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王安石

關燈
王安石

在白居易的解說過後,李隆基就陷入了迷茫之中。

大唐那麽多皇帝都是因吃仙丹而亡,那他還要讓人煉丹嗎?

許多大臣也開始上書讓他聽巨幕之言不再信道煉丹,可是信了這麽久的道,突然讓他不信,他如何能做到?

然而有的時候心中埋下了什麽種子,長得會比在土壤中還要快。

李隆基雖然什麽都沒有說。也並沒有頒布什麽命令,但是他卻很自然地就疏遠了那些他曾經十分信任的道長們。

而在另一處的輞川別業,最近卻發生了一件大事。

王維信佛為的不是長生,所以幕中女子的話對他起不了太大的影響。

這一日他依舊坐在自己的屋內禮佛,帶他誦讀完一卷佛經,不過擡眼一瞥,就見自己的桌上憑空出現了一物。

只一眼,他便認出那東西正是仙石在巨幕之中出現過的幕中女子所提到的獎品。

王維很確信在他坐下時,桌上並沒有那東西,那琵琶狀的小東西就放在那裏,任他如何盯著也不曾挪動半分。

過了許久,他才伸手輕輕觸碰,那東西卻真實存在。

王維將它拿在手中,手指輕輕摩挲,大抵是桃木所制。

隨即他按照先時所看到的在那琵琶背後一摸,果真碰到幾個凸起的地方,他只輕輕一按,又轉了轉旋鈕,樂聲乍然傳出。

他擡頭不見巨幕,顯然那聲音正是從這小琵琶中傳出來的,且他不動作就並沒有要停的意思。

一向淡然的王維也呆楞了好半晌,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處置此物了。

新城。

剪王安石的視頻時何三月是很糾結的,因為王安石有很多優秀的作品,都是散文,但是散文太長,在視頻中並不好詳細的解說。

那韓愈、歐陽修等人亦是如此,這讓何三月愁了許久。

最後還是伍年勸住了她。

做視頻本就是為了大家高興,把能講的可講的講好了就行了,畢竟她又不是百科全書,又怎麽可能面面俱到呢?

她知道伍年當初真正欣賞她的視頻,就是從她講解蘇軾的文章開始的,伍年最喜歡這些,可是知道她的難處,幫她整理資料的時候刻意拋開一些難講的,只為了讓她輕松一些。

何三月這個人很隨意,最是容易受其他人的情緒影響,所以伍年這麽一勸她,她就被勸住了,又高高興興地做自己的視頻去了。

倒是有一件事頗為奇怪,這次抽獎抽到的竟然叫王維。

這些粉絲還真是有趣。

公元1042年,慶歷二年。

王安石這臭脾氣許多人都受不了。

除了長得其貌不揚,平日裏也不修邊幅,一開始看著還是個好小夥子,可這時間一長整個人那是跟臭水溝裏的石頭一樣,又臭又硬,恨得人牙癢癢。

也不知道是不是這幕中女子對他的評價讓他這般目中無人的。

不管是資歷長的還是那些年輕的,但凡是想要巴結他的,沒有能成的,久而久之,個個也都對其敬而遠之了。

王安石倒是並不在意這些人在背後對自己的看法,他該做自己的就做自己的,若是有志同道合的他當然願意結交,可有些卻是沒什麽必要。

這幕中女子對他是褒是貶,他自受著,若這時交了,到時候幕中女子貶損他幾句,那些人又紛紛而走,鬧得難看。

這樣能在他出風頭的時候,來找他的,那必然也是能在他沒臉的時候毫不猶豫棄他而去的。

這世間道理大抵都是如此吧。

就這樣,他冷冷淡淡一如往常地又過了一些時日。

那熟悉的聲音終於也被他們給盼來了。

【Hello,大家好,這裏是熱愛古代文化的三月。】

【感謝大家這麽長時間的陪伴,話不多說,我們直接進入主題,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文壇政壇兩開花的王安石。】

公元1042年,慶歷二年。

即便眾人都已經從幕中女子話中知道這事情了,但是聽到這樣的說法,許多人心裏還是有點酸。

本來王安石就有那本事,如今有了巨幕的誇讚,不管是朝中老人們還是官家都會更加器重他了。

【公元1021年,天禧五年,王安石出生於臨川,後來他也時常被稱之為臨川先生。他的父親也是官員,所以他的少年大抵是跟著父親游宦各地,他曾經寫過一首《憶昨詩示諸外弟》裏面記錄了一些他少年時的經歷。】

