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277章

關燈
第277章

這夜過後, 大理寺正式回京述職交差。

魏耷和蘇子衿仍舊留於冀州府,魏耷繼續做他的巡按,蘇子衿繼續當他的書記。

按理來說, 經此一役, 魏、蘇二人是能夠回京稟奏, 論功行賞的話,不說加爵,至少能夠升遷拔擢官秩。

但魏耷和蘇子衿沒有這般做,他們覺得還是待在京城之中, 最為自在舒適一些。

都說人各有志,溫廷安也就沒有再強求過他們了。

只不過,溫廷安沒有預料到, 自己回至洛陽之後, 城門內外,俱是恭候她的百姓, 八方通衢之上,人首攢動, 氣氛分外熙攘。

分明才是仲冬的時節,穹空之上漂泊著細細密密的鵝絨雪絮,冬風料峭,從參差錯落的棟宇吹拂而至, 她卻是感知不到一絲一毫的冷, 反而能夠切身覺知到,百姓對她的熱忱。

一打聽才知曉,她、溫家和呂家, 幾家人,在嶺南廣府、中原冀州賑災的事跡, 已然傳遍了整一座洛陽。

近乎所有的百姓,一律是尊之敬之,同時,亦是在替溫家打抱不平,覺得溫家替大鄴子民做了這般多的事,他們祈盼當今的帝君,能夠替溫家平冤昭雪。

不少朝臣,亦是紛紛請奏陛下,說——

北地荒災,生靈塗炭,溫善晉種地萬畝自產糧食,救萬民於倒懸之中。

中原地動,國庫空虛,呂家呂氏和劉氏說書茶樓開了百家連鎖,聚財萬兩,巧解燃眉之急。

光憑這兩樁功績,足已證明溫家對大鄴朝是忠心耿耿,並且,他們屢創功績,亦是為大鄴的江山社稷,貢獻出了一份忠實力量。

一言以蔽之,此番溫家委實是功不可沒。

因於此,朝野上下的百官宰執,齊齊遞呈上了奏疏,殷切地期盼著,帝君希望能讓溫家回洛陽。

這不光是百官宰執的祈盼,更是大鄴百姓的屬望。

民情委實沸騰不已,致使溫廷安回京的當夜,沒得及同大理寺同僚好生敘舊,便是被阮淵陵傳喚了,說帝君要見她一面。

溫廷安連晚膳也來不及準備,便是急匆匆進宮面聖去了。

朱漆戧金的宮門,一重一重地開啟,手執扶麈的小黃門和太監公公,恭謹地迎候在兩側,見著她進宮,紛紛道了一聲:“少卿爺萬安——“

溫廷安眼前頓時有一些恍惚。

她似乎好久沒有進宮來了。

感覺宮中的面孔一半新,一半舊的。

在小黃門的引領之下,她去了一趟乾清宮。

帝君正在用晚膳,貼身內侍在外處,靜謐地傳稟了一句:“溫少卿覲見。“

帝君拂袖撫在膝頭,一晌吩咐宮娥另外呈具一套膳具,一晌吩咐內侍,淡聲道:“讓少卿進來罷。”

溫廷安感覺自己很久沒有見到趙珩之了,數月不見,男子面容上的輪廓,更顯冷峻,五官也硬朗冷銳不少,一行一止之間,襯出了隸屬於帝王家的金貴風儀。

趙珩之朝著溫廷安招了招手,讓她免禮,坐在他身邊的位置,道:“先陪朕共膳,再且議事。”

男人的口吻,同經年一般,帶著一份上位者的威嚴,氣勢不怒而威。

擱放於疇昔,溫廷安可不會應答。

但現在,她的身心成熟了許多,在前後兩樁大案之中,她沈澱了不少閱歷和經歷,在應對趙珩之的時候,她便是能夠做到從容自若了。

溫廷舜領命稱是,道:“好,那微臣恭敬不如從命了。”

言訖,她便是撩了一下官袍,磊落大方地行至帝君近前,先溫謹地告了一禮,再是端坐於戧金填漆的長案近前,不疾不徐地動了玉箸。

空氣之中,彌散著一陣好聞的龍涎香,是趙珩之身上的氣息。

溫廷安感受到帝王註視而來的視線,薄涼的溫度泛散著一絲微灼,她抿了抿薄唇,目色回望,淡聲問道:“聖上今番召微臣前來,是有何要事囑托?”

趙珩之道:“溫廷舜能夠鎮守住漠北,平反藩王之亂,他班師回朝之日,便是你溫家崛起昭雪之時。”

溫廷安的濃睫,在微晃的燭火之中,輕輕地震蕩了一下。

她後知後覺地意識到,趙珩之方才是對她做出了一個承諾。

這與尋常那一個刻薄、矜冷、峻肅的帝王形象,有一些不太契合。

在橘橙色宮燈的覆照之下,柔和纖薄的光色,儼如一枝細密的工筆,以白描的筆法,質樸地描摹著男子的輪廓線條,將他原本冷硬的面龐,渲染得格外柔和。

溫廷安心中即刻覆落上了一片暖流,定了定神,道:“溫家已然連破兩樁公案,聖上為何不就此兩樁公案,為溫家伸冤昭雪?”

