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兒
關燈
小
中
大
上官婉兒
清朝
“葉下洞庭初,這是化用了屈原的的《湘夫人》吧。其中有一句“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我也想起來“思君萬餘裏”的用典了。有一句,相去萬餘裏,思君令人老。”
兩位少女相視一笑,其中一個又道:“不過,我知道婉兒結局並不好。參與政治總是要擔憂身後之事。而婉兒和多人是情人關系,還因此弄權,為情人加官進爵。”
“史書上說她天性風流,和韋後一黨同流合汙,咎由自取。所以李隆基將她和韋後一同殺死。韋後等人更是毒死中宗,罪有應得。”
“不過,天幕也說男子風流,卻只看此人才幹。那我們只關註婉兒的詩作就可以了。”
“是啊,我也曾讀過《新唐書》、《舊唐書》還有《資治通鑒》,正史上都如此說,可見其□□宮闈、奉承權貴確有其事。不過,婉兒的文采極好也是公認。聽說,李隆基哀憐其文采,所以特意命人收集她的二十卷文集,還讓張說為其做序。可惜,如今我們都看不到了。”
宋朝
看到武後和上官婉兒,眾人免不了想起已經去世的太後劉娥。她也曾經臨朝攝政,穿帝王龍袍,參與宋庭冊封大典。
而當時,她也並非沒有想要稱帝的意思。但是問起眾臣對於唐之武後的看法,眾臣稱武後為唐之罪人,差點斷送大唐江山社稷。
“若莊獻明肅皇後能夠看到天幕,或許會說唐玄宗才是大唐罪人吧。”
“畢竟,天幕蓋章,唐玄宗引發安史之亂,使得唐朝由盛轉衰。”
“不過,至少他姓李。”
眾人皆沈默,李唐江山當然擔心斷送在武氏手裏。至於唐朝到底在誰在位期間,差點斷送江山社稷,自有後人分辨。
“所以,更要稱讚皇太後有呂武之才,而無呂武之惡呀。皇太後臨朝十餘年,天下晏然。”
“對,皇太後最終死之前,還讓陛下給她脫去帝王龍袍,最終還是以皇後身份合葬。”
當時,宋仁宗在劉娥死後,召見群臣。他說,太後臨終前數度牽扯身上衣服,問群臣這是何意。有臣子答,太後不願先帝於地下,見她身穿天子之服。仁宗聞言,恍然大悟,下令給劉娥脫下天子服飾,換上後服,然後入殮。
身為女子作為皇太後攝政,在他們眼中,是代丈夫或者兒子暫時行使權力。就算你有再多的功績,只要稱帝,哪怕之後還政兒孫,仍舊是大惡。而身為男子無能,政績稀疏,只要不是腦殘暴虐,至少誇你是個好人呢!
“女子攝政就是不端。若非上官婉兒和韋後這種人禍亂宮廷,中宗又怎麽會早死?太平公主也是一樣。李隆基也不愧是一代明主,殺她們都夠果斷。除掉韋庶人和上官後,三年就除掉太平公主。若非如此,難道還要再來一個武後,再來一個巾幗宰相,再來一個鎮國太平公主?”
