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文臣之功
關燈
小
中
大
第166章 文臣之功
含元殿內,有一座金紋銅鐘。
風大的春日,會微有嗡鳴之聲。
只是聲音很輕微,往日殿內站著數百朝臣,人聲不絕,除非耳力過人,否則難以聽見此金鐘微鳴。
然今日,在姜相說出‘我為何不能上淩煙閣’後,殿內實在太安靜了。
許多人都聽到了風聲和嗡鳴聲。
甚至有朝臣擡眼看了眼銅鐘:這只鐘,不敲也會響嗎?
*
朝臣們臉色各異,姜沃沒有讀心術,但她基本也能猜到許多人的心思——
“她居然明著說出來欲上淩煙閣?”
姜沃心中感慨:那有機會,我也想玩三辭三讓謙虛的把戲,別人堅持給我,我連連推辭,最後‘無奈’收下。
但是,這不是沒人給她,甚至她自己去爭取的時候,還有人想用道德綁架逼她放手嗎?
那沒辦法,她想要的只能自己開口了。
*
“那姜卿覺得,文臣何功足以圖形淩煙閣?”
姜沃終於不用面對李敬玄了,得以轉身。
面對帝後時,姜沃心平氣和,也再次撿起了她‘謙虛’的性情,先就方才事行禮描補道:“事關武將之功勳,臣方才於倉促間,為應答李禦史之問,便先提了三條,想來有許多遺漏不足之處。”
“實為引玉之磚。”哪怕武將軍功分明,但世情覆雜,只她方才說的那三條,還是太簡略了。
“恭請二聖與諸位將軍,為武將之功勳定規。”
皇帝頷首,然後照舊逮著他最信重的一只羊反覆薅了起來:“此乃為後世定典制之重任——唯有英國公可擔。”
畢竟,先帝年間淩煙閣重臣,唯有英國公了。他本人又是劬勞軍旅數十載,戰功無數,由他領頭為淩煙閣武將定規標,最為合宜。
這一瞬間,李積大將軍心裏是五味雜陳:陛下您是不是忘記了,老臣現在不但做著尚書左仆射,還在給陛下的太子做著太師啊!有事還下意識找我?這都不是百上加斤,這是百上加百啊。
不過,李積還是起身接了此任。
畢竟心中那五味雜陳裏,最重的一味,依舊是深切的榮耀欣喜——
想當年,他為了自己能不能入淩煙閣二十四功臣,還曾十分忐忑。如今,他卻接過了為後世淩煙閣武將‘定功勳之準繩’的重任。
說句私心話,在李積心裏,這件事可比成年累月去東宮教導太子重要多了。只是不能宣之於口罷了。
皇帝又點了江夏王李道宗、邢國公蘇定方與兵部一同協於英國公。
*
武將定功勳之事後,朝上氛圍頓時一變。
諸多朝臣的關註點,立刻從‘旁觀吃瓜禦史彈劾姜相’,變成了‘文臣的淩煙之功’。
這是很實在的情形,人會為自己的利益而激動。
若是圖形淩煙閣的文臣,真有定規,他們豈不是也有個努力的方向?!
重點一轉換,方才吃瓜吃的酣暢淋漓的許敬宗,都有點坐不住了。原本,這一天的大朝會,是許敬宗這兩年來上的最高興的朝會——之前他總是被世家朝臣當靶子的那個,現在終於輪到姜沃被人彈劾了!
他覺得自己簡直可以一直看下去。
然而現在,許敬宗坐不住了。
原本李敬玄誅心之論,問的刁鉆。許敬宗是熱切期待著姜沃辯不清楚,就此在帝後心裏種下疑惑。
但現在瞧著,李敬玄的彈劾並沒有令帝後對姜相生疑不說,甚至姜相還借著這個彈劾,請奏成了此等大事!
那許敬宗吃瓜的心思就變了——英國公等人為淩煙閣武將軍功定規,那,也得有為文臣定功之人啊。
他這個宰輔加從前封禪大典的總禮官就很合適嘛!