趙珩之修長玉潤的手,在膳案輕攏慢撚地叩敲著,奏出了一陣頗有節律的動響。

空氣有一瞬的沈滯。

帝君沒有說話。

溫廷安也沒有繼續追問。

在帝君沒有做出進一步解答的時候,她並不追溯。

兩人雖說此前有些糾葛和羈絆,但在皇廷之上,該有的禮數還是必須得要有的。

過了好一會兒,趙珩之的嗓音,仿佛從雲端之上漂泊下來。

溫廷安聽見他說:“溫卿可還記得,此前崇國公府是因為什麽罪咎,而落了個滿門抄封的境地?”

歷經趙珩之這般一提點,溫廷安便是記起來了。

想當初,溫家之所以落了個滿門抄封的局面,便是因為,溫善晉與呂氏將大晉的太子,收留在了府邸裏,隱姓埋名,任其臥薪嘗膽。

這種事,最是為帝王所忌憚。

當是時,溫善晉便是先發制人,給溫廷安說,讓她主動抄封崇國公府,算是一出計功補過。

溫廷舜被發配至邊關了。

他是當年的榜眼,武科頭籌,分配官秩的話,至少從五品起步,但那一年,他被迫離京,發配邊疆。

朝中諸多百官宰執,尤其是一些惜才的閣老,紛紛替他嘆惋。

思緒逐漸回攏,溫廷安驀覺這一樁事體,格外久遠,哪怕它雖然只過去了一年。

溫廷安道:“聖上是想要等到溫廷舜班師回朝,唯有正了他的名聲,溫家的伸冤昭雪,才能名正言順,是也不是?”

趙珩之點了點首,澹泊地嗯了一聲。

了解了帝王的所思所想,溫廷安也就安了心,暫且舒下了一口氣。

膳畢,溫廷安本是要告退的,趙珩之道:“陪朕去東宮聽政。”

聽政的本質是,聽一些朝官述職,並為趙珩之批閱一些繁冗的奏折。

擱放在前世,就像是陪大領導開會,以及代為簽署合同文件。

溫廷安也沒推拒,與帝君,從乾清宮行至禦書房的路上,借著宮道淋漓的燈火,她依稀看清了趙珩之的面容。

方才用膳時,沒有仔細看,在目下的光景裏,她能夠看清楚男子面容上的憊色,乏意極是濃重。

許是覺察到了溫廷安的註視,跟隨在趙珩之左右的魚公公,多了一嘴:“近來乃屬多事之秋,北地鬧了荒災,這還不止,藩王謀反,西戎和大金率軍犯禁,漠北戰事頻發,百姓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局勢算是民不聊生,諸多知府知縣的折子和奏疏,暴雨一般的往裏送,聖上已然連續數夜不曾合過眼了。”

趙珩之淡淡地咳了一聲。

魚公公旋即感受到了來自帝王的威嚴,登時噤聲,不覆言語。

溫廷安聽罷,面露一絲憂惘之色,轉眸望向了趙珩之,趙珩之道:“今番有溫卿替朕分憂,朕倒不會這般勞碌了。”

溫廷安隨著趙珩之去了禦書房,陪諸位宰執議政論政。

在絕大多數的情況當中,是趙珩之同諸位宰執議政。

溫廷安則是研磨執筆,在為帝君書寫奏折。

直至一位閣老說起了一樁事體。

是催促帝君趕緊冊封妃子,充盈後宮,為大鄴開枝散葉。

這個時候,溫廷安正在徐緩地翻看奏折,聽罷,稍稍地觳觫一滯,下意識朝著坐在上首處的男子凝睇了一眼。

趙珩之的神態一如既往的謙和澹泊,毓秀冷雋的面容上,沒有很大的波瀾,淡淡地將上一份折子批閱,邇後道:“溫卿如何看待此事?”

溫廷安沒預料到,趙珩之竟是會猝然提及自己。

她能怎麽看到此事?

她腦海空空,是一絲一毫的想法都沒有的。

但東宮當中其他重臣宰執,目光如漫天劍雨一般,齊刷刷地聚焦而至,紮德溫廷安如芒在背。

溫廷安不得不被迫表態。

但她也不能妄自議論。

只能先了解大致的情況。

眾臣皆是祈盼溫廷安能夠說服帝君,執政近一年,勵精圖治無可挑剔,但唯一讓人戳脊梁的便是,帝君委實太清心寡欲了,不近女色。

諸多閣老和顯貴,引薦了不少貴女,趙珩之雖以禮待之,但立場始終是客套而疏離的。

無數貴女心中傾慕之,但最終的結果,無一例外,皆是被趙珩之另外賜了婚。

獲悉此情的溫廷安:“……”

這種做法,確乎很契合趙珩之的風格。

溫廷安輕咳了幾聲:“聖上心系家國社稷,怕是要等收覆了大金和西戎,才能談及策妃一事。”

這一席話可謂是說得滴水不漏。

重臣倒是被她說服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