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一百九十八

關燈
一百九十八

貞觀十一年,天子駕幸洛陽宮,洛陽刺史攜城中百姓十裏長街恭迎聖駕。

李世民一面斥責洛陽刺史鋪張,一面對百姓爭搶著獻上來的特產來者不拒,嘴角的笑意就沒停過。

都是一些瓜果蔬菜,果幹蜜餞,不值什麽錢,但卻代表著百姓對他這個天子的認可。

李世民讓近侍把這些特產都收了,把從長安帶來的絲綢布匹、瓷器玻璃給百姓分一分。

聽著百姓感激得高呼“陛下萬歲”的聲音,李世民笑得眉眼都彎了,這般盛況,古往今來也就只有他一人吧?

隨行的魏征瞥了一眼李世民自得不已的模樣,決定還是不要告訴他家陛下,等他一走,這些瓜果蔬菜就能搖身一變,變成當今天子最喜歡的瓜果蔬菜,打著天子的名號實現大賣。

看著百姓臉上毫不掩飾的喜悅,魏征也忍不住勾了勾嘴角。

如今的大唐是越來越好了,百姓們的生活比之前好太多了,或許再過二三十年,大唐便能實現天下為公,人人有德,人人敬老,人人愛幼,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大同世界[1]。

魏征擡眸看了眼十年如一日掛在空中的天幕,這就是天幕的目的嗎?

“魏公,這樣的場面真是怎麽看也不會厭,你說是也不是?”房玄齡本想撫一撫自己的長須,擡手卻發現自己已經沒有胡須了。

唉,胡子藏汙納垢不衛生,他時長清洗便是,幹嘛非要逼他剃掉長須。

魏征聞言,轉頭看了眼一臉與有榮焉地的房玄齡,心裏突然沒那麽高興了。

據史書記載,配享陛下廟庭的大臣總共就六個,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高士廉、李靖、屈突通。

長孫無忌和高士廉不僅最早效忠陛下,功勞不小,而且還和陛下沾親帶故,他們兩的位置是板上釘釘子,誰也別想動搖,除非他們作死。

房玄齡和杜如晦也是早早就投靠了陛下,即便是玄武門之變也堅定不移地站在陛下身邊,和陛下的感情非同一般,配享廟庭也正常。

屈突通病逝於貞觀二年,早就進去了。

李靖……雖然站隊從來沒對過,但架不住他是大唐軍神,軍功赫赫,又為大唐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將領,配享廟庭也是應該的。

誰也不可能騰出位置,他們想進去只能寄希望於陛下多加幾個位置,這些年,他們是鉚足了勁在陛下面前刷存在感,明裏暗裏表示願常伴陛下身側。

陛下倒是一碗水端平,不論是誰說都應了。

可,廟庭哪有那麽多位置?總不能進去一段時間又被挪出來給別人騰地方吧?

魏征原本是不在意能不能配享廟庭的,畢竟前有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這些潛邸舊臣,後有人才輩出,作為廢太子舊臣的他不被排擠,還能被重用已經很不錯了。

奈何如今的大唐太美好了,他是親眼見證大唐從開國時的滿目瘡痍到如今的欣欣向榮,那種參與其中的成就感是無以言表的。

而且和陛下相處的時間越久,就越佩服陛下的為人,君臣相得怎麽不算一段佳話呢?當然不是後世那種佳話。

輔佐陛下這樣的明君建立孔子口中的大同世界,這誰能抗拒?

誰不想青史留名呢。

魏征:“房公說的是,短短十一年間大唐能有如今的繁華,這是老夫做夢也沒想到的。今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是陛下之功,也是諸公之功,房公更是居功至偉。”

這房玄齡哪裏敢認,連忙道:“哪裏哪裏,房某不過是在其位,謀其職,負其責,盡其事罷了,不敢居功。”

尉遲敬德聞著味就過來了,“是嗎?那你把配享廟庭的位置讓出來啊,俺敢居功。”

房玄齡:“……”這天是聊不下去了。

尉遲敬德撇了撇嘴,“反正你在裏面待的時間也不長,還不如讓給兄弟我。”

房玄齡心哽了,會不會說話啊!不會說話可以不說,非要哪壺不開提哪壺,來戳他的心窩。

然而尉遲敬德這個沒有眼力見的還在追問:“老房啊,你意下如何?”