許敬宗當即起身道:“陛下,皇後,臣覺得姜相之言有理。”
“素來史冊誇讚文臣之功,皆以‘賢輔謀深、輔相聖德’等詞褒揚,是有些含糊,該行定規才是。”
姜沃見許敬宗起身,就知道他什麽意思。
看看,這才是標準的老油條政客:看熱鬧的時候一言不發盼著她倒黴,甚至等著落井下石;然一看風頭轉了,有好處了,就積極出來支持她,順便搶摘桃子。
朝堂之上,值得她學習的人和事,真的有很多啊。
然而丹陛之上,皇後開口了。
“許侍中且住。”
“此事是由姜相首奏,還是姜相先論一論文臣之功吧。”
許敬宗只好郁悶坐回去。
*
姜沃自聽到媚娘的聲音起,就忽想起曜初問的話:姨母為女子,在朝堂為官宛如異鄉人,是不是很孤獨?
曾經很孤獨,但現在,已經並不那麽孤獨了。
將來,想必會有更多袍澤。
姜沃定了定心思,開口道:“淩煙閣上諸宰相,多有其下之功。”
與軍功一樣,姜沃也是先大致定了三條。
“或是運籌帷幄、功定社稷。”不過這一條就像是武將裏的‘揭立義旗、從龍而起’一般,屬於後世文臣很難覆制的功勳了。這也是為何大唐宰相無數,但終究首推房杜二人的緣故。從無到有,總是最特殊的。
“或是職重宰位、任總百司數年。”這便是宰輔的資歷了,如同房相、魏相一般,都是在宰相的位置上坐了多年,那是無數個為大唐嘔心瀝血、盡心竭節的日夜。
“再有,便是功績。”最後一條,也是姜沃最想說的一條。
“何為文臣功績——臣以為,先要在其位謀其政。”
原本一直望著自己手裏笏板的王神玉,聽到這句話,神情微微一動。許多年前,他的老師,杜如晦杜相也曾這麽說過。
“譬如做吏部選官之人,便要為朝廷考評人物,擢選良才。若選出經世之才,於國有益,自然就是功績。”
“譬如為掌刑罰之官,便要決斷無滯,處刑平允。斷案優於常人者,便是功績。”
就像是史冊記載的狄仁傑,能夠一年內處理好涉及上萬人的積壓案件,且無一樁冤假錯案,這如何不算功績?
“譬如禦史監察之官,便要彈舉必當、言之有據。”說到這兒,姜沃還不忘回踩一下,已經有些退縮之意的李敬玄。
“如李禦史這般,開口就是‘竊以為’‘莫不是’‘只怕是’的種種臆斷之舉,實在是不配為禦史,何況是正四品禦史中丞。”
李敬玄臉色煞白。
姜沃這屬於走過路過先踩一腳,真正跟李敬玄算賬的時候還沒到,踩過後也就繼續往下說了。
“譬如戶部……”
……
姜沃將朝廷各署衙事略加描述,最後收尾:“正如魏相當年,乃良諫純臣,滿朝莫能比。”
“故而臣以為,將自己的本職做到至善,便是功績!”
姜沃說完在其位謀其政,略微頓了下,再次說起另外一種功績。
“除本職外,其餘才幹亦屬功績。”
她也毫不避諱提起當年曾經想讓她離開朝堂的長孫無忌:“譬如當年趙國公主修編纂律法,譬如申國公(高士廉)編撰《氏族志》,譬如房相主修國史等事,這些非宰輔本職,然有益於後世之事,亦當算功績!”
