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李白

關燈
李白

【我們之前說過中國人歷來講究的就是一個含蓄美,在文學表達方面更是如此,但是李白仿佛天生反骨。他在《贈汪倫》中這樣寫道:“李白乘舟將欲行……不及汪倫送我情。”】

唐,元和年間。

韓愈覺得天生反骨並沒有什麽不好。

至少李白寫出來的詩句是撼動人心的,即便是這樣一首簡單的贈答詩,也包含著深刻的情感。

在李白這裏似乎永遠也看不到扭扭捏捏。

這些都是他們所要學習的。

當然了,他們也可以含蓄,但含蓄不是虛偽,希望時人能分得清楚。

【含蓄是不可能含蓄的,李白永遠都不可能含蓄,開個玩笑,李白當然也有含蓄的時候,但是這首詩跟含蓄扯不上半點關系。從古至今,有多少詩句中會直呼其名的?李白卻有許多這樣的詩句,“岑夫子,丹秋生。”、“玉真之仙人”還有這裏所提及的李白,汪倫,都是如此。】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白也並不覺得這有什麽問題。

作詩而已,是有誰規定了詩中不能提人的名字嗎?

而且他也不明白。為何明明能夠很快,說清楚的事情一定要含蓄表達。

這樣難道不好嗎?

【但是即便沒有了含蓄,我們也不能說李白的這首詩就寫的不好。這首詩的語言藝術雖然簡單,但其表達的感情卻一點也不含糊,直白熱情,就是李白跟其他許多詩人不同的一大特點。】

唐,元和年間。

後世對李白那般推崇,難道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嗎?

這確實是李白的優點,沒有錯。

白居易將自己的詩句與李白的對比了一下,李白確實十分直接。

可以沒人說直接的詩句就是好的吧。

要想說出來怎麽好來也不是件簡單的事情,所以白居易也只能依靠著自己的鑒別方法。

在他看來,不是為時為事而做的詩句,都沒有那般好。

杜甫也沒有那般直白,但杜甫詩歌的內容深刻,這是幕中女子都承認了的。

【公元754年,天寶十三載。這一年發生了很多的事情,第一件就是楊國忠和安祿山的關系惡化,楊國忠跟李隆基說安祿山要謀反並且勸李隆基召安祿山回朝,說安祿山必不會回,沒想到安祿山不僅回來了,而且還得到了李隆基的歡心,李隆基甚至想讓他做宰相,被勸之後加左仆射。】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隆基險些一口老血噴出來。

他當真是老糊塗了,他為何那般好糊弄呢?

被楊國忠利用還不算,還被安祿山耍得團團轉。

這是要氣死他嗎?

這些人,死了一了百了。

該死!

【第二件大事就是唐兵進攻南詔兵敗,說起南詔這個事情還有些覆雜。在開元年間,南詔臣服於唐朝,但是後來到了天寶八載,有一個叫張虔陀的官員擔任雲南太守。這個張虔陀雲南太守仗著天高皇帝遠,在雲南地區耀武揚威,還侮辱當時的南詔國王閣羅鳳。】

南詔?

此時南詔也是臣服於大唐的啊。

這閣羅鳳,若是受了什麽不公的待遇,那可以傳到他這兒來,難道這點小事自己還不會為他做主嗎?

何苦就到了要打仗的地步?

【閣羅鳳十分生氣,於是派人去長安告狀,但是卻因為楊國忠的阻攔,李隆基並沒有在意這件事情,故而這事不了了之。閣羅鳳一氣之下就殺了張虔陀。】

李隆基一呆。

原來是來找過自己了。

這個楊國忠!

又是楊國忠!

“咳咳……”

“父皇,父皇,你沒事吧?”

“快傳太醫!”

【這可倒好,直接給了楊國忠攻打南詔的機會,但是打肯定不是他去打,他舉薦自己的親信鮮於仲通為主將,令他率軍攻打南詔,因為好大喜功,在失敗之後,楊國忠隱瞞戰敗的事實,謊報軍功。】

李隆基揮手制止了那些人的慌亂。

他認真地看著巨幕,還想從巨幕之中找出一些蛛絲馬跡。

他其實早已認定了楊釗就是楊國忠,雖然沒有證據,為什麽會叫楊國忠呢?

