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長
關燈
小
中
大
道長
歲次癸卯,正月十九,雨打新春。
春雨陣陣落入江南,舊塵中山山水水,戶戶家家都在瀝瀝聲中出落得愈發的新。
偶有晴時,春光大好,齊婺山上的杏林綠芽滋生。
若得閑入山,擡眼望去,峰谷中霧氣氤氳,似是仙境一般。
道觀就建在齊婺山頂,乍見很是規整,與平日山下的道觀無二。
但推開觀門,臘梅的清香縈繞滿殿,神臺上爐中的降真香絲絲燃起。
若巧迎來一陣山風穿過大殿,真真兒讓人神清氣爽。
踏入山門,便是靈官殿,“上山不上山,先拜王靈官。”
豁落威猛的靈官爺,手舉金鞭,俯視巡查著每個來往的生靈與死魄。
靈官爺神臺兩旁又各設青龍、白虎護衛左右。
彼時,值殿的高道長正在香爐旁撤換供果。
他面目清瘦但身形挺拔,如柳若松,雖行止端肅言語甚少但又未脫稚氣。
只見他隨手拿起一個橙子,遞向路過的貓咪問道:“吃不吃啊。”
貓咪探頭聞了聞,鼻尖觸一觸橙子又縮了回去,慢條斯理的走向門外,輕輕越過門檻,消失在了觀門口。
“和貓講話?你看瓊花哪次理過你啊。”
正巧路過的申道長撇了一眼,爽朗笑著走出靈官殿,往文昌閣去了。
文昌閣獨屬一處,臨主觀一丈之餘,是觀中最高的建築。
閣樓三層,飾以朱漆,落金頂。
閣中供奉文昌梓潼帝君,掌管功名祿位學業,有天聾地啞兩位童子隨侍左右。
今日申道長值殿文昌閣。
因為宮觀隱於山中,平時因為雨多山路難行,前來跪拜的善信鮮有。
不過若是逢上神仙聖誕或是祈福法事,慕道而來的善信便會泱泱而至,倒不會因點兒小雨阻路而誤了正事。
過幾日便是文昌聖誕了,申道長忙著打理閣樓後面的雜物。
雖說每日都會灑掃大殿,但總有平時忽視的角落需要清理一下。
可正當道長在閣樓彎腰撣塵時,“啪嗒”一聲,閑置落灰燭臺從身後木架上掉落。
回頭一望,原是只貍花貓在搗亂,便用撣子佯裝打它,驚得這肥貓“嗖”的一下沒了蹤影。
一上午終於打理完閣樓之後,申道長若有所思地踱步到花神殿門口。
此時,一位坤道奶奶正在殿裏面慢慢整理油燈。
“那個,雲道長您這邊忙完了不?”
申道長聲如洪鐘,束著太極髻的黑發有些淩亂,垂至下巴胡須也些許潦草,但因為長得高,所以講話時習慣性低下了頭。
“半炷香的功夫就差不多了,申道友有什麽事情?”雲道長溫和的回應。
說起雲道長,因她年紀長,輩分也高,是早年隨兒子官位升遷至此,便也來觀裏掛單,這一晃兒也十年有餘了。
“哦,想問下,泰山之行您去嗎?”申道長邊問邊走進去和雲道長一起整理。
“對的,要去的。” 雲道長講話慢斯條理。
“那我可以去嗎?”申道長來這裏掛單時間不長,擔心這次外出訪道不能跟隨。
“你也去,都去,留小高道友守觀就好。”雲道長垂眸說道。
“呦!好!”他懸著的心一下子放下去了,繼而又問,“那高道長……”
話還沒問完,雲道長便起身拍拍道袍上沾的灰塵,說道:“他身子虛弱,不適合遠行,師父已經給他安排了課業,在守觀時候完成。”
說來,高道長體弱已久,自出生便多病,母親帶著他遍訪名醫卻也只能湯藥維持性命。
無奈之下,於六歲那年重陽節送上山來。
當家師父在牡丹園的魚池旁,看到這個病懨懨的稚童在池水邊駐足凝神,竟有幾分道相。
王氏前來客堂拜訪時,師父問及她幼子的出生年月日時,長談之後,便決定收下他做道童。
次年,他便正式拜師賜名,成為師父最小的弟子。
入道之後,他日日潛心誦經,時時恪守戒律。
師兄們有時會在戊日結伴下山,賞景尋美食。
而他總是笑笑說是體力不足,要凝神養病,從未下山,幾乎與世隔絕。
這次泰山之行,師父要帶著觀內道眾一起徒步前去拜見碧霞元君,並將與山上道友開壇論道。
高道長也想去,這些年在山上靜修他身體好轉很多,倒也想下山長些見識。
可師父沒同意,說他修行未滿。
他不死心前去神前打卦,連擲三次都是陰杯,於是斷了念頭,安心守觀了。