“是啊,雖有才學,對女子來說,終究是小事,品行不端才是大事。光憑上官婉兒□□宮闈就足以殺她。何況,她還和韋後一同叛亂。”
聽到女子從政便是不端,也有人勸道“各位還是謹慎些吧,官家不許非議皇太後理政舊事。”
當年,劉娥去世以後,宋仁宗得知自己並非劉娥親生,便派兵包圍劉氏親眷的府邸。清算還是不清算劉氏宗族,就在一念之間了。但是,他派人查看生母李妃靈柩,結果發現李宸妃被以厚禮下葬。
本來,眾臣覺得陛下被太後攝政必定心懷不滿,畢竟從十二歲到二十三歲總共十一年。所以,現在親政後,眾臣也上奏劉娥之過錯,詆毀甚重。
而見過生母靈柩後,仁宗焚香祭拜劉娥,終於認定劉娥一生清白了。劉氏滿門也因此保全性命。並且,他之後不許再議論劉娥。
當年,李妃因生父去世,為了生計,削發為尼。劉娥見其貌美,收其作為侍女,帶入宮中。而後,等其生下皇子,宋真宗和劉娥將皇子記在劉娥名下,由劉娥和楊妃撫養長大。
“陛下已經有了定論,並且皇太後定了美謚。我們何必再提起。”
【上官婉兒也有應制奉和的詩,相比一般宮廷文人的頌詞而言,自有其詩心在。還有一些陪侍皇帝出游的作品,其詩作意境遼闊,氣勢磅礴。
駕幸三會寺應制
釋子談經處,軒臣刻字留。
故臺遺老識,殘簡聖皇求。
駐蹕懷千古,開襟望九州。
四山緣塞合,二水夾城流。
宸翰陪瞻望,天杯接獻酬。
太平詞藻盛,長願記鴻休。】
宋朝
“雖是應制詩,但是真的寫的極好。無論跟隨武後,中宗,還是參加長寧公主游園,都有佳作,記載其中。”
“其才學和政績自然是不可辯駁的。”
此時的歐陽修正在遵照宋仁宗的旨意,修唐史書,又名《新唐書》。五代十國的時候,已經修了一本《舊唐史》,裏面收錄了很多唐朝史料和實錄。
而修史自然不是一人之功。列傳大部分為宋祁所寫。歐陽修也不打算更改文本。而且上官婉兒身為巾幗宰相,其政績和文采不能湮滅。
“果然,天幕也讚其才。”歐陽修會心一笑,能夠使得野無賢遺,這足以表明其功績。
一旁友人道:“不過,排列第二是否有些高了?縱然其才可稱讚,但是…”
“既然評價詩才,那不就是以才為判?我倒是希望上官的文卷,能夠多多流傳。”
“也是,看當時的同代詩人對上官評價頗高。”
“可惜,如今修史的時候,總有些史料不知去向。也就主要依靠舊唐書了。若是有更多上官的史料就好了。”
“張說所寫《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都誇讚上官婉兒為天子良輔了。弄得我也十分困惑,以她史書上這般□□宮闈,為情人弄權,也不至於天子良輔吧。”
“這就不得而知了,時間過去太久了。我們也未曾見過上官之墓,若能看到其墓志銘,也能再弄明白這些困惑。”
【婉兒也有一些寫景之作,清新雅致。而前面朝代的山水詩鋪陳華麗,對仗雷同。而且前面朝代流行艷情詩,還是男子以女子口吻而作,幻想女子思念情人的淫艷。
而上官婉兒繼承了祖父“上官體”中辭藻典麗,對仗工整的風格。不過,她也在意境和形式上稍有變化,更加清麗飄逸,疏朗有致。從她在文壇打響之後,山水詩在唐朝迅速發展。此後,詩歌開始註重氣勢,並且崇尚天然壯麗。
駕幸新豐溫泉宮獻詩三首其一
三冬季月景龍年,萬乘觀風出灞川。
遙看電躍龍為馬,回矚霜原玉作田。
