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小修)
關燈
小
中
大
司馬遷(小修)
【根據《史記》記載,趙高、李斯、胡亥三人讓胡亥代嬴政處理事務,而他處理這些事務的能力來自於趙高,趙高就相當於什麽呢?相當於現代社會中,那些總裁特助,總裁特助其實一般都是很有能力的哦,他們或許因為家庭和社會地位的原因,又或者是因為進公司比較晚,只能做到這麽個位置,但這個位置其實是許多人都搶著要的,因為他們離最高權利近。】
其實許多人還是認為趙高就是個閹人,倒也不是不知道趙高有子女,但是就因著對方作惡多端,那就自然而然把趙高往著不是自己的陣營推。
而且若他真是宦官的話,那他與皇子親近的時候就多得多,得到秦始皇的信任也能更加容易些。
他的兒女其實也不是不能解釋,抱的唄。
這麽一想的話,他那樣的位置也就不是很多人搶著要了。
許多人糾結著這個,殊不知幕中女子的重點根本就不在此處。
【而胡亥就算是特助所尋的老板家中本不會繼承公司的那個人,古往今來這官場商場規則本質上都沒有太大的變化。】
【胡亥他作為皇子應該也不是一點能力都沒有,只是說他的所作所為讓我們覺得哪怕他就是一個天之驕子也該死,再加上他對於秦始皇應該是很了解的,基於這樣的猜想下,他代為處理秦始皇的事務就顯得比較正常了。】
眾人也很疑惑啊。
秦始皇那樣一個人,做事與旁人肯定是不同的,可怎麽死了那麽久,那些大臣們就沒發現呢?
且不說看不到人,就這字跡也是不像的吧。
不過……
若說是陛下病了,皇子代理處理政務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只是解決了這一點還不夠,一起巡游的還有一些大臣,大臣們偶爾要見見皇帝,怎麽辦呢?“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輒從辒涼車中可其奏事。”人生如戲,全靠演技啊,假裝皇帝在車裏。】
【然後幾人一路帶著棺材趕回鹹陽,可是這個時候是夏天,不管是什麽樣的涼車,以古代的技術都無法避免屍體腐爛發臭,為了不讓人察覺,他們便準備了幾箱海產品熏著一路回了鹹陽,我是秦始皇我都得氣死,不是,氣活。】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嬴政驚得張了張嘴沒能說得出話來。
所以自己的屍身是發爛發臭了嗎?
眾大臣感受著大殿之上的低氣壓,不知怎麽勸說才好,只能是顫顫巍巍不敢說話。
【然而,在他們的大事成功之前,他們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兒,那就是處理遠在邊關的扶蘇。】
【他們先時已經攔下了秦始皇給扶蘇的信,然後現在又偽造一封,在信中細數扶蘇和蒙恬的罪責,並賜予死罪,這裏帶上蒙恬說明蒙恬至少是忠於秦始皇而且知道秦始皇的一些想法的,用這裏大概可以猜測秦始皇確實是屬意扶蘇的,而蒙恬出事,意味著還在會稽的蒙毅應該也是兇多吉少,這時候再去看蒙毅中途返程的事,就更顯得迷霧重重了。】
嬴政已經不想知道胡亥是個什麽想法了。
他不可能再去跟胡亥說任何的話,就在宮裏老死吧。
殺了他都嫌臟了這鹹陽宮的土地!
而且對於他這樣從小嬌生慣養又心懷不軌的人來說,讓他煎熬地活著才是對他最好的懲罰。
若說他爭權奪利,嬴政還會覺得他不是個沒有志向的,可他千不該萬不該對自己的父親兄弟動手,實在大逆不道。
得到了天下又沒能辦成半點事,自己怎麽會有這麽個兒子?
【信中寫到扶蘇和蒙恬在外多年,並沒能立下什麽軍功反而死傷無數,不僅如此,說扶蘇因為自己不能回京做太子,就經常寫信回鹹陽說嬴政的不是,這話應該不是假的,但是應該就是勸諫,所以賜予死罪,而蒙恬公子身邊,沒有起到勸諫職責,同樣死罪。】
【這時候,儒家那一套的弊端就顯現了,“君使臣以禮,則臣事君以忠。”後來董仲舒根據也是根據這個觀點提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觀點,因為有著這樣的信念,扶蘇竟是沒有懷疑便自裁了。】
眾人都十分心痛。
哪怕不是秦朝的人,雖然他們也覺得扶蘇傻。
或許他真的不是那麽適合做一個太子一個帝王,但是,他是多麽實誠的一個孩子啊。
很多深信儒家的讀書人們也有些懷疑了,儒家真是這樣的嗎?
