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二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百二十四章
人之感覺何其神奇,把手指貼在火炭爐子上,疼痛感幾個呼吸時間漫長猶如幾個時辰,倘若是坐在位傾國傾城的美人身邊,歡欣愉悅感使人便是接連坐上幾個時辰也只會感覺時間飛快如息。
朝廷遣趙長源為正使臣持符節赴庸蘆談判,使團自二十九年冬月出發離汴都往西南,一去可謂杳無音信,半封書信不曾回來過,吳子裳心裏隱約總覺不安。
期間她常與淩粟發妻潘夫人往來,大抵因趙長源和淩粟同使庸蘆去了,吳子裳與潘夫人在一處時互相之間竟有幾分相依為命的感覺。
直至三十年,春三月,西南有加急軍報自馳道入汴都,道是兩個月前少帥林星禺率開山軍硬扛庸蘆重兵威脅而全面南推兵線二十裏,四萬眾開山兒郎齊出天門關,直壓日荼河南岸。
需知整個西南開山編制是五萬,一口氣南推四萬人可謂傾巢而出。
趙長穆從朝堂帶回消息來給吳子裳,頭頭是道分析:“只有大哥他們在庸蘆談得順利,開山軍才能士氣高漲趁勢壓過日荼河,阿裳莫擔心,開山軍這是拼上家底在給大哥他們撐腰呢,使團凱旋指日可待!”
至於西南邊局勢究竟如何,吳子裳長時間以來只能偶從策華公主柴聘口中獲悉一二,每次所知情況無不讓人揪心,當初蒙昆山五城是戰敗而丟,欲拿回何其艱難,可想而知使團在庸蘆是如何舉步維艱。
此番得趙長穆分享最新好消息,吳子裳已是非常高興,孰料時至傍晚,趙新煥給她帶來令人欣而若狂的驚喜。
“這是附在呈三臺軍報末尾,另外送回來的家書,”趙新煥把火漆完整的信封遞過來,帶笑道:“驛馬明日上午離都,你若有回信,此刻寫了,我帶走,正好讓驛馬帶去西南。”
家書附在軍報後,一則說明趙長源來信時是和開山軍在一起,二則表示趙長源在提防朝廷裏什麽人,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有權限查看千裏加急的開山軍報。
“現在,來得及?”吳子裳捏著信封的手控制不住輕顫,尾音亦然。
“來得及,”趙新煥悠然坐在交椅中,慢條斯理:“爹爹也正好嘗嘗你家的好茶葉。”
“實在多謝父親!”吳子裳應得幹脆。
她迫切想要拆信看,難得顧不上太多其他事,吩咐下人給趙新煥準備晚飯,她則抓緊時間回內書房看信回信。
宅門外拴馬樁空蕩蕩,門前亦無馬車停,向晚歸家的陶灼來到飯廳準備如常和阿裳一道用飯,進門卻見趙新煥獨個坐著在用餐。
“阿灼,”趙新煥飛快放下碗筷起身,有些渾濁的墨眸裏浮起笑意:“你回來了,可曾用飯?一起吧。”
飯廳不大,此刻燈火可親,陶灼註視燈影下的趙新煥片刻,忽然發現他蒼老許多,須發向灰白。
“阿裳呢?”陶灼在門後水盆裏凈手大方過來在對面坐下,自己動手盛粥,和善與待尋常訪客無二:“她在家吧。”
趙新煥隨後坐下,視線落在陶灼盛粥的手上,道:“渟奴給阿裳寫了家書送回來,阿裳去書房寫回信。”
關於開山軍軍報入都,陶灼落黑前已找自己兄長陶琪打聽過,知渟奴在西南平安,她便倒底松口氣,眼下猛然聽到家書,脫口問道:“只有給阿裳的消息?”
趙新煥失笑:“信封上寫的清楚,渟奴筆跡,要阿裳親啟,想來未曾提及你我,不然阿裳早跑過來與我們說了。”
“渟奴記掛阿裳是人之常情,”陶灼輕攪動碗中熱粥,眉眼間難掩失落,偏還非要嘴硬著找補:“我們兩個老家夥,確實沒必要湊年輕人這個熱鬧哈。”
“……騙你噠!”趙新煥燦爛笑,從懷裏掏出封信探身遞過來:“吶,渟奴給你的家書!一封大信封裏頭裝三小封,我們一人一封哩!”
