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50章 天賦

關燈
第150章 天賦

夏日暑熱。

從大慈恩寺回來,姜沃先帶著安安去換過衣裳,重新梳洗過後,才往婉兒的院落去。

院中多有梧桐修竹,遍灑陰涼。

陶枳見兩人從外頭進來,就道:“我算著時辰,你們也差不多快回來了,早備好了涼茶。”

姜沃和安安一人拿起一盞飲了,終於覺得自內而外暑氣盡消。

陶枳指了指內間道:“婉兒睡著了,乳娘看著呢。”

上官家被抄沒之時,女眷尚不能自保,何況乳母等仆役,早都各自流散。如今看護婉兒的乳母還是陶枳新尋來的。

好在婉兒已經一歲半了,乳母更多是起個看護作用。

姜沃撩起內間的紗簾,與安安一並走進去。乳娘見了她們連忙起身行禮,安安擺手,令她不必說話。

一歲半的稚童在欄車裏安靜地睡著。小臉兒幾乎像是雪堆出來的一般細潤白皙。因睡得香甜,透著淡淡的新綻菡萏一般的紅潤。

安安見了,不由先低聲讚了一句“生的玉雪可愛。”

姜沃則輕聲問了些乳娘今日婉兒的飲食。

*

“姨母。”姜沃帶著安安往書房去的路上,安安問起了婉兒的生辰,算了算後道:“她比妹妹小半歲。”

安安有一個哥哥兩個弟弟,卻只有一個妹妹,且是最小的幼妹,自然更偏愛些。今日見了個跟妹妹差不多大小的孩子,便下意識算了算。

“既然是姨母的弟子,將來令月便有玩伴了。”

姜沃莞爾:“等令月再大一大,你就帶她來玩。”

而兩人口中的‘令月’,便是小公主的名字。

且說,從屢次更改年號和百官官職就能看出,當今陛下對於起名和改名,是樂此不疲的。

若說今年還有什麽讓皇帝高興的事情,那便是給一對兒女定下了封號和名字。

先定下的其實是小公主的名兒。

皇帝想著安安為姐,名為‘曜初’,取‘日出有曜’之意。那麽幼女的名字就先擇定了月字,又選了有‘吉、善’之意的令字作配。

且令字,除了‘吉善’外,又有‘持節號召於人’之意,也映襯公主的身份。

以此為幼女定下名字:李令月。

封號為太平——在皇帝看來,兩位公主連封號也是有關聯的:安定太平,取先安定家邦後太平盛世之吉兆。

定下女兒的封號名字後,皇帝又為幼子起名為‘旦’。此字也有朝陽之意。

總之,皇帝是覺得自己起名水準很精妙的:如此一來,龍鳳胎幼子幼女的名字是一對。

而兩個女兒的名字又能彼此相應,可謂盡善盡美。

*

姜沃的書房裏,常有吏部的公文奏疏。

安安見多了也習以為常,有時還會幫姜沃寫一寫。

但今日,她只是坐在姜沃對面,望著桌上擺著的冰盤,看著滴滴嗒嗒融化的水珠,輕聲道:“姨母,東宮事,就到此為止了嗎?”

見安安是有心裏話要說的樣子,姜沃放下了手中的筆,專註地聽著:是啊,這幾個月東宮事,不單太子身處風暴中心,安安實則也在看著、在經歷著。

永徽年間她太小,此番東宮事,才是她第一次親眼見到父母,不,是見到帝王為何,又是怎樣大手筆處置臣下。

也是她親眼見到了,帝王與繼承人之間,是一種何等微妙的關系。

讓姜沃欣慰的是,在這兩三個月中,安安一直很沈得住氣。

她沒有動,只是在看。

甚至在過程中,都沒有向姜沃發問。

姜沃還記得,安安起初聽說上官儀的處置之重後,是有些震驚的,當時下意識想問什麽,但到底沒開口。

此時諸事落定,安安才終於提起東宮這場清洗,問起是否到此為止了。

見姨母只是溫和望著她,並沒有回答,安安就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還沒有吧——父皇母後一氣兒處置了東宮這麽多屬臣,為了安大哥的心,也為了安朝臣們的心,接下來應當會給東宮加以重臣輔佐。”

安安說到這兒,又擡眼看了看姨母:“會不會是姨母……”

姜沃含笑:“若是二聖信重,我自盡力而為。”