【在這首詩中,除了有他的一些經歷,還寫出了他年少時候的志向,“此時少壯自負恃,意氣與日爭光輝。”小小年紀是口氣不小,要與太陽爭光輝呢,那時的他正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年紀,王安石也與大多數的年輕人一樣志向高遠,後來他還說“材疏命賤不自揣,欲與稷契遐相希。”雖然自己是才疏學淺,但是自己也想和那上古賢臣稷契一樣,可謂是胸懷大志。】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白和杜甫重逢同游的這段時間時常就先時幕中女子所講的內容進行交談。

對於王安石他二人是很讚賞的。

敢於逆流而上的人,不論是出現在哪個年代,都值得讓人刮目相看。

尤其是在看了上次的預告後,兩人更是加深了自己這樣的想法。

心中想法不被人所理解,可卻又一直堅守著自己的內心,這是王安石,是李白,是杜甫,是許許多多與他們同樣的人。

【說實話,年輕人有志向那是很正常的,但是像他的這種“欲與稷契遐相希”的志向以及像杜甫的那種“致君堯舜上”卻是不多,梁啟超曾言“少年強,則國強。”若像他們這樣的人多一些,那社會勢必是會變得更好,因為不管這群如今是何模樣,未來總是要交到他們的手中的。】

公元697年,武則天神功元年。

武則天早知道這個道理。

可事實上,如今的日子好了,許多孩子好吃好喝地慣著,吃不得一點苦頭。

國無危難,哪還有什麽志向?

她增設武舉,提拔寒門,可那些人只想著怎麽算計那些寒門,怎麽反對她的這做法,卻始終不願意去想想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獲得她的認可。

若是那些人真有本事,那她能讓明珠蒙塵嗎?

若是讓了,定是那些人的本事還不夠。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白也將此事聽進去了。

他沒讓杜甫看出來,其實他一直在思考聖人給自己的安排,讓他去國子監。

去國子監算是一個很折中的安排了。

李白心中其實是氣惱的,這說明聖人還是並不願意對他委以重任。

但是另一方面,他又很清楚國子監對大唐的重要性,從這個角度來說,又也算是委以重任。

公元978年,太平興國三年。

另一個同樣被委以重任的李煜也如是想。

他如今是把宋人的未來掌握在了手中,若是他動些手腳……

看著手中還未融化的糖,他抿了抿唇,他就算是個畜生,也不可能對孩子出手。

若是他教好了這些孩子,說不定能得到宋人的尊重。

屆時他也不算辱沒了祖先。

【到了公元1037年,王安石跟隨父親入京,他在這裏結識了自己的好友,也同樣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兩人是以文結識,曾鞏對王安石是十分賞識的,還把王安石推薦給了自己的老師歐陽修,歐陽修也同樣欣賞王安石的才能。】

公元1042年,慶歷二年。

歐陽修微微頷首,王安石的才能確實是不可否認的。

可如今他卻覺得,有才能不一定能做好官。

不過,王安石既然能拜相,他也一定有他拜相的理由,只是他這性子還得磨磨。

也不知這巨幕如今說他,於他而言是好事還是壞事。

但願他能夠記得自己想要做什麽。

【公元1142年,慶歷二年,王安石參加科舉考試,考中了進士,但是最後的結果卻和第四名給互換了。這件事情被記載在由北宋王铚編訂的《默記》上,信不信的就看個人怎麽理解了。】

此言一出,眾人都驚了。

這怎麽還換了呢?

趙禎面色一變,他先時確實是有此打算的,沒想到竟被幕中女子說了出來。

也是,如今巨幕當前,哪還有什麽能隱瞞的?

就算被幕中女子完全說出來,他也只能受著。

近來,眾人對小事的容忍程度倒是降低了不少,他若不想提,也沒人敢說什麽。

【據文中記載,當時王安石本來是被考官評了第一的,但是那個時候考官改了試卷還不算完,還要給皇帝檢查才能給出最後的結果,然而當時王安石的卷子中出現了一句“孺子其朋”,“孺子其朋”的典故出自《尚書》,是周公輔佐周成王時說的話,當時周成王才十二歲,周公就勸他要多與臣子好好相處。”】

眾人有些不大明白,這個典故但凡是讀過《尚書》的就沒有不知道的。

可是有什麽問題?

這話勸諫官家,官家就發怒了?