陶夫人一楞,旋然大喜,拍了兩下手才接過信,急切地撕開看,嘴裏叨咕著:“就知渟奴定然也惦念父母,我的孩子我還能不了解她麽,她無論走到哪都不會不惦記家裏……”
大約是考慮到父母如今春秋漸高,眼神不好使,趙長源在信中所書字體較尋常要大,信紙要比正常多出幾頁。
陶灼逐字逐句閱著,邊擔憂問道:“聽說開山軍兵線南推,刀槍箭弩直接壓到庸蘆軍鼻尖子上,兩方人現在劍拔弩張,和談推進不下去,五城未歸,邊民未盡回周土,外頭何來那些凱旋在即之說?”
趙新煥嘴角微揚起:“劍拔弩張其實是好事,說明庸蘆快到黔驢技窮時,能在庸蘆國內逼庸蘆君臣跳腳,以往是我小看了渟奴本事。”
現階段雖尚不知使團這些時間以來在庸蘆具體經歷過哪些事情,但大體情況帝黨還是比較清楚。
看著陶灼在燈光下那般認真讀信,趙新煥感嘆道:“以往渟奴總希望,可以守著大方向的規矩而探索出她想象中的道法,試了將近十載,終究要以失敗告終,以為她會喪氣,結果是她讓我們倍感意外。”
渟奴在庸蘆面對的覆雜情況與巨大壓力,一半來自庸蘆朝廷而另一半來自柴周朝堂內部,說白些,當利益輸送機制和國家邦交往來間的關系建立起來,他人欲破之,必有流血和犧牲。
一直以來,公家和帝黨都把他家渟奴作為中和帝黨與世家群臣的“和事佬”來培養,譬如當年祁東軍將領郁孤城暴出女扮男裝事,群臣義憤填膺要殺郁孤城以正綱法,然則皇帝態度強硬要保之,君臣開始對壘。
彼時君不肯讓步,臣不願低頭,無計可施時,是渟奴設計取來折中之法推動事情解決,既象征性地懲罰了郁孤城,如了群臣意願,又順公家意思保下郁孤城在軍中。
士大夫階層中的世家不願向皇帝低頭妥協,而又怯於真正掀天與皇權翻臉,在達到部分自己的目的後,便是不得不接受退一步的措舉,他們想為自己爭取利益,還不敢正面與皇帝硬剛,渟奴的折中潤滑,使之成為調和皇帝和臣子的重要存在。
士大夫亦逐漸開始在對壘時暗中打聽“長源何意”,彼時帝黨欣慰三十年謀劃終於見效果,未曾想人家渟奴竟是“自小刺頭深草裏,而今漸覺出蓬蒿。時人不識淩雲木,直待淩雲始道高”。
他家渟奴自己的謀劃已經於悄無聲息中開始,顛覆士大夫階層之認識,超出帝黨之預料。
“瞧著吧,阿灼,”趙新煥道:“汴都裏的好戲,且還在後頭等著上演呢。”
.
十數日後,日荼河周庸交界南岸名為“諒灘”的平坦灘地上,兩處水流自此匯合往北流去,周庸兩方營地東西坐落對面而紮,營地往南去一裏有座臨時搭建的兩層木樓,是為兩國談判所在。
驛馬帶回朝廷回覆同時,也悄悄帶到正使家書,趙長源頗為高興,與眾官員議事畢,第一時間來找淩粟。
“你猜我給你帶來什麽?”正使站在行軍榻前,罕見面帶輕松笑意。
行軍榻上,淩粟懨懨靠坐在床頭,幾乎半張臉被包紮嚴密,只露出一只眼睛來,配合道:“進山打到吊睛白額猛虎了?”
“咦,可比大蟲金貴多,抵得上整萬金哩。”趙長源神秘兮兮從懷裏掏出封信,得瑟在淩粟面前一晃:“你看這是啥?!”
