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王聰兒(三)

關燈
王聰兒(三)

眾人急忙上前,嘉慶帝第一個沖上前扶住了乾隆。慌亂中,禦醫們終於到了,卻立刻發覺乾隆情況不妙。

不過,好在當時不是一個禦醫背鍋定生死。此事是太醫院使、禦醫和太監侍衛共同負責。他們先會診確認乾隆是氣急攻心,立刻共同選藥,再一起煎藥、嘗藥。

嘉慶帝也臉色不佳:“還要多久才會轉醒?”

禦醫們也說不出,這便是沒有把握了。而眼巴巴看著肉片的老者們,也知道這下吃不成飯了。不過,天下誰還看過皇帝暈倒?這下,我們就是村裏,乃至於州府裏唯一看過皇帝暈倒的人!

隨即,其餘閑雜人等被侍衛們送走,千叟宴算是辦不成了。而就算怎麽想要掩蓋乾隆此事,也掩蓋不住了。乾隆暈倒或許將要崩殂的消息,迅速擴散出去。

“所以,天幕說的都是真的?不然皇帝怎麽會氣成這樣?”

“如今,他已是太上皇了。不過,天幕所說八成是真的。”

而王貞儀聽到日心說,還有地球和行星的運轉規律時,激動不已。

“從此,天下也都知道日心說了!”

王貞儀也不由眼眶微紅。她積極宣傳解釋,哥白尼的日心說已經很久了。而天幕此舉,更證明日心說就是對的,而且後人皆知此事!

她從來不認為,只有男子可以習文學武。而她從小學習經史詩文,也曾跟蒙古族夫人學習過騎射。研究數學天文的時候,她也是學習容納中西算法之長。

在自己的房間裏,她無數次做實驗,用水晶燈當太陽,地面上的小圓凳當地球,用放大鏡當月球。那時候的她從來不覺得枯燥和孤獨,只會感受到天文的奧妙。如今通過天幕,也有無數人知道了日心說。那後世的女孩們也能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女子的智慧並不比男子差!

【當時,官僚地主大量侵占土地,很多農民失去土地變成流民。她幼年坎坷,從小賣藝養家糊口,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後來,她加入白蓮教,與齊林相遇。兩人志同道合,感情越來越深,不久後便結為夫妻。婚後,兩人一同領導白蓮教徒,籌劃反對清朝的起義。

當時,清王朝已經十分腐敗,官吏貪汙橫行。而凡是活不下去的時候,宗教就會盛行起來。

乾隆當時下令捉拿白蓮教教徒。結果,官吏反而借機敲詐勒索,挨家挨戶地讓百姓掏錢孝敬。有錢的出錢,沒錢的人就被認為是教徒,送監拷打致死。平民百姓都家破人亡,對官府更加痛恨。

因此信奉白蓮教的民眾更多。】

清朝

康熙看到這裏,覺得孫子治下功夫還是差了一些。當年,他二十多歲平吳三桂之亂,便是只搞死吳三桂,拉攏其餘起義之人。而治下竟然腐敗到,查抄白蓮教的人,都激起民眾反意,這怎麽可以?

如今太子正是胤礽,而他的次子弘皙最得寵愛,從小在宮中長大。康熙覺得有必要對弘皙加強一下,君王之道的教育。

“就算寬仁,也不能這麽縱容下屬。他們貪汙的不也是朕的錢嗎?”康熙對弘皙道:“需要鎮壓的時候,就以漢制漢,分化他們就行了。”

弘皙聽不太明白,但是乖巧點頭。

康熙還是挺滿意的。文字獄之類的,他自己也做了不止一件,自然也不在乎。不過,這孩子還是太心急,量刑有些苛刻。不過,能讓人口增加到三億,而且還一直學習西方科學,這個孫子能力還是不錯。

雍正的心情就不太美妙了。當初,他即位的時候,康熙已經在位六十年。身為老人的康熙,對下也變得寬容起來,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政寬事省”,“凡事不可深究者極多”。

可是等到雍正登基之後,就只能勤政以彌補之前的漏洞。但當時已經吏治廢弛,官場貪汙,乃至於國庫虧空。面對“大小官員,怠玩成習,徇庇尤甚”,雍正也是殫精竭慮,每天都勞累不停。

結果,天幕說他兒子的治理下,貪汙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他又如何不驚怒?他這十年勤政,拼命彌補漏洞不就白費了?

“你就是這麽為君的?能讓底下的人這麽糊弄你,怪不得壓不住白蓮教起義。”雍正看著弘歷,恨鐵不成鋼:“還有,朕刊發《大義覺迷錄》,派大員帶領曾靜到江寧等地,進行宣講。這才是正道。你竟然直接焚書了?你不會把朕的《大義覺迷錄》也給禁了吧?”