不應該啊。

思來想去也只能得出個伴君如伴虎的結論。

【大概是宋仁宗看到這話就莫名地戳中了他的自尊心吧,當時他已經三十多歲了,他十三歲即位,可能也受了當時許多臣子的或這樣或那樣的近乎控制的勸說,所以他大概並不樂意聽這樣的話,再者,十多歲的時候勸他,三十多歲還用勸十多歲小娃的話勸他,這能讓他高興嗎?】

眾人心中不約而同地發出一個聲音,這倒也是。

可是就因為這個就把王安石的第一給奪了,這未免太小題大做了。

狀元那是多少人能考的?

【不過依我看,這事可大可小,我覺得一般來說皇帝也不會有這麽小氣,因為這樣的一點點小問題公私不分,當時應該是發生了什麽事情,王安石倒黴地碰上了不高興的最終考核官,所以才有了這樣的結果。】

一瞬間那些平日就嫉妒王安石的人心裏更不平衡了。

要不是這巨幕的出現,他可能就得不了如今的位置。

人都得公平,否則一定會引起旁人的不高興。

【值得一提的是,這麽一來,原本第四名的楊寘搖身一變變成了第一名,為什麽第四名和第一名互換呢,因為當時的二三名都已經有官職了,不能做狀元,於是楊寘就成了“連中三元”的神話,古代的科舉可比咱們高考、考研難多了,而連中三元更是難上加難,要在鄉試、貢試、殿試中都得第一,所以這個楊寘還是有點東西的。】

什麽!

那還是王安石當狀元好啊。

這楊寘本就是個有背景的,他哥哥是吏部侍郎楊察,楊察又是晏相的女婿,他平日裏本就有些趾高氣揚,若是讓他連中三元,那尾巴不得翹到天上去了?

都說文人傲氣,果真是一個比一個傲氣。

眾人完全沒把自己算在裏面,心說這世上如自己這般不傲的文人,不多了。

【不過這個事情在其他地方都沒有記載,王安石也沒有說過,可能是存疑的,但即便這事情沒有發生,王安石第四名,那也是很厲害的了。另外,《宋史》中還有另外的一種說法,說的是王安石進士及第是因為歐陽修的提拔,一般我們認為這個可信度不大。】

歐陽修怔楞片刻。

他的提拔?他能做這種事?

別的不說,就這事情歐陽修一向知道輕重,他賞識的年輕人那般多,若是一個個的他都做主給他們安排,那他不成了結黨營私了?

官家是最討厭結黨營私的。

這《宋史》那不是害他?

【及第後,王安石就被授為淮南節度判官,正七品,其實還是不錯的,相當於是下基層歷練了,我們可以看到,古往今來但凡是有點成就的,其實都是下過基層的,你連民生都不了解,如何搞民生建設呢?紙上談兵,始終不行。】

清,乾隆年間。

這話深得乾隆的心,他早就想再次微服私訪了。

此次私訪就把重點放在書院和農民身上。

他相信幕中女子說的“少年強則國強”的話,還有這民生,都很要緊。

而他自己也能出去散散心。

【在公元1043年,慶歷三年,王安石回家鄉探親來到了金溪這個地方,他在這裏寫了一篇咱們都學過的文章《傷仲永》,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這篇文章講的是一個叫方仲永的神童,他無師自通,小時候提起筆就能寫詩,然後“父利其然也……不使學。”神童少見,所以稀奇,他父親就把他當賺錢工具,到處拜訪他人以圖利,不讓他學習。】

公元1042年,慶歷二年。

王安石怔了怔,他記得這方仲永。

很久以前他就聽說過對方的名聲,可是上次他去金溪時看過對方的詩。

誇大其詞罷了。

有些人或許是天生的聰慧,可怎抵得過不停進步的人。

就像幕中女子說的那樣,都是需要積累的。

他一個孩子,毫無積累,能寫出什麽好詩,說他的詩好,也不過是同他那般的孩子比。

也不是他瞧不起人,至少他去看時,已然無甚稀奇了。

【我們都知道一句話,“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後來王安石去到金溪,方仲永已經十二三歲了,王安石也覺得神童稀奇,便去拜訪求詩,但是王安石覺得他寫的詩差強人意,這次再去,已經是“泯然眾人矣”,跟普通人沒什麽差別了。】

王安石嘆息,跟他想得一樣。

人不能停滯不前,得打拼。

【為此,王安石得出了他的結論,他認為方仲永的才能“受之天也”,因為是天賦,所以比很多人都厲害,但是現在方仲永成為了一個普通人,是因為“其受於人者不至矣”,後天學習不夠。然後王安石又發出了靈魂拷問,像方仲永這樣天賦的人不學習尚且成為一個普通人,那本就天賦普通的人,若是還不學習會成什麽樣子?“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眾人語塞,瞬間明白了靈魂拷問的含義,還真是直擊靈魂。

學習自然是重要的。

人這一生從生下來開始就在學習,而讓人進步最快的便是書本中的知識。

歐陽修感嘆,“這方仲永的父親,當真糊塗啊!”

