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大司徒的貨幣議事
關燈
小
中
大
第363章 大司徒的貨幣議事
證聖二年,端午前夕。
尚書省都堂。
三省宰輔、六部尚書以及涉及錢幣的相關署衙朝臣,俱列坐參加議事。
只是與之前的議事略有不同,此次除了各部的主事官員,還有不少些年輕的官員搬了桌椅板凳坐在一側。
也就是說,一向只有紫袍緋衣的尚書省議事,出現了不少青碧色。
似是看出有些朝臣的不解,在主座上落座的大司徒,開口解釋道:“今日要議的,有諸多銀錢、成本、賬目事。”
“這些經濟學院的學生在側,以備隨時術算。諸位若有疑惑,可隨時提出,當場驗算。”
不少朝臣這才註意到,坐在墻邊的學生們面前的桌上,都擺著麻紙、鉛筆、算盤、算籌等物。
也就是說,今日大司徒召集議事,主要是為了銅錢與紙幣之事?
自大司徒提出紙幣來,朝堂之上有不少疑惑以及異議。
大司徒之前回應的不多,看來今日是要一並回應了。
*
果然,很快有數位女吏魚貫而入,給每一位官員面前放下一份木夾板。
打開來看,裏面正是數張代表不同錢幣數目的紙幣。
大部分官員先關註的,其實是鈔票的質量——
這些官員,誰家中沒有些產業,於是他們多少都是見過飛錢的。且飛錢的面額可比紙幣這種五十文、一百文等數額高多了。
民間櫃坊發行飛錢,類似於支票或者說是存折,便於商戶存儲和支領錢財。其中最要緊的當然是重視防偽,最怕的就是人偽造了自家的飛錢來取錢。
於是
每個櫃坊都有專門的私密印記,花大價錢請專門的印刻師與鑒印師,屬於各櫃坊最密不外傳的核心技術。
與其餘朝臣,拿起紙鈔來多關註質量不同,李文成的目光卻是在一百文的紙幣正面的圖案上停留了半晌。
背景雖寥寥幾筆,但看得出是她熟悉的西北城池,而畫上有戍衛的女兵、正在屯田的女農以及在篩選稻谷的育種女官——她早聽姜握和王鳴珂討論過,要畫的各業女娘很多,現有的紙幣數額上放不下,於是一張圖上往往不只放一位女娘。
李文成忍不住伸出去撫摸了下熟悉的西北風貌,與這些她曾經見過無數回的場景。
之後,才收斂心神,站在宰相的角度來審視這印出來的第一版樣幣。
方才她撫摸過紙幣,已經認出了紙張:這不是單純的楮紙,還夾著桑穰(桑皮單獨剝出來的一層)與棉花。
紙頁有一種特殊的韌性,看起來不明顯,但上手一摸一撚,觸感頗為獨特。
光這種紙張,就是從前未見過、未在市面上流通過的紙,也就是說想要造假首先的突破新的造紙術。
“李相,您看這是明暗雙紋嗎?”
