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
關燈
小
中
大
白居易
【“九重城闕煙塵生……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我們之前說過安史之亂,長安淪陷後,李隆基逃向蜀地,然而到馬嵬坡的時候,陳玄禮帶著禁軍嘩變,要求誅殺宰相楊國忠和禦史大夫魏方進一幹人等,這其中自然包括被他們認為是紅顏禍水的楊玉環。】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這在先時講李杜時,似乎確實說過此事。
那楊國忠就是該死的。
但是嘩變,眾人聽著不敢說話了。
這陳玄禮怕是要完。
即便現在什麽都沒有發生,可就是什麽都沒有發生,他這種危險的人物才是最容易被處理的。
然而眾人心思百轉千回,卻見座上的李隆基毫無反應,只淡淡地看著巨幕。
他現在是學聰明了,什麽事都不能著急,得容後再說。
【李隆基自然舍不得,但是現在自己的命在別人手裏,高力士勸他若不殺楊玉環難慰軍心,於是為求自保李隆基還是忍痛處死了楊玉環,如今一句讓之前的什麽“三千寵愛在一身”都成了笑話。】
雖說先時提過,但再聽此事,眾人還是忍不住地唏噓。
那是多受寵的一個人啊!
為著她的榮寵,大家都寧願生女不生男了。
可其實大家都能理解這個結局,不是認同是理解。
古往今來,愛美人不愛江山的帝王有幾個。
能與美人同生共死的又有幾個?
就說那漢武帝時的陳阿嬌和衛子夫,哪個做皇後時不是盛寵一身?
可最後呢?
還不是落了個淒慘的結局。
【關於楊玉環的死有很多爭議,首先是關於她被縊死的地點,許多人認為是在佛堂,我個人認為這並不是很重要,左右都是在馬嵬坡死的,那是在佛堂死的還是在大路邊上死的,區別並不是很大。】
【反而是這死因還值得探究,我們常規認為她就是被李隆基下令勒死的,但是有人覺得她是死於叛軍,這個並非史書記載,而是許多唐詩中提到過,例如杜甫的《哀江頭》寫道:“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汙游魂歸不得。”這裏寫血汙游魂,那就說明楊玉環不是被勒死,因為勒死並不會見血,除此之外,像杜牧、溫庭筠等文人也都寫過類似的句子。】
許多人也不明白為何要糾結於此,怎麽死的似乎也不重要吧?
人都已經沒了再糾結又有什麽用呢?
驪山內。
聽著幕中女子分析自己的死因,楊玉環多少心中惆悵。
雖然表面她已經可以做到無怒無喜,可這心中卻是難以控制。
【但是這不能完全說明楊玉環就一定是死於叛軍,我覺得文學作品有時候是帶有誇張的,被縊死和見血而死,那顯然是後者更具有視覺沖擊力,而且詩詞也不一定可靠,但是如果死因真是如此,那指的應該不是安祿山等人的叛軍,而是指的陳玄禮等人指揮的殺了楊國忠的士兵。】
“這後世女子是不信你?”李白飲了杯酒才問道。
杜甫倒是渾不在意,“說什麽信不信的,她未曾親眼見到,不過是猜測,而她說得也不是沒道理,我們總會在詩中添些誇張之物,是吧?”
他笑了笑,沒再繼續說,再說了,巨幕中女子所說,事情發生時,他應當也不在附近的,所以他也是聽說,說不可靠,也沒什麽問題。
很多時候,他們所知道的,那都是人家想讓他們知道的。
李白不置可否,論誇張他自然是懂的。
【還有一種說法是說她是吞金而死,而這種死法就跟她在佛堂死一樣,都是屬於唐玄宗同意的一種死法,即便是被迫同意,只有被叛軍殺死,那這樣做反映出來的李隆基對於楊玉環的感情與他下令殺死對方反映出來的感情是完全不同的,只可惜這些我們也不能百分百確定。】
李隆基眉頭皺了一下。
他太清楚自己了。
若是真遇到那種情況,那他定然是會舍棄玉奴的。
即便現在他不承認,估計也沒人會信他。
畢竟如今玉奴都已經被他給送走了。
可這又如何,軍中安穩難道不比一個女子重要嗎?