房玄齡:我想一拳頭砸你臉上。

本來進了廟庭又被遷出來就夠讓人難受的了,還是因為自己兒子謀反才被遷的,第一次看到的時候,房玄齡如遭五雷轟頂。

次子謀反的記載在他腦中揮之不去,也讓戰戰兢兢。

還是陛下寬慰他,讓他不要將沒影的事放在心上,他提起的心才放下。

即便如此,他還是好好收拾了次子一頓。

長子要挑起家族重任,從小便被悉心培養,對次子沒什麽要求,教養上也沒太上心,加上夫人溺愛,次子的性子已經被養歪了。

好在發現得及時,還能扭轉過來。

這些年,他對房遺愛耳提面命,嚴加教導,就是給他十個膽子他也不敢有謀反之心。

房玄齡都覺得這事要過去了,沒想到尉遲恭又提了出來。

房玄齡內心罵罵咧咧:為了進陛下的廟庭,這尉遲老黑還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杜如晦見房玄齡氣得臉都憋紅了,心中不免有些兔死狐悲,“敬德,廟庭一事是由陛下做主,你想進廟庭應當去找陛下,房公可做不了這個主。”

他兒子杜荷也謀反來著,雖然沒連累他被遷出廟庭,可連累了整個家族,杜家被賜死賜死,被流放的流放。

唉,逆子啊。

為了不讓這個逆子毀掉整個家族,他從貞觀元年就精心調理身體、積極鍛煉,就為了不在貞觀四年病逝。

好在他挺了過來,沒讓病魔奪走他的命。

如果說誰最能理解房玄齡的心情,那一定是杜如晦,兩人因為兒子謀反,本來就已經在陛下那裏留下汙點了,活得戰戰兢兢,還要被人戳心窩,這誰受得了?

於是一場不見硝煙的唇戰開始了,結局自然是尉遲敬德敗下陣,連帶著魏征也吃了掛落。

一個不會說話的大老粗怎麽可能說得過有房謀杜斷之稱的房玄齡和杜如晦呢,不被房杜兩人帶到溝子裏已經是看在幾人共事多年的情分上。

敗下陣來的尉遲敬德氣得找李世民告狀,李世民頭都疼了,“敬德,朕不是說過你們都是朕的股肱之臣,將來都會陪伴在朕的身側嗎?怎麽還爭論這些?”

尉遲敬德一臉你別想騙我的表情:“陛下,臣雖然沒讀過什麽書,但也知道歷朝歷代能配享太廟的臣子不多。”

太廟裏連皇帝的牌位都有限制,只能放七個,更何況臣子。

“陛下,臣自打歸順大唐,便一直追隨您打天下,風裏來雨裏去,一身傷有多少是為了陛下受的,陛下可還記得。還是陛下覺得臣老了,打不了仗了?”

尉遲敬德說著說著紅了眼眶,一臉的幽怨,看得李世民直扶額,連忙安慰:“敬德放心,朕怎麽會忘了你呢。廟庭裏一定會有的位置,百年之後,我們君臣還要去地府幹仗。”

尉遲敬德秒變臉,瞬間眼睛也不紅了,臉也不愁苦了,“真噠?”

李世民無奈地點了點頭。

“那陛下打算把誰遷出去?是老房還是老杜?”