他們所信的儒家,似乎真是這樣,只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罷了。
如此一想,心中便更加佩服扶蘇了。
另外還有一些人幹脆想著要拋棄儒家那一套,可是從一生下來他們的生命裏就都是儒家的東西,如今,突然讓他們換了,他們能去信什麽呢?
【他的自裁不僅說明了儒家思想的一些弊端,也說明了秦始皇在教育上的問題,扶蘇自裁那說明他認為那封信上的內容是真的,秦始皇到底做了什麽,讓他的親生兒子覺得他是個會殺兒子的人,重點是哪怕詔書中的罪責是真的,這些怎麽看也都是罪不至死的啊。】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嬴政也在想,自己到底是做了什麽,讓他這麽想自己的?
自己雖然坐到了這個位置,也殺了不少的人,善良他是真的說不上,但是對於親人,對於有用的人,他有那般殘忍嗎?
這就是他恨那些儒家的東西的緣故,如果不是它們,扶蘇至於自裁嗎?
眾人都十分氣憤,氣憤得險些忘了扶蘇此時就在大殿之上了。
扶蘇也有些驚訝於事情的走向,他知道那事情一定是真的,那是自己能夠做得出來的事情。
可是為什麽會這樣呢?
自己怎麽就沒有求證一下呢?
他就這麽不信自己的父皇嗎,還是說自己太信任父皇了,以至於父皇讓自己去死自己毫不猶豫地就去死了。
不知為何,看到父皇生氣的樣子,他也有些心疼起來。
他和父皇並不怎麽親近,但是他覺得父皇的教育是沒有太大的問題的。
他的父皇在外面有更多的大事要做,自己在後面怎麽能拖他的後腿呢?
是兒臣無用了。
這時候他也不敢說出聲來,只能在心裏默默地認錯。
【所以其實秦始皇的殘暴在那個時候可能真是洗不白,至少他給當時人的印象就是如此,哪怕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事出有因,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認同他的那些做法的。】
許多人這時候竟有些可憐秦始皇了。
能讓自己的兒子這樣誤解自己,難道還不值得被可憐嗎?
真是太可憐了。
【扶蘇用自己的死表達了自己對自己父親的忠誠,也表達了自己對秦帝國的失望,如果不是失望他應該不會放棄,而自己的弟弟是什麽樣的人,或許他也應該知道,他放棄了自己的生命也放棄了整個秦國。】
什麽?
眾人有些吃驚,還能有這樣的說法?
許多人將自己代入到那樣的一種情況下,好像也說得通。
聰明如扶蘇公子,怎麽會不知道自己的處境?
不管他回不回鹹陽,或許都是死路一條,回來做什麽回來被折辱而死嗎?
又或者他可以起兵造反,可是深谙儒家之道的他怎麽會主動地去挑起戰爭呢?
【在我看來他的死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思想的腐朽,不知變通,還有他認為自己已經無力回天的絕望。但是蒙恬就想得比較簡單,他就像大多數的武將,只要不符合他們想法的,他們就會要去搞清楚,死也要死得明明白白,但是他們也最忠誠,如果秦始皇站在他的面前給他死罪,他應該也不會反抗。】
【送命令的使者拿他也沒辦法,於是在扶蘇死後,蒙恬就被押回,但是最後還是死在了陽周這個地方,而蒙毅同樣也被陷害而死。】
眾人唏噓不已,蒙氏為大秦做的不比李斯少多少。
連他二人都死了,那他們這些人又能留下多少?
【而胡亥等人回到鹹陽之後,再表演一出陛下駕崩的戲碼,這時候他的位置才算是初初穩定。】
【胡亥即位之後,便是秦始皇下葬,我們之前提到過他的墓穴就在驪山,而他的墓穴是從他即位就開始修,一直修到他死,三十多年都沒修完,直到他下葬才算是真正完成。】
【而且伴隨著嬴政下墓的還有很多的金銀珠寶,還有這些兵馬俑,都是很震撼的,不過呢到目前為止秦始皇陵都還沒有完全被打開,也不知以前那些倒鬥的是不是有對於《史記》等作品中的記載有所忌憚。】
巨幕之中出現了許許多多的人俑,那些都是秦朝士兵的模樣,看著就像是有千軍萬馬一樣。
朝堂之上,眾人先是一怔,隨即大驚失色。
這……這這這是陛下的陵墓啊!
