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三年期滿
關燈
小
中
大
劉夏這邊,已然邁入劉淵的乾德八年。
關中,鄭縣,在渭水之陰的這大片膏腴沃土上,開春以來,臣服於劉夏王朝的順民們便極為興奮,他們將有完全屬於自己的土地了。
到今歲,三年約期已滿,夏國的屯田改制,終於要落實到最後一步了。去歲末,朝廷便下了詔書,民部亦向各地發放公文。責成各地官府,將符合要求的屯田,正式落戶於屯民。
劉淵與中樞對此事是極為看中,這關乎著夏國上百萬屯民的穩定,關乎大夏朝廷的公信力,不容有差錯。民部並禦史臺,都派出專員,下各郡縣,對此事進行監督執行。
鄭縣作為渭南大縣,縣內屯民一向不少,以當年兵災之故,全縣除了少部分的自耕民田與軍功田外,剩餘超過六成都是屯田屯民。到今歲,符合三年之期的屯民足有七千餘戶。
響應朝廷的政令,從初春冰雪消融後,縣裏所有官吏都被動員起來了,分派下鄉,一亭一裏地分派土地。在這三年間,全縣所有的土地、屯民,都已被統計完畢,官府檔庫都有備案。似鄭縣這般準備充分縣邑,此次執行起朝廷政令,倒是簡單,只需按著在冊的田畝、戶民記錄,落實下去就行了。
不過饒是如此,七千餘戶分田到戶,再加一些官屬耕具的置換,鄭縣上下官吏也是忙到焦頭爛額。縣令一身作則,親自帶人,走遍全縣,幾乎走斷了腿。
小竹鄉,是如今鄭縣的第一大鄉,鄉裏人口足有七百餘戶,其中又有近三百戶鄉民,是屯民。如今的鄭縣令鄭竹,就是出身於此,或許是為了讓縣令大人“榮歸故裏”,小竹鄉的屯田到戶被放在最後。
從鄭竹攜幾名屬吏與數十縣兵入鄉開始,整個小竹鄉便熱鬧不已。屯民們對即將屬於他們的土地望眼欲穿,自然熱烈歡迎鄭竹的到來。至於其餘鄉民,不管新老,得知鄉裏傳揚已久的“小竹鄉的驕傲”歸來,免不了要來湊個熱鬧。
多年過去,鄭竹早已蓄起了小胡子,面上帶著威嚴。左右掃視著歡迎他的鄉民,他見到了不少熟悉的面孔,親善地打著招呼,而後頗為親民地發表一番演講,祝願鄉民們走向未來“美好的生活”。
經過足足五日的時間,鄭縣最大的屯民之所,屯田落戶,方才施行完畢。隨著最後一戶的信息被核對完畢,發放土地契牌與契約,囑咐其保存好,鄭縣此次屯田之改制,宣告結束。
“記得一年之內,當至縣城,交付糧食,以贖買爾所用耕具耕牛!”一名屬吏還在叮囑著那名看起來十分老實的莊稼漢。
在老漢身後,大抵是其兩個兒子,都是面帶喜色。從今日過後,他們就有屬於自己的土地了,他們一家六口人,耕作有近七十畝地。
老漢已經想著,有了土地,一歲之勞作,足以償還官府。二子年紀也快到了,再勞作一年,也該給他娶個細君。周邊仍有不少荒地,得空再開墾些,過三年,家裏又可收獲一部分土地。
老漢想得很多,很遠,他是從來沒有對未來這般充滿期待,充滿希望,整個人似乎煥發了第二春一般,滿是幹勁兒。
一家父子的表現,鄭竹在一旁全數看在眼裏,心裏默默松了口氣,這兩個多月的時間來,他的神經一直繃得緊緊地,全縣的奔走,太累了。如今總算完成了這差事,沒有出什麽差錯。
“多謝縣令大人!”老漢攜二子拜倒。
“要謝就些皇帝陛下,謝大夏朝廷!”鄭竹露出笑容拱手道。
當了這麽些年官,鄭竹卻是越來越懂為官之道了。成長的不只是年紀,還有能力與見識。
“大人,這大夏郡縣,只怕再無一縣一邑能如我鄭縣這般如此迅速,如此完美地處理好屯田改制,前後歷時不過三月!”縣丞走到鄭竹身旁,拱手道,言語間滿是嘆服。
“大人從三年前起,就盡心為此事做準備分,方有今日如此快速順利!”主簿也湊了上來,拍著馬屁:“大人快升遷至郡府任大員了吧!”