“家書!!”淩粟驚訝萬分,擡起接信的手甚至指尖顫抖,再開口已哽咽了音腔:“怎麽會有家書送來……”
會談過程中,為確保現場情況不第一時間洩露回汴都,不洩露給庸蘆有些朝臣知,趙長源與庸蘆代表大臣立下約定,會談過程中一手情況只通雙方皇帝,趙長源持節佩符而來,無需如庸蘆代表大臣般動輒需要請示他們皇帝意見。
而趙長源南渡日荼河前曾與開山軍大帥林四平促膝長談,隨後使團渡河,保險起見,甫入庸蘆境內使團即暫停了與汴都的聯系。
淩粟自受傷以來,最思念莫過妻女。他傷重,壞了只眼睛,雖必要時仍會出席使團議事和決策,然則不可避免有迷惘煎熬時,“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此時距離離汴已有六個月時間,他對妻女的思念如日荼河上的風,日夜從未間斷過。
“噓,”趙長源食指豎在嘴前示意他低語,坐到床邊悄聲道:“吳子裳把家書附在公文後頭,照吳子裳那性格,自是少不了要捎帶你夫人一份。”
淩粟拆著信失笑:“長源吶長源,若是給外頭知道你並非表面看起來這般鐵面無私說一不二,他們還會對你唯命是從麽?”
“從不從,他們都得從,”趙長源拍拍懷襟示意,起身道:“你且慢慢看吧,我也要回去嘍。”
回去看家書。
“長源,”待趙長源快走到屋門口,淩粟隔著半個屋子喚住她腳步,問:“今個談的如何?”
趙長源正一手挑開厚重的禦風氈簾,沒說話,半回著身朝淩粟擡了擡下巴,成竹在胸。
入夜後的日荼河畔寒風凜冽,裹著冰粒打在臉上有如小刀割,趙長源裹緊氅衣穿梭在星羅棋布的營房間,熟門熟路回到自己屋。
栓門,掌燈,顧不上脫下氅,正使大臣迫不及待拿出懷裏家書拆開看,裏面有枝曬幹壓成的櫻花書簽,信紙只一張,上書十個字:
小妹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只一枝幹花書簽,趙長源捧著它珍若稀世寶,眼底眉梢笑意染,梨窩深深,甚至心頭公務陰霾暫卸不憂。
日荼河沿線飛沙走石,隆冬過後積雪至三月仍未化,日荼河甚至有地方厚冰層尚未解凍,兩岸除碎石沙塵與冰雪外寸草不生,一枝花簽一枝春,阿裳這是在催促她回家呢。
回,當然要抓緊時間結束這裏事宜啟程回汴都,有些事時機逐漸成熟,快到收網時,她要回汴都親眼看著,更何況阿裳也在家裏期盼她回家。
正使大臣恨不能立馬乘風飛返汴都。
待把花簽妥善放好,趙長源坐將軍案後繼續整理寫了十幾年還沒寫完的《千行稿》,心情本愉悅,整理到最近許多事時,不可避免想起淩粟受傷事。
兩月之前,此地尚是一片平坦荒灘,周使團並不在此,而是在百十裏外一座庸蘆小邊城羅納恰駐紮,與庸蘆代表大臣在羅納恰會談歸還城池和邊民問題,而被庸蘆俘虜的數千周邊民,則被押在附近做苦役。
談判進行得並不順利,庸蘆代表大臣是庸蘆君主弟弟,名副其實主和派,然其麾下兩位副大臣分屬兩派而同時皆是主戰派,每次會談無不吵得趙長源兩眼放空,不出所料,當周使團提出讓庸蘆歸還城池和邊民時,對方提出賠償條件,獅子大開口要周賠償庸蘆軍費等開銷四億五千萬兩,還拿周庸貿易作威脅。
周使團百萬個不樂意,談判桌上各顯神通,又是周旋又是消耗,趙長源等人設法挑起庸蘆代表大臣和兩位副大臣矛盾,以及兩位副代表大臣間矛盾,通過各種明暗手段,計謀百出,在整個使團共同努力下,談判眼看要取得關鍵性成果。
