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591章 錦繡堆51

關燈
第591章 錦繡堆51

寄娘被重新壓回曄王府,府外換成了重兵把守。

不日,施牧寫下一篇《青蓮賦》,以一個局外人的角度,敘述了自己得知寄娘一個居士被迫成為王府次妃十幾年身不由己屢遭殘害、目睹曄王惡貫滿盈卻無處訴說、身在錦繡心如油煎的悲慘經歷後內心的心痛與憤怒。

他先寫寄娘的痛與恨,又寫自己知情後的同情與憤怒,最後從天道公理與國法倫理的角度,支持寄娘挺身而出的揭發,讚揚她在王府富貴錦繡生活的腐蝕下、在曄王府這樣一個骯臟汙穢的淤泥之中,依舊懷抱青蓮之心,志不改,性不移。

施牧的賦是當日文會上力壓眾才子拔得頭籌的,誰也不能小看文人的筆桿子,好的檄文能翻了天地。

而支持寄娘的文人還不止施牧一個。

施牧帶頭後,三惠書院的樂章先生、桔山先生也站了出來為寄娘喊冤,第二天,孫大儒也發聲了,他做了一首詩,雖沒有明說此事,卻生動描寫了一個被搶親女子的悲慘人生,最後一句感慨權貴貧賤天地之別的總結更是激起無數貧寒子弟的共鳴。

孫大儒的詩傳出來不久,周大儒直接寫了諫言請求遞交皇帝,大意是讓皇帝徹查曄王惡行,還無痙蛉宋首的眾位無辜女子自由與公道。

現在的寄娘對外是曹琳獨女,本身又是難得的才女,早就在文人間有很高的名聲,如今加上施牧這個正炙手可熱的才子支持,多位地位甚高的名士大儒幫聲,幾乎大半的文人都站在了她這一邊。

換到現代,她這是本身名氣高流量大,又有頂流施牧和泰鬥大儒全方位撐場,圍觀者下意識就站在她的角度代入種種事件,自然而然站在了她這一邊。

皇帝受到了空前的壓力。

這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原本,哪怕他要處置曄王,也不打算放過妻告夫的史王妃和寄娘。

但是如今外頭的文人都支持無痙蛉耍認為她弱質女流無依無靠,好不容易等來曄王倒臺有了擺脫桎梏的機會,請求皇帝放她自由,安度餘生。

皇帝可以任性,但是不能對抗這麽多文人,本朝話語權最大的就是文官集團,皇帝年紀這麽大了,還要一年之中抽一兩回時間,請民間名士大儒進宮交流,得罪了這些人……心知自己過往黑歷史很多的老皇帝沒那個底氣。

“查,查曹氏說的是不是真的,把她說的那些證人都一一去查實了!若是膽敢誣告曄王逃避牽連……”

老皇帝還是不甘心,擱置了外頭一浪更比一浪高的聲音,讓大理寺先去查寄娘說的人證物證。

蕭國公收到大理寺大夫傳來的消息,將手頭保護的人和物都放了出去。

如今無數目光都聚集在這個案件上,寄娘在文章中說了刑部和曄王的勾結,也將受害百姓和人證物證說得清清楚楚,這些人一出現就立刻被大家註意,皇帝想要動手腳都找不到機會。

而大理寺的反應也非常快,直接將人帶走保護起來,然後喊上禦史臺、宗人府以及刑部侍郎,一起審理。

被狀告的刑部尚書回避此案,只能在家坐等結果。

他心慌慌眼發花,怎麽都想不明白,曄王明明已經派人將這些人滅口了,他們怎麽會一夜之間又覆活上京告禦狀了?

眾目睽睽下,刑部尚書也好、皇帝也好、曄王殘留的幕僚也好,都沒法對證人動手封口。

這個案件審理得非常快,不出三日,刑部尚書就被摘了烏紗帽,鋃鐺入獄。刑部的事務全權交給刑部侍郎李汾負責。

李汾一接手刑部,立刻積極配合三司一府聯合調查曄王謀逆案,這個案件的進展頓時快了幾倍。

曄王心存謀逆、豢養私軍、黨同伐異……種種罪行證據確鑿。

厚厚一疊調查的結果,最讓人驚訝的是,後期曄王的許多行動中都有了曹氏次妃的影子。

皇帝一看到寄娘的名字就又氣又痛快,心想你再能蠱惑人心,卻掩蓋不住自己做了曄王謀逆的幫兇,哼,任你再身不由己,幫兇就是幫兇,一樣要被處置!

他想到曹氏那個隨時會一命嗚呼的身子,解氣地想:到時候就算朕大度給你一個小懲戒,你也一樣挺不過去。到那時,這幫酸儒還有什麽話說!

