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後來

關燈
後來

上清辭是在景和十七年嫁給虞世南的,那年她十八歲。

她道別父母,踏上花轎,心中多有不舍,卻知道她嫁了良人,日後也可以時常會家照看父母。

在上清辭出嫁以後,步家父母也開始著手步若煙的婚事,只是步若煙自己並不關心,她希望會與她餘生相伴的,是她一心相許之人,而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下的陌生人。

步家父母深知不可勉強,加之本就寵愛這個女兒,便隨緣了。

變故是在景和十八年發生的,皇帝病重,或許是出於愧疚,他想起了不受寵愛的虞世南。

虞世南與皇帝交談的時間漸漸多了起來,上清辭心知肚明,皇帝有了抉擇,朝堂幾方勢力也蠢蠢欲動。

景和十九年正月,皇帝駕崩,遵循遺詔,虞世南成為皇位的繼承者。

景和十九年四月,登基大典和封後大典舉行,上清辭成了皇後。

大殿之上,虞世南將鳳印鄭重地交到了上清辭手上,“江山為聘。”

上清辭笑著,接過鳳印,“臣妾接旨。”

大殿之下,大臣們高呼,“皇後萬歲萬萬歲。”

而那時,上清辭和虞世南眼中只有彼此,江山萬裏,此後同度春秋。

“風雨未與君同,今朝苦樂相隨。”上清辭如是說。

虞世南將她摟在懷中,亦許下承諾,“唯願歲歲年年長相守。”

長相守是假,封後不久,上清辭就被太後叫走了。

太後親切地喚上清辭,“辭兒。”

可後來開口的話,卻並不仁慈。

“辭兒,你可知皇後的身份意味著什麽?”

“你是天下國母,是大胤朝上下的表率,你的一舉一動就代表著皇帝。”

“你要謹言慎行,莫要遭人詬病。近來我聽聞許多大臣上奏,無非是談及皇嗣一事……”

“你該是明白我今天召見你的目的,我也不便說太多。”

太後臉上滿是愁容,揮了揮手,讓上清辭先回去。

只是在上清辭跨出殿門的一霎,開口說道,“縱使帝王真心,你也切莫沈淪。”

那道聲音夾雜著嘆息,還有許多不明的情感,上清辭聽著只覺得淒涼,太後仿佛一瞬間蒼老了許多。

“兒臣……知曉了。”上清辭離開了太後寢宮。

翌日,虞世南便與她商議了納妃之事。

上清辭因為從太後處提前知道了這件事,並未表現出什麽異樣的情緒,而是將此事應下來。

其實,即便太後不說,她也不會有所阻攔,她知道自己如今的身份和地位,也知曉這背後的責任。

天下國母,以身作則,德需處其厚,情需勝其欲,居高位而思天下。

不難,並不難。

上清辭那時候是這樣想的。

景和十九年八月,後宮裏多了許多人,原本冷清的宮殿多了幾分熱鬧。

景和二十一年春,上清辭被太醫診出了喜脈。

虞世南聽到消息後,十分激動地抱著上清辭,而後又意識到上清辭懷著孩子,動作小心翼翼起來,對身邊的宮女們吩咐了一通,來回囑咐,總是怕漏了些什麽。

“我們總算有自己的孩子了。”

上清辭看見虞世南眼裏滿是激動,君王情不外露,在此刻已經被虞世南忘得一幹二凈。

……

“他那時候是真的很開心。”上清辭回憶道,目光落在窗外樹枝上,那上面長了一朵將要雕零的花。

“阿辭。”步若煙緊緊握住上清辭的手,掌心觸及,只是一片冰涼。

“我只是覺得時光易逝,變化太大了。”上清辭嘆著氣。

上清辭看著窗外緩緩飄下了雪花,那是初冬的第一場雪。

……

上清辭記得自己在懷胎後的第四個月小產了,很是蹊蹺,太醫每隔七日會為她診一次脈,沒有出過什麽差錯,身體也很健康。

後來,太後派了貼身宮女探望上清辭,說是探望,實際是來搜查的。

“太後娘娘覺得是人為的。”這位宮女叫丹月,在宮中待了十三年,知曉許多後宮爭鬥的手段。

不過一會,便找出了一件值得懷疑的東西——貴妃送的香囊。

“恐怕與她相幹。”丹月說道。

尚未離去的太醫接過香囊,細細看過,“裏面有兩味藥材,與另幾種藥物相沖,您常用的補湯裏就有。”

