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
關燈
小
中
大
辛棄疾
【大約在公元1185年,淳熙十二年的時候,辛棄疾曾經和陳亮同游帶湖,我們之前說了,兩人都是堅定的北伐派,所以兩人的相處應該還算不錯,但是同仇敵愾的兩個人在一起,那肯定會義憤填膺地討論北伐之事,只是縱有再多豪情沒有報國之路,兩人只能是更加惆悵更加惺惺相惜。】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辛棄疾不禁心傷,人果然還是自私的多。
不然為何有他們這些想要收回故土的人卻還是所求無門。
那些人為何可以看到自己的家鄉被他人統治而偏安於此?
難道他們已經忘了北方的土地北方的人民了嗎?
他突然想與陳亮見面,此時能理解自己心情的人恐怕不多。
也不知幕中女子這些解說能不能改變那些人的想法。
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
朝堂上確實已經有許多人開始動搖,甚至連官家也開始動搖了啊。
他們一開始想要偏安於此,是因為他們覺得他們可以在此處過上幸福的生活,他們可以慢慢開始重建昔日的輝煌。
畢竟北伐不是那麽簡單的,金人若是那麽好戰,汴京如何會是失守?
但如今金人已經欺上門來,顯然他們的想法也很難實現,而後世之人似乎也不讚同他們偏安的做法,那是不是北伐會更好呢?
可許多人還是保留著自己的想法,只是在心中想想罷了。
【從鵝湖回去之後,辛棄疾就生了一場病,病後寫了首《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還記得我們講解李清照的時候提到過的李清照的那首《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同是病起,同是因為國家之事而擔憂,但其中的情感基調是完全不同的。】
公元1107年,大觀元年。
這自然應當不同的吧,李清照想。
這時候的辛棄疾還算年輕,而自己卻已經兩鬢斑白。
但是如果李清照沒記錯的話,自己的這首詞是後期難有的閑適之作。
那他這詞與自己不同的話,就是幕中女子先時所說的崩潰了?
【辛棄疾的創作習慣還是很明顯的,一般開頭都是寫景,這首詞也不例外,“枕簟溪堂冷欲秋”,在臨溪的堂院內枕著竹席,冷若涼秋,為什麽枕著涼席呢,那說明夏日可能還沒完全過去,或者只是初秋,但卻還是讓人感覺到秋意,或許是天真的涼了,或許是心涼,尤其是看到那樣的水景之後,“斷雲依水晚來收”水面上,那些雲層隨著水流漸漸消散,如同流逝的時光。】
果然啊。
雖算不得崩潰,但怎麽也都算是淒涼了。
【“紅蓮相倚渾如醉,白鳥無言定自愁。”擬人總是一種很好的表達方式,紅蓮競相開放,像是醉紅了臉倚靠在一處似的,而白鳥卻靜靜立在那處,定是在獨自憂愁,然而,人非鳥,安知鳥之愁也,是吧?愁的不過是看鳥的人罷了。】
眾人微微詫異。
莊子惠子的人非魚之典故還能如此用?
不過仔細一想也確實沒有任何的問題,這不就是先時幕中女子提到過的景隨情動嗎?