便在此時,主戰派和周國貿易這邊取得聯系,欲先發制人,要在簽署盟約節錄書前一晚宴請周使團,意圖加害趙長源,這些在事發之前都是不為人知,即便是趙長源專門撒出去的暗影也未曾查探到,那些躲在暗地裏的人如附骨之蛆,令人窒息作嘔又奈何不得。
入庸蘆後處處提防謹慎的淩粟,在城內一家周人商鋪裏打聽得有多批周商入城,此現象有些反常,他無有足夠證據下結論,賭一把讓趙長源提前一晚去與庸蘆代表大臣簽署節錄書,他則以副使身份代替趙長源去赴庸蘆代表副大臣的宴。
事出緊急,趙長源邊加派人手去探查相關事宜及證據,邊按照淩粟建議采取行動,她自然為淩粟布置下護衛人手,正常情況可保淩粟全身而退,孰料宴會上出現刺殺意外並非是針對周使臣而來。
庸蘆兩位代表副大臣的其中一個遭到刺殺不幸當場身亡,栽贓嫁禍好手段,裏外千眾庸蘆軍民登時群情激憤,混亂中,淩粟被庸蘆民用筷子戳傷一只眼睛。
淩粟竟願以身為餌,請庸蘆代表副大臣及那些隱藏在他們後面的周勢力入局,趙長源派去護衛副使臣淩粟的十二個禁衛軍及四名暗衛,最後總共只狼狽回來五個。
那廂趙長源與庸蘆代表大臣簽署罷節錄書,出來後發現了淩粟塞在她蹀躞包裏的遺書,上面沒寫什麽感人肺腑催人涕淚的話,只三行字,龍飛鳳舞,遒勁有力:
“今去若不歸,願化滔滔江水,與君盛世重逢。”
那夜宴會刺殺造成整個羅納恰城百姓動亂,要打殺周使團為他們庸蘆大臣報仇,此事之下,周使團自然也引出了藏在反對和談促成的副大臣身後的周人,趙長源以此庸蘆之刺殺///暴///事為憑而振臂呼開山。
早已埋伏等候在日荼河北岸的開山軍少帥林星禺出其不意率軍渡河,猶如神兵天降,硬生生扛著庸蘆重兵之壓一口氣南推兵線三十裏,神擋殺神佛擋殺佛。同時使團挾持一名庸蘆代表副大臣安全撤出羅納恰城,回到開山軍護衛範圍內。
庸蘆從沒見過如趙長源這般囂張又不要臉的周人,周使團挾持僅剩的庸蘆副代表大臣退進開山軍保護範圍,緊接著大張旗鼓邀庸蘆代表大臣來日荼河畔會談,庸蘆覺得趙長源此舉委實不要臉,甚至都不害怕再挑起兩國交戰。
當然,庸蘆若非歲欠收,他們不會渡河北上去搶柴周邊城和物資,他們看似勝利,實則也是糧草拮據,供應不起大規模開戰,才最終被趙長源威脅。
即便庸蘆代表大臣有些不敢此時前來,因一位副大臣死在宴周臣之會上而群情激憤的庸蘆國民,也硬生生用輿論攻勢,把他們國家的代表大臣及其團隊楞推來日荼河畔與周談判,當然,那些群情激憤事中少不了趙長源推波助瀾身影,她要的就是把庸蘆代表大臣架在火上烤,逼他配合促成和談。
有部分激進庸蘆軍小規模和開山發生摩擦,發現開山軍比以前林祝禺在時更加不要命,庸蘆軍摩擦中出現慘重死傷,後方糧草又出了點意外,軍中報覆周使團的囂張氣焰落下許多。
庸蘆代表大臣不得不率團隊來應周使團之邀請,為表與庸蘆代表會談之誠意,開山軍後撤十裏,安營紮寨不諒谷外,始終保持把周使團納在保護範圍內。
周使團入庸蘆後,因是戰敗而會談,起初情況的確舉步維艱,趙長源沿用舊規矩,試圖用正確方法解決爭端,直到刺殺破壞會談,淩粟以身為餌,才真正把趙長源從原本的溫和求索,硬拉到浴血問道上來。
日荼河畔淩厲的冰沙狂風,到底還是刮進了春三月的錦繡汴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人之感覺何其神奇,把手指貼在火炭爐子上,疼痛感幾個呼吸時間漫長猶如幾個時辰,倘若是坐在位傾國傾城的美人身邊,歡欣愉悅感使人便是接連坐上幾個時辰也只會感覺時間飛快如息。