“好了!”鄭竹止住吹捧的屬下,拱著手向西:“吾不過尊奉朝廷之令罷了,總算沒有辜負朝廷的期望!”
同時在心中默念,總算沒有辜負鄭王殿下的期望!他鄭竹,從當初一介鄉裏浪蕩子,歷經鄉吏、縣吏,成為如今一方大縣縣令,前後不足十年。仕途這般順利,背後多有劉琤的扶持,對劉琤,鄭竹一向忠心有加。
而屯田事,從頭到尾,都是鄭王劉琤在負責了,他這邊完成得漂亮,長安的劉琤也長臉。
......
長安這兩年來,熱鬧是一日勝過一日了。民部衙署中,劉琤也正為屯田改制之事操勞著,準備了這麽久,上百萬的屯民事務要處理,考驗他劉琤把控能力的時候到臨了。
如今的民部,真正的主事人,已是劉琤了,掛著民部尚書之職。
原尚書蘇雙,被劉淵下令奪爵除職流放抄家,原因嘛,自然是犯了罪。利用職務之便,暗謀私利,再加家族猖獗,為惡甚多,傳到了劉淵耳朵裏。
一朝去蘇雙,暗裏便有流言傳劉淵卸磨殺驢,過河拆橋,畢竟蘇雙在劉淵南攻的過程中出了不少力的。而蘇雙對此,亦頗有怨艾。這下再度惹怒劉淵,下得旨意,命人在流放途中將其一家老小盡數賜死。
任鹽鐵轉運使的張世平也沒能逃過罷官的下場,不過二十多年前結下的“善緣”救了他一命,淑妃卞氏為其說了句話。雖然依舊丟了官,失了爵,但家產還給他留了兩成,在長安,張世平還能當著“皇商”。
劉夏如今的上層建築,諸子都徹底站到前臺。太子劉瑞,署理吏部。劉珩、劉珝在被劉淵閑了一歲之後,又放了出來,劉珩在兵部,劉珝在刑部。
劉淵的安排,立刻讓壯大了不少的太子一系的人警醒了,不敢再如之前那般得意忘形。
二堂之上,劉琤仔細閱覽著近月以來,各地上報的屯田事。底下,有不少主事、郎中整理著各方奏報,一片忙碌的景象。
劉夏,不是每個縣邑都如鄭縣準備那般充足,不是每個縣令都有鄭竹的能力,都似鄭竹那般用心謹慎。故此,依各地上報與民部自己的監察人員匯報,屯田到戶的問題很大。
有官府執行不力,遷延時日,引民心不定者;有官府準備不足,對各屯田屯民事不熟悉,朝廷詔令到了方開始細細甄別,效率低下;還有些人,似乎刻意抵觸,想要給此事添亂子......總之,從胡夏全國範圍來看,雖然不斷地在推進,但進度並不算快!
“那些庸碌之人都該罷了!”劉琤一拍堂案,冷聲道。他是被氣到了,從未發現,大夏竟有這麽多庸才。
“如此小事都辦不好,這些人,何以治一縣之民!”劉琤陰著張臉:“可以想象,我大夏子民在這幹人治下,生存將如何困苦!”
底下的民部官員聞之,都底下了頭,都清楚,劉琤是在發洩。這兩天,劉琤是完全在與土地、人口、錢糧打交道。屯田改制落實,是他要交給劉淵的一份答卷,他很是在意。
“殿下!”法正邁步入內,見禮,手裏捧著一疊奏折。
“孝直來了,走!”將法正喚至身旁,劉琤依舊怒氣難平:“那些庸官,真該都與之裁撤了!”
“都裁撤了,陛下用何人來治理大夏?”法正輕笑道:“殿下,您最近有些急躁了。”
劉琤聞言一楞,隨即面露苦笑:“屯田改制,事關大夏穩定,耗費了這麽多時間與精力,在這收官之際,底下人卻執行不力,孤怎能不急!”
在旁幾名戶部官員,都側耳聽著劉琤與法正的對話,心中感嘆,整個戶部,也就法正能與鄭王關系這般親近了。
“殿下也不要只盯著那些遲滯郡縣。”法正安慰道:“並州有韋、杜二公,河東有賈太守,涼州有鐘使君,這幾地進展,可不慢!”
聽法正這麽一說,劉琤面色方好看了些,不過隨後還是凝聲道:“還需請詔,責令諸郡縣,半年之內,必須授田到戶。但有逾期者,重懲!”