其實她早已想過此事的兩種可能性:帝後欲穩東宮,或是擇數位重臣,均加東宮屬臣名分以增太子分量,或是專擇一人為太子太師,坐鎮東宮。

如果是前者,那朝上宰輔尚書們,包括她估計都會喜提一個東宮屬臣的名分。

如果是後者,姜沃覺得,是她的可能性不大。

畢竟,朝上還有更合適的人。

安安還小,或許還未想到這一層。但能想到帝後接下來的大方向,也足見其眼光心性。

此時安安伸手,接了些冰盤裏落下的冰涼水珠在手上,聲音小小道:“姨母,其實大哥心裏很難受的。”

他們兄妹倆年紀差的不大,情分也不錯。有些話李弘未必能也未必敢與父母說,但對著妹妹還能微露其意。

安安輕聲道:“東宮屬臣被發落,大哥很傷感。他去向父皇求情,見父皇為此事動怒傷身,大哥又很自責。而且……父皇好像斥責了大哥,這才更令大哥難受,他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令父皇失望了。”

姜沃聽著安安細碎的傾訴。

近些年來,她與東宮接觸不多,太子像是一個有點模糊的影像。但隨著安安的訴說,姜沃覺得,弘兒輪廓又逐漸清晰起來。

他是希望,甚至以為一切都能像聖賢書裏寫的那樣——君仁臣賢,只要做君王的善於納諫,施行仁政,臣子們也會盡忠王事,上下同心,國家自然能得以安樂。

安安還提起太子的一句話:“祖父的《帝範》裏,也是如此寫的啊。”

故而太子不明白,為何他照著去做,就是錯的。

姜沃嘆氣:是,二鳳皇帝的《帝範》裏,確實寫了‘非慈厚無以懷人’,也寫了要善於納諫,多聽臣子諫言。

但……理論跟實踐從來不同。

比如二鳳皇帝很樂於納房相杜相之諫,可沒見他納當年世家之諫,依舊把崔氏排到世家第一等去。

姜沃忽然想到:做皇帝,可能就跟學數學一樣是種天賦。

古來皇子學的都是一樣的公式(經史子集),但就是有人天賦超絕,能融會貫通,看一眼題目就知道代入什麽公式,一通百通。

就像是二鳳皇帝——說來,他還沒受過正統的皇子教育,年輕時候家裏還是‘隋朝忠臣’,當時誰也不會想到教他怎麽打天下治天下。可就是這樣自學成才,成就了一個千古帝王。

但有的人,就是沒有數學天賦,學了公式也不知道怎麽樣靈活應用。哪怕老師剛教會了這道題,稍微改換一下條件,就還是不會做。面對新的題目,腦子裏的公式就亂了,不知道該帶入哪一條。

如果沒有天賦,還想要個不錯的成績,那就剩下一個法子了——大量刷題。

姜沃想,她能看出來的道理,帝後一定都看得出。

他們到底不是常人。

哪怕父母看孩子總有濾鏡,但他們兩人都有優秀政治家的清醒。他們會努力將太子精雕細琢成一個合格的君主。

而說起合格的君主,姜沃看著眼前的安安,忽然問道:“太子向往的君仁臣自忠賢,安安覺得如何?”

安安顯然已經思考過這個問題,因姜沃聽她不假思索回答道:“這件事,我與大哥已經說過了。”

“‘仁’固然是好的,然聖人之治國也,固有使人不得不愛我之道,而不恃人之以愛為我也。”[1]

皇帝治國,不能只依靠‘仁’,讓臣子敬愛並為之盡忠。

還要有讓臣子不得不‘愛之’並‘忠之’的本領與手段。

一言以蔽之:不要靠做好人,讓臣子自覺盡忠國事。而是要靠章法制度,君王才能,讓臣子不得不行正道。

“所以我與大哥說,他待東宮屬臣固然是仁厚寬和,但臣子們未必各個真心向著他——父母總不會害大哥的,故而我勸大哥,若是一時分辨不明,就只聽父皇母後的。”

姜沃心道:這個公式,帶的就對了。

*

姜宅中,姜沃與安安一番長談,彼此心意明澈,皆是有些放下包袱之感。

而紫宸宮中,皇帝與英國公一番懇談後,滿意的就只有皇帝了。

英國公走出皇城門時,只覺得盛夏的陽光,烤的他頭暈眼花,簡直是眼前一黑。

偏生在他走出建福門時,還遇到了正從兵部出來的孫子李敬業。

李敬業一臉陽光明媚地跟祖父問好。

在得知祖父蒙詔是被封為太子太師之事後,李敬業就越發神情燦爛,眉眼張揚都快要起飛了,歡喜道:“太子太師?聖人如此厚恩,孫兒給祖父道喜!”

新任太子太師,英國公李勣,覺得自己受到了今日的第二次暴擊。!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