根據幕中女子所說這方仲永如今怕是還沒有王安石的年紀,也不知如今接著學習還能不能行。

思及此,歐陽修趕緊叫了人來派人去找這方仲永。

好一番天賦,可不能白白地埋沒了。

【我們不是常說嗎?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努力,你這個年紀,是怎麽睡得著的?早在北宋時期,咱們的王安石就已經很清楚這個道理了,否管有沒有天賦,都得努力。羅伯特·富爾格姆曾經說過一句話,“我一躺倒,身下就起火。”當你不想努力的時候可以想想這句話,怎麽能睡?不能睡!】

幕中女子突然激動,讓眾人都楞了。

唐,元和年間。

元稹和白居易已經啟程了,不多時便能抵達長安。

他們也沒急,慢慢趕路,恰巧在客棧見巨幕來,便也就一起觀看了。

“這羅伯特·富爾格姆可真是個人物!”元稹讚道。

白居易不置可否,“頗有祖逖聞雞起舞之風,乃吾輩楷模也。”

【這篇文章不長,也就只講了方仲永的一件事情,語言精煉,言簡意深,引人深思,告訴我們後天學習的重要性。前面寫出一個故事,後面再講道理,王安石的很多詩文都是這樣,所以他的哲理詩、說明文比較有名,但是他的缺點也是在這裏,他的詩文常常因為說理、議論太多,導致少了一些文學的韻味。】

白居易蹙眉。

本來他看這篇文章覺得挺好的,想說什麽說得清清楚楚的。

但幕中女子一說,也好像有點道理。

能解其意,能明其理,可是卻並未覺得賞心悅目。

他與王安石都有同樣的問題。

【像我們之前說白居易,我們怎麽來以普通人的角度看他們的詩文呢,可能白居易就是直接給你舉例子,讓你自己去總結其中的道理,但王安石他也會舉例,可能例子不會說那麽詳細,然後他會在例子說完之後幫你把道理給總結出來。】

唐,元和年間。

白居易看了看這個王安石的文章。

他也認為對方寫得不錯,不過確實讀起來沒有李、杜、蘇軾、曹子建那些人的詩文舒服。

但卻給了白居易不小的啟示,他自己再也不用害怕旁人看不懂自己的詩句了。

他不僅可以寫序言,更是可以將自己想說的話在後面說出來。

不過這也是需要講究的,寫在詩中的話,還要整體看起來和諧,不能為了說理而說理。

這巨幕的出現,當真是讓他學到了不少的東西啊。

【像王安石這種文章咱們往往都不用看前面的內容,只需要找到他的觀點就能知道他想表達什麽了,閱讀理解困難戶的福音啊,不過呢,這並不能說明王安石寫的詩文不好,相反就只是從這麽一篇小小的文章當中我們就能看得出來,王安石的寫作是很成熟的,不過這也只是相對於其他人的來說,於他自己後期的文而言,那還是有點稚嫩在裏頭。】

公元1042年,慶歷二年。

幕中女子對王安石的誇讚讓王安石頗有些想笑。

這是在誇他沒錯,可是誇得卻是不清不楚,倒是會幫他得罪人的。

不過王安石倒也不是多在意。

只要是實話,他也樂意聽。

【也不僅僅是這一篇文章是這樣,王安石寫作語言精簡,所以他的文章基本上都有一種力量,當時他還寫過一篇駁論文《讀孟嘗君傳》。什麽叫駁論文呢?就是辯駁旁人的觀點,當時,人們都認為孟嘗君是一個十分善於結交人才的人,他手底下什麽人都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英雄不問出處。】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英雄不問出處,這是曹操一向施行的。

只要有用,對方曾經是個什麽人又有什麽要緊?