李文成聽見這一聲,轉頭去看旁邊的狄仁傑——
狄相不愧是大理寺出身,觀察細致入微,旁人或是看紙幣材質,或是看上面的圖樣與刻印,唯有狄仁傑很快看過這些,然後對著光把紙幣變換角度,很快發現了異常。
“這是川紙中特有的‘水紋紙’吧。”
狄仁傑看向庫狄琚,見她頷首便知自己沒有認錯,欣然在心裏表揚了自己一句:不愧是我。
蜀地特有的水紋紙有明暗兩種印花。
這還是之前姜握與皇帝入蜀後,無意中發現的,後高價(除了銀錢外,皇帝還給出了一個子爵的爵位),將此家傳技術收於官中。
李文成也拿起來對著光線看過,果然紙幣明暗如水紋之印,頗為稱奇。
這才又看向紙幣正反兩面——
紙幣正面是鈔額數目、覆雜邊飾以及人物風景圖畫,反面則以文字為主:刻有聖神皇帝尊號以及年號、紙鈔出戶部編號,以及官府印章,並一段律法文字,寫明造□□的嚴重後果。
狄仁傑看到這段文字還挺親切的:還是他帶著法學院的學生,參考前朝私鑄□□的律法,擬成了一條新律。
因紙幣並非黑白單色,而是朱墨間錯,多色套印,因此這段律法中多有朱字如血,尤其是‘斬’這個字,看起來更為觸目驚心。
今日的大議事,甚至連王神玉都到了。
他此刻看過紙幣,尤其是聽狄仁傑提起暗紋,就與姜握道:“紙幣的這些防偽之作,不光朝廷知道,還要百姓能知能辨才行。”
得先知道什麽是真的,才不會被馬馬虎虎的假貨就騙到。
姜握點頭讚同,後世發行紙幣,也亦有‘刊之印文,編之敕令’的公告之舉,更在各地設置‘辨鈔吏’,來幫助民間鑒定紙幣的真假。
而姜握此時要宣傳真錢假//錢的辨別,甚至比歷史上的‘編之敕令’的宋朝更方便:報紙。
**
看過制鈔署紙幣的質量,哪怕許多朝臣不是內行,也能感覺到若要仿造這樣一張紙鈔的難度和成本。
通過宣傳讓人民熟知真錢假//錢的區別。
同時又有技術門檻,卡住假//幣的制作。
而且,聽大司徒的意思,還時不時要更換雕版花樣和模具。
再配以律法,造假//鈔以不赦之罪論處。
以上的幾條累加,紙鈔的安全性倒算是有保障,畢竟說實在的,哪怕不是紙幣,從古至今鑄造假銅錢的事兒也從未斷絕過。
畢竟造假//錢這種暴利行當,無論錢幣是什麽形式,總會有亡命徒前赴後繼的以身犯法。
但是……
正因這紙鈔的質量很好、技術先進(甚至超出了許多朝臣的想象),哪怕上面印的面額,是從五十文起步,不少官員還是要問一句——
“大司徒,這紙鈔不知成本如何?”若是成本太高,豈不是需耗國庫?
依舊是庫狄琚發言,表示統算下來,成本低於開支,將來技術再成熟一些,還能將紙幣的面額再降低一點。
具體的各項成本,屬於機密數據,各宰相和戶部尚書可知,其餘官員只要問得一句,不賠本也就夠了。
畢竟……
‘鑄幣署’如今鑄造銅錢,有時候還是賠本的啊!
沒錯,其實朝廷鑄幣發錢,並不是現代人會調侃的:某某國‘印鈔機’又啟動了,是無本萬利的買賣。
其實此時朝廷每年鑄幣投入民間流動,是要絞盡腦汁才能不賠錢,或者說少賠點。
姜握直接點名:“周署令,報一報今歲鑄幣的耗用。”
鑄幣署的署令,連忙翻開帶來的公文,開始迅速報數據。
旁邊的經濟學院學生,也都在飛速的記錄和驗算。
其實姜握從前只是宰相之一的時候,她對公文的喜好尚不能明顯影響到所有署衙。
可如今她做大司徒都已經九年。她偏好的公文形式,就漸漸變成各署衙更多使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皇帝明顯也更看重此等公文——
少浮詞陳調,多簡潔之語,更要多具體的實例和數據。
於是鑄幣署也完全不繞什麽彎子,開始直接匯報鑄幣的成本:
“鼓鑄錢幣,鑄一錢的成本大抵如下:需運銅、鐵,礦悉在外地;另有物料火工之費;若稍加工鐵錢牙樣,則費一錢之用,始能成一錢”。[1]
也就是說,花一個銅錢的成本,才能鑄造一個銅錢。
其實就算‘無利潤’,還都多虧了這些年冶煉技術有所進步,才能達到鑄幣基本持平,之前基本都是虧本的!
姜握倒也不意外:之前她研究王安石變法的時候,就看過蘇轍所作的《與王介甫論青苗鹽法鑄錢利害》,裏面就明確寫過,官錢‘大率無利’。
到了後來,更是拉胯成了‘坑冶盡廢,每鑄錢一千,需用本錢一千四百’。[1]。
姜握還在想宋朝,就聽庫狄琚開口了:“不對,若花一錢造一錢,朝廷還是賠本的。”
她開口說完,鑄幣署的署令一楞:“庫狄尚書何出此言?”
