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關燈
小
中
大
杜甫
杜甫沒想到會有這樣的事情。
他的小兒子竟會被餓死……
雖說他和楊氏還未有子嗣,可是聽到這樣的事情還是會讓他覺得心痛。
如今家中雖算不得富裕,但到底是衣食無憂,如何會發生那樣的事情?
他沈默一陣,恍恍惚惚地朝著自己家中走去。
【曹霸有個徒弟叫韓幹,但是杜甫覺得他畫得不如曹霸,他說:“幹惟畫肉不畫骨,忍使驊騮氣雕喪。”從這也能看得出來,杜甫他不在意馬是不是肥碩,但他很在意其精氣神。】
【他還曾經專門寫過一篇《瘦馬行》,“東郊瘦馬使我傷,骨骼硉兀如堵墻。”】
【不管是前後中期都是寫的瘦馬,能夠看出杜甫對瘦馬是情有獨鐘的,但是從他評價韓幹的畫看得出來,他在意的這個骨,更多的是馬的生氣,而不是虛有其表就行。】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李世民最是喜歡馬的,尤其是突厥馬。
畢竟沒有馬就沒有他的今天,他們李唐江山就是從馬背上打下來的。
馬不管肥瘦,能跟著戰鬥就是好馬!
虛有其表當然不行!
最好是壯碩而善戰。
【在齊趙之游中,杜甫還寫了一首著名的《望岳》,他一共有三首望岳,分別描寫了泰山、華山和衡山,每一首感情的表達都有所不同。】
【寫這一首詩時可以說是杜甫最恣意暢快的一段時間,這時候他已經不是一個小孩子,他見識過繁盛的開元盛世,游歷過山川湖海、名勝古跡,也經歷過科舉考試的失敗,但這時他並沒有對整個社會失望,對於科舉的失敗他可能只是當成自己人生中的一個小小的挫折,想要達成所願還有很多條路,所以他始終堅信自己“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眾人恍然大悟,原來他的這句詩是在這樣的場景下寫出來的啊!
“好一個‘會當淩絕頂’!”
李世民很欣賞這個叫杜甫的後生,只可惜他們並非一代,否則他定將重用此子。
他本想將此子也寫進遺囑,可又覺得如此太過兒戲。
褚遂良他們應當也會把這事情記錄下來,史書有記載,再加上口耳相傳,想必也能讓後世子孫知曉。
只是……
李世民陷入沈思,萬一得了此等天機,日後那姓杜的都叫杜甫了,這可如何是好?
所以這事情得壓下來,不允許一直談論,也不允許他們取諸如李白、杜甫之名?
不妥。
似無解乎?
【這首詩除了表達了杜甫年輕時的雄心壯志,其中描寫景物的詩句也是十分精彩的。】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看到泰山之景,作者拋出問題,這泰山之景到底如何呢?走出齊魯之地,泰山之景依舊擡眸可見。】
【這一句描寫很妙啊,我們都知道泰山巍峨雄壯,在描寫時頂多多用幾個形容詞將它描述出來,或者幹脆給一句無法描述,而杜甫以齊魯大地做背景,一下就見泰山之磅礴給描寫了出來。】
【明代莫如忠在《登東郡望岳樓》說道:“齊魯到今青未了,題詩誰繼杜陵人?”】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兩年前李白剛去過泰山,他也寫了幾首詩,自覺精妙。
可這時看了杜二甫的這詩句確實也覺得不錯。
雖與他風格不盡相同,但已經很好地將泰山之雄展現於世了。
乃妙句也。
只是這“題詩誰繼杜陵人”之句似乎過於誇大了。
豈不聞後生可畏之理?