而中宗帶著群臣交游時,群臣也一起應制百餘首。最終也是交給上官婉兒評選最優者。而落選詩作落下之後,就只剩下沈、宋兩個人的詩作。相比之下,婉兒選擇了詩情壯闊的宋詩,“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
其作為巾幗宰相,又是文壇翹首,可見一斑。】
唐朝
張說看到天幕中上官婉兒的詩作,也不由扼腕。如今,上官婉兒已死,縱然再怎麽說也無用了。
而她死後,鎮國太平公主上表給唐睿宗李旦,不僅給上官婉兒賜了死後哀榮,恢覆到昭容的品階。而後,她又請求收集上官婉兒的文章和詩作,整理出二十卷文稿。
“鎮國太平公主曾經和上官昭容一起出游,四處宴飲。恐怕看到如今斯人已逝,心中更是難過。”張說也明白,物是人非,自然令人傷懷。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清朝
“葉下洞庭初,這是化用了屈原的的《湘夫人》吧。其中有一句“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我也想起來“思君萬餘裏”的用典了。有一句,相去萬餘裏,思君令人老。”
兩位少女相視一笑,其中一個又道:“不過,我知道婉兒結局並不好。參與政治總是要擔憂身後之事。而婉兒和多人是情人關系,還因此弄權,為情人加官進爵。”
“史書上說她天性風流,和韋後一黨同流合汙,咎由自取。所以李隆基將她和韋後一同殺死。韋後等人更是毒死中宗,罪有應得。”
“不過,天幕也說男子風流,卻只看此人才幹。那我們只關註婉兒的詩作就可以了。”
“是啊,我也曾讀過《新唐書》、《舊唐書》還有《資治通鑒》,正史上都如此說,可見其□□宮闈、奉承權貴確有其事。不過,婉兒的文采極好也是公認。聽說,李隆基哀憐其文采,所以特意命人收集她的二十卷文集,還讓張說為其做序。可惜,如今我們都看不到了。”
宋朝
看到武後和上官婉兒,眾人免不了想起已經去世的太後劉娥。她也曾經臨朝攝政,穿帝王龍袍,參與宋庭冊封大典。
而當時,她也並非沒有想要稱帝的意思。但是問起眾臣對於唐之武後的看法,眾臣稱武後為唐之罪人,差點斷送大唐江山社稷。
“若莊獻明肅皇後能夠看到天幕,或許會說唐玄宗才是大唐罪人吧。”
“畢竟,天幕蓋章,唐玄宗引發安史之亂,使得唐朝由盛轉衰。”
“不過,至少他姓李。”
眾人皆沈默,李唐江山當然擔心斷送在武氏手裏。至於唐朝到底在誰在位期間,差點斷送江山社稷,自有後人分辨。
“所以,更要稱讚皇太後有呂武之才,而無呂武之惡呀。皇太後臨朝十餘年,天下晏然。”
“對,皇太後最終死之前,還讓陛下給她脫去帝王龍袍,最終還是以皇後身份合葬。”
當時,宋仁宗在劉娥死後,召見群臣。他說,太後臨終前數度牽扯身上衣服,問群臣這是何意。有臣子答,太後不願先帝於地下,見她身穿天子之服。仁宗聞言,恍然大悟,下令給劉娥脫下天子服飾,換上後服,然後入殮。
身為女子作為皇太後攝政,在他們眼中,是代丈夫或者兒子暫時行使權力。就算你有再多的功績,只要稱帝,哪怕之後還政兒孫,仍舊是大惡。而身為男子無能,政績稀疏,只要不是腦殘暴虐,至少誇你是個好人呢!
“女子攝政就是不端。若非上官婉兒和韋後這種人禍亂宮廷,中宗又怎麽會早死?太平公主也是一樣。李隆基也不愧是一代明主,殺她們都夠果斷。除掉韋庶人和上官後,三年就除掉太平公主。若非如此,難道還要再來一個武後,再來一個巾幗宰相,再來一個鎮國太平公主?”