【除了這些,還有一種不怎麽受人認同的說法,那就是楊玉環沒死,而是被人悄悄地送去了日本,或許是當時的李隆基想了什麽辦法讓她假死脫身,又或者是陰差陽錯的原因導致了這樣的事情,但是按理來說是不大可能的,因為當時的嘩變,李隆基必定是重點關註對象,而楊玉環作為他的枕邊人肯定也在他的左右,這麽一來,想要搞什麽小動作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說什麽不可能。
只要他想,還有不可能的事嗎?
李隆基憋悶,總有種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感覺。
可偏偏如今這失還未失,可眾人都知道他失了。
【所以這很有可能是民間傳說對於此事的一種理想化的猜測,通俗的來說就是有人對這故事進行改編,將李隆基和楊玉環的愛情塑造成得感天動地又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當時人們喜歡的大團圓結局的故事。】
【古代的同人文作者那可是不得了的,像馮夢龍,像羅貫中都是此類,他們的作品那簡直是令無數人嗯……稱絕。】
明代。
馮夢龍正在寫故事。
自從上次看了幕中女子講解這蘇軾的事情,他就對蘇軾越發感興趣。
尤其是他與政敵王安石之間亦敵亦友的關系,若是成書定叫許多人稱好。
於是他便開始寫這篇《王安石三難蘇學士》。
正寫到勁頭兒上,沒想到幕中女子竟突然提起自己。
稱絕!
他就說!
就為著幕中女子這話他就得好好寫!
【這裏我們認為,楊玉環就是在禁軍的逼迫下被李隆基下令賜死的,楊玉環死了,李隆基悲痛欲絕,他心中的悲痛有多少是因為楊玉環,有多少是因為國事,有多少是因為自己被迫讓位我們誰也不知道。但是如果想要流暢地看這首詩,那顯然還是理解為為楊玉環傷心多一點更好,至於其他的咱們只能在看完後往深了想。】
這話說到扶月的心坎裏去了。
她輕嗤一聲,看到對面夫人盯著自己又默默地低下了頭去。
不管怎麽樣,能送自己的親人去死的,就是再大的苦衷她都不能接受,怎麽不自己去死呢?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這些象征著富貴榮寵的首飾被丟棄,意味著這位被深深寵愛的女子的落幕,而這些東西越是珍貴,就越顯得現在的楊貴妃的結局淒涼,“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這裏的李隆基確實算是受人脅迫無可奈何,若是他不同意,恐怕那些禁軍會強行讓他同意,雖說不至於直接把他和楊玉環一起留在此處,但少不得傷了碰了暈厥了。】
這是自然,眾人無不讚同。
此時肯定是不能動李隆基的。
若李隆基死了,李亨如何能堵住悠悠眾口名正言順地登基?
他都敢動李隆基,那些李隆基身邊的老人豈會讓太子安安穩穩地坐上皇位,屆時勢必引起極大地騷亂。
如此行事是對的。
【“黃埃散漫風蕭索……夜雨聞鈴腸斷聲。”在行宮的那段時間,唐玄宗心中便時常念著自己這妃子,焦心灼灼,很快局勢回轉,眾人重返長安,“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路過馬嵬坡,再想起當時的事情,仍舊心傷不已,“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這很快二字說得輕松,然而即便是平頭百姓也能明白當時李隆基的處境。
與他而言一切都結束了。
自己的寵妃沒了,自己曾經所擁有的一切都沒了。
時間再短,可再回到那宮墻內時一切都變了。
【看到這些,依我個人來看,李隆基這一路想得最多的肯定不是楊玉環,哪怕是楊玉環在世恐怕她也不能信李隆基心中只想著自己。】
【對於男人來說什麽最重要,尤其是像他這種身居高位的男人,一來是他手中的權力,二來是他的面子,而楊玉環的死也代表了李隆基這兩樣最重要的東西的丟失,即便回到長安也無法改變。“……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回去之後,物依舊,人已非,而他自己的權力與臉面也什麽都沒了,“……對此如何不淚垂?”】
這話男人們就不愛聽了,此女說話為何如此難聽?
什麽叫對男人來說?
好像也沒什麽問題,卻總覺得她的話中有些諷刺。
男人愛權力那能叫愛權力嗎?那叫志向遠大!
而且是人就要面子,有什麽問題?
李隆基本就是被這楊玉環拖累的,難道還要同這樣的女子一起去死嗎?