弘歷都已經當了爹,還被父皇這樣訓斥,也只能恭敬道:“兒臣不敢。兒臣絕不會忤逆父皇旨意。”

雍正越想越來氣:“堵不如疏,你連這都不明白嗎?朱元璋才是篡逆之輩,身為元朝的子民,還起兵造反。可是,我們大清是從流寇裏奪回的政權,是給崇禎報仇!再沒有比我們得皇位更正的朝代!李淵,趙匡胤也都是臣子篡位。劉邦也是亭長出身,那也是秦朝的臣子,造反也是謀逆。”

弘歷心中並不讚同,但是看著父皇已經大怒,自然也老老實實點頭:“父皇說的是。還是兒臣愚笨。”

“曾靜他們可為代表。知錯能改,我大清也不會要他們的命。這樣反賊中也有人願意投靠,你這麽殺個精光,後世不是徒增罵名?而且,反賊們自然也不會有投靠之意。”

終南山附近,流亡於此的流民們,正在辛苦得開墾荒地。他們的土地早就沒了,無處謀生,便跑到偏僻之地自己開荒。從乾隆三十八年到現在已經有二十多年了,陸陸續續都有各省活不下去的流民跑到這裏。窮鄉避壤之地,目前人數都達到了百萬。

就算這裏有老虎豺狼,但是開墾出來荒田,他們就還能活下去。而為了謀生,他們也會當背運工,一次扛著兩百斤的麻袋,走在懸崖峭壁上。間或有人掉下去,這也都是命。

“彌勒轉世,保輔牛八。”他們暗地裏流傳著這樣的口號。

他們也偷偷討論:“你們誰聽過王聰兒的名頭?她現在在哪呢?”

“我知道齊林,不過當時他還沒娶妻。”

也有消息靈通者道:“齊林已經死了。被朝廷的走狗抓住了。他婆娘就是王聰兒,如今正在襄陽呢!”

“真的,她們真的反了?”

“這還能有假?荊州,宜昌也有教會的人,也一起反了。”

扭頭看看,其中一人問:“我們為什麽還沒人領頭反清?”

“這有什麽難的,我們反了,就有人跟著一起反了。這麽多人還怕那些走狗?王聰兒能入女武將的榜,她肯定很厲害。我們就一起反清,一路投奔她去!”

宋朝

蘇軾看到這裏,也震驚不已。官吏腐敗,竟然到了這種程度?那百姓們如何能活下去?這就是官逼民反了。

“怪不得他們會有起義,這樣逼反的百姓和流民也太多了吧?”

本朝對待身強體壯的流民,都是把他們招納入軍隊。雖然軍隊戰鬥力不高,素質也參差不齊,但是募兵制讓流民失去土地也能混口飯吃,他們鬧出大亂的機會也就少了。他們明明能產出這麽的糧食,為什麽不收流民入軍中?

蘇轍道:“哥,私下議論也就罷了。可千萬不要因此事作詩。”

提起烏臺詩案,蘇軾也有蔫蔫的。但他當時確實是譏諷朝政。可是,清朝連明月都不能吟誦也太過分了。

“當然,不過我再寫十首明月之作,這不犯忌諱吧。”蘇軾道。

唐朝

柳宗元看到這裏,不由想起“苛政猛於虎”,“哀民生之多艱”。而現在,他被貶謫而來的永州,不也是一樣嗎?

這裏生產有異蛇,也有人世代捕捉蛇為生。他祖父和父親兩代都因捕蛇而死,他將來也大概率是同樣的命運。但是,當柳宗元想幫捕蛇者更換勞役的時候,卻被捕蛇者哭泣哀求。

他們雖然因蛇而死,但是同村耕種之人死的更多,祖父一輩的人十不存一。悍吏來的時候,那些鄉民不得安寧,最終就算不死也遷移走了。

“賦斂之毒害,強過毒蛇。倘若不打擊貪官汙吏,百姓又如何生存?”

柳宗元想起失敗的永貞革新,想要變革實在太難了。貶斥貪官汙吏,整頓稅收,這些都不知道動了多少人的利益。不過剛半年,改革就以失敗告終。就連唐順帝登基不到一年都被迫退位,禪讓給自己的兒子。

而這位天子,當年明明可以當一個史上有名的仁君。他“慈孝寬大,仁而善斷”,卻第二年正月就崩殂。此後,他們所有參與革新的臣子都或貶或殺。

“到底怎麽樣才能建立一個政通人和的國家?”柳宗元不知道此生能不能找到答案。

李泌輕聲道:“朝代滅亡在於兼並。所以,我才說大唐如今遇到波折,但是仍舊可覆之如初。”

前些時候討論宋金蒙之事,李泌見解就如後世發現如出一轍。

唐肅宗李亨自然信服,對李泌更加尊重:“還請先生助我一臂之力。”

資料引用:

百度百科及網頁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