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秦良玉(三)

關燈
秦良玉(三)

他頭痛欲裂,幾乎站立不住。從萬歷十四年開始,萬歷就不再上朝了。他左邊牙齒早就損壞,引發的頭痛之疾更是令他無君王之狀。

“如今國庫還充盈,三大戰仍不壞國本。”萬歷不甘心:“明朝並不是從朕手中敗壞的!”

張居正輔佐幼帝雖然只有十年時間,就逝世而去。但一條鞭法至今仍在發揮作用。

萬歷十四年之後,到現在三十多年間萬歷都不曾上朝。他只通過諭旨與大臣溝通重要事宜,比如萬歷期間三大戰役。其餘一般朝政,他一概不管,交給內閣處理。

但三十年間,外戚沒有幹政,臣子沒有篡位,宦官沒有成禍,甚至三大戰役此等重事,也正常運作。

萬歷期間,三大戰役分別是平定蒙古人叛變的寧夏之戰,抗擊日本豐臣秀吉入侵的朝鮮之戰,還有平定苗疆土司楊應龍叛變的的播州之役。

三大征結束後,內庫仍有存銀。然而,此時後金已經建立,並於萬歷四十六年攻占撫順。萬歷力主伐女真,關於人員任用,他也想聽下天幕講述後世發展而定。

“後世仍然誇讚你的功績。”想起張居正這位重臣,萬歷卻心中五味雜陳。

而同時間,聽聞明朝將要滅亡,大臣們算一算時間,只剩二十八年。他們也火急火燎請求面聖。

萬歷三十年時,皇太子大婚,款待諸位大臣,萬歷都未曾露面。皇太子大婚兩天後萬歷自覺身體不適,或要崩殂,於是召見內閣首輔沈一貫覲見。

從此之後,諸位大臣又無緣面見陛下。入內閣晚一點的重臣,連陛下長什麽樣子都不知道。

四年前,宮中發生梃擊案,太子差點受傷,國本有損。為平息言論,諸位大臣才又有機會得以面聖。

“陛下為何不像當初那麽勤政呢?如今六科、十三道都只剩四五個人。就連內閣,曹署多空。”

“是啊,陛下雖不上朝,可是政事不亂。倘若他勤政愛民,豈不是能重新振興明朝?”

他們滿懷希望,能見到陛下一面。然而,陛下送來的還是只有一個字“免”。不過,皇太子倒是出面見群臣,安撫眾心。

朱元璋楞住了,看向朱棣:“你遷都到北平了?”

朱標之死都令所有人始料未及。而朱棣都是天幕所說,才知道是自己登基,又怎麽知道遷都之事?

“兒臣實在不知。”

朱元璋徘徊幾圈,實在難以平覆心緒。他勤政不怠,就是不願意讓諸臣架空皇權,因此也不設宰相。

然而,後代子孫又豈能各個賢明?就比如朱祁鎮這種子孫,差點壞明朝家業於一旦。

朱元璋著實想不到,後世會遷都到北平。然而,南北現在就已經競爭激烈。宋元將近四百年,如何彌合南北之分,也是個難題。

朱瞻基眼前一黑,對朱祁鎮也徹底失望:“你這逆子,是要讓大明亡在你手裏嗎?葬送了滿朝文武還不夠,你還要冤死忠臣。能守住北平,已是我大明之幸!你卻自毀根基!”

孫皇後看到天幕所說,朱祁鎮相關的事情,卻也慌亂起來,哭道:“陛下,妾只有這一個兒子。倘若要教誨,

也不能這樣逼死他吧。他如今還小,正需要教導。”

張太後也忍不住嘆息。宮中本就只有兩個皇子。朱祁鈺的母親吳氏只是宮女出身,因有龍子被封賢妃。而孫皇後卻是朱瞻基青梅竹馬,從小一起長大,乃至於廢後的情誼。

朱瞻基見孫皇後如此,自然也心痛,然而倘若事有偏差,明朝或就此滅亡。

他登基之後,勵精圖治,削藩降田稅,又在多年之後令鄭和再次下西洋。難道就這樣葬送在太子手裏?

張太後看到兒子神色,已經隱約猜到他有了廢太子的念頭。當年,胡皇後生了兩個女兒,因無子被廢。

張太後對被廢的胡皇後也多有憐憫。誰能想到,孫皇後所生的朱祁鎮,後世竟然是這個樣子?

張太後心中也有不好預感,自己的丈夫身體不佳,多年監國勞累,因此登基一年就去世。朱瞻基如今也才三十七歲,他應該至少能活到他爹的年紀吧?

朱瞻基流了淚:“母親曾告誡,百姓擁戴君主,是因為君主能使他們安居樂業。倘若明朝就此敗亡,他死在瓦剌手裏,都不能贖罪。”