文昌法會於二月初三開壇。
道長們身著紅色經衣,手拿科儀法器,於供桌前分列兩旁,而於壇前跪拜的大多是下月春試的學子或是其家人。
引磬聲起,師父身著錦繡附袍的法衣,頭戴五色蓮花冠,手舉笏板,緩緩踱步於壇前八卦陣中,開始祝壽科儀。
科儀行至兩個時辰時,已近尾聲,跪拜的學子們一一前來上香。
末了,便跟著道長們三三兩兩的結伴前去往齋堂用午飯了。
去齋堂需穿過牡丹園,路過文昌閣,便至道長們的休憩的單房處。
旁側便是齋堂,因年久失修,地面的石板坑坑窪窪,像是細密雨珠滴穿的。
高道長盛了面,倒到了貓盆和狗盆中,善信中一人打趣道:“不曾想來這道觀的貓也吃素。”
這一言引得眾人默然一笑,給這食不言的齋堂內倒是活絡了些氣氛。
善信下山時,師父師兄一眾七人,也一起出行了。
高道長於山門外靜立送別,目送漸遠之後,便獨自去了三清殿誦經。
不知不覺已到黃昏時,道長合上經書從拜墊前起身,於神像前虔誠打躬後,才鎖好殿門,一路慢悠悠走去齋堂。
他煮了兩碗清湯面,又去齋堂外不遠處的田裏采了一把青菜,丟進了湯裏。
然後拿起筷子在碗中攪拌,另一碗則一半倒在了貓盆,一半倒在了狗盆。
山上有很多野貓野狗,光是常來觀裏的就有十多只。
它們仿佛感知到道長們的慈悲,似乎從不怕人,總是在魚池邊和竹林裏招搖跑動。
而觀裏真正養著的,是一貓一狗。
貓咪喚作瓊花,樣貌嬌憨,通體雪白,但生性膽小,喜歡在牡丹園中的搖椅上臥著。
狗狗喚作竹枝,是只黃白花狗,生得眉目清秀,又活潑好動,最愛在竹林裏來回追逐。
它們兩個自小在觀裏長大。
不像野貓野狗般兇猛,也不太樂於去山中捕食麻雀之類。
就每日在齋堂隨著道長們吃齋飯,如今也有三五年,它們兩個倒也被養的毛發茸松,白凈極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歲次癸卯,正月十九,雨打新春。
春雨陣陣落入江南,舊塵中山山水水,戶戶家家都在瀝瀝聲中出落得愈發的新。
偶有晴時,春光大好,齊婺山上的杏林綠芽滋生。
若得閑入山,擡眼望去,峰谷中霧氣氤氳,似是仙境一般。
道觀就建在齊婺山頂,乍見很是規整,與平日山下的道觀無二。
但推開觀門,臘梅的清香縈繞滿殿,神臺上爐中的降真香絲絲燃起。
若巧迎來一陣山風穿過大殿,真真兒讓人神清氣爽。
踏入山門,便是靈官殿,“上山不上山,先拜王靈官。”
豁落威猛的靈官爺,手舉金鞭,俯視巡查著每個來往的生靈與死魄。
靈官爺神臺兩旁又各設青龍、白虎護衛左右。
彼時,值殿的高道長正在香爐旁撤換供果。
他面目清瘦但身形挺拔,如柳若松,雖行止端肅言語甚少但又未脫稚氣。
只見他隨手拿起一個橙子,遞向路過的貓咪問道:“吃不吃啊。”
貓咪探頭聞了聞,鼻尖觸一觸橙子又縮了回去,慢條斯理的走向門外,輕輕越過門檻,消失在了觀門口。
“和貓講話?你看瓊花哪次理過你啊。”
正巧路過的申道長撇了一眼,爽朗笑著走出靈官殿,往文昌閣去了。
文昌閣獨屬一處,臨主觀一丈之餘,是觀中最高的建築。
閣樓三層,飾以朱漆,落金頂。
閣中供奉文昌梓潼帝君,掌管功名祿位學業,有天聾地啞兩位童子隨侍左右。
今日申道長值殿文昌閣。
因為宮觀隱於山中,平時因為雨多山路難行,前來跪拜的善信鮮有。
不過若是逢上神仙聖誕或是祈福法事,慕道而來的善信便會泱泱而至,倒不會因點兒小雨阻路而誤了正事。
過幾日便是文昌聖誕了,申道長忙著打理閣樓後面的雜物。
雖說每日都會灑掃大殿,但總有平時忽視的角落需要清理一下。
可正當道長在閣樓彎腰撣塵時,“啪嗒”一聲,閑置落灰燭臺從身後木架上掉落。
回頭一望,原是只貍花貓在搗亂,便用撣子佯裝打它,驚得這肥貓“嗖”的一下沒了蹤影。
一上午終於打理完閣樓之後,申道長若有所思地踱步到花神殿門口。
此時,一位坤道奶奶正在殿裏面慢慢整理油燈。
“那個,雲道長您這邊忙完了不?”