“陛下,陛下!來人啊!”
先時只說陛下的陵墓被挖,但眾人沒見到只覺震驚,這時候看到才感覺到這事情是真的。
怎能如此呢?
不僅挖陛下的陵墓,還讓全天下的人看到了,大秦顏面何在啊?
【據《史記》記載,“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也就是說裏面設置了機關,但是咱們盜墓小說看得多了,感覺這機關似乎也沒什麽稀奇的,但是我們之前也說過那個裏面有汞,也就是說有毒,可能也不是不想盜,就是沒能成功。】
【關於秦始皇墓有沒有被盜還是有爭議的,一來是根據史學家的勘測,有兩處盜洞但是深度不夠,有若幹甬道,但是沒被破壞,而國內外都沒有發現相關的文物,所以有一部分人認為秦始皇陵內部是沒被盜的。】
聽到女子探討此事,嬴政強打起了精神。
他倒是想看看,到底是什麽人能有這麽大的膽子,又是什麽人能有這麽大的本事。
【據《史記·高祖本紀》記載,“項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財物。”如果這話是真的,那秦始皇的墓難保了,不過呢,我們日常懷疑司馬遷寫的東西,首先這話出現在《高祖本紀》而不是《項羽本紀》中,司馬遷他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在誰的主場就會更多地講這個人的優點,最明顯的就是這兩個人,你想看兩個人的缺點就去對方的本紀裏面找,想看優點那就千萬別看對方的本紀。】
【但是也不是說司馬遷就亂寫哈,像一些“襄城堅守不下。已拔,皆阬之。”這些有關項羽屠城的事情也是沒有隱瞞忽略的。】
項羽第一個被嬴政記在了心裏。
他不把這個人碎屍萬段決不罷休,燒秦宮室,挖墓,斂財,倒是敢。
【其次,在《項羽本紀》中,司馬遷是這麽記載的,“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只說了收其貨寶,卻沒有說怎麽收,在哪收,那我們將兩邊的寫法結合起來,猜測,可能項羽真的挖了秦始皇陵,但是不一定成功了,畢竟幾千年來隨著科技不斷進步,那些盜墓賊都沒能成功,他憑啥成功?】
後世許多人也是這麽想的。
其實那驪山,多好的地方啊。
誰不知道底下埋著誰呢,又有多少人動過心思呢,恐怕是數也數不清了。
平日裏都很好,在那些災年,連飯都吃不上了,誰還在意錢財從何而來?
可是這麽久了,可曾聽說過有誰真的從裏面挖出東西來的?
聞所未聞。
此時此刻倒還有許多人慶幸自己沒有從裏面挖東西,瞧那千軍萬馬的,少不得還沒進去就身首異處了。
【不過猜測只能是猜測,另外還有酈道元《水經註》記載“項羽入關發之,以三十萬,三十日運物,不能窮。”我個人認為他的就更不能信了,畢竟不是史學家,什麽三十萬、三十日只能是他根據地理現狀進行的想象。】
【而在這裏還有一件事情,那就是活人殉葬。活人殉葬也就是當帝王死後把喜歡的妃嬪直接和死去的帝王葬在一起,我們可以稱之為古代歷史上最大的陋習,但是這個陋習卻斷斷續續地持續了幾千年。】
公元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
此話一出,眾人不敢說話了。
誰都知道,皇上這是重啟活人殉葬了,先太子便有妃子殉葬。
幕中女子這時候說起這個,是什麽意思,是跟皇上過不去嗎?
【活人殉葬制度最鼎盛的時期是在商朝,然而春秋戰國時期也是屢見不鮮,秦國在秦獻公時曾經廢除人殉制度,這一直到秦始皇時期都是沒有恢覆的,但是在胡亥即位之後,他說:“先帝後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他認為秦始皇的妃嬪們沒有孩子的放出宮去不太合適,所以這些人就要殉葬,“皆令從死,死者甚眾。”】
【而秦始皇有多少妃子呢?關於這一點史書沒有記載,不過我們倒是可以推論,首先我們從《諫逐客書》裏可以看到,六國是會進獻女子給秦國的,說進獻可能不太恰當,就是那個時候的諸侯國間互相送美女,這一送那肯定是不止一個的。】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所有人都知道陛下宮中有很多的女人。
以往有多少女子擠破了頭都想去那地方,但是結局竟是這樣的嗎?
