻蒙赦般緊緊抓住了她的手。
幼主如今年近十四,雖因少有不足之癥而生得瘦小、卻終歸算不上是不懂事的孩童, 宋疏妍心中多少有些別扭、遂不著痕跡地將手輕輕抽了出來,衛熹見狀卻微微一楞,隨即又垮了臉喃喃道:“他們說母後垂簾後便不會再是過去的母後……果然,如今都不肯再拉著兒臣的手了……”
這真是奇怪的歪話,但在今日之朝野也的確傳得不少——洛陽一派早對她恨之入骨,便是中立一派的官員也不願見女子主政,帝宮中這些奴婢魚龍混雜,說不準便是誰塞到禦前煽風點火給她捅刀子的,衛熹應已聽到了什麽閑言碎語、且還記到心裏去了。
“是麽?”
她淡淡應了一聲卻不急於自辯,聞言不單未順幼主之意牽住他的手、反又轉而拿起一沓堆積在案頭的奏章。
“母後本無臨朝之意、亦早盼著有朝一日還政於吾兒,今陛下既對孤生疑、便索性將這些權柄一一收回,也好讓孤得個清凈。”
語罷起身欲走,嚇得衛熹連忙更緊地抱住她的手臂,一張小臉煞白煞白、看神情可真是追悔莫及。
“母後莫惱,是兒臣失言——”
他只差要對她下跪,一雙稚嫩的眼睛更漸漸蓄滿淚水。
“兒臣不該聽旁人亂嚼舌根——母後是這世上待兒臣最好的人,兒臣只是、只是想同母後更親近些……”
他的性子自幼便有些柔弱、愛哭也是一貫的,宋疏妍越看心底越是無奈,也不知照這樣下去這位幼主何時才能挑起肩負天下的重任;只是他終歸算是她看著長大的,即便彼此並無血緣也依舊情分極深,她終於還是坐回了原位,在他躲進她懷裏時也沒有推拒,溫聲道:“自古高處不勝寒,如今你我母子相依為命、於這朝堂深宮更當小心經營,切不可輕易被他人挑撥了去——孤一生只有陛下一個孩子,自不會棄了你為他人籌謀的……”
她的聲音實在溫柔,身上淡淡的雪霙香氣也熟悉得令人心安,衛熹借著方才的眼淚撒嬌、幹脆漸漸伏在母後膝上了,又聽她訓誡自己:“陛下如今年歲漸長,他日更該君臨天下統禦萬民,怎可還如孩童般輕易掉淚?更不可如這般……”
她要將他拉起來,他卻扭著鬧著不肯,隨後又裝可憐同宋疏妍道:“母後便容兒臣靠一靠吧,近來一想起南渡之事便心焦難安,好幾日不曾睡過一個安穩覺了……”
頓一頓,為防再被拒,又將話岔開道:“母後同兒臣說說金陵吧——那是個怎樣的地方?聽聞前梁舊宮已修葺停當,不知同東西二都的帝宮相比孰優孰劣?”
……金陵?
宋疏妍神情微微一晃,七年前的許多舊景皆一霎翻回眼前,滿朝文武皆以為她作為江南第一士族之後當是迫不及待歸於金陵,卻不知她才是這世上對那六朝古都最為厭倦憎恨之人。
“兒臣其實很怕離開洛陽……世人皆稱王氣聚於中原,也許此去之後大周便將……”
衛熹並不知她心中所想、只仍蜷縮著絮絮低語,稚弱的少年總有許多恐懼仿徨,需要他人為他撥開眼前的迷障。
“可我一想到金陵是母後的故鄉便沒有那麽怕了……母後長大的地方,一定是很美很好的吧……”
這話又說得讓人難以答覆,於她而言所謂“故鄉”大約只有錢塘一城,而在外祖母故去後也同樣離她很遠了。
——如今她的歸處又在哪裏呢?
好像……已經沒有了。
她淡淡一笑,像是一朵已經雕謝的花,不知道是什麽還在支撐著她茍延殘喘,也許她本心裏也是很想一了百了去尋外祖母和墜兒的吧。
“嗯,是很好。”
可她還是這麽告訴衛熹,唯一的寄望只是讓這個國家未來的君主不要像自己一樣喪卻希望。
“陛下一定會喜歡那裏……待他日中原形勢大定,我朝也定會北歸光覆的。”
兩日之後是為黃道大吉,朝廷遷延已久的南渡大計終於成行。
天子腳下的東都百姓早便聽到了風聲,只是此前見各家王公匆忙打點行裝時尚還心存僥幸、如今眼看太後和天子都乘重輿出了帝宮宮門才終於斬斷了最後一絲奢想,洛陽終究也同長安一般成為了一枚棄子,不知何時會在胡虜鐵蹄之下成為一座死城?