冠冕堂皇的話誰都會說,但是眾人心中都清楚,設身處地地想,若他們到了那境地,他們也會像李隆基一樣做出同樣的選擇。
即便知道有些不近人情,卻也無法抵抗內心的欲望。
【“春風桃李花開日……魂魄不曾來入夢。”這後面的一長段,寫的就是李隆基淒涼的晚年,還是那句話,跟楊玉環有多大的關系那不見得,但楊玉環的離去也是象征著李隆基的淒涼的,不過如果咱們在讀的時候不想那麽多,看到詩中的草木樓閣,那句句看到的都應是李隆基對楊玉環的不舍與眷戀。】
【這個時候就要看大家怎麽理解了,我以為這首詩並非一首簡單的愛情詩,所以在我看來,白居易是很高明的,他看似表面寫的都是楊玉環和唐玄宗的愛情,但是內裏卻表現了一代帝王的落幕,兩者所展現出來的心酸程度肯定不同,但失去權力的心酸放到愛情之上,便顯得這原本脆弱的愛情頗有些驚天地、泣鬼神了。】
唐,元和年間。
白居易仔細想著,其實每每作詩作文,想得也不是那麽多。
但很多時候心中也會產生許多不同的想法。
每一首詩不可能只簡單地表達一種感情,起初是想寫兩人的感情還是寫那段淒慘的歷史似乎也並非那般重要,更為重要的是現在的人們在讀到這些作品時理解到了什麽。
如今看來,後世遠比他想象的理解得更加深刻,這足夠了。
【前面兩大段寫實,後面便轉向虛幻,滿帶浪漫主義,得知李隆基思念楊玉環,於是便有一個道士幫他尋找,“……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這些就是尋找的過程,經過上天入地,終於在海上遇到一座仙山,“……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楊玉環的小字就是太真。】
【這也是為什麽會有人認為楊玉環沒死而去了日本的緣故。】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經歷過這一遭,楊玉環才不相信他會那般耗費精神地為自己謀劃。
他為了自己的快活,或許可以變著法地去做,但若這事情影響了他的江山和性命,他才不會瞧自己一眼。
待自己死後那半分的傷心又有何意義?
【直到這裏其實才真正像是一首愛情詩,但還要接著往下看,才能得到更好的理解,此處與其說是想象,不如說這是李隆基的一場夢,李隆基在思念楊玉環的同時,楊玉環也思念著他,“……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裏夢魂驚。……”兩人好不容易得以重逢,再次相見,衣袂飄舞間,仿佛回到當年表演霓裳羽衣舞的時候,“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這個舞曲出現,說明李隆基很想再回到當初那坐高位、賞樂舞的歲月的。終於得見情郎,楊玉環開始訴說自己的苦痛,“玉容寂寞淚闌幹,梨花一枝春帶雨。”原來她在仙山也過得並不怎麽樣,“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在這地方斷情絕愛,可謂是度日如年,“昭陽殿裏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此時的楊玉環已經無法回到人間,於是以舊物寄情,“……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只希望還有機會能再相見,“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李隆基承認玉奴在自己心中可能是重於那些女人,可定然不會這般。
想來是如同幕中女子說的,誇張了。
但幕中女子說的那些話卻正好戳中了他的心。
失去了玉奴,他頂多是煩躁幾日。
可若是失去了江山,那恐怕與殺了他沒什麽區別。
【臨別了,兩人繼續依依不舍地說著只有兩人能聽懂的誓言,“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等到七月初七,他們再會,“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七月初七本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歷來受到古代男男女女的重視,而這個長生殿後來也被洪昇改編為了著名戲劇《長生殿》,講的依舊是兩人之間的故事。】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兩句表現兩人之間矢志不渝的愛情,也成為了千古絕唱,“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天長地久終有結束的那一天,只有這恨是無盡地綿延下去的。】
這首詩流傳千年,幾乎讀書的人都是讀過的。
文人們讀著多還是覺得此詩甚好。
但聽女子這麽一讀,又有不同的理解。
果然每人讀詩,所體會到的東西都是不一樣的,若多與人交談,想來體會更深。
【我們簡單地了解了一下這首詩會發現其實這首詩的結構是很清晰的,雖然內容有點多,但也基本是按照時間順序敘述的,寫楊玉環和李隆基的相識、相戀、分離、重逢最後再分離的故事,從這個角度來看,它確實就是一首愛情詩,但是我們了解當時的背景了解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就能發現其中表達的感情非常覆雜。】
【諸如諷刺,這是白居易慣寫的,這裏諷刺唐玄宗的荒淫誤國,所以才會導致長恨綿綿;諸如同情,自己與初戀的失敗的戀情讓他在寫到愛情時能傾註更多的情感,也更能讓我們產生共鳴;諸如讚頌,讚頌的是兩人矢志不渝的愛情,但我認為其中讚頌的成分是很少的,天子薄情,自古而然,更何況是一個看著自己妃子死在自己面前的天子。】
【賜死對方,又說什麽矢志不渝,不覺得好笑嗎?】
公元1107年,大觀元年。
“確實可笑。”
李清照看著自己面前的小姑娘挑了挑眉。
“你一個小姑娘,還懂這些?”