自從發出罪己詔,楊釗和那些叫楊國忠的,都被他關了起來。

他一定要想辦法知道哪個才是真正的楊國忠。

他要讓這個楊國忠不得好死。

【楊國忠這個人大奸大惡,但你要說他想讓唐朝覆滅吧,可能他也沒有。他並非一個很有政治遠見的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或許假如有人給他足夠多的利益,讓他將唐朝覆滅,說不定他也會願意去做,他就是這樣一個自私自利的人,包括同年的謊報災情也是同樣的動機。】

對,還有謊報災情一事。

李隆基簡直難以相信,自己英明一世,竟在這人手裏栽了這麽多的跟頭。

但是女子的話也給了他警醒,只是一味地讓那些臣子臣服於自己是不夠的。

那些沒有政治遠見的人放在身邊都十分危險。

不如不要。

【雖然這些事情李隆基都被蒙在鼓裏,但是上至官員,下至百姓,許多人都是知道的。然而他們會怨恨楊國忠嗎?】

【當然會,但他們不僅會怨恨這個始作俑者,還會怨恨最高權利者也就是給予楊國忠這些權利的皇帝李隆基,甚至會直接怨恨整個朝廷。也正是抓住這一點。後來安祿山才以“清君側”的名義謀反。】

一定不要。

李隆基狠狠咬牙。

這些道理他不是不明白,朝廷的威信就是這樣一步步消失殆盡的。

他甚至覺得始作俑者,不是楊國忠,而是自己。

若是沒有自己的縱容,他怎麽敢?

【劍南兵大敗於南詔之後,李白寫下了《書懷贈南陵常讚府》,這首詩中清晰地表達了他對時事的擔憂以及自己對此無能為力的愁緒。】

李白也在想。

面對這樣的情況,他能怎麽辦呢?

入伍從軍嗎?

可他一個人,能改變什麽?說不定連自己的命都沒辦法從戰場上拿回來。

而且他不認為自己應該是在前線廝殺的小兵,他要做也應該是一個指揮者。

【李白的詩在很多時候開頭都十分直接,甚至是有些突兀,這首詩也是如此,並沒有什麽委婉的渲染,不是直接寫道:“歲星入漢年,方朔見明主。”這裏的歲星就是木星,指的東方朔,這在《太平廣記》中有記載,說他是歲星下凡,當然這只是傳說。】

【當年東方朔侍奉漢武帝,李白也是一樣。侍奉明主,然而卻“調笑當時人,中天謝雲雨。”因為嘲笑了當時朝廷中的那些人,所以只得謝恩離開皇宮。】

公元前113年,漢元鼎四年。

劉徹有些郁悶,自己小看了東方朔也就罷了,難道他也是因為那些趣話被自己罷官了嗎?

幕中女子越是提及此人,他的心中就越發不安。

不過好在這些事情還沒有發生,他還有機會去處理,並不難辦。

【“一去麒麟閣,遂將朝市乖。”一朝離開了翰林院。就是與那大明宮長久的分開了,“故交不過門,秋草日上階。”曾經很好的朋友也不上門了,門前臺階上都長滿了秋草。是一種很淒涼的感覺,完全可以想見李白當時是很不想離開的,這麽多年過去了,他心中仍舊懷有不甘。】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沒錯,根據幕中女子提到的時間。

寫下這首詩的時候,距離今年已經過去了十年。

十年都過去了,他居然還對此事耿耿於懷。

李白都有些瞧不上自己了。

還是說,難道十年以後他還有什麽想法嗎?

【這首詩是李白寫給姓常的這位讚府的,“當時何特達,獨與我心諧……為君前致辭。”這幾句其實是一些寒暄話,大概是為了感謝常讚府的招待,而真正的目的是為了引出接下來的話。】

【“君看我才能,何似魯仲尼。”他說,您看看我,我多像春秋時期的孔子呀!“大聖猶不遇,小儒安足悲。”像孔子那樣的大聖人尚且無法得到重用,我這樣的小儒者得不到重用,又有什麽可悲哀的呢?李白的膽子是真的很大,孔子在古代那是一個什麽樣的地位?幾乎所有人都推崇他。可李白卻說自己“何似魯仲尼”可想而知他是多麽的狂傲與自信。】

眾人又驚了。

李白總是能給他們無盡的驚喜或者是驚嚇。

他怎麽敢的?

雖然他們都承認李白很厲害,但是如何能與孔聖人相比呢?

真是自大呀!

不過仔細一品,其實李白的重點並非在前面,而是在後面。

他說他與孔子像,像的只是懷才不遇這一點罷了。

察覺到這一點的眾人又開始為李白而憂愁起來。

【而他為什麽要說這些呢?接下來才是原因。“雲南五月中,頻喪渡瀘師。”原來在五月的時候,唐兵出征南詔,結果頻頻失利,在貴州、雲南一帶,以前都是一些蠻荒之地,有很多的毒蟲瘴氣,所以其實唐軍到了那個地方很容易出現水土不服不適應,也因此唐軍的旗幟都被敵軍給奪走了,“毒草殺漢馬,張兵奪雲旗。”】

唐,元和年間。

韓愈是被貶過許多地方的,許多條件艱苦的地方他也去過。

西南地區確實潮氣重,一開始去的時候會不適應。

但是這一點在行軍打仗前就該明白。

他搖了搖頭。

這顯然不是士兵們的問題。

下命令的人有問題,這仗是怎麽也打不贏的。

【那樣的戰爭,無法避免的就是死人,“至今西洱河,流血擁僵屍。”直到此時此刻,洱海邊上,還有血跡與屍體,“將無七擒略,魯女惜園葵。”唐軍將領沒有諸葛亮七擒孟獲那樣的謀略,百姓們也只能像那魯女一般為國擔憂。】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突然被誇讚,眾人都吃驚地看了諸葛亮一眼。

雖然諸葛亮的才能他們沒有人不認同,但是幕中女子此前顯然不是站在他們這邊的。

不過這七擒孟獲又是什麽呢?