未免也太可怕了吧。
【其次我們再看秦始皇的兒女,根據《史記》中的記載,秦始皇有長子扶蘇,幼子胡亥,而胡亥即位之後,他還幹了一個事情就是殘害自己的這些兄弟姐妹,有拔劍自刎的公子將閭等三人,有被害於杜縣的六名公子和十名公主,有被害於鹹陽的十二名公子,還有殉葬的公子高。】
【而這些兒女還不是秦始皇全部的兒女,零零總總加起來也有幾十人了,那妃嬪怎麽說也有上百人,說不定還有從未寵幸過的,古代後宮佳麗三千怕也不是說說,這麽多人就全被胡亥送進了秦始皇陵,所以說到殉葬這個鍋那不能丟給嬴政。】
大臣們都開始額頭冒冷汗了。
他們有些女兒就在宮裏,這胡亥公子看著不過是頑劣了些,沒想到竟是如此心狠手辣之人。
所幸陛下是絕不會再信任對方了,國之幸也。
【除了這些後宮的人,還有那些工匠們,因為秦始皇陵裏面有很多機關,胡亥就認為他們知道得太多了,怕他們把秦始皇陵的秘密說出去,於是就在他們把始皇陵修好的時候直接把那些人全部關到了裏面,都不得出。】
【好家夥,我們去西安就能看到幾千年前的秦始皇陵那修得是很震撼的,能修這些肯定都是那個時候的建築人才,胡亥這麽做,講句題外話,沒為自己的身後事考慮一下?覺得自己能修仙咋的?】
長城根下,大路邊上,宮殿內外,還在埋頭苦幹的百姓們都怒了。
他們原以為自己先時的日子就已經是極苦的了,心裏也痛恨著嬴政。
可是現在一看,嬴政算什麽,那胡亥才是真的真正可怕呢。
【但這也不是重點,重點是這麽多活生生的人命啊,真的,我要是胡亥他媽,我都想把他塞回肚子裏去回爐重造。】
嬴政有些疲憊地擡了擡手,眾人頃刻間便明白了是什麽意思。
還是要對胡亥下手了。
也是。
這樣的人不除不以安民心。
這時候沒有大臣為胡亥求情,他們都覺得嬴政做得對,只嘆趙高那東西死得太輕松了。
【一代偉大的傳奇帝王就這樣匆匆忙忙地落下帷幕,其實真的很令人唏噓,如果他不是得了什麽突發的腦溢血、心臟病什麽的,他的死就很有可能是外力造成的,我想秦始皇雖然一直在尋求長生,但他也並沒有覺得自己一定能長生,如果他肯定自己能夠成仙的話,大概就不會有秦始皇陵的存在了。】
其實修仙的人們又何嘗不是呢?
他們身邊從未有人真正成仙,但他們依舊向往,萬一自己就是老天選中的那個人呢?
【所以他在死之前肯定會讓自己能夠有一個體面的死法,能夠好好地交代後事,然而他匆匆而去連繼承大統的大事都還沒有安排好,這說明他很有可能死得突然。】
這話倒是不假。
嬴政想,自己確實應該早點將這些都安排好,確保萬無一失。
若是早點說出自己想要的繼承大統的人是扶蘇,那扶蘇可能也不會有那樣的結局了。
他該與扶蘇推心置腹地談一談。
【我的這些猜測都是來自於《秦始皇本紀》和《李斯列傳》,很多事情可能永遠也找不到真相,但是對於秦始皇的功績,我們卻是堅信不疑,且受惠至今的。】
【他的落幕意味著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的迅速衰敗,秦二世沒有這個能力掌控如今的局面,他也沒有很好地發揮,我想他應該是早就被趙高進行了思想控制了。】
皇帝們都很愁。
是了,不僅是要防著後宮妃嬪,這些下人也得防著點。
要能做事,還得有規矩,相互之間也不能逾矩。
決不能發生一家獨大的事情。
培養孩子,那可真是比處理國事還難。
【或許他的畸形成長確實與趙高脫不了幹系,但他既然變成了後面的樣子便就不可能只是趙高的錯,只能說他們兩個是臭味相投,狼狽為奸,其中有一個人不存在,那麽秦王朝的歷史就很有可能被改寫。】
【然而,這個世界上最為可惜的事情就是沒有如果。】
有!