如今庫狄琚已然是兼任工部尚書——
正式接到這個任命,收到工部尚書魚符的那一日,庫狄琚還忍不住去與姜握道:“當年大司徒不得不辭相位,離開京城去做巡按使。”
“當時我心中日夜擔憂,恐朝上有人借工部之手,要吞並了城建署。”當時的工部尚書也傾向於東宮太子李弘,在城建署營造之事上,多少會為難一一。
還好是天後攝政,才保得住城建署。
但其中諸多瑣事的為難、窩火、步步小心,庫狄琚也不願再回去想。
可如今,卻是她這個城建署署令,將工部一並兼管!
這世上的風水輪流轉,轉的她實在是太舒坦了。
但正因庫狄琚並非從尋常官員升遷之道,走到六部尚書之一,因此她能看到一些旁的官員會忽略的方面。
此刻庫狄琚就問道:“鑄幣的成本——鑄幣署官吏卒工俸祿之費、公文筆墨成本之費、甚至署衙公廚之費,這些都未算吧。”
也就她會這麽敏[gǎn]:因城建署在創建之初,完全是自負盈虧,得不到戶部的撥款。其中俸祿(人工成本)可是不小的一塊開支。
然而鑄幣署這種官方機構,習慣了是由戶部一起發工資的,而且裏面的官吏卒工都隨時可能會被調到諸如‘掌冶署’‘造器署’等將作部門去,因此鑄幣署是習慣性的不把人當成成本的一部分。
此時聽庫狄署令這麽說,鑄幣署的官員臉色都跟爐子一樣紅了起來:別算人工費啊!
要是這都算上,那,那我們署衙豈不一直是朝廷的賠錢買賣?
而且是幹的越多賠的越多的那種賠錢行當。
然而隨著大司徒一聲令下,很快鉛筆寫字的沙沙聲以及撥算盤的聲音就響起——
用庫狄署令糾正過的方式算過賬目後,每年朝廷鑄幣流入市場,確實是賠錢的。
造錢反而賠錢,你說這事兒整的!
也難怪辛相素日看銅子兒叫一個心疼:花錢也就罷了,鑄錢也是‘花錢’!
**
想到辛相,姜握手裏一直把玩著一枚銅錢一頓。
辛相在致仕前還上過一封奏疏,涉及缺錢。
不,準確來說,是缺銅。
其實我國的礦產一直是不夠用,銅錢短缺是從貞觀年間就有所顯現,在歷史上,終唐一朝會越來越嚴重,甚至鬧起錢荒。
歷史上,唐代律法曾數次規定:“市井交易,以綾羅、絹、布、雜貨與錢兼用。”“十貫錢已上,即須兼用匹段。”*
後來荒到一定程度,國家還直接用律法逼迫官員和商人把銅錢拿出來,不得囤積,定‘積錢以七千緡為頂’,多的一旦被查到就沒入官府。
甚至,還不許民間鑄銅器,要求佛像等均不準用銅,搞得女娘們都差點沒有銅鏡照。
缺銅程度,可見一斑。
而至於金銀……
姜握又想起多年前與辛相的一次對話。
那是她告知辛相倭國有大量銀礦之前——
她拿著一枚大食國的銀幣問當時的戶部尚書道:“辛尚書,除了咱們用銅錢於市,許多番邦外族,都是用銀幣的。”
當時辛茂將就對她解釋道:“
姜侍郎(彼時姜握還只是吏部侍郎)是長在宮闈內的,大約見多了金銀器皿。但實則,大唐的金銀礦都很少——朝中還有定規,六品以下官員,不得用純銀器皿。”
想用銀幣來代替銅幣,非得有大量外貿以及大量白銀流入後才可行。
當時姜握就在想:與西域貿易往來,商人們用的既然是銅幣,自多有銅錢外流。
可以說……給本就不富裕(銅)的家庭,雪上加霜了。
因而這些年,從倭國一船船運來的銀礦,其實在本朝流通的不多,絕大部分都用於了對外貿易,極大減少了中原之銅的流出。
比如吳英出海,帶走的肯定也不是本國的銅錢貨幣,而是就地取材,從倭國走的時候以金銀裝船。
同時朝廷在各州,尤其是胡商來往最多的兩京東西市(長安)、南北市(洛陽),都設置官方銀坊。
令民間商人也便於兌換金銀進行貿易。
其實能從官方用銅錢兌換金銀,商人們也樂於如此:一來銅幣占地太大,每回出門拉那麽多銅錢占了多少貨物的空間啊,極為浪費。
一來也是,許多西域國家根本不認銅錢啊!收藏一個兩個的沒問題,但大宗交易,人家就認本國也能流通的金銀。
故而這些年來,姜握也算是拆東墻補西墻,拆倭國的墻,補本朝外貿銅錢外流的口子。
