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
關燈
小
中
大
王維
【雖然做出了選擇,但是王維跟陶淵明依舊是一樣的,他們都沒能完全消除心中的糾結,我們從王維隱居時期的兩首詩可以看得出來。】
【他寫《淇上即事田園》表達自己脫離官場後的一種欣喜之情,但是同樣也寫了《不遇詠》表達自己壯志未酬的一種苦痛,心中就像是有兩個小人在打架,所以這時候的他過得並不算稱心。】
東晉。
以往陶淵明的心中還是有那麽兩個小人的。
但是現在早已經沒了。
看多了太多人的人生,那些時候刻意壓下的想法如今也消散的差不多了。
如今他看看巨幕,跟著眾鄉親們每日忙碌著,可也沒那麽多心思去想那些亂七八糟的了。
【這首《淇上即事田園》一看就是那種有著隱居之樂的詩,“屏居淇水上,東野曠無山。”隱居在這個淇水,東邊的原野空曠無山,“日隱桑柘外,河明閭井間。”陽光慢慢隱藏於桑樹柘樹之間,河中陽光的倒影讓村莊也仿佛在發光。“牧童望村去,獵犬隨人還。”外出的牧童獵人也都紛紛往村裏走去,“靜者亦何事,荊扉乘晝關。”靜者意思是享受恬靜的人,比如隱士、僧侶等人,這裏可能是說他自己,像他這樣的靜者會如何做呢?趁著天還沒黑,把門關上準備送走這平凡的一天吧。】
似乎每個人心目中的田園都是不一樣的,陶淵明想。
就或許跟他們平常所看到的景物不同有關。
但是他們大多數人想要表達的想法確實差不多的,不只是他和王維。
即便是那些不似他們二人這般心中搖擺不定的人。
陶淵明曾經是真的搖擺過,但是他也不怪自己,人總要經歷過才會成長,他相信王維也是一樣。
【這首詩跟許多田園詩帶給我們的感覺是差不了太多的,一開始交代地點,簡單地說明了這地方沒什麽山,可能是一個平原地區,因為這地方在河南那一塊,河南本來就是以平原為主的,大家應該能夠想象那個場景。】
【而中間的四句先是寫美景,其實是普通的鄉村景象,但是對於我們許多生活在城市裏的人來說那樣的場景是很吸引人的,日落黃昏,河水波光粼粼,隨即遠處牧童牽著牛,獵人也和獵犬一起由遠及近。什麽是浪漫啊?有些人覺得可能是轟轟烈烈是生離死別,但是我覺得或許這樣平靜的日子就是浪漫,所以王維繪出的是一幅浪漫的鄉景圖。】
人們沈浸在幕中女子所描述的美景之中,有些無法自拔。
但是轉念又被她後面的說法給弄懵了。
她在這裏提到浪漫,難道是說的李白的那種浪漫呢?可是李白的詩作和王維的詩作明明差別挺大的呀。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白為此也很納悶呢。
但是他心中隱隱也覺得幕中女子所說的他的浪漫和王維的浪漫可能不是同一個意思。
因為女子也說了,有些人覺得平靜的日子是浪漫,有些人覺得轟轟烈烈的是浪漫,或許他也是一種不一樣的浪漫。
【直到最後,我們可能也不知道王維想說個什麽,但是好像又全部都知道了,這詩中沒有什麽大道理,也沒有什麽太跌宕起伏的事跡,但是卻讓我們看到了詩人對這種閑逸蕭散生活的享受,如果他不再想著回到官場,那他的日子無疑是舒坦的。】
可是他還是要回去的,這就是女子的未盡之言,所有人都聽出來了。
事實也如女子所說。
王維記得自己並沒有在那一處待多久,不日便回了長安。
他也在想,若是自己當初一直都住在那兒,不曾回來,日子會是怎麽樣的?