補湯的藥方是太醫院的人給的。

“姜太醫。”上清辭說出給藥方的人。

“姜家與丞相有關系。”丹月言簡意賅。

上清辭明白了,卻不願意相信。

貴妃的父親是當朝丞相,性情雖囂張跋扈,卻對上清辭十分熱情,入宮不久便情同姐妹。

這位貴妃一個月前主動邀約,說要與上清辭同游禦花園,期間贈送了一個親手制的香囊。

香囊裏都是些普通香料,針腳雖算不上很好,卻也是一番心意,上清辭沒有拒絕,欣然接受,出行時都會佩戴。

只是萬萬想不到,是如此。

“我……”上清辭剛想說話。

丹月卻跪下了,“娘娘三思。”

“你認為我要息事寧人?”上清辭猜到了丹月的意思,這也代表了太後的立場。

息事寧人,佯裝不知。避免兩家結怨,也避免朝廷和後宮的紛爭。

“那是我的孩子。”上清辭無法接受。

“太後讓奴婢來,是想要告訴您日後時刻提防,並非要您尋個公正。”丹月取了太後賜的名貴藥材,放在了桌上。

或許是想要上清辭死心,丹月再度開口道,“您可以告訴陛下,看看他的抉擇。”

“只是,您可能會失望。但這也是,太後娘娘希望您看見的。”

上清辭看著那些藥材,心如刀絞,但她也必須承認太後是對的。

上清辭沒有開口,只是靜靜地坐了許久,丹月一直陪在她身邊。

入夜,虞世南才抽出時間探望上清辭。

上清辭將丹月和太醫的話說了一遍,“臣妾請陛下詳查此事。”

“詳查?”虞世南頓時冷了臉色,“辭兒,不是我不想查,如今丞相當政,根基深厚,在朝中黨羽太多,若要查,恐怕適得其反。”

“可那也是你的孩子。”上清辭忍無可忍,再也壓抑不住怒火,“你大可以出去問問,哪有父母會在孩子枉死之後,放過兇手。”

“我知道,可如今不是時候,”虞世南牽起上清辭的手,“你我的時間還長,我們還會有孩子的。”

上清辭不語,推開了虞世南的手。

兩行淚滑落在臉頰上,她只是不解,為什麽要讓步的人是她?做壞事的人反而應當被放過,道理何在?

“陛下,夜深露重,請早些回去吧。”上清辭擦去眼淚。

虞世南沒有再說什麽,只是走時頻頻回頭,似乎是不太放心。

偌大的宮殿裏,只剩下上清辭一個人,無聲落淚,她明白了太後的意思。

身居高位,身不由己。有些事是要量力而行的。可誰又能要求別人無怨無恨,永遠心胸寬廣。

一夜未眠,上清辭最終選擇了妥協,太後不會幫她,虞世南不會幫她,父母或許會為她追尋真相,但一個上清家,又怎能比過擁有半朝黨羽的丞相。

自那之後,上清辭稱病不出。

可虞世南會常常來看她,只是他們從不說話,通常只是遠遠看著對方,上清辭看一會便會回殿裏,但虞世南常常一站就是一個時辰。

消沈了許久,上清辭在知道步若煙要嫁人時,終於欣喜起來,她走出宮中,去了議政殿前,向步若煙父親道喜。

後來又選了好些珍寶,遣人送到步家。

“聽說是步大人的一位門生,年紀輕輕,詩文卻寫的極妙,人也溫潤如玉,待人親和,步小姐很是喜歡。”丹月說著送禮時了解到的消息。

太後極為關心上清辭,在她稱病後特意派了丹月照顧。

“多謝了。”上清辭坐在搖椅上,眼中帶著些喜悅,卻掩不住傷痛。

丹月不語,似乎從小產之後,上清辭眼中就少了年少時的光彩。丹月許多次看向那雙眼睛時,只有濃重的哀傷。

……

“其實我從來都沒有想過成為皇後。”上清辭看著外頭越下越急的雪。

年少時,喜歡虞世南是真的,可她從未想過,竟然有一日,虞世南成了皇帝。

“我曾經只想一生一世一雙人。”