姜沃很快又補充了一句:“既說到這兒,臣便舉賢不避親……不,舉賢不避己說一句,臣以為,城建署混凝土以及火藥等事,也算功績。”
丹陛之上,帝後同時露出了一點笑意。
說來,媚娘還見過姜沃發火的樣子。但對皇帝來說,可謂是第一次見姜卿這般銳氣畢露,甚至稱得上逼人。
今日,李敬玄大概真是把她惹毛了吧。
說完以上一大篇話,姜沃都覺得嗓子有些幹,想想荷包裏的潤喉糖,很想坐回去,趁人不備吃一塊。
而她要陳述的觀點,終於算是說完了。
於是姜沃向二聖行禮:“臣之拙見,言盡於此,還請二聖定奪。”
她行過禮後,還不等退回原位,就聽皇後的聲音再次響起:“子夏曾評《尚書》此書闡講道理明晰,形容其——‘昭昭若日月之明,離離如星辰之行’”。[1]
“今日,我聽姜相之奏,亦有此感。”
說來,姜沃今日在朝堂上,面對李敬玄的誅心之論都無甚波動的情緒。
然此時,卻被媚娘當眾誇她如‘日月星辰’,誇的略有些赧然。
丹陛之上的媚娘,見姜沃忽然垂目,不由莞爾:怎麽這般經不起誇讚?
她轉向皇帝道:“陛下,姜相首奏此事,又心有丘壑言之有物。不如將為淩煙閣文臣定規之事,交於姜相與……王中書令。再令吏部考功屬諸朝臣佐之如何?”
皇帝很快道:“便如此行吧。王卿、姜卿兩位品行,朕信得過。”
王中書令——王神玉。
這一刻,王神玉跟許敬宗的心理,奇異的一致起來:怎麽是我(他)?我(他)從頭到尾都沒發言啊!
許敬宗再稍微一想,就明白了:王中書令,那是出了名的甩手掌櫃啊,他是能管半分事,就絕對不管一分。
讓他與姜相一起擬制,那豈不是還是姜相來定?再加上吏部考功屬輔之,姜相自己就是吏部尚書,吏部考功屬裴行儉與她多年同僚。
想到這些,許敬宗覺得自己剛才起來搶功,簡直搶了個寂寞,白得罪人啊這是!
許敬宗甚至忍不住帶了點幽怨向丹陛上看了一眼——這,是不是有點太偏心了。
尤其是皇後,是真·誇人誇到天上去了。
您要不直接給姜相掛進去呢!
*
說來,許敬宗還只是腹誹。
但今日諸事不成的李敬玄,則是破罐子破摔,再次質問道:“姜相!爾今歲才至不惑之年!任尚書右仆射也不過兩載而已,哪怕有些‘奇技、奇器’現於世,難道功績就足以與先帝年間房相、杜相一般,位列淩煙閣嗎?”
朝臣們再次宛如吃瓜的猹,一齊看向姜相。
姜沃聞言嘆息:唉,李敬玄若再這麽善解人意,她都不好意思出手料理他了。
怎麽就能這麽句句問在她心坎上呢?
朝臣們便見姜相依舊只面對二聖,坦然道:“臣任宰輔不過兩載。縱然夙夜小心,自問萬事盡心而為。但尚且年淺,所行多有不足。”
做宰輔,她確實還很稚嫩。
從只管人事的吏部,到下轄六部的尚書省,她至今還在奮發苦學階段。
她清楚她的長處在於後
世的各種知識,也很清楚她的短處在於是半路開始混跡朝堂。
在處理政事的手腕上,她自不如英國公、中書令杜正倫等人。甚至論起臉厚心黑,她都還沒磨練到許敬宗的水平。
如今朝上,還多有她的前輩師友,姜沃並未打算今歲就入淩煙閣。
然而……
姜沃的聲音清晰而明朗,在這含元殿中,傳入每一位朝臣的耳中。
他們聽到姜相在說——
“臣此生自當恪勤匪懈、以淩煙閣功臣之準繩自勉!”