或許還是會有所遺憾的吧。
畢竟想做的事沒去做,怎麽也會惦記著。
所以人生沒有完美的,不管他怎麽做,總會有一些缺憾。
【可偏偏王維根本放不下,我們來看他的《不遇詠》,這首詩是用第一人稱描寫的,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掙紮與痛苦,他並不能安安心心地待在這美好的鄉村。】
【“北闕獻書寢不報,南山種田時不登。”北闕,指的是古代時候宮殿北邊的門樓,臣子們會在這個地方等待皇帝的召見,然而詩人上書卻沒有得到皇帝的認可,後來隱居南山種田,收成卻也不怎麽樣,這裏隱居南山應該是一個代指,不是真的隱居南山,而指的就是隱居這個事。】
東晉。
說到這裏,陶淵明忍不住地笑了。
是草盛豆苗稀了嗎?他想。
自己不是什麽高門大戶,種地也有那麽長一段時間了。
但是王維卻不同,聽女子的意思,他可是大家族的,哪裏會做這些?
他就知道,不是所有人都能將地種好的。
任重而道遠啊。
【“百人會中身不預,五侯門前心不能。”百人會指的是很多大臣參加的盛會,出自《世說新語》說的是晉武帝舉辦的一場宴會,但是像那樣的宴會,詩人是沒有資格參加的。】
【五侯,原指漢成帝時的五侯,這裏代指豪門權貴,在豪門權貴門前心不能的意思就是不願意去對著權貴們阿諛奉承。】
他這樣的情況才是許多文人們同有的。
若不是別無他法,他們又怎麽會願意去阿諛奉承呢?
像王維這般地位的狀元都無法獲得皇帝的賞識,何況是他們這些普通人?
【“身投河朔飲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來到河朔這個地方和你一起飲酒,想問問你,我家中人在茂陵還平安嗎?茂陵,在陜西,當時王維的家人應該住在長安附近,所以有此一問。】
【“且共登山覆臨水,莫問春風動楊柳。”我們幹脆暫且游山玩水去吧,先不管那些春風動楊柳的事了,“春風動楊柳”是一個典故,出自郭震的《子夜四時歌·春歌》“妾心正斷絕,君懷那得知。”指的是思念之類的,就不去說什麽思念思人了,先把那些都忘了游山玩水去吧。】
聽到這個有些姑娘們都皺起了眉頭。
所以這個王維和那些男子也是一樣的嗎,他們都不在乎自己家中的妻子。
若是以往,她們根本不會覺得有什麽,甚至只是羨慕王維能夠如此瀟灑。
可是如今她們卻明白了,她們自己根本就不是附屬物。
為何男子可以出去,而她們就要守在家中,守在這方寸之間?
而有些男子們也都覺得王維年紀太小,貪玩。
說不定就算他一開始就是在長安,他也難有建樹。
不過更多的人還是沒有發表看法,依據經驗,說不定這事情一會兒就又變了。
【“今人作人多自私,我心不說君應知。”自古以來人們大多自私自利,你也應該知道我對此不喜。“濟人然後拂衣去,肯作徒爾一男兒。”我就想濟世致用之後,功臣身退,找個地方隱居去,如果唯唯諾諾,那不是枉為一個男子漢了?】
原來他跟自己是同樣的想法。
其實李白也猜到了,與自己也有著類似想法的人實在太多了。
誰不想立下功勞衣錦還鄉呢?
但是立下功勞的機會只有那麽多,真正衣錦還鄉的又有幾個?
他們要有能力,還得有運氣。
那能力還不能只是像他這般的文才,文才好便只能做文才事。
他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
但巨幕的出現算是他的運氣。
【看這一首和前一首完全不同,如果不知道,還會覺得這個是王維前期的作品,而《淇上即事田園》是功成身退後的作品,但是這兩首卻是王維同一時期的作品,大家就能想象他心中有多糾結了。】
【後來他回了長安,在長安結識了科舉落第的孟浩然,兩人成了忘年交。當時孟浩然落第之後還是在長安想著可以求謁做官,一時間名動長安,但是有傳言有一次孟浩然和王維在一起,然後玄宗來了,孟浩然害怕就鉆到了床底下,王維不敢隱瞞,玄宗便召見了孟浩然。】
鉆到床底下,這未免太荒謬了吧?
如今孟浩然已去,但是卻處處都是他的傳說。
孟浩然是真的很有名有才的。
只是可惜了一生仕途多舛,為此許多跟孟浩然熟悉的人都忍不住傷感起來。
【本來這兒看著似乎可以有一場“明君賢臣”的佳話,而且唐玄宗其實是個很愛才的人,尤其是文才很好的人,但是沒想到的是,唐玄宗讓孟浩然作詩,孟浩然卻寫了一首《歲暮歸南山》。】
東晉。
在帝王面前表達想隱居,怕是不太好吧?