人不是鳥,想說鳥兒是喜是愁那還不是隨意說了。
所以愁的不是鳥,而是辛棄疾。
【上闕過後,開始抒情,“書咄咄,且休休。”書咄咄化用“咄咄怪事”的典故,這個典故出自《世說新語》,講的是東晉時期大臣殷浩的故事,殷浩在東晉時歷經兩朝,擔任過許多官職,但後來遭到桓溫的彈劾被貶為庶人,被貶後他並沒有什麽反應,該吃吃該喝喝,但是人們總是發現他時常書空,就是舉手在空中寫字,眾人便跟著他的筆畫寫,久而久之才發現他寫的是“咄咄怪事”四個字,這時大家才知道原來他對於被貶一事是很不滿的,後來人們就用“咄咄怪事”來表示讓人難以理解的事情。】
公元前202年,漢五年。
韓信一開始也覺得幕中女子提到的自己的事情是怪事,讓他難以理解。
可是時間一長他就明白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他們這些人,平時說話做事都得以陛下的統治為先,而後再是自己。
能維護陛下的統治那便能平步青雲,反之若有威脅那就是自尋死路。
雖覺悲哀,可韓信現在也清楚了,這就是現實。
【而“且休休”是有關於司空圖的典故,司空圖是晚唐時期的詩人,詩論家,他的詩大多寫閑情逸致,他的《二十四詩品》對後世文學批評影響很大。大概是因為他看到了當時的晚唐已經沒什麽救了,所以他一直都比較淡泊。在黃巢起義的時候有人讓他參加起義,他也不願意,後來黃巢占領長安,唐僖宗逃往蜀地,司空圖跟隨不及,便回了故鄉。】
公元697年,武則天神功元年。
又是長安被占領,又是逃往蜀地。
武則天對這些人實在失望,但她卻也能猜出點其中緣由。
正因為有了先輩的經驗,所以這什麽唐僖宗才會出此下策。
倘若安史之亂發生後,李隆基不是逃往蜀地,而是以死謝罪,說不定當時群臣激憤,安史之亂能更早地結束,百姓不會吃那麽多的苦,唐朝也不會那樣衰敗下去,而後來的人也不會依葫蘆畫瓢。
所以這一切都是因為李隆基的過錯。
她瞥了眼前來回話的人,笑了笑,嚇得那人一個激靈低下頭去。
那人剛從臨淄回來,當時他跟著自家大人去臨淄尋臨淄王李隆基,誰知半路遇到許多百姓前往臨淄,到了之後城內也是一片熱鬧,而臨淄王府卻府門緊閉,一問之下才知臨淄王已經許久未出,而城內各處都貼了告示,大意是臨淄王雖然什麽都沒有做,但是有感於自己此後可能會犯的大錯,心中愧疚萬分,所以散盡王府錢財,予城內外窮苦百姓,王府上下閉門思過三年,以顯示臨淄王之不犯錯之決心。
臨淄城內外百姓對臨淄王讚不絕口,畢竟安史之亂還未發生,可是他們得到的錢財卻是實打實的。
而且在巨幕出現之前,他們在此處也未曾覺得臨淄王囂張跋扈,搜刮民脂民膏。
日後的臨淄王,或許是一時糊塗吧,現如今既已知錯,肯定不會再犯。
大部分人是這樣的想法,可卻還有那鋌而走險的。
臨淄王是誰啊,那是未來的天子。
面對未來聖人,此時不巴結,何時才巴結?
故而即便臨淄王府閉門,前來遞拜帖的人還是絡繹不絕,但王府將這些拜帖一一拒了,如此再拒了他家大人那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於是大人派他回長安稟報此事。
原以為聖人會發怒,可聽完此事聖人卻只是但笑不語。
好不容易鼓起勇氣,打算自請退下,誰知巨幕一現,只得待在此處不敢打擾了聖人。
聖人一笑,他心中便緊一分,只盼著這幕中女子別再說什麽唐朝的不是讓聖人發怒了。
【回到故鄉之後,司空圖就徹底隱居了,後來唐昭宗即位,召他入朝,他不肯,在隱居之地修了一個休休亭,還為之寫了一首《題休休亭》寫“休休休,莫莫莫”表示自己只想隱居,不想入仕的心情。】
東晉。
陶淵明明白這司空圖的想法。
不是沒有擔當,不是不想做事,而是這個世界已經讓人看不到希望了。
與其痛苦流連,不如將那痛苦消散在這山林之間。
他不知道的是,他的消失在外面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許多人來拜訪他,開始尋找他消失的蛛絲馬跡,有人猜測是進了山,可來找的人卻無一例外都沒能成功。
但卻總有人樂此不疲。
【辛棄疾的意思是說與其像殷浩那樣書空“咄咄怪事”抱怨,不如像司空圖隱居山林,一草一木都能讓人感覺風流瀟灑,“一丘一壑也風流。”】
【“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覺新來懶上樓。”辛棄疾感嘆,也不知這病一場自己的精力衰弱多少,只覺得最近連上樓都覺憊懶。】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辛棄疾微微怔楞,他怎麽覺得這不像是自己寫的詞句呢?
