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6章 第十六章

關燈
第16章 第十六章

◎壽終正寢◎

楚帝更不料, 他本以為此人是與澹臺衡同朝非同時而來,也做好了從虞宋這裏得到更多與他從澹臺衡處所知亡秦許多不同的準備。

結果卻更明晰,他們竟本就是同一時空的亡魂。

他們本自同朝,同時而來, 甚至互有交游, 心意暗和。

一個不得君父看重卻鐘靈毓秀的嫡長子, 未來的儲君,帝王, 一心愛民且勤政不輟。

一個仍無法擺脫坊間對女子桎梏, 卻能破敵如破竹,橫貫古今的紅衣女將。

是誰在問她不會後悔?

她又是死在怎樣的時期, 才滿心以為她的好友絕不可能辜負身後臣民,絕不可能埋骨於歷史煙塵中。

而是會如古往今來的一切賢君明帝一般,彪炳史冊,享千秋供奉。

楚文灼見到他的時候, 他甚至連身形都不能凝實, 死前聽到的最後一聲,也是秦之百姓的唾罵啊。

春風如入秋一般,摧枯拉朽, 將小小丘陵之上稚嫩的矮草壓倒,楚文灼卻捏緊手指,找回自己的聲音:

“將軍,識得公子衡?”

這一聲, 其實已經是破例。按照往常, 他該不動聲色地瞞下和澹臺衡有關的所有事, 他該故作不知, 左右探聽。

縱使他對澹臺衡早已不是懷疑, 誘得面前這人放下戒心,透露更多還未來得及矯正和隱瞞的細節也是好的。

可突如其來的沖擊竟沖破了楚文灼的帝王心術,叫他在愧悔裏,也史無前例地驟然明白虞宋的心情。

她懷著這樣的心情,信賴、平和,盡心放手身後事,也不因此朝並不是秦而失意怨恨。

只是因她並不忠於秦。

她忠於是她,是澹臺衡護國安民的心願。

所以在她犧牲沙場,馬革裹屍那一刻,這心願便終了了,將軍放下了自己的夙念,來到這世間——

恐怕只為看舊友而來,為銘感這世間最後一絲眷戀而來。

楚帝心中百轉千回,女子也只是一個回眸,便坦然道:“不知這亭中琴是何來處?又屬於何人?”

楚帝微恍。

虞宋便單手握拳背在身後,紅色發帶在身後飄揚道:“不瞞陛下,初見此琴,我便有一種預感。”

她側眸,並不問公子衡與他們是何關系,楚帝又為何提起。

仿佛就如同她可以琴辨人,她也可以從這只言片語裏推索出好友往日的蹤跡。

只是瞧她眉眼依舊平和,楚帝等人便知她絕不會知,史書上的吳公子衡竟是如此悲慘的結局——

“他也博聞強識,彈琴騎射,無所不通。”

虞宋竟然笑了笑:“所以見此便覺他會是想輕撥弄音,聊抒雅興之人。”

楚帝喉間微滾,沒說他已是亡魂,也觸碰不到這琴,虞宋卻先一步伸出素手,想觸那琴。

見手指穿過,又一頓,坐於亭中。

瀟瀟雨歇,楚帝也跟著坐下,眼緊緊盯著面前紅衣女將,想知道更多細節。

他絕不相信澹臺衡有經世之才卻落得如此下場。

再說眼前女子明顯也知他往日鐘靈毓秀端方不悖之資。這樣龍章鳳姿之子,真會死得如此潦草寂寥嗎?

可他不曉他們本就情深意厚。

虞宋掀起衣角,鮮紅腕帶映襯杯中茶水澄澄,便擡首坦然道:“原來陛下已見過他?”

楚帝心中一緊。

他們落座之地本在亭中,身邊古琴裊裊娉婷,似有自己的音律在舞動。它身旁的女子便也緋紅灼眼,似是漫天殷紅裏獨有銳氣的那一支。

她是長槍,是利刃。是血色掩蓋不住的銀劍,見日封喉。對好友卻言辭溫和:“可能與陛下所料不同。”

“我與公子衡幼時不睦。待他將弱冠時,才志趣相和,我亦與他約定,待凱旋班師,必要聽他為我彈奏一曲。”

女子目光渺渺,坐在楚文灼面前,似乎手前還應放著短劍長刀這些防身的武器,背後繁茂草木也像是瞬間置身漠北風沙裏。

她看向楚文灼:“只是陰陽兩隔,我已許久未聽過他的琴音了。”

楚帝喉間發緊,身後內監總管低著頭,心中憾悔,因為這琴本是前朝征戰時拿下的戰利品。

他們都只知其年代久遠。

拿到鳳凰臺來,也只是陛下為試探澹臺公子。誰料其中還有這段往事。

楚帝卻只沈聲:“他也擅武?”

這問題答案楚帝其實心知肚明。

但知虞宋與澹臺衡不止同朝而處,還交情匪淺時,他看著面前女將,眼中卻止不住地浮現出那人清淺淡泊,卻又模糊時隱時現的面容。

他眼前浮現出叛軍入城的歲月。

澹臺衡空有一身經世治國之才,卻飽嘗民怨。

他明明可在叛將狂妄自大,走上高臺羞辱他之際,拔劍殺了他。

最後卻只是按住短劍,對上了自己脖頸。

子嘉有罪。豈在誤國?

