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小修)
關燈
小
中
大
蘇軾(小修)
【一個不喜歡寫文作詩的官員不是一個好的美食博主。】
公元1042年,慶歷二年。
“此乃何意?”
兩次巨幕出現後,趙禎這次做了充分的準備。
因為他發現此女雖每次著重講一人,但只要與之相關,各朝各代的事情她都會提及。
這可能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不過更重要的還是能給予他們警示,尤其是這次還是講他們宋人。
之前的預告說此子景祐三年出生,那不就是六年前嗎?
此中又一次提到了王安石,這次應當會詳說了。
總之趙禎有預感,此次巨幕女子的出現對於他大宋而言,當是大機緣也。
於是他尋了朝臣一同觀巨幕,且讓眾人提筆記錄女子一言一行,以供日後探索其中門道。
只是她這句話為何如此奇怪?
每個字他都認識,可組合在一起卻完全不懂。
再一看眾大臣,個個也都面露疑惑。
有人分析道:“此句之意……蘇軾喜寫文作詩、且會做官、還喜好美食。”
當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聽一席話。
眾人即便不聽女子此言,看了上次的預告也能看出來了。
可重點是這三者之間的關聯……
大抵是後世用語有所不同吧,眾人只能這樣想。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出生於今四川眉山,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和美食家。】
【他是初唐名臣蘇味道之後,蘇味道和杜甫的祖父杜審言還有李喬、崔融一起被稱為“文章四友”,這麽一說,這兩位大文學家還有點淵源。】
公元697年,武則天神功元年。
武則天終於聽到了重點。
蘇味道如今是天官侍郎,杜審言如果她沒記錯的話……有點印象。
未曾想到這杜審言不顯山不露水,教育後代倒是頗有心得。
“如今這二人的後輩中可有才情出眾者?”
然而她都不了解,她身邊侍者如何了解?只好讓人去將四人請來說話。
【蘇軾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一起被稱作“三蘇”,同屬於“唐宋八大家”中的成員。】
公元1042年,慶歷二年。
曾鞏正與同窗談及務實對國之發展的重要性,誰知巨幕就又來了。
上次他跟王安石聚過之後,自己便在心中猜測了一下這“唐宋八大家”的人選。
在他看來自己的老師歐陽修是一定有一席的,再加上王安石,現如今又有了這三蘇,八已去了五,位置不多了。
宋朝重文,許多文人士大夫也都對這“唐宋八大家”感興趣,都想知道這剩餘的三人有沒有自己。
可女子卻不提了。
【在公元1056年,也就是嘉祐元年,蘇洵帶著二十歲的蘇軾和蘇轍一起趕赴汴京參加科舉考試。】
【蘇軾寫了一篇策論文,策論的題目是《刑賞忠厚之至論》,他的文章文辭簡練又文理通暢,得到了許多考官的賞識,但是那個時候考官改卷,都是糊名制,也就是說跟咱們現在考試一樣,改卷的老師看不到文章到底是誰寫的。】
【那一年的主考官正是歐陽修,當時歐陽修等人正在對詩文進行改革,反對辭藻華麗、內容空泛的西昆體一類的文風。在批改試卷的時候,歐陽修看到蘇軾的試卷,一看洗盡鉛華,不正是自己看好的風格嗎?他越看越覺得特別像自己看重的弟子曾鞏的文章。】
【於是,為了避嫌,歐陽修把這本來該得第一的試卷給改成了第二。】
朝堂上,歐陽修輕咳兩聲以掩飾自己的尷尬。
“看來凡事當務實,不能想當然耳。”
眾人無不讚同,看歐陽修犯錯的同時,也給自己上了一課。
而另一邊國子監內的曾鞏更是臊得面紅耳赤。
自己非但沒留下什麽好名聲不說,還讓他人白白丟了首名。
根據這幾次的巨幕,眾人已經明白了後世紀年的方式與他們不同。
如今是公元一零四二年,那一零五六年就是十四年以後。
思及此處,曾鞏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十四年後他竟還在參加科舉。
難道他此生仕途無望了?
當真有愧老師之恩也!
【對於此事,歷史上還是有爭議的,這只是楊萬裏在《誠齋詩話》中所提到的一種說法。】
【還有一種說法是說,當時蘇軾在文中提到了一個典故,說在夏堯之時,有個叫臯陶的人掌管刑法。他要處死一個人,說了三次,堯卻三次寬恕。所以天下人都害怕臯陶嚴厲執法,而樂見堯溫和執法。以此來突出量刑不易的觀點。】
【但是歐陽修並不知道這個典故是從哪兒來的,到處詢問也沒得到答案。】
歐陽修疑惑地看了看眾人。
“諸位大人可知?”
見眾人都疑惑他就放下心來,當並非自己見識太淺,不過此子典故到底來自何處?