謝靈運想,哪個帝王不會想要奮勇向前的臣子呢?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再在宮殿北面等著上書陳事了,回到我那破爛的爐子去。】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沒有才能所以明主才會嫌棄,又因為多病所以和故人們都疏遠了,“白發催年老,青陽逼歲除。”白發催著人年老,新春也緊逼著歲暮,“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滿懷愁緒使人難以入睡,月光下,松影印在窗上顯得一片寂靜。】
這……
許多人聽到這裏都不知該如何反應了。
反正若他們是帝王,恐怕不會要這樣一個人吧。
字字句句都在說無人賞識自己。
這種話不是不能說說的,人也很多,但是怎麽能在帝王面前說呢?那不是說對方識人不清嗎?
【孟浩然的文才是不用懷疑的,像王維、李白等詩人都無比讚賞,但是這首詩發洩的是他滿滿的怨悱之情,而且整首詩都有點自怨自艾,這樣的詩上位者肯定不會喜歡啊,所以孟浩然肯定得不到賞識嘛。沒有人喜歡一直喪著臉的人。】
聽聞此言,那些平日裏不茍言笑的人都驚了。
還有這方面的考量。
一個個的心中也不敢多想了,下意識的抿唇,想要微笑一下。
想來也是,若是自己身邊,總有人不停的唉聲嘆氣,自己也會煩的。
更何況是見過那麽多人才的帝王呢?沒有一個人才,還會有另一個。
其實許多人都知道帝王是不缺人才的。
但是更難得的是帝王要去用這些人才,否則,千裏馬再多,沒有伯樂又有什麽用呢?
【不過這事情總歸是傳言,我個人覺得這事情是不可能的,首先孟浩然能名動長安,不至於藏在床底下吧,就很離譜,而且孟浩然或許是個很隨性的人,但又不是傻,難道不知道這樣的詩會讓玄宗不喜嗎?】
【但是這首詩孟浩然既然寫了,以他的名聲自然就會傳出去,傳到宮裏也不是不可能,大概就是這個原因,孟浩然離開長安,王維寫下了《送孟六歸襄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雖然做出了選擇,但是王維跟陶淵明依舊是一樣的,他們都沒能完全消除心中的糾結,我們從王維隱居時期的兩首詩可以看得出來。】
【他寫《淇上即事田園》表達自己脫離官場後的一種欣喜之情,但是同樣也寫了《不遇詠》表達自己壯志未酬的一種苦痛,心中就像是有兩個小人在打架,所以這時候的他過得並不算稱心。】
東晉。
以往陶淵明的心中還是有那麽兩個小人的。
但是現在早已經沒了。
看多了太多人的人生,那些時候刻意壓下的想法如今也消散的差不多了。
如今他看看巨幕,跟著眾鄉親們每日忙碌著,可也沒那麽多心思去想那些亂七八糟的了。
【這首《淇上即事田園》一看就是那種有著隱居之樂的詩,“屏居淇水上,東野曠無山。”隱居在這個淇水,東邊的原野空曠無山,“日隱桑柘外,河明閭井間。”陽光慢慢隱藏於桑樹柘樹之間,河中陽光的倒影讓村莊也仿佛在發光。“牧童望村去,獵犬隨人還。”外出的牧童獵人也都紛紛往村裏走去,“靜者亦何事,荊扉乘晝關。”靜者意思是享受恬靜的人,比如隱士、僧侶等人,這裏可能是說他自己,像他這樣的靜者會如何做呢?趁著天還沒黑,把門關上準備送走這平凡的一天吧。】
似乎每個人心目中的田園都是不一樣的,陶淵明想。
就或許跟他們平常所看到的景物不同有關。
但是他們大多數人想要表達的想法確實差不多的,不只是他和王維。
即便是那些不似他們二人這般心中搖擺不定的人。
陶淵明曾經是真的搖擺過,但是他也不怪自己,人總要經歷過才會成長,他相信王維也是一樣。
【這首詩跟許多田園詩帶給我們的感覺是差不了太多的,一開始交代地點,簡單地說明了這地方沒什麽山,可能是一個平原地區,因為這地方在河南那一塊,河南本來就是以平原為主的,大家應該能夠想象那個場景。】