申道長聲如洪鐘,束著太極髻的黑發有些淩亂,垂至下巴胡須也些許潦草,但因為長得高,所以講話時習慣性低下了頭。
“半炷香的功夫就差不多了,申道友有什麽事情?”雲道長溫和的回應。
說起雲道長,因她年紀長,輩分也高,是早年隨兒子官位升遷至此,便也來觀裏掛單,這一晃兒也十年有餘了。
“哦,想問下,泰山之行您去嗎?”申道長邊問邊走進去和雲道長一起整理。
“對的,要去的。” 雲道長講話慢斯條理。
“那我可以去嗎?”申道長來這裏掛單時間不長,擔心這次外出訪道不能跟隨。
“你也去,都去,留小高道友守觀就好。”雲道長垂眸說道。
“呦!好!”他懸著的心一下子放下去了,繼而又問,“那高道長……”
話還沒問完,雲道長便起身拍拍道袍上沾的灰塵,說道:“他身子虛弱,不適合遠行,師父已經給他安排了課業,在守觀時候完成。”
說來,高道長體弱已久,自出生便多病,母親帶著他遍訪名醫卻也只能湯藥維持性命。
無奈之下,於六歲那年重陽節送上山來。
當家師父在牡丹園的魚池旁,看到這個病懨懨的稚童在池水邊駐足凝神,竟有幾分道相。
王氏前來客堂拜訪時,師父問及她幼子的出生年月日時,長談之後,便決定收下他做道童。
次年,他便正式拜師賜名,成為師父最小的弟子。
入道之後,他日日潛心誦經,時時恪守戒律。
師兄們有時會在戊日結伴下山,賞景尋美食。
而他總是笑笑說是體力不足,要凝神養病,從未下山,幾乎與世隔絕。
這次泰山之行,師父要帶著觀內道眾一起徒步前去拜見碧霞元君,並將與山上道友開壇論道。
高道長也想去,這些年在山上靜修他身體好轉很多,倒也想下山長些見識。
可師父沒同意,說他修行未滿。
他不死心前去神前打卦,連擲三次都是陰杯,於是斷了念頭,安心守觀了。
文昌法會於二月初三開壇。
道長們身著紅色經衣,手拿科儀法器,於供桌前分列兩旁,而於壇前跪拜的大多是下月春試的學子或是其家人。
引磬聲起,師父身著錦繡附袍的法衣,頭戴五色蓮花冠,手舉笏板,緩緩踱步於壇前八卦陣中,開始祝壽科儀。
科儀行至兩個時辰時,已近尾聲,跪拜的學子們一一前來上香。
末了,便跟著道長們三三兩兩的結伴前去往齋堂用午飯了。
去齋堂需穿過牡丹園,路過文昌閣,便至道長們的休憩的單房處。
旁側便是齋堂,因年久失修,地面的石板坑坑窪窪,像是細密雨珠滴穿的。
高道長盛了面,倒到了貓盆和狗盆中,善信中一人打趣道:“不曾想來這道觀的貓也吃素。”
這一言引得眾人默然一笑,給這食不言的齋堂內倒是活絡了些氣氛。
善信下山時,師父師兄一眾七人,也一起出行了。
高道長於山門外靜立送別,目送漸遠之後,便獨自去了三清殿誦經。
不知不覺已到黃昏時,道長合上經書從拜墊前起身,於神像前虔誠打躬後,才鎖好殿門,一路慢悠悠走去齋堂。
他煮了兩碗清湯面,又去齋堂外不遠處的田裏采了一把青菜,丟進了湯裏。
然後拿起筷子在碗中攪拌,另一碗則一半倒在了貓盆,一半倒在了狗盆。
山上有很多野貓野狗,光是常來觀裏的就有十多只。
它們仿佛感知到道長們的慈悲,似乎從不怕人,總是在魚池邊和竹林裏招搖跑動。
而觀裏真正養著的,是一貓一狗。
貓咪喚作瓊花,樣貌嬌憨,通體雪白,但生性膽小,喜歡在牡丹園中的搖椅上臥著。
狗狗喚作竹枝,是只黃白花狗,生得眉目清秀,又活潑好動,最愛在竹林裏來回追逐。
它們兩個自小在觀裏長大。
不像野貓野狗般兇猛,也不太樂於去山中捕食麻雀之類。
就每日在齋堂隨著道長們吃齋飯,如今也有三五年,它們兩個倒也被養的毛發茸松,白凈極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