如此才俊,總不能是胡編亂造吧?
【在放榜的時候,當時的副考官梅堯臣就問他了,“誒,你這典故哪兒來的啊?”】
【蘇軾就跟他解釋。】
【家人們應該還記得咱們上個視頻中提到的曹丕娶了甄氏,然後孔融諷刺曹操從而得罪曹操的事吧?】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曹操忙得焦頭爛額,原以為巨幕再來,他可以看看他人熱鬧,誰知這才剛開始就又說到自己身上來了。
說到孔融,怕是沒自己什麽好事。
曹操嘆息一聲,如今想讓這巨幕消失簡直天方夜譚,想要不受其影響,還是必須先將天下掌握在手中。
【我們都知道商周時期武王伐紂的故事,妲己是紂王的寵妃,紂王死後,周武王殺了妲己。】
【根據《後漢書》記載,孔融給曹操的信中說武王伐紂然後把妲己送給了自己的弟弟周文王,曹操他也是知道歷史的呀,他就想啊,這跟自己知道的怎麽不一樣呢?難不成有什麽歷史新發現了嗎?】
【一問之下,孔融才說:“以今度之,想當然耳。”】
女子說完沒忍住笑了笑。
【就有點氣人吧,可能我是曹操我也得氣。】
【當時蘇軾就用這句話回應了梅堯臣。】
“妙啊!”歐陽修忍不住稱讚。
此子當真有趣!
歐陽修心中對這蘇軾倒是產生了不小的興趣,只可惜這孩子如今才五歲。
若能讓他拜在自己門下親自教導,或許能避免這悲情命運。
想到此處,歐陽修心中已有了些打算。
【自此,蘇軾因為有了歐陽修等人的賞識,沒多久就在汴京出了名,可是正當他要大展身手的時候母親去世,兄弟兩個和父親一起回鄉奔喪,那個時候有丁憂制度,不管是誰,只要家中直系長輩去世都不能做官,得回家守孝三年。】
【三年過後,三人重返汴京,蘇軾終於做了官,可是還沒等他闖出一番大事業,幾年後,也就是公元1066年,宋英宗治平三年,蘇洵去世,兄弟倆又回鄉待了三年。】
趙禎楞了楞,英宗難道是自己的廟號?
聽起來倒是不錯。
【宋英宗趙曙只做了四年的皇帝就病逝了,所以等蘇軾兄弟再回朝時已經是宋神宗熙寧二年,也就是1069年,這個時候的蘇軾已經32歲,他已經不再年輕了。】
等等!
趙禎傻眼,宋英宗趙曙?宋神宗?
那自己呢?
大宋年號歷來有沿用的情況,他根本算不出來自己是什麽時候離世的。
但也能算出一個範圍。
一零六六年至一零六九年之間趙曙離世,趙曙只做了四年的皇帝,那他趙禎就應該是在一零六二年至一零六五年之間駕崩的。
現如今一零四二年,自己三十二歲,能活到五十多歲趙禎一時不知該喜該憂。
他從未如此算過年歲,還有些糊塗。
然而,這些似乎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趙曙是誰?
自己的最興來①呢?
難道是改了趙昕之名為趙曙?
何故?
【而也正是這一年,浩浩蕩蕩的王安石變法開始了。】
【王安石變法要認真說起來還有點覆雜,咱們中學時候就學過,宋朝冗員、冗兵、冗費的三冗問題是很嚴重的,再加上宋朝一直重文輕武,所以軍事力量也比較弱,就形成了一個內憂外患的局面。】
趙禎沈著臉聽著女子的話。
雖然女子說得不清不楚,但他也大概明白女子所言三冗是何意。
員大抵是指官員,兵是指士兵,此二者當是說人員太多且不優,而養這些人還得花銀子,導致國庫空虛。
這些問題都是他所憂慮的,他也一直在想辦法解決。
沒想到的是,幾十年後這些問題竟還存在!
他再也顧不得王安石還未有官職,令道:“去,召王安石進宮!”
既然他能解決,不如提前辦了。
【宋神宗自然也知道這樣的情況,所以他剛即位就想改革,但這勢必會引起守舊派的反對。】
【而王安石早在公元1058年宋仁宗嘉祐三年,也就是十多年前就已經給當時的皇帝趙禎寫過一篇《上仁宗皇帝言事書》要求改革,只是那個時候並沒有得到趙禎的支持。】
趙禎臉熱,他都顧不得去想自己的廟號是仁宗了。
那個時候的他在想什麽,為什麽會不支持呢?
【所以宋神宗趙頊便找到了王安石,讓王安石主持變法。】
【其實在仁宗早期,宋仁宗趙禎也是支持過變法的,那就是咱們所熟知的慶歷新政。】
朝堂之上,眾人緊盯巨幕。
如今不就是慶歷年間嗎?