反正到了他的麾下,全部都得老老實實地聽從他的調配。

這個王安石是他想要招攬的。

只是可惜了,這麽多的有志之士,偏偏只能看卻不能用。

要是幕中女子能再多說些他們這時候的能人就好了,可是幕中女子都說過了,那些文學人才幾乎全在他鄴城。

他一時間還真不知這是好消息還是不好的消息。

不好是這世道竟就這麽幾個能人,好是,他沒有,旁人也沒有。

【但是王安石卻不這麽認為,“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他認為,孟嘗君不過是雞鳴狗盜的頭目,怎麽能說他善用人才呢?】

【根據《史記》記載,孟嘗君曾經有一次被囚禁在秦國,有被殺的風險,而他到處找人幫忙,最後到了秦王的寵妾幫自己,秦王的寵妾想要他的一件白裘,可是孟嘗君的白裘已經送給了秦王,他手底下就有一個善於偷盜的人,從狗洞去把那白裘偷了回來,寵妾幫他讓他得以被釋放,怕秦王後悔,孟嘗君飛快出城,但是在城門口的時候卻又犯了難,因為根據當時秦國的規矩,必須要雞叫才能開門,這時候孟嘗君手底下又有一個很會學雞叫的人,他學了雞叫,孟嘗君這才如願以償地逃離了秦國。】

公元前202年,漢五年。

這有什麽問題呢?

雖說是學雞鳴,也裝狗盜竊,但那都是為了自己的命啊!

人都要死了,這樣做有什麽不對嗎?

這王安石怕是不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道理。

劉邦覺得,若王安石生活在他們這個時候,恐怕又是一個和項羽一樣的人。

他們要臉面,那勢必會失去很多東西。

【有了這兩件事,眾人都覺得孟嘗君是個很會用人的人,其實在三國時期,曹操也是這樣的人,但對此王安石卻不怎麽同意,他認為孟嘗君明明可以靠著齊國的強大找一個正常的人才,與秦國正面剛,然後將他自己解救出去,可他偏偏要依靠這些雞鳴狗盜之輩。】

說得輕松,這是能輕易做到的嗎?

劉邦都忍不住笑了。

他是不想光明正大地打敗項羽坐上如今的這個位置嗎?

很多時候要懂得取舍。

逞匹夫之勇有什麽用?

【而後,他得出結論,“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就是因為孟嘗君用這些雞鳴狗盜之輩,所以正常的人才才不願意依附。】

話不是這麽說的。

有些人被說動了,但是還是有些人不太認同他的觀點。

連雞鳴狗盜之輩都能重視,難道會短了那些正直的人嗎?

【由這篇文章,我們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王安石,“一身正氣”,也大概能看出王安石為什麽被稱之為“拗相公”了。】

【他這樣的性子,跟他信奉儒學是有很大的關系的,我們都知道儒家的核心是“仁”,所以他們大多是很不屑那些雞鳴狗盜之輩的。】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這還說的。

說得好像不信奉儒學,就能欣賞那些雞鳴狗盜之輩似的。

不過嬴政也得承認,儒家似乎很在意這些。

這些日子,他分析了這些信奉儒學的文人,越發讓他心中驚訝。

明明這儒家的人好似什麽都沒有做,就幾本書傳看著讀,然而根據幕中女子所說的他都焚書了,這後世的儒學竟還能如此鼎盛。

沒有什麽外力的制衡,那些人竟還是能毫無保留地信奉儒學,並將其經典奉為圭臬。

那他又為何一定要用如此暴力的方式讓那些人聽話呢?

他們能以書籍改變人的思想,他泱泱大國就找不到能寫書的人?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去他的什麽法家、儒家。

他要創一個秦家!

【站在我們現在的角度來講,王安石說得也有一定的道理,用這些雞鳴狗盜之輩就相當於與虎謀皮,他能偷別人怎麽就不會偷你呢?當然了,我們這兒的重點也不是為了辯論孟嘗君這個事情對不對,僅說王安石的這篇小短文,不足百字,卻把自己的觀點表達得非常清楚,不過一篇議論文,我們要從中讀出多少藝術氣息那可能有點難,但我們可以看出王安石的寫作風格,他將精煉發揮得淋漓盡致。】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曹操也得承認與虎謀皮這一點是沒錯的。

但身逢亂世,若是這點膽量都沒有,還怎麽成事?