眾人在心中吶喊。
現在兩個人都不足為懼了,想來秦王朝不會再像幕中女子說的那樣了。
【除了殘害自己的兄弟姐妹,秦二世即位後,又幹了些什麽呢?】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根據《史記》記載,趙高、李斯、胡亥三人讓胡亥代嬴政處理事務,而他處理這些事務的能力來自於趙高,趙高就相當於什麽呢?相當於現代社會中,那些總裁特助,總裁特助其實一般都是很有能力的哦,他們或許因為家庭和社會地位的原因,又或者是因為進公司比較晚,只能做到這麽個位置,但這個位置其實是許多人都搶著要的,因為他們離最高權利近。】
其實許多人還是認為趙高就是個閹人,倒也不是不知道趙高有子女,但是就因著對方作惡多端,那就自然而然把趙高往著不是自己的陣營推。
而且若他真是宦官的話,那他與皇子親近的時候就多得多,得到秦始皇的信任也能更加容易些。
他的兒女其實也不是不能解釋,抱的唄。
這麽一想的話,他那樣的位置也就不是很多人搶著要了。
許多人糾結著這個,殊不知幕中女子的重點根本就不在此處。
【而胡亥就算是特助所尋的老板家中本不會繼承公司的那個人,古往今來這官場商場規則本質上都沒有太大的變化。】
【胡亥他作為皇子應該也不是一點能力都沒有,只是說他的所作所為讓我們覺得哪怕他就是一個天之驕子也該死,再加上他對於秦始皇應該是很了解的,基於這樣的猜想下,他代為處理秦始皇的事務就顯得比較正常了。】
眾人也很疑惑啊。
秦始皇那樣一個人,做事與旁人肯定是不同的,可怎麽死了那麽久,那些大臣們就沒發現呢?
且不說看不到人,就這字跡也是不像的吧。
不過……
若說是陛下病了,皇子代理處理政務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只是解決了這一點還不夠,一起巡游的還有一些大臣,大臣們偶爾要見見皇帝,怎麽辦呢?“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輒從辒涼車中可其奏事。”人生如戲,全靠演技啊,假裝皇帝在車裏。】
【然後幾人一路帶著棺材趕回鹹陽,可是這個時候是夏天,不管是什麽樣的涼車,以古代的技術都無法避免屍體腐爛發臭,為了不讓人察覺,他們便準備了幾箱海產品熏著一路回了鹹陽,我是秦始皇我都得氣死,不是,氣活。】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嬴政驚得張了張嘴沒能說得出話來。
所以自己的屍身是發爛發臭了嗎?
眾大臣感受著大殿之上的低氣壓,不知怎麽勸說才好,只能是顫顫巍巍不敢說話。
【然而,在他們的大事成功之前,他們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兒,那就是處理遠在邊關的扶蘇。】
【他們先時已經攔下了秦始皇給扶蘇的信,然後現在又偽造一封,在信中細數扶蘇和蒙恬的罪責,並賜予死罪,這裏帶上蒙恬說明蒙恬至少是忠於秦始皇而且知道秦始皇的一些想法的,用這裏大概可以猜測秦始皇確實是屬意扶蘇的,而蒙恬出事,意味著還在會稽的蒙毅應該也是兇多吉少,這時候再去看蒙毅中途返程的事,就更顯得迷霧重重了。】
嬴政已經不想知道胡亥是個什麽想法了。
他不可能再去跟胡亥說任何的話,就在宮裏老死吧。
殺了他都嫌臟了這鹹陽宮的土地!
而且對於他這樣從小嬌生慣養又心懷不軌的人來說,讓他煎熬地活著才是對他最好的懲罰。
若說他爭權奪利,嬴政還會覺得他不是個沒有志向的,可他千不該萬不該對自己的父親兄弟動手,實在大逆不道。
得到了天下又沒能辦成半點事,自己怎麽會有這麽個兒子?
【信中寫到扶蘇和蒙恬在外多年,並沒能立下什麽軍功反而死傷無數,不僅如此,說扶蘇因為自己不能回京做太子,就經常寫信回鹹陽說嬴政的不是,這話應該不是假的,但是應該就是勸諫,所以賜予死罪,而蒙恬公子身邊,沒有起到勸諫職責,同樣死罪。】
【這時候,儒家那一套的弊端就顯現了,“君使臣以禮,則臣事君以忠。”後來董仲舒根據也是根據這個觀點提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觀點,因為有著這樣的信念,扶蘇竟是沒有懷疑便自裁了。】
眾人都十分心痛。
哪怕不是秦朝的人,雖然他們也覺得扶蘇傻。
或許他真的不是那麽適合做一個太子一個帝王,但是,他是多麽實誠的一個孩子啊。
很多深信儒家的讀書人們也有些懷疑了,儒家真是這樣的嗎?