①最興來是宋仁宗趙禎的兒子趙昕的小名。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一個不喜歡寫文作詩的官員不是一個好的美食博主。】
公元1042年,慶歷二年。
“此乃何意?”
兩次巨幕出現後,趙禎這次做了充分的準備。
因為他發現此女雖每次著重講一人,但只要與之相關,各朝各代的事情她都會提及。
這可能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不過更重要的還是能給予他們警示,尤其是這次還是講他們宋人。
之前的預告說此子景祐三年出生,那不就是六年前嗎?
此中又一次提到了王安石,這次應當會詳說了。
總之趙禎有預感,此次巨幕女子的出現對於他大宋而言,當是大機緣也。
於是他尋了朝臣一同觀巨幕,且讓眾人提筆記錄女子一言一行,以供日後探索其中門道。
只是她這句話為何如此奇怪?
每個字他都認識,可組合在一起卻完全不懂。
再一看眾大臣,個個也都面露疑惑。
有人分析道:“此句之意……蘇軾喜寫文作詩、且會做官、還喜好美食。”
當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聽一席話。
眾人即便不聽女子此言,看了上次的預告也能看出來了。
可重點是這三者之間的關聯……
大抵是後世用語有所不同吧,眾人只能這樣想。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出生於今四川眉山,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和美食家。】
【他是初唐名臣蘇味道之後,蘇味道和杜甫的祖父杜審言還有李喬、崔融一起被稱為“文章四友”,這麽一說,這兩位大文學家還有點淵源。】
公元697年,武則天神功元年。
武則天終於聽到了重點。
蘇味道如今是天官侍郎,杜審言如果她沒記錯的話……有點印象。
未曾想到這杜審言不顯山不露水,教育後代倒是頗有心得。
“如今這二人的後輩中可有才情出眾者?”
然而她都不了解,她身邊侍者如何了解?只好讓人去將四人請來說話。
【蘇軾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一起被稱作“三蘇”,同屬於“唐宋八大家”中的成員。】
公元1042年,慶歷二年。
曾鞏正與同窗談及務實對國之發展的重要性,誰知巨幕就又來了。
上次他跟王安石聚過之後,自己便在心中猜測了一下這“唐宋八大家”的人選。
在他看來自己的老師歐陽修是一定有一席的,再加上王安石,現如今又有了這三蘇,八已去了五,位置不多了。
宋朝重文,許多文人士大夫也都對這“唐宋八大家”感興趣,都想知道這剩餘的三人有沒有自己。
可女子卻不提了。
【在公元1056年,也就是嘉祐元年,蘇洵帶著二十歲的蘇軾和蘇轍一起趕赴汴京參加科舉考試。】
【蘇軾寫了一篇策論文,策論的題目是《刑賞忠厚之至論》,他的文章文辭簡練又文理通暢,得到了許多考官的賞識,但是那個時候考官改卷,都是糊名制,也就是說跟咱們現在考試一樣,改卷的老師看不到文章到底是誰寫的。】
【那一年的主考官正是歐陽修,當時歐陽修等人正在對詩文進行改革,反對辭藻華麗、內容空泛的西昆體一類的文風。在批改試卷的時候,歐陽修看到蘇軾的試卷,一看洗盡鉛華,不正是自己看好的風格嗎?他越看越覺得特別像自己看重的弟子曾鞏的文章。】
【於是,為了避嫌,歐陽修把這本來該得第一的試卷給改成了第二。】
朝堂上,歐陽修輕咳兩聲以掩飾自己的尷尬。
“看來凡事當務實,不能想當然耳。”
眾人無不讚同,看歐陽修犯錯的同時,也給自己上了一課。
而另一邊國子監內的曾鞏更是臊得面紅耳赤。
自己非但沒留下什麽好名聲不說,還讓他人白白丟了首名。
根據這幾次的巨幕,眾人已經明白了後世紀年的方式與他們不同。
如今是公元一零四二年,那一零五六年就是十四年以後。
思及此處,曾鞏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十四年後他竟還在參加科舉。
難道他此生仕途無望了?
當真有愧老師之恩也!
【對於此事,歷史上還是有爭議的,這只是楊萬裏在《誠齋詩話》中所提到的一種說法。】
【還有一種說法是說,當時蘇軾在文中提到了一個典故,說在夏堯之時,有個叫臯陶的人掌管刑法。他要處死一個人,說了三次,堯卻三次寬恕。所以天下人都害怕臯陶嚴厲執法,而樂見堯溫和執法。以此來突出量刑不易的觀點。】
【但是歐陽修並不知道這個典故是從哪兒來的,到處詢問也沒得到答案。】
歐陽修疑惑地看了看眾人。
“諸位大人可知?”
見眾人都疑惑他就放下心來,當並非自己見識太淺,不過此子典故到底來自何處?
如此才俊,總不能是胡編亂造吧?