尉遲敬德本來是想說屈突通的,但人都進去好多年了,提他難免會讓人覺得他不厚道,連死人都不放過。

李世民:“……”

“朕誰也不遷,朕會下令擴建太廟,絕不會出現位置不夠的情況,你就放心吧。”

尉遲敬德聞言心滿意足地離開了。

另一邊,房玄齡和杜如晦得知尉遲恭吵架輸了去找陛下告狀頓時一陣無語。

在得知尉遲敬德是笑著走出行宮的,兩人相視一眼,不約而同起身,這個尉遲老黑,還真得逞了不成?

不行,他們也得去看看。

房玄齡杜如晦來時心裏忐忑,走時如沐春風。

魏征得知尉遲敬德、房杜二人前後找過李世民,並且離開行宮時心情都不錯,一時間也動了心思。

尉遲敬德都可以,他也能爭取一下吧,畢竟這些年,他的政績也不輸其他人。

其他大臣聽說後也紛紛前來。

最後,連最有把握的長孫無忌都忍不住前來求見,搞咩啊?人人都來求,那還有他的位置嗎?

他才是第一個追隨二郎的人啊!!

就像書裏說的,明明是他先來的,可是二郎的心尖上卻站滿了人。

於是,這一天初到洛陽城的李世民盡在安撫臣子,和臣子保證以後肯定會讓他們進廟庭,除了這些,啥也沒幹。

晚上,累了一天,口幹舌燥的李世民回到寢宮,和長孫皇後訴苦:“觀音婢,你說他們是不是無理取鬧?朕都答應他們了,他們還要問這問那,難道朕還會騙他們不成?

一個個的都問朕,害得朕一句話翻來覆去的說,累死朕了……”

長孫皇後聽著李世民的抱怨,撲哧一聲笑了出來,“二郎心裏其實很高興吧,如果真不耐煩,早讓他們去太上皇的廟庭了。”

李世民聞言眼前一亮,“對啊!朕怎麽沒想到,阿耶的廟庭缺人啊!下次他們再這樣,朕就跟他們透漏太上皇的廟庭還缺人,看他們一個個還敢不敢來朕面前憶往昔。”

想到那些大臣們得知要去的是他阿耶的廟庭,而不是他自己的廟庭,他們的臉色一定很精彩,肯定會鉚足了勁在他面前表現。

長孫皇後:“……”不是,我只是隨口一說,你怎麽還當真了呢。

她委婉道:“二郎,這不妥吧。你忘了之前太上皇也提過這件事?”

李世民登基後重用自己的班底,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人都擔任了要職,加上天幕提供的書,這些年做出了不少成績,政績斐然,那些利國利民的政策足以讓他們載入史冊,名留青史,受萬民敬仰。

相比之下,李淵手下的臣子就有些不夠看了,說是黯淡無光也不為過。

本來李淵是不在意這些的,可這些年看著大唐從建國時的十室九空到如今的盛世初現,他也動了心思。

作為開國之君,怎麽可以識人不明呢。

而且李淵對於自己在最強盛的朝代做最沒有存在感的開國之君一說耿耿於懷,太上皇可以做,皇位可以讓(畢竟不讓也不行了),但不可以沒有存在感。

可是兒子太強勢,他這個太上皇又不可能在朝堂上刷存在感,卷弄風雲,於是李淵將目光瞄準到配享太廟的大臣上。

一朝天子一朝臣,這些政績斐然的大臣入了他的廟庭,不就是代表他們是他的人嘛,正是他賞識這些大臣,重用他們,所以他們才能在朝堂上發光發亮。

就像北宋那個誰一樣,皇帝雖然不出名,但他的大臣出名啊,帶著他也名動四方。

再說了,二郎手下的文臣武將那麽多,分他幾個撐撐場面怎麽了?

於是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李淵在李世民來請安的時候提出了這件事。

作為一對歷史上出了名的“父慈子孝”的父子,李世民當然是同意了李淵的要求,並對李淵說人選他會好好選的,務必選出幾個千古名臣給李淵撐場面。

李世民想起這事,不以為然道:“這不是還有蕭禹的嗎?蕭禹作為三朝元老,梁明帝第七子,隋煬帝蕭皇後的同母弟,大唐的宰相,夠德高望重了吧?