不過想起司馬懿,他不禁瞇了瞇眼,倒是另外一點,若是懷疑的人,就定不能輕易放過,哪怕對方看起來毫無威脅。

他看人一向很準。

栽在司馬懿的身上,是怪他自大了。

現在司馬氏被他們控制了,那下一個司馬家又會從哪裏蹦出來,這一點很重要。

在把大部分的權力都交給曹丕之後,曹操輔佐他的同時也在思考這些日後之事。

【在淮南節度判官的位置上做了四年,根據當時的規矩,四年一任期,王安石做滿之後就可以申請回京,考試合格就成為管閣內臣,但是王安石卻放棄了,這大概跟當時的朝廷時局有點關系,我們都知道“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這篇《岳陽樓記》寫於範仲淹領導慶歷新政失敗被貶之後,所以慶歷年間的朝堂是不怎麽太平的。】

公元1042年,慶歷二年。

看到這裏的眾人都沈默了。

其實如今大家都是人人自危,整個朝堂也都只是假裝寧靜罷了。

西夏虎視眈眈,朝廷中暗潮湧動,民間也各種紛亂。

實在算不得太平。

雖說幕中女子出現之後,他們無奈做了一些措施,可是不做的時候已經知道很難,開始著手之後才發現還是想得太簡單了點。

就拿與西夏的事情來說,幕中女子都已經披露西夏人的無恥行徑了,他們自然不可能再與西夏議和。

可是打了這幾年仗,大宋半點沒討到好,繼續打下去誰輸誰贏誰也說不好。

說到底,還是大宋軍隊太弱了。

這才是導致人才不來的緣故啊!

可是朝堂中沒有人才,那只會使得大宋更弱。

長此以往,如何了得?

【而王安石任期滿恰好就在這個時間段,當時除了這個事情之外,北宋的情況是有點覆雜的,可以說是“內憂外患”,要不然也不會有慶歷新政的出現了。】

朝堂上下自然都知道現在的朝堂有問題。

可是沒有人願意犧牲自己的利益來護大宋周全。

故而事情很難做。

除非大家所有人都付出代價。

許多人想著想著,竟得出最好解決方法是改朝換代的結論。

有些事情,要想改變是很難的,只能全部頹廢一切重來。

可如今的情況就是,大宋是沒有重來的機會的。

【在1044年,慶歷四年的時候,北宋與交戰多時的西夏議和,打了很久仗,都很累了,想要休息休息,這事情史稱“慶歷議和”,雖然這事情是對北宋起到了一定的休養生息的作用,但是北宋卻也不是沒有吃虧。】

趙禎半瞇著眼,心中推翻了一個又一個的想法。

現在仗也不好仗,和也不能和,朝堂上的這群人也時不時地給他添亂,讓他近來疲乏得緊。

議和他還要吃虧,之前說的好似是西夏出爾反爾,好像不是吃虧吧?

既還要吃虧,那還議什麽和?

可若是打不贏,該怎麽辦呢?

他是想改革軍制,可是這一時半刻也很難出現成效吧。

【當時的西夏國主元昊稱自己是宋帝之子,他倒是有臉,他提出了十一個要求議和,其中包括割地、歲賜,也就是給錢啊,還要讓他們貿易,賣青鹽,完了他們還稱男不稱臣,妥妥地把北宋當成大冤種啊。】

真是欺人太甚!

看到這些條件王安石就明白為何大宋會慢慢地衰敗下去了。

如此一個西夏便能如此囂張地對他們提條件,那日後周邊各國不是會有樣學樣?

反正大宋的軍隊弱!

如今已經沒有其他的法子了,若是想要快些建立強軍,那就得嚴刑峻法,以軍功論賞,再給他們多一些的賞賜。

幸好如今國庫還算充盈,若是能把那些無用之人都加以裁減,省下來的費用加上要給西夏議和的銀兩難道還不足以讓戰場上的人拼命嗎?

王安石在這一瞬間甚至有些恨自己只是一屆文人。

他現在有了這般名氣,若是能領頭上陣殺敵,定是能收攏不少的人。

得找些令人信服的人才行啊!

可他想了一圈,竟是找不到這樣的人來。

王安石開始思考,不知現在自己讀兵書還來不來得及?

他看向自己桌上早前就已經找出來的兵書,蹙了蹙眉。

雖然他不一定能參透,但他或許能假裝參透吧?

只要他能上前線,只要說是他的領導,那最後是不是他領導的誰在乎呢?