她便是要明明白白昭示朝堂,她會一直在朝堂中,且她將來欲上淩煙閣!就如同每個武將都想要封狼居胥,在建平定四方之功後,所得恩錫勳爵一般。
她既是朝臣為宰輔,待她有了足夠的功績和資歷後,她當正大光明的圖形淩煙閣。
將來文臣之功的定規明明白白,天下人都可以對比來看,她是否夠格。
她不會謙讓。
不會後退。
將來,她之丹青圖畫,自要入這淩煙閣之中!!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含元殿內,有一座金紋銅鐘。
風大的春日,會微有嗡鳴之聲。
只是聲音很輕微,往日殿內站著數百朝臣,人聲不絕,除非耳力過人,否則難以聽見此金鐘微鳴。
然今日,在姜相說出‘我為何不能上淩煙閣’後,殿內實在太安靜了。
許多人都聽到了風聲和嗡鳴聲。
甚至有朝臣擡眼看了眼銅鐘:這只鐘,不敲也會響嗎?
*
朝臣們臉色各異,姜沃沒有讀心術,但她基本也能猜到許多人的心思——
“她居然明著說出來欲上淩煙閣?”
姜沃心中感慨:那有機會,我也想玩三辭三讓謙虛的把戲,別人堅持給我,我連連推辭,最後‘無奈’收下。
但是,這不是沒人給她,甚至她自己去爭取的時候,還有人想用道德綁架逼她放手嗎?
那沒辦法,她想要的只能自己開口了。
*
“那姜卿覺得,文臣何功足以圖形淩煙閣?”
姜沃終於不用面對李敬玄了,得以轉身。
面對帝後時,姜沃心平氣和,也再次撿起了她‘謙虛’的性情,先就方才事行禮描補道:“事關武將之功勳,臣方才於倉促間,為應答李禦史之問,便先提了三條,想來有許多遺漏不足之處。”
“實為引玉之磚。”哪怕武將軍功分明,但世情覆雜,只她方才說的那三條,還是太簡略了。
“恭請二聖與諸位將軍,為武將之功勳定規。”
皇帝頷首,然後照舊逮著他最信重的一只羊反覆薅了起來:“此乃為後世定典制之重任——唯有英國公可擔。”
畢竟,先帝年間淩煙閣重臣,唯有英國公了。他本人又是劬勞軍旅數十載,戰功無數,由他領頭為淩煙閣武將定規標,最為合宜。
這一瞬間,李積大將軍心裏是五味雜陳:陛下您是不是忘記了,老臣現在不但做著尚書左仆射,還在給陛下的太子做著太師啊!有事還下意識找我?這都不是百上加斤,這是百上加百啊。
不過,李積還是起身接了此任。
畢竟心中那五味雜陳裏,最重的一味,依舊是深切的榮耀欣喜——
想當年,他為了自己能不能入淩煙閣二十四功臣,還曾十分忐忑。如今,他卻接過了為後世淩煙閣武將‘定功勳之準繩’的重任。
說句私心話,在李積心裏,這件事可比成年累月去東宮教導太子重要多了。只是不能宣之於口罷了。
皇帝又點了江夏王李道宗、邢國公蘇定方與兵部一同協於英國公。
*
武將定功勳之事後,朝上氛圍頓時一變。
諸多朝臣的關註點,立刻從‘旁觀吃瓜禦史彈劾姜相’,變成了‘文臣的淩煙之功’。
這是很實在的情形,人會為自己的利益而激動。
若是圖形淩煙閣的文臣,真有定規,他們豈不是也有個努力的方向?!
重點一轉換,方才吃瓜吃的酣暢淋漓的許敬宗,都有點坐不住了。原本,這一天的大朝會,是許敬宗這兩年來上的最高興的朝會——之前他總是被世家朝臣當靶子的那個,現在終於輪到姜沃被人彈劾了!
他覺得自己簡直可以一直看下去。
然而現在,許敬宗坐不住了。
原本李敬玄誅心之論,問的刁鉆。許敬宗是熱切期待著姜沃辯不清楚,就此在帝後心裏種下疑惑。
但現在瞧著,李敬玄的彈劾並沒有令帝後對姜相生疑不說,甚至姜相還借著這個彈劾,請奏成了此等大事!
那許敬宗吃瓜的心思就變了——英國公等人為淩煙閣武將軍功定規,那,也得有為文臣定功之人啊。
他這個宰輔加從前封禪大典的總禮官就很合適嘛!