朝廷遣趙長源為正使臣持符節赴庸蘆談判,使團自二十九年冬月出發離汴都往西南,一去可謂杳無音信,半封書信不曾回來過,吳子裳心裏隱約總覺不安。
期間她常與淩粟發妻潘夫人往來,大抵因趙長源和淩粟同使庸蘆去了,吳子裳與潘夫人在一處時互相之間竟有幾分相依為命的感覺。
直至三十年,春三月,西南有加急軍報自馳道入汴都,道是兩個月前少帥林星禺率開山軍硬扛庸蘆重兵威脅而全面南推兵線二十裏,四萬眾開山兒郎齊出天門關,直壓日荼河南岸。
需知整個西南開山編制是五萬,一口氣南推四萬人可謂傾巢而出。
趙長穆從朝堂帶回消息來給吳子裳,頭頭是道分析:“只有大哥他們在庸蘆談得順利,開山軍才能士氣高漲趁勢壓過日荼河,阿裳莫擔心,開山軍這是拼上家底在給大哥他們撐腰呢,使團凱旋指日可待!”
至於西南邊局勢究竟如何,吳子裳長時間以來只能偶從策華公主柴聘口中獲悉一二,每次所知情況無不讓人揪心,當初蒙昆山五城是戰敗而丟,欲拿回何其艱難,可想而知使團在庸蘆是如何舉步維艱。
此番得趙長穆分享最新好消息,吳子裳已是非常高興,孰料時至傍晚,趙新煥給她帶來令人欣而若狂的驚喜。
“這是附在呈三臺軍報末尾,另外送回來的家書,”趙新煥把火漆完整的信封遞過來,帶笑道:“驛馬明日上午離都,你若有回信,此刻寫了,我帶走,正好讓驛馬帶去西南。”
家書附在軍報後,一則說明趙長源來信時是和開山軍在一起,二則表示趙長源在提防朝廷裏什麽人,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有權限查看千裏加急的開山軍報。
“現在,來得及?”吳子裳捏著信封的手控制不住輕顫,尾音亦然。
“來得及,”趙新煥悠然坐在交椅中,慢條斯理:“爹爹也正好嘗嘗你家的好茶葉。”
“實在多謝父親!”吳子裳應得幹脆。
她迫切想要拆信看,難得顧不上太多其他事,吩咐下人給趙新煥準備晚飯,她則抓緊時間回內書房看信回信。
宅門外拴馬樁空蕩蕩,門前亦無馬車停,向晚歸家的陶灼來到飯廳準備如常和阿裳一道用飯,進門卻見趙新煥獨個坐著在用餐。
“阿灼,”趙新煥飛快放下碗筷起身,有些渾濁的墨眸裏浮起笑意:“你回來了,可曾用飯?一起吧。”
飯廳不大,此刻燈火可親,陶灼註視燈影下的趙新煥片刻,忽然發現他蒼老許多,須發向灰白。
“阿裳呢?”陶灼在門後水盆裏凈手大方過來在對面坐下,自己動手盛粥,和善與待尋常訪客無二:“她在家吧。”
趙新煥隨後坐下,視線落在陶灼盛粥的手上,道:“渟奴給阿裳寫了家書送回來,阿裳去書房寫回信。”
關於開山軍軍報入都,陶灼落黑前已找自己兄長陶琪打聽過,知渟奴在西南平安,她便倒底松口氣,眼下猛然聽到家書,脫口問道:“只有給阿裳的消息?”
趙新煥失笑:“信封上寫的清楚,渟奴筆跡,要阿裳親啟,想來未曾提及你我,不然阿裳早跑過來與我們說了。”
“渟奴記掛阿裳是人之常情,”陶灼輕攪動碗中熱粥,眉眼間難掩失落,偏還非要嘴硬著找補:“我們兩個老家夥,確實沒必要湊年輕人這個熱鬧哈。”
“……騙你噠!”趙新煥燦爛笑,從懷裏掏出封信探身遞過來:“吶,渟奴給你的家書!一封大信封裏頭裝三小封,我們一人一封哩!”