【能寫出這樣氣勢的詩句與杜甫傲然的性格分不開,正如李白的那些氣勢磅礴的詩句亦是如此,對於他們這樣的性格可能喜歡的人很喜歡,不喜歡的人就很不喜歡。】
【不過他們的傲然並非只是對於自己得一種自傲,是對一切的狂傲。】
【比如杜甫描寫這泰山之景,再比如他在《春日憶李白》裏寫李白“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說李白詩歌無敵,思維不群。所以我們在說到李白、杜甫狂傲的時候,我們不要以為這個狂傲就是他們看不起其他人的那種只有貶義的狂傲。】
【這其實就是思維的不同,我們看到的是游魚飛鳥,而莊子看到的就是鯤鵬,這不也是一種狂嗎?】
李白詫異,不曾想杜甫對自己的評價如此高。
他名聲已顯,遇到過許多文人在他面前低頭哈腰,尊敬討好,可與杜甫相處時並沒有那樣的感受。
所以兩人相處起來也還算舒適。
聽女子說到莊子,李白又有些激動起來。
凡人之游,游於困塘,莊子之游,游於天地。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杜甫描寫泰山之景並不是從細節上來描繪的,而是仿佛將完整的泰山呈現在我們的面前,“鐘”是聚集的意思,將一切神奇秀美都聚集在了一起,而後一句也輔助了前兩句體現泰山的雄偉,而這整個兩句,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表現了出來。】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看著山間雲霧心情激蕩,美景就在眼前舍不得挪開視線,鳥兒都已經歸巢了,作者還睜大了眼睛欣賞著美景,仿佛眼睛都要炸裂了一樣。】
【這一句比較誇張,但是也很有代入感。】
東晉。
謝靈運已經許久沒有見過如此豪情萬丈的詩句了。
同是寫山景,他自己確實極少從這樣的角度去描寫。
不過他更在意的還不是這個問題,不同角度只因人心不同。
但上次看了陶淵明的詩句之後,謝靈運隱約覺得自己的詩句寫得太佶屈聱牙。
詩文不該只是士大夫之專屬。
要想更多人懂其意,或可註意一些。
【在描寫了他心目中的山景之後,他才發出感嘆,“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他有沒有登上泰山之巔我們不知道,但這裏表達的情緒顯然不只是單純地想要登上山頂,而是一種俯視一切的雄心壯志。】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唐玄宗挑眉,俯視一切,他倒是敢?
不過這個杜甫是真有點才情,寫的詩也不錯。
讓他一下就想到了最開始巨幕中呈現的那些山川景象,那不就是“一覽眾山小”了。
若不是得道成仙或是長了翅膀如何能做到那樣?
“去,傳餘懃進宮。”
餘懃是工部尚書,雖已年邁,但他確確實實做了不少事情,想來閱歷豐富,說不定知道此為何理。
【另外兩首《望岳》我們等講到那個歷史背景再說,我們所熟知的社會上的一切都是在一定歷史背景下產生的,結合起來看會更合適。】
【這個時候杜甫充滿了雄心鬥志,不出意外地話他在不久的將來就可以通過科舉或者其他什麽方式做官為國效力。】
所以是發生了什麽意外?
戰爭要來了嗎?
許多唐朝以前的那些身處戰亂中的人開始幻想這盛世被摧毀的樣子,他們希望那一天永遠不會到來,可是又希望那一天可以早點到來,可以早點結束那場看起來就十分災難的戰爭。
然而女子並非說的這事情。
【公元741年,開元二十九年,發生了兩件影響杜甫的大事。】
【二十九歲的杜甫終於成親了,妻子楊氏是弘農縣司農少卿楊怡的女兒,比杜甫小十歲,在當時那個年代杜甫算得上是晚婚了。】
【那時,司農少卿是個不錯的官,但是縣一級的官要說很大應該也沒有,所以楊氏家裏條件可能還算不錯,但不能說很好。兩夫妻感情一直不錯,至於為什麽後來杜甫還越過越窮困,並沒有獲得老丈人家的幫助這個史書上並沒有說。不過我們可以猜測,杜甫他自己是有很多的親戚的,那麽多親戚都沒能幫到他,老丈人家沒幫他或者是沒幫上他那都是很正常的。】
【戰爭是可怕的,三月認為大約杜甫窮困潦倒的那個時期,大家都自身難保,像他那般才是常態,像李白、王維、王昌齡等一眾盛唐詩人在那段時間過得也並不怎麽樣。】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原來如此。
果然還是因為戰爭。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整個唐朝都面臨危機,他們如何能夠茍全於世?
連他們都這般艱難,那些還活在開元、天寶盛世下的人們也終於有了點危機之感。
不能有戰爭,決不能有戰爭!
【還有一件事情是杜甫的父親杜閑在這一年去世了,杜甫自小喪母,家中有一個繼母,我們也不用去猜測什麽豪門恩怨,至少在杜甫的詩歌作品中並沒有提到過這位繼母,所以關系應該不算太好。】
【禍不單行,第二年杜甫一向敬重的姑母也去世。】
【兩位至親之人的去世肯定還是給了杜甫很大的打擊,加上守孝諸事宜,直到公元744年天寶三載,杜甫才開始了他的第三次漫游。】
【而這一次漫游終於讓唐朝最偉大的兩位詩人碰面了。值得註意的是,關於這幾年發生的事情的具體時間是有爭議的,不過在我看來,相對於兩人的碰面來說,這點爭議根本算不了什麽,所以在這裏我就不做考據了。】
李白深知女子說的是自己。
他就不明白了,自己的才能後世之人都看得明明白白,為何聖上不懂?