他只要將士們打起精神,只要最後能贏。

想到這兒,他都來不及等,趕緊將自己的想法記下來,一邊聽幕中女子的話,一邊思索能與自己共謀此事的人。

【北宋眾臣自然不答應,他們尤其不答應“稱男不稱臣”這一條,這該死的自尊心,當然是錢更重要啦!說笑的,一個國家的尊嚴很重要,但是錢也很重要,北宋本來就積貧積弱了,還要打腫臉充胖子給西夏那麽多錢,怎麽想的,而且給了西夏那麽多錢,不知道的是賞賜,知道的還不是懂這其中的彎彎繞繞,不是自願的,給了心都疼死了,那大家這不丟臉嗎?】

這丟臉嗎?趙禎問自己。

自然是丟臉的。

可是正如她先時說的,要休養生息啊,難道看著前線將士去送死?難道看著邊關百姓因戰亂流離失所?

出點錢,如果能息事寧人,那自然是再好不過的。

趙禎深吸一口氣,還是很氣憤。

這些不知足的西夏人,竟如此厚顏無恥。

【還是因為太弱,宋朝重文輕武,就註定了它強不起來,一個國家就好比一個人,你說一個人他全身上下都在長大,四肢卻不發育,那不是殘疾嗎?而宋朝經濟文化高速發展,軍事停滯不前,那跟殘疾有什麽區別?人殘了還有親朋好友的鼓勵、支持與陪伴,可一個國家殘了得到的什麽,那不就是等著被別人欺負嗎?先發展經濟文化可以,但這武力也要後來居上啊!】

趙禎不自覺地在心中讚同。

他想雖說根據太丨祖皇帝的遺訓,他們要防止起兵之事,但是邊關將士發展起來,禁軍也可以發展啊。

只要他能找到可信之人把守禁軍,在自己眼皮底下難道他們敢大逆不道?

謀逆尚且需要一個好的借口上位,只要他做一個好皇帝,便不能給人可乘之機。

而想要謀逆的人也通常會想要得到百姓的支持,勢必會有所顧忌,不至於像那些外來侵略者不管不顧。

不管是為了什麽,似乎都是先驅除外敵再說。

雖說他們現在若,但他們不能一直弱下去。

就在這一刻,趙禎終於想通了。

他要發展軍事,他要讓北宋強起來。

不管來不來得及,至少他得去努力,至於日後的煩憂,日後再處理不就是了。

哪有舍近求遠的?

【後來,北宋還是答應了西夏不少的條件,包括但不限於歲賜等一些讓人聽了就不爽的條例,事實證明軟弱就是要被人欺負的,這場議和持續了不過十多年,宋仁宗都還在當皇帝呢,西夏便卷土重來了。】

趙禎恨得牙癢癢,這些人就是把他的臉摔到地上踩。

他絕對不會再給他們這樣的機會。

就是玉石俱焚,這一次他也決計不能白白受人欺負。

【當時因為慶歷新政,很多人被貶,賞識王安石的歐陽修赫然在列,王安石可能也很清楚自己就算回到朝廷裏還是只有受排擠的份兒,所以他沒有去,也或許是歐陽修給了他什麽樣的提議,但這事情不一定,因為後來歐陽修推薦他回京,他也拒絕了,至於是什麽原因,我們無從得知,我們只知道慶歷新政對於他後來的變法肯定也是有影響的,而他這次沒有參加回京的考試,就又被調為鄞縣知縣。】

這些事情如今沒有發生,許多人都不知該如何評價。

甚至他們沒辦法想象朝堂要亂成什麽樣子才會讓王安石都不想進京做官,寧願當一個小地方的知縣。

他不是有著大志向嗎?

還怕這個?

【在鄞縣,王安石更加了解基層老百姓的生活,擴建學堂、興修水利,做了不少實事,這些也都是他的人生的積累。】

說到積累,眾人才恍然大悟。

原來是為了積累。

所以他這是為了體察明情?

倒是極少有像他這樣的,沒在皇帝面前露臉自己就做事去了。

也難怪這樣的人後來能成為宰相了。

【從他考中進士一直到公元1058年,嘉佑三年,十多年的時間裏,王安石一直在基層,其間有好幾次回京的機會他都以各種各樣的理由拒絕了,而且這些機會大多都是別人在舉薦他,我們現在站在上帝視角來看,感覺他呀,就一直憋著大招呢。】

歐陽修想起剛才女子說的自己舉薦他也被他給拒絕了不由得勾唇笑了笑。

這像是王安石能做得出來的事。

他這個人一旦打定了主意要做點什麽,那還真是誰都別想勸得住他。

或許這樣才是好的,若是他能被勸得住,這變法之事恐怕難以實施。

而積累也是好的。

另一邊,王安石也被憋著大招的話給逗樂了。

他可不認為自己有那本事。

在其位謀其事,順便積累罷了。

他還是比較認同白居易堅守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

但是白居易沒能成功,那是因為他不懂得讓步。

以退為進,方為正道。

想到這兒,王安石笑了笑。

評價他人的事倒是有不少理,那自己呢,自己怎麽失敗,又怎麽才能避免失敗?