道旁百姓雲集,處處都能聽到幽咽慘淡的哭聲,南北二衙禁軍嚴陣以待,親勳翊衛羽林中郎將宋明真及北衙禁軍統領婁蔚更緊緊護衛在禦駕之側,陰平王一家的馬車正跟在儀仗之後,永安縣主衛蘭素手輕輕挑開車簾,向外張望時一雙美麗的眼睛便倒映著這江河日下的洛陽城。
“父親前幾日不還說此次南渡不能成行?”她扭頭看向同乘一車的父親衛弼,語氣疑惑中又摻雜些許悵惘,“如今應天門已出,這……”
她父親笑而不語,觀神情倒是老神在在頗為篤定,衛蘭沒再追問,只又向前看著天家所乘的玉輅,奢華厚重的幕簾牢牢遮擋著貴人們的身影,讓她不能一窺當今主政的那位宋太後的容貌。
聽說她生得很美,理政後更有章有法頗為賢明。
——不知是不是真的?
倘若有機緣……倒真該親自瞧上一眼。
南渡大計非同小可,一路舟車都需周密綢繆,工部禮部提前數月便安排了路線,自東都入洛水出城,至板渚經通濟渠向東南,一路至盱眙對岸入淮,此後再轉山陽瀆至揚州,過長江後乘車馬至金陵。
小天子年幼時雖也隨先帝經歷了一番自西都遷至東都的周折,但卻顯見不如這回來得艱辛,何況年代久遠記憶淡去,他已記得不甚清楚了;如今再次登上巨船見浪濤滾滾大風烈烈,心中的激蕩與傷懷便徹底攪在了一處,一時也說不清是悲是喜。
王穆一向體貼、唯恐幼主久立船頭染上風寒,相陪沒多久便勸他折回艙內;工部的差事辦得漂亮,重新修造的禦船高大氣派、行於江上更是四平八穩,船艙共分三層,太後便在最上一層休憩理政,此外同船的便是婁、宋二位將軍,晝夜輪替在天家左右寸步不離。
衛熹折回艙內前宋疏妍便在同二人議事,問及洛陽一派動向時婁蔚便恭謹答:“此行共計有官船千餘艘,已依太後之命將洛陽一派分而置之,陰平王與範相左右都有人盯著,必不會容他們借機作亂。”
宋疏妍點點頭,神情平靜之下卻又有隱憂——衛弼其人狂放執拗、範玉成則城府極深善思好謀,遷都畢竟傷及洛陽派根基,即便此前已受方獻亭震懾眼下也泰半不甘束手,此去一路還需半月有餘,難保哪一日便會突然發難惹人煩憂。
“太後不必太過憂慮……”
她二哥最知曉她所思,此刻便也溫聲寬慰。
“陰平王府兵已被潁川軍控制,逆王與突厥之兵也有君侯在後阻斷,眼下水陸兩路前後百裏皆有禁軍駐守盤查,絕不會再有來路不明之兵危及太後與陛下。”
這些她都明白,更知南渡途中一切布防都是那人出征前親自與兵部商議所定,自然天衣無縫萬無一失——她只是習慣了將一切往最壞處想,眼下也不知怎麽總有種隱隱的不安……
她又細看了一遍兵部所呈文書,深思後也確再找不出什麽能威脅天子安危的兵馬,側首對自家兄長點點頭,又看向婁蔚道:“婁將軍此前所受之傷應還未痊愈,如今又在禦前行走著實不易,孤且代陛下謝過了。”
婁蔚十年前在驪山深林中便曾與宋疏妍有過一面之緣,此後雖不知她與三哥那段淵源,卻也親眼見證了她遠嫁東都後歷經的一切——她實在是個很不容易的人,而南渡之後……恐怕還要更辛苦些。
“末將不敢,”他真誠地對她低下頭,或許不僅出於對天家的忠誠,更是念及數日前三哥親自下顧時的托付,“太後與陛下乃萬金之軀,末將必披肝瀝膽以命相護。”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正月十五上元佳節, 照理本該燃燈祈福游街賞月,今歲的東都卻因南渡將至而格外蕭條,別說那滿城的百姓、便是當今天子也整晚提不起勁, 勉強在王穆的誘哄下吃了幾口肉粥面蠶,酉時剛過便回觀風殿歇下了。
燈熄之後卻又難眠, 在偌大的龍床上翻騰幾下、終於還是難受地獨自起身, 宮娥們仔細為他披上外衫、又問陛下是否龍體不適,他都不答、只說要去尋母後,王穆勸也勸不住,不一會兒便見小天子蹬上龍靴快步向積善宮奔去了。
積善宮內燈火猶明, 是宋疏妍還在處理白日未了的政務。
江南各州至今還在查點人口清厘土地、皆為安置即將大批遷移的北地之民, 其中諸多數目卻與此前戶部所呈有所出入, 她還需一一看明再喚人查問;正到繁瑣處,外殿卻接連傳來若幹響動, 甫一擡頭便見衛熹衣衫不整地跑了進來, 朝華夕秀都在後面追,還被幼主叱責:“放肆!朕不過是來見見母後,你們這般攔著做甚!”