沒能重用他,那一定是聖上的損失,是大唐的損失!
【天寶三載四月,那時候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關於原因也是有爭議的,不管是因為得罪了權貴,還是其他的什麽原因,總之李白的“奮其智能,願為輔弼。”的拜相理想是沒有實現的,所以這時的李白應該挺失意。】
提到這話李白想起了曾經的自己,那時候他年輕氣盛才二十多歲。
夢想便是能功成名就而後退隱江湖。
當初被聖上召見時,他原以為自己的理想就要實現了。
結果呢?
李白搖了搖頭,提著酒壺繼續往前去了。
【兩人同游梁宋,秋天時還遇見了高適。這個時候的高適跟杜甫的情況差不了多少,考試落第,而後漫游。】
【三個大齡失業男中年就這麽相遇了,都是愛酒之人,少不得一起喝喝酒,聊聊天。】
大齡失業男中年?
高適無言,這稱呼怎麽那麽怪?
這麽說起來,他越發覺得和李白、杜甫二人的碰面是他不可多得的經歷。
如今他二人名聲更盛,而自己也因為他們屢被提及,這或許對自己來說很有幫助。
其實不用猜,最近與他接觸的人比之之前對他的態度就好了許多。
高適並不覺得自己沾了旁人的光,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凡事自己問心無愧便好,這時得了他二人的好,之後若自己成事,自然不會忘了他二人的恩。
【後來,杜甫在回憶當時的場景時寫過一首詩《昔游》,由此看,我們的杜甫還是一個很懷舊的人,很多關於他年輕時候的經歷我們都是從他日後的回憶當中了解到的。】
【“昔者與高李,晚登單父臺。”三人一同在傍晚登上單父臺,“寒蕪際碣石,萬裏風雲來。”碣石山邊一片荒蕪,他們一起賞風雲,一起觀山景。】
【在看景的同時,他們還談到了唐玄宗好大喜功的事情。“是時倉廩實,洞達寰區開。……吳門轉粟帛,泛海陵蓬萊。”】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李世民眉頭緊緊鎖著。
他在想,如果是自己的話,在那樣的情況下會如何行事。
想要平定邊疆想要擴大疆土,在他看來並沒有什麽錯,尤其是在那樣的盛世之下。
國庫有銀兩,這樣的事情有何理由不做?
然,這李隆基本事不足,估計是戰略不對,加之後期昏聵所以弄巧成拙,若叫他去,這“滅胡”不是輕而易舉?
只可惜如今大唐方興,還不能如此勞民傷財。
【說到好大喜功,很多帝王都有這樣的毛病,國家稍微有點錢了就想著實現更大的抱負,但是有時是為了面子、名聲,很多時候打仗就會增加賦稅徭役,從而變成“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局面。】
【但這事情也不能很簡單地去評價,並不是所有的戰爭都要怪在統治者的身上。】
【像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唐太宗李世民,這三位都是稱得上千古一帝的帝王。】
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千古一帝,此女又一次提到了這個詞。
看來後世對自己的評價並不算太低。
但是這次顯然又是要說他的不是。
公元前113年,漢元鼎四年。
千古一帝。
先時說到這稱呼時,劉徹還覺得有些霸氣,沒曾想自己在後世眼中也是這樣的人物。
不過他只略一想就想通了,自己如今這大漢如此昌盛,也擔得起。
但他有點想知道那唐太宗李世民的功績,能擁有那樣的大唐,不是一般人可以的吧?
說不定清楚之後自己也能效其一二,從而超越他。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李世民的目光也被那四個字給吸引了,甚至忽略了“唐太宗”的稱呼,如此說來,自己還是要勝過李隆基的。
他很清楚,李隆基的開元盛世絕不可能是他一個人就能做到的,他的前面定還有其他李唐帝王的努力。
只是那李旦、李治都不知是誰,按時間推算,若是能知道他們的父親是誰應當就知道該著重培養誰了。
這對於他而言是好事,可對於他想培養的人來看卻是個挑戰。
被寄予厚望的太子不是那麽好當的。
為了防止女子說到時他沒什麽準備,心中已經開始盤算該如何嚴格要求下一代帝王了。
即便他自己還未登基。
【但這三人都是好戰之人,秦始皇因為好戰而統一了全國,漢武帝因為好戰使得漢朝疆土比開國初期擴大了整整一倍,而唐太宗因為好戰奠定了唐朝後來繁榮百年的基礎。】
【然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三位在當政後期都在不同程度上因為好戰而使得百姓叫苦,若是他們長生不死,這戰爭可能就會一直持續下去,直到被徹底打敗,或者統一世界。】
統一世界。
這個詞語悄然在所有統治者的心裏開了花。
沒有哪個帝王不想統一世界,他們也並非沒有想過,只是覺得距離這一天的到來還很久遠。
所以未曾真正思量。
也不知為何,聽到女子此言,他們又覺得仿佛這事情是有可能發生的。
然而下一刻,女子便給他們潑了一頭涼水。
【長生不死是不存在的,所以以他們的年歲不可能成為在當世實現統一世界的目標,他們只要做到了面對侵略有精銳的士兵打回去,在晚年時做到不被權力迷花了眼,保持自己的初心就已經很好了。】
初心?