“是啊,雖有才學,對女子來說,終究是小事,品行不端才是大事。光憑上官婉兒□□宮闈就足以殺她。何況,她還和韋後一同叛亂。”
聽到女子從政便是不端,也有人勸道“各位還是謹慎些吧,官家不許非議皇太後理政舊事。”
當年,劉娥去世以後,宋仁宗得知自己並非劉娥親生,便派兵包圍劉氏親眷的府邸。清算還是不清算劉氏宗族,就在一念之間了。但是,他派人查看生母李妃靈柩,結果發現李宸妃被以厚禮下葬。
本來,眾臣覺得陛下被太後攝政必定心懷不滿,畢竟從十二歲到二十三歲總共十一年。所以,現在親政後,眾臣也上奏劉娥之過錯,詆毀甚重。
而見過生母靈柩後,仁宗焚香祭拜劉娥,終於認定劉娥一生清白了。劉氏滿門也因此保全性命。並且,他之後不許再議論劉娥。
當年,李妃因生父去世,為了生計,削發為尼。劉娥見其貌美,收其作為侍女,帶入宮中。而後,等其生下皇子,宋真宗和劉娥將皇子記在劉娥名下,由劉娥和楊妃撫養長大。
“陛下已經有了定論,並且皇太後定了美謚。我們何必再提起。”
【上官婉兒也有應制奉和的詩,相比一般宮廷文人的頌詞而言,自有其詩心在。還有一些陪侍皇帝出游的作品,其詩作意境遼闊,氣勢磅礴。
駕幸三會寺應制
釋子談經處,軒臣刻字留。
故臺遺老識,殘簡聖皇求。
駐蹕懷千古,開襟望九州。
四山緣塞合,二水夾城流。
宸翰陪瞻望,天杯接獻酬。
太平詞藻盛,長願記鴻休。】
宋朝
“雖是應制詩,但是真的寫的極好。無論跟隨武後,中宗,還是參加長寧公主游園,都有佳作,記載其中。”
“其才學和政績自然是不可辯駁的。”
此時的歐陽修正在遵照宋仁宗的旨意,修唐史書,又名《新唐書》。五代十國的時候,已經修了一本《舊唐史》,裏面收錄了很多唐朝史料和實錄。
而修史自然不是一人之功。列傳大部分為宋祁所寫。歐陽修也不打算更改文本。而且上官婉兒身為巾幗宰相,其政績和文采不能湮滅。
“果然,天幕也讚其才。”歐陽修會心一笑,能夠使得野無賢遺,這足以表明其功績。
一旁友人道:“不過,排列第二是否有些高了?縱然其才可稱讚,但是…”
“既然評價詩才,那不就是以才為判?我倒是希望上官的文卷,能夠多多流傳。”
“也是,看當時的同代詩人對上官評價頗高。”
“可惜,如今修史的時候,總有些史料不知去向。也就主要依靠舊唐書了。若是有更多上官的史料就好了。”
“張說所寫《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都誇讚上官婉兒為天子良輔了。弄得我也十分困惑,以她史書上這般□□宮闈,為情人弄權,也不至於天子良輔吧。”
“這就不得而知了,時間過去太久了。我們也未曾見過上官之墓,若能看到其墓志銘,也能再弄明白這些困惑。”
【婉兒也有一些寫景之作,清新雅致。而前面朝代的山水詩鋪陳華麗,對仗雷同。而且前面朝代流行艷情詩,還是男子以女子口吻而作,幻想女子思念情人的淫艷。
而上官婉兒繼承了祖父“上官體”中辭藻典麗,對仗工整的風格。不過,她也在意境和形式上稍有變化,更加清麗飄逸,疏朗有致。從她在文壇打響之後,山水詩在唐朝迅速發展。此後,詩歌開始註重氣勢,並且崇尚天然壯麗。
駕幸新豐溫泉宮獻詩三首其一
三冬季月景龍年,萬乘觀風出灞川。
遙看電躍龍為馬,回矚霜原玉作田。
而中宗帶著群臣交游時,群臣也一起應制百餘首。最終也是交給上官婉兒評選最優者。而落選詩作落下之後,就只剩下沈、宋兩個人的詩作。相比之下,婉兒選擇了詩情壯闊的宋詩,“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
其作為巾幗宰相,又是文壇翹首,可見一斑。】
唐朝
張說看到天幕中上官婉兒的詩作,也不由扼腕。如今,上官婉兒已死,縱然再怎麽說也無用了。
而她死後,鎮國太平公主上表給唐睿宗李旦,不僅給上官婉兒賜了死後哀榮,恢覆到昭容的品階。而後,她又請求收集上官婉兒的文章和詩作,整理出二十卷文稿。
“鎮國太平公主曾經和上官昭容一起出游,四處宴飲。恐怕看到如今斯人已逝,心中更是難過。”張說也明白,物是人非,自然令人傷懷。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