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一章 靈堂:定制化需求,你想要的都可以有(第一天午後)

關燈
第一章靈堂:定制化需求,你想要的都可以有(第一天午後)

“姐,你說七太爺有沒有可能,還能救回來?”

“死透了。”

“確定嗎?”

“他的魂就在你旁邊站著。”

徐谙聞言,才覺得一半邊身子好像是比另一半冷一些。

他了然地“哦”了一聲,也就不再關註這種無關緊要的小事,而是拋出了另一個問題。

“如果我旁邊的是七太爺的魂魄,那麽詹警官剛剛碰到的是什麽呢?”

“這村裏從前一個淹死的老太太。”

徐谙又“哦”了一聲,顯然這也不值得大驚小怪,不過他又仔細一琢磨。

“姐,你看得到很正常、我看不到也很正常,可是詹警官剛剛突然就看到了,這正常嗎?”

既然打著給七太爺辦理身後事手續的名義來的,到了村裏,一行四人理所當然先來到七太爺家,在靈堂前禮節性地給七太爺依次上了炷香。

別人不知道,不過傅祈年自己上香的時候倒確實畢恭畢敬。

雖然進村前有過牢騷,可瞧瞧他們這團隊配置:一個警察、兩個調查靈異的村外人、一個研究歷史的村外人——還是預先貸款一點恭敬心算了。

上香完畢,詹青禮帶頭上前查驗七太爺的屍體。

詹青禮並非法醫,然而作為警察,基本的驗傷知識還是有的。而且他們此番前來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偵破案件那種程度的驗屍,只是為了完成手續、而給七太爺的屍體做個慣例檢查——也是以防萬一。

再借這個由頭,去村裏“看看”,當然這是後話。

村裏按照舊俗,在屋內中堂用兩張長凳架起門板停屍。此時正是隆冬,即使沒有冰棺,上面的屍體還保存得很完好。

七太爺的遺容安詳,四肢軀幹也沒有明顯的新傷痕、更不存在致命傷。沒有意外的話,七太爺大概率就是和村裏人的說法一樣,只是壽終正寢、自然死亡的。

就在詹青禮查驗完,把壽衣、黃紙重新蓋回七太爺身上的時候,突然覺得呼吸困難、且帶著冰冷的寒意,簡直如墮水中。他想掙紮,然而又覺得四肢都不聽使喚,大腦也仿佛在這樣的窒息中,逐漸昏沈了起來……

傅祈年眼明手快,見此立刻上前一步,不露痕跡地將詹青禮往後輕微一拉,詹青禮這才如夢初醒。

也因為這多上前的一步,她這才註意到,七太爺蜷握的右手的虎口,有個頗有些深的、還沒來得愈合的創口。

鄉下人農活多,這樣的傷口本不稀奇,所以詹青禮也沒當回事。只有傅祈年看見,那傷口上分明有一團消散不去的黑氣。

她又回頭看了看站在徐谙身邊的七太爺的魂魄,他回望傅祈年的眼神些許戒備,而落在那傷口上卻顯得有些……害怕。

但她現在也沒法再有更明顯的動作,倒不是因為七太爺的神情,而是天生圩的村長於興昌此刻也正在靈堂主事,還有好幾個村民來來往往。

說來也是,來之前他們都翻看過戶籍資料。這位七太爺一生無妻無子,村裏關系最近的、並且還活著的親戚,竟只有一個才剛剛七歲的侄孫。

而且七太爺這家境,不能說家徒四壁吧,只能說……能說什麽呢?

但是出乎意料的,七太爺的葬禮卻十分隆重。

村長親自帶著好幾個村民,在七太爺的靈堂忙前忙後。更有甚者,村裏也就二、三十戶人家,竟然家家縞素、戶戶白幡。

見此情形,詹青禮出於禮貌誇讚說,七太爺一定德高望重,來幫忙的紅嬸回答,七太爺輩分很大。

林獻攸說七太爺大概和睦鄰裏,紅嬸回答,七太爺輩分很大。

傅祈年說七太爺可能慈眉善目,紅嬸還是回答,七太爺輩分很大。

徐谙索性說七太爺輩分很大,紅嬸還沒來得及回答,就“哎呦”一聲、然後一把揪住身邊跟旋風一樣竄過的一個臟兮兮的、又黑又瘦的小男孩。

“從小跟著你七爺,不怪你是一點好都學不到啊!”

總之七太爺輩分確實很大。

看過靈堂,詹青禮去和村長打了個招呼,幾個人還各拿了一沓提前打印好的戶籍資料充樣子,就順理成章地去村裏其他人家走訪了。

時間本來就不寬裕,為了提升效率,四人並沒有一起行動。

詹青禮走得最快;徐谙跟在後面。

林獻攸並沒離開靈堂,而是和村長聊了起來。

傅祈年作出離開的樣子,卻故意在門口放慢了一點腳步。

此時紅嬸還在拉著這個小孩絮絮叨叨,什麽“連皮帶瘋”“靈堂裏打潑”“找事精”“沒出息”“打一輩子光棍”……

被罵的小男孩和之前一樣嬉皮笑臉。

旁聽的七太爺和之前一樣面色死灰。

別的倒不稀奇,偏偏有一句落在傅祈年耳朵裏,就顯得特別顯眼——不敬神。

從她這些年的經驗來看,普普通通初一月半燒個香、逢年過節去周邊廟宇蹭粥蹭茶蹭WIFI的人,一般還遠遠不至於把這事看得這樣重、更不會到人死了還要專門拿這事出來說的地步。

而且聽話聽音,聽大嬸鄭重的語氣,似乎這事並不是她一個人的想法,更像是村裏的一種共識。

那麽下一個問題就是,七太爺不敬的是什麽神?又或者說,在這個村莊裏應該敬的是什麽神?

要知道960多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信什麽神的都有,有仙有佛有主有意面。因為門檻低成本少,完全能定制化需求,你想要的都可以有。

可天生圩是個G500都要狂顛個把小時才能進出的山溝溝溝溝,想也知道,外頭的神要是想聞個香火味,一通折騰只怕還不夠油錢。

更務實一點,這件事根本上最重要的,也不是神的路費夠不夠,而是人的路費夠不夠。

如果按斯達克和芬克那種觀點推導,要長期維持一個封閉區域的某種信仰,傅祈年判斷村裏應該有自己的寺或廟、或者祠堂一類的宗教場所。

當然了,相當一部分人覺得,宗教經濟學這種大不敬的、骯臟的、市儈的思想,怎麽能用在這種事上,這不是瀆神嗎?

所以傅祈年一邊積極使用、一邊深度批判。

很快找到了這個地方。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