【在放榜的時候,當時的副考官梅堯臣就問他了,“誒,你這典故哪兒來的啊?”】
【蘇軾就跟他解釋。】
【家人們應該還記得咱們上個視頻中提到的曹丕娶了甄氏,然後孔融諷刺曹操從而得罪曹操的事吧?】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曹操忙得焦頭爛額,原以為巨幕再來,他可以看看他人熱鬧,誰知這才剛開始就又說到自己身上來了。
說到孔融,怕是沒自己什麽好事。
曹操嘆息一聲,如今想讓這巨幕消失簡直天方夜譚,想要不受其影響,還是必須先將天下掌握在手中。
【我們都知道商周時期武王伐紂的故事,妲己是紂王的寵妃,紂王死後,周武王殺了妲己。】
【根據《後漢書》記載,孔融給曹操的信中說武王伐紂然後把妲己送給了自己的弟弟周文王,曹操他也是知道歷史的呀,他就想啊,這跟自己知道的怎麽不一樣呢?難不成有什麽歷史新發現了嗎?】
【一問之下,孔融才說:“以今度之,想當然耳。”】
女子說完沒忍住笑了笑。
【就有點氣人吧,可能我是曹操我也得氣。】
【當時蘇軾就用這句話回應了梅堯臣。】
“妙啊!”歐陽修忍不住稱讚。
此子當真有趣!
歐陽修心中對這蘇軾倒是產生了不小的興趣,只可惜這孩子如今才五歲。
若能讓他拜在自己門下親自教導,或許能避免這悲情命運。
想到此處,歐陽修心中已有了些打算。
【自此,蘇軾因為有了歐陽修等人的賞識,沒多久就在汴京出了名,可是正當他要大展身手的時候母親去世,兄弟兩個和父親一起回鄉奔喪,那個時候有丁憂制度,不管是誰,只要家中直系長輩去世都不能做官,得回家守孝三年。】
【三年過後,三人重返汴京,蘇軾終於做了官,可是還沒等他闖出一番大事業,幾年後,也就是公元1066年,宋英宗治平三年,蘇洵去世,兄弟倆又回鄉待了三年。】
趙禎楞了楞,英宗難道是自己的廟號?
聽起來倒是不錯。
【宋英宗趙曙只做了四年的皇帝就病逝了,所以等蘇軾兄弟再回朝時已經是宋神宗熙寧二年,也就是1069年,這個時候的蘇軾已經32歲,他已經不再年輕了。】
等等!
趙禎傻眼,宋英宗趙曙?宋神宗?
那自己呢?
大宋年號歷來有沿用的情況,他根本算不出來自己是什麽時候離世的。
但也能算出一個範圍。
一零六六年至一零六九年之間趙曙離世,趙曙只做了四年的皇帝,那他趙禎就應該是在一零六二年至一零六五年之間駕崩的。
現如今一零四二年,自己三十二歲,能活到五十多歲趙禎一時不知該喜該憂。
他從未如此算過年歲,還有些糊塗。
然而,這些似乎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趙曙是誰?
自己的最興來①呢?
難道是改了趙昕之名為趙曙?
何故?
【而也正是這一年,浩浩蕩蕩的王安石變法開始了。】
【王安石變法要認真說起來還有點覆雜,咱們中學時候就學過,宋朝冗員、冗兵、冗費的三冗問題是很嚴重的,再加上宋朝一直重文輕武,所以軍事力量也比較弱,就形成了一個內憂外患的局面。】
趙禎沈著臉聽著女子的話。
雖然女子說得不清不楚,但他也大概明白女子所言三冗是何意。
員大抵是指官員,兵是指士兵,此二者當是說人員太多且不優,而養這些人還得花銀子,導致國庫空虛。
這些問題都是他所憂慮的,他也一直在想辦法解決。
沒想到的是,幾十年後這些問題竟還存在!
他再也顧不得王安石還未有官職,令道:“去,召王安石進宮!”
既然他能解決,不如提前辦了。
【宋神宗自然也知道這樣的情況,所以他剛即位就想改革,但這勢必會引起守舊派的反對。】
【而王安石早在公元1058年宋仁宗嘉祐三年,也就是十多年前就已經給當時的皇帝趙禎寫過一篇《上仁宗皇帝言事書》要求改革,只是那個時候並沒有得到趙禎的支持。】
趙禎臉熱,他都顧不得去想自己的廟號是仁宗了。
那個時候的他在想什麽,為什麽會不支持呢?
【所以宋神宗趙頊便找到了王安石,讓王安石主持變法。】
【其實在仁宗早期,宋仁宗趙禎也是支持過變法的,那就是咱們所熟知的慶歷新政。】
朝堂之上,眾人緊盯巨幕。
如今不就是慶歷年間嗎?
①最興來是宋仁宗趙禎的兒子趙昕的小名。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