他就是不願誤國,才橫劍自刎啊!

虞宋卻搖頭:“並非如此。”楚帝喉間緊縮還未來得及緩解,就聽那女子繼續緩聲慢調道:“他幼時清修,生母早亡。”

虞宋頓了頓:“又在山寺那等清苦之地,哪來這等強健體魄?”

她似乎想拿起茶杯喝茶,但過會兒終究頓住。

澹臺衡有香火可以凝實身軀,新出現的這亡魂卻不曾。因而她也沒說什麽,只是接著道:

“若不是恒文帝病重,幼弟又早逝,當時年僅十三的他不會被接回。”

十三。

楚帝心中又是一痛。

他的二皇子十三時已封王享萬戶食邑,子嘉卻才從那等清寒之地被帶回,不逾六年又因國早夭,生生死死被禁錮在雲臺寺頂,連回到陽世,都是耗盡自己功德與轉世之機!

虞宋本可繼續說,瞧見楚帝面色,卻是一頓,擡起眼簾。

魏駱心中一驚,擔心此人看出陛下異樣,反不願繼續告知了,正欲提醒,楚帝滄桑沈重的眼眸對上這亡魂。

紅衣烈烈,玄袍沈重。

虞宋問:“陛下已非秦人,本不該見過他,難道他也不曾轉世?”

她又像是誤會什麽,語氣放得更緩:“公子衡之身姿,的確世人目睹,只是不知。”

她終於像是觸到那層死亡的邊界,也明白自己終究不可能回避這個問題,不可能回避秦楚是如何更疊了朝代,好友又是如何黃泉枯骨,聲名傳世至今:

“他壽終正寢幾何?”

......

壽終正寢。

這四個字出來一瞬,楚帝手背上的筋絡都仿佛鼓脹暴起一般,好不容易穩住情緒的帝王只覺眼前霧氣更深了。

有什麽刺眼深重的顏色染紅了面前帷幕,直將那場掩蓋十九歲君主的大雪,潔白的尾羽,變成讓人呼吸不過來的紅。

壽終正寢嗎?他是壽終正寢而亡嗎?

楚帝已記不起那日高臺上是怎樣的大雪,更痛徹他心扉的卻是這樣一句坦然直白的回答。

她以為他至死都過得安樂。

原來她什麽都不曉得。

原來他的好友,他的將領,他的為亡秦四處征戰,護衛邊疆,甚至毫無條件信任他的知己,到死之時都是這樣覺得的。

她甚至沒有過問過秦之朝為何變換成了楚。

就篤定那樣驚才絕艷的人一定不會辜負她爭取來的良機,不會辜負身後萬千百姓,會青史留名會從一而終,會如她啟蒙時便熟讀的聖賢君主一般,流芳百世,再無遺憾。

但是怎麽會呢?

楚帝原本只是不能相信澹臺衡與虞宋做了如此之多亡秦還是輕易地亡了國,他只是不相信虞宋的說辭。

可真正接近那非史言說,而是虞宋所熟悉的澹臺衡那一幕幕,竟面都不敢再面對虞宋的眼睛。

他該說什麽?他能怎麽說。

一個以身殉國,罵名斑斑的亡國之君,會有壽終正寢,萬民敬仰的那天嗎?

他不允許自己以百姓名義給他立祠,祭拜於他,縱使有幾成是因愛民如子,不願勞民,剩下的幾成,不就是因他也深覺自己罪孽深重,不配享奉嗎?

“別浪費你們的香火。”

楚帝用力閉眼,手指緊握成拳。

所以史書傳承百年,他知他們去查,知自己在史書上不過是寥寥幾言裏唾罵的昏君時,也只是靜靜地佇立在那裏。

只是靜靜地看著那封比自己留存更久的泣告尊父慧弟早夭書,想,他本就該魂銷身滅的。

他本就該死國死社稷,死如粉身碎骨尤不足之人。

他有罪。他若是投將黃泉,能將更聰慧,更受君父喜愛的幼弟換回也是好的。

黃泉折彎了枯骨,沒有人為他洗清冤屈,像如今過了百年才重新入人世的虞宋一般,對世人說,他是聰慧明達,不肖其父的公子衡,是他們信賴的公子衡啊!

楚帝猛地起身,拂袖離去,虞宋卻在身後踏著飛揚的紅色衣角,神情看不清。

直到片刻後周雲循職看守這亡魂,聽到她輕聲問:“他沒有壽終正寢。”周雲瞧見她狹長的丹鳳眼眸,從前這裏面盛滿淩厲。

她能征戰邊疆,本也居功至偉。

風與眾卻無臉回答她這一聲低問:“是麽?”