扶月縮了縮脖子,沒說話。
這能有什麽不懂的,她從前撿的那話本子上,男子對女子一見鐘情,那就是她從前想要嫁的那個人。
誰知道看著看著,那男子竟在考上進士之後便娶了宰相之女,將妻子棄之敝履。
這不僅可笑,還可悲。
【當然了,怎麽理解還是得看個人,從客觀上來講許多人從中看到的都是風情,或者說他們看到的不一定是風情,但他們願意只看到風情,人生已經很苦了,還去想那些苦大仇深的做什麽?】
李清照收回了笑容。
說的是,人生有許多事可做,不是只有這麽一件,想得太多沒有必要。
不如多想想那些有意義的事情。
【大約也是這個緣故,整首詩所帶來的影響也是巨大的,不僅影響著國內的許多文學藝術作品的創作,其影響力還傳到了國外,尤其是日本,甚至日本著名小說《源氏物語》也有化用《長恨歌》中的句子。】
唐,元和年間。
“如此甚好。”白居易的詩句受人歡迎,元稹是最高興的。
白居易也沒想到有這般影響力,不過是游玩時隨手而作而已。
【當然了,這世間萬物,有人喜歡就總有人不喜歡,對於這首詩的評價也是有批判的,陸游認為這首詩跟《哀江頭》是一樣的,但是這《長恨歌》冗而凡,而《哀江頭》簡而高。】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杜甫一頓,陸游這個人被提到過很多次了,當是一個很不錯的文人。
他竟然如此認同自己的詩,杜甫可沒想要和白居易比。
要他來說,白居易的這首詩是寫得很優秀的,不管是前面的真實中帶著點誇張的敘述,還是後面帶著浪漫的幻想那都是十分精彩的。
白居易的詩與自己的詩實在沒什麽可比性,畢竟如女子所言,他們所處的背景不同,所有的經歷也是不同的。
若非要比,他還是覺得白居易的這首詩更好。
或許在從前,他也會覺得冗長,可聽幕中女子講了那麽多,長有長的好,這不,這其中深厚而覆雜的感情讓整首詩的內涵更加豐富。
他還是傾向於,不必比較。
【像清代的袁枚也顯然覺得這首詩就是一首愛情詩,他的《馬嵬》中寫道:“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什麽意思呢,他的意思是說不要去唱當年皇帝妃子的悲歡離合,因為我們身邊就有許多這樣的離愁,畢竟“石壕村裏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
唐,元和年間。
“此詩不錯啊!”白居易感嘆。
雖說這詩顯然不是在誇他的詩,但是說的卻有一定的道理。
不過白居易也不能完全地認同。
安史之亂不正是產生石壕村之事的主要原因嗎?