他真的有那麽想隱居嗎?
不多時他便反應過來,這只怕是自我寬慰之語吧。
那時的他或許除了隱居沒有別的路,那他除了說隱居的好還能說什麽呢?
【這首詞就仿佛是歷經社會毒打後的作品,事實也算如此吧,尤其是下闕,詞人運用殷浩和司空圖的典故,看起來挺灑脫,說抱怨不如隱居,但實際上呢,如同陶淵明,如同王維,他們的心中都有放不下的掛礙,所以整首詞都因此顯得沈郁。】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王維的內心被人如此剖析,他不是不能接受。
但宣揚出去,委實讓他失了臉面。
他愛隱居,那是眾人都知道的事,可如今,大家都知道他並非安心隱居,那他的隱居豈不成了笑話?
看著手中辭呈,王維心中想法越發堅定。
雖然現在或許正是做事的好時機,聖人也在預防過錯。
可朝堂上必定會有一場自己也無法解決的血雨腥風,所以此時或許也是隱居的最好時候。
若是日後朝堂上真正需要他了,他再東山再起不遲。
【我們也說過辛棄疾很擅長用典故,這首詞中更能體現出來,另外辛棄疾還有一首很著名的典故運用得很好的詞,《八聲甘州·故將軍飲罷夜歸來》,辛棄疾在序中說,“夜讀《李廣傳》,不能寐”。】
【李廣的事跡也是古人們常用的典故,為何辛棄疾的這一首可以成為其中名篇,我們來看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大約在公元1185年,淳熙十二年的時候,辛棄疾曾經和陳亮同游帶湖,我們之前說了,兩人都是堅定的北伐派,所以兩人的相處應該還算不錯,但是同仇敵愾的兩個人在一起,那肯定會義憤填膺地討論北伐之事,只是縱有再多豪情沒有報國之路,兩人只能是更加惆悵更加惺惺相惜。】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辛棄疾不禁心傷,人果然還是自私的多。
不然為何有他們這些想要收回故土的人卻還是所求無門。
那些人為何可以看到自己的家鄉被他人統治而偏安於此?
難道他們已經忘了北方的土地北方的人民了嗎?
他突然想與陳亮見面,此時能理解自己心情的人恐怕不多。
也不知幕中女子這些解說能不能改變那些人的想法。
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
朝堂上確實已經有許多人開始動搖,甚至連官家也開始動搖了啊。
他們一開始想要偏安於此,是因為他們覺得他們可以在此處過上幸福的生活,他們可以慢慢開始重建昔日的輝煌。
畢竟北伐不是那麽簡單的,金人若是那麽好戰,汴京如何會是失守?
但如今金人已經欺上門來,顯然他們的想法也很難實現,而後世之人似乎也不讚同他們偏安的做法,那是不是北伐會更好呢?
可許多人還是保留著自己的想法,只是在心中想想罷了。
【從鵝湖回去之後,辛棄疾就生了一場病,病後寫了首《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還記得我們講解李清照的時候提到過的李清照的那首《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同是病起,同是因為國家之事而擔憂,但其中的情感基調是完全不同的。】
公元1107年,大觀元年。
這自然應當不同的吧,李清照想。
這時候的辛棄疾還算年輕,而自己卻已經兩鬢斑白。
但是如果李清照沒記錯的話,自己的這首詞是後期難有的閑適之作。
那他這詞與自己不同的話,就是幕中女子先時所說的崩潰了?