**
她看向手
裏的第一版紙幣。
因紙幣的成本問題,第一版紙幣最小的數額也定成了五十文。那麽大多數百姓,日用的還是銅幣——一下子要花出去五十文,在百姓眼裏就不是隨手的支出了。而五十文以下的錢幣,也比較便於攜帶。
紙幣也只是加速錢幣流通,便於生產物資交流的一種方式而已。
畢竟之前曾有州縣官員上過奏疏:因本地銅錢多被南來北往的商戶通過買賣帶走,本地銅錢吃緊,有的州縣不得不禁止錢幣外流,但如此一來,此地便商賈絕足不來,又很影響本地百姓的生活。[2]
隨著生產水平的發展,商品流通的加快,金屬貨幣的短缺會越發明顯。
紙幣在人類漫長的貨幣史上產生,亦是有其必然性的。
姜握將手裏的幾枚銅錢擲於紙幣之上。
**
這日的大議事結束後,姜握來到了將作監。
然而見到她,王鳴珂沒有往日的歡喜,她只是從堆滿了紙張的條案後擡起頭來:“太忙了。你自己坐自己倒茶喝啊。”
等姜握坐下,她又警惕擡頭看向落座之人:“你不是來給我布置新公務的,對吧?”
姜握笑道:“怎麽會呢,我只是來看望好友的。”
不知為何,姜握看王鳴珂的眼神,還覺得頗為熟悉。
她給自己倒了一杯茶,又給王鳴珂倒了一杯,然後想了起來——
這不就是王神玉說起‘慈不掌兵善不為官’時,看她的眼神嘛。
果然姓氏相同,祖上是一家人啊。!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證聖二年,端午前夕。
尚書省都堂。
三省宰輔、六部尚書以及涉及錢幣的相關署衙朝臣,俱列坐參加議事。
只是與之前的議事略有不同,此次除了各部的主事官員,還有不少些年輕的官員搬了桌椅板凳坐在一側。
也就是說,一向只有紫袍緋衣的尚書省議事,出現了不少青碧色。
似是看出有些朝臣的不解,在主座上落座的大司徒,開口解釋道:“今日要議的,有諸多銀錢、成本、賬目事。”
“這些經濟學院的學生在側,以備隨時術算。諸位若有疑惑,可隨時提出,當場驗算。”
不少朝臣這才註意到,坐在墻邊的學生們面前的桌上,都擺著麻紙、鉛筆、算盤、算籌等物。
也就是說,今日大司徒召集議事,主要是為了銅錢與紙幣之事?
自大司徒提出紙幣來,朝堂之上有不少疑惑以及異議。
大司徒之前回應的不多,看來今日是要一並回應了。
*
果然,很快有數位女吏魚貫而入,給每一位官員面前放下一份木夾板。
打開來看,裏面正是數張代表不同錢幣數目的紙幣。
大部分官員先關註的,其實是鈔票的質量——
這些官員,誰家中沒有些產業,於是他們多少都是見過飛錢的。且飛錢的面額可比紙幣這種五十文、一百文等數額高多了。
民間櫃坊發行飛錢,類似於支票或者說是存折,便於商戶存儲和支領錢財。其中最要緊的當然是重視防偽,最怕的就是人偽造了自家的飛錢來取錢。
於是
每個櫃坊都有專門的私密印記,花大價錢請專門的印刻師與鑒印師,屬於各櫃坊最密不外傳的核心技術。
與其餘朝臣,拿起紙鈔來多關註質量不同,李文成的目光卻是在一百文的紙幣正面的圖案上停留了半晌。
背景雖寥寥幾筆,但看得出是她熟悉的西北城池,而畫上有戍衛的女兵、正在屯田的女農以及在篩選稻谷的育種女官——她早聽姜握和王鳴珂討論過,要畫的各業女娘很多,現有的紙幣數額上放不下,於是一張圖上往往不只放一位女娘。
李文成忍不住伸出去撫摸了下熟悉的西北風貌,與這些她曾經見過無數回的場景。
之後,才收斂心神,站在宰相的角度來審視這印出來的第一版樣幣。
方才她撫摸過紙幣,已經認出了紙張:這不是單純的楮紙,還夾著桑穰(桑皮單獨剝出來的一層)與棉花。
紙頁有一種特殊的韌性,看起來不明顯,但上手一摸一撚,觸感頗為獨特。
光這種紙張,就是從前未見過、未在市面上流通過的紙,也就是說想要造假首先的突破新的造紙術。
“李相,您看這是明暗雙紋嗎?”