他們所信的儒家,似乎真是這樣,只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罷了。
如此一想,心中便更加佩服扶蘇了。
另外還有一些人幹脆想著要拋棄儒家那一套,可是從一生下來他們的生命裏就都是儒家的東西,如今,突然讓他們換了,他們能去信什麽呢?
【他的自裁不僅說明了儒家思想的一些弊端,也說明了秦始皇在教育上的問題,扶蘇自裁那說明他認為那封信上的內容是真的,秦始皇到底做了什麽,讓他的親生兒子覺得他是個會殺兒子的人,重點是哪怕詔書中的罪責是真的,這些怎麽看也都是罪不至死的啊。】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嬴政也在想,自己到底是做了什麽,讓他這麽想自己的?
自己雖然坐到了這個位置,也殺了不少的人,善良他是真的說不上,但是對於親人,對於有用的人,他有那般殘忍嗎?
這就是他恨那些儒家的東西的緣故,如果不是它們,扶蘇至於自裁嗎?
眾人都十分氣憤,氣憤得險些忘了扶蘇此時就在大殿之上了。
扶蘇也有些驚訝於事情的走向,他知道那事情一定是真的,那是自己能夠做得出來的事情。
可是為什麽會這樣呢?
自己怎麽就沒有求證一下呢?
他就這麽不信自己的父皇嗎,還是說自己太信任父皇了,以至於父皇讓自己去死自己毫不猶豫地就去死了。
不知為何,看到父皇生氣的樣子,他也有些心疼起來。
他和父皇並不怎麽親近,但是他覺得父皇的教育是沒有太大的問題的。
他的父皇在外面有更多的大事要做,自己在後面怎麽能拖他的後腿呢?
是兒臣無用了。
這時候他也不敢說出聲來,只能在心裏默默地認錯。
【所以其實秦始皇的殘暴在那個時候可能真是洗不白,至少他給當時人的印象就是如此,哪怕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事出有因,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認同他的那些做法的。】
許多人這時候竟有些可憐秦始皇了。
能讓自己的兒子這樣誤解自己,難道還不值得被可憐嗎?
真是太可憐了。
【扶蘇用自己的死表達了自己對自己父親的忠誠,也表達了自己對秦帝國的失望,如果不是失望他應該不會放棄,而自己的弟弟是什麽樣的人,或許他也應該知道,他放棄了自己的生命也放棄了整個秦國。】
什麽?
眾人有些吃驚,還能有這樣的說法?
許多人將自己代入到那樣的一種情況下,好像也說得通。
聰明如扶蘇公子,怎麽會不知道自己的處境?
不管他回不回鹹陽,或許都是死路一條,回來做什麽回來被折辱而死嗎?
又或者他可以起兵造反,可是深谙儒家之道的他怎麽會主動地去挑起戰爭呢?
【在我看來他的死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思想的腐朽,不知變通,還有他認為自己已經無力回天的絕望。但是蒙恬就想得比較簡單,他就像大多數的武將,只要不符合他們想法的,他們就會要去搞清楚,死也要死得明明白白,但是他們也最忠誠,如果秦始皇站在他的面前給他死罪,他應該也不會反抗。】
【送命令的使者拿他也沒辦法,於是在扶蘇死後,蒙恬就被押回,但是最後還是死在了陽周這個地方,而蒙毅同樣也被陷害而死。】
眾人唏噓不已,蒙氏為大秦做的不比李斯少多少。
連他二人都死了,那他們這些人又能留下多少?
【而胡亥等人回到鹹陽之後,再表演一出陛下駕崩的戲碼,這時候他的位置才算是初初穩定。】
【胡亥即位之後,便是秦始皇下葬,我們之前提到過他的墓穴就在驪山,而他的墓穴是從他即位就開始修,一直修到他死,三十多年都沒修完,直到他下葬才算是真正完成。】
【而且伴隨著嬴政下墓的還有很多的金銀珠寶,還有這些兵馬俑,都是很震撼的,不過呢到目前為止秦始皇陵都還沒有完全被打開,也不知以前那些倒鬥的是不是有對於《史記》等作品中的記載有所忌憚。】
巨幕之中出現了許許多多的人俑,那些都是秦朝士兵的模樣,看著就像是有千軍萬馬一樣。
朝堂之上,眾人先是一怔,隨即大驚失色。
這……這這這是陛下的陵墓啊!