【而中間的四句先是寫美景,其實是普通的鄉村景象,但是對於我們許多生活在城市裏的人來說那樣的場景是很吸引人的,日落黃昏,河水波光粼粼,隨即遠處牧童牽著牛,獵人也和獵犬一起由遠及近。什麽是浪漫啊?有些人覺得可能是轟轟烈烈是生離死別,但是我覺得或許這樣平靜的日子就是浪漫,所以王維繪出的是一幅浪漫的鄉景圖。】
人們沈浸在幕中女子所描述的美景之中,有些無法自拔。
但是轉念又被她後面的說法給弄懵了。
她在這裏提到浪漫,難道是說的李白的那種浪漫呢?可是李白的詩作和王維的詩作明明差別挺大的呀。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白為此也很納悶呢。
但是他心中隱隱也覺得幕中女子所說的他的浪漫和王維的浪漫可能不是同一個意思。
因為女子也說了,有些人覺得平靜的日子是浪漫,有些人覺得轟轟烈烈的是浪漫,或許他也是一種不一樣的浪漫。
【直到最後,我們可能也不知道王維想說個什麽,但是好像又全部都知道了,這詩中沒有什麽大道理,也沒有什麽太跌宕起伏的事跡,但是卻讓我們看到了詩人對這種閑逸蕭散生活的享受,如果他不再想著回到官場,那他的日子無疑是舒坦的。】
可是他還是要回去的,這就是女子的未盡之言,所有人都聽出來了。
事實也如女子所說。
王維記得自己並沒有在那一處待多久,不日便回了長安。
他也在想,若是自己當初一直都住在那兒,不曾回來,日子會是怎麽樣的?
或許還是會有所遺憾的吧。
畢竟想做的事沒去做,怎麽也會惦記著。
所以人生沒有完美的,不管他怎麽做,總會有一些缺憾。
【可偏偏王維根本放不下,我們來看他的《不遇詠》,這首詩是用第一人稱描寫的,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掙紮與痛苦,他並不能安安心心地待在這美好的鄉村。】
【“北闕獻書寢不報,南山種田時不登。”北闕,指的是古代時候宮殿北邊的門樓,臣子們會在這個地方等待皇帝的召見,然而詩人上書卻沒有得到皇帝的認可,後來隱居南山種田,收成卻也不怎麽樣,這裏隱居南山應該是一個代指,不是真的隱居南山,而指的就是隱居這個事。】
東晉。
說到這裏,陶淵明忍不住地笑了。
是草盛豆苗稀了嗎?他想。
自己不是什麽高門大戶,種地也有那麽長一段時間了。
但是王維卻不同,聽女子的意思,他可是大家族的,哪裏會做這些?
他就知道,不是所有人都能將地種好的。
任重而道遠啊。
【“百人會中身不預,五侯門前心不能。”百人會指的是很多大臣參加的盛會,出自《世說新語》說的是晉武帝舉辦的一場宴會,但是像那樣的宴會,詩人是沒有資格參加的。】
【五侯,原指漢成帝時的五侯,這裏代指豪門權貴,在豪門權貴門前心不能的意思就是不願意去對著權貴們阿諛奉承。】
他這樣的情況才是許多文人們同有的。
若不是別無他法,他們又怎麽會願意去阿諛奉承呢?
像王維這般地位的狀元都無法獲得皇帝的賞識,何況是他們這些普通人?
【“身投河朔飲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來到河朔這個地方和你一起飲酒,想問問你,我家中人在茂陵還平安嗎?茂陵,在陜西,當時王維的家人應該住在長安附近,所以有此一問。】
【“且共登山覆臨水,莫問春風動楊柳。”我們幹脆暫且游山玩水去吧,先不管那些春風動楊柳的事了,“春風動楊柳”是一個典故,出自郭震的《子夜四時歌·春歌》“妾心正斷絕,君懷那得知。”指的是思念之類的,就不去說什麽思念思人了,先把那些都忘了游山玩水去吧。】
聽到這個有些姑娘們都皺起了眉頭。
所以這個王維和那些男子也是一樣的嗎,他們都不在乎自己家中的妻子。
若是以往,她們根本不會覺得有什麽,甚至只是羨慕王維能夠如此瀟灑。
可是如今她們卻明白了,她們自己根本就不是附屬物。
為何男子可以出去,而她們就要守在家中,守在這方寸之間?