“臣這邊有一則好消息,鄭縣屯田事已然處理結束,無遺漏,無異議,其治下數萬屯民,人皆歡慶,讚譽陛下與朝廷!”法正這個時候滿含著笑意對劉琤道。
“鄭縣?鄭竹?”劉琤聞言,不見喜色,反而眉頭一皺:“孤素知鄭縣進展不慢,然如此迅速!這其中該不會有什麽問題?”
“這是鄭縣經郡府上呈戶部的文書,請殿下過目!”
劉琤接過,細細閱覽,上面記錄了鄭縣屯田事始末,很詳細,諸多劉琤想看到的細節都未遺漏。
過了好一會兒,劉琤終於露出了笑容,輕輕感嘆道:“這小小鄭竹,倒是給了孤一個驚喜!”
語氣中透著對鄭竹的喜愛:“依孤看,這舉於小鄉亭裏間寒門,比起大夏留用的那些世家子,理政能力要強得多!”
法正聽劉琤這話,也不當真,清楚其是在說氣話。鄭竹終究是個例,雖然在大夏這樣的個例也還有一些。臣服於胡夏的士族們,還是為這個王朝貢獻了諸多人才的,他法正也是其中一份子。胡夏能在並、雍、涼站穩腳跟,這些臣服的士族也是有出力的。
“這樣!”劉琤想了想,對法正吩咐道:“鄭縣自長安快馬可一日而還,煩勞孝直親自走一趟,替孤再確認一下鄭縣之事!”
劉琤崛起於鄭縣,又是鄭王,對此縣,是有特殊感情的。鄭縣那邊若是真的,那他準備再好生提拔鄭竹,故他對此極為慎重,他有意將鄭縣推為天下縣邑的榜樣。
直到法正回歸,劉琤喜而入宮,欲直陳劉淵。
帝宮之內的劉淵,這兩年,除了一如既往地操勞軍國大事之外,日子過得很平淡。儲位之議以劉瑞入住東宮暫時告一段落,夏國上下有了一段安寧,哪怕是表面上的。整個夏國顯得很平靜,而對夏國來說,平靜難能可貴。
他的後宮倒是有不少變化。
思妃劉氏(漢萬年公主)薨了,其於夏宮本不怎麽受寵,又屢出思漢之言,更惹劉淵不喜。一直想要個孩子,劉淵少臨幸,肚子又不爭氣。何惠妃當年薨逝時,就想撫養其子劉珣,結果被劉淵安排給皇後劉芷。就這麽,郁郁寡歡而亡,終時不滿三十。
董妃白也去了,欣喜懷孕,卻難產而亡,給劉淵留下了個小皇子劉琪,算是由喜變喪。
唐妃產子,嬰孩之出,半月而夭亡。唐妃憂臥病榻,其後自請搬往昭臺宮,與萬年公主劉紓作伴。
萬年公主劉紓......
已經徹底淪為“過氣”公主,漸漸淡出旁人視野。初時,劉紓“失寵”,還是在夏宮掀起一陣波瀾,引起上下非議。惹得劉淵大怒,杖殺了數十“長舌”之宦官宮娥。而劉紓,也慢慢成為夏宮的禁忌。
但在劉淵深處,劉紓還是那個他最喜愛的長女,只是由於那禁忌的原因......