該讓世人了解才是。
【不過雖然他這樣說,我們也能明顯看得出來,他針對的並不是《長恨歌》,而是在反應人民的類似於《石壕吏》的苦難生活,《長恨歌》只是他的工具而已,但也能說明他並不會太喜歡《長恨歌》,如果真的很喜歡就不會拿它當工具。】
說得也是。
但是女子說得對,有人喜歡就有人不喜歡。
所以白居易並不怎麽在意。
他寫詩從來都只是為了讓人看懂,而不是為了讓人喜歡。
【總的來說呢,這首《長恨歌》不管是在史料的運用上,還是在語言藝術的表現上,亦或是在思想情感的表達上,它都算得上是一篇佳作,不管是為著它其中的愛情還是它其中的歷史內涵,都值得我們每一個人細細品讀。】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九重城闕煙塵生……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我們之前說過安史之亂,長安淪陷後,李隆基逃向蜀地,然而到馬嵬坡的時候,陳玄禮帶著禁軍嘩變,要求誅殺宰相楊國忠和禦史大夫魏方進一幹人等,這其中自然包括被他們認為是紅顏禍水的楊玉環。】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這在先時講李杜時,似乎確實說過此事。
那楊國忠就是該死的。
但是嘩變,眾人聽著不敢說話了。
這陳玄禮怕是要完。
即便現在什麽都沒有發生,可就是什麽都沒有發生,他這種危險的人物才是最容易被處理的。
然而眾人心思百轉千回,卻見座上的李隆基毫無反應,只淡淡地看著巨幕。
他現在是學聰明了,什麽事都不能著急,得容後再說。
【李隆基自然舍不得,但是現在自己的命在別人手裏,高力士勸他若不殺楊玉環難慰軍心,於是為求自保李隆基還是忍痛處死了楊玉環,如今一句讓之前的什麽“三千寵愛在一身”都成了笑話。】
雖說先時提過,但再聽此事,眾人還是忍不住地唏噓。
那是多受寵的一個人啊!
為著她的榮寵,大家都寧願生女不生男了。
可其實大家都能理解這個結局,不是認同是理解。
古往今來,愛美人不愛江山的帝王有幾個。
能與美人同生共死的又有幾個?
就說那漢武帝時的陳阿嬌和衛子夫,哪個做皇後時不是盛寵一身?
可最後呢?
還不是落了個淒慘的結局。
【關於楊玉環的死有很多爭議,首先是關於她被縊死的地點,許多人認為是在佛堂,我個人認為這並不是很重要,左右都是在馬嵬坡死的,那是在佛堂死的還是在大路邊上死的,區別並不是很大。】
【反而是這死因還值得探究,我們常規認為她就是被李隆基下令勒死的,但是有人覺得她是死於叛軍,這個並非史書記載,而是許多唐詩中提到過,例如杜甫的《哀江頭》寫道:“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汙游魂歸不得。”這裏寫血汙游魂,那就說明楊玉環不是被勒死,因為勒死並不會見血,除此之外,像杜牧、溫庭筠等文人也都寫過類似的句子。】
許多人也不明白為何要糾結於此,怎麽死的似乎也不重要吧?
人都已經沒了再糾結又有什麽用呢?
驪山內。
聽著幕中女子分析自己的死因,楊玉環多少心中惆悵。
雖然表面她已經可以做到無怒無喜,可這心中卻是難以控制。
【但是這不能完全說明楊玉環就一定是死於叛軍,我覺得文學作品有時候是帶有誇張的,被縊死和見血而死,那顯然是後者更具有視覺沖擊力,而且詩詞也不一定可靠,但是如果死因真是如此,那指的應該不是安祿山等人的叛軍,而是指的陳玄禮等人指揮的殺了楊國忠的士兵。】
“這後世女子是不信你?”李白飲了杯酒才問道。
杜甫倒是渾不在意,“說什麽信不信的,她未曾親眼見到,不過是猜測,而她說得也不是沒道理,我們總會在詩中添些誇張之物,是吧?”
他笑了笑,沒再繼續說,再說了,巨幕中女子所說,事情發生時,他應當也不在附近的,所以他也是聽說,說不可靠,也沒什麽問題。
很多時候,他們所知道的,那都是人家想讓他們知道的。
李白不置可否,論誇張他自然是懂的。
【還有一種說法是說她是吞金而死,而這種死法就跟她在佛堂死一樣,都是屬於唐玄宗同意的一種死法,即便是被迫同意,只有被叛軍殺死,那這樣做反映出來的李隆基對於楊玉環的感情與他下令殺死對方反映出來的感情是完全不同的,只可惜這些我們也不能百分百確定。】
李隆基眉頭皺了一下。
他太清楚自己了。
若是真遇到那種情況,那他定然是會舍棄玉奴的。
即便現在他不承認,估計也沒人會信他。
畢竟如今玉奴都已經被他給送走了。
可這又如何,軍中安穩難道不比一個女子重要嗎?