陶夫人一楞,旋然大喜,拍了兩下手才接過信,急切地撕開看,嘴裏叨咕著:“就知渟奴定然也惦念父母,我的孩子我還能不了解她麽,她無論走到哪都不會不惦記家裏……”
大約是考慮到父母如今春秋漸高,眼神不好使,趙長源在信中所書字體較尋常要大,信紙要比正常多出幾頁。
陶灼逐字逐句閱著,邊擔憂問道:“聽說開山軍兵線南推,刀槍箭弩直接壓到庸蘆軍鼻尖子上,兩方人現在劍拔弩張,和談推進不下去,五城未歸,邊民未盡回周土,外頭何來那些凱旋在即之說?”
趙新煥嘴角微揚起:“劍拔弩張其實是好事,說明庸蘆快到黔驢技窮時,能在庸蘆國內逼庸蘆君臣跳腳,以往是我小看了渟奴本事。”
現階段雖尚不知使團這些時間以來在庸蘆具體經歷過哪些事情,但大體情況帝黨還是比較清楚。
看著陶灼在燈光下那般認真讀信,趙新煥感嘆道:“以往渟奴總希望,可以守著大方向的規矩而探索出她想象中的道法,試了將近十載,終究要以失敗告終,以為她會喪氣,結果是她讓我們倍感意外。”
渟奴在庸蘆面對的覆雜情況與巨大壓力,一半來自庸蘆朝廷而另一半來自柴周朝堂內部,說白些,當利益輸送機制和國家邦交往來間的關系建立起來,他人欲破之,必有流血和犧牲。
一直以來,公家和帝黨都把他家渟奴作為中和帝黨與世家群臣的“和事佬”來培養,譬如當年祁東軍將領郁孤城暴出女扮男裝事,群臣義憤填膺要殺郁孤城以正綱法,然則皇帝態度強硬要保之,君臣開始對壘。
彼時君不肯讓步,臣不願低頭,無計可施時,是渟奴設計取來折中之法推動事情解決,既象征性地懲罰了郁孤城,如了群臣意願,又順公家意思保下郁孤城在軍中。
士大夫階層中的世家不願向皇帝低頭妥協,而又怯於真正掀天與皇權翻臉,在達到部分自己的目的後,便是不得不接受退一步的措舉,他們想為自己爭取利益,還不敢正面與皇帝硬剛,渟奴的折中潤滑,使之成為調和皇帝和臣子的重要存在。
士大夫亦逐漸開始在對壘時暗中打聽“長源何意”,彼時帝黨欣慰三十年謀劃終於見效果,未曾想人家渟奴竟是“自小刺頭深草裏,而今漸覺出蓬蒿。時人不識淩雲木,直待淩雲始道高”。
他家渟奴自己的謀劃已經於悄無聲息中開始,顛覆士大夫階層之認識,超出帝黨之預料。
“瞧著吧,阿灼,”趙新煥道:“汴都裏的好戲,且還在後頭等著上演呢。”
.
十數日後,日荼河周庸交界南岸名為“諒灘”的平坦灘地上,兩處水流自此匯合往北流去,周庸兩方營地東西坐落對面而紮,營地往南去一裏有座臨時搭建的兩層木樓,是為兩國談判所在。
驛馬帶回朝廷回覆同時,也悄悄帶到正使家書,趙長源頗為高興,與眾官員議事畢,第一時間來找淩粟。
“你猜我給你帶來什麽?”正使站在行軍榻前,罕見面帶輕松笑意。
行軍榻上,淩粟懨懨靠坐在床頭,幾乎半張臉被包紮嚴密,只露出一只眼睛來,配合道:“進山打到吊睛白額猛虎了?”
“咦,可比大蟲金貴多,抵得上整萬金哩。”趙長源神秘兮兮從懷裏掏出封信,得瑟在淩粟面前一晃:“你看這是啥?!”