【能像他這樣在基層幹那麽多年又做很多時事的官員應該不少,但是著名的卻不多,蘇軾是其中一個,可又完全不一樣,我們要註意的是,王安石這裏是沒有壯志未酬的,或許在他變法失敗之後有,現在沒有,我們一會兒註意看看。】

唐,元和年間。

“還真是。”白居易道。

這個王安石,是個有大智慧的人啊。

明知前路難行,他就不走,先積攢力量等自己能走了才走。

他和元稹都錯了啊。

【古代文人多自詡清高,雖然大多追求名利,但個個喜歡的那都是淡泊名利的人,王安石一次又一次地拒絕升官的機會,名聲也就慢慢地就起來了。】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白讚同,早知道當初他就該拒絕聖人征召。

如此聖人定會更加珍視他。

此次也是一樣,他和杜甫進京,若是立即就答應聖人的要求,萬一聖人又像先時那般敷衍他們該如何是好?

那不是白白地浪費了時間?

他倒是可以和杜甫謀劃謀劃,假意看淡紅塵求道去。

左右聖人為了不讓世人寒心肯定不敢殺了他們。

想要他們為朝廷做事,總要給出誠意。

思及此,李白便跟杜甫說了自己的打算。

杜甫有些驚訝,完全沒想到這是李白能想出來的。

不是覺得李白想不到,而是他所熟知的李白是想做便做,不想做便不做,何時會去思考這些彎彎繞繞的東西?

但是他卻不得不承認,這樣才是對的。

於是杜甫點點頭,掩住心中的情緒,說道:“當真好主意。”

【他出任常州知州的時候,還和我們熟悉的一個人結識,那就是寫了《愛蓮說》的理學家周敦頤,周敦頤為什麽愛蓮花?因為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那王安石不正是這樣的人嗎?】

這話幕中女子不知提到多少次了。

但是像這樣的人少之又少,王安石確實也能算作其中一個。

便是那些不喜王安石的人也不得不承認此事。

【當時的王安石有一個觀點,現在看來那也是相當嚇人的,他主張“發富民之藏”以救“貧民”,好家夥,這思想真的很超前,但是在那個時候這樣的觀點怎麽可能實現,當時的那些富人估計都沒把他這話當回事,要不然他怕是活不到變法。】

公元1042年,慶歷二年。

被幕中女子肯定為王安石的頭號政敵的司馬光驚訝不已。

“他……他怎麽會有如此想法?”

這想法怎麽想那也是不對的啊。

窮人或許需要富起來,可富人憑什麽要白白地拿出自己的東西?

司馬光搖了搖頭,他果然是不能理解這個王安石的。

不只是司馬光不理解,許許多多的人都不能理解。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蘇軾同樣不能認同這個看法,他早就不能認同了。

都說他是個能得罪人的,王安石可比他厲害多了。

他認為若有那心善者想要幫助百姓,那自然是沒有什麽問題。

可要把這樣的想法強加在富人的身上那就是與富人為敵。

他們應該做的是讓富人不再欺壓貧人,讓貧人的生活好起來,而不是和貧人一起與富人為敵。

【他為什麽會有這樣的想法呢,這肯定跟他長期深入基層的經歷有關,在他的詩歌中也有體現。】

【在北宋初期的時候,土地兼並的情況就很嚴重了,什麽叫做兼並,相信大家學過歷史政治都知道,北宋時期是土地私有制,也就是說土地是歸個人所有的,不像咱們現在,你手中有土地的,只有使用權而沒有所有權,要轉讓也只能轉讓使用權,而那個時候不一樣了,土地私有就說明可以隨意買賣。】

【既然有了買賣,那勢必出現奸商,強占、欺騙,如果是官府管著,那還好說,但是可怕的就是官商勾結,那些官員得了好處,幫著強占成為合法,久而久之,有錢的越來越有錢,窮的越來越窮,這就產生了社會矛盾。】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