許敬宗當即起身道:“陛下,皇後,臣覺得姜相之言有理。”
“素來史冊誇讚文臣之功,皆以‘賢輔謀深、輔相聖德’等詞褒揚,是有些含糊,該行定規才是。”
姜沃見許敬宗起身,就知道他什麽意思。
看看,這才是標準的老油條政客:看熱鬧的時候一言不發盼著她倒黴,甚至等著落井下石;然一看風頭轉了,有好處了,就積極出來支持她,順便搶摘桃子。
朝堂之上,值得她學習的人和事,真的有很多啊。
然而丹陛之上,皇後開口了。
“許侍中且住。”
“此事是由姜相首奏,還是姜相先論一論文臣之功吧。”
許敬宗只好郁悶坐回去。
*
姜沃自聽到媚娘的聲音起,就忽想起曜初問的話:姨母為女子,在朝堂為官宛如異鄉人,是不是很孤獨?
曾經很孤獨,但現在,已經並不那麽孤獨了。
將來,想必會有更多袍澤。
姜沃定了定心思,開口道:“淩煙閣上諸宰相,多有其下之功。”
與軍功一樣,姜沃也是先大致定了三條。
“或是運籌帷幄、功定社稷。”不過這一條就像是武將裏的‘揭立義旗、從龍而起’一般,屬於後世文臣很難覆制的功勳了。這也是為何大唐宰相無數,但終究首推房杜二人的緣故。從無到有,總是最特殊的。
“或是職重宰位、任總百司數年。”這便是宰輔的資歷了,如同房相、魏相一般,都是在宰相的位置上坐了多年,那是無數個為大唐嘔心瀝血、盡心竭節的日夜。
“再有,便是功績。”最後一條,也是姜沃最想說的一條。
“何為文臣功績——臣以為,先要在其位謀其政。”
原本一直望著自己手裏笏板的王神玉,聽到這句話,神情微微一動。許多年前,他的老師,杜如晦杜相也曾這麽說過。
“譬如做吏部選官之人,便要為朝廷考評人物,擢選良才。若選出經世之才,於國有益,自然就是功績。”
“譬如為掌刑罰之官,便要決斷無滯,處刑平允。斷案優於常人者,便是功績。”
就像是史冊記載的狄仁傑,能夠一年內處理好涉及上萬人的積壓案件,且無一樁冤假錯案,這如何不算功績?
“譬如禦史監察之官,便要彈舉必當、言之有據。”說到這兒,姜沃還不忘回踩一下,已經有些退縮之意的李敬玄。
“如李禦史這般,開口就是‘竊以為’‘莫不是’‘只怕是’的種種臆斷之舉,實在是不配為禦史,何況是正四品禦史中丞。”
李敬玄臉色煞白。
姜沃這屬於走過路過先踩一腳,真正跟李敬玄算賬的時候還沒到,踩過後也就繼續往下說了。
“譬如戶部……”
……
姜沃將朝廷各署衙事略加描述,最後收尾:“正如魏相當年,乃良諫純臣,滿朝莫能比。”
“故而臣以為,將自己的本職做到至善,便是功績!”
姜沃說完在其位謀其政,略微頓了下,再次說起另外一種功績。
“除本職外,其餘才幹亦屬功績。”
她也毫不避諱提起當年曾經想讓她離開朝堂的長孫無忌:“譬如當年趙國公主修編纂律法,譬如申國公(高士廉)編撰《氏族志》,譬如房相主修國史等事,這些非宰輔本職,然有益於後世之事,亦當算功績!”