【除了這些,還有一種不怎麽受人認同的說法,那就是楊玉環沒死,而是被人悄悄地送去了日本,或許是當時的李隆基想了什麽辦法讓她假死脫身,又或者是陰差陽錯的原因導致了這樣的事情,但是按理來說是不大可能的,因為當時的嘩變,李隆基必定是重點關註對象,而楊玉環作為他的枕邊人肯定也在他的左右,這麽一來,想要搞什麽小動作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說什麽不可能。
只要他想,還有不可能的事嗎?
李隆基憋悶,總有種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感覺。
可偏偏如今這失還未失,可眾人都知道他失了。
【所以這很有可能是民間傳說對於此事的一種理想化的猜測,通俗的來說就是有人對這故事進行改編,將李隆基和楊玉環的愛情塑造成得感天動地又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當時人們喜歡的大團圓結局的故事。】
【古代的同人文作者那可是不得了的,像馮夢龍,像羅貫中都是此類,他們的作品那簡直是令無數人嗯……稱絕。】
明代。
馮夢龍正在寫故事。
自從上次看了幕中女子講解這蘇軾的事情,他就對蘇軾越發感興趣。
尤其是他與政敵王安石之間亦敵亦友的關系,若是成書定叫許多人稱好。
於是他便開始寫這篇《王安石三難蘇學士》。
正寫到勁頭兒上,沒想到幕中女子竟突然提起自己。
稱絕!
他就說!
就為著幕中女子這話他就得好好寫!
【這裏我們認為,楊玉環就是在禁軍的逼迫下被李隆基下令賜死的,楊玉環死了,李隆基悲痛欲絕,他心中的悲痛有多少是因為楊玉環,有多少是因為國事,有多少是因為自己被迫讓位我們誰也不知道。但是如果想要流暢地看這首詩,那顯然還是理解為為楊玉環傷心多一點更好,至於其他的咱們只能在看完後往深了想。】
這話說到扶月的心坎裏去了。
她輕嗤一聲,看到對面夫人盯著自己又默默地低下了頭去。
不管怎麽樣,能送自己的親人去死的,就是再大的苦衷她都不能接受,怎麽不自己去死呢?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這些象征著富貴榮寵的首飾被丟棄,意味著這位被深深寵愛的女子的落幕,而這些東西越是珍貴,就越顯得現在的楊貴妃的結局淒涼,“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這裏的李隆基確實算是受人脅迫無可奈何,若是他不同意,恐怕那些禁軍會強行讓他同意,雖說不至於直接把他和楊玉環一起留在此處,但少不得傷了碰了暈厥了。】
這是自然,眾人無不讚同。
此時肯定是不能動李隆基的。
若李隆基死了,李亨如何能堵住悠悠眾口名正言順地登基?
他都敢動李隆基,那些李隆基身邊的老人豈會讓太子安安穩穩地坐上皇位,屆時勢必引起極大地騷亂。
如此行事是對的。
【“黃埃散漫風蕭索……夜雨聞鈴腸斷聲。”在行宮的那段時間,唐玄宗心中便時常念著自己這妃子,焦心灼灼,很快局勢回轉,眾人重返長安,“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路過馬嵬坡,再想起當時的事情,仍舊心傷不已,“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這很快二字說得輕松,然而即便是平頭百姓也能明白當時李隆基的處境。
與他而言一切都結束了。
自己的寵妃沒了,自己曾經所擁有的一切都沒了。
時間再短,可再回到那宮墻內時一切都變了。
【看到這些,依我個人來看,李隆基這一路想得最多的肯定不是楊玉環,哪怕是楊玉環在世恐怕她也不能信李隆基心中只想著自己。】
【對於男人來說什麽最重要,尤其是像他這種身居高位的男人,一來是他手中的權力,二來是他的面子,而楊玉環的死也代表了李隆基這兩樣最重要的東西的丟失,即便回到長安也無法改變。“……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回去之後,物依舊,人已非,而他自己的權力與臉面也什麽都沒了,“……對此如何不淚垂?”】
這話男人們就不愛聽了,此女說話為何如此難聽?
什麽叫對男人來說?
好像也沒什麽問題,卻總覺得她的話中有些諷刺。
男人愛權力那能叫愛權力嗎?那叫志向遠大!
而且是人就要面子,有什麽問題?
李隆基本就是被這楊玉環拖累的,難道還要同這樣的女子一起去死嗎?