【辛棄疾的創作習慣還是很明顯的,一般開頭都是寫景,這首詞也不例外,“枕簟溪堂冷欲秋”,在臨溪的堂院內枕著竹席,冷若涼秋,為什麽枕著涼席呢,那說明夏日可能還沒完全過去,或者只是初秋,但卻還是讓人感覺到秋意,或許是天真的涼了,或許是心涼,尤其是看到那樣的水景之後,“斷雲依水晚來收”水面上,那些雲層隨著水流漸漸消散,如同流逝的時光。】
果然啊。
雖算不得崩潰,但怎麽也都算是淒涼了。
【“紅蓮相倚渾如醉,白鳥無言定自愁。”擬人總是一種很好的表達方式,紅蓮競相開放,像是醉紅了臉倚靠在一處似的,而白鳥卻靜靜立在那處,定是在獨自憂愁,然而,人非鳥,安知鳥之愁也,是吧?愁的不過是看鳥的人罷了。】
眾人微微詫異。
莊子惠子的人非魚之典故還能如此用?
不過仔細一想也確實沒有任何的問題,這不就是先時幕中女子提到過的景隨情動嗎?
人不是鳥,想說鳥兒是喜是愁那還不是隨意說了。
所以愁的不是鳥,而是辛棄疾。
【上闕過後,開始抒情,“書咄咄,且休休。”書咄咄化用“咄咄怪事”的典故,這個典故出自《世說新語》,講的是東晉時期大臣殷浩的故事,殷浩在東晉時歷經兩朝,擔任過許多官職,但後來遭到桓溫的彈劾被貶為庶人,被貶後他並沒有什麽反應,該吃吃該喝喝,但是人們總是發現他時常書空,就是舉手在空中寫字,眾人便跟著他的筆畫寫,久而久之才發現他寫的是“咄咄怪事”四個字,這時大家才知道原來他對於被貶一事是很不滿的,後來人們就用“咄咄怪事”來表示讓人難以理解的事情。】
公元前202年,漢五年。
韓信一開始也覺得幕中女子提到的自己的事情是怪事,讓他難以理解。
可是時間一長他就明白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他們這些人,平時說話做事都得以陛下的統治為先,而後再是自己。
能維護陛下的統治那便能平步青雲,反之若有威脅那就是自尋死路。
雖覺悲哀,可韓信現在也清楚了,這就是現實。
【而“且休休”是有關於司空圖的典故,司空圖是晚唐時期的詩人,詩論家,他的詩大多寫閑情逸致,他的《二十四詩品》對後世文學批評影響很大。大概是因為他看到了當時的晚唐已經沒什麽救了,所以他一直都比較淡泊。在黃巢起義的時候有人讓他參加起義,他也不願意,後來黃巢占領長安,唐僖宗逃往蜀地,司空圖跟隨不及,便回了故鄉。】
公元697年,武則天神功元年。
又是長安被占領,又是逃往蜀地。
武則天對這些人實在失望,但她卻也能猜出點其中緣由。
正因為有了先輩的經驗,所以這什麽唐僖宗才會出此下策。
倘若安史之亂發生後,李隆基不是逃往蜀地,而是以死謝罪,說不定當時群臣激憤,安史之亂能更早地結束,百姓不會吃那麽多的苦,唐朝也不會那樣衰敗下去,而後來的人也不會依葫蘆畫瓢。
所以這一切都是因為李隆基的過錯。
她瞥了眼前來回話的人,笑了笑,嚇得那人一個激靈低下頭去。
那人剛從臨淄回來,當時他跟著自家大人去臨淄尋臨淄王李隆基,誰知半路遇到許多百姓前往臨淄,到了之後城內也是一片熱鬧,而臨淄王府卻府門緊閉,一問之下才知臨淄王已經許久未出,而城內各處都貼了告示,大意是臨淄王雖然什麽都沒有做,但是有感於自己此後可能會犯的大錯,心中愧疚萬分,所以散盡王府錢財,予城內外窮苦百姓,王府上下閉門思過三年,以顯示臨淄王之不犯錯之決心。
臨淄城內外百姓對臨淄王讚不絕口,畢竟安史之亂還未發生,可是他們得到的錢財卻是實打實的。
而且在巨幕出現之前,他們在此處也未曾覺得臨淄王囂張跋扈,搜刮民脂民膏。
日後的臨淄王,或許是一時糊塗吧,現如今既已知錯,肯定不會再犯。
大部分人是這樣的想法,可卻還有那鋌而走險的。
臨淄王是誰啊,那是未來的天子。
面對未來聖人,此時不巴結,何時才巴結?