他們的初心是什麽?
是國富民強嗎?還是其他的什麽?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隆基的心緩緩往下一點一點墜落。
他是被權力迷花了眼嗎?
如今,各戎府捷報頻頻報到朝廷,既是打了勝仗,難道付出點財力使國更強有何不妥?
【扯得有點遠了,這三位帝王好戰但也善戰,雖然後期做得不是很好,但都比唐玄宗好。】
【杜甫在另一首同類型的詩《遣懷》當中有這樣的描寫,“先帝正好武……獻捷不雲輸……”】
看到此詩句,還未待女子說話,李隆基的心已是涼了半截。
“獻捷不雲輸?”
竟敢謊報軍功,這些人怎麽敢的,誰給他們的膽子!
【這裏的先帝就是指的李隆基,是說他好戰的意思。】
【那個時候四海升平,至少在表面上來看,唐朝還很繁榮,“猛將收西域,長戟破林胡。”英勇的戰士們收覆了西域,張守璉、安祿山等人戰勝了契丹,“百萬攻一城,獻捷不雲輸。”他們用百萬士兵打一座城,只報捷報而不說敗績,“組練棄如泥,尺土負百夫。”把士兵看成泥土,為了得到一點點的地盤甚至不惜犧牲許多士兵的性命,“拓境功未已,元和辭大爐。”開拓邊疆沒有成功卻引得天下大亂。】
【當時唐玄宗設立十大節度使,就是為了開疆擴土,可能是因為前期運用人才的成功讓李隆基飄了,也有可能是朝中奸臣欺上瞞下,總之唐玄宗就是很相信這些人,導致了後來的外重內輕,就是說地方擁兵自重,而他自己身邊的禁軍只剩下了十二萬。】
【這也是導致安史之亂的原因。】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李世民又嫌棄了。
這兵權自然要握在自己的手中,怎麽能給地方呢?
那不是等著人反?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隆基當然也知道這事情的風險。
但是正如女子所言面對侵擾,他自然是要打回去的。
自從太宗之後,邊疆幾乎沒有安寧過,更重要的是這些胡人都是些流氓,時常燒殺劫掠後就跑。
他想開疆擴土自然也並不都是為了自己的功績,也想以此永絕後患。
至於兵權交到節度使的手中,還不是為了減輕財政負擔。
他難道不知道坐吃山空的道理?現雖國庫充盈,但也不能白白養如此多的士兵。
本來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可誰能想到這些人膽子竟這麽大,居然敢欺上瞞下謊報軍情呢?
李隆基忽地想起之前女子講荔枝時說的謊報軍情之事,原來如此。
【杜甫三人在這個地方聊沒聊這些事情不知道,畢竟這是他的回憶之詩,但是即便聊了,可能當時也沒有那麽地深刻。】
【這個時候杜甫不太應該知道謊報軍情的事情,如果他們都知道了,這幾位寫幾首詩,那可能當時早就傳開了,但或許是聽到些風聲,不過根本不知可不可信,所以隨意聊了聊。】
【因為杜甫在這個時候對於唐王朝還並沒有完全的失望,在公元747年,天寶六載,唐玄宗舉行制科考試,就是我們之前說過的只要有一技之長的人才都可以去,杜甫就去了。】
杜甫剛出了梁園不久。
他確實不知道謊報軍情之事。
但是節度使之事他們卻都是知道的,邊疆囤兵如此,遲早會出問題啊。
而且此女所言不假,聖上好戰,這亦是事實,邊疆戰事不斷,這也做不得假。
然,正如李十二白所言。
“乃知兵者是兇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①”
【說明他這時候還是很相信這個表面如日中天的大唐的。】
【不過在那之前,他還和李白有一次見面,這也是他們兩人的最後一次見面了。】
①乃知兵者是兇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戰城南》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杜甫沒想到會有這樣的事情。
他的小兒子竟會被餓死……
雖說他和楊氏還未有子嗣,可是聽到這樣的事情還是會讓他覺得心痛。
如今家中雖算不得富裕,但到底是衣食無憂,如何會發生那樣的事情?