還有顏師古,儒學大家,博學多識,文人中的佼佼者——”

長孫皇後:“……原來二郎早就選好的了人選。”但願太上皇知道了不會想哭,他想要的名臣不是這種名臣啊。

“那是當然,不過這事可不能讓阿耶知道,不然他又該鬧了。”李世民嘴角輕勾,“朕還能借此事吊著克明他們,朕一想到克明他們聽說此事的表情就想笑。”

長孫皇後無奈道:“陛下,戲耍臣子可不是明君所為。”

“朕可沒有戲耍他們,朕只是向他們轉達太上皇的一點小心願而已,至於他們得知後會如何想就不是朕能控制的了。”

李世民笑得一臉得意,心道:朕還治不了你們。

“觀音婢,咱們明日去賞花吧,也去體會體會詩中所寫的‘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2]。”

長孫皇後無語,“二郎,這裏是洛陽。”

“都是一樣的,而且東都洛陽的景色可比長安好多了。隋煬帝當年擴建長安、洛陽兩京,關中的樹都快被他砍光了,哪有什麽美景可看。

反而是洛陽,這些年發展得越來越好了,依朕看,大唐遲早會遷都洛陽。與其讓子孫後代來遷都,不如咱們自己遷吧?”

看著長孫皇後一副我就靜靜看你表演的表情,李世民敗下陣來,“好吧,朕不該隨心所欲,看洛陽比長安熱鬧就萌生出遷都的念頭。

但朕每每想到天幕那句‘國都六陷,天子九逃’就憂思不已,長安歷經西周、秦、西漢、西晉……唐共十三朝,被稱為龍興之地,千古一城。

可這座十三朝古都卻毀在了大唐手中。安史之亂、吐蕃攻占、朱泚兵亂、黃巢之亂,宋金蒙交戰的前線,徹底拆毀了這座千古名城。

朕於心不忍。

況且以如今的形式,洛陽確實比長安更適合當大唐的京師。”

長安居關中之地,東有崤函天險,南有武關、西有散關、北有蕭關,易守難攻,一旦東方出現變亂,便可以坐鎮長安,進可攻,退可守。

而洛陽居天下之中,四通八達,在交通便利上洛陽占有優勢。而且洛陽離糧倉近,這也是每逢災荒長安會去洛陽就食的原因。

一個占險,一個占便利。

以如今的形式,李世民更傾向後者。

不過遷都不是小事,得再三斟酌過才行。

“觀音婢,我們明日一起去看洛陽城的牡丹花會,隨便好好看看洛陽城適不適合定都。”

長孫皇後不知想到什麽,抿唇一笑,“也好,明日牡丹花會上妾帶個人給陛下瞧瞧。”

李世民疑惑:“哦?是誰?”

長孫皇後賣關子道:“二郎明日就知道了。”

第二天,大臣們聽說廟庭的事後,果然如喪考批,肉眼可見的蔫了起來。

不要啊!!!他們不想進太上皇的廟庭。

就像天幕說過的,當千古一帝的臣子和當普通皇帝的臣子,肯定是當千古一帝的臣子好啊,這種事情可遇不可求好吧。

他們明明都遇到了,為什麽要拆散他們?

李淵:你們禮貌嗎??而且,朕是開國皇帝,不是普通皇帝!!

一時間,昨日剛被李世民安撫住的大臣又開始慌了,紛紛來到行宮求見李世民。

行宮門口,大臣們目光交匯,閃出數道火光後又淡定地移開,還不忘點頭致意。

“諸公,不是老奴不通報,是陛下一早便帶著娘娘和幾位公主去了牡丹花會。”

抱歉啊寶寶們,最近狀態不好,而且番外太難寫了,也不知道該寫什麽,寫完大唐篇大概就完結了,如果後續還有想寫的會單開一本免費的番外。

給大家個獎,抱歉啦~

[1]大同世界的解釋。

[2]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唐·孟郊《登科後》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