故而即便臨淄王府閉門,前來遞拜帖的人還是絡繹不絕,但王府將這些拜帖一一拒了,如此再拒了他家大人那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於是大人派他回長安稟報此事。
原以為聖人會發怒,可聽完此事聖人卻只是但笑不語。
好不容易鼓起勇氣,打算自請退下,誰知巨幕一現,只得待在此處不敢打擾了聖人。
聖人一笑,他心中便緊一分,只盼著這幕中女子別再說什麽唐朝的不是讓聖人發怒了。
【回到故鄉之後,司空圖就徹底隱居了,後來唐昭宗即位,召他入朝,他不肯,在隱居之地修了一個休休亭,還為之寫了一首《題休休亭》寫“休休休,莫莫莫”表示自己只想隱居,不想入仕的心情。】
東晉。
陶淵明明白這司空圖的想法。
不是沒有擔當,不是不想做事,而是這個世界已經讓人看不到希望了。
與其痛苦流連,不如將那痛苦消散在這山林之間。
他不知道的是,他的消失在外面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許多人來拜訪他,開始尋找他消失的蛛絲馬跡,有人猜測是進了山,可來找的人卻無一例外都沒能成功。
但卻總有人樂此不疲。
【辛棄疾的意思是說與其像殷浩那樣書空“咄咄怪事”抱怨,不如像司空圖隱居山林,一草一木都能讓人感覺風流瀟灑,“一丘一壑也風流。”】
【“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覺新來懶上樓。”辛棄疾感嘆,也不知這病一場自己的精力衰弱多少,只覺得最近連上樓都覺憊懶。】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辛棄疾微微怔楞,他怎麽覺得這不像是自己寫的詞句呢?
他真的有那麽想隱居嗎?
不多時他便反應過來,這只怕是自我寬慰之語吧。
那時的他或許除了隱居沒有別的路,那他除了說隱居的好還能說什麽呢?
【這首詞就仿佛是歷經社會毒打後的作品,事實也算如此吧,尤其是下闕,詞人運用殷浩和司空圖的典故,看起來挺灑脫,說抱怨不如隱居,但實際上呢,如同陶淵明,如同王維,他們的心中都有放不下的掛礙,所以整首詞都因此顯得沈郁。】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王維的內心被人如此剖析,他不是不能接受。
但宣揚出去,委實讓他失了臉面。
他愛隱居,那是眾人都知道的事,可如今,大家都知道他並非安心隱居,那他的隱居豈不成了笑話?
看著手中辭呈,王維心中想法越發堅定。
雖然現在或許正是做事的好時機,聖人也在預防過錯。
可朝堂上必定會有一場自己也無法解決的血雨腥風,所以此時或許也是隱居的最好時候。
若是日後朝堂上真正需要他了,他再東山再起不遲。
【我們也說過辛棄疾很擅長用典故,這首詞中更能體現出來,另外辛棄疾還有一首很著名的典故運用得很好的詞,《八聲甘州·故將軍飲罷夜歸來》,辛棄疾在序中說,“夜讀《李廣傳》,不能寐”。】
【李廣的事跡也是古人們常用的典故,為何辛棄疾的這一首可以成為其中名篇,我們來看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