對劉紓,劉淵是早解除了其禁足令,只是劉紓似乎習慣了昭臺宮的生活,仍然幽深居宮中,偶爾至上林苑行獵散心。偷偷地看望過劉紓,見著失去了活氣的愛女,劉淵時感心疼。
算得上好事的,要數甄氏姐妹,甄姜給劉淵生了個公主,甄洛生了個皇子,都是母子平安。
劉淵發現了一件事,自己倒是蠻能生養的,都年過不惑了,還能播種,**的活力不錯。細細算下來,自己已然有十子四女。
還是在宣室殿中,太子劉瑞身著繡龍袍,向劉淵稟報著今歲即將舉行科舉之章程。看著劉瑞在下侃侃而談,劉淵的註意力在其袍服之上,劉淵前不久提了一句,太子可著“龍袍”,如今就已經穿上了。
至於科舉,是這兩年劉瑞與一幹清流鼓搗出來的,當然少不了劉淵在背後的推動。準備了這許久,一套比較原始的科舉制度被研究出來。今歲秋,華夏的第一次科舉考試,將在劉夏帝都長安進行。
女人太多,好久不臨幸,快忘光了。幹脆寫死幾個。
------------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關中,鄭縣,在渭水之陰的這大片膏腴沃土上,開春以來,臣服於劉夏王朝的順民們便極為興奮,他們將有完全屬於自己的土地了。
到今歲,三年約期已滿,夏國的屯田改制,終於要落實到最後一步了。去歲末,朝廷便下了詔書,民部亦向各地發放公文。責成各地官府,將符合要求的屯田,正式落戶於屯民。
劉淵與中樞對此事是極為看中,這關乎著夏國上百萬屯民的穩定,關乎大夏朝廷的公信力,不容有差錯。民部並禦史臺,都派出專員,下各郡縣,對此事進行監督執行。
鄭縣作為渭南大縣,縣內屯民一向不少,以當年兵災之故,全縣除了少部分的自耕民田與軍功田外,剩餘超過六成都是屯田屯民。到今歲,符合三年之期的屯民足有七千餘戶。
響應朝廷的政令,從初春冰雪消融後,縣裏所有官吏都被動員起來了,分派下鄉,一亭一裏地分派土地。在這三年間,全縣所有的土地、屯民,都已被統計完畢,官府檔庫都有備案。似鄭縣這般準備充分縣邑,此次執行起朝廷政令,倒是簡單,只需按著在冊的田畝、戶民記錄,落實下去就行了。
不過饒是如此,七千餘戶分田到戶,再加一些官屬耕具的置換,鄭縣上下官吏也是忙到焦頭爛額。縣令一身作則,親自帶人,走遍全縣,幾乎走斷了腿。
小竹鄉,是如今鄭縣的第一大鄉,鄉裏人口足有七百餘戶,其中又有近三百戶鄉民,是屯民。如今的鄭縣令鄭竹,就是出身於此,或許是為了讓縣令大人“榮歸故裏”,小竹鄉的屯田到戶被放在最後。
從鄭竹攜幾名屬吏與數十縣兵入鄉開始,整個小竹鄉便熱鬧不已。屯民們對即將屬於他們的土地望眼欲穿,自然熱烈歡迎鄭竹的到來。至於其餘鄉民,不管新老,得知鄉裏傳揚已久的“小竹鄉的驕傲”歸來,免不了要來湊個熱鬧。
多年過去,鄭竹早已蓄起了小胡子,面上帶著威嚴。左右掃視著歡迎他的鄉民,他見到了不少熟悉的面孔,親善地打著招呼,而後頗為親民地發表一番演講,祝願鄉民們走向未來“美好的生活”。
經過足足五日的時間,鄭縣最大的屯民之所,屯田落戶,方才施行完畢。隨著最後一戶的信息被核對完畢,發放土地契牌與契約,囑咐其保存好,鄭縣此次屯田之改制,宣告結束。
“記得一年之內,當至縣城,交付糧食,以贖買爾所用耕具耕牛!”一名屬吏還在叮囑著那名看起來十分老實的莊稼漢。
在老漢身後,大抵是其兩個兒子,都是面帶喜色。從今日過後,他們就有屬於自己的土地了,他們一家六口人,耕作有近七十畝地。
老漢已經想著,有了土地,一歲之勞作,足以償還官府。二子年紀也快到了,再勞作一年,也該給他娶個細君。周邊仍有不少荒地,得空再開墾些,過三年,家裏又可收獲一部分土地。
老漢想得很多,很遠,他是從來沒有對未來這般充滿期待,充滿希望,整個人似乎煥發了第二春一般,滿是幹勁兒。
一家父子的表現,鄭竹在一旁全數看在眼裏,心裏默默松了口氣,這兩個多月的時間來,他的神經一直繃得緊緊地,全縣的奔走,太累了。如今總算完成了這差事,沒有出什麽差錯。
“多謝縣令大人!”老漢攜二子拜倒。
“要謝就些皇帝陛下,謝大夏朝廷!”鄭竹露出笑容拱手道。
當了這麽些年官,鄭竹卻是越來越懂為官之道了。成長的不只是年紀,還有能力與見識。
“大人,這大夏郡縣,只怕再無一縣一邑能如我鄭縣這般如此迅速,如此完美地處理好屯田改制,前後歷時不過三月!”縣丞走到鄭竹身旁,拱手道,言語間滿是嘆服。
“大人從三年前起,就盡心為此事做準備分,方有今日如此快速順利!”主簿也湊了上來,拍著馬屁:“大人快升遷至郡府任大員了吧!”