“陛下,陛下!來人啊!”
先時只說陛下的陵墓被挖,但眾人沒見到只覺震驚,這時候看到才感覺到這事情是真的。
怎能如此呢?
不僅挖陛下的陵墓,還讓全天下的人看到了,大秦顏面何在啊?
【據《史記》記載,“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也就是說裏面設置了機關,但是咱們盜墓小說看得多了,感覺這機關似乎也沒什麽稀奇的,但是我們之前也說過那個裏面有汞,也就是說有毒,可能也不是不想盜,就是沒能成功。】
【關於秦始皇墓有沒有被盜還是有爭議的,一來是根據史學家的勘測,有兩處盜洞但是深度不夠,有若幹甬道,但是沒被破壞,而國內外都沒有發現相關的文物,所以有一部分人認為秦始皇陵內部是沒被盜的。】
聽到女子探討此事,嬴政強打起了精神。
他倒是想看看,到底是什麽人能有這麽大的膽子,又是什麽人能有這麽大的本事。
【據《史記·高祖本紀》記載,“項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財物。”如果這話是真的,那秦始皇的墓難保了,不過呢,我們日常懷疑司馬遷寫的東西,首先這話出現在《高祖本紀》而不是《項羽本紀》中,司馬遷他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在誰的主場就會更多地講這個人的優點,最明顯的就是這兩個人,你想看兩個人的缺點就去對方的本紀裏面找,想看優點那就千萬別看對方的本紀。】
【但是也不是說司馬遷就亂寫哈,像一些“襄城堅守不下。已拔,皆阬之。”這些有關項羽屠城的事情也是沒有隱瞞忽略的。】
項羽第一個被嬴政記在了心裏。
他不把這個人碎屍萬段決不罷休,燒秦宮室,挖墓,斂財,倒是敢。
【其次,在《項羽本紀》中,司馬遷是這麽記載的,“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只說了收其貨寶,卻沒有說怎麽收,在哪收,那我們將兩邊的寫法結合起來,猜測,可能項羽真的挖了秦始皇陵,但是不一定成功了,畢竟幾千年來隨著科技不斷進步,那些盜墓賊都沒能成功,他憑啥成功?】
後世許多人也是這麽想的。
其實那驪山,多好的地方啊。
誰不知道底下埋著誰呢,又有多少人動過心思呢,恐怕是數也數不清了。
平日裏都很好,在那些災年,連飯都吃不上了,誰還在意錢財從何而來?
可是這麽久了,可曾聽說過有誰真的從裏面挖出東西來的?
聞所未聞。
此時此刻倒還有許多人慶幸自己沒有從裏面挖東西,瞧那千軍萬馬的,少不得還沒進去就身首異處了。
【不過猜測只能是猜測,另外還有酈道元《水經註》記載“項羽入關發之,以三十萬,三十日運物,不能窮。”我個人認為他的就更不能信了,畢竟不是史學家,什麽三十萬、三十日只能是他根據地理現狀進行的想象。】
【而在這裏還有一件事情,那就是活人殉葬。活人殉葬也就是當帝王死後把喜歡的妃嬪直接和死去的帝王葬在一起,我們可以稱之為古代歷史上最大的陋習,但是這個陋習卻斷斷續續地持續了幾千年。】
公元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
此話一出,眾人不敢說話了。
誰都知道,皇上這是重啟活人殉葬了,先太子便有妃子殉葬。
幕中女子這時候說起這個,是什麽意思,是跟皇上過不去嗎?
【活人殉葬制度最鼎盛的時期是在商朝,然而春秋戰國時期也是屢見不鮮,秦國在秦獻公時曾經廢除人殉制度,這一直到秦始皇時期都是沒有恢覆的,但是在胡亥即位之後,他說:“先帝後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他認為秦始皇的妃嬪們沒有孩子的放出宮去不太合適,所以這些人就要殉葬,“皆令從死,死者甚眾。”】
【而秦始皇有多少妃子呢?關於這一點史書沒有記載,不過我們倒是可以推論,首先我們從《諫逐客書》裏可以看到,六國是會進獻女子給秦國的,說進獻可能不太恰當,就是那個時候的諸侯國間互相送美女,這一送那肯定是不止一個的。】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所有人都知道陛下宮中有很多的女人。
以往有多少女子擠破了頭都想去那地方,但是結局竟是這樣的嗎?