【秦良玉一生中,先後參加了三大主要戰役。在抗擊清軍、奢崇明之亂、張獻忠之亂等戰役,她都戰功顯赫。

正史記載,秦良玉“為人饒膽智,善騎射,兼通詞翰,儀度嫻雅。”而且,她軍紀嚴明,“行軍發令,戎伍肅然”。她手下軍隊號“白桿兵”,為遠近所憚。

她的第一場史書有載的戰功在萬歷二十七年。當時,楊應龍在播州作亂,秦良玉和丈夫石柱宣撫使馬千乘,率領三千人前往征討。

他們兩人在楊應龍軍突襲的時候,將其擊敗,而後乘勝追擊,接連攻破七寨。

他們帶領的白桿兵,經過長期山地訓練,在播州令叛軍聞風喪膽。秦良玉為南川路戰功第一。但此次戰役,她並沒有報軍功。

萬歷四十一年,丈夫馬千乘被太監誣告,病死於獄中。秦良玉代領馬千乘的職位。】

漢朝

當初,董卓殺了劉辯,而擁立劉協登基。因劉協自幼被董太後養大,又聰慧鎮定。董卓自覺也是董太後同族,以此作為外戚攝政。

董卓雖然臨朝攝政,然而其暴行引起各地的州郡牧守討伐。如今王允已經剛剛除掉董卓。

他們卻從天幕中蔡文姬之事,得知後面兵禍。現在王允為司徒,輔佐劉協處理政事,也憂心未來之事。

“陛下身邊還是要有忠心可靠之人。”王允看著十一歲的漢獻帝。

就算天幕中,得知後世有武侯和漢昭烈帝兩兩相得。但是,王允暗中尋訪瑯琊諸葛氏,卻得知諸葛亮和劉協同歲,還是少年。

眼看時機還未到,王允打算再尋,對天子忠心耿耿之人。至少,他們慕武侯和漢昭烈帝之名,也當會盡忠。

而討伐董卓的關東聯軍,雖然一年前已經解散。但是,曹操當時獨自引軍西進,與董卓大將徐榮交鋒,中流矢而傷,幸免於難。其赤膽忠心,天地可鑒。

如今,曹操在東郡大敗於毒、白繞等。經袁紹表薦,曹操成為東郡太守。但是,他對漢朝忠心仍未改變。

宋朝

趙玉盤已經命人改革火器。而新皇也正在考慮遷都事宜。因擔心汴京被圍困,眾臣大部分也都同意。

“如今雖然有了一支隊伍,還是需要訓練。”趙玉盤也發覺,軍紀嚴明,訓練有素,基本上就代表這個軍隊戰鬥力很高。

她的丈夫由於不能掛實職,所以並不能參與其中。他著重於訓練家中的府兵,此外也帶著兩個女兒開始習武。

宗澤和眾將帶領軍隊,來到汴京附近。金兵有些吃驚,沒料到宗澤竟然可以帶這麽多人解圍。

原本他們打算一直圍困汴京,卻不料宗澤領兵來了之後,就主動進攻金兵。不過,金兵足有十五萬人,所以情況膠著。

“宗澤領兵確實厲害,我等此戰或有損傷。”有將領和宗澤交手,知道他的厲害。

他卻被主帥斥責:“我等十五萬大軍,難道還不能逼趙佶求和?況且,城中如今也不是李綱守城。”

上次,他們也圍困汴京,然而李綱守城,最終金兵無功而返。不過,之後李綱兵權被奪,如今守城已經換了人。

明朝

“也不知秦良玉此時多大年紀。”張居正也頗為好奇。

萬歷九年,後金尚未崛起。他們仍有籌謀的空間。張居正對於後世將要崛起的將領,自然也感興趣。

而張居正也想起嘉靖年間的舊事。一條鞭法並不是他的首創,是在他任職期間終於大力推行。

“此法是桂萼在嘉靖十年提出,不過推行不利。”

張居正作為托孤重臣,也是等到萬歷四年才開始在他的家鄉湖廣,實行一條鞭法。如今萬歷九年,才有正式頒布詔書,從此一條鞭法成為通行法制。

“嘉靖前二十年作為,確實是明君之相。”張居正也不得不服,畢竟嘉靖剛登基以藩王十四歲繼位,卻憑借大禮議可以抗衡朝中幾十年的重臣。

明武宗時全國流民已達六百餘萬,農民暴動接踵而起。嘉靖十四歲繼兄長之位,面對就是土地兼並嚴重的局面。其中占據田莊最多的是宗室、勳戚和大臣等。

嘉靖和張璁合力改革,至嘉靖九年查勘京畿勳戚莊田五百多處,計五萬七千餘頃,將兩萬六千餘頃還給原主。一條鞭法也在桂萼提出後,於嘉靖十年開始推行,然而阻力太大,推廣不利。

而且,張璁也在嘉靖的支持下,改革了科舉制度,推行三途並用之法,改革用人制度。因運作過程中,他們發現科舉選人,也有弊端。國子監祭酒陸深也曾上書,科舉所取的士子往往浮華而無實用。

張居正也深深佩服張璁,整頓學征之後,風氣大好。提學官都是海內名流,以道自重,不茍徇人。

張居正嘆了口氣:“凡變法者,都無好下場。唯有張璁三起三浮,仍能善終。”

張璁改革人才選拔制度,又對官員進行考核,得罪了文官集團。查冊冗田阻力太大,嘉靖都曾有過放棄,張璁卻極力上書,不惜得罪皇室宗親貴勳。

他整理宦官幹政,全國清查貪汙舞弊,一旦核實,罷黜鎮守太監之職。他所行皆為國之根本,民之生存。

【七年後,後金在泰昌元年入侵遼東。秦良玉收到朝廷召令,籌措糧草。她派兄長秦邦屏和弟弟秦民屏,率領幾千人先行一步。

此戰前,秦良玉被賜予三品官員的服飾,秦邦屏任命為都司僉書,秦民屏任命為守備。】

資料引用:

百度百科及網頁

知網論文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