“這個曹氏――”他指著奏折上的名字開口。

“陛下,曹氏身子因後宅陰私敗壞後,為生存不得不幫曄王辦事,但她所做之事都於朝廷有利,對陛下盡心,為了平衡曄王野心和朝廷公正,曹氏付出之心血實在難以想象,還請陛下看在她不曾為惡甚至引導曄王做了幾件好事的份上,饒恕她被迫協助曄王的過錯!”刑部侍郎站出來。

“懇請陛下!”大理寺大夫和禦史大夫一起跟上。

宗人府宗正一看,忙也跟著跪下。

皇帝楞住,立刻低頭看下文,一看,才知道後面所述根本和他想的不一樣!這個曹氏真是個心機深厚的,雖然明裏幫老二做事,實際卻陽奉陰違,借著老二的手除貪官庸官,換上公正廉明卻沒背景的普通官員,還能把老二哄得對此毫無異議。這麽一來二往,老二還真把許多事情交給她辦,她也能調動老二的手下,但楞是沒做一件惡事還能對老二有交代。

他不信:“一件惡事都沒有?”

禦史大夫肯定地說:“確實一件也無,宗正大人可以作證。”

胡子花白的宗正動作緩慢地直起身子,心裏暗罵禦史大夫,面上卻也一臉為難地對皇帝點頭:“陛下,確實沒有啊。”皇叔我也幫不了你。

皇帝臉青了青,對曹氏更討厭了,卻更加奈何不得她。

“眾位愛卿辛苦了,回去好好休息。”他放下奏折,沒說怎麽處置曄王,只讓人先退下。

幾人對視一眼,紛紛告退。

皇帝還想找機會把所有眼中釘都借此一籮筐處置了,但外頭卻先傳開了寄娘的足智多謀。

寄娘身上的傳奇色彩更濃厚了。

身在虎穴卻能與虎謀皮,在保護了自己的基礎上又鏟奸除惡扶持能吏救了更多的人,這樣的女子簡直是從古到今都難尋的奇女子啊!

那些被她扶持上位的官員們不少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不是幸運,是被這位夫人看見了能力才幹,才升官有了如今!

寄娘的名聲簡直如日中天。

皇帝不過猶豫一夜,外頭的風向又變了幾變,他是再也奈何不得寄娘了。

看著那些本就該為他效命的官員,他提拔他們給他們發俸祿,如今不知多少人對那個女人感恩戴德,偏偏他還要捏著鼻子褒揚她,皇帝比吃了蒼蠅還惡心。

“皇二子曄王,辜負聖心,圖謀不軌,不孝不忠,今削去親王之位貶為庶民,圈禁宗人府。”

“曄王次妃曹氏忠肝義膽,智慧無雙,雖有從犯之行,功過相抵,允收回次妃冊寶,攜王府餘下無辜女子回歸本家。”

王府外的重兵撤了,奴仆遣散,後院的人都去宗人府陪曄王圈禁,寄娘和其他在訴狀上簽字畫押的女子則逃出生天,可以回到娘家恢覆自由身。

柔姬等人聽到這個結果喜極而泣,心口大石徹底挪開,頓時覺得天高海闊,呼吸都變得從未有過的輕盈。

“可是……我沒娘家了……以後該去哪呢……”

“是啊,我爹娘早就沒了,兄嫂會容得下我嗎?”

剛高興完,大家又愁了起來。

寄娘看著她們,還不曾說話,一個眼熟的小廝跑進來:“見過夫人,我家公子的馬車已經在府外了,來接夫人回家!”

寄娘:“回家?”

小廝樂呵呵地說:“是啊!曄王家產被朝廷沒收,國庫缺銀子,戶部轉手就掛出來售賣各處別院府邸,公子買下了京郊園子,以後那兒就真正是夫人的家了!”

寄娘聽了,想起如今的戶部尚書可是位為了錢“不擇手段”的狠人,頓時笑得不行:“這動作也太快了一些……”她扭頭看向柔姬等人,“既然如此,你們無處可去的人不如先隨我去那邊暫住?若是能回去,我送你們回去,若不能,我再想辦法安置大家。”

柔姬幾人聽了大喜,紛紛對著寄娘行禮道謝。

寄娘搖手:“不必如此,只是我以後是自食其力了,各位這一路也想一想未來如何過生活吧。以後的日子我能幫的不多。”

柔姬溫聲說:“我們明白,哪怕再窮再苦,也比去宗人府坐監強。”

眾人紛紛點頭。

施牧想到了寄娘定不會拋下其他人,帶來的馬車不止一輛,寄娘出門看到,忍不住擡眼看他,兩人對視,會心一笑。

寄娘重獲自由,眾位好友紛紛上門慶賀。

回到京郊的第二日,大家就約好了似的來到了園子,說要為寄娘接風洗塵,洗去晦氣,慶賀她重獲新生。

寄娘換上了未婚女子的裝扮,一一道謝:“多謝前段日子眾位先生為小女四處呼聲與奔波。”

桔山先生猛地恍然狀:“無景∥荊難怪你過去總自稱‘小女’,從前我以為你是以無菊飧鏨矸縈胛頤竅嘟唬所以如此自稱,現在想來,恐怕是你從不認可原先的身份吧!”