他沈默一陣,恍恍惚惚地朝著自己家中走去。
【曹霸有個徒弟叫韓幹,但是杜甫覺得他畫得不如曹霸,他說:“幹惟畫肉不畫骨,忍使驊騮氣雕喪。”從這也能看得出來,杜甫他不在意馬是不是肥碩,但他很在意其精氣神。】
【他還曾經專門寫過一篇《瘦馬行》,“東郊瘦馬使我傷,骨骼硉兀如堵墻。”】
【不管是前後中期都是寫的瘦馬,能夠看出杜甫對瘦馬是情有獨鐘的,但是從他評價韓幹的畫看得出來,他在意的這個骨,更多的是馬的生氣,而不是虛有其表就行。】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李世民最是喜歡馬的,尤其是突厥馬。
畢竟沒有馬就沒有他的今天,他們李唐江山就是從馬背上打下來的。
馬不管肥瘦,能跟著戰鬥就是好馬!
虛有其表當然不行!
最好是壯碩而善戰。
【在齊趙之游中,杜甫還寫了一首著名的《望岳》,他一共有三首望岳,分別描寫了泰山、華山和衡山,每一首感情的表達都有所不同。】
【寫這一首詩時可以說是杜甫最恣意暢快的一段時間,這時候他已經不是一個小孩子,他見識過繁盛的開元盛世,游歷過山川湖海、名勝古跡,也經歷過科舉考試的失敗,但這時他並沒有對整個社會失望,對於科舉的失敗他可能只是當成自己人生中的一個小小的挫折,想要達成所願還有很多條路,所以他始終堅信自己“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眾人恍然大悟,原來他的這句詩是在這樣的場景下寫出來的啊!
“好一個‘會當淩絕頂’!”
李世民很欣賞這個叫杜甫的後生,只可惜他們並非一代,否則他定將重用此子。
他本想將此子也寫進遺囑,可又覺得如此太過兒戲。
褚遂良他們應當也會把這事情記錄下來,史書有記載,再加上口耳相傳,想必也能讓後世子孫知曉。
只是……
李世民陷入沈思,萬一得了此等天機,日後那姓杜的都叫杜甫了,這可如何是好?
所以這事情得壓下來,不允許一直談論,也不允許他們取諸如李白、杜甫之名?
不妥。
似無解乎?
【這首詩除了表達了杜甫年輕時的雄心壯志,其中描寫景物的詩句也是十分精彩的。】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看到泰山之景,作者拋出問題,這泰山之景到底如何呢?走出齊魯之地,泰山之景依舊擡眸可見。】
【這一句描寫很妙啊,我們都知道泰山巍峨雄壯,在描寫時頂多多用幾個形容詞將它描述出來,或者幹脆給一句無法描述,而杜甫以齊魯大地做背景,一下就見泰山之磅礴給描寫了出來。】
【明代莫如忠在《登東郡望岳樓》說道:“齊魯到今青未了,題詩誰繼杜陵人?”】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兩年前李白剛去過泰山,他也寫了幾首詩,自覺精妙。
可這時看了杜二甫的這詩句確實也覺得不錯。
雖與他風格不盡相同,但已經很好地將泰山之雄展現於世了。
乃妙句也。
只是這“題詩誰繼杜陵人”之句似乎過於誇大了。
豈不聞後生可畏之理?
