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4章

關燈
第 14 章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巨幕已經好幾日未曾出現過了。

但它帶來的影響卻是與日俱增,多數人心中都為此惶惶不安。

如今漢室猶在,各方勢力虎視眈眈,壓根沒人敢在此時言取漢而代之。

葭萌。

劉備與龐統坐於桌前。

“曹操狼子野心,沒曾料到還真能讓他成事。”

曹操什麽樣的心思,天下眾人幾乎無人不知,但無人能說他是否能成,可如今,巨幕出,預言現,曹操稱帝之事已是板上釘釘,叫他如何心安?

“主公暫且無需擔憂,赤壁一戰後,曹操損失慘重,斷不會在此時行事。”龐統道,“聽那女子所言,當是曹丕為帝,曹操未曾稱帝亦未可知。”

劉備頷首道:“先生所言極是,然若有那時,吾等當如何是好?”

“如今巨幕出,天下人將言曹操乃竊國賊是也,主公可先聚攏人心,屆時必有轉機。”

此巨幕預言曹氏稱帝,此乃噩耗,可這番言論也給了他們反應的時間,亦不算壞事。

再者巨幕言明還會出現,到時談論曹操之子,然定也會談及曹操,或可從中找尋蛛絲馬跡再有的放矢不遲。

建業。

孫權亦早知曹操有此野心,可如今驗證之後,心中卻仍舊有著難言之味。

去歲他便修築濡須塢,就是怕曹操南下,幸虧自己早做了安排。

孫權只嘆周瑜已逝,否則還能與他商量商量對策。

鄴城。

曹丕並司馬懿幾人再一次談及那日之事,眾人皆不知丞相到底何意。

銅雀臺成,幾日前,恰逢巨幕出,曹操於銅雀臺大宴賓客。

眾人因巨幕之事對其小心翼翼,不敢說錯一字,不敢行錯一步,可最後他絲毫未提巨幕,仿佛真就為展示銅雀臺而設宴一般。

曹操當時讓眾人備文以登銅雀臺,曹植一首《登臺賦》讓他大喜,眾人更是對曹植趨之若鶩,這讓曹丕一眾心中更加焦灼。

“依爾等看,父親何意?”

司馬懿幾人也難猜透丞相心思,但都覺這事情對曹丕而言不一定全是壞處。

“丞相既沒發難,說明他並未因此事不悅,當仍在觀你二人言行。”雖有此言,但司馬懿卻表情凝重,他沈默片刻方道,“只一點,聽聞那日丞相曾獨自讓四公子前往,不知此行何意,對此吾甚難心安。”

這話正說到曹丕心坎上了。

按理來說,看到那巨幕,父親當會大發雷霆亦或是喜而稱頌才是,可如此這般著實叫人不懂。

在那時單獨與子建談話,何意?

曹丕瞥了一眼那毫無動靜只剩其下兩個白色符號的巨幕,嘆息一聲。

罷了,只等巨幕女子再來吧。

而另一邊的曹植幾人卻是個個心花怒放,皆有苦盡甘來之感。

雖巨幕有那般預言,可如今曹操的態度就說明了一切。

曹操對曹植的印象是極好的,日後傳業也必定是給予曹植。

而就如今巨幕透露的天機來看,之所以日後曹丕掌權,是因為與曹植相爭,“相煎何太急。”由此可看出曹丕手段只怕算不得好。

若巨幕言明他計,日後曹丕便不敢輕舉妄動,那未來便還是曹植的。

眾人坐在堂前,下人來言:“諸位,公子說了,恐巨幕將來,先焚香沐浴,再與諸位共賞巨幕。”

堂下眾人皆知這位公子脾性,即便不喜也不敢多言。

再者,此等行為無傷大雅,說不定成大事者就當如此方可得上天看重。

正在沐浴的曹植也心情頗佳。

前些日子,父親找他問了甄氏之事,此乃無稽之談,他如何會認。

大抵見他泰然自若,父親便無他話,反在銅雀臺因自己之作讚賞有加。

父親看重,理想實現之日不遠矣。

然而就在眾人因為前些天的巨幕或憂或喜時,熟悉的樂聲忽然響起,幕中女子再一次出現在了眾人面前。

即便是那些點了三個符號使巨幕消失的人也重新看到了巨幕。

樂聲結束,女子依舊那番裝扮,她坐在桌前沖著眾人笑著揮了揮手,如同她走時那般。

【hello,大家好,這裏是熱愛古代文化的三月,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我又來啦!】

【咱們閑言少敘,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中國古代悲情文人之曹植》。】

【傳聞,南朝文學家山水詩開創者謝靈運曾說天下的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得八鬥,我得一鬥,自古及今共分一鬥。①”這就是我們今日所熟知的成語才高八鬥的出處。】

“來了來了……巨幕又來了!”