他是脾氣見漲, 也或許僅僅是在為即將離開自幼住慣的東都而感到驚惶,宋疏妍暗暗一嘆, 擱筆後又對宮人們擺了擺手, 朝華夕秀躬身退下,衛熹已仔細看著她的臉色湊到近前來了。
“母後……”
他小心翼翼地去扯她的衣角,倒比六七歲時更會討好,她搖搖頭還是給了一個笑臉, 他便立刻蒙赦般緊緊抓住了她的手。
幼主如今年近十四,雖因少有不足之癥而生得瘦小、卻終歸算不上是不懂事的孩童, 宋疏妍心中多少有些別扭、遂不著痕跡地將手輕輕抽了出來,衛熹見狀卻微微一楞,隨即又垮了臉喃喃道:“他們說母後垂簾後便不會再是過去的母後……果然,如今都不肯再拉著兒臣的手了……”
這真是奇怪的歪話,但在今日之朝野也的確傳得不少——洛陽一派早對她恨之入骨,便是中立一派的官員也不願見女子主政,帝宮中這些奴婢魚龍混雜,說不準便是誰塞到禦前煽風點火給她捅刀子的,衛熹應已聽到了什麽閑言碎語、且還記到心裏去了。
“是麽?”
她淡淡應了一聲卻不急於自辯,聞言不單未順幼主之意牽住他的手、反又轉而拿起一沓堆積在案頭的奏章。
“母後本無臨朝之意、亦早盼著有朝一日還政於吾兒,今陛下既對孤生疑、便索性將這些權柄一一收回,也好讓孤得個清凈。”
語罷起身欲走,嚇得衛熹連忙更緊地抱住她的手臂,一張小臉煞白煞白、看神情可真是追悔莫及。
“母後莫惱,是兒臣失言——”
他只差要對她下跪,一雙稚嫩的眼睛更漸漸蓄滿淚水。
“兒臣不該聽旁人亂嚼舌根——母後是這世上待兒臣最好的人,兒臣只是、只是想同母後更親近些……”
他的性子自幼便有些柔弱、愛哭也是一貫的,宋疏妍越看心底越是無奈,也不知照這樣下去這位幼主何時才能挑起肩負天下的重任;只是他終歸算是她看著長大的,即便彼此並無血緣也依舊情分極深,她終於還是坐回了原位,在他躲進她懷裏時也沒有推拒,溫聲道:“自古高處不勝寒,如今你我母子相依為命、於這朝堂深宮更當小心經營,切不可輕易被他人挑撥了去——孤一生只有陛下一個孩子,自不會棄了你為他人籌謀的……”
她的聲音實在溫柔,身上淡淡的雪霙香氣也熟悉得令人心安,衛熹借著方才的眼淚撒嬌、幹脆漸漸伏在母後膝上了,又聽她訓誡自己:“陛下如今年歲漸長,他日更該君臨天下統禦萬民,怎可還如孩童般輕易掉淚?更不可如這般……”
她要將他拉起來,他卻扭著鬧著不肯,隨後又裝可憐同宋疏妍道:“母後便容兒臣靠一靠吧,近來一想起南渡之事便心焦難安,好幾日不曾睡過一個安穩覺了……”
頓一頓,為防再被拒,又將話岔開道:“母後同兒臣說說金陵吧——那是個怎樣的地方?聽聞前梁舊宮已修葺停當,不知同東西二都的帝宮相比孰優孰劣?”
……金陵?
宋疏妍神情微微一晃,七年前的許多舊景皆一霎翻回眼前,滿朝文武皆以為她作為江南第一士族之後當是迫不及待歸於金陵,卻不知她才是這世上對那六朝古都最為厭倦憎恨之人。
“兒臣其實很怕離開洛陽……世人皆稱王氣聚於中原,也許此去之後大周便將……”
衛熹並不知她心中所想、只仍蜷縮著絮絮低語,稚弱的少年總有許多恐懼仿徨,需要他人為他撥開眼前的迷障。
“可我一想到金陵是母後的故鄉便沒有那麽怕了……母後長大的地方,一定是很美很好的吧……”
這話又說得讓人難以答覆,於她而言所謂“故鄉”大約只有錢塘一城,而在外祖母故去後也同樣離她很遠了。
——如今她的歸處又在哪裏呢?