【能寫出這樣氣勢的詩句與杜甫傲然的性格分不開,正如李白的那些氣勢磅礴的詩句亦是如此,對於他們這樣的性格可能喜歡的人很喜歡,不喜歡的人就很不喜歡。】
【不過他們的傲然並非只是對於自己得一種自傲,是對一切的狂傲。】
【比如杜甫描寫這泰山之景,再比如他在《春日憶李白》裏寫李白“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說李白詩歌無敵,思維不群。所以我們在說到李白、杜甫狂傲的時候,我們不要以為這個狂傲就是他們看不起其他人的那種只有貶義的狂傲。】
【這其實就是思維的不同,我們看到的是游魚飛鳥,而莊子看到的就是鯤鵬,這不也是一種狂嗎?】
李白詫異,不曾想杜甫對自己的評價如此高。
他名聲已顯,遇到過許多文人在他面前低頭哈腰,尊敬討好,可與杜甫相處時並沒有那樣的感受。
所以兩人相處起來也還算舒適。
聽女子說到莊子,李白又有些激動起來。
凡人之游,游於困塘,莊子之游,游於天地。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杜甫描寫泰山之景並不是從細節上來描繪的,而是仿佛將完整的泰山呈現在我們的面前,“鐘”是聚集的意思,將一切神奇秀美都聚集在了一起,而後一句也輔助了前兩句體現泰山的雄偉,而這整個兩句,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表現了出來。】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看著山間雲霧心情激蕩,美景就在眼前舍不得挪開視線,鳥兒都已經歸巢了,作者還睜大了眼睛欣賞著美景,仿佛眼睛都要炸裂了一樣。】
【這一句比較誇張,但是也很有代入感。】
東晉。
謝靈運已經許久沒有見過如此豪情萬丈的詩句了。
同是寫山景,他自己確實極少從這樣的角度去描寫。
不過他更在意的還不是這個問題,不同角度只因人心不同。
但上次看了陶淵明的詩句之後,謝靈運隱約覺得自己的詩句寫得太佶屈聱牙。
詩文不該只是士大夫之專屬。
要想更多人懂其意,或可註意一些。
【在描寫了他心目中的山景之後,他才發出感嘆,“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他有沒有登上泰山之巔我們不知道,但這裏表達的情緒顯然不只是單純地想要登上山頂,而是一種俯視一切的雄心壯志。】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唐玄宗挑眉,俯視一切,他倒是敢?
不過這個杜甫是真有點才情,寫的詩也不錯。
讓他一下就想到了最開始巨幕中呈現的那些山川景象,那不就是“一覽眾山小”了。
若不是得道成仙或是長了翅膀如何能做到那樣?
“去,傳餘懃進宮。”
餘懃是工部尚書,雖已年邁,但他確確實實做了不少事情,想來閱歷豐富,說不定知道此為何理。
【另外兩首《望岳》我們等講到那個歷史背景再說,我們所熟知的社會上的一切都是在一定歷史背景下產生的,結合起來看會更合適。】
【這個時候杜甫充滿了雄心鬥志,不出意外地話他在不久的將來就可以通過科舉或者其他什麽方式做官為國效力。】
所以是發生了什麽意外?
戰爭要來了嗎?
許多唐朝以前的那些身處戰亂中的人開始幻想這盛世被摧毀的樣子,他們希望那一天永遠不會到來,可是又希望那一天可以早點到來,可以早點結束那場看起來就十分災難的戰爭。
然而女子並非說的這事情。
【公元741年,開元二十九年,發生了兩件影響杜甫的大事。】
【二十九歲的杜甫終於成親了,妻子楊氏是弘農縣司農少卿楊怡的女兒,比杜甫小十歲,在當時那個年代杜甫算得上是晚婚了。】
【那時,司農少卿是個不錯的官,但是縣一級的官要說很大應該也沒有,所以楊氏家裏條件可能還算不錯,但不能說很好。兩夫妻感情一直不錯,至於為什麽後來杜甫還越過越窮困,並沒有獲得老丈人家的幫助這個史書上並沒有說。不過我們可以猜測,杜甫他自己是有很多的親戚的,那麽多親戚都沒能幫到他,老丈人家沒幫他或者是沒幫上他那都是很正常的。】
【戰爭是可怕的,三月認為大約杜甫窮困潦倒的那個時期,大家都自身難保,像他那般才是常態,像李白、王維、王昌齡等一眾盛唐詩人在那段時間過得也並不怎麽樣。】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原來如此。
果然還是因為戰爭。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整個唐朝都面臨危機,他們如何能夠茍全於世?
連他們都這般艱難,那些還活在開元、天寶盛世下的人們也終於有了點危機之感。
不能有戰爭,決不能有戰爭!
【還有一件事情是杜甫的父親杜閑在這一年去世了,杜甫自小喪母,家中有一個繼母,我們也不用去猜測什麽豪門恩怨,至少在杜甫的詩歌作品中並沒有提到過這位繼母,所以關系應該不算太好。】
【禍不單行,第二年杜甫一向敬重的姑母也去世。】
【兩位至親之人的去世肯定還是給了杜甫很大的打擊,加上守孝諸事宜,直到公元744年天寶三載,杜甫才開始了他的第三次漫游。】
【而這一次漫游終於讓唐朝最偉大的兩位詩人碰面了。值得註意的是,關於這幾年發生的事情的具體時間是有爭議的,不過在我看來,相對於兩人的碰面來說,這點爭議根本算不了什麽,所以在這裏我就不做考據了。】
李白深知女子說的是自己。
他就不明白了,自己的才能後世之人都看得明明白白,為何聖上不懂?