未免也太可怕了吧。
【其次我們再看秦始皇的兒女,根據《史記》中的記載,秦始皇有長子扶蘇,幼子胡亥,而胡亥即位之後,他還幹了一個事情就是殘害自己的這些兄弟姐妹,有拔劍自刎的公子將閭等三人,有被害於杜縣的六名公子和十名公主,有被害於鹹陽的十二名公子,還有殉葬的公子高。】
【而這些兒女還不是秦始皇全部的兒女,零零總總加起來也有幾十人了,那妃嬪怎麽說也有上百人,說不定還有從未寵幸過的,古代後宮佳麗三千怕也不是說說,這麽多人就全被胡亥送進了秦始皇陵,所以說到殉葬這個鍋那不能丟給嬴政。】
大臣們都開始額頭冒冷汗了。
他們有些女兒就在宮裏,這胡亥公子看著不過是頑劣了些,沒想到竟是如此心狠手辣之人。
所幸陛下是絕不會再信任對方了,國之幸也。
【除了這些後宮的人,還有那些工匠們,因為秦始皇陵裏面有很多機關,胡亥就認為他們知道得太多了,怕他們把秦始皇陵的秘密說出去,於是就在他們把始皇陵修好的時候直接把那些人全部關到了裏面,都不得出。】
【好家夥,我們去西安就能看到幾千年前的秦始皇陵那修得是很震撼的,能修這些肯定都是那個時候的建築人才,胡亥這麽做,講句題外話,沒為自己的身後事考慮一下?覺得自己能修仙咋的?】
長城根下,大路邊上,宮殿內外,還在埋頭苦幹的百姓們都怒了。
他們原以為自己先時的日子就已經是極苦的了,心裏也痛恨著嬴政。
可是現在一看,嬴政算什麽,那胡亥才是真的真正可怕呢。
【但這也不是重點,重點是這麽多活生生的人命啊,真的,我要是胡亥他媽,我都想把他塞回肚子裏去回爐重造。】
嬴政有些疲憊地擡了擡手,眾人頃刻間便明白了是什麽意思。
還是要對胡亥下手了。
也是。
這樣的人不除不以安民心。
這時候沒有大臣為胡亥求情,他們都覺得嬴政做得對,只嘆趙高那東西死得太輕松了。
【一代偉大的傳奇帝王就這樣匆匆忙忙地落下帷幕,其實真的很令人唏噓,如果他不是得了什麽突發的腦溢血、心臟病什麽的,他的死就很有可能是外力造成的,我想秦始皇雖然一直在尋求長生,但他也並沒有覺得自己一定能長生,如果他肯定自己能夠成仙的話,大概就不會有秦始皇陵的存在了。】
其實修仙的人們又何嘗不是呢?
他們身邊從未有人真正成仙,但他們依舊向往,萬一自己就是老天選中的那個人呢?
【所以他在死之前肯定會讓自己能夠有一個體面的死法,能夠好好地交代後事,然而他匆匆而去連繼承大統的大事都還沒有安排好,這說明他很有可能死得突然。】
這話倒是不假。
嬴政想,自己確實應該早點將這些都安排好,確保萬無一失。
若是早點說出自己想要的繼承大統的人是扶蘇,那扶蘇可能也不會有那樣的結局了。
他該與扶蘇推心置腹地談一談。
【我的這些猜測都是來自於《秦始皇本紀》和《李斯列傳》,很多事情可能永遠也找不到真相,但是對於秦始皇的功績,我們卻是堅信不疑,且受惠至今的。】
【他的落幕意味著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的迅速衰敗,秦二世沒有這個能力掌控如今的局面,他也沒有很好地發揮,我想他應該是早就被趙高進行了思想控制了。】
皇帝們都很愁。
是了,不僅是要防著後宮妃嬪,這些下人也得防著點。
要能做事,還得有規矩,相互之間也不能逾矩。
決不能發生一家獨大的事情。
培養孩子,那可真是比處理國事還難。
【或許他的畸形成長確實與趙高脫不了幹系,但他既然變成了後面的樣子便就不可能只是趙高的錯,只能說他們兩個是臭味相投,狼狽為奸,其中有一個人不存在,那麽秦王朝的歷史就很有可能被改寫。】
【然而,這個世界上最為可惜的事情就是沒有如果。】
有!
眾人在心中吶喊。
現在兩個人都不足為懼了,想來秦王朝不會再像幕中女子說的那樣了。
【除了殘害自己的兄弟姐妹,秦二世即位後,又幹了些什麽呢?】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