聽起來便特別厲害的樣子。

【這裏有兩個典故,第一個就是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故事,這個故事在《三國志》裏面是沒有記載的,當時在一些其他的史書裏記載了這一時間,不過真正讓他出圈的還是《三國演義》。】

聽到《三國演義》,一行人都變了臉。

先時女子就是說到此處時開始貶低他們的,雖然也算不得貶低,只是覺得這書將他們寫得太好。

可是聽到別人的耳朵裏就不一定是這麽一回事了。

所以這又是要說什麽呢?

【相傳諸葛亮南征時,為了平定戰亂,對南中蠻族發起了進攻,孟獲就是其中的將領之一。諸葛亮擒住了他七次,有六次都將他好生地放了回去,直到第七次孟獲才徹底被收服,從此加入了蜀漢的隊伍。】

【在李白的這個年代,並沒有《三國演義》,所以諸葛亮的才能應該是許多文人們都認可的,也並非都是受了《三國演義》的影響。】

眾人有些驚訝。

他們這時才反應過來,原來女子還真是再說諸葛亮的好啊。

不過更令他們驚訝的是諸葛亮南征。

女子所說的平定戰亂,平定的是什麽戰亂?

然而女子卻沒有接著往下說。

【而第二個典故出自《烈女傳》,說是在魯國有一漆氏女年長未嫁,有天她突然抱著肚子痛哭。鄰居就問她為什麽哭,難道是想嫁人了嗎?漆氏女說才不是呢,她是在為國事而擔憂。鄰居就嘲笑他。說國家大事,那時君臣所有擔心的,你在這兒擔心什麽?漆氏女又說,若是楚國有了災難,出國上上下下都會遭殃,像我們這樣的人難道能幸免嗎?】

曹操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女子幾次提到過的孔融。

這不就是他說的覆巢之下無完卵嗎?

這個道理誰都懂。

若真想做大事,就得將身邊的人都凝聚起來。

所以他才說劉備那幾人是最陰險的,他們老早就在想辦法籠絡老百姓了。

而他自己,也要這麽做嗎?

罷了,看看子桓是怎麽想的吧。

【這個故事主要就是讚揚漆氏女的憂國憂民,其中有“馬佚馳走,踐吾葵,使我終歲不食葵。”這樣的句子,李白借這個故事就是為了表現普通大眾對於戰爭來臨時的無可奈何。而他得知南詔兵敗之後,也成了那無可奈何的其中一員。】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眾人又何嘗不是呢?

他們能有什麽辦法?

他們人微言輕,難道還能阻止戰爭的發生嗎?

除了聖人,沒有人有這個權利。

【但除了邊境的戰爭,唐朝並不是平安無事的,“鹹陽天下樞,累歲人不足。”長安作為國都,百姓們的糧食尚且不充足,“雖有數鬥玉,不如一盤粟。”即便他們身上有很多的銀兩,如今卻不如一盤粟珍貴。我們在說杜甫的時候說過那幾年。時常發生水患再加上貪官汙吏橫行,所以導致了那樣的情況發生。】

也沒有人敢相信如今的盛世大唐會變成詩句中的樣子。

即便已經看了許多這樣的詩句。

李白的,杜甫的,他們的詩句都在說著過不了幾年,大唐就要衰了。

從前不知還好。他們即便隱約感覺也就能夠繼續歡聲笑語。

可如今事實就擺在他們面前,他們避無可避。

怎麽辦呢?

他們能為之做些什麽呢?

【“賴得契宰衡……以此不安席,蹉跎身世違。”這幾句老生常談。表達他對自己離開朝廷,蹉跎漫游的不滿,他走到今天,其中肯定有許許多多的原因,即便遭遇過不公、遭遇過黑暗,李白最終仍舊沒有放棄。“終當滅衛謗,不受魯人譏。”】

【他終究消除他人的誹謗,不再受他人的譏笑,意思就是他一定能夠實現理想,達到自己的目的!】

此前,李白對此深信不疑。

可此時他卻開始猶豫了。

他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那令人悲傷的未來被赤裸裸擺在眾人面前。

他不願承認卻不得不承認。

日後的他,確實一事無成。

除了在詩方面。

李白微微松了一口氣。

他還有詩。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