沒能重用他,那一定是聖上的損失,是大唐的損失!
【天寶三載四月,那時候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關於原因也是有爭議的,不管是因為得罪了權貴,還是其他的什麽原因,總之李白的“奮其智能,願為輔弼。”的拜相理想是沒有實現的,所以這時的李白應該挺失意。】
提到這話李白想起了曾經的自己,那時候他年輕氣盛才二十多歲。
夢想便是能功成名就而後退隱江湖。
當初被聖上召見時,他原以為自己的理想就要實現了。
結果呢?
李白搖了搖頭,提著酒壺繼續往前去了。
【兩人同游梁宋,秋天時還遇見了高適。這個時候的高適跟杜甫的情況差不了多少,考試落第,而後漫游。】
【三個大齡失業男中年就這麽相遇了,都是愛酒之人,少不得一起喝喝酒,聊聊天。】
大齡失業男中年?
高適無言,這稱呼怎麽那麽怪?
這麽說起來,他越發覺得和李白、杜甫二人的碰面是他不可多得的經歷。
如今他二人名聲更盛,而自己也因為他們屢被提及,這或許對自己來說很有幫助。
其實不用猜,最近與他接觸的人比之之前對他的態度就好了許多。
高適並不覺得自己沾了旁人的光,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凡事自己問心無愧便好,這時得了他二人的好,之後若自己成事,自然不會忘了他二人的恩。
【後來,杜甫在回憶當時的場景時寫過一首詩《昔游》,由此看,我們的杜甫還是一個很懷舊的人,很多關於他年輕時候的經歷我們都是從他日後的回憶當中了解到的。】
【“昔者與高李,晚登單父臺。”三人一同在傍晚登上單父臺,“寒蕪際碣石,萬裏風雲來。”碣石山邊一片荒蕪,他們一起賞風雲,一起觀山景。】
【在看景的同時,他們還談到了唐玄宗好大喜功的事情。“是時倉廩實,洞達寰區開。……吳門轉粟帛,泛海陵蓬萊。”】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李世民眉頭緊緊鎖著。
他在想,如果是自己的話,在那樣的情況下會如何行事。
想要平定邊疆想要擴大疆土,在他看來並沒有什麽錯,尤其是在那樣的盛世之下。
國庫有銀兩,這樣的事情有何理由不做?
然,這李隆基本事不足,估計是戰略不對,加之後期昏聵所以弄巧成拙,若叫他去,這“滅胡”不是輕而易舉?
只可惜如今大唐方興,還不能如此勞民傷財。
【說到好大喜功,很多帝王都有這樣的毛病,國家稍微有點錢了就想著實現更大的抱負,但是有時是為了面子、名聲,很多時候打仗就會增加賦稅徭役,從而變成“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局面。】
【但這事情也不能很簡單地去評價,並不是所有的戰爭都要怪在統治者的身上。】
【像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唐太宗李世民,這三位都是稱得上千古一帝的帝王。】
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千古一帝,此女又一次提到了這個詞。
看來後世對自己的評價並不算太低。
但是這次顯然又是要說他的不是。
公元前113年,漢元鼎四年。
千古一帝。
先時說到這稱呼時,劉徹還覺得有些霸氣,沒曾想自己在後世眼中也是這樣的人物。
不過他只略一想就想通了,自己如今這大漢如此昌盛,也擔得起。
但他有點想知道那唐太宗李世民的功績,能擁有那樣的大唐,不是一般人可以的吧?
說不定清楚之後自己也能效其一二,從而超越他。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李世民的目光也被那四個字給吸引了,甚至忽略了“唐太宗”的稱呼,如此說來,自己還是要勝過李隆基的。
他很清楚,李隆基的開元盛世絕不可能是他一個人就能做到的,他的前面定還有其他李唐帝王的努力。
只是那李旦、李治都不知是誰,按時間推算,若是能知道他們的父親是誰應當就知道該著重培養誰了。
這對於他而言是好事,可對於他想培養的人來看卻是個挑戰。
被寄予厚望的太子不是那麽好當的。
為了防止女子說到時他沒什麽準備,心中已經開始盤算該如何嚴格要求下一代帝王了。
即便他自己還未登基。
【但這三人都是好戰之人,秦始皇因為好戰而統一了全國,漢武帝因為好戰使得漢朝疆土比開國初期擴大了整整一倍,而唐太宗因為好戰奠定了唐朝後來繁榮百年的基礎。】
【然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三位在當政後期都在不同程度上因為好戰而使得百姓叫苦,若是他們長生不死,這戰爭可能就會一直持續下去,直到被徹底打敗,或者統一世界。】
統一世界。
這個詞語悄然在所有統治者的心裏開了花。
沒有哪個帝王不想統一世界,他們也並非沒有想過,只是覺得距離這一天的到來還很久遠。
所以未曾真正思量。
也不知為何,聽到女子此言,他們又覺得仿佛這事情是有可能發生的。
然而下一刻,女子便給他們潑了一頭涼水。
【長生不死是不存在的,所以以他們的年歲不可能成為在當世實現統一世界的目標,他們只要做到了面對侵略有精銳的士兵打回去,在晚年時做到不被權力迷花了眼,保持自己的初心就已經很好了。】
初心?