“家書!!”淩粟驚訝萬分,擡起接信的手甚至指尖顫抖,再開口已哽咽了音腔:“怎麽會有家書送來……”
會談過程中,為確保現場情況不第一時間洩露回汴都,不洩露給庸蘆有些朝臣知,趙長源與庸蘆代表大臣立下約定,會談過程中一手情況只通雙方皇帝,趙長源持節佩符而來,無需如庸蘆代表大臣般動輒需要請示他們皇帝意見。
而趙長源南渡日荼河前曾與開山軍大帥林四平促膝長談,隨後使團渡河,保險起見,甫入庸蘆境內使團即暫停了與汴都的聯系。
淩粟自受傷以來,最思念莫過妻女。他傷重,壞了只眼睛,雖必要時仍會出席使團議事和決策,然則不可避免有迷惘煎熬時,“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此時距離離汴已有六個月時間,他對妻女的思念如日荼河上的風,日夜從未間斷過。
“噓,”趙長源食指豎在嘴前示意他低語,坐到床邊悄聲道:“吳子裳把家書附在公文後頭,照吳子裳那性格,自是少不了要捎帶你夫人一份。”
淩粟拆著信失笑:“長源吶長源,若是給外頭知道你並非表面看起來這般鐵面無私說一不二,他們還會對你唯命是從麽?”
“從不從,他們都得從,”趙長源拍拍懷襟示意,起身道:“你且慢慢看吧,我也要回去嘍。”
回去看家書。
“長源,”待趙長源快走到屋門口,淩粟隔著半個屋子喚住她腳步,問:“今個談的如何?”
趙長源正一手挑開厚重的禦風氈簾,沒說話,半回著身朝淩粟擡了擡下巴,成竹在胸。
入夜後的日荼河畔寒風凜冽,裹著冰粒打在臉上有如小刀割,趙長源裹緊氅衣穿梭在星羅棋布的營房間,熟門熟路回到自己屋。
栓門,掌燈,顧不上脫下氅,正使大臣迫不及待拿出懷裏家書拆開看,裏面有枝曬幹壓成的櫻花書簽,信紙只一張,上書十個字:
小妹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只一枝幹花書簽,趙長源捧著它珍若稀世寶,眼底眉梢笑意染,梨窩深深,甚至心頭公務陰霾暫卸不憂。
日荼河沿線飛沙走石,隆冬過後積雪至三月仍未化,日荼河甚至有地方厚冰層尚未解凍,兩岸除碎石沙塵與冰雪外寸草不生,一枝花簽一枝春,阿裳這是在催促她回家呢。
回,當然要抓緊時間結束這裏事宜啟程回汴都,有些事時機逐漸成熟,快到收網時,她要回汴都親眼看著,更何況阿裳也在家裏期盼她回家。
正使大臣恨不能立馬乘風飛返汴都。
待把花簽妥善放好,趙長源坐將軍案後繼續整理寫了十幾年還沒寫完的《千行稿》,心情本愉悅,整理到最近許多事時,不可避免想起淩粟受傷事。
兩月之前,此地尚是一片平坦荒灘,周使團並不在此,而是在百十裏外一座庸蘆小邊城羅納恰駐紮,與庸蘆代表大臣在羅納恰會談歸還城池和邊民問題,而被庸蘆俘虜的數千周邊民,則被押在附近做苦役。
談判進行得並不順利,庸蘆代表大臣是庸蘆君主弟弟,名副其實主和派,然其麾下兩位副大臣分屬兩派而同時皆是主戰派,每次會談無不吵得趙長源兩眼放空,不出所料,當周使團提出讓庸蘆歸還城池和邊民時,對方提出賠償條件,獅子大開口要周賠償庸蘆軍費等開銷四億五千萬兩,還拿周庸貿易作威脅。
周使團百萬個不樂意,談判桌上各顯神通,又是周旋又是消耗,趙長源等人設法挑起庸蘆代表大臣和兩位副大臣矛盾,以及兩位副代表大臣間矛盾,通過各種明暗手段,計謀百出,在整個使團共同努力下,談判眼看要取得關鍵性成果。