“我知道。”步若煙回應道,上清辭年少做事完全是憑著喜好的,從不避諱,也不會妥協。上清家的人對她也是萬般寵愛,捧在手心,絕不會叫她受委屈。

只是入宮了,一切就變了。

短短的幾年,就好像受了幾十年的蹉跎。

“原本還不到這般地步,我還有父母和兄長,只是可惜……”上清辭苦笑道。

……

二十三年春,邊疆部族侵擾,上清辭兄長奉命出征。

不久後,上清辭的嫂嫂生下了一個女兒。家中眾人皆是欣喜,都只盼著兄長早日從邊疆凱旋,一家團聚。

只是一去兩年,戰爭才平息。原以為家人團聚之日就要到了,邊疆卻快馬加鞭送回了兄長戰死的消息。

上清辭的心抽痛著,她沒了兄長,父母、嫂嫂在家中等待,還有那個兩歲的孩子。

期盼了兩年,最後得到的卻是這樣一個消息。

上清辭那天哭了很久。

她還記得過節時兄長會領著她到街上玩,外出時會帶回各種新奇的東西,會教她練字,哪怕她怎麽寫也寫不好,可兄長從不會責備她……

“我該怎麽辦呢?”上清辭的心中忽然天崩地裂,淪為一片廢墟。

“辭兒。”

上清辭清醒時聽到了呼喊。

“兄長。”上清辭抓住身邊人的手,但那不是兄長。

“辭兒,節哀順變。”虞世南很擔心她,“我已經命令軍隊盡快回京,兄長很快也會回來。”

“對不起。”虞世南又道。

上清辭沒有回應虞世南,只是牽著他的手。

又過去了十日,軍隊返京,兄長的屍體被送回了上清家。選好了合適的日子和地方,就盡快下葬了。

上清辭在墓前哭泣著,卻不能失態,她身邊還有嫂嫂和父母,她要擔起兄長的責任,照顧好家人。

那天上清辭在墓前坐了許久,最後艱難地扯出一絲笑,“兄長,我會照顧好父母和嫂嫂的,你別擔心。”

“……”

寂靜無聲,上清辭不知道自己是怎麽上了馬車,又是怎麽回的寢宮。

天昏地暗,她只覺得永遠都看不見光了。

等到上清辭稍稍恢覆了些,後宮中不少人前來寬慰她。

無一說的不是“節哀順變”。

節制哀傷,順應變化。談何容易?

或許應了一句話,“屋漏偏逢連夜雨” 。

半月後,上清辭收到了一封信,左行川寫的,信上大致說的是上清辭的母親病倒了。

上清辭著急地出了宮,回到家中看見許多人在。

母親正躺在床上,已經睡著了。

嫂嫂和步若煙在一旁照顧,父親坐在桌旁,臉上滿是愁容。

“醫師說是積郁成疾,”步若煙見上清辭來了,拉著她到一旁坐下。

“不必擔心,醫師說了,只要按時喝藥,調理一段時間,會沒事的。”父親將手搭在上清辭的肩上。

周遭人都在彼此安慰,可大家都放不下心。

日覆一日的飲藥調理,母親的病卻不見起色。

二十六年,母親去了。

一向嚴厲的父親淚落不止。

上清家自此便靜寂了許多。

又是一年中秋,合家團圓的日子,卻難免添上了幾分痛苦。

往年,上清家有寫對子的習俗,今年作罷了。

上清辭回到宮中,自己研了墨,提筆想寫,卻也寫不出什麽。

最後只能寫一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生老病死,不可勉強。

上清辭算是切切實實地理解了。

自那以後,上清辭常常閉門不出,也鮮少開口說話。

太後曾經到過上清辭宮中,同她說了很久的話。

“這是我不得不告訴你的。”

丹月聽到太後這樣說。

詳細的談話內容,丹月並不清楚,只感覺到上清辭的情緒比之前還要差了。

丹月有預感會發生些什麽。

不久後的一個雨天,虞世南如同往常一樣來看上清辭,帶了她從前愛吃的點心。

“我不想做這天下國母了。”上清辭忽然開口說道。

虞世南怔了一瞬,“別說這些,我帶了棗泥酥,你最喜歡吃的。”

“我都知道了。”上清辭拿起了一塊棗泥酥,棗泥酥做得很好,還是溫熱的,散發著絲絲縷縷的香氣。

“知道什麽?”虞世南問道,臉上沒有什麽變化。

恰恰上清辭了解的很,他的心慌了。

“原來你當上皇帝,並不是偶然,是你圖謀已久的結果。”棗泥酥被碾成兩半,上清辭看向虞世南,眼中絲毫不掩的厭惡。

虞世南並不回應,從懷中掏出手帕,把上清辭的手擦幹凈,“是我有愧。”