眾人雖都見過,但再見巨幕之景,卻仍舊為之震撼。

尤其是身在鄴城的眾人,此言曹子建,那少不得提到他們這些跟隨丞相的人,許多人都想知道後世是如何評說自己。

當然也有那懷有異心者開始擔驚受怕,甚至收拾東西準備跑路。

幕中女子偶爾語出驚人,因怕自己失態之舉遭他人詬病,曹操並未尋人與自己同賞,只是早已吩咐其下文人將此巨幕中提到之事盡數記錄下來,他自己亦提筆小記。

【才高八鬥之言自然是誇張之語,《詩經》、《楚辭》、《莊子》、東漢樂府詩,這些都是許多人後世之人的作品難以超越的,單拿建安時期來說,我們常說的三曹、七子和蔡琰,個頂個的有才。】

【當然了,不可否認,曹植乃其中翹楚。】

三曹、七子和蔡琰!

真當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此女一開口便使眾人驚詫。

“三曹,所言必是丞相與兩位公子!”有人很肯定地說道。

“確實,三人都是有才之人,那七子呢?”

“不知啊,不過這蔡琰莫不是那蔡邕之女,那七子中定有蔡邕無疑!”

“胡言!此女說建安,蔡中郎早仙去了。”

眾人都知蔡中郎文采出眾,可他去得冤。

早在十多年前,蔡中郎不過是在王允坐上提了董卓一句便被下獄,不久便在獄中逝世。

這個世道就是如此,人如草芥、命如螻蟻,稍有不慎便會惹來殺身之禍。

那些名門望族尚且如此,更別提他們這些小人物了。

關於七子的猜測,各有各話,卻難有定論。

因著丞相的《求賢令》,如今鄴城文人才子聚集,誰能知道後世最有名的七人會是誰?

就連曹操也在心中細數。

王粲必定算一個,此子有才。阮瑀必也在其中,才不枉自己放火燒山將他引出。劉楨……

然而還未等他們將人一一對應上,女子又說到了曹操。

【當時那個情況,戰爭不斷,為何會有那麽多著名才子的出現呢?這其中有兩個比較重要的原因。】

【一是咱們前面提到過的,國家不幸詩家幸,許多人報國無門,只能把自己的滿腔熱血傾註在文學作品之上。】

【二就不得不說到曹操了,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聽到此話,曹操面露笑意,對於自己沒有召集眾人一起觀看巨幕心中多少有些悔意。

目前看來此女所言句句以文為主,自己一向看重那些才子,想必能得極高的評價。

正如他所料,下面女子便開始了對他的誇讚。

【曹操這個人不簡單,我們隨便翻出哪個資料開頭都是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這一連串的名詞先給你整上來。咱們簡單總結一下就是曹操是個文武全才。】

此時,遠在葭萌亦正在看巨幕的劉備一行人面上都不怎麽好看。

此巨幕談及屈原時言語之間挺中肯的,如今談及曹操怎的只有誇讚,完全置曹操此人的陰險狡詐於不顧了?

曹操被誇本也算不得什麽大事,此子確有才能。

可天下人都看著,此前本就因為曹叡為太子之事讓不少人蠢蠢欲動,此番再這般誇讚曹操,屆時眾人偏向曹操,那於他們而言實乃噩耗。

【當然了,人無完人,曹操此人也並不完美。咱們拋開他幹過的那些不地道的事兒暫且不談,其愛才這點,現在拎出來也是排得上號的。】

???

曹操的死對頭們都不解。

為何不談?

怎能不談?

談啊!

眾人有的是閑情逸致!

誰不愛才惜才,他曹操算得了什麽?

曹操聽聞前面半句,眉心也突了突,而後才放心下來。

不過有這暫且二字……

暗道危機尚存也!

【而曹操自己本身就是一個人才。】

【我們前一個視頻也說過,教育是很重要的,正是因為曹操受過良好的教育,才讓他對文學如此珍視,才讓他如此註重對人才的培養。一邊打仗還一邊保護圖書,古往今來有多少武將能做到啊?】

【正是因為有了曹操這麽一個熱愛文學的人存在,所以才有了以“三曹”為中心的聞名至今的鄴下文人集團。】

【正所謂“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②”身逢亂世,這些文人的日子大都過得不怎麽樣,是曹操給了他們這樣一個相對安穩的環境發揮自己的才能,讓他們的地位也有所提高。】

【但是,咱們得用一個辯證的觀點看問題,凡事有好必有壞。】

【這些人跟著曹操一起搞文學,有好的一面,自然也有壞的一面。】

鄴下文人集團,聽起來有些威風。

即便是許多拒絕過曹操招攬的人,不管文才武將,皆不可否認其愛才之心。

然其所作所為依舊叫許多人不恥。

不過此時眾人,尤其是在鄴城的文人們,更在意的是女子口中的壞處是什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