冠冕堂皇的話誰都會說,但是眾人心中都清楚,設身處地地想,若他們到了那境地,他們也會像李隆基一樣做出同樣的選擇。
即便知道有些不近人情,卻也無法抵抗內心的欲望。
【“春風桃李花開日……魂魄不曾來入夢。”這後面的一長段,寫的就是李隆基淒涼的晚年,還是那句話,跟楊玉環有多大的關系那不見得,但楊玉環的離去也是象征著李隆基的淒涼的,不過如果咱們在讀的時候不想那麽多,看到詩中的草木樓閣,那句句看到的都應是李隆基對楊玉環的不舍與眷戀。】
【這個時候就要看大家怎麽理解了,我以為這首詩並非一首簡單的愛情詩,所以在我看來,白居易是很高明的,他看似表面寫的都是楊玉環和唐玄宗的愛情,但是內裏卻表現了一代帝王的落幕,兩者所展現出來的心酸程度肯定不同,但失去權力的心酸放到愛情之上,便顯得這原本脆弱的愛情頗有些驚天地、泣鬼神了。】
唐,元和年間。
白居易仔細想著,其實每每作詩作文,想得也不是那麽多。
但很多時候心中也會產生許多不同的想法。
每一首詩不可能只簡單地表達一種感情,起初是想寫兩人的感情還是寫那段淒慘的歷史似乎也並非那般重要,更為重要的是現在的人們在讀到這些作品時理解到了什麽。
如今看來,後世遠比他想象的理解得更加深刻,這足夠了。
【前面兩大段寫實,後面便轉向虛幻,滿帶浪漫主義,得知李隆基思念楊玉環,於是便有一個道士幫他尋找,“……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這些就是尋找的過程,經過上天入地,終於在海上遇到一座仙山,“……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楊玉環的小字就是太真。】
【這也是為什麽會有人認為楊玉環沒死而去了日本的緣故。】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經歷過這一遭,楊玉環才不相信他會那般耗費精神地為自己謀劃。
他為了自己的快活,或許可以變著法地去做,但若這事情影響了他的江山和性命,他才不會瞧自己一眼。
待自己死後那半分的傷心又有何意義?
【直到這裏其實才真正像是一首愛情詩,但還要接著往下看,才能得到更好的理解,此處與其說是想象,不如說這是李隆基的一場夢,李隆基在思念楊玉環的同時,楊玉環也思念著他,“……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裏夢魂驚。……”兩人好不容易得以重逢,再次相見,衣袂飄舞間,仿佛回到當年表演霓裳羽衣舞的時候,“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這個舞曲出現,說明李隆基很想再回到當初那坐高位、賞樂舞的歲月的。終於得見情郎,楊玉環開始訴說自己的苦痛,“玉容寂寞淚闌幹,梨花一枝春帶雨。”原來她在仙山也過得並不怎麽樣,“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在這地方斷情絕愛,可謂是度日如年,“昭陽殿裏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此時的楊玉環已經無法回到人間,於是以舊物寄情,“……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只希望還有機會能再相見,“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李隆基承認玉奴在自己心中可能是重於那些女人,可定然不會這般。
想來是如同幕中女子說的,誇張了。
但幕中女子說的那些話卻正好戳中了他的心。
失去了玉奴,他頂多是煩躁幾日。
可若是失去了江山,那恐怕與殺了他沒什麽區別。
【臨別了,兩人繼續依依不舍地說著只有兩人能聽懂的誓言,“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等到七月初七,他們再會,“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七月初七本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歷來受到古代男男女女的重視,而這個長生殿後來也被洪昇改編為了著名戲劇《長生殿》,講的依舊是兩人之間的故事。】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兩句表現兩人之間矢志不渝的愛情,也成為了千古絕唱,“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天長地久終有結束的那一天,只有這恨是無盡地綿延下去的。】
這首詩流傳千年,幾乎讀書的人都是讀過的。
文人們讀著多還是覺得此詩甚好。
但聽女子這麽一讀,又有不同的理解。
果然每人讀詩,所體會到的東西都是不一樣的,若多與人交談,想來體會更深。
【我們簡單地了解了一下這首詩會發現其實這首詩的結構是很清晰的,雖然內容有點多,但也基本是按照時間順序敘述的,寫楊玉環和李隆基的相識、相戀、分離、重逢最後再分離的故事,從這個角度來看,它確實就是一首愛情詩,但是我們了解當時的背景了解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就能發現其中表達的感情非常覆雜。】
【諸如諷刺,這是白居易慣寫的,這裏諷刺唐玄宗的荒淫誤國,所以才會導致長恨綿綿;諸如同情,自己與初戀的失敗的戀情讓他在寫到愛情時能傾註更多的情感,也更能讓我們產生共鳴;諸如讚頌,讚頌的是兩人矢志不渝的愛情,但我認為其中讚頌的成分是很少的,天子薄情,自古而然,更何況是一個看著自己妃子死在自己面前的天子。】
【賜死對方,又說什麽矢志不渝,不覺得好笑嗎?】
公元1107年,大觀元年。
“確實可笑。”
李清照看著自己面前的小姑娘挑了挑眉。
“你一個小姑娘,還懂這些?”