“你不悔。”上清辭輕聲說道,“你曾同我說過,思而後行,一生不悔。”

“是。”虞世南答道。

似乎是不敢再聽下去,虞世南留下了點心,“我改日再來看你。”

他匆匆離去,在出門前聽見了上清辭淡淡地一句話。

“我不愛吃棗泥酥了。”

虞世南停下腳步,有把不知名的刀刺進了他的胸膛,無形的,卻淌著血。

“走吧,別來了。”上清辭笑著,卻沒有絲毫喜意。

那夜大雨傾盆,虞世南淋著雨走了。

……

步若煙從未聽上清辭說過這些事,但也只是片刻,一些可怕的猜測湧上心頭,“這是什麽意思?他……”

上清辭點了點頭。

在窺明園的相識並不是偶然,每一步都是虞世南的精心算計。

虞世南早就有了爭奪帝位的野心,只是缺少助力,他需要尋找支持。

先是“機緣之下”結識左行川,而後進入窺明園學習,拉攏士子。結識上清辭是虞世南計劃中的意外,更是一份驚喜,因為上清辭是上清家的小姐。

於是步步為營,上清辭果然喜歡上虞世南,而後便談婚論嫁。

憑借與上清家的姻親,以及許多學士、朝臣的認可,虞世南得到了先帝的關註,而虞世南自己也做下了許多為民之事,卻不以此自驕……這樣優秀的孩子,卻沒有得到父親的些許關心,先帝必有愧疚。

諸如種種,樁樁件件,都是算計。

“那你兄長……”步若煙如墜冰窟,她與虞世南也有同窗之情,一個往日素來溫文爾雅的人,怎麽會……

“丞相。”上清辭說道。

兩個字可以涵蓋一切,兄長的死,不止因為戰爭,還有丞相和虞世南的算計。

“太可怕了。”

難怪人人都說,帝王之心,海底之針。

二十七年春,上清辭父親去世,嫂嫂被接回娘家生活。

二十七年夏,左行川官至刑部尚書。

二十七年冬,左行川上奏丞相濫用職權,私相授受,賣官鬻爵等十餘項罪名。

丞相之女被打入冷宮。

二十八年初春,上清皇後薨逝,謚號靖慈皇後。

上清辭是在融雪之前死的,死在夜裏睡夢裏。

那天下午,虞世南曾去看過她,沒有再帶棗泥酥。

“你恨我嗎?”虞世南手中捧著熱茶,上清辭隨手倒的,在他眼裏卻恍如求之不得的珍寶。

上清辭搖了頭。

虞世南目光沈沈,心中有千言萬語,終是說不出什麽。

“我只希望當初沒有吃那塊棗泥酥,”上清辭語氣平穩,分不出喜怒哀樂,“它真的很難吃。”

虞世南不再說話,坐了一會便自顧自的離開。

上清辭死後,丹月回了太後身邊,每月會挑出日子打掃皇後寢宮。

某日太後飲茶,與丹月談及舊事。

“我曾經問過那個孩子,你想不想當皇後。”太後並未指名道姓,丹月卻知道她說的是誰。

“她那個時候同我說……”

許多年前,虞世南將登帝位,太後曾與上清辭有過一次密談。

聽了太後的話,上清辭搖了搖頭,“不想。”

理由是,上清辭並不喜約束,也不喜規矩。

但她又說,虞世南成為皇帝,那她便要學著做皇後。

“為什麽?”

“因為我喜歡他,我也知道他有治國之能,會是一位明君。”

“所以啊,陛下只能是一位明君,卻學不會成為一位好丈夫。”太後嘆息道。

丹月看著窗外。

雀鳥西飛,花落池塘,細水東流,葉落屋檐……靖慈皇後應當是個自由的人。

上清辭死後,虞世南表現得如同往日一樣,但不少人都看出了他的不對勁。

虞世南會在閑暇時到皇後宮中,一坐就是一整天,什麽話也不說。

直到某一日,丹月按照時間去打掃時,方才聽到一句話。

“辭兒,我後悔了。”

虞世南籌謀半生,如今卻悔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