“——不僅是未壽終正寢。”

“甚至是未及弱冠便夭亡,”張銘本在看書,聞言握著書卷,情緒覆雜,眸色更是暗沈,“秦之沈屙是到了積重難返之地步,才叫澹臺衡那樣洞明通達之人,也無力回天啊。”

何躬行本是陪老師讀書,可直到來稟宮中諸事煩亂的書童退下,他的手指也按在經文之間沒有拿起。

待到張銘斂思看去,這弟子才遲緩拱手。

張銘嘆:“你憐其生不逢期,有才無時,我也知。若是真放不下,便著手為他寫一篇祭文吧。”

張銘又頓住,視線往謄抄的泣告尊父慧弟早夭書上一掃,心想他死得那樣狼狽遭人痛恨,九泉之下,可有人為他祭禱呢?

想必是沒有的,否則他的亡魂也不會一個來祭拜亡母的閨閣千金所牽動,在傀儡鎖魂之術還未失效之時,重返人間——

何躬行卻不答。

張銘:“何瞻?”

弟子卻嗓音沙啞,拱手:“弟子只是在想,生而母亡,知事後又亡弟被君父厭棄。與好友情誼甚篤,琴畫騎射無所不通,卻於國之將傾時,痛問好友戰死。”

他喉間驟痛,已經是說不下去了:“當年國破,他在想什麽呢?”

他一生書寫了多少祭文禱告,才至於這一篇中,字字泣血,是為幼弟,為君父,為好友,為家國。如此痛入肺腑。

幾乎叫人不忍卒讀。

他知自己無力回天時,可會覺得好友在怨怪他?

他自認是罪人,漂泊世間,盡力使海晏河清之時,可知他走之前,先亡的好友,還滿心以為他會一生順遂。

他會成為少有的賢德君主,有上天庇佑,有萬民賜福。他會壽終正寢,將他的聲名,傳至不止百年。

千秋萬代,自有其聲。這是他期望世間如同顧青裳一般的女子得到的嗎?那他呢?

過了這麽多年,澹臺衡,你可看見了你的聲名?你可看見了,你本不該面對這樣的死局,你本該享供奉無數,海燈萬盞。你的戴罪之身,本該成就一個萬民敬仰之人。

可惜,他早死了。

死在隆冬三月,大雪紛飛。到如今還脫不下那一身大氅,壓迫他一生的玄衣君袍。

**

秦父允了秦疏出門的求親哥,但只有一個要求:“若是遇到危險,必得求助你身後的暗衛等。”

秦疏自然是應是。

秦家現在雖然已沒了大部分兵權,但武將世家,總有幾個拳腳還可以的家丁是時刻在操練的,加上秦樟子嗣單薄,留下來的下屬便全數給了秦疏。

他也還是不放心龐德安人等:“你要記住,龐大人能不能再次得見他幼妹,你能不能使澹臺公子再現於人世,都與你無關。”

他不知陛下為何忽有此令,眉宇間深深的皺紋顯示了他的擔憂:“你此去不過是陪定了親的好友去禮佛,萬不可叫他人曉得,你是承了龐大人和那位的情去的。”

當今這位陛下,還算仁和,來請時十分客氣,但秦樟不曉得那些秦疏有大功德,見天子可不跪那些鬼神之說,只知道伴君如伴虎。

此次未成還好,若是一直不能使陛下滿意,便無異於悖逆當上了。

他是不可能不憂慮的。可陛下都如此客氣,他也只能囑咐女兒盡力而為。

“即便是觸怒陛下也不要緊,你身後還有父親,還有十萬秦家軍。”被拆散放入各營裏,那也是秦樟與父親親自帶出來的兵。

他不會叫他的掌上明珠受委屈。

女子垂眉斂目應是,待到馬車開始走動,靛青衣裙的女子素手掀開車簾,回望不算輝煌和中流砥柱的秦府,目光深深。

紫鳶憂心忡忡,因著對於亡魂牽引之事也只是一知半解,不敢輕易發言,秦疏卻已經收回視線,垂眸。

立宗開廟?海運之事尚不見利,百姓又愚昧甚久,不會曉得馬甲有何功績,只會覺得因著他要被供奉,他們又多了兩月徭役。

然而,馬甲卻不能一直屈居楚帝身後。

百姓亦水,沒有百姓的敬服,依靠楚朝君臣得來的供奉,終究只是鏡花水月。

秦疏放手,車簾霎時間掉下,晃過春光,抵達兩季交界。日光明媚刺眼。

她需要一個契機,讓虞宋和其他馬甲也入局。亡秦存在已板上釘釘。

依托此朝,虞宋與澹臺衡明明相識卻不能相見,便是她為自己尋的契機。

明明是初夏,馬車內卻還有熏香,冷得很。

秦疏閉眼,也不知道在和馬甲中的哪一個說話,在心中漫語輕緩:不急。

楚有積弊,秦只會更多。她要讓秦之覆滅成為永恒的慘痛敗局,讓楚之臣民知道。

亡秦,不止是亡了秦。它還亡了大秦無數百姓,無數名將,無數驚才絕艷之士,無數試圖救亡圖存之人。大楚將興,可敗在楚之前的,亡秦名士,能抵達的只有永恒的死期。

她以死謀生。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