扶月縮了縮脖子,沒說話。
這能有什麽不懂的,她從前撿的那話本子上,男子對女子一見鐘情,那就是她從前想要嫁的那個人。
誰知道看著看著,那男子竟在考上進士之後便娶了宰相之女,將妻子棄之敝履。
這不僅可笑,還可悲。
【當然了,怎麽理解還是得看個人,從客觀上來講許多人從中看到的都是風情,或者說他們看到的不一定是風情,但他們願意只看到風情,人生已經很苦了,還去想那些苦大仇深的做什麽?】
李清照收回了笑容。
說的是,人生有許多事可做,不是只有這麽一件,想得太多沒有必要。
不如多想想那些有意義的事情。
【大約也是這個緣故,整首詩所帶來的影響也是巨大的,不僅影響著國內的許多文學藝術作品的創作,其影響力還傳到了國外,尤其是日本,甚至日本著名小說《源氏物語》也有化用《長恨歌》中的句子。】
唐,元和年間。
“如此甚好。”白居易的詩句受人歡迎,元稹是最高興的。
白居易也沒想到有這般影響力,不過是游玩時隨手而作而已。
【當然了,這世間萬物,有人喜歡就總有人不喜歡,對於這首詩的評價也是有批判的,陸游認為這首詩跟《哀江頭》是一樣的,但是這《長恨歌》冗而凡,而《哀江頭》簡而高。】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杜甫一頓,陸游這個人被提到過很多次了,當是一個很不錯的文人。
他竟然如此認同自己的詩,杜甫可沒想要和白居易比。
要他來說,白居易的這首詩是寫得很優秀的,不管是前面的真實中帶著點誇張的敘述,還是後面帶著浪漫的幻想那都是十分精彩的。
白居易的詩與自己的詩實在沒什麽可比性,畢竟如女子所言,他們所處的背景不同,所有的經歷也是不同的。
若非要比,他還是覺得白居易的這首詩更好。
或許在從前,他也會覺得冗長,可聽幕中女子講了那麽多,長有長的好,這不,這其中深厚而覆雜的感情讓整首詩的內涵更加豐富。
他還是傾向於,不必比較。
【像清代的袁枚也顯然覺得這首詩就是一首愛情詩,他的《馬嵬》中寫道:“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什麽意思呢,他的意思是說不要去唱當年皇帝妃子的悲歡離合,因為我們身邊就有許多這樣的離愁,畢竟“石壕村裏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
唐,元和年間。
“此詩不錯啊!”白居易感嘆。
雖說這詩顯然不是在誇他的詩,但是說的卻有一定的道理。
不過白居易也不能完全地認同。
安史之亂不正是產生石壕村之事的主要原因嗎?
該讓世人了解才是。
【不過雖然他這樣說,我們也能明顯看得出來,他針對的並不是《長恨歌》,而是在反應人民的類似於《石壕吏》的苦難生活,《長恨歌》只是他的工具而已,但也能說明他並不會太喜歡《長恨歌》,如果真的很喜歡就不會拿它當工具。】
說得也是。
但是女子說得對,有人喜歡就有人不喜歡。
所以白居易並不怎麽在意。
他寫詩從來都只是為了讓人看懂,而不是為了讓人喜歡。
【總的來說呢,這首《長恨歌》不管是在史料的運用上,還是在語言藝術的表現上,亦或是在思想情感的表達上,它都算得上是一篇佳作,不管是為著它其中的愛情還是它其中的歷史內涵,都值得我們每一個人細細品讀。】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