好像……已經沒有了。
她淡淡一笑,像是一朵已經雕謝的花,不知道是什麽還在支撐著她茍延殘喘,也許她本心裏也是很想一了百了去尋外祖母和墜兒的吧。
“嗯,是很好。”
可她還是這麽告訴衛熹,唯一的寄望只是讓這個國家未來的君主不要像自己一樣喪卻希望。
“陛下一定會喜歡那裏……待他日中原形勢大定,我朝也定會北歸光覆的。”
兩日之後是為黃道大吉,朝廷遷延已久的南渡大計終於成行。
天子腳下的東都百姓早便聽到了風聲,只是此前見各家王公匆忙打點行裝時尚還心存僥幸、如今眼看太後和天子都乘重輿出了帝宮宮門才終於斬斷了最後一絲奢想,洛陽終究也同長安一般成為了一枚棄子,不知何時會在胡虜鐵蹄之下成為一座死城?
道旁百姓雲集,處處都能聽到幽咽慘淡的哭聲,南北二衙禁軍嚴陣以待,親勳翊衛羽林中郎將宋明真及北衙禁軍統領婁蔚更緊緊護衛在禦駕之側,陰平王一家的馬車正跟在儀仗之後,永安縣主衛蘭素手輕輕挑開車簾,向外張望時一雙美麗的眼睛便倒映著這江河日下的洛陽城。
“父親前幾日不還說此次南渡不能成行?”她扭頭看向同乘一車的父親衛弼,語氣疑惑中又摻雜些許悵惘,“如今應天門已出,這……”
她父親笑而不語,觀神情倒是老神在在頗為篤定,衛蘭沒再追問,只又向前看著天家所乘的玉輅,奢華厚重的幕簾牢牢遮擋著貴人們的身影,讓她不能一窺當今主政的那位宋太後的容貌。
聽說她生得很美,理政後更有章有法頗為賢明。
——不知是不是真的?
倘若有機緣……倒真該親自瞧上一眼。
南渡大計非同小可,一路舟車都需周密綢繆,工部禮部提前數月便安排了路線,自東都入洛水出城,至板渚經通濟渠向東南,一路至盱眙對岸入淮,此後再轉山陽瀆至揚州,過長江後乘車馬至金陵。
小天子年幼時雖也隨先帝經歷了一番自西都遷至東都的周折,但卻顯見不如這回來得艱辛,何況年代久遠記憶淡去,他已記得不甚清楚了;如今再次登上巨船見浪濤滾滾大風烈烈,心中的激蕩與傷懷便徹底攪在了一處,一時也說不清是悲是喜。
王穆一向體貼、唯恐幼主久立船頭染上風寒,相陪沒多久便勸他折回艙內;工部的差事辦得漂亮,重新修造的禦船高大氣派、行於江上更是四平八穩,船艙共分三層,太後便在最上一層休憩理政,此外同船的便是婁、宋二位將軍,晝夜輪替在天家左右寸步不離。
衛熹折回艙內前宋疏妍便在同二人議事,問及洛陽一派動向時婁蔚便恭謹答:“此行共計有官船千餘艘,已依太後之命將洛陽一派分而置之,陰平王與範相左右都有人盯著,必不會容他們借機作亂。”
宋疏妍點點頭,神情平靜之下卻又有隱憂——衛弼其人狂放執拗、範玉成則城府極深善思好謀,遷都畢竟傷及洛陽派根基,即便此前已受方獻亭震懾眼下也泰半不甘束手,此去一路還需半月有餘,難保哪一日便會突然發難惹人煩憂。
“太後不必太過憂慮……”
她二哥最知曉她所思,此刻便也溫聲寬慰。
“陰平王府兵已被潁川軍控制,逆王與突厥之兵也有君侯在後阻斷,眼下水陸兩路前後百裏皆有禁軍駐守盤查,絕不會再有來路不明之兵危及太後與陛下。”
這些她都明白,更知南渡途中一切布防都是那人出征前親自與兵部商議所定,自然天衣無縫萬無一失——她只是習慣了將一切往最壞處想,眼下也不知怎麽總有種隱隱的不安……
她又細看了一遍兵部所呈文書,深思後也確再找不出什麽能威脅天子安危的兵馬,側首對自家兄長點點頭,又看向婁蔚道:“婁將軍此前所受之傷應還未痊愈,如今又在禦前行走著實不易,孤且代陛下謝過了。”
婁蔚十年前在驪山深林中便曾與宋疏妍有過一面之緣,此後雖不知她與三哥那段淵源,卻也親眼見證了她遠嫁東都後歷經的一切——她實在是個很不容易的人,而南渡之後……恐怕還要更辛苦些。
“末將不敢,”他真誠地對她低下頭,或許不僅出於對天家的忠誠,更是念及數日前三哥親自下顧時的托付,“太後與陛下乃萬金之軀,末將必披肝瀝膽以命相護。”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