李文成聽見這一聲,轉頭去看旁邊的狄仁傑——
狄相不愧是大理寺出身,觀察細致入微,旁人或是看紙幣材質,或是看上面的圖樣與刻印,唯有狄仁傑很快看過這些,然後對著光把紙幣變換角度,很快發現了異常。
“這是川紙中特有的‘水紋紙’吧。”
狄仁傑看向庫狄琚,見她頷首便知自己沒有認錯,欣然在心裏表揚了自己一句:不愧是我。
蜀地特有的水紋紙有明暗兩種印花。
這還是之前姜握與皇帝入蜀後,無意中發現的,後高價(除了銀錢外,皇帝還給出了一個子爵的爵位),將此家傳技術收於官中。
李文成也拿起來對著光線看過,果然紙幣明暗如水紋之印,頗為稱奇。
這才又看向紙幣正反兩面——
紙幣正面是鈔額數目、覆雜邊飾以及人物風景圖畫,反面則以文字為主:刻有聖神皇帝尊號以及年號、紙鈔出戶部編號,以及官府印章,並一段律法文字,寫明造□□的嚴重後果。
狄仁傑看到這段文字還挺親切的:還是他帶著法學院的學生,參考前朝私鑄□□的律法,擬成了一條新律。
因紙幣並非黑白單色,而是朱墨間錯,多色套印,因此這段律法中多有朱字如血,尤其是‘斬’這個字,看起來更為觸目驚心。
今日的大議事,甚至連王神玉都到了。
他此刻看過紙幣,尤其是聽狄仁傑提起暗紋,就與姜握道:“紙幣的這些防偽之作,不光朝廷知道,還要百姓能知能辨才行。”
得先知道什麽是真的,才不會被馬馬虎虎的假貨就騙到。
姜握點頭讚同,後世發行紙幣,也亦有‘刊之印文,編之敕令’的公告之舉,更在各地設置‘辨鈔吏’,來幫助民間鑒定紙幣的真假。
而姜握此時要宣傳真錢假//錢的辨別,甚至比歷史上的‘編之敕令’的宋朝更方便:報紙。
**
看過制鈔署紙幣的質量,哪怕許多朝臣不是內行,也能感覺到若要仿造這樣一張紙鈔的難度和成本。
通過宣傳讓人民熟知真錢假//錢的區別。
同時又有技術門檻,卡住假//幣的制作。
而且,聽大司徒的意思,還時不時要更換雕版花樣和模具。
再配以律法,造假//鈔以不赦之罪論處。
以上的幾條累加,紙鈔的安全性倒算是有保障,畢竟說實在的,哪怕不是紙幣,從古至今鑄造假銅錢的事兒也從未斷絕過。
畢竟造假//錢這種暴利行當,無論錢幣是什麽形式,總會有亡命徒前赴後繼的以身犯法。
但是……
正因這紙鈔的質量很好、技術先進(甚至超出了許多朝臣的想象),哪怕上面印的面額,是從五十文起步,不少官員還是要問一句——
“大司徒,這紙鈔不知成本如何?”若是成本太高,豈不是需耗國庫?
依舊是庫狄琚發言,表示統算下來,成本低於開支,將來技術再成熟一些,還能將紙幣的面額再降低一點。
具體的各項成本,屬於機密數據,各宰相和戶部尚書可知,其餘官員只要問得一句,不賠本也就夠了。
畢竟……
‘鑄幣署’如今鑄造銅錢,有時候還是賠本的啊!
