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二十章災難

關燈
“對了,師傅,這個是這個小孩子讓我把這塊竹片交給你的,說是你看了之後自有分寸。”

李煜強忍著心中的悲憤,已經不能夠用語言表達的屈辱,把手中的竹片的遞交了過去。

“哦,什麽,這個小孩子給你的竹片,那是什麽?給我看一下!”

老頭子有了興趣,順手接過來這一片竹片,然後仔細的看了一下上面用大氣的文字寫著幾個字:

因我而起因我而滅!

“這是什麽意思?”

“他說只要我讓我把這一竹片,交給師傅你,師傅就會知道,他並沒有說什麽別的,話說師傅知不知道他是什麽個意思?”

李煜黝黑的一張馬臉,蠢萌蠢萌的眨眼睛。

什麽意思?

我怎麽知道!

僅僅只是上面的幾個字,這是什麽鬼!?

什麽意思?

我特麽怎麽知道。

但是為了保持師父的權威形象,老頭子咳嗽了幾聲說道:“我……我……我當然知道他是什麽意思了!咳咳咳咳,這就是聰明人之間交談的方式,你知不知道?!學著一點?”

“可是師父究竟是什麽意思?你就告訴我吧,別打啞迷了。”

“天機不可洩露!我出去看一下……”

然後給他的回答是一耳光,啪的一聲,李煜欲哭無淚,看著不斷遠去的瘦小的背影,究竟琢磨著自己還能夠忍受幾次暴力,然後還能夠維持表面的師生關系。

……

……………………………………………………

老頭子站在原來爆炸的中央,嘴不由自主的張開,他也被嚇到了。

聽別人描述的場景,和自己親眼所見,壓根就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感受。

他現在很明白為什麽自己的弟子,為什麽每一次在描述這一場景的時候會惡心的幹嘔的原因了,因為……

他現在也有一種想吐的感覺,他眼前如同地獄一般的場景是這個樣子:

仿佛是拍蒼蠅一般,被巨大的力道給砸到了頭向縫隙之間的人頭,露出了一個不知道是哭還是笑的詭異表情。

……

在地面拖著長長的腸子,爬了十幾米只為了下半截身體的人,半截身體連著的腸子,被一路上的石子給戳破,斷成了兩節,死灰色的眼睛,望向天空似乎在傾訴一些什麽。

……

七竅流著血,捂著耳朵,張大嘴巴,沒命的呼吸著,跪坐在地面上,一頭又一頭的嗑著地面的人群……

老頭子從這些人耳朵裏面流出的血液,判斷出來這些人已經失去了聽力,耳膜已經被震碎了!

因此流出來的血液,才會呈深紅色甚至紫紅色,有一些嚴重的,甚至出現了腦出血!

……

身體所短缺的殘骸到處都可見。

斷手!

斷腳!

腸子!

不明的紅色的血塊!

以及紫紅色的內藏碎片。

老頭子看到這地獄一般的場景,做了幾次深呼吸,可是因為空氣中那濃郁的血腥味,直接蹲在地下,毫無形象的吐了起來。

“嘔!”

……

“等老夫回去之,後一定要讓他好看。”

……

“嘔!”

……………………………………………………

夜晚,齊國瑯琊,盂縣。

今天的縣令人心情不錯,因為他剛剛從一個外來的商人手中敲詐出兩塊精靈剔透的貓眼石。

雖然說自己這個縣令,不同於其他國家只是一個很小的小官而已,可是他好歹也算一個官不是,小日子還是過得有滋有味的。

平時掌管著五百戶人家,包括吃喝拉撒,賦稅勞役,五百戶人家將近兩千多口人,這在同事看來已經富的流油的一份肥差了。

受到限制的眼界,讓這個已經快要退休的縣令,產生了一種把這份職業幹到死的沖動。

沒辦法,因為他管轄下的人口很少,平時的時候,只要督促能及時的上交賦稅就可以了!

這些農民簡直是純樸的令人發指,基本上賦稅什麽的都沒有任何的欠缺。

他再定期的去鄉村民來宣布一些國家的政策方針之類的事情,其餘的時間都可以算得上是私人時間,至於私人的時間要幹些什麽這裏不方便描述……

可是今晚上,他註定要無眠。

因為他手中拿著一份竹簡,更詳細的原因是竹簡上寫的內容:

盂縣一天的天花患者一百三十四人!

看到了上面的這幾個字,盂縣縣令眼睛瞪得溜圓,好似看到了什麽不共戴天的仇人似的。

天花!

天花啊!

在這個年代患上天花,就等於是判了死刑!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天花傳播的屬性,官府天花有過一些的計算:

一個人患上天花,那麽就意味著至少有十個人同時患上天花的可能!

也就是說,在他盂縣管轄的之中,至少……有一千多個人患有天花的可能!

這些人已經是在閻王殿的大門口了!

“快來人,快來人啊,都死到哪裏去了,快把這一份竹簡送到郡裏去!都被耳屎堵上的豬腦袋們快去呀!”

縣令似哭似笑的尖叫聲響徹府邸,手中攥著的兩塊珍貴的貓眼石不知道被他甩到哪裏去了,整個人如同是全身脫力一樣跪坐在地面上……

……

列國逐漸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

中央集權的表現形式之一是郡縣制的施行。

郡縣制是對封建制’的否定,國君不再把新取得的領土分封給大夫,而是建立郡縣,直屬自己,實行集權。

七國之中,秦的郡縣制最為完善,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集小鄉邑為縣,縣置令、丞。

令丞皆由國君任命,國君通過他們而牢牢控制地方。所謂“百縣之治一形,則從,迂者不飾,代者不敢更其制。

過而廢者不能匿其舉。”(《商君書,墾令篇》)

意思就是各縣政治制度都是一個形態,則人人遵從,邪僻的。

官吏就不敢弄權,接任的官吏不敢隨便變更制度,由於過失而廢弛職務的官吏則不敢文過飾非。

其他各國的郡縣制也都和秦國一樣起到中央集權的作用。

七國之中,唯有齊國未曾實行郡縣制,這是很特別的。

齊的地方行政制度偏向於分權,采取了五都之制。由於文獻有闕;五都制的詳情不很清楚,但可推而知之,“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曰邑。”

也就是說,按理每國只應有一都,既齊國在國都。

之外又有與國都平行的其他四都顯見國都並不唯我獨尊,地方行政權力分屬於五都,而不盡集中於國都乙。

不但行政權力分散,即軍權亦不集中。齊起“五都之兵”伐燕,五都皆有兵,可見軍權也是分散的。

五都之制可能源於春秋時管仲的五屬制,管仲分齊國為五屬,每屬設一大夫專權治理,每年正月到國都述職。

推測大夫擁有相當大的權力,故戰國中齊威王即位後,有一段時間不理國事,但並不影響大夫各自治理一屬的政事,可見齊國地方並非事事都集權於國君。

齊國也有縣,但與秦國的縣並不——樣。秦本土的縣是由小鄉聚集合而來,比較大。戰國時的齊縣情況不明;但在春秋時,齊縣很小。

“其縣,三百”,一次賞賜就是三百縣,足見其縣之小,大約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十室之邑”罷了。與五都制相配合,看來齊國始終實行的是較為分權的都邑制。

……

如今天花來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