便在此時,主戰派和周國貿易這邊取得聯系,欲先發制人,要在簽署盟約節錄書前一晚宴請周使團,意圖加害趙長源,這些在事發之前都是不為人知,即便是趙長源專門撒出去的暗影也未曾查探到,那些躲在暗地裏的人如附骨之蛆,令人窒息作嘔又奈何不得。
入庸蘆後處處提防謹慎的淩粟,在城內一家周人商鋪裏打聽得有多批周商入城,此現象有些反常,他無有足夠證據下結論,賭一把讓趙長源提前一晚去與庸蘆代表大臣簽署節錄書,他則以副使身份代替趙長源去赴庸蘆代表副大臣的宴。
事出緊急,趙長源邊加派人手去探查相關事宜及證據,邊按照淩粟建議采取行動,她自然為淩粟布置下護衛人手,正常情況可保淩粟全身而退,孰料宴會上出現刺殺意外並非是針對周使臣而來。
庸蘆兩位代表副大臣的其中一個遭到刺殺不幸當場身亡,栽贓嫁禍好手段,裏外千眾庸蘆軍民登時群情激憤,混亂中,淩粟被庸蘆民用筷子戳傷一只眼睛。
淩粟竟願以身為餌,請庸蘆代表副大臣及那些隱藏在他們後面的周勢力入局,趙長源派去護衛副使臣淩粟的十二個禁衛軍及四名暗衛,最後總共只狼狽回來五個。
那廂趙長源與庸蘆代表大臣簽署罷節錄書,出來後發現了淩粟塞在她蹀躞包裏的遺書,上面沒寫什麽感人肺腑催人涕淚的話,只三行字,龍飛鳳舞,遒勁有力:
“今去若不歸,願化滔滔江水,與君盛世重逢。”
那夜宴會刺殺造成整個羅納恰城百姓動亂,要打殺周使團為他們庸蘆大臣報仇,此事之下,周使團自然也引出了藏在反對和談促成的副大臣身後的周人,趙長源以此庸蘆之刺殺///暴///事為憑而振臂呼開山。
早已埋伏等候在日荼河北岸的開山軍少帥林星禺出其不意率軍渡河,猶如神兵天降,硬生生扛著庸蘆重兵之壓一口氣南推兵線三十裏,神擋殺神佛擋殺佛。同時使團挾持一名庸蘆代表副大臣安全撤出羅納恰城,回到開山軍護衛範圍內。
庸蘆從沒見過如趙長源這般囂張又不要臉的周人,周使團挾持僅剩的庸蘆副代表大臣退進開山軍保護範圍,緊接著大張旗鼓邀庸蘆代表大臣來日荼河畔會談,庸蘆覺得趙長源此舉委實不要臉,甚至都不害怕再挑起兩國交戰。
當然,庸蘆若非歲欠收,他們不會渡河北上去搶柴周邊城和物資,他們看似勝利,實則也是糧草拮據,供應不起大規模開戰,才最終被趙長源威脅。
即便庸蘆代表大臣有些不敢此時前來,因一位副大臣死在宴周臣之會上而群情激憤的庸蘆國民,也硬生生用輿論攻勢,把他們國家的代表大臣及其團隊楞推來日荼河畔與周談判,當然,那些群情激憤事中少不了趙長源推波助瀾身影,她要的就是把庸蘆代表大臣架在火上烤,逼他配合促成和談。
有部分激進庸蘆軍小規模和開山發生摩擦,發現開山軍比以前林祝禺在時更加不要命,庸蘆軍摩擦中出現慘重死傷,後方糧草又出了點意外,軍中報覆周使團的囂張氣焰落下許多。
庸蘆代表大臣不得不率團隊來應周使團之邀請,為表與庸蘆代表會談之誠意,開山軍後撤十裏,安營紮寨不諒谷外,始終保持把周使團納在保護範圍內。
周使團入庸蘆後,因是戰敗而會談,起初情況的確舉步維艱,趙長源沿用舊規矩,試圖用正確方法解決爭端,直到刺殺破壞會談,淩粟以身為餌,才真正把趙長源從原本的溫和求索,硬拉到浴血問道上來。
日荼河畔淩厲的冰沙狂風,到底還是刮進了春三月的錦繡汴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