“好了!”鄭竹止住吹捧的屬下,拱著手向西:“吾不過尊奉朝廷之令罷了,總算沒有辜負朝廷的期望!”
同時在心中默念,總算沒有辜負鄭王殿下的期望!他鄭竹,從當初一介鄉裏浪蕩子,歷經鄉吏、縣吏,成為如今一方大縣縣令,前後不足十年。仕途這般順利,背後多有劉琤的扶持,對劉琤,鄭竹一向忠心有加。
而屯田事,從頭到尾,都是鄭王劉琤在負責了,他這邊完成得漂亮,長安的劉琤也長臉。
......
長安這兩年來,熱鬧是一日勝過一日了。民部衙署中,劉琤也正為屯田改制之事操勞著,準備了這麽久,上百萬的屯民事務要處理,考驗他劉琤把控能力的時候到臨了。
如今的民部,真正的主事人,已是劉琤了,掛著民部尚書之職。
原尚書蘇雙,被劉淵下令奪爵除職流放抄家,原因嘛,自然是犯了罪。利用職務之便,暗謀私利,再加家族猖獗,為惡甚多,傳到了劉淵耳朵裏。
一朝去蘇雙,暗裏便有流言傳劉淵卸磨殺驢,過河拆橋,畢竟蘇雙在劉淵南攻的過程中出了不少力的。而蘇雙對此,亦頗有怨艾。這下再度惹怒劉淵,下得旨意,命人在流放途中將其一家老小盡數賜死。
任鹽鐵轉運使的張世平也沒能逃過罷官的下場,不過二十多年前結下的“善緣”救了他一命,淑妃卞氏為其說了句話。雖然依舊丟了官,失了爵,但家產還給他留了兩成,在長安,張世平還能當著“皇商”。
劉夏如今的上層建築,諸子都徹底站到前臺。太子劉瑞,署理吏部。劉珩、劉珝在被劉淵閑了一歲之後,又放了出來,劉珩在兵部,劉珝在刑部。
劉淵的安排,立刻讓壯大了不少的太子一系的人警醒了,不敢再如之前那般得意忘形。
二堂之上,劉琤仔細閱覽著近月以來,各地上報的屯田事。底下,有不少主事、郎中整理著各方奏報,一片忙碌的景象。
劉夏,不是每個縣邑都如鄭縣準備那般充足,不是每個縣令都有鄭竹的能力,都似鄭竹那般用心謹慎。故此,依各地上報與民部自己的監察人員匯報,屯田到戶的問題很大。
有官府執行不力,遷延時日,引民心不定者;有官府準備不足,對各屯田屯民事不熟悉,朝廷詔令到了方開始細細甄別,效率低下;還有些人,似乎刻意抵觸,想要給此事添亂子......總之,從胡夏全國範圍來看,雖然不斷地在推進,但進度並不算快!
“那些庸碌之人都該罷了!”劉琤一拍堂案,冷聲道。他是被氣到了,從未發現,大夏竟有這麽多庸才。
“如此小事都辦不好,這些人,何以治一縣之民!”劉琤陰著張臉:“可以想象,我大夏子民在這幹人治下,生存將如何困苦!”
底下的民部官員聞之,都底下了頭,都清楚,劉琤是在發洩。這兩天,劉琤是完全在與土地、人口、錢糧打交道。屯田改制落實,是他要交給劉淵的一份答卷,他很是在意。
“殿下!”法正邁步入內,見禮,手裏捧著一疊奏折。
“孝直來了,走!”將法正喚至身旁,劉琤依舊怒氣難平:“那些庸官,真該都與之裁撤了!”
“都裁撤了,陛下用何人來治理大夏?”法正輕笑道:“殿下,您最近有些急躁了。”
劉琤聞言一楞,隨即面露苦笑:“屯田改制,事關大夏穩定,耗費了這麽多時間與精力,在這收官之際,底下人卻執行不力,孤怎能不急!”
在旁幾名戶部官員,都側耳聽著劉琤與法正的對話,心中感嘆,整個戶部,也就法正能與鄭王關系這般親近了。
“殿下也不要只盯著那些遲滯郡縣。”法正安慰道:“並州有韋、杜二公,河東有賈太守,涼州有鐘使君,這幾地進展,可不慢!”
聽法正這麽一說,劉琤面色方好看了些,不過隨後還是凝聲道:“還需請詔,責令諸郡縣,半年之內,必須授田到戶。但有逾期者,重懲!”