他們的初心是什麽?
是國富民強嗎?還是其他的什麽?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隆基的心緩緩往下一點一點墜落。
他是被權力迷花了眼嗎?
如今,各戎府捷報頻頻報到朝廷,既是打了勝仗,難道付出點財力使國更強有何不妥?
【扯得有點遠了,這三位帝王好戰但也善戰,雖然後期做得不是很好,但都比唐玄宗好。】
【杜甫在另一首同類型的詩《遣懷》當中有這樣的描寫,“先帝正好武……獻捷不雲輸……”】
看到此詩句,還未待女子說話,李隆基的心已是涼了半截。
“獻捷不雲輸?”
竟敢謊報軍功,這些人怎麽敢的,誰給他們的膽子!
【這裏的先帝就是指的李隆基,是說他好戰的意思。】
【那個時候四海升平,至少在表面上來看,唐朝還很繁榮,“猛將收西域,長戟破林胡。”英勇的戰士們收覆了西域,張守璉、安祿山等人戰勝了契丹,“百萬攻一城,獻捷不雲輸。”他們用百萬士兵打一座城,只報捷報而不說敗績,“組練棄如泥,尺土負百夫。”把士兵看成泥土,為了得到一點點的地盤甚至不惜犧牲許多士兵的性命,“拓境功未已,元和辭大爐。”開拓邊疆沒有成功卻引得天下大亂。】
【當時唐玄宗設立十大節度使,就是為了開疆擴土,可能是因為前期運用人才的成功讓李隆基飄了,也有可能是朝中奸臣欺上瞞下,總之唐玄宗就是很相信這些人,導致了後來的外重內輕,就是說地方擁兵自重,而他自己身邊的禁軍只剩下了十二萬。】
【這也是導致安史之亂的原因。】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李世民又嫌棄了。
這兵權自然要握在自己的手中,怎麽能給地方呢?
那不是等著人反?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隆基當然也知道這事情的風險。
但是正如女子所言面對侵擾,他自然是要打回去的。
自從太宗之後,邊疆幾乎沒有安寧過,更重要的是這些胡人都是些流氓,時常燒殺劫掠後就跑。
他想開疆擴土自然也並不都是為了自己的功績,也想以此永絕後患。
至於兵權交到節度使的手中,還不是為了減輕財政負擔。
他難道不知道坐吃山空的道理?現雖國庫充盈,但也不能白白養如此多的士兵。
本來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可誰能想到這些人膽子竟這麽大,居然敢欺上瞞下謊報軍情呢?
李隆基忽地想起之前女子講荔枝時說的謊報軍情之事,原來如此。
【杜甫三人在這個地方聊沒聊這些事情不知道,畢竟這是他的回憶之詩,但是即便聊了,可能當時也沒有那麽地深刻。】
【這個時候杜甫不太應該知道謊報軍情的事情,如果他們都知道了,這幾位寫幾首詩,那可能當時早就傳開了,但或許是聽到些風聲,不過根本不知可不可信,所以隨意聊了聊。】
【因為杜甫在這個時候對於唐王朝還並沒有完全的失望,在公元747年,天寶六載,唐玄宗舉行制科考試,就是我們之前說過的只要有一技之長的人才都可以去,杜甫就去了。】
杜甫剛出了梁園不久。
他確實不知道謊報軍情之事。
但是節度使之事他們卻都是知道的,邊疆囤兵如此,遲早會出問題啊。
而且此女所言不假,聖上好戰,這亦是事實,邊疆戰事不斷,這也做不得假。
然,正如李十二白所言。
“乃知兵者是兇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①”
【說明他這時候還是很相信這個表面如日中天的大唐的。】
【不過在那之前,他還和李白有一次見面,這也是他們兩人的最後一次見面了。】
①乃知兵者是兇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戰城南》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