沒錯,其實朝廷鑄幣發錢,並不是現代人會調侃的:某某國‘印鈔機’又啟動了,是無本萬利的買賣。
其實此時朝廷每年鑄幣投入民間流動,是要絞盡腦汁才能不賠錢,或者說少賠點。
姜握直接點名:“周署令,報一報今歲鑄幣的耗用。”
鑄幣署的署令,連忙翻開帶來的公文,開始迅速報數據。
旁邊的經濟學院學生,也都在飛速的記錄和驗算。
其實姜握從前只是宰相之一的時候,她對公文的喜好尚不能明顯影響到所有署衙。
可如今她做大司徒都已經九年。她偏好的公文形式,就漸漸變成各署衙更多使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皇帝明顯也更看重此等公文——
少浮詞陳調,多簡潔之語,更要多具體的實例和數據。
於是鑄幣署也完全不繞什麽彎子,開始直接匯報鑄幣的成本:
“鼓鑄錢幣,鑄一錢的成本大抵如下:需運銅、鐵,礦悉在外地;另有物料火工之費;若稍加工鐵錢牙樣,則費一錢之用,始能成一錢”。[1]
也就是說,花一個銅錢的成本,才能鑄造一個銅錢。
其實就算‘無利潤’,還都多虧了這些年冶煉技術有所進步,才能達到鑄幣基本持平,之前基本都是虧本的!
姜握倒也不意外:之前她研究王安石變法的時候,就看過蘇轍所作的《與王介甫論青苗鹽法鑄錢利害》,裏面就明確寫過,官錢‘大率無利’。
到了後來,更是拉胯成了‘坑冶盡廢,每鑄錢一千,需用本錢一千四百’。[1]。
姜握還在想宋朝,就聽庫狄琚開口了:“不對,若花一錢造一錢,朝廷還是賠本的。”
她開口說完,鑄幣署的署令一楞:“庫狄尚書何出此言?”
如今庫狄琚已然是兼任工部尚書——
正式接到這個任命,收到工部尚書魚符的那一日,庫狄琚還忍不住去與姜握道:“當年大司徒不得不辭相位,離開京城去做巡按使。”
“當時我心中日夜擔憂,恐朝上有人借工部之手,要吞並了城建署。”當時的工部尚書也傾向於東宮太子李弘,在城建署營造之事上,多少會為難一一。
還好是天後攝政,才保得住城建署。
但其中諸多瑣事的為難、窩火、步步小心,庫狄琚也不願再回去想。
可如今,卻是她這個城建署署令,將工部一並兼管!
這世上的風水輪流轉,轉的她實在是太舒坦了。
但正因庫狄琚並非從尋常官員升遷之道,走到六部尚書之一,因此她能看到一些旁的官員會忽略的方面。
此刻庫狄琚就問道:“鑄幣的成本——鑄幣署官吏卒工俸祿之費、公文筆墨成本之費、甚至署衙公廚之費,這些都未算吧。”
也就她會這麽敏[gǎn]:因城建署在創建之初,完全是自負盈虧,得不到戶部的撥款。其中俸祿(人工成本)可是不小的一塊開支。
然而鑄幣署這種官方機構,習慣了是由戶部一起發工資的,而且裏面的官吏卒工都隨時可能會被調到諸如‘掌冶署’‘造器署’等將作部門去,因此鑄幣署是習慣性的不把人當成成本的一部分。
此時聽庫狄署令這麽說,鑄幣署的官員臉色都跟爐子一樣紅了起來:別算人工費啊!
要是這都算上,那,那我們署衙豈不一直是朝廷的賠錢買賣?
而且是幹的越多賠的越多的那種賠錢行當。
然而隨著大司徒一聲令下,很快鉛筆寫字的沙沙聲以及撥算盤的聲音就響起——
用庫狄署令糾正過的方式算過賬目後,每年朝廷鑄幣流入市場,確實是賠錢的。
造錢反而賠錢,你說這事兒整的!
也難怪辛相素日看銅子兒叫一個心疼:花錢也就罷了,鑄錢也是‘花錢’!