“臣這邊有一則好消息,鄭縣屯田事已然處理結束,無遺漏,無異議,其治下數萬屯民,人皆歡慶,讚譽陛下與朝廷!”法正這個時候滿含著笑意對劉琤道。
“鄭縣?鄭竹?”劉琤聞言,不見喜色,反而眉頭一皺:“孤素知鄭縣進展不慢,然如此迅速!這其中該不會有什麽問題?”
“這是鄭縣經郡府上呈戶部的文書,請殿下過目!”
劉琤接過,細細閱覽,上面記錄了鄭縣屯田事始末,很詳細,諸多劉琤想看到的細節都未遺漏。
過了好一會兒,劉琤終於露出了笑容,輕輕感嘆道:“這小小鄭竹,倒是給了孤一個驚喜!”
語氣中透著對鄭竹的喜愛:“依孤看,這舉於小鄉亭裏間寒門,比起大夏留用的那些世家子,理政能力要強得多!”
法正聽劉琤這話,也不當真,清楚其是在說氣話。鄭竹終究是個例,雖然在大夏這樣的個例也還有一些。臣服於胡夏的士族們,還是為這個王朝貢獻了諸多人才的,他法正也是其中一份子。胡夏能在並、雍、涼站穩腳跟,這些臣服的士族也是有出力的。
“這樣!”劉琤想了想,對法正吩咐道:“鄭縣自長安快馬可一日而還,煩勞孝直親自走一趟,替孤再確認一下鄭縣之事!”
劉琤崛起於鄭縣,又是鄭王,對此縣,是有特殊感情的。鄭縣那邊若是真的,那他準備再好生提拔鄭竹,故他對此極為慎重,他有意將鄭縣推為天下縣邑的榜樣。
直到法正回歸,劉琤喜而入宮,欲直陳劉淵。
帝宮之內的劉淵,這兩年,除了一如既往地操勞軍國大事之外,日子過得很平淡。儲位之議以劉瑞入住東宮暫時告一段落,夏國上下有了一段安寧,哪怕是表面上的。整個夏國顯得很平靜,而對夏國來說,平靜難能可貴。
他的後宮倒是有不少變化。
思妃劉氏(漢萬年公主)薨了,其於夏宮本不怎麽受寵,又屢出思漢之言,更惹劉淵不喜。一直想要個孩子,劉淵少臨幸,肚子又不爭氣。何惠妃當年薨逝時,就想撫養其子劉珣,結果被劉淵安排給皇後劉芷。就這麽,郁郁寡歡而亡,終時不滿三十。
董妃白也去了,欣喜懷孕,卻難產而亡,給劉淵留下了個小皇子劉琪,算是由喜變喪。
唐妃產子,嬰孩之出,半月而夭亡。唐妃憂臥病榻,其後自請搬往昭臺宮,與萬年公主劉紓作伴。
萬年公主劉紓......
已經徹底淪為“過氣”公主,漸漸淡出旁人視野。初時,劉紓“失寵”,還是在夏宮掀起一陣波瀾,引起上下非議。惹得劉淵大怒,杖殺了數十“長舌”之宦官宮娥。而劉紓,也慢慢成為夏宮的禁忌。
但在劉淵深處,劉紓還是那個他最喜愛的長女,只是由於那禁忌的原因......
對劉紓,劉淵是早解除了其禁足令,只是劉紓似乎習慣了昭臺宮的生活,仍然幽深居宮中,偶爾至上林苑行獵散心。偷偷地看望過劉紓,見著失去了活氣的愛女,劉淵時感心疼。
算得上好事的,要數甄氏姐妹,甄姜給劉淵生了個公主,甄洛生了個皇子,都是母子平安。
劉淵發現了一件事,自己倒是蠻能生養的,都年過不惑了,還能播種,**的活力不錯。細細算下來,自己已然有十子四女。
還是在宣室殿中,太子劉瑞身著繡龍袍,向劉淵稟報著今歲即將舉行科舉之章程。看著劉瑞在下侃侃而談,劉淵的註意力在其袍服之上,劉淵前不久提了一句,太子可著“龍袍”,如今就已經穿上了。
至於科舉,是這兩年劉瑞與一幹清流鼓搗出來的,當然少不了劉淵在背後的推動。準備了這許久,一套比較原始的科舉制度被研究出來。今歲秋,華夏的第一次科舉考試,將在劉夏帝都長安進行。
女人太多,好久不臨幸,快忘光了。幹脆寫死幾個。
------------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