姜沃很快又補充了一句:“既說到這兒,臣便舉賢不避親……不,舉賢不避己說一句,臣以為,城建署混凝土以及火藥等事,也算功績。”
丹陛之上,帝後同時露出了一點笑意。
說來,媚娘還見過姜沃發火的樣子。但對皇帝來說,可謂是第一次見姜卿這般銳氣畢露,甚至稱得上逼人。
今日,李敬玄大概真是把她惹毛了吧。
說完以上一大篇話,姜沃都覺得嗓子有些幹,想想荷包裏的潤喉糖,很想坐回去,趁人不備吃一塊。
而她要陳述的觀點,終於算是說完了。
於是姜沃向二聖行禮:“臣之拙見,言盡於此,還請二聖定奪。”
她行過禮後,還不等退回原位,就聽皇後的聲音再次響起:“子夏曾評《尚書》此書闡講道理明晰,形容其——‘昭昭若日月之明,離離如星辰之行’”。[1]
“今日,我聽姜相之奏,亦有此感。”
說來,姜沃今日在朝堂上,面對李敬玄的誅心之論都無甚波動的情緒。
然此時,卻被媚娘當眾誇她如‘日月星辰’,誇的略有些赧然。
丹陛之上的媚娘,見姜沃忽然垂目,不由莞爾:怎麽這般經不起誇讚?
她轉向皇帝道:“陛下,姜相首奏此事,又心有丘壑言之有物。不如將為淩煙閣文臣定規之事,交於姜相與……王中書令。再令吏部考功屬諸朝臣佐之如何?”
皇帝很快道:“便如此行吧。王卿、姜卿兩位品行,朕信得過。”
王中書令——王神玉。
這一刻,王神玉跟許敬宗的心理,奇異的一致起來:怎麽是我(他)?我(他)從頭到尾都沒發言啊!
許敬宗再稍微一想,就明白了:王中書令,那是出了名的甩手掌櫃啊,他是能管半分事,就絕對不管一分。
讓他與姜相一起擬制,那豈不是還是姜相來定?再加上吏部考功屬輔之,姜相自己就是吏部尚書,吏部考功屬裴行儉與她多年同僚。
想到這些,許敬宗覺得自己剛才起來搶功,簡直搶了個寂寞,白得罪人啊這是!
許敬宗甚至忍不住帶了點幽怨向丹陛上看了一眼——這,是不是有點太偏心了。
尤其是皇後,是真·誇人誇到天上去了。
您要不直接給姜相掛進去呢!
*
說來,許敬宗還只是腹誹。
但今日諸事不成的李敬玄,則是破罐子破摔,再次質問道:“姜相!爾今歲才至不惑之年!任尚書右仆射也不過兩載而已,哪怕有些‘奇技、奇器’現於世,難道功績就足以與先帝年間房相、杜相一般,位列淩煙閣嗎?”
朝臣們再次宛如吃瓜的猹,一齊看向姜相。
姜沃聞言嘆息:唉,李敬玄若再這麽善解人意,她都不好意思出手料理他了。
怎麽就能這麽句句問在她心坎上呢?
朝臣們便見姜相依舊只面對二聖,坦然道:“臣任宰輔不過兩載。縱然夙夜小心,自問萬事盡心而為。但尚且年淺,所行多有不足。”
做宰輔,她確實還很稚嫩。
從只管人事的吏部,到下轄六部的尚書省,她至今還在奮發苦學階段。
她清楚她的長處在於後
世的各種知識,也很清楚她的短處在於是半路開始混跡朝堂。
在處理政事的手腕上,她自不如英國公、中書令杜正倫等人。甚至論起臉厚心黑,她都還沒磨練到許敬宗的水平。
如今朝上,還多有她的前輩師友,姜沃並未打算今歲就入淩煙閣。
然而……
姜沃的聲音清晰而明朗,在這含元殿中,傳入每一位朝臣的耳中。
他們聽到姜相在說——
“臣此生自當恪勤匪懈、以淩煙閣功臣之準繩自勉!”
她便是要明明白白昭示朝堂,她會一直在朝堂中,且她將來欲上淩煙閣!就如同每個武將都想要封狼居胥,在建平定四方之功後,所得恩錫勳爵一般。
她既是朝臣為宰輔,待她有了足夠的功績和資歷後,她當正大光明的圖形淩煙閣。
將來文臣之功的定規明明白白,天下人都可以對比來看,她是否夠格。
她不會謙讓。
不會後退。
將來,她之丹青圖畫,自要入這淩煙閣之中!!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