**
想到辛相,姜握手裏一直把玩著一枚銅錢一頓。
辛相在致仕前還上過一封奏疏,涉及缺錢。
不,準確來說,是缺銅。
其實我國的礦產一直是不夠用,銅錢短缺是從貞觀年間就有所顯現,在歷史上,終唐一朝會越來越嚴重,甚至鬧起錢荒。
歷史上,唐代律法曾數次規定:“市井交易,以綾羅、絹、布、雜貨與錢兼用。”“十貫錢已上,即須兼用匹段。”*
後來荒到一定程度,國家還直接用律法逼迫官員和商人把銅錢拿出來,不得囤積,定‘積錢以七千緡為頂’,多的一旦被查到就沒入官府。
甚至,還不許民間鑄銅器,要求佛像等均不準用銅,搞得女娘們都差點沒有銅鏡照。
缺銅程度,可見一斑。
而至於金銀……
姜握又想起多年前與辛相的一次對話。
那是她告知辛相倭國有大量銀礦之前——
她拿著一枚大食國的銀幣問當時的戶部尚書道:“辛尚書,除了咱們用銅錢於市,許多番邦外族,都是用銀幣的。”
當時辛茂將就對她解釋道:“
姜侍郎(彼時姜握還只是吏部侍郎)是長在宮闈內的,大約見多了金銀器皿。但實則,大唐的金銀礦都很少——朝中還有定規,六品以下官員,不得用純銀器皿。”
想用銀幣來代替銅幣,非得有大量外貿以及大量白銀流入後才可行。
當時姜握就在想:與西域貿易往來,商人們用的既然是銅幣,自多有銅錢外流。
可以說……給本就不富裕(銅)的家庭,雪上加霜了。
因而這些年,從倭國一船船運來的銀礦,其實在本朝流通的不多,絕大部分都用於了對外貿易,極大減少了中原之銅的流出。
比如吳英出海,帶走的肯定也不是本國的銅錢貨幣,而是就地取材,從倭國走的時候以金銀裝船。
同時朝廷在各州,尤其是胡商來往最多的兩京東西市(長安)、南北市(洛陽),都設置官方銀坊。
令民間商人也便於兌換金銀進行貿易。
其實能從官方用銅錢兌換金銀,商人們也樂於如此:一來銅幣占地太大,每回出門拉那麽多銅錢占了多少貨物的空間啊,極為浪費。
一來也是,許多西域國家根本不認銅錢啊!收藏一個兩個的沒問題,但大宗交易,人家就認本國也能流通的金銀。
故而這些年來,姜握也算是拆東墻補西墻,拆倭國的墻,補本朝外貿銅錢外流的口子。
**
她看向手
裏的第一版紙幣。
因紙幣的成本問題,第一版紙幣最小的數額也定成了五十文。那麽大多數百姓,日用的還是銅幣——一下子要花出去五十文,在百姓眼裏就不是隨手的支出了。而五十文以下的錢幣,也比較便於攜帶。
紙幣也只是加速錢幣流通,便於生產物資交流的一種方式而已。
畢竟之前曾有州縣官員上過奏疏:因本地銅錢多被南來北往的商戶通過買賣帶走,本地銅錢吃緊,有的州縣不得不禁止錢幣外流,但如此一來,此地便商賈絕足不來,又很影響本地百姓的生活。[2]
隨著生產水平的發展,商品流通的加快,金屬貨幣的短缺會越發明顯。
紙幣在人類漫長的貨幣史上產生,亦是有其必然性的。
姜握將手裏的幾枚銅錢擲於紙幣之上。
**
這日的大議事結束後,姜握來到了將作監。
然而見到她,王鳴珂沒有往日的歡喜,她只是從堆滿了紙張的條案後擡起頭來:“太忙了。你自己坐自己倒茶喝啊。”
等姜握坐下,她又警惕擡頭看向落座之人:“你不是來給我布置新公務的,對吧?”
姜握笑道:“怎麽會呢,我只是來看望好友的。”
不知為何,姜握看王鳴珂的眼神,還覺得頗為熟悉。
她給自己倒了一杯茶,又給王鳴珂倒了一杯,然後想了起來——
這不就是王神玉說起‘慈不掌兵善不為官’時,看她的眼神嘛。
果然姓氏相同,祖上是一家人啊。!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