寄娘淺笑,向他敬了一杯:“桔山先生知我。”

眾人紛紛恍悟,又是感慨又是難過,如此氣節與才氣,卻半生坎坷,餘日不多,果真是天不善待啊。

這場洗塵宴後,寄娘便以無鏡納矸菇誥┙莢白永鍔活下來,她終於給這個清雅別致的園子起了名字,曰:“清園”。清白、清談、清淡……大概“清”之一字,體現了她如今的心境。

她花了一點時間安置柔姬等人,然後在這清園裏深居簡出,很少再出現了。

清園來往的都是桔山先生這樣的白衣,他們偶爾過來看望寄娘,或交流新得的好書或切磋棋藝或看景同游……閑雲野鶴,不問世事。

然而在這些表面之下,寄娘和施牧繼續進行著他們的計劃。

曄王倒了,扯出很多雜亂無章的線頭。新上任的刑部尚書李汾是個執著的人,他發現了這些疑點自然要一件一件去查證,查著查著大理寺也湊了過來……

陳年舊案很難查,而且牽扯的許多人都已經是如今的不可說。但新案子好查,而且如今世道亂,刑部每季度收到的案卷多得不得了。

對於那些駭人聽聞或者新鮮少遇的案子,刑部還要再朝會中上報皇帝陛下,請他評判聖裁。

李汾挑的案子也有趣,一樁殺人藏屍案,兇手罪證確鑿,但是藏屍地卻十分蹊蹺,官府順著兇手指認去挖屍體,挖著挖著,卻挖到了數百白骨;一樁貪官貪汙案,抄沒家產時,卻發現官員家中密庫不藏金不藏銀,卻藏著一塊只寫了“趙”字的靈位,這貪官嗜好奇詭,喜歡對著這個“趙靈牌”燒香磕頭治療失眠之癥;一樁強盜搶劫案,山賊搶了平國公的老宅,官府圍剿後搜查,在山賊老巢中搜到了一個骨瘦如柴的老太監……

刑部尚書李汾是個奇人,挑的案子一個個離奇又有趣,每次大朝會上百官聽他講案件聽得津津有味,那個一波三折出其不意,比茶樓的說書先生說得還有趣。

皇帝除了那個趙靈牌聽得勃然大怒,其他都聽得津津有味,還會偶爾聽著這個故事想起上一個,詢問後續怎麽樣了?

李汾也是個做實事的,這些案件的後續他都一一調查了。

比如那數百白骨地,據當地百姓說,十三年前某天夜裏,當地的確發生過一件大事。有人半夜在村外林子裏打架,但百姓都不敢出門查看,等到天亮了動靜才消停,村人過去一看,只看到土被翻動了,地上有血跡,大家懷疑那裏死了人,從此不敢再去。

趙靈牌皇帝不感興趣,那麽老太監麽……老太監自稱是前皇帝身邊的試膳太監,後來宮廷有變他出宮做了富家翁,只是前不久家裏突然被山賊大火燒了,他自己也被山賊捉上了山。

皇帝立刻變了臉色,正要張嘴表示不想再聽,卻聽到李汾已經聲音清晰地說:“那老太監仿佛瘋了,還說自己是得了報應,是當初受人收買毒害先帝的報應,如今先帝前來索命了。”

“砰!”皇帝怒而扔下石硯,“什麽先帝!哪位先帝!朕還沒死呢,他就要做朕的先帝了?!”

滿朝文武惶恐跪下。

李汾更是直接認錯:“是那太監胡言亂語,臣模仿他的說辭,然此事僅憑他一人所言不能斷案,是真是假刑部已發回當地細查。因陛下問起後續臣又只知這些,故只能如實稟告,請陛下息怒。”

皇帝聽了,內傷:細查什麽細查!不把他砍了還查個屁!沒眼色的東西。

雖然李汾說沒查實,但太監那些話卻在每個人心中畫下了一道影子。

當年的事情,其實誰不心裏嘀咕好奇呢?

那樣一個勵精圖治又勤政自律的青年帝王,怎麽就會這麽快急病去了?

如果他還在……

這天,所有人都內心活動十分豐富地下了朝,剛走出宮門,卻看到蕭國公急急沖向李汾,拉著他的衣襟大聲詢問:“你說那數百白骨地在哪裏?陪都郊外宋家村石頭嶺,那邊上不就是去往燕國邊境的官道嗎!”

李汾雖然被蕭國公扯著衣襟但面色鎮定,答:“蕭國公所言不錯,那裏的確是去北燕的官道,而且白骨坑裏有些未腐爛的物件,可以證實,這些人很可能是我朝軍士。”

蕭國公的臉色更加不對勁了,他死死扯著李汾,咬著牙問:“是不是有魏趙二字?他的軍隊每人一塊身份牌,正面刻‘魏趙’,背面刻姓名,當年邊境有一支隊伍進京送燕國貢品,回去卻不見了蹤影,都說是他藏了這支精銳圖謀不軌!村民聽見動靜是十三年前的哪一天?”

李汾拉住他的手:“蕭國公,你冷靜一點。”

蕭國公聲如洪鐘:“哪一天!”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