而有些男子們也都覺得王維年紀太小,貪玩。
說不定就算他一開始就是在長安,他也難有建樹。
不過更多的人還是沒有發表看法,依據經驗,說不定這事情一會兒就又變了。
【“今人作人多自私,我心不說君應知。”自古以來人們大多自私自利,你也應該知道我對此不喜。“濟人然後拂衣去,肯作徒爾一男兒。”我就想濟世致用之後,功臣身退,找個地方隱居去,如果唯唯諾諾,那不是枉為一個男子漢了?】
原來他跟自己是同樣的想法。
其實李白也猜到了,與自己也有著類似想法的人實在太多了。
誰不想立下功勞衣錦還鄉呢?
但是立下功勞的機會只有那麽多,真正衣錦還鄉的又有幾個?
他們要有能力,還得有運氣。
那能力還不能只是像他這般的文才,文才好便只能做文才事。
他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
但巨幕的出現算是他的運氣。
【看這一首和前一首完全不同,如果不知道,還會覺得這個是王維前期的作品,而《淇上即事田園》是功成身退後的作品,但是這兩首卻是王維同一時期的作品,大家就能想象他心中有多糾結了。】
【後來他回了長安,在長安結識了科舉落第的孟浩然,兩人成了忘年交。當時孟浩然落第之後還是在長安想著可以求謁做官,一時間名動長安,但是有傳言有一次孟浩然和王維在一起,然後玄宗來了,孟浩然害怕就鉆到了床底下,王維不敢隱瞞,玄宗便召見了孟浩然。】
鉆到床底下,這未免太荒謬了吧?
如今孟浩然已去,但是卻處處都是他的傳說。
孟浩然是真的很有名有才的。
只是可惜了一生仕途多舛,為此許多跟孟浩然熟悉的人都忍不住傷感起來。
【本來這兒看著似乎可以有一場“明君賢臣”的佳話,而且唐玄宗其實是個很愛才的人,尤其是文才很好的人,但是沒想到的是,唐玄宗讓孟浩然作詩,孟浩然卻寫了一首《歲暮歸南山》。】
東晉。
在帝王面前表達想隱居,怕是不太好吧?
謝靈運想,哪個帝王不會想要奮勇向前的臣子呢?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再在宮殿北面等著上書陳事了,回到我那破爛的爐子去。】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沒有才能所以明主才會嫌棄,又因為多病所以和故人們都疏遠了,“白發催年老,青陽逼歲除。”白發催著人年老,新春也緊逼著歲暮,“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滿懷愁緒使人難以入睡,月光下,松影印在窗上顯得一片寂靜。】
這……
許多人聽到這裏都不知該如何反應了。
反正若他們是帝王,恐怕不會要這樣一個人吧。
字字句句都在說無人賞識自己。
這種話不是不能說說的,人也很多,但是怎麽能在帝王面前說呢?那不是說對方識人不清嗎?
【孟浩然的文才是不用懷疑的,像王維、李白等詩人都無比讚賞,但是這首詩發洩的是他滿滿的怨悱之情,而且整首詩都有點自怨自艾,這樣的詩上位者肯定不會喜歡啊,所以孟浩然肯定得不到賞識嘛。沒有人喜歡一直喪著臉的人。】
聽聞此言,那些平日裏不茍言笑的人都驚了。
還有這方面的考量。
一個個的心中也不敢多想了,下意識的抿唇,想要微笑一下。
想來也是,若是自己身邊,總有人不停的唉聲嘆氣,自己也會煩的。
更何況是見過那麽多人才的帝王呢?沒有一個人才,還會有另一個。
其實許多人都知道帝王是不缺人才的。
但是更難得的是帝王要去用這些人才,否則,千裏馬再多,沒有伯樂又有什麽用呢?
【不過這事情總歸是傳言,我個人覺得這事情是不可能的,首先孟浩然能名動長安,不至於藏在床底下吧,就很離譜,而且孟浩然或許是個很隨性的人,但又不是傻,難道不知道這樣的詩會讓玄宗不喜嗎?】
【但是這首詩孟浩然既然寫了,以他的名聲自然就會傳出去,傳到宮裏也不是不可能,大概就是這個原因,孟浩然離開長安,王維寫下了《送孟六歸襄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